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复习资料
大学物理实验知识点整理

大学物理实验知识点整理一、光谱实验1、氢、钠原子光谱实验观察到的线系。
氢原子:巴尔末线系钠原子:主线系、锐线系、漫线系、基线系2、光电倍增管的工作原理。
光阴极在光子作用下发射电子,这些电子被外电场或磁场加速,聚焦于第一次极。
这些冲击次极的电子能使次极释放更多的电子,它们被聚焦在第二次极。
这样,一般经十次以上倍增,放大倍数可达到108~1010。
最后,在高电位的阳极收集到放大了的光电流。
输出电流和入射光子数成正比。
整个过程时间约10-8秒。
3、光谱仪的构成及工作原理由光学系统、电子系统、软件系统构成光源发出光束进入入射狭缝S1,经准光镜M1反射成平行光束投向平面光栅G上,衍射后的平行光束经物镜M2成像在S2上,或经M2和M3平面镜成像在S3上。
电子系统接收光信号并转换为电信号,后经过信号放大系统,并通过A/D转换系统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导入软件系统,对数据进行处理。
4、什么是量子缺?怎么测量?量子缺△l是指在能级分裂过程中产生的量子亏缺,是一个与主量子数和轨道量子数都有关的修整数。
在Na原子光谱实验中,通过测量谱线波长,得到波数差,然后查里德伯表得到m、n,利用线性插值法得到a值,代入计算式n-△l=m+a求出△l。
5、狭缝宽度和高压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对测量结果无影响。
但对仪器的分辨率有一定关系,会在一定范围内影响观测效果。
6、氢、钠实验中,所用到的光源、分光元件、光强探测器分别是什么?氢:氘灯、平面衍射光栅、PMT钠灯、平面闪耀(反射)光栅、CCD和PM T;二、真空技术1、粗真空、低真空、高真空区域的划分粗真空:105——1330Pa 低真空:1330——0.13Pa 高真空:0.13——1.3*10-6Pa2、机械泵规格的含义2X-8中2表示双级,8表示抽速为8L/S3、油扩散泵中扩散的含义利用气体扩散原理现象来抽气;扩散泵油被加热沸腾后产生的高压蒸汽流经导流管传到上部,遇冷由伞形喷口向下高速喷出,使被抽气体构成一个向出口方向运动的射流。
(完整版)大学物理实验复习资料(全12个物理实验复习资料完整版)

大学物理实验复习资料(全12个物理实验复习资料完整版)史上最震撼的《大学物理实验》全12个实验复习材料完整版!!你从未见过的珍贵考试资料!!Ps:亲!给好评,有送财富值哦! #^_^!!绪论-《测量的不确定度与数据处理》1、有效数字、有效数字的单位换算有效数字:具体地说,是指在分析工作中实际能够测量到的数字。
所谓能够测量到的是包括最后一位估计的,不确定的数字。
我们把通过直读获得的准确数字叫做可靠数字;把通过估读得到的那部分数字叫做存疑数字。
把测量结果中能够反映被测量大小的带有一位存疑数字的全部数字叫有效数字。
有效数字的单位换算:十进制的单位换算不影响有效数字和误差。
2、测量不确定度:测量不确定是与测量结果相关联的参数,表示测量值的分散性、准确性和可靠性,或者说它是被测量值在某一范围内的一个评定。
一个完整的测量结果不仅要给出测量值的大小,同时还应给出它的不确定度。
用不确定度来表征测量结果的可信赖程度。
测量结果的最佳估计值 11ni i x x n ==∑ A 类不确定度A x U σ=在一系列重复测量中,用统计的方法计算分量,它的表征值用标准偏差表示。
B 类不确定度B U =仪测量中凡是不符合统计规律的不确定度称为B 类不确定度。
合成不确定度U =测量结果的表示 x x U =±3、数据处理方法:作图法、逐差法作图法包括:图示法,图解法解实验方程,曲线改直。
逐差法:当自变量等间隔变换,而两物理量之间又呈现线性关系时,除了采用图解法,最小二乘法以外,还可采用逐差法。
注意逐差法要求自变量等间隔变化而函数关系为线性实验一 长度和固体密度的测量1、物理天平的调节过程及注意事项物理天平的调节过程:a 调底板水平:通过调水平螺钉让水准器中的汽泡处中心位置。
b 调零点:先将游码移到零点及调盘挂在副刀口上,然后通过调节螺母直至读数指针c 在摆动状态下处于平衡位置——读数标牌的平衡点。
