疟疾日宣传活动计划

合集下载

医院消除疟疾工作计划3篇

医院消除疟疾工作计划3篇

医院消除疟疾工作计划3篇医院消除疟疾工作计划一:县医院20xx年消除疟疾工作计划20xx年消除疟疾工作计划疟疾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寄生虫病。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县的疟疾已经得到有效的控制。

为切实做好我县消除疟疾工作,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根据《湖北省2010年—2020年消灭疟疾实施方案》,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组织措施为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治的方针,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坚持各级政府领导、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加强科室之间合作与交流,不断提高科技水平,充分利用国内外各类资源,保证各项目标的顺利实现,医院特成立疟疾防治工作领导管理小组:组长:组员:二、工作目标(一)到20xx年,全院均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20xx年我院按期通过消除疟疾考核评估。

(二)完善各项疟防工作制度,做到经常化、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 及时采取相关有效的疫情防控措施。

三、工作措施(一)疟原虫镜检:从元旦起,必须常规开展疟原虫镜检,积极完成血检任务。

特别是门诊医生,接诊“三热”病人后,应及时填写查验疟原虫的化验单,并通知检验人员采血、染色、涂片、镜检,正确诊断并规范治疗。

检验人员采血涂片后,应作好“三热”病人血检登记。

(二)组织全院各临床医生、护士、医技人员疟疾防治业务培训:采取集中统一和分散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疟疾防治基本知识和技术的业务培训学习,受训学习比例须达95%以上。

(三)监测管理1、“三热”病人年血检率均应达总人口的3‰左右7~9月累积血检数应占年血检总任务数的70%以上;行政村血检覆盖面应达95%以上。

凡是初诊为疟疾、疑似疟疾、发热原因不明的其他发热病人,必须取血涂片检查。

2、搞好现症疟疾病人主动搜索和流动回归(外来流入)“三热”病人的主动监测。

疟疾宣传日计划

疟疾宣传日计划

疟疾宣传日计划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2016疟疾宣传日计划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2016疟疾宣传日计划(1)2016年4月26日是第九个“全国疟疾日”,为进一步动员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消除疟疾工作,广泛宣传疟疾防治知识,确保如期实现《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 —2020年)》确定的目标,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16年全国疟疾日宣传活动的通知》(x卫办疾控函〔2016〕x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现决定在“全国疟疾日”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

宣传主题为“消除疟疾共享健康”,现将有关工作要求如下:一、有针对性地开展疟疾防治宣传活动近年来,我市消除疟疾工作取得明显进展,但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特别是赴非洲、东南亚等疟疾高流行区经商、旅游和务工人员大幅增加,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的比例逐年上升。

各单位要紧紧围绕“全国疟疾日”宣传主题,借助广播、电视、互联网、报纸等各类媒体,创新宣传方式,有针对性地宣传疟疾防治知识,尤其要加强对出国经商、旅游和务工人员等重点人群的宣传,增强群众及时就诊、配合治疗的意识,提高重点人群的自我防护能力(宣传核心信息见附件,宣传短片《牛大受“疟”记》可在网站xx下载)。

二、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各相关部门要加强与教育、商务、出入境检验检疫、新闻出版广电、旅游等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认真组织实施《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特别要加强输入性疟疾病例管理。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和《消除疟疾技术方案(2011版)》要求,认真做好病例发现、诊断、治疗、报告和疫情处置工作。

宣传活动期间,各县区应当结合爱国卫生运动,清除蚊虫孳生场所,杀灭蚊虫。

三、加强疟疾防治相关技能培训各相关部门要结合防治宣传活动,组织医疗卫生机构的专业人员开展相关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疟疾疫情报告意识、诊治水平和疫情处置能力。

四、活动内容和地点安排4月26日全市固定宣传地点安排在市中荣街梧园,由市疾控中心牵头,四区疾控中心及各相关单位参加,各县卫生局可在4月26日前后自行安排宣传活动。

疟疾防治工作计划(精选3篇)

疟疾防治工作计划(精选3篇)

