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材料学-口腔植入材料

合集下载

口腔材料学课程标准

口腔材料学课程标准

《口腔材料学》课程标准建议课时数: 学时 36 学分 2一、课程定位《口腔材料学》是口腔医学专业核心能力课程,是口腔医学专业必修课,是口腔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丰富、知识广泛,不仅包括口腔医学内容,还涉及物理、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以及生物医学基础与临床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充分掌握《口腔材料学》的基础理论,并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能运用这些知识。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为《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后续课程为《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和《口腔预防医学》。

二、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充分掌握常用口腔材料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能,为临床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各类口腔材料的组成、性能、应用范围与使用方法。

2.了解口腔材料的定义、类型及其与临床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1.掌握常用口腔材料的使用技能。

2.学会口腔常用材料的选择技能。

(三)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勤奋、严谨求实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2.注重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职业道德。

五、师资要求以一个教学班为例,需要教师1-2人。

承担本门课程教学任务的所有教师应具有“双师”素质,主讲教师要求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专(校内教师)、兼(临床一线教师)教师比例约为l:2。

实验教师要求有3年以上的口腔临床经验,具有协助专业教师指导实训教学的能力。

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常规课程资源: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学进度表、教案、多媒体课件、试题库、影像图库各一套。

其中,教学大纲在教务处指导下由教研室不定期修订;每位主讲教师需有自制的教案、课件、题库。

2.纸质专业图书、电子书籍、期刊、数字图书馆等,由学校图书馆系统性提供,本课程的专业教师对图书馆的购进书目,有重要的参考和建议权。

3.精品课程网站:需有本校自己的精品课程网站,同时参阅借鉴同类院校及本科院校的课程网站。

口腔材料学

口腔材料学

口腔材料学第一章总论一、口腔材料的分类(一)按材料性质分类:有机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二)按材料用途分类:印模材料、模型材料、义齿材料、充填材料、粘结材料、种植材料、齿科预防保健材料(三)按材料与口腔组织接触方式分类1、直接与口腔组织接触的材料:表面接触、外部接入和植入材料2、间接与口腔组织接触的材料按接触时间又分为:短期接触、长期接触和持久接触材料(四)按材料的应用部位分类:非植入人体的材料、植入人体的材料二、材料的性能(一)物理性能1、尺寸变化2、线[膨]胀系数3、热导率(导热系数)4、流电性5、表面张力和润湿性6、色彩性(二)机械性能1、应力2、应变3、应力-应变曲线4、冲击韧性5、硬度6、应变-时间曲线7、蠕变与疲劳 8、挠曲强度和挠度 9、应力集中、裂缝扩展和温度应力(三)化学性能1、腐蚀和变色2、扩散和吸附3、老化4、化学性粘结(四)生物性能1、生物相容性2、生物安全性3、生物功能性第二章口腔有机高分子材料一、高分子概述(一)高分子材料分类:橡胶、纤维和塑料三大类。

(二)聚合反应: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

二、印模材料(一)印模材料性能1、良好的生物安全性2、良好的流动性、弹性、可塑性3、适当的凝固时间4、良好的准确性、形稳性5、与模型材料不发生化学变化6、强度好7、操作简便,价格低廉,良好的储存稳定性,容易推广使用(二)常用印模材料1、藻酸盐类印模材料:室温20~22℃,2~5分钟凝固。

粉剂型、糊剂型温度高,凝固快,温度低,凝固慢。

粉剂型使用方法:水分比例按要求计量,调和30s,在口腔内1.5~2min,取出后水洗、灌注模型。

调和时间不足,会使印模强度下降,调和时间过长,会破坏凝胶而降低强度。

2、琼脂印模材料琼脂印模材料的胶凝温度介于36~40℃之间,温度低有利于胶凝。

温度越低胶凝越快。

凝胶转变成溶胶的温度需60~70℃3、琼脂/藻酸盐印模材料4、硅橡胶印模材料5、聚硫橡胶印模材料6、聚醚橡胶印模材料7、其他印模材料:印模膏、印模糊剂(氧化锌-丁香酚印模材料)、Ⅰ型石膏(三)蜡型材料常用牙用蜡:铸造蜡、基托蜡和其他蜡型材料(四)义齿基托树脂一般全扣义齿是由人工牙齿和树脂基托两部分组成。

