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常见病的诊断与防治 (1)
兔球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3 、 最 好使 用铁 丝 笼 , 家 兔 排 出 的 粪便 、 尿 液 及 时 通 过 笼 底 网 眼漏 在 承 粪便 板 上 , 定 时清 理 干 净 , 严 防 污 染 饲 料 和水 。 4 、 用 具要 勤 清 洗消 毒 , 兔笼笼底要定期 用火焰消毒或暴晒 ,
以 杀死 卯 囊 。
、
根据 流行 情 况 、 临诊 症 状 及 剖 检 病 变 可做 出初 步 诊 断 。确 诊
应 做 实 验 室 检 验 。肝 球 虫 病 死 兔 在 胆 管 、 胆 囊黏膜上取栏涂片 . 能 检 出 卵 囊 。肠 球 虫 病 取 肠 黏 膜 、 肠结 节涂片 , 能 查 到 大 量 球 虫 卵囊。 病料 采集 : 肝脏 、 粪 便 及 肠管 。
六、 防 治
应 采取 综 合 性 防 治 措 施 。
1 、 加 强卫生管理 , 及 时 清 除 兔舍 及 运动 场 上 的 粪 便 , 并 堆 积 发酵 无害化处理 , 兔笼, 地面 , 食盒 , 饮 水 槽 等 要 经 常 清 洁 和 消 毒; 保持饲草 、 饲料 、 饮水 清 洁 , 及 防止 被 粪 便 污 染 。 2 、 兔 舍 应 选 择 建在 向 阳 、 干 燥 的地 方 , 并 要 保 持 环 境 的 清 洁
兔 球虫病 的诊 断与防治
文/ 李 庆 太康县畜牧局 河 南太 康 4 61 4 0 0
囊 蔓 :兔 球 虫 病是 由兔 艾 美 耳 球 虫属 的 多 种球 虫 引起 的 兔 的一 种 原 虫病 。本 病 是 家兔 最 常 见 且危 害严 重 的 内寄 生 虫病 , 其 特征是 : 食欲 减退 。 下痢和消瘦 , 患 球 虫病 的兔 极 易 诱 发 其 它 疾 病, 对 养 兔 业 造成 了 巨大 经 济损 失。 关曩调 : 兔球 虫 病 原 症 状 防 治 病 原 球 虫 属 于 单 细胞 原 虫 , 寄生于兔的有 1 6种 。寄 生 于 肝 脏 、 胆 管 上 皮 细 胞 内 的称 为肝 型球 虫 ;寄 生 于 肠 道 上 皮细 胞 内 的 叫 肠 型球虫。 但 在 临 床 上 所 遇 到 的 往 往 是 两 类混 合 感 染 。 球 虫 在 兔 体 内寄生 、 繁殖 , 卵 囊 随 粪便 排 出 , 污染饲料 、 饮水 、 食具 、 垫 草 和 兔 笼, 在适 宜的温度 、 湿度 条件下 变为侵袭性 卯囊 , 易 感 兔 吞 食 后 而感染。 卵 囊 对 外 蚧 环 境 的抵 抗 力强 , 在 水 中 可 生 活 2个 月 , 湿土 中 可存活一年多。 它对温度很敏感 , 在6 0 ℃水中 2 0分 钟 死 亡 : 8 0 ℃ 水中 1 0分 钟 死 亡 ; 开水 中 5分 钟 就 死 亡 。在 一 1 5  ̄ ( 2 以下 卵 囊 就 会 被冻死 , 但 一 般 的化 学 消 毒 剂 对 其 杀 灭作 用很 微 弱 。 二、 流 行 病 学 各种品种 、 各种年龄的家兔都易感 , 尤 以 断 奶 到 3月 龄 的 幼 兔最易感 , 感 染 率可 高 达 1 0 0 %, 病死 率可达 7 0 %, 耐 过 兔 生 长 发 育 严 重 受 阻 。成 年 兔对 该 病 的抵 抗 力较 强 , 一 般不表现症状 。 但 能排出卵囊 , 传 染 给 幼 兔 。因 而 , 带 虫 成 年 兔 是 重 要 的 传染 源 。 病 兔 和 带 虫 兔是 主要 传 染 源 。 本 病 的感 染 途 径 是 消 化 道 。 仔 兔 的 感 染 主 要 是 通 过 哺 乳 感 染 沾 污 的 卵 囊 ;幼 兔 的 感染 主 要 是 吃污染的草 、 料 或 饮 水 。此 外 , 饲养 员、 工具 、 野鼠 、 苍 蝇 等 也 可 传 播 球 虫 病 。 球 虫病 的潜 伏 期 为 2 —3天 或 更 长 。 本 病 一 年 四 季 均 可 发 生 ,在 湿 热 季 节 发 病 率 较 高 。 营 养 不 良、 兔舍 卫 生 条件 恶 劣 所 造 成 的 饮 水 和 饲 料 被 污 染 , 最 易 导 致 本 病 的 发 生 和 传播 。鼠 类 , 昆 虫 以及 饲 养 人 员都 可 以是 球 虫 病 的 机 械 传播 者 。
兔瘟与巴氏杆菌病的区别诊断及防治

2 临床症状
