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小树长大了》教案

合集下载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小树长大了》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小树长大了》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小树长大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材第四章《自然的变化》,详细内容为《小树长大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树木生长的过程,认识到自然的变化。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培养幼儿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树木生长的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

重点:观察树木的变化,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一棵小树成长的幻灯片,小树苗、大树苗实物。

2. 学具:画笔、画纸,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棵小树成长的幻灯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小树生长的过程。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小树苗和大树苗实物,让幼儿观察并讲述它们之间的区别。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分发画笔、画纸,引导幼儿画出小树生长的过程。

4. 语言表达(10分钟)教师邀请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画中的小树生长过程。

六、板书设计1. 小树的生长过程:种子发芽→小树苗→大树苗2. 幼儿画的小树生长过程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心中的小树,并描述它的生长过程。

答案示例:我的小树从种子发芽,慢慢长成小树苗,长成高大的树。

2. 家长参与: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作业,并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进行评价。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户外观察活动,实地观察树木生长过程,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引导幼儿关注环境保护,培养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4. 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树木生长的过程,并用语言表达。

补充说明:针对此难点,教师需通过生动的幻灯片、实物展示等形式,让幼儿直观地感受树木生长的过程。

《小树长大了》教案

《小树长大了》教案

《小树长大了》教案《小树长大了》教案(通用6篇)《小树长大了》教案篇1目标:1、通过主题活动了解树的种类及树的用途(如遮阴、挡风沙、绿化环境、净化空气等)。

2、幼儿能背诵儿歌,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主题活动的开展,激发幼儿爱护和保护自然环境。

4、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5、了解儿歌的含义。

活动准备:1、flash动画2、拟人小树图片、背景图等活动过程:一、师幼问好:奥尔夫问好方式集中注意力师:宝宝好——!幼:老师好——!师:宝宝,宝宝,早上好——!幼:老师,老师,早上好——!二、小朋友欣赏flash,了解一些常见的树师:今天有好朋友来我们班来做客,看看它们是谁啊?幼儿:树师:这都是什么树呢?(柳树、杨树、苹果树、松树、芙蓉树)幼儿同老师一起看flash说出树的名称。

师:小朋友在我们的身边还有一些我们不认识的树,你们和爸爸妈妈去公园或小区里看一看还有什么树,然后来幼儿园告诉老师和小朋友好吗!三、情境创设,引出儿歌:师扮小树苗:“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小朋友听这是什么声音呀?我们一起来找找看!师:原来是小树苗在哭。

师:我们一起来问问小树苗为什么哭,好吗?幼:“小树苗、小树苗,你为什么哭呀?”教师(以小树苗的身份)讲故事:“我们树家族被人类破坏了,现在就剩下了我自己,在这里我好孤独啊,北风都快要把我给吹倒了,我好冷啊,呜呜呜……”(引出儿歌:一棵小树好孤独,北风吹来呜呜哭。

) 师:孩子们我们怎么帮助小树呢?幼:孩子们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小朋友自己一个人玩是不是也特别孤独啊,那你们会怎么办呢?幼:找小朋友玩。

师:好!我们给小树找朋友在它的身边种上树吧!师:这样它们手拉着手再也不怕大风了,看!小树笑了。

(引出儿歌:千棵小树手拉手,大风见了也认输。

)师:小朋友们帮助了小树,太了不起了,老师就把这件事儿编成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听听吧!四、引导幼儿学儿歌:1、听录音提要求。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小树长大了精选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小树长大了精选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小树长大了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材》第四章“身边的自然”,主题为“小树长大了”。

详细内容包括: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中的树木,了解树木的生长过程,通过故事、儿歌、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幼儿感知自然界的奇妙。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树木的生长过程,知道树木从小到大需要经历哪些阶段。

2. 学会倾听和表达,能够用自己的话描述小树长大的过程。

3. 培养幼儿对自然界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小树长大的过程。

教学重点:了解树木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树长大的图片、故事书、儿歌CD、小树模型。

学具:画笔、画纸、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幼儿去幼儿园的户外场地,观察周围的树木,引导幼儿关注树木的生长情况。

2. 例题讲解(1)展示小树长大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小树的生长过程。

(2)播放故事书《小树长大了》,让幼儿倾听并理解故事内容。

(3)带领幼儿学唱儿歌《小树长大》,感受小树生长的喜悦。

3. 随堂练习(1)请幼儿用画笔和画纸描绘出小树长大的过程。

(2)用彩泥制作小树模型,展示小树的生长过程。

让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话描述小树长大的过程。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小树长大了2. 板书内容:(1)小树的生长过程:种子、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2)幼儿作品展示:绘画、彩泥小树。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目中长大的小树。

2. 答案:幼儿完成画作后,家长协助幼儿用文字描述画作内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组织户外活动,让幼儿亲自参与植树,体验树木生长的过程。

(2)开展环保教育活动,让幼儿了解保护树木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小树长大的过程。

2. 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幼儿去户外场地观察树木,引导幼儿关注树木生长。

3. 作业设计:画出心目中长大的小树,家长协助描述画作内容。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小树长大了》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小树长大了》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小树长大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材第四章《身边的自然》,详细内容为《小树长大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小树成长的过程。

