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新教材培训
2024年秋季初中语文教师新教材培训 课件

G
好奇心是人类进步的动力。出于对宇宙奥秘的好奇,人们仰望 太空,不断观测探索,最终实现登月探火;出于对大洋深处的好奇, 人们筑梦深海,制造大国重器不断刷新下潜深度;出于对古代历史 的好奇,人们埋首“无字地书”,潜心考古发掘,探寻中华文明 的起源……好奇,会激发我们探索的兴趣,促使我们发现未知的 精彩。阅读下面有关“好奇”的论述,从中选定一个你赞同的观 点,列出你的写作提纲。
指向文学名著,尤其是长篇 小说。强调阅读的书籍具有较高 艺术价值,经受时间考验,被广 泛认识和流传。侧重于书册的思 想内容、写作风格和文学史价值 等。--更加强调“读什么”的重 要性阅读自由、爱好、个性化选 择
整本书阅读
与“篇章阅读”相对,既包括经典 著作的阅读,也包括非经典的阅读,既 包括文学名著的阅读,也包括非文学的 学术著作阅读。-依据“为掌握资讯而 读”“为理解而读““为审美鉴赏而读 ““为应用而读”的不同阅读目的而采 取不同的阅读策略课程意义 课程化实施:内容-目标-过程-评价
G
(3)五个新专题
1.考虑目的和对象 落实第四学段目标5"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以及实
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关于"评价应注重学生在真实生活情境中语 言运用的实际表现。……在评价中,应引导学生注意实用性阅读 与表达的目的、对象、情境,以及交流效果"的要求。
适应当下写作研究的一些新进展,强化写作的情境意识,引 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下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写作时考虑目的、对象 和场合的限制性,调整措辞、语气等语言表达方式和相应内容策 略,以取得更好的表达效果。
九年级集中学习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交叉安排议论 性文章的阅读。
(3)各册框架基本维持原貌
(4)人文主题、语文要素双线组元的单元结构方 式保持不变。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新教材培训课件:新教材新课堂共59页文档

•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博 莱索
•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新教材新课堂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部编版七上教材培训

发挥联想和想象
6、综合性学习
“传统文化”专题:围绕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关键词展
开活动,以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从中汲取 民族文化智慧。如八年级下册,围绕“信”这个关键词 设计了“人无信不立”专题,引导学生搜集、整理、阅 读古代关于“信”的论述,认识诚信的价值,在生活中 践行诚信的美德。
“语文生活”专题:让语文学习化身为一次次精彩的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第五单元 第六单元
七 热爱生活,
上 热爱写作
学会记事
写人要抓住 思路要
特点
清晰
如何突出中 发挥联想和
心
想象
七 写出人物的
下 精神
学习抒情
抓住细节
怎样选材
文从字顺
语言简明
力求调动学生的兴趣,改变害怕写作的现状。 一是设计一些激发学生兴趣的专题,比如七上 “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就是一节“激趣” 课;二是写作指导中穿插一些小活动,引导学 生关注生活,体验生活,激发写作的灵感。比 如七上第一单元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身边一些习 焉不察的事情,像妈妈最喜欢穿什么颜色的衣 服,爸爸每天到家后第一件事做什么等;三是 注意与课文的照应和配合,读写结合,学以致 用,让学生在阅读与写作之间架起桥梁。
为什么要编一套“部编本”教材?