兔瘟病病兔体温升高数小 时至 2 4 小 时后急剧 下降 , 临死前高声尖叫 , 倒地抽搐 , 有的还从 鼻孔 流 出带血的泡沫。巴氏杆菌病兔呼吸急促 、 打喷嚏 、 流 浆液性 、 粘性或脓性鼻涕 , 后期下痢 , l ~ 2 天死亡。
射 l 毫升 , 间隔 1 4 天后 , 再注射 1 毫升 , 免疫保护期
兔( 2 月龄以内 ) 不感染 。兔瘟传染性强、 传播快 、 流 行广 , 主要感染青年兔和成年兔 , 发病率和死亡率在
9 0 %以上 , 兔巴氏杆菌在家兔中较常发生一般无季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病和未发病兔逐只进行紧急防疫注射 ,其他 1 月龄 以上的兔子全部注射兔瘟疫苗 。病死兔要深埋或烧 毁, 不要食用 , 兔舍、 兔笼及用具全面清洗 。 对兔 巴氏杆菌的防治,首先 平时要加强饲养管 理, 搞好卫生防疫 , 增强家兔 的抗病 能力 , 防治伤风 感 冒。从外边买回来的兔子要隔离饲养 l 5 天, 证明 无病才能进场。兔场要与养鸡场 、 养猪场分开 , 严禁 其他畜禽进入。
要经常检查兔群,发现病兔应当立 即隔离治疗 , 坚决淘汰有鼻炎症状的慢性病兔。 死兔要深埋 , 兔舍 、
性, 以冷热交替 , 气温骤变 、 闷热、 潮湿多雨季节发生 较多 。当饲养管理不当、 营养缺乏、 饲料突变时 , 兔抵 抗力降低 , 病菌易乘机侵人体内 , 发生 内源感染。兔 巴氏杆菌病是引起 9 周龄 ~ 6 月龄兔死亡 的主要传 染病 。
1流行 特点
兔瘟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 热性 、 败血性和毁灭 性的传染病。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 各种家兔均易感 。 3 月龄 以上的兔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 ,哺乳前后的仔
定期使用有效消毒药 , 如用 2 %甲醛溶液、 2 0 %漂
兔巴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中 国兽 医 杂 志 2 1 0 2年 ( 4 第 8卷 ) 5期 第
量淋 巴细 胞 变性 、 死 ; 脏 : 浆液性 、 坏 肺 呈 纤维 素性 肺
பைடு நூலகம்
兔 巴 氏 杆 菌 病 的 诊 断 与 防 治
于金 玲 ,刘 孝 刚
( 宁 医 学 院 畜 牧 兽 医 学 院 ,辽 宁 锦 州 1 10 ) 辽 2 0 1
锦州 市个 体 养 兔 户 李 某 饲 养 8 0只 新 西 兰 兔 , 0 于 21 0 1年 9月 1 日, 3只 兔 未 出现 任 何 症 状 突 8 见 然倒 地死 亡 , 之后 其 他 兔 也 开 始 发 病 并 相 继 出 现 死 亡, 表现 为精 神委 靡 , 欲 下 降 或废 食 , 温 升 高 达 食 体 4。 1C以上 , 呼吸 困难 , 咳嗽 , 打喷 嚏 , 腔 流 出浆液 性 鼻 或 黏液性 脓 性鼻 汁 , 并用 前爪 抓 擦外 鼻部 , 的 出现 有 腹泻 , 绿 色 稀 粪 , 重 病 例 四肢 抽 搐 , 竭 而 死 。 排 严 衰 截 止到 9月 2 7日, 群 共 发 病 1 5只 , 亡 7 兔 0 死 8只 , 发 病率 和死 亡 率分 别 为 1 . 3 和 9 7 。 3 1 .5
检 , 见 革 兰阴性 两极 浓染 的小杆 菌 。 可
4 诊 断
2 1 剖检 变 化 剖 检 8例 病 死 兔 , 变基 本 相 似 , . 病 其 主要 病 理 变 化 有 : 腔 有 多 量 黏 液一 性 分 泌 物 , 鼻 脓 鼻腔 黏膜 、 及气 管 黏膜 充 血 、 喉 出血 和 水肿 , 管 内 气 充满 多量 红 色泡 沫 ; 肺颜 色 暗红 , 面有 大小 不等 出 表 血斑、 问质增 宽 , 半 透 明 胶 冻 样 , 面 流 出淡 红 色 呈 切 泡 沫样 液体 , 重 的表 面被覆 灰 白色膜状 物 ; 严 胸腔 内 蓄 积 多量淡 黄 色混 浊 液 体 ; 心冠 脂 肪 及 心 内膜 和 心 外 膜有 针尖 大 出 血 点 , 包 腔 积 液 ; 脏 肿 大 、 地 心 肝 质 脆弱 , 颜色 暗 红及灰 黄 色或 土黄 色 不等 , 表面 有许 且 多 灰 白或黄 白色 坏 死小 点 ; 囊 扩 张 , 汁 充 盈 ; 胆 胆 淋 巴结 肿大 、 面潮 红 , 面湿润 多 汁 , 条纹 状 出血 ; 表 切 有 脾 肿 大 、 色 暗红 , 面有 小 出血 点 ; 颜 表 肾脏肿 大 , 颜色 变 淡 , 地脆 弱 , 摸 易剥 离 , 膜 下 及 皮 质 部有 出 质 被 被 血 点 , 质增 宽 , 皮 皮质 髓 质界 限清 楚 ; 黏膜 肿 胀 、 肠 充 血、 出血 , 面 附有浆 液 性或 黏液 性渗 出物 。 