2. 培养幼儿对自然界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用简单的句子描述事物。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用简单的句子描述小树成长的过程。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小树成长的过程,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树成长的图片、故事课件、小树苗道具。

2. 学具:画笔、画纸、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窗外的小树,引导幼儿观察小树的特点,如树干、树叶、树高等等。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小树成长的图片,讲述故事《小树长大了》。

(2)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小树的成长过程,如春天发芽、夏天长叶、秋天结果、冬天落叶。

(3)教师提问:“小树为什么会长大呢?”引导幼儿回答。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用画笔和画纸描绘小树成长的过程。

(2)用彩泥制作小树,引导幼儿观察小树的变化。

4. 小组讨论(10分钟)(1)小树为什么会长大?(2)你喜欢小树成长的哪个过程?为什么?教师邀请部分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和讨论成果,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小树长大了》2. 内容:(1)小树的成长过程:发芽、长叶、结果、落叶(2)幼儿作品展示:小树成长画作、彩泥小树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心中的小树,并用简单的句子描述它的成长过程。

2. 答案示例:我的小树先发芽,然后长出绿绿的叶子,秋天结出果实,冬天树叶落下来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讲述、绘画、制作等多种形式,让幼儿了解了小树的成长过程,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课后,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到户外实地观察小树,让幼儿亲身体验大自然的奇妙,进一步激发幼儿对自然界的兴趣。

幼儿园小班活动《小树长大了》教案

幼儿园小班活动《小树长大了》教案

幼儿园小班活动《小树长大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教材《小树长大了》,涉及章节为第二章《认识自然》,详细内容包括:认识不同种类的树木,了解树木的成长过程,通过观察、体验,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不同种类的树木,能够描述树木的成长过程。

2. 培养幼儿观察、发现、表达自然界中树木变化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关爱大自然,珍惜绿色环境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树木成长过程,培养关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认识不同种类的树木,观察并描述树木的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树木成长过程图卡、各种树木的实物或图片、放大镜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周围的树木,让幼儿说说他们看到的树木,引导幼儿关注树木的成长变化。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树木成长过程图卡,讲解树木从种子到参天大树的过程,引导幼儿观察、了解树木的成长过程。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分发各种树木的实物或图片,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并说出树木的特点,进行分类。

4. 小组讨论(10分钟)5. 作业展示(5分钟)教师邀请部分幼儿展示自己的作业,其他幼儿给予评价,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关爱大自然,保护树木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小树长大了》2. 内容:不同种类的树木树木成长过程:种子→发芽→小树→参天大树关爱大自然,珍惜绿色环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的树木,并描述它的特点。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体验,让幼儿了解树木的成长过程,培养了幼儿关爱大自然的情感。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细节,提高观察力。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植树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种植树木的乐趣,增强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深入浅出4. 随堂练习的互动性5. 小组讨论的组织与引导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践性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应紧密结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兴趣。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小树长大了》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小树长大了》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小树长大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材第四章《自然与环境》,详细内容为“小树长大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自然界中小树的成长过程,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知道小树是如何慢慢长大的,了解树木对自然和人类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小树的成长过程。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和表达小树长大的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树成长过程的图片、小树苗、花盆、土壤、水、肥料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幼儿园内的树木,引导他们关注树木的成长过程。

2. 例题讲解:教师展示小树成长过程的图片,讲解小树是如何从种子发芽、慢慢长大成参天大树的。

3. 随堂练习:a. 幼儿分组,每组种一棵小树苗,观察并记录小树苗的成长过程。

b. 教师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小树长大的过程。

六、板书设计1. 《小树长大了》2. 内容:a. 小树的成长过程:种子→发芽→小树苗→大树b. 树木的重要性:净化空气、防风固沙、提供木材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目中长大后的小树。

2.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画出心目中长大后的小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组织幼儿进行植树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种植树木的过程。

b. 家园共育:让家长协助幼儿观察家附近的树木,记录树木的成长过程,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4. 作业设计。

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小树成长过程的了解。

难点解析: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小树的成长过程,教师应准备丰富多样的教具和学具,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多种方式,帮助幼儿掌握小树从种子到发芽、从小树苗到大树的全过程。

幼儿园小班语言精品教案《小树长大了》

幼儿园小班语言精品教案《小树长大了》

幼儿园小班语言精品教案《小树长大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身边的自然》,详细内容为《小树长大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树木的生长过程,认识到树木对自然和人类的重要性。

2. 学会表达对树木的关爱,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3.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发展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通过观察和讨论,了解树木的生长过程。

难点:学会用语言表达对树木的关爱,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实物模型、多媒体课件。

2. 学具:画笔、画纸、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孩子们到户外观察幼儿园里的树木,引导孩子们观察树木的特点,讨论树木的生长过程。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挂图,引导孩子们观察并描述树木从小树苗到参天大树的生长过程。

(2)教师用实物模型演示树木的生长过程,让孩子们亲手触摸,加深理解。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孩子们用彩泥制作小树,教师指导并给予评价。