疟疾防治工作计划(精选3篇)疟疾防治工作计划篇1为了积极响应国家疾病防治政策,根据县卫生局关于《长武县医院x年消除疟疾工作计划》的通知的文件精神要求,切实抓好我镇x年的疟疾防治工作,结合我镇实际,特拟定此工作计划。

一、健全成立组织机构,加强技能培训按照我县消除疟疾行动计划的要求,为了保质保量的完成我镇的疟疾防治工作任务,首先我镇成立了我镇的疟疾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的任务及职责,做到分工明确任务细化。

其次我镇卫生院防保科组织院内医务人员及各村卫生室负责人认真学习了疟疾防治知识、会后对培训效果做出了测试。

并对培训效果作出总结。

二、村医院配合镇卫生院开展血检工作。

疟疾的防治重点在于疟疾病人的发现及治疗和对疫点人员的预防以及群众对疟疾防治的掌握,根据疟疾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症状,发现疟疾病人的最有效的办法是涂制“三热病人”血片,镜检查找疟原虫。

根据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安排和要求,我院将在全镇全面开展疟疾血检工作。

由村卫室负责将发热病人转诊至卫生院,卫生院门诊负责专册登记、化验室负责血检登记并将血检样品送医院防保科、由防保科负责每月25日以前将样品送县cdc。

1、血检工作任务80人份。

分别在6个村卫生室(任务分配见附表)。

2、血检主要对象:三热病人(即:疟疾现症病人,疑似疟疾病人,发热原因不明的病人),流动人员的发热病人。

疟疾防治工作计划篇2疟疾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寄生虫病,为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响应区疟疾项目办公室会议提出的在全球根除疟疾的倡议,我镇决定在xx年全面开展消除工作,为明确任务与措施,落实部门职责,特制定防治计划:贯切预防为主,科学防治的方针,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

坚持各级政府领导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不断提高科技水平,保证多项目标的顺利实现,临床医生接受过疟疾诊断,治疗知识培训以及实验人员接受过疟原虫血片镜检技能培训的比例在95%以上,开展疟原虫血检的比例达到100%,诊断后24小时内报告率达到100%。

病媒生物宣传和培训计划

病媒生物宣传和培训计划

病媒生物宣传和培训计划一、宣传部分:1.宣传背景病媒生物是指通过叮咬、刺吸等方式传播疾病的昆虫、螨虫和软体动物,如蚊子、苍蝇、跳蚤、蜱虱、蟑螂等。

病媒生物传播的疾病主要包括疟疾、登革热、乙型脑炎、钩端螺旋体病、布鲁氏菌病等。

因此,加强对病媒生物的认识和宣传,对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

2.宣传目的通过开展病媒生物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病媒生物危害和预防措施的认识,增强公众防范病媒生物的意识和能力,有效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3.宣传内容(1)病媒生物的种类和特征;(2)病媒生物传播的常见疾病;(3)预防病媒生物传播疾病的措施;(4)居民家庭、学校、单位等场所的环境治理方法;(5)病媒生物防治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4.宣传方式(1)传单宣传:在社区、学校、医院、公园等公共场所张贴传单,介绍病媒生物的危害和预防措施;(2)宣传横幅:在重点区域张贴横幅,宣传病媒生物防治知识和技能;(3)宣传视频:在电视、网络等渠道播放病媒生物防治的宣传视频;(4)宣传讲座:组织专家或医生进行病媒生物防治的讲座,向居民和学生传授预防知识和技能。

5.宣传周期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分为预备期、开展期和总结期。

6.宣传效果评估通过调查问卷、观看人数统计、宣传册发放情况等方式对宣传效果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宣传策略进行调整和完善。

二、培训部分:1.培训对象(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护士等相关医护人员;(2)学校教师、学生;(3)居民委员会工作人员、社区志愿者;(4)企事业单位防疫科员、环境卫生保洁员;(5)其他病媒生物防治相关从业人员及志愿者。

2.培训方式(1)理论培训:邀请专家学者进行病媒生物防治理论知识讲座;(2)实践培训:组织现场考察和演练,传授病媒生物防治的实际操作技能;(3)经验交流:邀请具有丰富病媒生物防治经验的人员进行经验交流,借鉴他们的成功案例和做法。