口腔种植学

口腔种植学

口腔种植学
口腔种植学是牙科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和应用人工种植牙技术来替代缺失的牙齿。

它涉及使用种植体(如人工牙根)将牙齿植入口腔骨骼中,并通过与骨质结合形成稳定的人工牙根,以支撑人工牙齿的恢复和修复。

口腔种植学的主要目标是恢复缺失的牙齿,改善患者的咀嚼功能、咬合力和口腔美观。

它还可以提供长期的解决方案,可以防止因牙齿缺失而导致的其他口腔问题,例如牙齿移动、牙列不齐、牙龈问题等。

口腔种植学涉及一系列的手术和临床技术,包括临床评估、诊断和计划、种植体的选择和植入、术后的护理和修复等。

种植体可以是钛合金、陶瓷和金属材料制成,具有生物相容性和良好的组织相容性。

口腔种植学的发展使得曾经认为无法恢复的牙齿问题得以解决,为患者带来了更好的口腔健康和生活质量。

然而,口腔种植学的成功需要牙医具备良好的口腔解剖和牙槽骨结构的了解,以及相关的医疗设备和技术的支持。

口腔材料学-口腔植入材料

口腔材料学-口腔植入材料
灰石,与骨组织形成结合。 3、过氧化氢处理 改善金属钛的表面生物活性,是一个化学
溶解和氧化的过程。
4、溶胶-凝胶涂层 在钛种植体表面形成陶瓷涂层,提高种植 体的生物活性。
5、阳极氧化 使金属钛获得特定的表面形貌,提高抗腐蚀性、 生物活性和骨传导性。优势在于:①表面氧化层与钛基体结 合强度高、结构致密均匀;②通过调整工艺参数,可在较大 范围内改变氧化层的结构和化学成分;③反应在常温下进行, 操作方便,易于掌握。
导性、抗腐蚀性和抗摩擦磨损性等性能,目前钛及钛合金 人工牙根的表面通常都经过表面处理。 (一)机械改性方法
主要有切削、磨削、抛光、喷砂、激光蚀刻等,以及其 他物理处理、表面清洁方法。
(二)化学改性方法 1、酸处理 去除金属钛表面的氧化层和污染物,10%~30%硝酸
和1%~3%氢氟酸的混合酸。 2、碱热处理 提高金属钛的生物活性,使种植体生成仿生磷
1、植入材料的表面能 材料植入组织后首先与体液相互 作用,从表面开始发生浸润、溶解、离子交换等反应,而后 逐渐向材料内部扩散。这些反应与反应速度、作用深度和材 料的化学成分、表面结构以及反应产物的性质有关。体液对 材料的润湿性,很大程度地影响植入材料与机体组织的结合。
2、植入材料的孔隙 孔隙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为组织细胞向植入材料中生长提供通道和生长场所。 (2)增大组织液与植入材料之间的接触表面积,加速反应 过程。 (3)孔隙有利于局部体液循环,为长入材料内部的新生组 织提供营养。 (4)组织长入孔隙后与材料形成机械性锁结作用,显著提 高两者的结合强度。
三、材料与组织界面 材料植入机体后,形成材料与组织的结合界面。可分为
机械嵌合、物理结合和化学键结合。从生物组织形态学观察, 材料植入后,与组织的界面相继发生急、慢性炎症反应,直 至材料与组织完全相容,理想的植入材料应当与组织间形成 无界面的结合。

