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形成性考核答案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小学语文教学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小学语文教学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作业1一、填空1、改变观念、教学设计、课堂组织、引导和调控、制作课件和准备教具2、课例进行3、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4、信息素养、口语表达能力、文学5、工具、人文6、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习方法、习惯7、关注学生的发展8、师生、生生二、名词解释1、三维目标P152、语文素养P153、教学反思P64、公开课P9三、简答题1、P3—42、P83、P15—164、P235、P27四、分析思考题1、P19—20五、问答题1、P17—20作业2一、填空1、材料、教科书、图书教材、视听教材、现实教材、电子教材2、准备、实施、评价3、认识、学会4、阶段、连续5、口耳传授、利用汉语拼音6、上课、作业的布置、检查、批改与讲评7、灵活二、名词解释1、教学目标P442、教案P573、教学方法P494、合作备课P39三、简答题1、P352、P39—403、P45—464、P745、P85—86四、分析思考题1、P59五、问答题P 83—87作业3一、填空1、学生、教师、文本2、沟通、交流3、课程、口语交际能力4、观察、思考、想象、阅读5、语言、积累知识、培养语感、丰富情感6、读、理解、积累、运用、表达二、名词解释1、开放性写作P1262、写话P1223、独立阅读能力P984、个性化写作P125三、简答题1、P942、P1273、P1224、P985、P101四、分析思考题1、P118—119五、问答题P 132—136作业4一、填空1、互动、多元、动态2、基础性发展目标、语文学科学习目标3、差异、不均衡性、独特性4、语文基本素养、重点5、阅读、作文6、语文素养、学习方式7、大自然、口头、图文8、准备、实施、交流总结二、名词解释1、P1572、P1453、P1624、P153三、简答题1、P1602、P1533、P1534、P1425、P145四、分析思考题1、P149五、问答题P 144—149。

国开【安徽省】50890《小学语文教学论》形考【答案】

国开【安徽省】50890《小学语文教学论》形考【答案】

国开【安徽省】50890《小学语文教学论》形考【答案】国开【安徽省】-小学语文教学论-2019秋季形考【答案】题目】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中心环节。

对错参考答案:“错”。

题目】认读书面语言的能力是阅读能力的基础。

对错参考答案:“对”。

题目】句子是表达意思、情感的最基本的语言单位。

对错参考答案:“错”。

题目】记忆书面语言的能力是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

对错参考答案:“对”。

记忆的题目】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阅读和作文可以巩固识字。

对错参考答案:“对”。

题目】1978年的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了语文的“工具性”。

对错参考答案:“错”。

题目】教学大纲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学校各门学科的目的任务、教学内容和教学实施的指导性文件。

对错参考答案:“对”。

题目】XXX于1932年刊布了我国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部于1956年颁布了《千字文》系南北朝时期XXX所编。

对错参考谜底:“对”。

题目】俗称的“三、百、千”分别指的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

对错参考答案:“错”。

题目】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语文独立设科,语文教材也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

对错参考答案:“对”。

题目】语文教学序列是阶段性与连续性的辩证统一。

对错参考谜底:“对”。

问题】教学论中的教学原则和语文教学原则,他们的关系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共性和本性的关系。

对错参考答案:“对”。

题目】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是课外阅读。

对错参考答案:“错”。

问题】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办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战略方案的过程。

对错参考答案:“对”。

题目】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本着“以教学为主”的原则。

对错参考答案:“错”。

题目】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

对错参考答案:“对”。

问题】理解书面语言的本领是阅读本领的基础。

对错参考谜底:“错”。

问题】圈画讲明是常见的阅读办法之一。

对错参考答案:“对”。

问题】阅读是写作的重要起原之一。

国开形成性考核50890《小学语言教学论》形考任务(1-3)试题及答案

国开形成性考核50890《小学语言教学论》形考任务(1-3)试题及答案

国开形成性考核《小学语言教学论》形考任务(1-3)试题及答案(课程ID:50890,整套相同,如遇顺序不同,Ctrl+F查找,祝同学们取得优异成绩!)形成性考核1题目:1、在阅读教学中应要求学生运用(ABD)等阅读方法。

