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课件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参考课件

◎卢浮宫
◎赵明诚《金石录》
◎乾隆的三希堂和《石渠宝笈》
郑午昌《蕉林书屋图》
蕉林书屋,始建于1667年(康熙六 年),是清光禄大夫保和殿大学士、 著名的书画收藏家、鉴赏家梁清标在 正定的一处收藏、读书之所,位于河 北省正定县梁氏宗祠北约100米处, 当时应属梁府的一部分。为四合院式, 占地1040㎡,现存建筑面积230㎡。
2002年,故宫实施大规模修建工程,所有修复技术都按照传统
方式进行,这些建筑工程从建造这座宫殿的时候就存在了,同年,
为了不损伤颐和园的借景风貌,北京市政府增加数亿投资,将颐和
园附近地上架设高压线的方案改为地下铺设电缆。 ——《世界遗产在中国》
根据材料二,分析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 (1)真实性,是指遗产产生时及后来形成的各种特征,包括形式与 设计、材料与实施、传统与技术、位置与环境等。 (2)完整性,一是指范围上的完整性,要尽可能地保持遗产组织与 结构及其周围环境。二是指文化概念上的完整性,要尽可能的保持 遗产地理位置上互相连接的相关部分,完整地体现其文化价值。
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4.近现代中国对文物古迹的保护
南京国民政府设立中央古 物保管委员会,公布中国 历史上第一部文物保护法 律《古物保存法》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公布,共180处 。到2019年,已公布8
批,总数为5058处
1906
1930
1949
1961
1982
清政府颁布《保 存古物推广办法》
三、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
2.中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迹
(1)历史遗迹:中国第一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有长城、莫高窟、明清皇宫、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五项世界文化遗产,以及作为世界文化与 自然双重遗产的泰山。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UNESCOWorldHeritage

2、但是,第一次选举时指定的委员中,有三分之一的委员的任 期放于当选应届大会后第一次常会闭幕时截止;同时指定的委员中, 另有三分之一的委员的任期应于当选之应届大会后第二次常会闭幕 时截止。这些委员由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主席在第一次 选举后抽签决定。
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 3 条 本公约缔约国均可自行确定和划分上面第 1 条和第 2 条 中提及的、本国领土内的文化和自然财产。
Ⅱ.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国家保护和国际保护 第 4 条 本公约缔约国均承认,保证第 1 条和第 2 条中提及的、 本国领土内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的确定、保护、保存、展出和遗传后代, 主要是有关国家的责任。该国将为此目的竭尽全力,最大限度地利用 本国资源,必要时利用所能获得的国际援助和合作,特别是财政、艺 术、科学及技术方面的援助和合作。 第 5 条 为保证为保护、保存和展出本国领土内的文化和自然遗 产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本公约各缔约国应视本国具体情况尽力做到 以下几点 : (a)通过一项旨在使文化和自然遗产在社会生活中起一定作用 并把遗产保护工作纳入全面规划计划的总政策; (b)如本国内尚未建立负责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保存和展 出的机构,则建立一个或几个此类机构,配备适当的工作人员和为履 行其职能所需的手段; (c)发展科学和技术研究,并制订出能够抵抗威胁本国文化或 自然遗产的危险的实际方法; (d)采取为确定、保护、保存、展出和恢复这类遗产所需的适 当的法律、科学、技术、行政和财政措施; (e)促进建立或发展有关保护、保存和展出文化和自然遗产的
3、本公约各缔约国不得故意采取任何可能直接或间接损害本公 约其他缔约国领土的、第 1 条和第 2 条中提及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措 施。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第一讲世界遗产概论一、世界遗产概念和标志【世界遗产】特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自然景观与文物古迹,是人类罕见的且目前无法取代的财产。
世界遗产的标志所包括的藴意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以及两种遗产之间相互依存关系。
中央的正方形是人类创造的象征,圆圈代表大自然,两者密切相连。
这个标志呈圆形,既表示全世界,也表示着它需要人类给予保护。
有人认为更象中国古代的方孔币,象征天圆地方的古代哲理二、《世界遗产公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世界遗产名录》、《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濒危世界遗产清单》世界遗产公约其全称为《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它产生于1972年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届大会。
公约共38条。
《世界遗产公约》包含四部分内容:确定了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定义和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条件;指出缔约国在确定潜在遗产项方面所负的责任,以及他们在保护这些遗产项时所起的作用;阐述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功能;解释如何使用和管理世界遗产基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1997年11月通过,确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
