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卫生与医院感染

合集下载

医务人员手卫生与医院感染管理

医务人员手卫生与医院感染管理
医务人员保持良好的手卫生,展示专业精神和对患者健康的尊重。
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步骤
1
湿润双手
用清水湿润双手,以便肥皂产生更多泡沫。
2
洗手并搓揉
用肥皂搓揉双手至少20秒,包括手掌、指缝、指尖和手腕。
3
冲洗和彻底擦干
用清水冲洗手部,然后用纸巾或干净的毛巾彻底擦干。
医院感染管理的概述
定义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接受医疗 过程中出现的与医院环境或治 疗流程相关的感染。
3
团队合作
建立跨学科的感染控制团队,共同制定和执行感染控制策略。
影响
医院感染会导致患者恢复延迟、 增加医疗成本,甚至造成严重 并发症。
监测
医院采用各种监测方法追踪和 报告感染发生率,以便及时采 取预防措施。
医院感染的常见类型
1 肺部感染
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肺部感染,可以在重症监护病房中传播。
2 尿路感染
常见于导尿管插入患者,若不及时预防和处理可能引发并发症。
3 手术部位感染
确保医务人员接受相关培训以掌握正确的手卫生 和感染控制方法。
某些患者可能因年龄、免疫系统受损或基础疾病 而容易感染,加大了预防工作的难度。
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和医院感染管理的 方法
1
教育与认知
提供持续的培训和教育,增强医务人员对手卫生和感染管理的认知。
2
技术创新
应用科技创新,如自动消毒设备和电子监测系统,提高感染控制的效率。
手术过程中感染手术切口,可能导致切口愈合困难和延迟恢复。
预防医院感染的策略
手卫生
通过正确洗手和使用消毒剂来减 少微生物的传播。
、消毒和整洁, 减少致病菌的滋生和传播。
促进医务人员接种适当的疫苗以 预防某些疾病。

医院感染与手卫生的重要性

医院感染与手卫生的重要性

医院感染与手卫生的重要性在医疗场所,特别是医院,感染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医院感染指的是患者在医院内收治期间感染的疾病,它不仅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治疗成本,还可能导致患者病情的恶化,甚至死亡。

与此相关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手卫生的重要性。

在医院环境中,手是最容易接触到病原体的部位,因此良好的手卫生措施对于预防医院感染至关重要。

手卫生是指使用适当的方法和设备,彻底清洁双手,以消除或杀灭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的过程。

如何正确地洗手呢?首先,我们需要用流水将双手完全湿润,然后取适量的肥皂,搓揉至起泡;接着,用五指紧密叠合,以掌心相对地将双手的背部搓30秒;再将手指交叉搓揉30秒;接下来,将左手的拇指旋转搓揉右手掌心,右手也要同样操作;然后,用掌心搓揉左手的手指背部,重复相同步骤处理右手;最后,用清水将残留的泡沫洗净双手,用干净的纸巾擦干。

手卫生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事实上,大约80%的传染病都通过接触染病者的双手传播。

这些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等。

尽管在医院环境中患者更容易感染,但医护人员也存在这个风险,甚至可能成为传染源。

因此,医护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手卫生规定,保持双手的清洁,以避免传播病原体。

手卫生不仅对医院内的人员重要,对于患者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患者往往处于较为脆弱的状态,身体抵抗力较弱,更容易感染。

如果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之前没有洗手或者洗手不彻底,病原体可能会通过医护人员的手传播到患者身上,导致感染。

因此,医护人员在与患者接触之前必须保持良好的手卫生习惯,以保护患者的健康。

除了医院内部,手卫生对于整个社会也具有重要性。

随着人们的活动范围的扩大,将病原体带入医院的几率不容小觑。

如果每个人都能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就能够减少病原体的传播,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此外,意识到手卫生的重要性也能够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积极的影响,提高整体的生活质量。

为了强调手卫生的重要性,医院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医院应该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教育他们正确的洗手方法和频率。