表 2 2 组 织学 变 化 取病 死兔 的心脏 、 . 肝脏 、 肾脏 、 脾 脏 、 巴结 、 脏 、 等组 织 , 1 福 尔 马 林 固定 , 淋 肺 肠 用 0 常规 石 蜡切 片 , E 染 色 后镜 检 , H. . 心脏 : 病变 较 轻部 位 的 心肌纤 维 水泡 变 性 和 颗 粒 变 性 , 变 严 重 部 位 病 的心肌 纤维 呈 凝 固性 坏 死 并 伴 有 炎 性 细 胞 浸 润 ; 肝 脏 : 小 叶 中央静 脉及 附 近窦状 隙扩张 充血 , 围肝 肝 周 细胞 肿 大呈 现 颗粒 变性 和脂 肪 变 性 , 局部 有 小灶 性 坏死 区 ; 脾脏 : 小 梁 及 脾小 体 充 血 、 脾 出血 、 肿 , 水 大
养兔资料:当前我国兔病流行状况和防制对策

当前我国兔病流行状况和防制对策文章来源:农帮网作者:养兔视频大全尽在农帮网我国养兔历史悠久,特别是解放后,随着国内外对兔产品需求量的变化,促进了我国养兔业的发展,但由于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养兔业上下起伏也较大,我国是世界的养兔大国,我个人认为从今后开拓市场角度出发,应以国内外并重,避免由于国际市场行情的变化而波动过大。
只有这样,我国的养兔业才能真正做到稳步、健康地发展。
最近几年来,随着毛纺技术的进步,大大提高了兔毛的利用价值。
另外,人们对兔肉营养价值的认识以及国际市场对野生动物保护主义的出现,也是促使我国养兔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在这大好发展形势面前,兔病的问题也突出出来了。
笔者经常接到养兔者来函来电询及有关兔病问题,今借此机会,作一简要介绍,供大家参考。
一、当前我国家兔疾病的流行状况当前侵袭我国养兔业发展的主要疾病,仍然主要是传染病,其次是寄生虫病。
传染病主要有:1.兔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它是在传染病中威胁最大的一种病,该病自1984年至今,我国所有养兔区,可以说都有过本病的流行,而且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一些国家也相继发生过本病流行。
因此,本病已成为世界性的养兔大敌。
尤其本病以侵害壮年兔为主,死亡率可高达100%。
所以本病的危害性可以说是兔病之冠。
近几年,发现本病流行和发病特点有向幼龄化变化的趋向,应该加以注意。
由于有些地区不够重视防疫措施,造成本病呈零星发生或地方性流行的现象仍然存在。
说明一个传染病出现后,虽然也有了疫苗可供预防,由于种种原因,要做到彻底的根除要有一个过程。
因此,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2.真菌性疾病真菌是一种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对营养要求不高的一类单细胞或多细胞的微生物。
近几年来。
我国养兔场、户饲养规模趋大,兔的数量多,密度高,在密集型的饲养条件下,家兔一旦感染了真菌性疾病,其传染较迅速,而且会导致皮、毛的损害。
因而本病对养兔业危害极大。
3.腹泻病病原包括有魏氏梭菌、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菌。
家兔腹泻病的诊断与防治

舍温度 、 提高饲 料 品质等方 面着手解 决 问题 。 1 只有 成 年 兔腹 泻 . 2 夏 季暑 热天 气 引起 的 消化 功 能紊 乱 , 多表 现有 腹水 症 状 。治疗 原则 是利 水 消 炎、 祛除暑 湿 。可用生 姜 、 大蒜 、 车前 草 、 香 、 苏 。 藿 紫
除 生姜 用量 为 全 价饲 料 的 03 .%左 右 外 ,其 余 均 为
