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PM配筋结果绘制施工图详解
最新PKPM构件配筋详解

P K P M构件配筋详解功能说明这项菜单主要以图形方式显示各构件设计及验算结果,可以直接输出DWG图形文件。
图8.6.4 构件计算配筋简图8.6.4.1 各构件设计及验算结果功能说明简图上各构件的配筋结果表达方式如下:(1)钢筋混凝土梁和型钢混凝土梁(RC-Beam、SRC-Beam)图中:Asul-Asum-Asur:为梁上部左端、跨中、右端配筋面积(cm2);Asdl-Asdm-Asdr:为梁下部左端、跨中、右端配筋面积(cm2);GAsv:为梁加密区抗剪箍筋面积和剪扭箍筋面积的较大值(cm2);GAsvm:为梁非加密区抗剪箍筋面积和剪扭箍筋面积的较大值(cm2);VTAst :为梁受扭纵筋面积(cm2);VTAst1 :为梁抗扭箍筋的单肢箍面积(cm2);G、VT :为箍筋及剪扭配筋标志。
注意事項(1)梁配筋简图如下:图8.6.4.1-1 梁配筋示意图(2)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箍筋都是按用户输入的箍筋间距计算的,当输入的箍筋间距为加密区间距时,梁端箍筋加密区的计算结果可直接使用;如果非加密区与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不同时,需要对非加密区的箍筋面积按非加密区的间距进行换算后再使用。
当梁受扭时,配置的箍筋单肢面积不应小于VTAst1。
(3)输出的箍筋面积为箍筋间距范围内所有肢的总面积,在确定单肢箍筋的面积时,需要除以箍筋肢数。
(4)输出的纵筋及箍筋面积都满足规范要求的最小配筋率要求,如果计算出的配筋面积小于最小配筋率时,按最小配筋面积来输出。
(5)VTAst和VTAst1都为零时,该行不输出。
功能说明(2)矩形钢筋混凝土柱和型钢混凝土柱(RC-Column、SRC-Column)图中:Asc :为柱1根角筋的总面积(cm2);Asy、Asz:分别为柱B边和H边的单边面积,包括两根角筋面积(cm2);Asvj:为柱节点域抗剪箍筋面积(cm2);GAsv :为柱加密区抗剪箍筋面积(cm2);GAsvm :为柱非加密区抗剪箍筋面积(cm2);Uc :为非地震作用效应荷载组合下柱的轴压比;Ucs :为地震作用效应荷载组合下柱的轴压比;G :为箍筋配筋标志。
PKPM构件配筋详解(DOC)

Uc:为非地震作用效应荷载组合下柱的轴压比;
Ucs:为地震作用效应荷载组合下柱的轴压比;G:为箍筋配筋标志。
注意事項
(1)圆柱是按等效矩形截面来计算箍筋面积的;
(2)柱子的箍筋是按用户输入的箍筋间距计算的,并满足加密区内最小体积 配箍率的要求控制。柱子的体积配箍率是按普通箍和复合箍的要求取值的。输出 的箍筋面积为箍筋间距范围内所有肢的总面积,在确定单肢箍筋的面积时,需要 除以箍筋肢数;
Aswvl:为地下室外墙或人防临空墙,每延米单侧竖向分布筋面积
(cm2/m)。
功能说明
(5)墙梁(RC Wall-Beam)
墙梁的配筋及输出格式与框架梁一致。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墙梁除混
凝土强度等级与剪力墙一致外,其它参数:主筋强度、箍筋强度、墙梁的箍筋间 距等均与框架梁一致。