医务人员手卫生与医院感染管理

医务人员手卫生与医院感染管理

循证医学证据也证实,提高医 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可以显著 减少手部细菌数量,使医院感染 率降低30%。由此可见,医务人 员手卫生与医院感染之间的关系 不容置疑。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 的规范化管理,是关系医患安全,
医务人员
手卫生概 述
从临床实践看,医务人员在为患者 提供诊疗服务中,每一项诊疗技术、 护理操作,都是通过手来完成的, 医务人员手携带的细菌,就有可能成 为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源。医务人 员如果不注意保持手部的清洁卫生, 不仅不能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反
医务人员手卫生 与医院感染
管理
卫生管理
据文献报道美国每年都有5%的患者 发生医院感染,并直接导致约8.8万名 患者死亡,医院感染病例主要为接触 传播,经医护人员手传播细菌而造成 的医院感染约占30%。我国每年平均 400万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其中 30%--80%与医务人员手传播有关,直 接经济损失160亿---240亿人民币。大
但要能够经常和适时的洗手。
严格实施正确的洗手规则可 减少医院感染20~30%。
在不同环境下工作的医务 人员手卫生应达到的标准与 要求
(一)Ⅰ类和Ⅱ类区域包括层流洁 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普通 手术室、产房、普通保护性隔离 室、供应室洁净区、烧伤病房、 重症监护病房等。
Ⅰ类和Ⅱ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
四、医务人员配备不足,工作量较大,洗 手时间不能保证;
五、洗手剂因素,如经常普遍使用的肥皂, 可使手皮肤蛋白变性,导致皮肤粗糙甚
同时,需要说明的是,医务人员手 被细菌污染后无法通过灭菌进行彻 底处理,换言之,就是彻底、有效 的灭菌方法不适用于正常的手部皮 肤的处理。因此,对医务人员来说, 经常进行手卫生,是防止外来菌定 植及传播的重要手段,规范医务人

1 手卫生与医院感染的控制

1  手卫生与医院感染的控制
外科手消毒的注意事项
传统外科手消毒10分钟,近年研究表明2~6 分钟和 10 分钟的揉搓,手消毒效果没有显 著的差异。 术后摘除外科手套后清洁双手,再进行其 他的操作。 定期回顾,总结经验,并进行改进。 使用乙醇类手消毒剂,注意防燃与爆炸。
2、手套的使用:
A、使用手套并不能替代使用洗手或擦手液清洁手部。 (ⅠB) B、当事先知道会接触血液或其他潜在的感染性物质、 粘膜和破损皮肤时需要戴手套。( ⅠC) C、护理完患者后摘掉手套,不要戴同一双手套去护 理多个患者。( ⅠB) D、在戴手套护理患者时,如果手需要从被污染的患 者部位移至同一患者另一个清洁的身体部位或其他 地方时,应当换另一副手套或者摘除手套。(Ⅱ) E、避免重复使用手套( ⅠB)。如需要重复使用手 套时,回收利用手套时应确保手套完好无损并且没 有细菌污染。( Ⅱ)
3、注意事项
手被污染,先用流动水洗净,再使用手 消毒剂消毒双手。 连续诊疗间:如果手无可见的污染,可 使用速干手消毒液揉搓直至干燥。 双手直接感染病人及其污物,应先洗手, 再使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接触污物、微生物实验室操作后手的消 毒:接触前应戴好手套,操作后脱手套洗手。 若手直接接触到污物,应立即洗手与手消毒。
手部微生物污染情况
寄生于手部皮肤表面 数量与种类变化不定 多数为致病菌 }
寄生于毛囊、汗腺 与皮酯腺 数量与种类较恒定 少数为致病菌
} }
暂居菌 长 大 量 期 生 不 长 繁 消 殖 毒
{ {
繁殖速度较快 易于洗涤清除 有致病菌需消毒 长期生存与繁殖 不易清洗清除 具渗透性消毒剂可 杀灭