第十五章口腔植入材料PPT课件

第十五章口腔植入材料PPT课件

二、钛及钛合金的表面改性 为了进一步改善钛及钛合金人工牙根的生物活性、骨传
导性、抗腐蚀性和抗摩擦磨损性等性能,目前钛及钛合金 人工牙根的表面通常都经过表面处理。 (一)机械改性方法
主要有切削、磨削、抛光、喷砂、激光蚀刻等,以及其 他物理处理、表面清洁方法。
12
(二)化学改性方法 1、酸处理 去除金属钛表面的氧化层和污染物,10%~30%硝酸
1
一、性能要求 1、生物学性能 包括生物安全性、相容性、功能性三
方面。植入骨组织的材料最好能够与骨组织形成骨性结合。 2、适宜的力学性能 材料与植入部位组织的力学性能
相匹配,弹性模量要相同或相近。
2
3、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在机体正常代谢环境中不发生腐蚀、 变质、变性和老化,化学性能稳定。
4、可消毒灭菌 材料不发生变形,不对材料的性能产生影响。 5、良好的加工成型性和临床操作性。 6、生产实用。
1、植入材料的表面能 材料植入组织后首先与体液相互 作用,从表面开始发生浸润、溶解、离子交换等反应,而后 逐渐向材料内部扩散。这些反应与反应速度、作用深度和材 料的化学成分、表面结构以及反应产物的性质有关。体液对 材料的润湿性,很大程度地影响植入材料与机体组织的结合。
7
2、植入材料的孔隙 孔隙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为组织细胞向植入材料中生长提供通道和生长场所。 (2)增大组织液与植入材料之间的接触表面积,加速反应 过程。 (3)孔隙有利于局部体液循环,为长入材料内部的新生组 织提供营养。 (4)组织长入孔隙后与材料形成机械性锁结作用,显著提 高两者的结合强度。
第十五章 口腔植入材料
第一节 概述
口腔植入材料(materials in dental implantology) 是指部分或全部埋植于口腔颌面部软组织、骨组织的生物材 料,用于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器官缺损并重建其生理功能, 或为口腔颌面部组织器官缺失、缺损修复重建提供固位体, 也可作为口腔颌面部疾患治疗的装置。

口腔医学口腔材料学

口腔医学口腔材料学
面部轮廓整形植入物
用于改善面部轮廓和形态,如硅胶、膨体等填充材料。具 有易于塑形、稳定性好、效果持久等优点。
牙齿种植体
用于牙齿缺失的修复,由种植体和基台组成。种植体植入 牙槽骨内,基台连接种植体和牙冠。具有咀嚼效率高、舒 适度高、美观效果好等优点。
固定装置原理及应用实例
固定装置原理
通过力学原理,将颌面外科植入物与骨骼或牙齿等组织紧密连接,实现稳定固定和良好 支撑。固定装置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以确保植入物的长期稳定性和安全性。
全可靠。
儿童专用树脂类修复材料
复合树脂
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耐磨性和美观性,适用于儿童前牙缺损修复 。
玻璃离子树脂
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粘结性,适用于儿童乳牙和年轻恒牙的 修复。
流动树脂
流动性好,易于填充细小缝隙,适用于儿童牙齿窝沟封闭和预防 性树脂充填。
儿童专用陶瓷类修复材料
陶瓷贴面
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和美观性,适用于 儿童前牙美学修复。
在使用固定矫治器前,医生同样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口 腔检查,确定治疗方案和矫治器的设计。然后,医生会根 据患者的牙齿情况和治疗需求,选择合适的带环、托槽和 弓丝等部件,将矫治器安装在患者牙齿上。患者需要定期 到医院进行调整和复查,同时需要注意口腔卫生和饮食调 整等方面的问题,以确保治疗效果和口腔健康。
金属类修复材料
银汞合金
由银、锡、铜、锌等金属粉末与 汞混合而成的修复材料,具有强 度高、耐磨性好等优点,但美观 效果较差,主要用于后牙修复。
钛合金
一种轻质、高强度的金属修复材 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耐 腐蚀性,适用于前牙和后牙的修
复。
金合金
由金、银、铜等金属组成的合金 修复材料,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 性和耐腐蚀性,但价格较高,主