注意事项:A 常止动:为避免刀口受冲击损坏,取放物体,砝码,调节平衡螺母以及不使用天平时,都必须放下横梁,止动天平。
大物实验理论考试复习资料整理

大物实验理论考试复习资料整理大物实验实验一:示波器的使用测量电压和频率,结果测量值大于真值百分之50的可能是:电压:1.偏转因数微调旋钮未调至校准位置;2.偏转因数微调旋钮向外拉出,信号在数值上扩大了5倍。
频率:1.时间扫描微调旋钮未调至校准位置;2.乘以10MAG键被按下,信号在数值上扩大了10倍。
观察李萨如图形时,为什么图形总在变化?答:X Y两通道德信号通过不同的硬件设施造成不同程度上的时间延迟。
能观测到李萨如图形的条件是: 1.两通道信号都是稳定的正弦或余弦信号 2.两通道信号的频率满足简单的整数比 3.时间扫描粗条旋钮调至x-y方式实验二:单缝衍射光强分布明暗条纹的间距和哪些因素有关?单缝缝宽a,衍射屏和接收屏的距离L,以及入射光的波长有关。
实验三:用拉脱法测液体表面张力系数表面张力系数和液体的种类,纯度,温度以及它上方的气体成分有关,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液体杂质含量的增多而减小。
用逐差法求弹簧的劲度系数。
用酒精清洗金属丝。
避免平面镜和玻璃筒碰撞造成摩擦。
1.三线对齐:使玻璃筒的水平刻线,平面镜的刻线及水平刻线在镜中的像三线对齐。
为什么要三线对齐?答:保证了下方位置不变,确保弹簧秤竖直向上施加拉力,避免因倾斜造成误差。
保持弹簧下方空间位置不变为什么要三线对齐?消除视差。
2.为什么要测量拉脱时的伸长量?答:因为拉脱时处于将脱未脱的状态,此时弹簧的拉力达到最大,是最准确的点。
实验四:用落球法测定液体的粘滞系数粘滞系数的大小取决于液体的性质和温度,其影响很大。
采用多管法测量小球通过各管L所需要的时间t。
采用最小二乘法处理实验数据,求出t0和v0。
实验五:惠斯登电桥及其应用电桥是用比较法进行测量的电路。
惠斯登电桥是一种自组式的直流电桥,适于测量中等阻值的电阻。
电桥的灵敏度不仅和检流计有关,还和外加电压以及各桥臂阻值的大小和配置有关。
用逐步逼近法调整RS的阻值。
实验六:用电位差计测量电动势用“补偿法”测量电动势。
大学物理实验复习资料

大学物理实验复习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p51.绝对误差表达式(自我感觉就是全微分)例如的绝对误差表达式为2.相对误差:相对误差=绝对误差被测量。
例如:3.算术平均偏差:对一固定量进行多次测量所得各偏差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称为算术平均偏差,公式略,在p10页4.分光镜的调整和折射率的测定1.测量三棱镜顶角的方法:自准法和劈尖干涉法。
自准直法测三棱镜顶角α原理:平行光线分别垂直入射到三棱镜的AB,AC两个反射面,由原路返回的两反射线的方位为T1,T2则:ф=|T2-T1| 或ф=360°-|T2-T1|顶角α=180°-ф对劈尖干涉法存在疑问!!刚体转动惯量的研究1.扭摆的垂直轴上装上载物圆盘,,测出它的转动周期为,将圆柱体放在载物圆盘上,测出此系统的转动周期为,则圆柱体自身转动周期T为导热系数实验p811.改变样品形状,采取一些措施,能否利用本实验装置测量良导体的导热系数?为什么?2.测A,B的厚度使用游标卡尺,只有三位有效数字,为何不用千分尺?3.试根据计算式中各实验测得值的有效数字的位数,指出产生误差的主要因素是什么?4.室温不同测得的值相同吗?为什么?哪个大?5.在测量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时,若上下表面热电偶电动势接近稳定但均在缓慢上升,为了缩短系统达到稳定温度的时间,若用红外灯加热,则红外灯的电压应微微降低。
反之应微微升高。
惠斯通电桥测电阻1.比率选择:千欧级选“1”,百欧级选“0.1”,以此类推。
2.电桥的组成部分是哪些?什么是电桥的平衡条件?密立根油滴实验p2161.本书采用统计方法或统计直方图和最大公约数法两种数据处理方法来得出电荷的量子性和电子电荷的。