3.培训内容(1)病媒生物种类和特征的认识;(2)常见疾病的传播途径和防治措施;(3)社区环境治理和卫生清洁的技术方法;(4)专业防治设备和药剂的使用方法;(5)居民家庭、学校、单位等场所的应急处理方法。

二年级疟疾防治工作疟计划

二年级疟疾防治工作疟计划

疟疾病防治工作计划小学二年级做好学校疟疾预防和控制工作,对保障全校学生及教职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维护社会的稳定意义重大。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各种疟疾的发生与流行,切断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一、疟疾预防1、按照国家对疟疾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针对学校人口密集的特点,容易在学生中发生的常见疟疾,如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肠道疟疾等,开展疟疾预防知识和预防措施的卫生健康教育工作。

2、定期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增强师生的公共卫生安全意识,促使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范的能力。

3、定期组织力量消除鼠害和蚊蝇等病媒昆虫及其它传播疟疾的或者患有人畜共患疟疾的动物危害。

4、有计划地建设和改造公共设施,对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改善饮用水卫生条件。

5、建立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每年新生入学进行疟疾预防接种。

6、食堂饮食从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二、疟疾疫情报告疫情的报告和管理在预防、控制和消灭疟疾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准确及时的疫情报告是控制疫情蔓延的情报信息,健全的疫情报告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是确保疫情报告准确及时的关键。

疫情报告时限和办法: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疟疾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疟疾防治法实施办法》要求执行。

每个教职工及学生均为法定疫情报告人,学校保卫处为我校责任疫情报告人。

任何人发现疟疾人或者疑似疟疾病人时,均有报告的责任和义务,可用口头、书面、电话等方式向学校保卫处、迅速报告,相关人员接到报告后,迅速报告校保卫处,由校保卫处及时整理出文字材料向学校领导报告,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及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如果隐瞒不报、漏报、谎报或延期报告的,要追究当事人有关责任。

三、疟疾控制措施1、经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部门确诊为疟疾者,应及时予以隔离治疗(学生应当办理休学手续),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疟疾防治知识宣传活动计划

疟疾防治知识宣传活动计划

疟疾防治知识宣传活动计划随着夏季得到来,蚊虫肆行,导致各类经蚊虫传播得疾病得发生率大大增加。

2011年4月26日,就是我国第四个“全国疟疾日”,今年得宣传主题就是“加大防治力度,2015年实现消除疟疾之目标”,为进一步做好疟疾防治工作,宣传疟疾防治措施;恰逢我省今年启动“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疟疾消除项目”之际,结合我县实际开展宣传教育,普及疟疾防治知识得卫生宣传活动,让大家知道疟疾防治知识,保护自己得身体健康。

一、宣传时间:2011年4月26日。

二、宣传地点:项店乡镇卫生院及项店乡镇街道三、宣传人员:项店镇相关医务人员四、宣传形式:集中宣传及散发宣传单五、宣传内容:1、什么就是疟疾2、疟疾得临床表现3、疟疾得传播途径4、疟疾得预防方案5、疟疾得治疗方案什么就是疟疾特征。

儿童发病率高,大都于夏秋季节流行。

疟原虫寄生于人体并且容易流行。

疟疾得症状典型得疟疾多呈周期性发作,表现为间歇性寒热发作。

一般在发作时先有明显得寒战,全身发抖,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寒战持续约10分钟至2小时,接着体温迅速上升,常达40℃或更高,面色潮红,皮肤干热,烦躁不安,高热持续约2~6小时后,全身大汗淋漓,大汗后体温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

经过一段间歇期后,又开始重复上述间歇性定时寒战、高热发作。

婴幼儿疟疾发热多不规则,可表现为持续高热或体温忽高忽低,在发热前可以没有寒战表现,或仅有四肢发凉、面色苍白等症状。

婴幼儿疟疾高热时往往容易发生惊厥。

只有雌性蚊子才叮人吸血,所以,只有雌性蚊子才会传播疟疾。

疟疾现在几乎已经疟疾就是由疟原虫引起得疾病。

由于被寄生得肝细胞周围没有明显炎症反应,推测红外期不引起宿主临床症状。

从疟疾症状发作与疟原虫红内期成熟时间一致情况瞧,认为系疟原虫在红细胞内摄噬血红蛋白产生代谢产物及疟色素,当裂殖体成熟后胀破红细胞,随同裂殖子一起进入血流,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及其她有关症状。