总之 ,家兔的腹泻病因往往与应激 、气候 、 饲 料、 细菌 、 病毒 等有关 , 多种原因综合作用 的结 是 果 。治疗 上要 综合 考虑 致病 因素 , 采用联 合 用 药才
疗 上应 以促 消化为 主 , 不宜 过多 用 药 。在 预 防上 要
期 ,0 日龄 以上 可接种 大 肠杆 菌 多价 苗 ,0日龄 接 2 3
种魏氏梭 菌苗 , 对大肠杆菌传播严重的地 区, 仔兔 应在 首免 后 的 1 5~2d 0 ,再补 注一 次大 肠杆 菌多价
苗, 可减 少仔 、 兔腹 泻 的发 生 。腹 泻 病多 发兔 场 , 幼 在仔兔 一 出生 吃乳 前 , 先把 母兔 乳 房 和胸部 控洗 干 净, 并用 00%高锰 酸钾溶液 ,.%新洁 尔灭溶液 消 .1 01 毒, 再让仔 兔吮乳 。
下 , 纤维含 量保持 在 1% ~1 %。 粗 2 4
阳历 4月前 后 长毛 兔发 生 的先腹 胀 、腹 水 , 后
22 仔 兔 方 面 .
仔 兔 在 断乳 前 后是 腹 泻 病 的高 发
腹 泻 的情况 , 多为 长毛 兔拔 毛后 1月左右 的采食 高 峰期 , 突遇 高 温天气 , 消化 功 能骤然 减弱 , 使 大 使 致 量 胃肠道 食 物积存 , 引起 消化道 功 能严 重 紊乱 。治
兔球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诊断和防治措施

兔球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诊断和防治措施【摘要】兔球虫病是一种由兔球虫引起的寄生虫疾病,常见于兔子等哺乳动物。
本文从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兔球虫病主要通过接触感染或食用感染的肉体传播,流行病学特点具有传染性和季节性。
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发热、呼吸困难、消瘦和腹泻等症状。
诊断方法主要通过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等手段进行确定。
防治措施包括做好防疫工作、加强饲养管理、定期体检和使用药物治疗等措施。
及时诊断和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控制兔球虫病的传播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兔球虫病、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诊断方法、防治措施、结论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兔球虫病,是由兔球虫寄生在兔子体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影响兔子的肠道。
最初在1925年被发现,兔球虫病通过兔子的粪便传播给其他兔子,是兔子养殖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
兔球虫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主要包括易感主机、传播途径、发病季节等方面。
临床表现则主要表现为消化系统症状,如食欲减退、消瘦、拉稀等。
诊断方法包括病史询问、临床症状观察以及实验室检查。
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加强饲养管理、定期进行驱虫、保持环境卫生等方面。
本文将从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等方面对兔球虫病进行详细介绍,旨在增加养兔者对该疾病的认识,降低其对兔子健康的危害。
2. 正文2.1 流行病学特点兔球虫病是一种由原生动物兔球虫寄生在兔子体内引起的寄生虫病。
在流行病学特点方面,兔球虫病主要通过兔子之间的直接接触或者受污染的饲料、水源传播。
感染兔球虫的最主要途径是通过摄入被感染的食物或水源,因此饲养环境的卫生和饲料的质量是预防该病的关键。
兔球虫病的流行季节主要集中在春夏季节,这与高温、湿度适宜兔球虫生长繁殖有关。
在粪便中存在的卵囊和孢子也是传播兔球虫的重要途径,因此饲养环境的清洁和定期消毒是预防兔球虫病传播的有效途径。