手部皮肤细菌分布
2、外科手卫生设施
( 1 )外科洗手的卫生设施



手卫生与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手卫生与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具体推广活动安排介绍
手卫生知识讲座
邀请医院感染控制专家或医护人员,为患者及家属举办手卫生知 识讲座,介绍手卫生的重要性和正确的洗手方法。
手卫生宣传资料发放
制作手卫生宣传资料,如海报、折页、宣传册等,发放给患者及家 属,供他们随时学习和参考。
手卫生实践操作指导
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让患者及家属亲自体验和实践正确的洗手方法 ,加深对手卫生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汇报范围
01
手卫生相关概念及现状
介绍手卫生的定义、洗手与卫生手消毒的区别、手卫生的现状等。
02
手卫生与医院感染的关系
阐述手卫生与医院感染之间的联系,以及手卫生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中的重要作用。
03
手卫生改进措施及效果评价
介绍医疗机构为加强手卫生所采取的措施,如制定手卫生制度、提供手
卫生用品、开展手卫生宣传和培训等,以及这些措施实施后的效果评价
手卫生与医院感染预防与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控制
• 引言 • 手卫生基本概念与重要性 • 手卫生设施与用品配置要求 •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操作流程 • 监督检查与持续改进策略 • 患者及家属参与手卫生推广活动设计 • 总结与展望
目录
CONTENTS
消毒剂等。
消毒剂浓度
根据消毒剂的种类和用途,选择合 适的浓度,确保消毒效果。
消毒剂使用方法
取适量消毒剂于掌心,双手相互揉 搓至干燥,注意消毒剂覆盖双手所 有部位,包括指缝、指尖等。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04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操作流程
洗手时机和指征掌握

手卫生与医院感染防控ppt课件

手卫生与医院感染防控ppt课件
制定医院感染报告制度,发现疑似或确诊感染立 即报告。
数据分析
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
反馈机制
及时反馈监测结果,指导临床医生采取防控措施 。
04
手卫生与医院感染防控实践
医护人员手卫生实践
洗手
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进 行诊疗操作前,应使用洗手液 或肥皂彻底清洗双手,时间不 少于15秒。在无洗手设施时, 应使用手部消毒剂。
在接触患者或进行其他操作时,如果发现手部有明显 污渍或可能污染的情况,应及时洗手。
定期对手部进行消毒,特别是在处理患者体液或接触 患者伤口时。
手卫生用品的选择与使用
选择温和、不刺激皮肤 的洗手液或消毒剂。
使用洗手液时,应将适 量洗手液倒在掌心,揉 搓双手至完全起泡。
避免使用过多的洗手液 或消毒剂,以免对手部 皮肤造成刺激。
定期更换手卫生用品, 确保其有效性。
03
医院感染现状与防控策略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
02
01
03
传播途径多样
医院感染可通过接触、飞沫、空气等多种途径传播。
易感人群集中
医院内患者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
病原体复杂
医院感染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种类繁 多。
医院感染的防控措施
01
02
03
04
04
挑战三
手卫生执行力度不够。
挑战四
患者及家属对手卫生的认知不 足。
未来手卫生与医院感染防控的发展趋势
趋势一
趋势二
趋势三
趋势四
智能化手卫生监测与管 理系统。
推广新型手卫生技术和 产品。
加强手卫生教育与培训 。
建立手卫生质量评估与 持续改进机制。

手卫生与医院感染防控

手卫生与医院感染防控

手卫生与医院感染防控手卫生与医院感染防控一手卫生与医院感染的关系二手卫生的依从性三怎样规范手卫生一、手卫生与医院感染的关系1、从医院感染发展史说明手卫生与医院感染控制的关系2、从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研究中证明手卫生是最重要的3、从历年的医院感染爆发事件说明手卫生的重要性4、从新生儿易发生医院感染的因素说明与医院感染的关系5、从手部皮肤的带菌情况进一步证实手卫生的重要6、从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微生物污染的情况看手卫生的重要性从医院感染发展史说明手卫生与医院感染控制的关系医院感染问题是在医学的发展过程中被逐步认识。

早在公元500年印度外科学家Susruta首次报告了产褥感染,分析了感染原因,从此强调助产人员在接生前必须修剪指甲并洗净双手。

现代流行病学之父—塞麦尔韦斯应用系统的监测技术证实了维也纳某医院产褥热高发的原因,并通过实施严格的洗手措施防止产褥热的传播。

19世纪中期现代护理创始人—南丁格尔建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制度,采取隔离、病房通风、戴手套等措施,使前线伤员死亡率从42%下降到2.7%,在以后的许多研究中,也证实了医生在诊查不同病人之间,即使是清洁洗手都能降低医院感染率。

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证明,在医院内医院感染往往是通过医务人员的手直接或间接地接触污染物品或病人,使其成为传播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媒介。

这一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医院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在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研究中证明手卫生是最重要的在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研究中发现:1:尽早拔除或更换导管。