不同种得原虫裂体增殖时间不一致,因而临床发作周期也不一致,一般间日疟与卵形疟为隔日一次,三日疟隔两天一次,恶性疟由于原虫发育不整齐,遂使发作不规律,且恶性疟原虫得红细胞内期裂体增多在内脏微血管内进行,易致内脏损害。

疟疾防治工作计划

疟疾防治工作计划

疟疾防治工作计划疟疾防治工作计划(一)今年全市疟疾防治工作将重点开展疟防人员、镜检人员及临床医生疟防知识、诊断水平及镜检技能培训,稳定疟防队伍,提高疟防质量,建立和完善相关部门协作机制,巩固全市疟疾防治成果,确保20XX和《市90%以上。

(四)发热病人血检。

各医疗机构和镇(街办)卫生院全年应开展疟疾、疑似疟疾、不明原因发热(三热)病人血检。

年按省下达计划我市血检发热病人应达950人次以上,任务分解如下:七星台、安福寺、问安、百里洲四个卫生院各完成140人次,、、店三个卫生院各完成100人次,店、二个卫生院各完成60人次。

三、工作要求(一)加强疫情报告的管理。

各级医疗单位和疾控中心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对发现的疟疾病人填写疫情报告卡和个案调查表,城镇12小时,乡村24小时内实施疫情网络直报和疫情专报(网络直报要填写病人的详细住址,农村病人填写到村组,城镇病人填写到街道居委会或具体单位,流动人口疟疾病例要注明从某地输入病例)。

输入性恶性疟病例必须经血检诊断,先可作疑似病例报告,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查血片确诊后作疫情报告。

市疾控中心在疟疾流行季检结果。

镜检中心负责全市镜检站镜检质量的督导检查和血片复查,每季度一次,每次复查全部阳性血片和抽查5%阴性血片,登记复查结果,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按照省卫生厅《关于加强疟疾病例血检确诊报告管理》(鄂卫函〔〕78号)的通知要求,及时核查网络报告临床诊断疟疾病人血片,根据核查结果及时更正网报病人的诊断方式。

(五)按照《省消除疟疾工作手册》(待发)要求,疾控中心和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在消除疟疾过程中注意痕迹资料的保存,并按照消除疟疾考核时间做好验收准备。

(六)加强输入性疟疾的管理。

我市人口流动频繁,市疾控中心要按照《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输入性疟疾防治工作的通知》(卫发明电〔〕233号)和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输入性疟疾防控工作的通知》(卫办发[]17号)的要求,加强与劳务输出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及时了解流动人口的相。

消除疟疾工作计划

消除疟疾工作计划

消除疟疾工作计划一、目标设定1. 短期目标:在一年内,通过宣传教育和预防措施,降低疟疾发病率。

2. 中期目标:在三年内,实现疟疾高发区域的病例数量显著下降。

3. 长期目标:在五年内,彻底消除疟疾对公共卫生的威胁。

二、策略制定1. 宣传教育:开展疟疾防治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公众对疟疾的认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2. 预防措施:推广使用蚊帐、驱蚊剂等预防工具,减少蚊虫叮咬机会。