【A】:朗读【B】:默读【C】:指读【D】:诵读题目:2、小学生语感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有赖于(C)【A】:识字与写字【B】:阅读【C】:口语交际【D】:习作题目:3、实现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有(BCD)。

【A】:加大语文教师规模【B】:改革师范院校中文专业的培养模式【C】:改革语文教师职后培养模式【D】:推进师范教育课程创新题目:4、主体取向的小学语文课程评价的基本特性(ACD)。

【A】:尊重差异【B】:预设性【C】:价值多元【D】:主体性题目:5、在低年级,为让学生了解汉字特点,加快识字速度,行之有效的方法是(D)。

【A】:阅读识字【B】:写字识字【C】:分散识字【D】:集中识字题目:6、小学语文教学过程的三要素有(BCD)。

【A】:教学大纲【B】:教材【C】:学生【D】:教师题目:7、1-2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是(D)【A】:习作【B】:朗读【C】:阅读【D】:识字写字题目:8、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结果的呈现方式是(A)。

【A】:多样的【B】:单一的【C】:终结性的【D】:固定的题目:9、口语交际的最大特点是(D)。

【A】:情境性【B】:交互性【C】:声音性【D】:即时性题目:10、小学语文教学过程的首要环节是(B)【A】:听课评课【B】:备课【C】:上课【D】:批改作业题目:11、下面属于阅读教学中词句教学的主要方法的有(AC)。

【A】:上下文联系法【B】:讨论法【C】:比较辨析法【D】:诵读法题目:12、小学语文教学原则的基本特点有(ABCD)【A】:主观性与客观性【B】:全面性与系统性【C】:实用性与有效性【D】:继承性与发展性题目:13、下列属于阅读教学中词句教学的主要方法的有(B)【A】:诵读法【B】:上下文联系法【C】:直观形象法【D】:讨论法题目:14、小学语文课程性质是(C)。

国开电大小学语文教学论(重庆)形考任务一参考答案

国开电大小学语文教学论(重庆)形考任务一参考答案
(4)1978年2月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
(5)1986年12月的《其以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6)1992年6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
(7)2000年3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
题目18.简述什么是“九年一贯整体设计”?
2)小学生形成初步的学习态度。
3)学习的思维活动水平从直观向抽象发展。
题目20.论述如何对小学语文课外学习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
【答案】:
(1)图书馆、广告栏等课外阅读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通过阅读《自读课本》这一课外学习资源,实现课内外衔接。
通过阅读报纸、杂志,利用社会上的图书馆、布告栏、报廊、标牌广告等文字、图书资源、加强学生情感体验,使语文教学紧贴时代脉搏,社会生活。
通过阅读网络资源,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2)参观、游览等实践活动资源的开放与利用。
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文化场所举办的相关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等,在参与中开发利用课外语文学习资源。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在参观中利用这些地方的人文资源。
组织学生围绕主题进行社会调查、访问,在调查访问实践中开发课外学习资源。
题目1.我国小学语文课程设置的演变是“国文”时期、“中文”时期、“语文”时期、“新语文”时期。


【答案】:错
题目2.2001年3月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体现了“新语文”登上语文教育的舞台。


【答案】:对
题目3.台湾的小学语文课程名称为《华文》。


【答案】:错
题目4.“语文”的“文”指的是语言和言语。

小学语文教学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1)

小学语文教学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1)

小学语文教学论形成性考核册答作业1二、名词解释4、公开课(P9):是按照某种特定要求,针对某个问题而对一些人公开上的课。

公开课有示范、启发、交流、研讨的作用。

对日常教学活动有极大的指导价值,反映着、引领着时代教学的潮流,一堂理想的公开课,既能出彩,还能出实效。

5、教学基本功:包括“三字”、“一画”、“一话”、信息素质、口语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等。