注意事項
当墙梁的跨高比ln/h》时,墙梁按框架梁来设计;墙梁的跨高比In/h<5时,
(3)Asvj取计算的Asvjz与Asvjy的大值;Asv取计算的Asvz和Asvy的大 值;Asvm取Asvzm与Asvym的大值;
(4)输出的柱子纵筋面积满足规范规定的最小配筋率要求。
图中:
Asw:为墙柱端部边缘构件Lc范围内配筋面积(cm2);
Aswh:为墙柱水平分布筋间距范围内水平分布筋面积(cm2);
Ucs:为地震作用效应荷载组合下柱的轴压比;
G:为箍筋配筋标志。
注意事項
(1)柱配筋简图如下:
图8.641-3柱箍筋简图
(2) 柱子全截面配筋面积计算方法:As=2*( Asx+Asy)-4*Asc
(3)柱子的箍筋是按用户输入的箍筋间距计算的,并满足加密区内最小体积 配箍率的要求控制。柱子的体积配箍率是按普通箍和复合箍的要求取值的。输出 的箍筋面积为箍筋间距范围内所有肢的总面积,在确定单肢箍筋的面积时,需要 除以箍筋肢数。
PKPM楼板施工图通长筋+附加出图操作

PKPM楼板施工图通长筋+附加出图操作一、区域钢筋1、应用场景:当需要分区域分别布置双层双向通长钢筋时,可用此功能绘施工图。
支持“板底正筋”和“支座负筋”的区域布筋。
选取所有板块,程序会统计出所选板块的配筋信息,供用户选择要布置得钢筋规格(也可交互输入),按最大值配筋量布置。
2、操作步骤:1)执行【计算】完成后,执行【区域钢筋】命令,弹出如下对话框:先选择“板底正筋”,点“确定”,按命令行提示选择区域内楼板,在选择的过程中会有动态的选择结果显示如下图:选择结束后,右键确定弹出如下对话框:动态提示选择布置钢筋的位置,如下图:确定钢筋位置后,绿色线条绘制钢筋范围,如下图:2)执行【钢筋布置】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执行【补强钢筋布置】,对于不需要补强的楼板,程序现在是以6@999提示用户。
3)也可以到【钢筋布置菜单】,点取【全部钢筋】,则配筋量大于拉通筋的杆件会用自动设置布充钢筋布足,结果如下图:二、通长钢筋1、应用场景:当楼面板布置规整、且配筋变化不大时,可用此功能绘施工图。
2、操作步骤:1)执行【计算】项完成后,点取“交互布通长筋”中的【板底筋】、【支座筋】,根据命令选择需要拉通的钢筋的楼板范围,如果没有勾选“取最大值拉通”,程序会统计所选楼板的计算选筋,确定后弹出对话框如图:如果勾选了“取最大值拉通”,则自动按最大值布置。
程序会自动按参数布置通长钢筋如下图:2)【补强钢筋布置】:在布通长筋时,如果不勾选“取大值配筋”,等布完通长筋后,再点【全部钢筋】,则钢筋量不足计算量的构件,会布置补充钢筋;三、预设钢筋1、应用场景:当用户需要控制楼板的最小配筋值的话,可用此功能绘施工图。
2、操作步骤:1)执行【计算】之前,在【数据编辑】中【预设施工图钢筋】,可以预设支座、板X向、板Y向钢筋:2)修改钢筋:可以对已布置的钢筋进行修改,如下图:3)布置后,在执行【计算】,在执行【钢筋布置】中的“全部钢筋”,如下图,对于预设钢筋已经满足的楼板就不会再绘制,只会布置预设钢筋不能满足的楼板钢筋。
如何利用PKPM的计算结果画施工图

对于很多初学者,当他们使用PKPM时,却不知道如何利用PKPM的计算结果完成施工图的绘制,今天李老师就带童鞋们走进今天的课堂,讲一讲如何利用PKPM的计算结果来完成施工的绘制,今天我们主要讲楼板施工图的绘制!