2.在实验过程中,平行极板加上某一电压值,有些油滴向上运动,有些油滴向下运动,且运动越来越快,还有些油滴运动状况与未加电压时一样,这是什么原因?3.密立根油滴实验平衡测量法要求油滴做匀速运动。
识别是否满足这一条件的简单办法是测油滴通过中央水平刻线上、下两等间距刻线所需的时间是否相等。
大学物理学复习资料

大学物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 主要公式:1.笛卡尔直角坐标系位失r=x i +y j +z k,质点运动方程(位矢方程):k t z j t y i t x t r)()()()(++=参数方程:。
t t z z t y y t x x 得轨迹方程消去→⎪⎩⎪⎨⎧===)()()(2.速度:dt r d v =3.加速度:dt vd a =4.平均速度:trv ∆∆=5.平均加速度:t va ∆∆=6.角速度:dt d θω=7.角加速度:dtd ωα=8.线速度与角速度关系:ωR v = 9.切向加速度:ατR dtdva ==10.法向加速度:Rv R a n 22==ω11.总加速度:22n a a a +=τ第二章 牛顿定律 主要公式:1.牛顿第一定律:当0=合外F时,恒矢量=v。
2.牛顿第二定律:dtP d dt v d m a m F=== 3.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F F '-=第三章 动量与能量守恒定律 主要公式:1.动量定理:P v v m v m dt F I t t∆=-=∆=⋅=⎰)(12212.动量守恒定律:0,0=∆=P F合外力当合外力3、 动能定理:)(21212221v v m E dx F W x x k -=∆=⋅=⎰合 4.机械能守恒定律:当只有保守内力做功时,0=∆E 第五章 机械振动 主要公式:1.)cos(ϕω+=t A x Tπω2= 弹簧振子:mk=ω,k m T π2=单摆:lg =ω,g lT π2=2.能量守恒:动能:221mv E k =势能:221kx E p =机械能:221kA E E E Pk =+= 3.两个同方向、同频率简谐振动得合成:仍为简谐振动:)cos(ϕω+=t A x 其中:⎪⎩⎪⎨⎧++=∆++=22112211212221cos cos sin sin cos 2ϕϕϕϕϕϕA A A A arctg A A A A Aa. 同相,当相位差满足:πϕk 2±=∆时,振动加强,21A A A MAX +=;b. 反相,当相位差满足:πϕ)12(+±=∆k 时,振动减弱,21A A A MIN -=。
大学物理实验复习资料

大学物理实验复习资料复习要求1.第一章实验基本知识;2.所做的十二个实验原理、所用的仪器(准确的名称、使用方法、分度值、准确度)、实验操作步骤及其目的、思考题。
第一章练习题(答案)1.指出下列情况导致的误差属于偶然误差还是系统误差?⑴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面不垂直。
——————————该误差属于偶然误差。
⑵将待测物体放在米尺的不同位置测得的长度稍有不同。
——该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⑶天平平衡时指针的停点重复几次都不同。
——————该误差属于偶然误差。
⑷水银温度计毛细管不均匀。
——————该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⑸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根据欧姆定律R x=U/I,电流表内接或外接法所测得电阻的阻值与实际值不相等。
———————————————该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2.指出下列各量为几位有效数字,再将各量改取成三位有效数字,并写成标准式。
测量值的尾数舍入规则:四舍六入、五之后非零则入、五之后为零则凑偶⑴63.74 cm ——四位有效数字,6.37 ×10cm 。