6、语文基础:语文的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基本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三、简答题1、(P3-4):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学理论向教学实践转化的重要环节。

新课程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应具有以下的教学设计能力:(1)全面科学地设计教学目标;(2)恰当地设计教学内容;(3)设计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4)设计实用性强的教学方法;(5)设计高效的教学媒体;(6)设计清晰的教学程序。

5、新课程提倡的学生观是什么?(P27):学生是人,是独特的人,是发展的人,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

把学生看作是具有多方面发展需要和发展可能的人,具有主动性和积极参与教育活动的人。

四、分析思考题1、(P19—20):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学中的交往是师生之间或生生之间为了协调、沟通、达成共识、联合力量去达成一个目的而进行的相互作用。

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和互惠性,交往论强调师生之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施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

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与开放的过程。

在交往、对话型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拥有者和教学过程的主宰者,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合作者,是学习伙伴,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拥有语文学习的自主权。

五、问答题1、(P17—20):在新的教学环境下,教师应这样体现语文课程的性质、理念和目标:(1)切实抓好提高学生语文基本功的科学的训练。

要多从用知识的角度来学习知识,因为掌握知识是形成能力的基础,没有知识的积累就谈不上能力的发展;(2)培养语文能力。

国家开放大学广东[课程号]50890《小学语文教学论》形考任务一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广东[课程号]50890《小学语文教学论》形考任务一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广东[课程号]50890《小学语文教学论》形考任
务一答案
课程号:50890《小学语文教学论》形考任务一
学校:国家开放大学广东
试卷满分100分得分100分
【题目】《标准》指出:“ (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A.工具性
B.人文性
C.科学性
D.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参考答案:D.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题目】下列不属于教学目标层次的是()。

A.升学率目标
B.学期教学目标
C.单元教学目标
D.课时教学目标
参考答案:A.升学率目标
【题目】语文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 ) 价值观三个层面设计。

A.精神文化
B.生活素养
C.情感态度
D.国际视野
参考答案:C.情感态度
【题目】教师在阅读教材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注意通读全册教材
B.注意单元内部、单元之间的前后联系
C.注意教学内容和要求的变化
D.不用管各年级、各册教材的总体系
参考答案:D.不用管各年级、各册教材的总体系
【题目】语文课程倡导的自主、( )、探究的学习方式。

A.思考
B.合作
C.竞争
D.规范
参考答案:B.合作
【题目】新课程的教材观应该是()。

A.全面传达教材
B.灵活运用教材
C.完整执行教材
D.忠实宣讲教材。

国家开放大学《小学语文教学论》形成性考核1附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小学语文教学论》形成性考核1附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小学语文教学论》形成性考核1附参考答案1.新中国成立后,设立语文课程,“语文”的含义是()A.语为语言,文为文学B.语为国语,文为国文C.语为语言,文为文言D.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参考答案:D2.我国小学制度正式建立是在()颁布后A.《钦定学堂章程)B.《奏定学堂章程》C.《六三三制》D.“壬戌学制”参考答案:B3.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开始,分别介绍了天地、历史、修身、处世、务农、读书、饮食等内容的蒙学读本是()A.《千家诗》B.《千字文》C.《三字经》D.《百家姓》参考答案:B4.我国小学语文成为“一门课程”的时间是()A.洋务运动时期B.南京临时政府时期C.五四运动时期D.清末期参考答案:D5.在组织语言的过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是()A.思维B.注意C.想象D.记忆参考答案:A6.创造出“情境教育”的是()A.斯霞B.袁榕C.李吉林D.霍懋征参考答案:C7.识字的最终目的是()A.会读B.会写C.会讲D.会用参考答案:D8.小学低年级教学的首要任务是()A.识字B.写字C.阅读D.写作参考答案:A9.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是()A.识字写字教学B.听话说话教学C.阅读教学D.作文教学参考答案:C10.阅读教学的任务主要是()A.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B.培养欣赏书面语言的能力C.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D.学生认认真真的读书参考答案:A11.俗称的“三、百、千”分别指的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