目前共有90项。
三、世界遗产分类(一)世界文化遗产及其评选标准世界文化遗产概念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成份或结构的铭文、窟洞以及联合体;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遗址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类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
◆世界文化遗产标准①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②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③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④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入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⑤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⑥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
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 PPT

自然遗产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1992年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1992年 黄龙风景区:1992年 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2003年 大熊猫栖息地:2006年 中国南方喀斯特:2007年 7.三清山(江西,2008.7.8) 8.中国丹霞(贵州赤水、福建泰宁、湖南崀山、 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包含龟峰)、浙江 江郎山,2010.8.2)
混合遗产:峨眉山乐山和乐山大佛 简介
峨眉山是“普贤道场”,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峨眉山自 然和文化遗产极为丰富,素有天然“植物王国”、“动物乐 园”、“地质博物馆”、“佛国天堂”之称,并有“峨眉天 下秀”之赞誉,是观光游览、朝圣礼佛、休闲度假、健身娱 乐、科学考察的旅游胜地。是一个集自然风光与佛教文化为 一体的中国国家级山岳型风景名胜。1996年12月6日列入 《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世界第一大佛——乐山石刻弥勒坐像,以其巍峨雄伟的气势 闻名中外。乐山大佛雕凿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流处的 岩壁上,依岷江南岸凌云山栖霞峰临江峭壁凿造而成,又名 凌云大佛,为弥勒佛坐像,是唐代摩岩造像中的艺术精品之 一
保护与开发
1979年2月,成立了乐山地区峨 眉山管理局,具体负责对峨眉 山实行全面管理。1979年编制 了《峨眉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 划》。对峨眉山进行规范性的 保护和管理。1982年,中华人 民共和国国务院把峨眉山审定 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1988年12月,成立了峨眉山市 峨眉山管理委员会,依法行使 政府职能,对全山进行保护和 管理。 为避免环境受到损害,景区设 立了专门的环保机构和林业局, 峨眉山启用“电子导游”景区 将逐渐形成信息化、智能化建 设。 路标统一为中、英、日三种文 字。
第四章探究与实践保护世界文化遗产课件七年级地理上学期(2024)

孔子是公元前6至5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政治家 和教育家。孔子的庙宇、墓地和府邸位于山东省 的曲阜。孔庙是公元前478年为纪念孔子而兴建 的,千百年来屡毁屡建,已经发展成超过100座 殿堂的建筑群。孔林里不仅容纳了孔子的坟墓, 而且他的后裔中,有超过10万人也葬在这里。整 个孔宅包括曲阜孔庙、孔林和孔府了152座殿堂。 曲阜的古建筑群之所以具有独特的艺术和历史特 色,应归功于2000多年来中国历代帝王对孔子 的大力推崇。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
长城
敦煌莫高窟
俗称千佛洞。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 鸣沙山东麓崖壁上,上下五层,南北长约 1600米。始凿于366年,后经十六国至元十 几个朝代的开凿,形成一座内容丰富、规模 宏大的石窟群。现存洞窟492个,壁画 45000平方米,彩塑2400余身,飞天4000 余身,唐宋木结构建筑5座,莲花柱石和铺 地花砖数千块,是一处由建筑、绘画、雕塑 组成的博大精深的综合艺术殿堂,是世界上 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 库,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1987年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西递、宏村 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福建土楼 200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3.国外世界文化遗产赏析
金字塔距今已有4500年的历 史,由于它形似汉字中的“金”字, 因而被称为“金字塔”,金字塔本 身是一座王陵建筑。它规模宏伟, 结构精密,塔内除墓室和通道外都 是实心,顶部呈锥角。金字塔历经 多次地震都岿然不动,完好无损。 它被誉为当今最高的古代建筑物和 世界八大奇迹之首。
4.促进经济发展与旅游业:文化遗产作为旅游景点和观光资源,具有巨大的经济潜力。 保护好文化遗产不仅可以创造就业机会,推动当地经济发展,还能吸引国内外游客, 提升旅游业的收入和知名度。 5.保护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很多文化遗产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例如古建筑、遗 址等。保护文化遗产也就意味着保护着周边的自然环境,有利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和 生态保护,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