4. 语言表达(10分钟)(1)教师引导孩子们用语言描述自己制作的小树。

(2)孩子们分组讨论,用语言表达对树木的关爱。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小树长大了》2. 板书内容:(1)树木的生长过程:种子→发芽→小树苗→大树(2)保护树木,爱护环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棵你最喜欢的树,并用语言描述它的特点。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观察孩子们的课堂表现,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组织孩子们进行“植树节”活动,让孩子们亲自参与植树,体验树木的生长过程,培养环保意识。

同时,鼓励孩子们在家中种植绿植,关注植物的生长变化。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环节的设计。

3. 例题讲解中实物模型的使用。

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施。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在教学过程中,难点与重点的设定至关重要。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小树长大了》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小树长大了》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小树长大了》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让幼儿能够理解小树成长的过程,培养幼儿对自然的认识和热爱;2.通过学习故事中的生词和句子,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3.培养幼儿的保护环境意识,教育幼儿要爱护花草树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理解小树成长的过程,学会故事中的生词和句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难点:让幼儿理解小树成长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克服困难,培养幼儿的坚韧性和毅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故事课件、小树成长图、生词卡片、句子卡片、小树手工材料等。

学具:画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通过出示小树成长图,引导幼儿观察小树成长的过程,引起幼儿的兴趣。

2.讲解故事:教师通过故事课件,讲述《小树长大了》的故事,让幼儿理解小树成长的过程,以及所遇到的困难和如何克服困难。

3.学习生词和句子:教师出示生词卡片和句子卡片,引导幼儿学习故事中的生词和句子,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实践环节:教师引导幼儿动手制作小树手工,让幼儿在实践中感受小树成长的过程,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小树长大了生词:小树、长大、阳光、水分、土壤、肥料、坚韧、毅力句子:1.小树需要阳光、水分和土壤才能长大。

2.小树在长大的过程中会遇到困难,但我们要像小树一样坚韧不拔,有毅力。

七、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种植一棵小树,观察小树的成长过程,并记录下来。

答案:幼儿需要记录小树的成长过程,包括种植时间、浇水时间、小树的变化等。

2.作业题目:请幼儿根据故事《小树长大了》的内容,画一幅小树成长图。

答案:幼儿需要画出故事中小树成长的过程,包括阳光、水分、土壤等元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教师需要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对作业的完成情况,从而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家长座谈会,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学内容,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过程,共同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小树长大了》教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片,发现画面的变化和图片间的联系,并学着按序排放图片。

2、了解小树成长的过程,并能用简单的语句讲述。

活动准备
1、人手一套小图片,一套大图片。

2、展台活动过程
1、激趣引疑。

(1)教师在展台上展出一棵高大的树,并让幼儿说说这是什么?
(2)高高的大树小时侯又是怎样的呢?
2、幼儿自由观察图片,并按序排放。

再桌上的小筐里放着小树长大的照片,让我们一起看看、排排,然后想想树儿是怎样长大的?
(1)提供幼儿人手一套图片,请幼儿仔细看看,并按照顺序排放图片。

(2)请个别幼儿来排放大图片,并说说这样排的理由。

3、教师边在展台上展出《小树长大的》图片,边放故事录音。


问:到底小树是怎样长大的呢?
4、教师请幼儿蹲下变成一棵小种子来进行简单的故事表演,自然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小班语言活动《小树长大了》
小班语言活动《小树长大了》是一则排图讲述,它由四幅图片组成的,它简单再现了小树成长的过程,画面的变化较为显著,图片间的联系容易发现,很适合小班孩子观察讲述,但在具体过程的实施中我也深有体会,现在我边讲环节边对本次活动进行反思。

第一环节:激趣引疑我利用展台在大屏幕上展出一棵高高大的苹果树,让幼儿说说这是什么?并引出高高的大树小时候又是怎样的呢?自然进入第二个环节。

第二个环节:
幼儿自己拿出小树长大的四幅小照片,自由观察并按序排放。

孩子们此时兴趣盎然,都能认真观察图片,部分孩子能正确按序排放,并能简单说出理由。

第三个环节:我边放故事录音,边让幼儿看大屏幕,让幼儿从视觉和听觉上进一步理解小树长大的详细过程,紧接着我让个别能力强的幼儿上台大胆讲一讲,小树长大的故事,但此环节存在问题有1、台上的幼儿讲时台下的幼儿在玩自己的小图片,孩子注意力已开始分散。

2、台上幼儿不敢在集体中大胆发言,这与小班幼儿交谈能力比较差有直接原因,因此出现教师在台上极力启发讲故事的
幼儿,而台下幼儿不注意倾听。

《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

而我在组织过程中一直让孩子手里拿着小图片,没有给孩子说的机会,形式单一,孩子失去了兴趣,从而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所以在以后的活动中应多给孩子提供说的机会,鼓励孩子大胆说,使他们的语言在实际运用中获得发展。

《规程》指出幼儿园的活动应动静交替,所以在最后为了巩固所学内容,我让孩子都变成一棵小种子来进行简单的表演故事,一来达到动静交替,二来巩固了故事内容,幼儿兴趣性高,自然结束本次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