首先,当我们模型调好之后,我们就打开PKPM进入PMCAD里边的第三项-----画结构平面图。
如下图所示:
进去之后,点击菜单栏上的“绘新图”选项,如下图所示:
得到如下选择框,选择第一个,并确定。
在选择“楼板计算”里边的参数设置,进行参数设置。
对于自己想要选用的材料进行设置
设置完成后点击确定。
得到我们所需要的计算书
那么着些个数据代表什么意思呢,我们如何来利用这些数据进行结构施工图的绘制呢首先中间黄色的数值分别代表两个方向的底板钢筋的配筋面积,在这里显示的是200,那么我们就要按照我们想要的材料进行钢筋配筋,如果我们选用三级钢,我们就可以配置直径为8
的钢筋间距选取200,也就是(面积为251>200)
计算书里边的蓝色数值代表负筋配筋面积,如,这种情况,我们就选取227
为配筋面积,同样我们选取,对于负筋的长度,我们按照规范,一般取板短边的1/4,如果板是放在墙里边的,我们一般取1/7,在板角处,我们选取1/4.如果我们的结构为框架结构,那么我们所截取的板配筋就应该如下:
好,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希望对同学们有帮助,如果浏览量多的话,我会继续讲梁钢筋的绘制,柱钢筋的绘制一级基础、大样等。
谢谢,下课。
PKPM 施工图画法

目录梁施工图 (3)第一节 连续梁的生成与归并 (5)一、划分钢筋标准层 (5)二、连续梁生成 (8)三、支座调整与梁跨划分 (10)四、连续梁的性质判断与命名 (11)五、连续梁的归并规则 (12)六、连续梁拆分与合并 (13)七、更改连续梁名称 (14)第二节 自动配筋 (16)一、选择箍筋 (16)二、选择腰筋 (17)三、纵筋的选择方法 (18)四、选择通长筋与支座负筋 (19)五、选择下筋 (20)六、其它钢筋的选择与调整 (20)第三节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22)一、挠度图与挠度计算 (22)二、裂缝图与裂缝计算 (25)第四节 梁施工图的表示方式 (30)一、施工图的管理 (30)二、平法图的绘制 (31)三、立剖面图的绘制 (32)四、两种立剖面画法的比较 (35)五、三维图的绘制 (37)第五节 钢筋修改与查询功能 (39)一、强化的原位标注功能 (39)二、连梁修改功能 (39)三、强化的单跨修改功能 (40)四、强化的表式改筋功能 (41)五、连梁重算与全部重算 (42)六、详细的动态提示 (43)I七、分类细致的标注开关 (43)八、连梁查找功能 (44)九、配筋面积查询功能 (44)十、修改次梁附加钢筋功能 (45)II梁施工图梁施工图梁施工图模块的主要功能为读取计算软件SATWE(或TAT、PMSAP)的计算结果,完成钢筋混凝土连续梁的配筋设计与施工图绘制。
具体功能包括连续梁的生成、钢筋标准层归并、自动配筋、梁钢筋的修改与查询、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验算、施工图的绘制与修改等。
梁施工图模块在保留前版施工图操作风格的基础上,对程序进行了全面的改写。
主要改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将归并程序与施工图程序合并,程序集成化程度更高。
2、归并程序更灵活,用户可以设置钢筋标准层,可以任意修改连续梁的命名与分组,可以拆分合并连续梁。
3、重新编写了梁归并模块,前版程序以计算面积为基准进行归并,容易出现归并结果过大情况,新版采用先选筋后归并的方法,以选好的钢筋规格为基准进行归并,归并结果更合理。
pkpm绘制混凝土结构施工图

第一部分 框架立面配筋图 第二部分 平面整体表示方法绘图 简称平法绘图) (简称平法绘图)
第一部分
框架立面配筋图
框架立面配筋图,是首先从结构平面布置图中将各榀 框架立面配筋图,是首先从结构平面布置图中将各榀 结构平面布置图中将 平面框架索引出来 索引出来, 平面框架索引出来,然后在各榀平面框架的立面图和 剖面详图中,表达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 剖面详图中,表达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构造情况 等信息,即构成一套完整的结构设计. 等信息,即构成一套完整的结构设计.
柱列表注写方式
柱截面尺寸及配筋均相同, 柱截面尺寸及配筋均相同,仅截面与轴线关系不同 可编为同一柱号. 时,可编为同一柱号.
当纵筋直径相同, 箍筋类型号,肢数, 当纵筋直径相同,各箍筋类型号,肢数,直 柱纵筋分角筋, 柱纵筋分角筋,截面 注写各柱段的起止标高. 注写各柱段的起止标高. 代号+序号.代号的目 径和间距 序号. 代号 序号边中部筋和 边中部 .当为抗震设 边个数也相同时,将径和间距. 柱截面尺寸 边个数也相同时,柱截面尺寸 b边中部筋和 边中部筋和h边中部 以变截面或变配筋位置 区分加密 与轴线关系 纵筋注写在" 纵筋注写在"全部纵计时, 的是指明所选用的构造 计时,用"/"区分加密 筋三项分别注写. 筋三项分别注写. 为界分段注写 筋"一栏中. 详图. 一栏中. 详图.KZ:框架柱. 区和非加密区间距 :框架柱.