口腔科各种材料的认识

口腔科各种材料的认识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观的效果。
强度高
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 ,能够承受口腔复杂咀嚼力的作
用。
耐磨性
复合材料的耐磨性介于金属和非 金属之间,能够维持较长时间的
使用。
CHAPTER 03
种植材料
钛及钛合金
生物相容性
钛及钛合金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与人体组织相容,减少 植入物周围炎症反应的发生。
耐腐蚀性
钛及钛合金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够在口腔环境中稳定存在,降 低金属腐蚀对口腔组织和植入物的影响。
自然牙齿的外观和颜色,达到良好的后逐渐降解,减少对人体 的影响。
生物相容性
生物降解材料具有良好的 生物相容性,能够与人体 组织相容。
力学性能
生物降解材料的力学性能 应能够满足临床需求,如 强度、韧性和耐磨性等。
CHAPTER 04
正畸材料
金属丝
用于树脂修复体间的粘接,如复合树脂、光 固化树脂等。
金属-树脂粘接
用于金属修复体与树脂修复体间的粘接,如 烤瓷牙与牙龈间的粘接等。
骨组织-骨组织粘接
用于骨组织间的粘接,如牙槽骨、下颌骨等 。
充填材料
银汞合金
一种传统的牙齿充填材料,由汞、银、锡等金属混合而成,具有较 高的抗压强度和耐磨性,但颜色不美观。
非贵金属
镍铬合金
含有镍和铬,强度高,耐腐蚀,价格相对较低,是常用的牙 冠和桥架材料。
钛合金
钛是一种轻金属,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耐腐蚀性,常用 于制作种植体和牙科器械。
合金
钴铬合金
钴铬合金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和强度,价格适中,常用于制作牙冠和桥架。
钨钢合金

