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小学党建工作问题研究
加强中小学基层党的建设工作问题研究(定稿)

加强中小学基层党的建设工作问题研究〔内容提要〕学校党建工作是一项关系到学校党组织生机与活力,关系到教育党员干部培养与选拔,关系到教育事业兴衰的重要工作。
中小学基层党组织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把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事业发展贯穿始终,围绕教育教学开展工作,保证监督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在学校的贯彻执行;支持校长依法行使职权;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支持教代会开展工作;参与学校重大问题的决策;加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领导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和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
学校党建工作是一项关系到学校党组织生机与活力,关系到教育党员干部培养与选拔,关系到教育事业兴衰的重要工作。
学校党组织是保证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学校全面贯彻落实的组织者、实施者;是加快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推动者;是宣传、组织、带动和影响广大党员教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升学校党建教学工作整体水平的有利保障,担负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团结和带领广大教职工完成培养“四有”新人的历史重任。
新时期,面对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学校党组织如何强抓机遇,与时俱进,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推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是中小学校党组织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中小学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教育局党委按照“围绕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党的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对保证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还有不少薄弱环节亟待加强,主要问题表现在:(一)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个别基层党组织还存在工作程序、管理关系尚未理顺的情况,对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的关系及内涵理解不到位,党政领导团结协作意识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二)个别学校党组织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相对薄弱,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落实不到位。
加强中小学党建工作问题研究

加强中小学党建工作问题研究研究新时期中小学党建工作,是搞好学校开展教育活动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加强学校党员队伍建设、做好党建工作的重大课题。
一、要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小学党建工作要不断确立“围绕教学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学”的指导思想,采取措施努力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党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保证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还有不少薄弱环节亟待加强,主要是:有的学校对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抓党组织建设的力度不够;部分中小学抓党建工作的方法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没有找准党建工作与教学工作的结合点,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不强;有的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薄弱,等等。
因此,适应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已经成为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二、与时俱进,必须进一步大力加强和改进农村中小学党建工作党的十六大强调“必须毫不放松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加强和改进农村中小学党建工作是我们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基础工程,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务求实效。
1、要把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党建工作作为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要切实抓好从党建方面加强对中小学领导干部和教师队伍的管理。
二要加强对中小学党建工作的管理,要根据教育的特点,加强对中小学党建工作的指导和领导,对一些重大问题与上级组织部门沟通和协调,共同研究,形成合力和发挥教育的优势。
2、配强一个班子。
配强配好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班子是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关键所在。
一是要坚持标准。
要按照十六大提出的“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要求和干部“四化”方针,认真贯彻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真正把德才兼备、实绩突出和群众公认的同志选拔到中小学党组织的领导岗位上来,要特别注重党支部书记人选的培养和选拔,不能把书记职务作为二线岗位来配备。
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对下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对策和建议1.加强对《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相关法律的学习,明确学校党建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正确理解校长负责制和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内涵,切实落实责任,做到分工协作、职责到位、权责统一,“两手抓,两手硬”,使学校党的工作真正为教育教学保驾护航、提能造势,发挥好政治保障作用。
2.学校党组织进一步探索在新形势下提高政治思想工作效益的方法途径,积极参与学校工作决策,团结党政工团队妇女等群众组织积极为教学工作献计献策,提高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切实提高教育质量。
3.加强学校党的干部队伍建设。
教育主管部门要采取切实行动,对学校领导和教育主管部门相应干部进行培训,提高责任意识和协作意识,明确各自的责任,要求党政互相尊重对方的工作,善于聆听不同的意见,提高民主作风,从而减少决策的失误。
4.加强党的民主作风建设。
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自觉自愿的让权力在阳光下运作,减少群众误解,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拒绝物欲的诱惑,合理开支,合法开支,从实做账,反对假账。