⑵ 1.0850 cm ——五位有效数字,1.08cm ,⑶0.01000 kg ——四位有效数字, 1.00 ×10-2kg ,⑷0.86249m ——五位有效数字,8.62 ×10-1m ,⑸ 1.0000 kg ——五位有效数字,1.00kg ,⑹ 2575.0 g ——五位有效数字,2.58×103g ,⑺ 102.6 s;——四位有效数字,1.03 ×102s ,⑻0.2020 s ——四位有效数字, 2.02 ×10-1s ,⑼ 1.530×10-3 m. ——四位有效数字,1.53 ×10-3m ⑽15.35℃——四位有效数字,1.54×10℃3.实验结果表示⑴精密天平称一物体质量,共称五次,测量数据分别为:3.6127g,3.6122g,3.6121g,3.6120g,3.6125g,试求①计算其算术平均值、算术平均误差和相对误差并写出测量结果。
大学物理复习资料(超全)(一)

大学物理复习资料(超全)(一)引言概述:大学物理是大学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涵盖了广泛的物理知识和原理。
本文档旨在为大学物理的复习提供全面的资料,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知识,以便更好地应对考试。
本文档将分为五个大点来详细讲解各个方面的内容。
一、力学1. 牛顿力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牛顿三定律和作用力的概念。
2. 运动学的基本概念:包括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定义,以及运动的基本方程。
3. 物体的受力分析:重点介绍平衡、力的合成和分解、摩擦力等。
4. 物体的平衡和动力学:详细解析物体在平衡和运动状态下所受的力和力矩。
5. 力学定律的应用:举例说明力学定律在各种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斜面、弹力等。
二、热学和热力学1. 理想气体的性质:通过理想气体方程和状态方程介绍气体的基本性质。
2. 热量和温度:解释热量和温度的概念,并介绍温标的种类。
3. 热传导和热辐射:详细讲解热传导和热辐射的机制和规律。
4. 热力学定律:介绍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并解析它们的应用。
5. 热力学循环和热效率:介绍热力学循环的种类和热效率的计算方法,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三、电学和磁学1. 电荷、电场和电势:介绍电荷的基本性质、电场的概念,以及电势的计算方法。
2. 电场和电势的分析:详细解析电场和电势在不同形状电荷分布下的计算方法。
3. 电流和电路:讲解电流的概念和电路中的串联和并联规律。
4. 磁场和电磁感应:介绍磁场的基本性质和电磁感应的原理。
5. 麦克斯韦方程组:简要介绍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四个方程,解释它们的意义和应用。
四、光学1. 光的传播和光的性质:解释光的传播方式和光的特性,如反射和折射。
2. 光的干涉和衍射:详细讲解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的产生机制和规律。
3. 光的色散和偏振:介绍光的色散现象和光的偏振现象的产生原因。
4. 光的透镜和成像:讲解透镜的类型和成像规律,包括凸透镜和凹透镜。
5. 光的波粒二象性和相干性:介绍光的波粒二象性和相干性的基本概念和实验现象。
大物实验知识点总结

大物实验知识点总结一、引言大物实验是大学物理必修课程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本文将对大物实验中常见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以便于学生更好地复习和巩固相关知识。