1.“一纲多本”问题,教材选择受经济等因素左右,不能做到真正优选。 2.教材由几个出版社组织编写,时间紧,评审机制不健全,影响教材质量。 3.社会关注教材,批评声不绝于耳,媒体炒作,引起中央注意。
2009年,李长春指示组织编写德育、历史、语文三科教材; 从2012年3月18日正式启动,历时4年多; 经过14轮评审; 2016年6月底通过审定,批准投入使用。
3. 以学生为本,突出“语文素养”。
郭春 “部编本”七年级语文教材培训

“部编本”七年级语文教材培训发言稿单位:东二营镇初级中学姓名:郭春时间:2017-061 前一段时间,我们七位语文老师在张老师的带领下,在天津进行了两天的“部编本”七年级语文教材的使用培训,感受颇深,现在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部编本”七年级语文教材2 部编本语文教材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有机融合,自然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内容。
党的十八大提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新教材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优势,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革命传统教育、建设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等融合在整套教材的设计之中,为学生的人格培养与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材按照“整体规划,有机融入,自然渗透”的基本思路,采用集中编排与分散渗透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逐步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最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为。
3 遵循课标要求,坚持课改方向,守正创新。
新教材努力遵循《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尊重语文教育基本规律,合理有序地安排学习内容,切实做到“守正”,抓住语文教学的根本。
新教材的编写也是对课改的总结与支持,注意吸收课改的经验,如“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学生整体素质发展,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注重基本能力培养等等,并尽可能多地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思想,力求达到“创新”。
4 新教材特别注重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素养”理念,力求站在更新的高度和更开阔的视野审视当前的语文教育。
语文素养体现到教材中,既包括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也有整体素质方面的要求,有对学生未来必备品格与核心能力的要求。
因此,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文化品位等始终是新教材追求的目标。
5- 6. 新教材特别重视“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设计,强调向课外阅读的延展。
阅读教学,以各单元课文的学习为主(分“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辅之以“名著导读”和“课外古诗词诵读”,共同构建一个从“教读课文”到“自读课文”再到“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并在这方面凸显特色,更好地贯彻课程标准提出的“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的倡议。
初中语文新课标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初中语文新课标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初中语文新课标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范文120xx年8月17日,我参与了全县初中语文新教材培训。
在这里有幸倾听了三位教授的针对于语文教材改编的精彩讲座,三位老师讲解的既实在又贴近实际,可以说使我们受益匪浅。
徐炳霞老师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运用策略》为题,从教材的特点,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体现学问体系和实力点的五个渠道,编写框架及体例结构四个方面对新编语文教材进行分析。
徐老师认为,部编新教材在以下几方面体现了改变和创新。
一是“用教材教”用课文改语文,实现教材的语文核心教学价值。
强调要从关注文本内容到重视文本表达,把课文作为例子,“用课文教语文”凸显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
必需抓住文本中最突出、最独特的语言表达特点,去设计教学思路,开展教学活动。
二是“增加目标意识,强化训练意识,有序落实语文要素”,重建语文学问体系;实力习惯序列化;课外阅读课程化三个方面。
三是领悟编者意图,凸显“主体意识”用好的助读系统,结合教材预习加以补充,还有自读课文的助读系统。
四是体现单元意识和文体意识,区分两类语文教学,实现由“一篇到一类”的解读实力发展与思维实力。
比较惭愧的是不知道另一位女老师的名字,不过挺观赏她的讲座,声情并茂。