2:做好日常导管护理工作。

3:手部卫生。

从历年的医院感染爆发事件说明手卫生的重要性•1998年深圳妇儿医院院内感染事件•2003年2月我国发生的非典型性肺炎(SRAS)•2005年12月安徽宿州“眼球事件” 医院感染管理之痛。

•2008年9月福建三明二院麻醉事件4名患者死亡。

•2008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一附属医院8例患儿死亡。

新生儿易发生医院感染的因素1 新生儿免疫功能低对病原体普遍易感2 与公共医用器材、环境、生活用品接触机会多(暖箱、辅助呼吸、尿布、奶瓶)3 医院编制少,工作忙。

手卫生与医院感染

手卫生与医院感染
水龙头、流动水、清洁剂、干手用品、手 消毒剂等。
手卫生设施
❖ 4.1 洗手与卫生手消毒设施 ❖ 4.1.1 设置流动水洗手设施。 ❖ 4.1.2 手术室、产房、导管室、层流洁净病房、 ❖ 骨髓移植病房、器官移植病房、重症监护病房、 ❖ 新生儿室、母婴室、血液透析病房、烧伤病房、 ❖ 感染疾病科、口腔科、消毒供应中心等重点部 ❖ 门应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有条件的医疗机构 ❖ 在诊疗区域均宜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
手卫生规范----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 3.1 手卫生 hand hygiene 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 毒的总称。 ❖ 3.2 洗手 handwashing医务人员用肥皂 (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 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 3.3 卫生手消毒 antiseptic handrubbing 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 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 医院感染根据病原体的来源不同,分为外源性和内 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 又称交叉感染,病原体来自
病人体外,即来自其他住院病人、医务人员和医院 环境等。可以通过消毒、灭菌、无菌操作及隔离等 措施得到预防和控制 。 内源性感染 又称自身感染,
病原体来自病人自身储菌库的正常菌丛或外来的已 定植菌。内源性感染往往与病人基础病、诊疗措施 等多种因素有关,目前还难以预防 。
医务人员手部的菌落为3.9X104—4.6X106 培养皿显示:医务人员的手很容易受到暂居菌的污染
❖ 手卫生差可直接引起医院感染(NI)
❖ 1867年英国外科医生李斯特(Lister J)研究发 现用碳酸溶液消毒医师的双手使截肢手术的病 死率从45.7%减低到15%。
❖ 1847年Semmelweis的研究发现产褥热发病率 高的原因与医师手的污染有关,采用漂白粉水 洗手后,产妇因产褥热而死亡的病死率从22% 降至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3.手部皮肤的完好性与医院感染 手部、前臂皮肤应当完好,没有破损, 皮肤的破损使细菌更容易种植到各层皮肤, 其完整性的破坏增加了患者和医务人员的 感染机率。
(四)手卫生依从性与医院感染
一些研究表明,保持洗手的习惯,良 好的依从性可使各种微生物的感染率降低, 还有大量的研究提示感染与医务人员缺乏 依从性或工作量过大有关,这种关系主要 体现在手卫生的坚持上。

在暂居菌中有一部分是致病菌,常见 有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 这些细菌在皮肤上的存活时间一般不足24 小时,经常洗手随时会清除这类细菌。

常居菌和暂居菌可以相互转化,如果 长时间不进行手部皮肤的彻底消毒,暂居 菌就会进入毛囊、汗腺和皮脂腺内,并变 成常居菌。反之常居菌也会移居到皮肤的 表面,成为暂居菌。

一百多年前,奥地利医生首先证实了 洗手的价值,他发现产褥热病死率高的原 因,与医师解剖尸体后不洗手便去处理产 妇有关。他要求医师在解剖后处置每一位 产妇前采用漂白粉洗手,通过这一简单的 措施,使该医院产褥期葡萄球菌脓毒血症 的病死率由22%降到3%。
有资料表明,婴儿室的婴儿自出生至 出院的感染率与接触婴儿护士的手是否经 过清洁消毒有明显关系,护士接触婴儿前 不洗手婴儿的感染率为2.65%,经洗手后婴 儿的感染率降为1.24%。
• (一)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提供必要 的手卫生设施 • 1.手卫生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因此医院应制定相应的手卫生制度,并严 格执行。