二、实验仪器和常用设备1. 光学实验常用仪器:干涉仪、衍射仪、光栅、棱镜、透镜等。
2. 电学实验常用仪器:电源、示波器、电压表、电流表、电磁铁等。
3. 力学实验常用仪器:弹簧测力计、滑轮组、光电门、摆锤等。
4. 热学实验常用仪器:热力学实验仪、热电偶、温度计等。
三、光学实验知识点总结1. 光的干涉和衍射实验(1). 干涉实验:干涉是指两个或多个波的波峰和波谷相遇形成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常见的干涉实验有双缝干涉、单缝干涉、菲涅尔双镜干涉等。
(2). 衍射实验:衍射是波在穿过狭缝或障碍物时发生弯曲和扩散的现象。
衍射实验常见的有单缝衍射、双缝衍射和光栅衍射等。
2. 光的偏振实验偏振是指光在某些介质中只沿一个方向传播的现象,常见的偏振器有偏光片、偏振镜、偏振棱镜等。
偏振实验主要是通过观察偏振光的性质来研究光的偏振规律。
3. 光的衍射光栅实验光栅是一种具有等间距狭缝的透明平面,通过光栅衍射实验可以研究光的波动性质,测量光的波长和频率等。
四、电学实验知识点总结1. 电流和电压的测量电流的测量常用电流表,电压的测量常用电压表,实验中需要注意电路的连接和电流、电压的测量范围。
2. 电阻和电路的实验电阻是指导体对电流的阻碍程度,可以通过串联、并联电路实验来研究电阻的串并联规律,掌握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等。
3. 电磁感应实验电磁感应实验是通过研究导体在磁场中受到感应电流的现象来探究电磁感应规律,实验中常用的设备有电磁铁、导线圈、磁通量计等。
4. 电容和电量实验电容是指导体存储电荷能力的大小,可以通过平行板电容器实验来研究电容的大小和电场分布规律,实验中常用电容器、电荷计等设备。
五、力学实验知识点总结1. 牛顿第二定律实验通过设置一定质量的物体和测力计,可以测量物体所受的力和加速度,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物理实验复习资料复习要求1.第一章实验基本知识;2.所做的十二个实验原理、所用的仪器(准确的名称、使用方法、分度值、准确度)、实验操作步骤及其目的、思考题。
第一章练习题(答案)1.指出下列情况导致的误差属于偶然误差还是系统误差?⑴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面不垂直。
——————————该误差属于偶然误差。
⑵将待测物体放在米尺的不同位置测得的长度稍有不同。
——该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⑶天平平衡时指针的停点重复几次都不同。
——————该误差属于偶然误差。
⑷水银温度计毛细管不均匀。
——————该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⑸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根据欧姆定律R x=U/I,电流表内接或外接法所测得电阻的阻值与实际值不相等。
———————————————该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2.指出下列各量为几位有效数字,再将各量改取成三位有效数字,并写成标准式。
测量值的尾数舍入规则:四舍六入、五之后非零则入、五之后为零则凑偶⑴63.74 cm ——四位有效数字,6.37 ×10cm 。
⑵ 1.0850 cm ——五位有效数字,1.08cm ,⑶0.01000 kg ——四位有效数字, 1.00 ×10-2kg ,⑷0.86249m ——五位有效数字,8.62 ×10-1m ,⑸ 1.0000 kg ——五位有效数字,1.00kg ,⑹ 2575.0 g ——五位有效数字,2.58×103g ,⑺ 102.6 s;——四位有效数字,1.03 ×102s ,⑻0.2020 s ——四位有效数字, 2.02 ×10-1s ,⑼ 1.530×10-3 m. ——四位有效数字,1.53 ×10-3m ⑽15.35℃——四位有效数字,1.54×10℃3.实验结果表示⑴精密天平称一物体质量,共称五次,测量数据分别为:3.6127g,3.6122g,3.6121g,3.6120g,3.6125g,试求①计算其算术平均值、算术平均误差和相对误差并写出测量结果。