除了直接感染的途径外,兔球虫病还可以通过昆虫叮咬传播,因此饲养环境的防虫工作也是预防兔球虫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兔球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诊断和防治措施

兔球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诊断和防治措施1. 引言1.1 背景介绍兔球虫病,又称为弓形体病,是一种由弓形虫属寄生虫引起的疾病。
该病主要通过进食被污染的食物或水源而感染。
兔球虫病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发生,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和农村地区更为常见。
兔球虫病具有慢性发展的特点,患者常常在感染后才慢慢出现症状,导致疾病容易被忽视。
兔球虫病的临床症状各不相同,包括发热、贫血、肝脾肿大、皮肤黏膜出现红斑、浅表淋巴结肿大等。
病情严重时,还可能引发脑膜炎和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诊断兔球虫病的方法主要通过血清学检测和免疫学方法,包括血清学检测、血清特异性IgM和IgG抗体的检测等。
还可通过病原学检测和影像学检查来进行辅助诊断。
预防和控制兔球虫病主要通过改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进食未煮熟的肉类和残留的水源等被污染食物。
相关部门也需要加强对水源和环境的监测和消毒工作,以减少兔球虫病的传播。
有效的预防措施可帮助降低兔球虫病的发病率,保障公众健康。
2. 正文2.1 流行病学特点兔球虫病是由兔球虫感染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通过食用被感染草料或水源而传播。
兔球虫在兔子体内繁殖并释放出大量的孢子,这些孢子可以通过粪便排出体外,再被其他兔子摄入而感染。
由于兔球虫在环境中的孢子可以长时间存活,因此病原的传播非常容易。
兔球虫病的流行病学特点表现为在兔群中易发生集群性感染,尤其是在密集饲养条件下更容易传播。
年轻兔子和免疫力较弱的兔子更容易感染病原体。
季节性因素也会影响兔球虫病的流行,例如在潮湿多雨的季节,病原体更容易繁殖并传播。
为了预防和控制兔球虫病的流行,需要加强兔舍的清洁卫生管理,保持兔舍干燥通风;定期清理兔舍和更换饲料;避免兔子饮用被污染的水源;及时发现感染兔子并进行隔离治疗。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兔球虫病的发病率,减少疾病的传播和扩散。
2.2 临床表现兔球虫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神经系统症状、肌肉症状和心血管系统症状。
家兔几种常见传染病的诊断及防治

1 临床 症 状 。主要 表现 为拉稀 或便 秘 。腹泻 病 )
突然蹦 几下 或惨 叫几 声 即死亡 , 少数 家兔 的鼻 孔 、 嘴 兔 , 毛粗 乱 、 水 , 门周 围粘有 粘液 或水 样粪便 ; 被 脱 肛 角 流 出红色 泡沫 样 液 体 ; 性 病 例 , 见食 欲减 退 、 便 秘病 兔 , 胀 , 急 常 腹 粪便 细小 且两 头尖 、 老 鼠屎 状 、 呈 常 体 温 升高 , 前极 度兴 奋 、 咬兔笼 、 死 啃 四肢 划动 , 搐 带 有胶 胨样 物 , 的磨 牙 , 抽 有 最终 衰竭 死亡 。
提高、 产业 体 系 的 不 断 完 善 , 兔 业 有 了 长 足 的发 养
2 治疗 。一 旦发病 , 立 即注射 血清 , ) 要 没有 血清
展 。但 由于 很 多 养 殖 户 对 兔 子 养 殖 缺 乏 系 统 地 了 时应 立 即进行 紧 急 免疫 , 疫疫 苗 的剂 量 应是 正 常 免
解 , 受 到兔 子诸 多 传 染 病 的 困扰 。为 了减 少 养 兔 免疫 剂量 的 3 仍 ~4倍 ( : 以一 次性 注 射 3 4mL 即 可 ~
生产 中的损失 , 养殖户必须 了解家兔较常发生 的疾 兔瘟 疫 苗) 同时 , 饮水 中加 入 治 疗 呼 吸 道感 染 的 ; 在
21 0 1年 第 1 0
防 治 .3 1.