2.医院应建设或改善手卫生设施,选 择有效又无刺激的手清洁剂和手消毒剂, 为医务人员提供良好、便捷的洗手设备与 设施,提高全体医务人员洗手的自觉性。
(二)开展培训 手卫生涉及面广,需要广大医务人员 和各个层面如医院管理层的配合,因此需 要开展广泛的培训。

但是常住菌不易用肥皂彻底洗掉,而 金黄色葡萄球菌虽然多为暂居菌,但它会 在皮肤上很快繁殖,所以必须用机械清洁 法与化学消毒法相结合,才能取得满意的 效果。
(三)手卫生与医院感染
1.手卫生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 由于经手接触传播是导致病原微生物 在医患之间交叉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而 通过正确的手卫生可以显著的减少手上携 带的潜在病原体,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 所以手卫生已经成为降低医院感染最可行 和最重要的措施。
3.洗手后应正确进行手的干燥,干手设 施最好使用纸巾,也可使用纯棉小毛巾, 一用一消毒,或其他可避免手再次污染的 方法。 4.手卫生设施的设置应方便医务人员使 用。
(二)外科手卫生设施
• 1.外科洗手:采用流动水洗手,有条件 的医院可使用过滤水或经过消毒处理的水。 必须是非手触式开关,如采用感应式、脚 踏式开关。清洁剂可使用肥皂或皂液,最 好使用皂液。术前洗手用的洗手池大小应 该适度,池壁光滑无死角,易于清洁。
在关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液感染 的危险因素的研究中,在剔除混淆因素后, 患者与护士的比例成为血液感染的一个独 立的危险因素,提示护理人员的缺乏可导 致这种感染的增加。
护士缺乏可使患者特别集中的单位的 MRSA更容易扩散,因为这时护士容易忽 视手卫生。在职医务人员数低于需要量, 容易导致忽视这些感染控制措施。

常居菌 : 指能从大部分人的皮肤上分 离出来的微生物,是皮肤上持久的固有的 寄居者。如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棒状杆 菌类、丙酸菌属、不动杆菌属等。

暂居菌 :指寄居在皮肤表层,常规洗 手容易被清除的微生物。接触患者或被污 染的物体表面时可获得,可随时通过手传 播。

抗菌皂(液) :指含有一定浓度的抗 菌剂,能减少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的肥皂或 皂液 。
五、

手卫生设施
手卫生设施包括一般手卫生设施和外 科手消毒设施。
(一)一般手卫生设施
1.应采用流动水洗手:水龙头应位于洗 手池的适当位置,开关最好为非手触式, 手术室、产房、导管室、层流洁净病房、 骨髓移植病房、器官移植病房、重症监护 病房、新生儿室、母婴室、血液透析病房、 烧伤病房、感染疾病科、口腔科、消毒供 应中心等重点部门必须配备非手触式水龙 头。

洗手池应设在手术间附近,数量根据 手术台的数量设置,通常不应少于手术间 数。洗手池上缘的高度距地面以1m为宜。 两水池的间距应 ≥ 50cm;或两个水龙头的 间距≥150cm,这样可避免刷手时因飞溅而 造成的相互污染。
洗手池由于经常处于潮湿状态,有利 于细菌滋生,应制订清洁制度,每日清洁, 定期消毒如每天用含有效氯为500mg/L的 消毒剂进行消毒。
六 、 一般手卫生法
(一)洗手方法 1.洗手应遵循的原则:当手部有血液 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 ,应用肥 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当手部没有肉 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 双手代替洗手。
2.医务人员在下述情况下,可选择洗 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1)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 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2)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 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 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三)财力与物力的支持 医院应在财力与物力上,给予手卫生 工作大力支持,包括提供合适的手卫生设 施和手卫生产品如速干手消毒剂,为医务 人员执行手卫生措施提供必要的条件。
(四)监督与指导 医院应加强对全院临床、医技及有关 部门手卫生的监督,包括对手卫生设施的 管理;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指导,提高手卫 生的依从性,使广大的医务人员将手卫生 变成自觉行动。
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在诊疗区均易配备 非手触式水龙头;清洁剂可为肥皂或皂液, 使用固体肥皂应保持干燥,皂液应放在清 洁的容器内,容器应定期清洁消毒或在更 换皂液时清洁消毒或使用一次性容器。
2.最常应用于手部皮肤消毒的消毒剂有 乙醇、洗必泰、碘伏、乙醇与洗必泰的复 合制剂等,手消毒剂应为符合国家有关规 定的产品;且医务人员对选用的手消毒剂 应有良好的接受性,手消毒剂无异味、无 刺激性等。
有调查表明在工作高峰,接触患者前 坚持洗手的仅仅为25%,但是在医务人员 相对充裕时坚持洗手的达70%,监测表明 在这个时期住院的患者发生感染的机会是 平常的4倍。
可见注意手卫生可降低手上的细菌量 尤其是致病菌,从而降低通过手传播疾病 的可能性。最终达到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 目的。
四、 手、 纱布和毛刷。如果用毛刷则大小、刷毛软 硬度要合适。刷手工具应有专人负责,定 期检查质量,发现有不合格时必须及时更 换。也可使用一次性的刷手工具。