柱截面注写方式
2. 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梁平法施工图就是在梁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方式 梁平法施工图就是在梁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或 平面注写方式或 截面注写方式表达 表达. 截面注写方式表达. 平面注写方式,是在梁平面布置图上, 平面注写方式,是在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 梁中各选一根梁, 梁中各选一根梁,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 方式来表达梁平法施工图. 方式来表达梁平法施工图. 截面注写方式,是在分标准层绘制的梁平面布置图上, 截面注写方式,是在分标准层绘制的梁平面布置图上,分 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一根梁用剖面号引出配筋图 用剖面号引出配筋图, 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一根梁用剖面号引出配筋图,并 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的方式来表达梁平法施工图. 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的方式来表达梁平法施工图. 截面注写方式既可以单独使用, 截面注写方式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与平面注写方式结合 使用.在梁平法施工图的平面图中, 使用.在梁平法施工图的平面图中,当局部区域的梁布置 过密时,可采用截面注写方式. 过密时,可采用截面注写方式.
简单独立基础pkpm操作及施工图绘制

柱下独立基础——PKPM的操作过程2柱下独立基础——PKPM的操作过程2012年8月2日晴热像条形基础一样,首先进入“JCCAD基础人机交互输入”,出现如下图20120802所示对话框,如果是要进行新的布置,则选“重新输入基础数据”。
2012080201选择以后则进入如图2012080202的界面,只有柱子和轴线。
2012080202在“主菜单”下“上部构件”下“拉梁”里选拉梁布置。
拉梁的梁高选跨度的十分之一左右,宽度则为梁高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定义好拉梁后,就进行布置,布置方式类似前面梁构件的布置。
拉梁最好不要高于上面KL的高度。
拉梁布置好后,如下图2012080203所示,将有柱子的地方纵横连接布置。
2012080203布置好拉梁后,点击“主菜单”下“附加荷载”下“读取荷载”,如图2012080204所示,选择satwe荷载,去掉satwe地x标准值和satwe地y标准值。
2012080204布置完荷载,就要进行独立基础的选择了。
点击“主菜单”下“柱下独基”下“自动生成”命令,将要布置独立基础的柱子进行框选,出现如下对话框,见2012080205,2012080205“自动生成基础时做碰撞检查”这一项要勾选;“覆土压强”用20X基础埋置深度得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见地勘报告,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地基承载力宽度修正系数”为0,见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2.4条。
“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系数”为1,理由同上。
“用于地基承载力修正的基础埋置深度”,基础埋置深度由室外地坪开始到基底的深度。
本界面的数据填写完成以后,接下来填写“输入柱下独立基础参数”里的内容,如图2012080206所示,2012080206“独立基础最小高度”取300。
“基础底标高”,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独基地面长宽比”,一般写1。
“独立基础底板最小配筋率”(%)为0.15。
“基础底板钢筋级别”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选择。
PKPM配筋结果绘制施工图详解