王金娥老师详细从立德树人,语文素养,阅读体系,精打细磨六个方面,对部编教材做了细致的分析,指出新教材写作特点:一是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了语文学问体系;二是兼顾人文主题和语文素养,敏捷支配了单元结构体例;三是阅读教学实施了“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区分了不同阅读课型;四是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系;五是选文强调了经典性、审美性(语文性)、适用性和多样性;六是注意写作方法和技能训练,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
同时强调读书应有体验、共享、共鸣、唤醒、提升这样的过程。
通过此次培训,我对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部编本)有了肯定的了解但不全面,还是有许多问题不明白,须要自己在日后的教学中渐渐体会。
七年级部编教材培训

中央考虑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三科教 材的意识形态属性强,社会影响大,有什 么样的教材,就有什么样的国民,决定由 教育部直接组织编写三科教材 (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建设,提高国民素质)
三科教材的编写实质上是国家行为
语文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 审美鉴赏与创造 文化传承与理解
读成为课程的有效组成部分,沟通课内外阅读,强调单篇 阅读与整本书阅读的结合。
C 课外自读 B 课内自读 A 教读
• 每册推荐6部 • 每单元推荐3—5篇
D 整本书阅读
• 教读课文2—3课,自读课文1—2课
七年级上册阅读梳理
单元 第一单元 教读 《春》《济南的冬天》 《古代诗歌四首》 《秋天的怀念》《散步》《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论语》十二章 自读 《雨的四季》 课外阅读
第五单元
第六单元
《女娲造人》
名著阅读
教读与自读
课内 阅读
自读 课文
旁批 •准确有用 •指向关键 •导向语言 •深度思考 •语言简明
•内容,写法 •激趣,启发,准备
预习
教读 课文
阅读提示
•精要指导 •延伸阅读
课后练习
•科学化处理 读读写写 •书法范字
•思考探究 •积累拓展
教读和自读 阅读部分,每单元一般4课,分为教读和自读(以前为 “精读”和“略读”,“讲读”和“自读”)两种课型,强 调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由教师引导到由学生自主阅读的转
内容、情感、主 题、写法、疑难
两个层次
练习,体现思 维的渐进性, 由课内到课外 延伸拓展,由 理解把握文本 到积累梳理语 言材料、扩大
积累、品味、拓展、 延伸,与文本以外 的内容建立起广泛 的联系
☆ 初中语文部编新教材培训

内容、情感、主 教读课文:《春》 题、写法、疑难 整体
感知 思考探究 品味: 体现思维的渐进 一、在作者笔下,春天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看看课 童趣、 文描绘了哪些春日图景。你最喜欢哪一幅画面?说说你的理由。 与“补白” 诗意 性,由课内到课 二、课文读起来富有童趣,又带有诗的味道,清新,活泼,优美。你有没有 相联系,随 外延伸拓展,由 这样的感觉?试找出一些段落细加品味,并跟同学、老师分享你的体会。 文学习和运 积累、品味、拓展、 三、作者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你这样 用比喻。 延伸,与文本以外 理解把握文本到 理解这些比喻?你还能发挥想象,另写一些比喻句来描绘春天吗? 的内容建立起广泛 精准表 积累梳理语言材 的联系 积累拓展 达、博 四、想象下列各句描绘的情景,说说加点语句的表达效果。 料、扩大拓展学 喻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习资源,举一反 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三,内化为语文 3.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 朗读: 星,还眨呀眨的。 素养。 重音、 4.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 停连 烟。 五、朗读并背诵全文。找出你喜欢的段落,标出语句中的重音④和停连⑤,在 小组里朗诵,互相评价。
“读读写写”“补白”。
以便于师生把握重点,学习目的性更强。 2.自读课文:“注释”“旁批”“阅读提示”“读读写写”
“补白” 。
不再设置课后练习,体现课标要求的独立阅读、自主阅读理念 ,并将教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应用于自主阅读实践。
教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自读的助读系统
课内 阅读
•准确有用 •指向关键 •导向语言 •深度思考 •语言简明
初中语文部编新教材培训67页PPT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初中语文部编新教材培训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展、延伸篇目
自读课 本
• 紧密配合单元课文,精选优秀文
综合性学 习
• 自主搜集资料,进行文本阅读,
本,突出可读性
完成综合性学习任务
名著导读:聚焦阅读方法
围绕一部名著,例谈一种读书方法或一类书的阅读策略。结合专题探究和精
彩选篇,阅读全书,完成任务。
名著简介
自主阅读推荐 板块构成
读书方法指导
精彩选篇
专题探究
自读 课文
旁批
•内容,写法 •激趣,启发, 准备
预习
教读 课文
阅读提示
•精要指导 •延伸阅读
课后练习
读读写写
•科学化处理 •书法范字
•思考探究 •积累拓展
其他构成 精彩 选篇 课外古 诗词 非连续 性文本
课外阅读
• 每册推荐4部课外自主阅读名著
自主阅读推 荐
拓展延伸 篇目
• 每单元至少有一两课提供拓
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新教材 培训
2018.9.14
八个关键词
关键词一: 立德树人
关键词二: 语文素养 关键词三: 双线组元 关键词四: 三位一体 关键词五: 重视选文
关键词六: 多层次构建助学系统
关键词七: 综合实践 关键词八: 一课一得
关键词一: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