口腔种植学第二章 口腔种植的材料学基础

口腔种植学第二章 口腔种植的材料学基础

基台 结构和功能设计
个性化基台:预成可调改基台、可铸造基台、CAD/CAM基台 瓷基底和瓷基台:全瓷基台、瓷基台、瓷基底 CAD/CAM基台优势: •精确性好、质量更高。 •可以提供良好的穿龈轮廓。 •不需要种植体水平印模和在口腔内调改基台。 •不需要堆蜡和铸造,有利于节省时间和降低成本 •能够矫正种植体30°以内的长轴偏差。 •可以用高硬度和高脆性的材料制作基台,例如:陶瓷和钛合金等。 •利于制作过程的控制,质量稳定性更高。 •可以提供临床医师、技师和其他相关人员之间的远程交流和讨论。
99+Zr 99+Ta 99+Au 99+Pt
弹性模量 97(14)
117(17)
235(34)
193(28) 97(14)
— 97(14) 166(24)
拉伸强度 340~550 (35~80)
86~896 (125~130)
655(95)
480~1000 (70~145) 552(80) 690(100)
颈部的穿黏膜设计
种植体愈合方式: 潜入式愈合(潜入式种植)、非潜入式愈合(非潜入式种植)、半潜入式愈合(半潜入式种植)
潜入式种植(分阶段式种植):植入种植体后关闭黏膜创口,种植体进行潜入式愈合,在发生种 植体骨愈合之后需要进行二期手术暴露种植体,安放愈合帽进行软组织愈合。
非潜入式种植(一阶段式种植):种植体植入之后,穿黏膜颈部使种植体平台位于软组织的口腔 侧,或通过安放于种植体平台上的愈合帽延伸至软组织口腔侧,种植体进行非潜入式愈合,在发 生种植体骨愈合的同期进行软组织愈合,不需要进行二期手术暴露种植体平台。
1
化学稳定性
生物活性材料:可以通过 材料的部分溶解和释放离 子来促进新骨的形成。例 如玻璃陶瓷和磷酸钙陶瓷 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灰石,与骨组织形成结合。 3、过氧化氢处理 改善金属钛的表面生物活性,是一个化学
溶解和氧化的过程。
4、溶胶-凝胶涂层 在钛种植体表面形成陶瓷涂层,提高种植 体的生物活性。
5、阳极氧化 使金属钛获得特定的表面形貌,提高抗腐蚀性、 生物活性和骨传导性。优势在于:①表面氧化层与钛基体结 合强度高、结构致密均匀;②通过调整工艺参数,可在较大 范围内改变氧化层的结构和化学成分;③反应在常温下进行, 操作方便,易于掌握。
颌面部骨缺损修复材料 自体骨:主要供区骨为腓骨、肋骨、髂骨,颏部皮质骨 生物衍生骨:来源于同种异体、异种以及海洋动物骨组织 人工修复材料:人工合成材料,如陶瓷、高分子材料
(一)概念 骨缺损人工修复材料又称为人工骨替代材料(bone
substitute),是指替代和修复骨组织缺损缺失解剖外形, 并重建已丧失的生理功能而采用的人工合成材料。 (二)性能要求
Ca10(PO4)6(OH)2,组成及结构与人骨组织中的磷灰石极为相似。 临床使用的羟基磷灰石陶瓷有三种来源:动物骨烧制
而成、天然珊瑚热化学液处理转化而成和人工化学合成法制 备。
1、性能 具有非常好的生物相容性,骨组织与羟基磷 灰石陶瓷之间形成骨性结合,是非生物降解材料,在植入 体内3~4年仍保持原有形态。
(3)生物可吸收性陶瓷(bio-degradable ceramics): 材料可被降解、吸收,伴随着该过程发生有新骨形成,材料 与骨组织间形成骨结合界面。磷酸三钙陶瓷、低结晶度有羟 基磷灰石陶瓷等。将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2、金属骨修复材料 商业纯钛及钛合金。 3、有机高分子骨修复材料 分为生物降解和非生物降解两类。 与其他材料复合使用。
(四)磷酸三钙 其物理、化学性能以及生物相容性 都和羟基磷灰石很相近。有两种晶型结构,低温型(β-TCP) 和高温型(α-TCP)。
在体内可以生物降解,材料本身不具有诱导成骨能力。 降解产生的钙及磷酸根离子可参与局部体液循环,并被周围 骨组织利用,刺激和促进新骨生长。 α-TCP粉末具有遇水 逐步硬化并逐步转变成羟基磷灰石的特性。 β-TCP的应用 范围与羟基磷灰石相似。