第四章施工图的绘制作为结构工程师,施工图就是我们的思想的表达,为了正确表达我们的设计思想和设计理念,画出良好的施工图那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节板钢筋图的绘制板可分为单向板和双向板。
单向板指两边支承或四边支承时长宽比>2。
双向板指四边支承时长宽比<2。
单向板的配筋计算只需计算短跨方向的底筋,长跨方向的底筋和四边的负筋按构造要求,负筋长度从梁边到板内的长度取短净跨的1/4。
双向板的配筋计算需计算两个方向的底筋和四边负筋,负筋长度从梁边到板内的长度取短净跨的1/4。
第二节梁钢筋图的绘制图中代表钢筋配筋如上(此图涉及的平法表示见03G101-1图集)1、梁下部纵筋面积(418)=10.182cm >9.02cm 2、梁上部左端纵筋面积(420)=12.572cm ≈132cm 3、梁上部右端纵筋面积(420)=10.182cm >112cm 4、梁加密区一个间距范围内箍筋面积(双肢箍8@100)=1.012cm >0.52cm 5、梁非加密区一个间距范围内箍筋面积(双肢箍8@200)=0.52cm ≈0.52cm6、考虑梁高≥450㎜在梁侧面配构造钢筋4127、上下纵筋之间的距离要≤200㎜注意:取某轴线上所有梁归为一类b≥350采用四肢箍h≥450加腰筋;框架梁截面高度一般>400,规范规定梁箍筋间距大于梁截面高度的1/4,如果截面高度小于400,则箍筋最小间距得<100,【特别注意】那么如何进行箍筋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的箍筋间距转换。
已知:假定在SATWE上显示的结果为GAsv-Asv0,即加密区的箍筋面积为Asv,非加密区的箍筋面积为Asv0,在SA TWE中输入的箍筋间距为100。
加密区箍筋:梁通常采用的是n肢箍,选用单肢箍的面积为A的箍筋,则双肢箍的面积为nA。
如果nA>Asv,则可以选用这种钢筋。
非加密区箍筋:换算成间距为200的箍筋,nAx100/200,n是因为选择n肢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施工图的绘制
作为结构工程师,施工图就是我们的思想的表达,为了正确表达我们的设计思想和设计理念,画出良好的施工图那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节板钢筋图的绘制
板可分为单向板和双向板。
单向板指两边支承或四边支承时长宽比>2。
双向板指四边支承时长宽比<2。
单向板的配筋计算只需计算短跨方向的底筋,长跨方向的底筋和四边的负筋按构造要求,负筋长度从梁边到板内的长度取短净跨的1/4。
双向板的配筋计算需计算两个方向的底筋和四边负筋,负筋长度从梁边到板内的长度取短净跨的1/4。
第二节梁钢筋图的绘制
图中代表钢筋配筋如上(此图涉及的平法表示见03G101-1图集)
1、梁下部纵筋面积(418)=10.182cm >9.02
cm 2、梁上部左端纵筋面积(420)=12.572cm ≈132
cm 3、梁上部右端纵筋面积(4
20)=10.182cm >112cm 4、梁加密区一个间距范围内箍筋面积(双肢箍8@100)=1.012cm >0.52
cm 5、梁非加密区一个间距范围内箍筋面积(双肢箍8@200)=0.52cm ≈0.52
cm
6、考虑梁高≥450㎜在梁侧面配构造钢筋412
7、上下纵筋之间的距离要≤200㎜
注意:取某轴线上所有梁归为一类b≥350采用四肢箍h≥450加腰筋;框架梁截面高度一般>400,规范规定梁箍筋间距大于梁截面高度的1/4,如果截面高度小于400,则箍筋最小间距得<100,
【特别注意】
那么如何进行箍筋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的箍筋间距转换。
已知:假定在SATWE上显示的结果为GAsv-Asv0,即加密区的箍筋面积为Asv,非加密区的箍筋面积为Asv0,在SA TWE中输入的箍筋间距为100。
加密区箍筋:梁通常采用的是n肢箍,选用单肢箍的面积为A的箍筋,则双肢箍的面积为nA。
如果nA>Asv,则可以选用这种钢筋。
非加密区箍筋:换算成间距为200的箍筋,nAx100/200,n是因为选择n肢箍。
如果换算成为150时,nAx100/150,如果nAx100/200>Asv0,则可以选用这种钢筋。
比方说:输出G1.6-1.0,箍筋肢数为2肢箍,在总信息中,梁箍筋间距默认SB=100.00没有做修改,则加密区配箍为:加密区选用10@100(2),则0.785x2=1.57≈Asv=1.6可以。
非加密区10@150(2),则0.785x2x100/150=1.047>Asv0=1.0(箍筋间距改为150)可以。