按照《党章》对党员的要求,校长作为一名党员应及时向党组织汇报财务等工作情况,并实事求是的向工会大会报告工作。
5.加强党的组织机构建设。
上级组织部门要认识到职责到位的优势,分清学校分工,布置工作按职责落实到位,避免布置工作时的盲目性,从而保证工作效果。
必要时以教育主管部门为主制定相应的职责制度,明确党建工作、行政工作职责,进一步落实岗位责任制,做到权责对应。
6.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
紧紧围绕教育教学中心任务,精心设计活动载体,创新党组织活动内容和方式,不断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建立创先争优长效机制,教育引导党组织和党员在完成中心任务、推动日常工作、解决突出问题中创先进、争优秀。
7.广泛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团队等活动,不断提升党员的学习能力和专业水平。
推进学校党务公开,健全党内情况通报、情况反映、重大决策征求意见等制度,保障党员民主权利。
浅谈中小学党建工作

教学质量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就是完成任务 。他们虽然认识到 性 ,混淆了教育教学丁作和党建工作二者的关 系。因此 ,要修正
了党建工作 的重要性 ,但 是在 实际工作 中并 没有 真正把党建工 上述 问题 ,就要 突出 中小学党 建工作 的重要 性 ,提高 中小学党
作放在重要位置 。例如 :在安排工作时间和 日程时 ,分配较少的 建工作 的有效性 。
几点策略 ,把加强中小学党建工作放到推进 中小学教育创新的 建 工作 只重 形 式 ,忽 略 内 容 建设 ,不 能 起 到 指 导 教 学 、服 务 教 学
基础和 关键地位 ,为增强 中小学 党组 织的创造 力、凝 聚力和战 的 良好 作 用
斗 力提 出 自 己的看 法 。
4过 分 重视教学 ,对党员教师的教育不够重视
基 础 性 工 作 。
养 ,过 分 重 视 教 师教 学 能 力 的提 高 ,忽 视 党 组 织 对 教 师 的政 治
一 、 目前 中小 学 党 建 工 作存 在 的 问题
培养 。中小学校党建工作对这方面 的忽视带来 的结果是 自上而
中小学党建工作关 系到中小 学教 育的方向和性 质 ,是 中小 下对党建 工作 的不重视 ,党员教师 对党建工 作认识不深 ,政 治
的政治坚持 ,是社会主义办学方 向的关键点和落脚点 。加强 中 进性和表率作 用。这种情况 的发生 主要是 由于很多中小学在根
小学党建工作 就是在教育 的基础建设 上保 持党性 ,这关乎整个 本观念上认为学校 的主要工作就 是教 学 ,对 于教 师的培养也主
教育系统的根基 ,因此 中小学党建工作是 中小学办学 的首要 和 要在职业技 能 、师德 师风等方面 ,忽视 了对党员教 师 的党性 培
加强中小学党建工作研究

学校党组织担负着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每个环节的重要责任。
在新的历史时期,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不断开创中小学党建工作新局面,努力探索学校的基层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结合的方式和方法,是做好我县中小学教育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加强学校党员队伍建设、做好党建工作的重要课题。
为此,我们对全县中小学党的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筑堡垒、强班子、建阵地,夯实中小学党建工作基础全县现有中小学90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6所,初级中学1所,完小53所,初小28所,幼儿园1所;在校中小学生15619人,其中高中生726人,初中生3425人,小学生11468人;共有教职员工1247人,其中专任教师962人,临聘代课教师249人,特岗教师36人。
全县教育系统现有23个党支部,党员270人(女党员91名),占全县专任教职工的28%。
近年来,县委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坚持“抓组织强覆盖、抓班子带队伍、抓阵地建机制”的学校党建工作总体思路,突出重点,完善措施,进一步发挥学校基层党组织在加强学校管理、强化师德教育、推进体制改革等方面的政治核心作用。
(一)抓组织强覆盖,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针对以往部分中小学校不同程度存在的“三有三无”(即有学校无党员、有党员无组织、有组织无活动)的状况,着重抓好学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一是加强工作指导。
县委专门成立全县教育系统创先争优活动领导机构,并制定活动方案,先后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切实加强对中小学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及学校党团建设、师生思想政治建设的组织领导。
成立县委教育工作委员会,由县委副书记担任教育工委书记,并配备1名先后担任过乡镇党委书记、县委统战部长、县直机关工委书记,具有较丰富党建工作经验的同志任专职副书记,切实加强对面广量大的农牧区中小学校党建工作的领导。
加强中小学党建工作研究

学校党组织担负着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每个环节的重要责任。
在新的历史时期,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不断开创中小学党建工作新局面,努力探索学校的基层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结合的方式和方法,是做好我县中小学教育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加强学校党员队伍建设、做好党建工作的重要课题。
为此,我们对全县中小学党的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筑堡垒、强班子、建阵地,夯实中小学党建工作基础全县现有中小学90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6所,初级中学1所,完小53所,初小28所,幼儿园1所;在校中小学生15619人,其中高中生726人,初中生3425人,小学生11468人;共有教职员工1247人,其中专任教师962人,临聘代课教师249人,特岗教师36人。
全县教育系统现有23个党支部,党员270人(女党员91名),占全县专任教职工的28%。
近年来,县委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坚持“抓组织强覆盖、抓班子带队伍、抓阵地建机制”的学校党建工作总体思路,突出重点,完善措施,进一步发挥学校基层党组织在加强学校管理、强化师德教育、推进体制改革等方面的政治核心作用。
(一)抓组织强覆盖,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针对以往部分中小学校不同程度存在的“三有三无”(即有学校无党员、有党员无组织、有组织无活动)的状况,着重抓好学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一是加强工作指导。
县委专门成立全县教育系统创先争优活动领导机构,并制定活动方案,先后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切实加强对中小学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及学校党团建设、师生思想政治建设的组织领导。
成立县委教育工作委员会,由县委副书记担任教育工委书记,并配备1名先后担任过乡镇党委书记、县委统战部长、县直机关工委书记,具有较丰富党建工作经验的同志任专职副书记,切实加强对面广量大的农牧区中小学校党建工作的领导。
关于中小学党建工作专题调研报告

按照市委组织部组织科《关于报送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情况的通知》要求,教育局党委及时将“通知”转发至全市各中小学幼儿园,并成立了教育系统党建工作调查组,深入全市各中小学对党建工作进行了调查摸底,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党组织建设的基本情况:目前全市共有中小学幼儿园307处,教职工9752人,在校学生105793人,中小学幼儿园在职党员教职工2060人,中小学幼儿园离退休党员教职工743人。
已建立党总支5个,党支部74个,建立联合支部18个。