②计算其测量列的标准误差、平均值标准误差和相对误差并写出测量结果。
解:算术平均值=m361235151.≈∑=iim(g)算术平均误差m∆=-=∑=5151iimm0.00024 = 00003(g)相对误差mmEm∆==0.0003/3.6123=0.000083≈0.009%用算术平均误差表示测量结果:m =3.6123±0.0003(g)测量列的标准误差()()()(153261233612132612336122326123361273-+-+-+-=......=0.0003(g)经检查,各次测量的偏差约小于3σ,故各测量值均有效。
平均值的标准误差500030.==nmσσ≈0.00014(g)相对误差%.%..00041006123300014≈⨯==mE mmσ用标准误差表示的测量结果=m 3.61230±0.00014(g)⑵有甲、乙、丙、丁四人,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铜球的直径,各人所得的结果是:甲:(1.3452±0.0004)cm;乙:(1.345±0.0004)cm丙:(1.34±0.0004)cm;丁:(1.3±0.0004)cm问哪个表示得正确?其他人的结果表达式错在哪里?参考答案:甲:正确。
测量结果的最后一其他三个的错误是测量结果的最后一位没有与误差所在位对齐。
⑶用级别为0.5、量程为10mA的电流表对某电路的电流作10次等精度测量,测量数据如下表所示。
试计解:算术平均值≈=∑=101101i i I I 9.549(mA )标准误差()()=--=∑=110101012i i I I I σ0.03(mA ) 测量结果 I = 9.55±0.03(mA )4.按照误差理论和有效数字规则,改正以下错误: ⑴ N =(11.8000±0.2)cm 改正为 N =(11.8±0.2)cm ⑵ R =9.75±0.0626(cm ) 改正为 R =(9.75±0.07)cm⑶ L =(29000±8000)mm 改正为 L =(2.9±0.8)×104mm⑷ L =(1.283±0.0002)cm 改正为 L =(1.2830±0.0002)cm ⑸ h =27.3×104±2 000 (km) 改正为 h =(2.73±0.02)×105mm ⑹ d =12.435±0.02(㎝) 改正为 d =(12.44±0.02)cm ⑺ t =20±0.5(℃) 改正为 L =20.0±0.5(℃) ⑻ θ=60°±2' 改正为 θ = 60°00'±2' ⑼ 8.5m=8500mm 改正为 8.5m=8.5×103mm ;5.用科学表示式表示下列各值: ⑴ 0.00430±0.000004(A ) 用科学表示式表示为(4.300±0.004)×10-3A ⑵ 0.067±0.003(cm ) 用科学表示式表示为(6.7±0.3)×10-2cm ⑶ 76000±2000(m ) 用科学表示式表示为(7.6±0.2)×104m6.写出下列测量公式的误差:⑴ N = 3A + B -21C 平均绝对误差 △N =3△A + △B + △C/ 2 ;标准误差()222213⎪⎭⎫ ⎝⎛++=C B AN σσσσ⑵ BA N 2 41π= 相对误差B BA A N N ∆+∆=∆2 , 或2222 ⎪⎪⎭⎫⎝⎛+⎪⎪⎭⎫ ⎝⎛=B A N B ANσσσ ⑶()()E B C DB A N -+=第一种解答方法:将A+B ,C-B 看成一整体,即可以A+B=J ,C-B=K ,则N=JD/KEE EK K D D J J N N ∆+∆+∆+∆=∆相对误差()()C C B A B A E E D D B C B C B A B A N N -+∆++∆+∆=∆+∆+--∆+++∆=∆()()()E E D D B C C B C B A B C A B A A∆+∆+-∆+-+∆⋅+++∆= 第二种解答方法:求偏导()()()()()(C A C E B C D B A B E B C D C A A E B C D+∆-+-+∆⋅-++∆-=22=∆NN()()()E E D D B C C B C B A B C A B A A ∆+∆+-∆+-+∆⋅+++∆或()()()222⎝⎛+⎪⎪⎭⎫ ⎝⎛-+⎪⎪⎭⎫ ⎝⎛-+⋅++⎪⎪⎭⎫ ⎝⎛+=D B C B C B A C A B A N DC B A Nσσσσσ7.