刷手工具应放在方便取用的位置,一 用一消毒,在消毒前必须先用清水冲洗干 净并干燥。
2.外科手消毒:应配备外科手消毒剂, 并取得卫生部卫生许可批件,有效期内使 用。常用外科手消毒剂有氯已定与醇类的 复合剂、碘伏和4%氯已定等;还应配备消 毒液分配器以及干手用无菌巾。 3.其他用品:计时器、指甲剪、洗手 流程及说明图等。
(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4)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 物品之前; (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6)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 • • • • •
3.医务人员洗手方法:应按照国际通用六步 法进行洗手(每步至少洗5次): 掌心擦掌心。 手指交错,掌心擦掌心。 手指交错,掌心擦掌背,两手互换。 两手互握,互擦指背。 指尖摩擦掌心,两手互换。 拇指在掌中转动,两手互换。具体步骤见下图:

手卫生设施:指用于洗手与手消毒的设 施,包括洗手池、水龙头、流动水、清洁 剂、干手用品、手消毒剂等。

可见污染:手上有可见的污物或有可 见的血液、体液、引流物、分泌物等的污 染。 • 护手:减少皮肤刺激的方法。
三、 手卫生对医院感染的作用
• • (一)手部细菌 1.手部正常菌群:种类和数量是相对固 定的。多为非致病菌,如凝固酶阴性葡萄 球菌、丙酸杆菌属、不动杆菌属和某些肠 细菌家族的成员、存在于皮肤深层的汗腺、 毛囊和皮脂腺内。不易被机械的摩擦清除, 需要使用一定的消毒剂将其清除。

2.手部常见暂居菌:暂居菌位于皮肤 外层死亡的表皮细胞层间以及指甲下裂隙 或皱裂处,是皮肤与其他物品接触时滞留 在皮肤上的。

这类菌群由环境污染细菌所致,数量 和种类变化不定,与每个人接触物品的种 类、污染的程度和对手的清洁习惯密切相 关。医务人员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或接触 患者周围环境获得,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
手卫生与医院感染的控制
青医附院海阳分院 医院感染管理科 辛月花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医院感染问题 越来越引起医学界的高度重视,成为当今 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众所周知引起医院 感染的因素很多,而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 医院感染散发和流行暴发非常重要的因素, 因为各种诊疗、护理活动都离不开医务人 员的手。如果手卫生不良,即可直接或间 接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
目前国内外医院内手卫生状况不令人 满意,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有些医护人 员对手卫生的重要性及意义认识不够,不 能严格执行手卫生要求;二是医院手卫生 设施不够完善、不方便、甚至缺乏,影响 了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医院感染认识的提 高,手卫生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医院管理 者和医务人员的重视,手卫生已成为控制 医院感染散发,同时也是控制医院感染聚 集性发生的重要措施,是具有很高成本效 益与成本效果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根据国外报道,严格手卫生措施可以 降低30%的医院感染,美国疾病控制中心 2002颁布的“手卫生指南”所引用的大量 临床报告也证实了手卫生措施的有效性。
同时手卫生措施也是标准预防的重要 措施之一。而标准预防是目前国内外公认 的控制医院感染的基本措施。
• •
2.手卫生不当直接引起医院感染 在控制医院感染的众多措施中,做好 手部皮肤的清洁与消毒,可视为最重要、 最简便易行的措施之一。
二、 手卫生的定义
手卫生:包括 医务人员洗手、 卫生手 消毒和 外科手消毒。 洗手:是指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 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 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