【抗扭VTAst—Ast1】
○1抗扭纵筋A st:上下各15%,左右各35%
○2抗扭箍筋A st1:单肢箍筋面积>A st1
【附加箍筋如何计算?】
1)查看SATWE计算结果“5.梁设计内力包络图”点击“弯矩/剪力”查看梁截面设计剪力包络图。
如图所示,次梁对主梁的集中力F=92+95=187kN
如果采用左右各3匝2肢箍8时附加箍筋承载力为126.76kN<187kN不满足○1采用左右各3匝2肢箍10时附加箍筋承载力为197.82kN>187kN
○2采用左右各3匝2肢箍8和2根12角度45度的承载力为
126.76+95.88=222.64kN>187kN
第三节柱施工图的绘制()轴压比
柱单根角筋的面积
节点核心区一个间距范围内箍筋面积0.0表示按构造配筋
柱单面配筋面积(包括角筋)一个间距范围内柱加密区的箍筋面积
一个间距范围内柱非加密区的箍筋面积0.0表示按构造配筋
图中代表钢筋配筋图如右(此图涉及的平法表示见03G101-1图集)实际工程中因施工所需的批量性,可把配筋相差不多的几根构件取同一个编号,配筋时取其中最大值的配筋值,施工时按一个构件施工。
1、角柱配筋面积(1
18)=2.542cm >2.02cm 2、柱的一面(418)=10.182cm >7.02
cm 3、柱加密区一个间距范围内箍筋面积(四肢箍8@100)=2.012cm >1.62
cm 4、柱非加密区一个间距范围内箍筋面积按构造规定去四肢箍8@200。
5、节点核心区一个间距范围内箍筋面积按构造规定取用。
该值满足sv nA 大于改值。
即(四肢箍8@100)=2.012cm >0.0
两根纵筋之间的距离要小于200mm。
箍筋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计算同梁箍筋。
【柱节点核心区的配筋】
A svj <A sv 时按加密区配箍筋;
A svj >A sv 时按节点核心区配箍筋;
即nA sv >max(A svj ,A sv )
【异形柱的配筋】
异形柱按双向受力计算配筋,程序按整截面进行配筋计算,每根柱的配筋标注在一条引出线的上,三个数分别为A sz 、A sf 、A sv 。
A sz ——表示异形柱固定钢筋位置的配筋面积,即位于直线柱肢端部和相交处的配筋面积之和(㎝2)。
A sf ——表示分布钢筋的配筋面积,即除A sz 之外的钢筋面积(㎝2),当柱肢外伸长度大于200mm 时按间距200mm 布置。
A sv ——异形柱按双剪计算的箍筋(㎝2)。
求出两个相互垂直的肢的箍筋面积
A sv1和A
sv2,并取A sv1
、A sv2大值输出
第四节剪力墙施工图的绘制
剪力墙包括:墙身(2种分布筋)、墙柱(纵筋、箍筋)、墙梁
墙柱一端的暗柱实际配筋总面积
0时构造配筋
水平分布筋面积对地下室外墙或人防临空墙,每延米地双排竖向分布筋面积
规范对剪力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是0.25%例子:
在SATWE 参数设置中的墙水平分布筋间距200
在SATWE 参数设置里面的“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0.3%进行计算”①墙水平分布钢筋布置:采用8钢筋双排布置
0.503×2=1.0062cm >0.82
cm 即采用8@200(2排)(间距的转换同梁箍筋)
②墙竖向分布钢筋布置:墙厚为200㎜间距为200内的钢筋面积
200×200×0.3%=1202mm =1.22
cm 利用10钢筋双排布置:0.785×2=1.572cm >1.22
cm 即采用10@200(2排)
③0指暗柱按构造配筋见《混凝土规范》11.7.16
有四种类型:暗柱、端柱、翼缘墙、转角墙
约束(构造)边缘构件的尺寸,见《混凝土规范》和《抗震规范》,《高层规范》。
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当墙肢底截面轴压比大于规定时,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否则设置构造边缘构件。
连梁:平行墙体跨于墙体,跨高比<5,以剪力变形为主。
约束边缘构件(范围c l ,包括阴影区和非阴影区):○
1边缘构件的阴影区纵筋面积=阴影区面积×百分率;非阴影区纵筋面积为墙身竖向配筋。
○
2配筋特征值配箍筋:阴影区v λ,体积配筋率c v v yv
f f ρλ=;非阴影区/2v λ,体积配筋率2v c v yv
f f λρ=。
纵筋
箍筋阴影区
c aA v λ非阴影区墙体/2
v 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