为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模块十二中国的世界遗产为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11月16日在第十七次大会上正式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1976年,世界遗产委员会成立,并建立了《世界遗产名录》。
中国于1985年12月12日加入《公约》,1999年10月29日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
被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地方,将成为世界级的名胜,可接受“世界遗产基金”提供的援助,还可由有关单位组织游客进行游览。
由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地方能够得到世界的关注与保护,提高知名度并能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各国都积极申报“世界遗产”。
课题一世界遗产认知一、世界遗产的由来世界遗产(World Heritage)是一项由联合国支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负责执行的计划,以保存对全世界都有自然或文化价值的事物为目的。
世界遗产可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一般说来,1960年到1980年持续20年的努比亚遗址的救援项目,是促成《世界遗产公约》出世的直接诱因。
1959年,为发展当地经济、消除水患、发挥水电效能,埃及政府决定,在埃及的南部阿斯旺地区拦腰切断尼罗河,修建纳赛尔水库。
此举抬高了水位,使努比亚的遗迹和遗址受到了严重威胁,例如阿布辛贝神殿和菲莱神殿。
埃及和苏丹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请求,希望有国际社会的帮助,以拯救迫在眉睫受到威胁的努比亚的遗迹和遗址。
1960年联合国教科文发起了努比亚行动计划,其努力得到了大约50个国家的支持。
各个国家及国际组织捐款8000万美元。
1964年开始,用了整整10年时间,阿布辛拜勒的两座神庙被完整妥善切割、易地重建。
这次行动被认为非常成功,并且促进了其他类似的保护行动,并且促进了其他类似的保护行动,比如挽救意大利的水城威尼斯、巴基斯坦的摩亨佐-达罗遗址、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等。
之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起草了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协定。
《人类的共同财富--“世界文化遗产”》ppt课件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公. 布。
25
三、中国丰富的世界文化遗产 你知道吗?
《世界遗产名录》中已有遗产多少项?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遗产有多少项?
.
26
2011年中国新增1处世界遗产
学.科.网
2011年6月24日,中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在法国巴
黎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5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
上述三方面目标是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 互渗透的整体,是通过各单元的教学来呈现的, 每个单元都有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遗产的 光芒,每个单元在表述其历史文化价值的同时, 也折射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历史意蕴。
.
4
第一单元: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 ——世界文化遗产
.
5
第1课:世界文化遗产的由来
教学指导意见:
作为目前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中
唯一一处湖泊类文化遗产,也是现今《世界遗产名录》
中少数几个湖泊类文化遗产之一,西湖文化景观显出独
一无二的“东方文化名湖”的特征:它秉承“天人合一”
的哲理,在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绘画美学、造园艺术
和技巧传统背景下,持续性创造 “中国山水美学”景观
设计最经典作品,展现了东方景观设计自南宋以来讲求
心灵便在黑暗中行走。
.
12
第1课:世界文化遗产的由来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重大举措:
1、(背景)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面临的威胁:
自然灾害、战争破坏、工业化、城市化等等
引 起
自然和文化景观的破坏
导 致
人类生存受到严重威胁
认识:……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
13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重大举措
1、(背景)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面临的威胁: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6 第一单元 第2课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名师课件—集体备课】

巴 比 伦 空 中 花 园
一部山庄半部清史
吴哥窟
二、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
1、 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和基本原则 世界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
(1)真实性
定义:指的是必须保持 遗产形成时和后来历史形成 的特征,即历史的原貌。
(2) 完整性
两层涵义:一是指范围上的完整性, 二是指文化概念上的完整性。
如何保证世界文化遗产完好地传承给后代?