家 兔 几 种 常见 传 染 病 的 诊 断 及 防 治
任 素 芳 郭 立 辉 胡 晓 颖
1 山 东省 农科 院 畜牧兽 医研 究所 , 南 2 00 ;2 山 东省 齐鲁牧 业报 社 , 南 20 0 . 济 510 . 济 5 10
近几 年 , 随着 中 国畜 牧业 综 合 生 产 能 力 的不 断 笼 、 水槽 、 料槽 及 房舍 等)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兔常见病的诊断与防治(图文并茂)全、脓肿和灰白色小结节病灶。
肺胸膜与心包膜常有纤维素附着。
(4)中耳炎型:也称斜颈病。
单纯的中耳炎常无明显症状,但如病变蔓延至内耳及脑部,则病兔出现斜颈症状,严重时兔向头颈倾斜的一侧滚转,直到抵住围栏为止。
如脑膜和脑实质受害,则可出现运动失调和其他神经症状。
剖检可见化脓性鼓室内膜炎和鼓膜炎。
一侧或两侧鼓室内有白色奶油状渗出物;鼓膜破裂时这种渗出物流出外耳道。
如炎症由中耳、内耳蔓延至脑部,则可见化脓性脑膜脑炎变化。
(5)其他病型:兔巴氏杆菌病也可表现为化脓性结膜炎、子宫内膜炎(母兔) 、附睾与睾丸炎(公兔)以及各处皮下与脏器的化脓性炎症。
眼结膜和子宫粘膜呈化脓性卡他变化,其表面有脓性分泌物,子宫腔积脓。
其他组织器官主要是脓肿形成。
防治(1)兔群应自繁自养,禁止随便引进种兔;必须引进时,应先检疫后,隔离观察1个月,健康者方可进场; (2)加强饲养管理与卫生防疫工作,严禁畜、禽和野生动物进场;(3)有本病的兔场可用兔巴氏杆菌苗或禽巴氏杆菌苗作预防注射;免疫期为4-6个月,每年注射2次,可达到控制本病流行。
(4)—旦发现本病,立即采取隔离、治疗、淘汰和消毒措施;(5)治疗可用以下药物:链霉素每兔5万-10万单位、青霉素2万-5万单位,混合一次肌肉注射,一日2次,连用3天;磺胺二甲基嘧啶(SM2)内服量每千克体重0.1克,每日1次。
此外,氯霉素、红霉素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10-15万单位,效果也显著。
2.沙门氏杆菌病(副伤寒)病原是沙门氏杆菌属中的一些革兰氏阴性杆菌,包括鼠伤寒沙门氏杆菌和肠炎沙门氏杆菌,但以鼠伤寒沙门氏杆菌为主。
可引起一种以严重腹泻、流产和败血为特征的传染病。
本菌对日光、干燥等有一定抵抗力,但对化学药剂的抵抗力不强。
流行特点断奶幼兔和怀孕25天后的母兔易发病。
病兔是最主要的传染源。
当健康兔食入被病菌污染的饲料、饮水等因素使兔体抵抗力降低,体内的病原菌繁殖和毒力增强时,均可引起发病。
经消化道感染或内源性感染;幼兔可经子宫内或脐带感染。
症状多数病例有腹泻症状。
粪便稀,有粘性,内含泡沫。
体温升高,沉郁,不食,喜饮水,消瘦。
母兔从阴道排出粘脓性分泌物,阴道粘膜潮红、水肿,孕兔常发生流产,未死而康复者不易再受孕。
流产胎儿体弱,皮下水肿。
右图一:肠道和膀胱出血。
右图二:胃黏膜出血病理变化急性病例无特征病变,一些脏器充血、出血,胸腹腔有浆液或纤维素性渗出物。
其他病例,肠粘膜充血、出血,粘膜下层水肿。
肠淋巴滤泡和淋巴结肿胀,局部坏死形成溃疡,溃疡表面附着淡黄色纤维素坏死物。
肝有灰黄色小坏死灶。
脾肿大、充血。
肠系膜淋巴结增大、水肿。
流产病兔的子宫粗大,子宫腔内有脓性渗出物,子宫壁增厚,粘膜充血,有溃疡,其表面附着纤维素坏死物。
未流产病兔的子宫内有木乃伊或液化的胎儿。
阴道粘膜充血,表面有脓性分泌物。
防治(1)搞好日常环境卫生,防止孕兔及幼兔与传染源接触;(2)定期用鼠伤寒沙门氏杆菌诊断抗原普查兔群,检出的阳性兔隔离治疗;(3)孕前与孕初母兔皮下或肌肉注射鼠伤寒沙门氏杆菌灭活菌苗,每兔1毫升,免疫期6个月;疫区兔场也就紧急预防接种这种菌苗。
治疗:氯霉素肌肉注射,每次每千克体重20-25毫克,每日2次,连用3-4天;氯霉素口服,每千克体重30-50毫克,每日2次,连用3天,也可用土霉素、链霉素;内服磺胺二甲基嘧啶,每千克体重0.1-0.3克;3.大肠杆菌病(粘液性肠炎)病原主要为O血清型的致病性大肠埃希氏杆菌,革兰氏阴性,呈椭圆形。