合金与基材表面快速熔化,在基材表面形成与基材不同的快 速凝固过程。
(四)生物化学表面改性技术 生物化学表面改性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将特定的蛋白、酶
或者肽附着于钛种植体表面,诱导特定细胞的分化和组织改 建,控制骨整合的发生发展,提高金属钛表面的生物活性。
1、吸附生物大分子 2、化学键合 3、层层自组装
三、种植体的组织反应及骨结合机制
二、常用陶瓷类骨缺损修复材料 骨缺损修复材料应具备优良的生物学性能和适宜的力
学性能。陶瓷类骨修复材料受化学组成、物理特性包括陶 瓷宏观孔隙大小、分布、贯通性以及陶瓷显微结构、孔隙 率等的影响,与烧结温度、起始晶粒大小和形状、晶相组 成和分布、气孔等有关。
(一)羟基磷灰石 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分子式
第十五章 口腔植入材料
第一节 概述
口腔植入材料(materials in dental implantology) 是指部分或全部埋植于口腔颌面部软组织、骨组织的生物材 料,用于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器官缺损并重建其生理功能, 或为口腔颌面部组织器官缺失、缺损修复重建提供固位体, 也可作为口腔颌面部疾患治疗的装置。
(三)生物活性玻璃陶瓷
1、组成 指含CaO及P2O5体系的微晶玻璃,晶相为磷灰石 微晶和CaSiO3微晶,与人体牙和骨的无机质成分相似。
2、性能 与骨组织接触后,有不同程度的溶解,与骨组 织间存在离子交换,材料表面形成一碱性的硅凝胶层,有利 于与骨形成化学键结合,促进骨修复。
3、应用 多孔块状修复颅颌部骨质缺损和矫正畸形外 科整容术。颗粒型用于牙槽嵴萎缩的防治,牙窝填塞,骨缺 损修补以及护髓、盖髓等。
要满足口腔植入材料的基本性能要求,具备特有的生物 学性能。
1、骨引导(osteoconduction)材料能为血管的长入和新 骨的形成提供一个爬行支架。
2、骨诱导(osteoinduction)材料使宿主间充质干细胞 分化为成骨细胞,进而形成骨组织的性能。
3、骨生成(osteogenesis)材料植入合适的环境能直接 形成新骨。
2、应用 临床使用的羟基磷灰石陶瓷有致密块状、多 孔块状和颗粒状。多孔块状常用于颌骨较大缺损的充填材 料,颗粒状常用于颌骨小缺损的充填修复。
(二)生物玻璃 生物玻璃(bio-glass)与骨组织形成化 学性结合,比普通玻璃含有更多的钙和磷。
1、制备 生物玻璃的制备采用熔融方法获得。 2、性能 生物玻璃既有骨引导性又有骨形成性。生物 玻璃主要是粉料,用于颌骨小缺损的充填修复。
1、植入材料的表面能 材料植入组织后首先与体液相互 作用,从表面开始发生浸润、溶解、离子交换等反应,而后 逐渐向材料内部扩散。这些反应与反应速度、作用深度和材 料的化学成分、表面结构以及反应产物的性质有关。体液对 材料的润湿性,很大程度地影响植入材料与机体组织的结合。
2、植入材料的孔隙 孔隙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为组织细胞向植入材料中生长提供通道和生长场所。 (2)增大组织液与植入材料之间的接触表面积,加速反应 过程。 (3)孔隙有利于局部体液循环,为长入材料内部的新生组 织提供营养。 (4)组织长入孔隙后与材料形成机械性锁结作用,显著提 高两者的结合强度。
二、种类 (一)按材料化学组成分类
1、金属及合金植入材料 2、陶瓷植入材料 ①生物惰性陶瓷②生物活性陶瓷③生物 可吸收陶瓷。 3、有机高分子植入材料 分为生物不可降解材料和生物可 降解与吸收材料两类。 4、复合植入材料 金属与陶瓷,陶瓷与有机高分子的复合。
(二)按临床用途分类 1、经皮/穿龈植入材料 2、骨修复材料 3、软骨修复材料 4、软组织修复材料 5、治疗用植入材料
第三阶段:植入后3个月,种植体周围开始形 成胶原纤维,继而形成网状纤维结构逐步完成骨性 结合。组织学表现为:成骨细胞的突起包绕附着于 种植体表面,骨细胞成熟,界面无结缔组织。