运用有效数字规则计算下列各式:⑴ 3.00×4.00 + 40.0×1.00 + 10×0.1=12.00 + 40.0+1=53⑵ 2.4×102-2.5= 24 ⑶ 237.5÷0.10= 2.4×103⑷ 0020380007602004000076......==-⑸ ()()()10100100010100020050001000103010331630180050==⨯⨯=+⨯--⨯........... 8.用0.5级的电压和电流表,量程分别为10V 和10mA ,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为4.00V ,通过的电流为8.18mA ,求此电阻的阻值及电表引入的相对误差x xR R ∆。
解: 489188004===mA V I U R ..(Ω)..%..%.0125018810500041050+=⨯+⨯=∆+∆=∆mAmAV V I I U U R R x x9.固体物质密度V m=ρ,今按其求算全微分的方法得到,密度ρ实验结果相对误差表示式:⎪⎭⎫ ⎝⎛=V m Ig Ig ρ,V dV m dm d -=ρρ。
若 %10==m dm E m ,E EFD D F C C F B B F A A F N ∆∂∂+∆∂∂+∆∂∂+∆∂∂+∆∂∂=∆%10==V dV E V ,则有0=ρρd ,试问错在那里?解:⎪⎭⎫⎝⎛=V m In In ρ , InV Inm In -=ρ考虑最不利因数,误差为V Vm m ∆+∆=∆ρρ=20% 。
复习资料一.十二个实验的思考题。
二.填空:1.用实验方法找出物理量的量值叫做 测量 。
一个测量值应包括测量值的 大小 和 单位 。
2.从误差的性质和来源上考虑,误差可分为 系统误差 和 偶然误差 。
3.对同一个物理量的多次测量都是在 相同条件 (指 测量方法 、 使用的仪器 、 外界环境条件 和 观测者 都不变)下进行的,则称为 等精度测量 。
4.在相同条件下多次重复测量某一物理量时,若各次误差ΔX 的绝对值和符号都 相同 ,或按某确定的规律变化,则这类误差称为 系统误差 。
5.对某物理量进行多次等精度测量,每次测量之间均会有差异,这时,误差x ∆的绝对值 大小 和 正负 符号变化不定,具有随机性,这类误差称为 偶然误差 (也称为 随机误差 )。
6.测量结果中 可靠的几位数字 加上 可疑的一位数字 ,称为 有效数字 。
有效数字的位数取决于所用仪器的 精度 ,它表示了测量所能达到的 准确度 。
7.测量结果应包括 测量值 、 误差 和 单位 ,三者缺一不可。
(1)单次直接测量结果的表示式为X =X ±仪∆(单位) 写出A .用米尺测出10cm 的长度的结果表示式: 10.00±0.05(cm ) 。
B .用五十分游标测出1cm 的长度的结果表示式: 1.000±0.002(cm ) 。
C .用螺旋测微器测出1cm 的长度的结果表示式: 10.000±0.005(mm ) 。
D .用0.5级、量程为3V 的电压表,测量2.8V 的结果表示式: 2.800±0.015(V ) 。
(2)多次直接测量结果的表示式:① 用算术平均误差表示X =x ±x ∆(单位) ,其中∑-⋅=∆=ni i xx n x 11② 用标准偏差表示X =x ±xσ(单位) ,其中)()(1 12--==∑=n n x x nx ni i σσ例如:用米尺多次测量一个长度l =10.00,10.01,10.01,10.00,10.00cm ,则的算术平均值l 为 10.004 cm ,的标准偏差l σ为 0.011 cm ,测量结果写成 10.004 ± 0.011(c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