该菌为肠道正常寄生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并引起发病。
流行特点本病可因内、外源性致病性大肠杆菌产生毒素而发生,主要侵害20日龄与断奶前后的仔兔和幼兔,即1~3月龄多发,而成年兔很少发病。
第一胎仔兔和笼养兔的发病率较高。
症状主要表现下痢和流产,同时精神沉郁、食欲不振、腹部膨胀、磨牙、四肢发凉和消瘦。
粪粒细小,两头尖,带有胶样症状主要表现为下痢,同时精神沉郁、食欲不振、腹部膨胀、磨牙、四肢发凉和消瘦。
粪粒细小,两头尖,带有胶样粘液,后期常为混有粘液的水泻。
粪黄,无血无臭。
多于3-5天死亡。
病理变化:肛门及后肢被毛粘附粪便。
整个胃肠道有卡他性炎症,气体较多,胃壁明显水肿,结肠与回肠壁呈灰白色,肠腔内有大量粘稠的无色胶样物。
粪粒细长或粪便较少,并被胶样物包裹,空肠粘膜淤血色红,有的出血。
肝脏与心脏可见小坏死灶。
v病理变化肛门及后肢被毛粘附粪便。
整个胃肠道有卡他性炎症,气体较多,胃壁明显水肿,结肠与回肠壁呈灰白色,肠腔内有大量粘稠的无色胶样物。
粪粒细长或粪便较少,并被胶样物包裹,空肠粘膜淤血色红,有的出血。
肝脏与心脏可见小坏死灶。
防治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兔舍卫生。
仔兔断奶前后,更换饲料不能突然。
常发生本病的兔场,可用本场分离到的大肠杆菌制成氢氧化铝甲醛苗进行预防注射,20-30日龄的仔兔肌肉注射1毫升。
治疗:链霉素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20毫克,每日2次,连用4-5天;氯霉素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20-25毫克,每日2次,连用4-5天;氯霉素口服,每次每千克体重30-50毫克,每日2次,连用5天;或磺胺脒(每千克体重100毫克)、痢特灵(每千克体重15毫克)、酵母片 (1片)混合口服,每日3次,连用4-5天。
也可用大蒜酊或大蒜泥口服治疗。
5.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病(简称波氏杆菌病)本病是以慢性鼻炎和支气管肺炎为特征的生种传染病。
防治 (1)坚持自繁自养,如引进种兔,应隔离观察1个月; (2)加强饲养管理,做好日常兽医卫生防疫工作; (3)及时检出有鼻炎症状的可疑兔,给予治疗或淘汰; (4)对污染兔,可注射波氏杆菌来活苗预防,免疫期6个月,每年注射2次。
饮水中添加兔鼻炎净(饮水剂)可作为群体预防。
(5)治疗可用下列抗菌素或磺胺药:卡那霉素,每千克体重10-30毫克,每日2次,连用3-4天,肌肉注射;庆大霉素,每次1万-2万单位,每日2次,连用3-4天,肌肉注射;此外,多种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均有较好的疗效。
病原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为卵圆形或杆状的多形态小杆菌,革兰氏阴性,常呈两级染色。
流行特点本病多发生于气候骤变的春秋两季,主要经呼吸道感染。
病菌常寄生在家兔的呼吸道中,机体因气候突变,感冒、寄生虫病等不利因素影响,或其他诱因如灰尘、强烈刺激性气体的刺激,使上呼吸道粘膜抵抗力降低,都易引起发病。
鼻炎型常呈地方型流行,而支气管肺炎型多呈散发性。
成年兔常为慢性,仔兔与青年免多为急性。
本病常和巴氏杆菌病并发。
症状比较多发,流浆液性或粘液性鼻液,病程长短不一,多能康复。
支气管肺炎型:较少见,流粘液性或脓性鼻液,鼻炎长期不愈,呼吸加快,食欲不振,逐渐消瘦,病程数周至数月。
多呈地方性流行,哺乳仔兔致死率几乎达100%。
病理变化:鼻炎型:鼻粘膜潮红,附有浆液性或粘液性分泌物质。
支气管肺炎型:支气管粘膜充血、出血,管腔内有粘液性或脓性分泌物。
肺有大小不等、数量不一的脓肿,小如粟粒,大如乒乓球。
有时胸腔浆膜及肝、肾、睾丸等有脓肿。
此外尚可见化脓性胸膜炎、心包炎。
鉴别诊断本病的主要症状与病变为流鼻液和肺脓肿,因此应和巴氏杆菌病、葡萄球菌病、棒状杆菌病鉴别。