3. 监测与评估:建立疟疾监测系统,定期收集和分析病例数据,评估防治效果。

三、行动计划1. 宣传教育活动:- 制作宣传册、海报和视频,普及疟疾知识。

- 组织社区讲座和学校教育活动,增强宣传教育效果。

2. 预防措施实施:- 向疟疾高发区域分发免费或低成本的蚊帐和驱蚊剂。

- 培训社区健康工作者,教授预防疟疾的正确方法。

3. 监测与评估体系:- 建立病例报告系统,确保数据的及时收集和更新。

- 定期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疟疾传播模式和风险因素。

四、资源配置1. 资金:确保足够的资金支持宣传教育、预防措施和监测评估工作。

2. 人力:培训专业团队,包括医疗人员、社区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

3. 物资:采购必要的预防工具和监测设备。

五、合作与协调1. 政府机构:与卫生部门、教育部门等政府机构合作,共同推进疟疾防治工作。

2. 国际组织:与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机构合作,获取技术支持和资源共享。

3. 社区组织:与社区组织合作,动员社区力量参与疟疾防治。

六、风险管理1. 识别潜在风险:分析可能影响工作计划实施的内外部因素。

2. 制定应对策略:针对不同风险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3. 定期审查:对风险管理计划进行定期审查和更新。

七、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1. 定期评估:对工作计划的实施效果进行定期评估。

2. 收集反馈:从公众、合作伙伴和工作人员处收集反馈信息。

3. 持续改进:根据评估结果和反馈信息,不断优化工作计划。

八、时间表与里程碑1. 第一季度:完成宣传教育材料制作,启动宣传教育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疟疾日宣传活动计划
一、宣传主题:“消除疟疾:谨防境外输入”
二、时间:4月26日
三、地点:
1、半截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门口
五、形式:
1、设立咨询点宣传
3、宣传展板
六、内容:
1、宣传材料:疟疾防治常识
2、疟疾防治知识问答
3、制作宣传展板
疟疾防治小知识
一、疟疾的感染
疟疾主要是由蚊子(按蚊)传播的。

当蚊子叮咬疟疾病人,病原体疟原虫进入蚊体并在其体内发育后,蚊子再次叮咬健康人时,将蚊体内的疟原虫传给健康人。

二、疟疾的种类
疟疾有间日疟、恶性疟、卵形疟和三日疟四种,分别由间日疟、恶性疟、卵形疟和三日疟疟原虫引起。

目前,我省
现只有间日疟流行,时常有从非洲、东南亚及我国云南、海南输入恶性疟。

三、疟疾的症状
疟疾发作的前几天,可有轻度的畏寒、低烧,拌有疲乏、头疼、全身不适等。

典型的疟疾症状有周期性的发冷、发烧和出汗间歇性发作,整个发作历时6-10小时,发作多见于午后和傍晚。

过后患者自感良好,体温常在正常范围内。

有的一天发作一次,有的隔天发作一次。

四、患上疟疾后及时看医生
无论是当地居民还是从国外高疟区回归人员,一旦有发冷、发烧、出汗等症状,应及时到当地医院看医生,查血镜检疟原虫,即可确诊。

五、规范治疗
一旦确诊为疟疾病人,可得到免费治疗。

1、本地感染间日疟病例采用氯喹加伯氨喹八日疗法进行治疗。

2、输入性疟疾采用以青蒿素类药物为基础的复方或联合用药的口服剂型(以下简称ACT)进行治疗,其中间日疟、卵形疟在服用ACT的同时加服伯氨喹180mg/8日(总量)。

3、重症疟疾治疗首选青蒿素类药物的注射剂型,同时给予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以减少并发症和合并感染。

待患者病情缓解后,可选用一种ACT口服。

4、所有恶性疟和三日疟病例在第一疗程结束后的15天内再进行一个疗程(ACT口服)的抗再燃治疗。

5、休止期服药:在每年传播季节前(或3~4月份),对上一年本辖区内登记、报告的所有间日疟和卵形疟病例,采用伯氨喹总量180mg八日疗法进行1次传播休止期服药。

六、疟疾的预防
1、防止蚊子叮咬:在疟疾流行季节使用纱门、纱窗、蚊香等防蚊措施,对野外露宿的人员,应使用驱避剂和使用蚊帐,避免蚊虫叮咬。

在发生疟疾暴发时,可采用室内杀虫剂滞留喷洒或用菊酯类杀虫剂浸泡蚊帐进行灭蚊。

2、预防服药:进入国内或国外疟疾高传播地区的人员,应于传播季节定期服用抗疟药,采用复方或联合用药的口服剂型(以下简称ACT)进行预防。

疟疾流行区经常夜晚室外作业与野外露宿者,在传播季节也应进行预防服药。

半截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 018年04月20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