语文学习
1
2
3
4
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二:语文素养
积累 理解 扬弃
学习策略
文化传承
学习方法
策略方法
诵读 学习习惯
语文素养
阅读与鉴赏
写作
品味
表达
梳理
口语
语言与思维
积累
心得
理解
整合
探究
关键词三:双线组元
• 四季美景 • 动物与人
至爱亲情 • 学习生活
•
• 人生之舟 • 想象之翼
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
人与自我
维度之一:人文主题
关键词三:双线组元
由“教读”到“自读”到“课外阅读”——三位一体, 课外阅读成为课程的有效组成部分,沟通课内外阅读,强 调单篇阅读与整本书阅读的结合。
D 整本书阅读 C 课外自读 B 课内自读 A 教读
•教读课文2—3课,自读课文1—2课 •每单元推荐3—5篇 • 每册推荐6部
课内阅读
课内 阅读
•准确有用 •指向关键 •导向语言 •深度思考 •语言简明
革命传统 教育
传统文化
国家主权与 海洋意识
整体规划、有机融入、自然渗透
政协委员何新:“文科教材的编订是 不能放开的。一个国家,文科教材应该只 有一个蓝本。这不仅是国家统一的象征, 而且也体现着教育的崇高与庄严。同时, 文科教材关乎人的灵魂的净化,意识的萌 发,思想的启迪,智慧的开蒙,人格的铸 造。从深层次看,文科教材的编订关乎着 政治、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七年级下册
《骆驼祥子》 《海底两万里》 快速阅读 《基地》 《哈利·波特与死亡 圣器》
课外古诗词诵读:
七上
峨眉山月歌/李白 秋词(其一)/刘禹锡 竹里馆/王维
七下
泊秦淮/杜牧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夜雨寄北/李商隐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 潼关/谭嗣同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逢入京使/岑参 晚春/韩愈
贾生/李商隐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 五)/杨万里 约客/赵师秀
注释
• • • •
简明有效 提供背景 精心撰写 提供方法
导读
关键词五:重视选文
注重选文的质量,加大选文的开发力度
思想内容好
适应性:难易适 度,适合教学
语言文字好
适合教学 时代性:贴近生活, 增加趣味 多样化:内容古今中 外、体裁多样
自主阅读推荐
• 旨在照顾更多学生的阅读趣味,扩大名著推荐的范围。
• 学生根据各自兴趣,自行安排阅读。 • 书目选择考虑两个因素
• • 可读性与经典性相结合 与阅读方法契合,或与主推荐名著类型相同
七年级上册 主推荐名著 阅读方法 自主阅读推荐
《朝花夕拾》 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城南旧事》 《湘行散记》 《西游记》 精读和跳读 《猎人笔记》 《镜花缘》 圈点批注 《红岩》 《创业史》
七年级上册 朗读 七年级下册 精读
阅读方法
略读
默读
浏览
维度之二:语文要素
关键词三:双线组元
七年级上册
品味精彩语句 体会思想感情
七年级下册
把握人物特征 掌握叙事角度和详略
把握文章大意 理清作者思路
阅读 策略
了解抒情方式 感受文章风格
概括文章中心 发挥联想想象
学有心得 学会思考质疑
维度之二:语文要素
关键词四:三位一体
11 《论语》十二章 14 *走一步,在走一步/莫顿· 亨特 15 诫子书/诸葛亮 18 狼/蒲松龄 22 寓言四则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伊索寓言》 蚊子和狮子/《伊索寓言》 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 杞人忧天/《列子》
关键词六:多层次构建助学系统
多层次构建自主学习的助学系统,便于学生使用。
(1)两类课型: 教读和自读 教 读 自 读 学生运用在教读中 获得的阅读经验, 自主阅读,强化阅 读方法,沉淀为能 力,目的是用“法”
教师引导,运用一 定的阅读策略或阅 读方案,完成阅读 任务,达成阅读目 标,目的是学“法”
阅读单元
(2)加大两类课
型的区分力度
自 读
教
读
预习、注释、思考 探究、积累拓展、 读读写写、补白
旁批、注释、阅读 提示、读读写写、 补白
阅读单元
读读写写:
新教材重视字词的积累,并注重培养学生的汉字审美意识:
学习 生活 人生 之舟 动物 与人 想象 之翼
5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 6 散步/莫怀戚 7 *散文诗二首 金色花/泰戈尔 荷叶· 母亲/冰心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10 *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 12 纪念白求恩/毛泽东 13 植树的牧羊人/让•乔诺 16 猫/郑振铎 17 *动物笑谈/康拉德· 劳伦兹 19 皇帝的新装/安徒生 20 诗二首 天上的街市/郭沫若 太阳船/吴望尧 21 *女娲造人/袁珂
语文味:能咀 嚼,可模仿
经典性:文化内涵,文 化尊严,文化基因
注重选文的质量,加大选文的开发力度
•
特别强调:增加古诗文的阅读量 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 •
文白混编+集中编排
古代诗文总计130篇(首),约占总篇目数的52%。 综合性学习中有一个专门的传统文化专题。
七年级上册选文一览表
主题 第一 单元 1 春/朱自清 四季 2 济南的冬天/老舍 美景 3 *雨的四季/刘湛秋
课
文
4 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曹操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次北固山下/王湾 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8 《世说新语》二则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
从 选 文 看 变 化
第二 单元
至爱 亲情
第三 单元 第四 单元 第五 单元 第六 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