二、主要措施及成效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是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提升实施素质教育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要求。
为此,全市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坚持以“建好班子、带好队伍、教好学生、抓好质量”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紧紧围绕全市教育工作的重点抓党建,创新思维,创新方式、方法,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抓重点,强班子。
一是选好班长,配好班子。
遵照“政治素质高,大局意识强;学历层次高,创新能力强;工作热情高,进取精神强”原则,使一批德才兼备的人才走进党组织领导班子中,保证了党的基层组织在教育教学上的威信,很好地发挥了对教育中心工作的引领、促进和服务。
各中小学校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作风效能建设年活动为契机,针对学校班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支部成员认真撰写自查报告,进行班子整顿,增强了支部班子的整体实力。
二是强化教育,提高素质。
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基层党组织通过党干培训班、经验交流会、坚持理论中心组学习等形式,提高班子成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党风廉政建设和警示教育等,提高班子成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科学决策能力,强化公仆意识、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和自律意识。
目前各基层党组织讲团结、讲大局、讲协作、讲奉献整体素质普遍提高,战斗力明显增强。
特别是在平安校园创建活动中,各中小学校党支部一班人带领党员干部,细细排查学校安全隐患,研究制定应急预案,带头带班带岗,不辞辛苦,确保了学校师生生命和集体财产的安全,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了很高的威信。
新形势下中小学党建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河南教育·基教版2019第7-8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
因此,中小学校党组织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紧紧围绕教育教学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育事业发展,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努力开创中小学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一、新形势下中小学党建工作的问题问题之一:一些学校党的建设与教育教学工作还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
在现实工作中,有人认为教育教学工作是硬指标,党建工作是软任务,甚至认为党的建设牵扯了教育教学的人力、物力和精力,导致学校党建与教育教学工作“两张皮”。
问题之二:没有处理好党建与业务的关系。
一些人认为学校党的建设就是组织党员学习、召开民主生活会、发展党员、收缴党费等,党建工作没有找到有效的载体,停留在看似热闹的表层。
问题之三:中小学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监督保证作用、政治核心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问题之四:当前的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是“一把手”。
学校的工作重心无疑就是教学,上下关注的焦点是教学的实效性、教学的质量。
因此,中小学的党组织在这种大的背景下常常处于“边缘化”境地。
问题之五:有的青年教师在工作上有较高的要求、很出色,但在政治上缺乏追求。
对于这些教师,党组织没有主动关心并加强引导和教育,没有心灵的沟通与交融,他们中的积极分子没有向党组织靠拢。
与此同时,对有入党追求的同志缺乏正确引导,具备了入党基本条件的同志没有及时吸收到党内。
二、做好新形势下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对策对策之一:坚持问题导向,做到“两个融合”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相融合。
要找准党建工作与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结合点,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党风带校风,以党建工作高质量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水平。
强化党性教育、加强党员政治学习与教职员工师德师风建设、学生道德培养相结合,以党员表率作用提升全体师生的素质修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中小学党建工作问题研究研究新时期中小学党建工作,是搞好学校开展教育活动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加强学校党员队伍建设、做好党建工作的重大课题。
一、要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中小学党建工作要不断确立“围绕教学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学”的指导思想,采取措施努力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党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保证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还有不少薄弱环节亟待加强,主要是:有的学校对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抓党组织建设的力度不够;部分中小学抓党建工作的方法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没有找准党建工作与教学工作的结合点,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不强;有的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薄弱,等等。
因此,适应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已经成为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二、与时俱进,必须进一步大力加强和改进农村中小学党建工作
党的十六大强调“必须毫不放松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加强和改进农村中小学党建工作是我们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基础工程,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务求实效。
1、要把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党建工作作为完善义务教育
管理体制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要切实抓好从党建方面加强对中小学领导干部和教师队伍的管理。
二要加强对中小学党建工作的管理,要根据教育的特点,加强对中小学党建工作的指导和领导,对一些重大问题与上级组织部门沟通和协调,共同研究,形成合力和发挥教育的优势。
2、配强一个班子。
配强配好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班子是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关键所在。
一是要坚持标准。
要按照十六大提出的“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要求和干部“四化”方针,认真贯彻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真正把德才兼备、实绩突出和群众公认的同志选拔到中小学党组织的领导岗位上来,要特别注重党支部书记人选的培养和选拔,不能把书记职务作为二线岗位来配备。
二是要“两手都要硬”。