答案提示:真实性和完整性
小资料
世界遗产的徽志、名称、标志 及其使用。
委员会在其第二届会议上采纳 了由米盖尔·奥利夫先生设计的徽志。 该徽志标志着文化与自然遗产间的 相互依赖:中间的方形是人造物, 圆形象征自然,两者密切相联。徽 志呈圆形,如同世界,同时又象征 保护。
《实施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规定, 当文化遗产遇到以下两种情况中的一种时,就 可将它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1.确知 危险──遗产面临特殊的且证明正在临近的危险; 2.潜在危险──遗产面临有害于其固有特征的 危险。截至2004年7月,已有19项世界文化遗 产被列入濒危遗产的清单之中。
还规定:当遗产已恶化到失去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时所具有的特征,或 者当一处世界遗产景点的固有质量在提 名时已受到人类行为的威胁时,有关国 家本应采取的必要矫正措施未在建议的 时间内实施时,则将该项遗产从《世界 遗产名录》中删除。
的宝贵资源。
自
然 环 境 和 历 史 背 景 的
历 史 发 展 道 路 不 同
差
异
人
类
文
化 的 多
文化只有发展阶 段的不同,发展快慢
样
的不同,而没有优劣
性
之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 为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于1972 年11月16日在第十七此大会上正式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 和自然遗存公约》,凡是被列入地点都由其所在国家依法 严格予以保护。 • 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条件: • 1、具有普遍突出价值 • 2、具有重组的法律依据 • 3、历史比较久远 • 4、现状保护较好
作
业
中国有哪些建筑或景点被列入世界 文化遗产?(不少于3个)来自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印度 泰姬陵
泰姬陵,全称“泰姬 玛哈尔”,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迹之一,世 界文化遗产,被评选为“世界新七大奇迹”。
泰姬陵因爱情而生,泰姬陵是沙· 贾 汗为纪念他第二任妻子穆塔兹· 马哈 尔修建的。 泰姬陵,在一天当中呈 现出不同的颜色
建筑结构
• 莫卧儿式花园
• 此花园是一个典型的波斯式花园(Persian garden),位于主体前方, 中央有一水道喷泉,而且有两行并排的树木把花园划分成4个同样 大小的长方型,因为“4”字在伊斯兰教中有著神圣与平和的意思。 主体建筑呈八角形,中央是半球型的圆顶,整座主体都以沙· 贾汗 最喜欢的白色大理石所建,而在白色的大理石上则镶满了各种颜色 的宝石,拼缀成一些美丽的花纹与图案。建筑时,在主体下方挖了 18个井,每个井都以一层石头、一层柚木的方式,把地基层层叠 起,以减低地震对主体的伤害,可见沙· 贾汗对皇后的爱护。陵墓 内部只靠室外透入的阳光照明,在大理石屏风内有两副空石棺,而 沙贾汗与皇后的真正长眠地点是在地下另一土窖中。
现状
• 印度环境保护和文物界人士通过 调查发现,当地旅游部门因长期 不注意环境保护和陵墓的维护保 养,泰姬陵的许多部位遭到了不 可修复的破坏。大理石台阶已磨 损并出现裂痕,精美的雕刻和宝 石镶嵌也遭损坏。另外,由于周 围工厂排放大量有毒气体导致酸 雨过多,原本洁白的泰姬陵出现 片片黄斑。难怪文物界人士多少 年来一直抱怨说,泰姬陵在哭泣。 在他们看来,当务之急应是如何 立足长远,想办法保护泰姬陵。
• 陵墓主体
•
• 清真寺
• 在主体两旁各有一座清真寺,以红砂岩建筑而成,顶部是 典型的白色圆顶,而兴建这两座清真寺的主要目的,是为 了维持整座泰姬陵建筑的平衡效果,以达到对称之美。
建 筑 特点
• 风格
• 泰姬陵的构思和布局充分体现 了伊斯兰建筑艺术庄严雄伟、 近观气势宏伟的特点,整个建 筑富于哲理,是一个完美无缺 的艺术珍品。所有游客都把印 度人民的这一非凡杰作称为印 度的奇珍。 • 这座伊斯兰风格的建筑外形端 庄宏伟,无懈可击,寝宫门窗 及围屏都用白色大理石镂雕而 成,墙上用各色宝石镶嵌出色 彩艳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