对错参考答案:错12.认读书面语言的能力是阅读能力的基础。

对错参考答案“对”。

13.教学论中的教学原则和语文教学原则,他们的关系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对错参考答案“对”。

14.语言是人们用来交流思维的工具,思维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认识活动。

对错参考答案“对”。

15.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是课外阅读。

对错参考答案“错”。

16.句子是表达意思、情感的最基本的语言单位。

国开电大小学语文教学论(四川)第三次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

国开电大小学语文教学论(四川)第三次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
A.阅读反思和批判
B.创造性阅读
C.探究性阅读
D.引领式阅读
【答案】:阅读反思和批判
题目5.小学生()的主要活动方式是参加校园或社区的文化宣传活动和其他公益活动。
A.社会参与的实践性学习
B.问题解决的应用性学习
C.主题探究的研究性学习
D.考察参观访问的体验性学习
【答案】:社会参与的实践性学习
题目6.“生活作文”模式产生于:()。
A.表象层内涵层
B.艺术形象层语言符号层
C.内涵层表象层
D.语言符号层艺术形象层
【答案】:艺术形象层语言符号层
题目10.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是利用计算机辅助学生学习的自动系统。
A. CAI
B. AIC
C. IAC
D. ACI
【答案】:CAI
题目11.识字写字是儿童由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的桥梁,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之一。
A.日本
B.德国
C.英国
D.美国
【答案】:日本
题目7.()训练法主要是刺激和引导学生探索写作内容及其多种可能性,其训练的具体形式相当灵活,通常的做法是,教师在出了一个话题之后,吧学生分成两个或三个一组,每以小组围绕话题尽可能地敞开思维,想出一连串他希望他地同学回答的问题。
A.“生活体验”
B.“生活作文”
C.“头脑风暴”
D.“自由式写作”
【答案】:“头脑风暴”
题目8.以学习理论的发展为脉络,教学设计分为三个流派,以下哪一项不正确:()。
A.行为取向的教学设计流派
B.认知取向的教学设计流派
C.人格取向的教学设计流派
D.道德取向的教学设计流派
【答案】:道德取向的教学设计流派
题目9.教学设计时,一般来说,可将()为教学的切入点,以()作为教学的基点和重点,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引导学生通过对关键词语的赏析和品味,深刻地感悟课文所描述的艺术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的教学,要求我们既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又要发展学生的语言——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
应联系教学实践作答。
第二次作业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小学生的学习是在一种互相帮助、竞争的环境中的活动。
集体交往
2.自主学习是一种监护的学习。
元认知
3.合作学习不否定的评价,但是更强调学生所在的合作学习小组自身对自己的评价。
《人民文学》
《文艺争鸣》
《文学理论》
《北京文学》*
6.汉语普通话的基本音节只有()个,加上四声和轻声,也只有()个。
515 1337
415 1335*
418 1323
420 1353
7.汉语词汇中,()占绝大多数,它的构词方式灵活多样,又不断吸收古词语、方言词和外来词,它的词汇日益丰富,仅常用词就有()个,2005年修订的《现代汉语词典》收词约()条。
语言和言语
8.,指以语文教材与课外读物为文字材料中规范而优美的言语,对小学生进行汉语知识的教育与言语的训练。
小学语文教学
9.《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10.我国古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机构叫“蒙学”,它所使用的教材称为“”,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
5年
6年*
4年
3年
4.1923年颁布的《小学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其中的《小学国语课程纲要》独立成章,明确规定“国语”一科教学内容包括()。
语言、读文、作文、写字*
识字、读文、作文
识字、写字、读书、作文
读经、识字、写字、作文
5.1997年,由()引发的对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忧思”涉及中小学语文教育的理念、教材、教学及其评价等各个方面。
归纳型教学模式
8.是指对语言文字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是指由语言文字而引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知活动过程。
语感
9.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发生变化,从“双基”传授转移到。
智力的发展