病理变化鼻炎型:鼻粘膜潮红,附有浆液性或粘液性分泌物质。
支气管肺炎型:支气管粘膜充血、出血,管腔内有粘液性或脓性分泌物。
肺有大小不等、数量不一的脓肿,小如粟粒,大如乒乓球。
有时胸腔浆膜及肝、肾、睾丸等有脓肿。
此外尚可见化脓性胸膜炎、心包炎。
如右图一:肺脏出血、瘀血及气官内充满大量泡沫病理变化急性死亡者,无特征病变。
如病程较长,淋巴结显著肿大,色深红,切面见大头针头大小的淡黄灰色坏死点;淋巴结周围组织充血、水肿);脾肿大、色深红,表面与切面有灰白或乳山色的粟粒至豌豆大的结节状坏死;肝肿大,有散发性针尖至粟粒大的坏死结节;肾的病变和肝的相似。
如右图一:脾的颗粒状坏死灶右图二:肾表面的坏死点鉴别诊断鉴别诊断:本病淋巴结、脾、肝、肾有特征的化脓性坏死结节,因此根据病变和细菌检查可作出诊断。
但就与兔伪结核病、李氏杆菌病作鉴别诊断。
伪结核病:灰白色粟粒状结节病变主要位于肓肠蚓突,其次为脾肿大,较正常在约5倍左右。
有慢性下痢症状,病原为耶新氏杆菌。
李氏杆菌病:灰白色坏死灶主要位肝、心、肾,同时有脑炎、流产及单核细胞增多等临诊变化。
无淋巴结坏死灶。
防治 (1)严防野兔进入兔场,按防疫规定引进种兔; (2)消灭鼠类、吸血昆虫和体外寄生虫; (3)病兔及时治疗,对病死兔应采取烧毁等严格处理措施;(4)剖检病尸时要严格消毒,防止对人感染; (5)可用链霉素、氯霉素、卡那霉素等抗菌素治疗。
7.葡萄球菌病病原金黄色葡萄球菌,圆形或卵圆形,革兰氏阳性。
本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
流行特点人和动物均可感染,家兔易感,不分年龄。
病菌经各种途径(破损的皮肤、粘膜、脐带残端、呼吸道、哺乳母兔的乳管和破损的乳房皮肤等)进入体内。
仔兔和有些敏感兔可呈败血性经过,但多数病例只引起各器管组织发生化脓性炎症。
症状和病理变化根据感染部位和病菌在体内扩散情况的不同,常表现为以下几种病型。
如右图一:葡萄球菌病右图二:葡萄球菌-病结脓肿:原发性脓肿常位于皮下或某一脏器,以后可引起脓毒血症,并进而在肺、肝、肾、脾、心等部位发生转移性脓肿或化脓性炎。
这些脓肿大小不等,数量不—,初期呈小的红色硬结,后增大变软,有明显包囊,内含乳白色糊状脓汁。
皮下脓肿约1-2个月自行破溃,流出脓汁,破口久不愈合。
偶尔因脏器或浆膜脓肿破裂而引起胸腔或腹腔积脓。
纯种毛兔和獭兔较易感受。
发病不分季节,但冬、春季一般较多。
魏氏梭菌广泛存在于土壤、粪便和消化道中,因此寒冷、饲养不当特别是当饲喂过多精料时可诱发本病。
消化道是主要传染途径。
症状主要为腹泻,开始为灰褐色软便,很快变为黑绿色水样粪便,肛门附近及后肢被毛被粪便污染。
体温不高,但精神沉郁、食欲不良或厌食。
腹泻当天或次日即死。
最急性时常无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
如右图一:肠壁充血、出血其内容物稀薄右图二:胃黑色溃疡,胃内膜出血病理变化尸体脱水、消瘦,有特殊的腥臭气味,胃肠壁弥漫性充血或出血,肠系膜淋巴结充血、水肿,盲肠浆膜明显出血,盲肠与结肠内充满气体和黑绿色水样粪便,有腥臭气味。
心脏表面血管怒张,呈树枝状。
肝与肾淤血、肿大、质脆。
膀胱多有茶色尿液。
防治加强饲养管理,消除诱发因素,不宜饲喂蛋白质含量过高的精料和过多的谷物饲料,可减少本菌在肠道内繁殖。
严格执行各项兽医卫生防疫措施。
预防接种魏氏梭菌灭活苗1毫升,免疫期可达6个月。
发生疫情时,立即采取隔离、淘汰病兔,兔舍、兔笼及用具彻底消毒。
病初用特异性高免血清治疗,每千克体重2-3毫升,皮下或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2-3天。
药物治疗可用下列抗菌素:红霉素,每千克体重20-30毫克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3天;卡那霉素:每千克体重20毫克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