(二)骨性结合的机制 通过种植体表面与周围组织在细胞与分子水平上的相互
作用而完成。当牙种植体植入骨内后,即刻会吸收周围血液 和组织液中的一些生物大分子,形成生物大分子层,继而诱 发一系列的细胞学变化,种植体表面的细胞层增殖、分化、 合成并分泌细胞外基质等不同的生物学反应,最终矿化成骨。
不同形态的人工骨
第二节 人工牙根材料
一、概述 1、概念 人工牙根是指牙种植体(dental implant)埋
入骨组织的部分,其作用是将种植体上部修复体承受的咬合 力直接传导和分散到颌骨组织中。
2、种类及性能特点 主要是钛及钛合金,钛及钛合金的 弹性模量更接近骨组织,有利于外力的传递。
二、钛及钛合金的表面改性 为了进一步改善钛及钛合金人工牙根的生物活性、骨传
(一)牙种植体周围的组织反应
第一阶段:种植体植入表面首先被血 块包绕,由于骨髓内生物高分子的吸附,很 快形成暂时性的适应层,骨髓内细胞则在其 外侧散开。
第二阶段:术后月1个月,钻骨切削引起的 骨损伤以及植入时对骨施加的过大压力,使骨组 织的某些地方出现了吸收现象。骨形成也在同步 进行,主要以创伤修复为主。如果在种植体表面 存在生物活性材料,形成化学性钙化层,是种植 体与骨组织界面生物学结合的基础。
4、复合型骨修复材料 兼顾良好的生物学性能和适宜的 力学性能。
(1)陶瓷与有机高分子复合骨修复材料:陶瓷是HA,有机 高分子包括聚乳酸、胶原、聚酰胺。
(2)含生物活性因子的骨修复材料:转基因技术,如人骨 形态发生蛋白与载体材料,如胶原凝胶复合,应用时注入或 植入骨缺损区。
(3)组织工程化骨修复材料:利用生物学和工程学原理, 将具有骨生成能力的细胞与支架材料在体外或自身体内构建 形成的骨缺损修复替代物。是今后骨缺损修复材料发展方向。
三、材料与组织界面 材料植入机体后,形成材料与组织的结合界面。可分为
机械嵌合、物理结合和化学键结合。从生物组织形态学观察, 材料植入后,与组织的界面相继发生急、慢性炎症反应,直 至材料与组织完全相容,理想的植入材料应当与组织间形成 无界面的结合。
(一)材料化学组成与界面
植入材料的化学组成是影响界面结合最重要的因素。具有 与组织相似化学成分的材料更容易与组织形成良好结合。 (二)材料表面性状与界面
4、种植体表面构形 可以改善界面的附着性,最大程 度上转移负荷,减少种植体与组织之间的相对运动,减少
纤维组织在界面的生长,延长种植体的使用寿命。
第三节 骨缺损人工修复材料
一、概述 因肿瘤切除、外伤、炎症或先天畸形等原因所引起的颌
面部骨缺损、缺失十分常见。常伴有颜面部的畸形,还可能 影响进食、咀嚼、吞咽、语言等功能,修复重建十分重要。
(三)影响骨性结合的因素 1、种植材料表面理化性质 能影响生物大分子层的结
构、组成和空间构象,进而导致不同的细胞学表现。 2、种植体界面化学特性 主要取决于金属氧化层的性
质。种植体表面的吸附和解吸附现象,受氧化层下面金属特 性的影响,金属氧化层决定了在种植体表面细胞与蛋白质结 合的类型。
3、种植材料的腐蚀或磨损 腐蚀产物或材料碎片可 能会引起局部或全身的生物学反应,改变界面的金属离子 的释放特性,影响种植体骨结合的稳定性,对界面区组织 产生不良作用。
导性、抗腐蚀性和抗摩擦磨损性等性能,目前钛及钛合金 人工牙根的表面通常都经过表面处理。 (一)机械改性方法
主要有切削、磨削、抛光、喷砂、激光蚀刻等,以及其 他物理处理、表面清洁方法。
(二)化学改性方法 1、酸处理 去除金属钛表面的氧化层和污染物,10%~30%硝酸
和1%~3%氢氟酸的混合酸。 2、碱热处理 提高金属钛的生物活性,使种植体生成仿生磷
3、植入材料的形态 颗粒状、粉末状、块状材料。外形 圆钝的材料与锐利的材料,有孔材料与无孔材料。 (三)材料力学性质与界面
植入材料本身的力学性质和在应力作用下的力传导性质, 必须与植入区组织的力学性能和力的传导性质相匹配,获得 良好的力学相容性,提高植入材料的成功率。陶瓷和金属材 料与天然牙和骨组织相比,弹性模量高,刚性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