10.指教师在教学或指导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机动、灵活的聪明才智。
教学机智
二、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小学语文教学论”形成性考核答案
第一次作业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课程”一词,在我国出自先秦时期的一部教育论著。
《学记》
2.在西方,“课程”一词是从拉丁文演变而来,原意为“”,用来说明幼年必须经历的事情,于是转义为“学习过程”。
跑马道
3.新中国成立后,新组建的教科书编审委员会确定小学国语科以华北解放区的《国语》课本为蓝本进行修订,供全国使用,并把修订后的《国语》改为。
蒙学读本我国小学独立设置语文科,始于()年。
1900
1902*
1919
1949
2.“国文”科的名称始见于()。
《钦定学堂章程》
《奏定学堂章程》
《奏定女子小学堂章程》*
《钦定女子小学堂章程》
3.1922年,北洋政府颁布《学校系统改革方案》,即新学制,其中小学学制为()。
《语文》
4.2000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试用修订版)。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5.2001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实验稿),适应新世纪的“新语文”登上语文教育的舞台。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6.台湾的小学语文课程名称为《》。
国语
7.“语文”的“语”指,“文”指文字、文章、文学等。
教师对学生学习
4.在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教学形式下,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是改善传统的师生的一个很好的方式。
单项交流
5.合作学习的分组一般采取的原则,即在小组内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与特点是有一定的差异的,在班级的小组之间基本上是相同的。
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6.是言语实践的基本方式。
听说读写
7.源于实践经验,从丰富的行之有效的教学实践经验中总结归纳而来的教学模式称为。
1.小学生的学习是以系统掌握()为主的学习。
教科书、教学挂图等教材内容资源的开发利用*
影视、网络等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师生互动而生成资源的开发利用*
四、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结合《语文课程标准》,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
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
学校计划并实施的课外活动*
学校优美的校园环境、良好的校规校风*
融洽的师生、学生间的人际关系*
2.语文新课程基本理念的内涵包括:。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发展学生思维
3.小学语文新课程目标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九年一贯整体设计*
六年一贯统一设计
多音节词20000 65000
双音节词20000 65000 *
单音节词30000 56000
双音节词30000 56000
8.汉代汉字中的形声字所占比例为()。
50%-60%
60%-70%
70%-80%
80%-90%*
9.我国古代学校开发课程和教材的鼻祖是孔子,他继承了西周“六艺”教育的传统,修订和编纂了几种教材,其中影响最大的是()。
“四书”
“五经”*
“六书”
“三千百”
10.语文能力是靠反复练习形成的,语文能力要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训练,都说明小学语文是一门()很强的课程,这也是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决定的。
实践性*
理论性
活动性
人文性
三、多选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小学语文课程的结构由以下哪几部分组成:。
学校课程表内开设的语文学科的各项课程*
发展思维
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2.“语言习得”与“语言学习”有何区别与联系?这对我们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有哪些意义和启示?
答案要点:
语言学习是掌握其语音、词汇、语义、语法等知识及其运用能力;
语言习得即练习言语,是提高自己运用某种语言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也就是口头语和书面语的运用能力。
五个领域协调一致*
三个纬度有机融合*
4.国外小学语文教材具有哪些特点:。
强化民族意识,尊重多元文化*
教材内容人文性和生活化,教材形式丰富性和多样化*
学生是主体,教材是学本*
语文训练情景化,学习方式活动化*
读写说写紧密结合,言语实践开放突出*
5.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可以从以下哪些方面入手:。
学生互动而生成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