要坚决克服重视行政忽略党建配备领导干部的不正常现象。
党政“一肩挑”的,要挑选校长书记两个职务所具备的较高综合素质的同志担任,要确保把主要精力用于抓党建工作。
党政分开的书记和校长,可以实行交叉任职,要精诚团结,加强沟通,互相补台,确保学校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监督保证作用,坚决防止党政工作“一手软一手硬”、政强党弱和以政代党现象。
3、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党建工作要高标准、严要求。
一要优化常规管理。
要严格书记履行管党第一责任人职责,成立党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坚持党员学习日制度,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党建工作要有计划、有落实、有总结,认真开展民主评议党员、结对帮扶和争优创先等活动。
二是
优化队伍建设。
要大力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党员和教师队伍建设。
要狠抓理论学习,要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领导班子和党员要先学一步,学深一点,学透一点,以带动广大教师加强学习,自觉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
要加强师德教育,结合中小学工作实际,有的放矢地进行“敬业爱生、明礼诚信、平等合作、勤学乐教、廉洁奉献”教师基本道德教育,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学校党组织要关心爱护教职工,努力为师生员工多办实事,多办好事,不断改善教职工生活待遇和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热情帮助特困教职工,把党的温暖送到他们的心坎上。
三要优化党建考评。
要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中小学党建工作考评办法,把党建工作考评与学校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学校创建各项评估有机结合起来,把考评结果作为学校奖惩,中小学领导聘任、晋级、职评、评优、奖励等重要依据。
4、加强和改进农村中小学党建工作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要切实有效地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
要进一步健全学校内部决策机制,保证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的决策。
要认真执行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凡涉及学校的发展规划、重大改革、干部任免、重大经费开支及师生切身利益等重大问题,必须召开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决定。
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做好反腐倡廉工作,杜绝暗箱操作。
二要切实有效地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要加强
党员队伍的思想教育,切实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认真学习十六大精神和新党章,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
要切实加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注重在青年教师和优秀学生中发展党员。
要深入师生员工,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善于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及时解疑释惑,把矛盾消化在基层。
要大力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按照学生的成长规律,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做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要切实有效地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要完整准确理解校长负责制的内涵,着力建立校长负责制、党组织监督保证、教代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三位一体”的领导体制。
确保中小学党组织找准坐标,工作到位,使校长负责制形成一种定位清晰、责权明确、互相支撑、自我约束的新的领导模式,使党的基层工作与学校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做到党政一条心,拧成一股绳,开创新局面。
全面推进中小学精神文明和校园文化建设,党组织要协调沟通好学校行政、工会等方面的关系,整合学校各方面力量,为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创设优良环境,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工作中,巩固和发挥好党组织的政治核心、战斗堡垒和监督保证作用。
三、中小学党建要实现“五个好”
——领导班子好。
建设一个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
针、政策,把握教育规律,团结协作、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具有生机和活力,受教职工拥护的领导班子。
——党员队伍好。
建设一支理想信念坚定,热爱教育工作,有强烈事业心、责任感,在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改革中能身体力行,能充分发挥模范作用的党员教师队伍。
——工作机制好。
建立一个能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要求,保证学校党组织在实施校长负责制情况下充分发挥党的政治核心作用的工作机制。
——教学质量好。
中小学校素质教育工作得到有力推进,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广大学生热爱祖国、积极上进,教学质量和师生综合素质有明显提高。
——社会反映好。
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创优质教学、树优良校风、建优美校园,工作实绩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党组织得到群众拥护。
四、大力加强中小学党员队伍建设
抓好党员教育工作。
加强宗旨教育,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要在党员中深入开展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主要内容的理论学习活动,使广大党员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增强组织纪律观念,提高识别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想、歪理邪说的能力。
要不断改进党员教育的方式方法,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电教设备在党员教育中的作用,把党员教育工作与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内活动、与解决党员的实际困难结合起来,增强党员教育的效果。
加强党员管理工作。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认真抓好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建立高素质的党员教师队伍。
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和个人岗位职责,坚持和完善党员目标责任制,组织动员全体党员干部振奋精神,率先垂范,扎实工作,把满腔的政治热情变为推动各项工作落实的具体行动,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总之,中小学党建工作只要找准结合点,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就能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