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知行共16页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点(完整珍藏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点(完整珍藏版)

绪论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常以简答题出现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已经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充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简言之,马克思主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

1、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尖锐化(客观条件)从17世纪40年代到19世纪上半叶,英国和法国等西欧主要国家相继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

从18世纪60年代首先在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法国、德国也相继发生了工业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和工业革命的发生,使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

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一方面大大发展了生产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带来了物质财富的空前增长;另一方面,又导致了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尖锐化。

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个矛盾表现为个别工厂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趋势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必然导致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2、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化(阶级基础)掌握三大工人运动,常以多选题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矛盾的尖锐化。

具体表现为三大工人运动: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先后两次举行武装起义,明确提出了“建立共和国”的口号;1836年,在英国开始了“人民宪章”运动;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的工人发动了起义,提出了消灭私有制的口号。

标志着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整体。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内在矛盾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造了条件;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成为可能;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科学社会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常以选择题出现◆1、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产生最直接、最重大影响的,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点归纳总结

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点归纳总结

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点归纳总结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思想体系,其核心内容包含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个方面。

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

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科学的认识世界的方法,也为我们解析社会现象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工具。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下面将对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辩证唯物主义知识点1. 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具有客观存在的独立性和物质性,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其基本原理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等。

2. 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区别形而上学倾向于对事物进行孤立、静止的片面认识,而辩证唯物主义则强调事物的内在矛盾、运动和发展。

3. 辩证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客观实在的,能够主动地改造和塑造世界,而唯心主义则将思想、意识视为第一性。

4.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起点和落脚点,唯有实践才能验证和发展认识。

二、历史唯物主义知识点1.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历史发展是一种客观规律,社会革命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2.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关系的变革会引发社会制度的变革。

3. 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变革的主要推动力,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4. 大众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唯物主义关注广大群众的作用和地位,认为群众是历史变革的主要力量。

三、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理论知识点1.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指导思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坚持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2. 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共产主义追求共产社会,具有消灭剥削、实行共产主义分配原则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3. 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和任务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包括在经济上实行公有制、政治上实行人民民主、文化上实现全民素质的提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马克思主义的含义1、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由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4、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组成部分。

5、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的精髓。

6、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

7、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8、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基础上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主要包括实事求是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历史分析的方法、群众路线的方法等。

二、马克思主义的创立1经济社会根源: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实践基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激化。

3、思想渊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4、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马克思1845年春天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马克思、恩格斯1844-1846年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形成。

5、1847年《哲学的贫困》和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导论知识框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导论知识框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导论知识框架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以马克思、恩格斯为代表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核心,即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历史观。

以下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导论的知识框架:
一、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唯物主义认识论:强调物质决定意识,反对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观点。

2. 辩证法:强调事物的矛盾运动和全面发展,包括对立统一、斗争和转化的规律。

3. 革命观点:认为社会的变革是通过阶级斗争和革命实现的。

二、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1. 历史的发展规律:强调社会形态的更替和历史进步的动力。

2. 社会形态变革: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
义社会再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演进。

3. 阶级斗争:认为社会发展的驱动力是阶级斗争,强调无产阶
级革命的意义和作用。

三、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目标和理想社会制度,主要包括以下
几个方面:
1. 生产资料公有制:强调生产资料的公有化,消除私有制。

2. 分配制度:实行按劳分配原则,追求公平和正义。

3. 国家与政权:强调无产阶级专政,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国家。

以上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导论》的知识框架,对于理解和
学习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读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读

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基本内容是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基本理论、基本范畴,是其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理论表达。

这些基本原理和范畴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概括。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世界观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内容。

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内容:①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对这同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②存在和思维有没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同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3.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物质观: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理论意义:第一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论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4.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属法学学科门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二级学科,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发展动力,从而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两个必然性”。

同时本学科也关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体系及各部分间的内在联系。

本学科是一门涉及哲学、政治学、伦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结构图讲解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结构图讲解

实践观点是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实践
从实践到认识
从认识到实践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主客观具体历史的统一
含义(正确认识)
客观性(原因①②)一元性
形式的主观性
对立统一①②③④坚持真理,修正谬误
检验标准:实践
含义
特性①②③④
含义、特点①②③实践标准、人民标准
功能①②③
价值观含义、作用①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体现①②③
要求: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第三章
历史观基本问题两种பைடு நூலகம்史观
社会存在①②③生产方式(决定①②③)
社会意识①②社会意识形态
生产力基本要素①②③科学技术
生产关系基本构成①②③所有制
经济基础内涵①②
上层建筑构成①②
内涵
统一性与多样性
必然性与选择性
前进性与曲折性
社会基本矛盾(作用①②③)根本动力
阶级斗争(作用①②)直接动力
第一章
内涵(世界观、方法论及其关系)
世界怎样存在
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世界是什么)(认识是什么、认识怎么样)
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
(世界怎么样)(社会是什么、社会怎么样)
物质(客观实在)
意识(主观映像)
物质与运动(关系)
物质运动和静止
时间和空间
社会的物质性表现①②③
实践内涵、基本特征①②③、基本形式①②③ 人的存在方式
资本周转:影响因素①周转时间②资本构成(固定资本、流动资本)
社会再生产
工资:本质(劳动力价值或价格)、形式(计时、计件)
平均利润率等量资本要求等量利润各部门竞争(产业、商业、银行等)

大学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点总结ppt课件

大学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点总结ppt课件
什么是矛盾?矛盾的属性,矛盾两种属性之间的关系。矛 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 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相互分离的 性质和趋势。
精选课件ppt
20
质变量变规律。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 ,是事物相对稳 定性的不显著变化。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精选课件ppt
12
意识具有能动性的特征。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 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 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
反映
精选课件ppt
13
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运动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肯定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强调非理性因素要受理性因素的制约,同时也承认非理性 因素的重要作用。科学需要创新,科学创新是理性因素和 非理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精选课件ppt
29
认识过程具有复杂性和无限性:受主观条件(主体的知识 水平、认识能力及立场、方法的限制 )与客观条件的制
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 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精选课件ppt
11
什么是物质?哲学意义上的物质不是具体的事 物,而是指客观实在性。世界的统一于物质性
意识: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 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 了决定性的作用,因而并不是有了大脑就有意 识,社会实践(劳动)是意识得以可能的关键。
3.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框架以及重点原理详解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框架以及重点原理详解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框架以及重点原理详解从学科体系看,《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几乎涵盖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在内的全部重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章节体系安排看,由绪论和正文组成。

其中,绪论包含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等三个层面的问题。

正文由七章组成,前三章集中讲授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包括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唯物辩证法原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地历史地统一的原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和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等七大理论。

就其中每一部分重点原理,跨考教育政治教研室张老师总结如下:一、第一讲绪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本讲主要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及其基本特征,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总括性的说明。

它分为三部分:首先阐明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并以哲学基本问题为依据,概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其次着重讲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尤其强调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具体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哲学,是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

二、第二讲辩证唯物论(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本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

它以物质和意识或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为主线,系统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实践观和意识观。

相应有四个原理:(1)物质存在形式原理(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时空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2)实践本质原理(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主体能动性等特点);(3)意识的本质和能动性原理;(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世界本质的原理,是唯物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

最后本讲阐述了关于正确认识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

从历届真题看,命题呈现出以下趋势:第一,在物质观上,主要考查对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及对运动所持的相对主义观点认识,均为选择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