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环境污染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的探讨

合集下载

环境污染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的探讨

环境污染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的探讨

环境污染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的探讨摘要环境的污染造成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包括导致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从长远看,最终需依赖于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本文讨论了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问题之间相关联的问题,例举了历史上由环境问题导致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并根据两个学科之间的关系原理,提倡创建无公害食品安全生产基地及农业现代化,逐渐实现农业生态保护和环境重建,从环境角度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关键词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环境科学与食品安全科学并不是泾渭分明的两个学科,它们之间有着很大的关联。

环境科学是一个范围较广、涉及学科较多的科学,其中的环境问题主要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前者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后者是由人为因素引起的。

因此,通常人们所说的环境问题一般是指次生环境问题[1]。

而环境问题分为环境破坏、环境污染及环境干扰三个部分[2]。

我们要关注的是与食品安全相关的环境污染问题。

环境的污染主要分为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及其他污染如固体废弃物、噪声、放射性、电磁、生物等[3]。

食品安全问题是近年来国内外高度重视和关注的问题,食品安全科学同样也是一个综合性的科学,涉及多学科、多领域方面的问题。

在食品安全危险性分析中,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来自食品添加剂、化学污染、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因素五大方面安全隐患[4]。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由环境污染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水污染和土壤污染及生物污染上,相应地,这三种环境污染在食品安全问题体系里,主要是化学污染物和农药残留及生物因素所导致的。

如图1。

当然,这种相应并不是绝对的,大气污染及其他污染也会有与食品安全相关联,如大气中的重金属颗粒的沉积等。

本文对食品安全相关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讨论,以揭示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问题之间的关系。

1环境污染的来源1.1水污染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曾把水中的污染物大体划分为八类:耗氧污染物、致病污染物、合成有机物、植物营养物、无机及矿物质、由土壤、岩石冲刷下来的沉积物、放射性物质、热污染。

环境保护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环境保护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环境保护对食品安全的影响一、背景介绍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保护对食品安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水源保护水是生命之源,也是食品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环境保护的一个关键点是保护水源。

污染的水源会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食品中的水质。

因此,通过保护水源,可以降低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含量,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三、土壤保护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也是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环境保护应注重保护土壤的肥力和质量,避免土壤污染对农作物的影响。

采用科学的耕作方法,合理使用肥料和农药,可以减少土壤污染,提高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四、农药控制农药的使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一定的影响。

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控制农药的使用量和频率,减少其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通过推广有机农业和生物防治技术,可以降低农产品中化学残留物的含量,提高食品安全性。

五、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环境保护的核心理念之一。

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维持生态平衡,对于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生态平衡有助于维持种群的多样性,减少生态破坏和生物入侵的风险,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间接保障了食品的安全性。

六、农业循环利用环境保护促进了农业循环利用的发展。

农业循环利用的核心是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废弃物的减少和合理利用。

通过农业生物技术和有机肥料的应用,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减少对化肥和农药的依赖,进一步保护环境和食品安全。

七、电子商务和绿色消费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子商务成为了推动绿色消费的重要方式之一。

环境保护与电子商务的结合,可以提供更多绿色、健康、安全的农产品,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需求。

同时,电子商务也提供了信息透明、溯源可追溯的机制,有助于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保护消费者权益。

八、教育和宣传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公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教育和宣传是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的重要手段。

通过加强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教育的力度,提高公众的环保素养和食品安全意识,可以促进整个社会对环境和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

选修课食品安全与健康期末论文——浅谈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选修课食品安全与健康期末论文——浅谈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选修课食品安全与健康期末论文——浅谈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题目:浅谈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目录一论文1 引言 (2)2 不同环境对食品的影响 (2)1 引言食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物质,人类在对食品永不满足需求的同时,也不断地促进和发展了食品的生产,今天食品工业已是许多国家在各个产业中名列前茅的重要支柱产业。

对于食品而言安全性本来是食品最基本的要求,食品应具有安全、营养和食欲三个基本要素,其中安全则是消费者选择食品的首要标准。

但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出现食品安全事件,如英国“疯牛病”事件,日本的“O-157”事件以及国内发生的苏丹红色素、吊白块、毒米、毒油、孔雀石绿、瘦肉精等事件,使得全球食品安全形势十分严峻,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给人类生命与健康带来巨大威胁,并已成为全球关注的两大热点问题。

2 不同环境对食品的影响2.1原生环境对食品的影响原生环境是指天然形成,并且基本上未受人为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

其中存在着对人体健康有利的许多因素,例如,清洁和具有正常化学组成的水、空气、土壤、适宜的的太阳辐射,都对健康起促进作用。

但在有些地区,原生环境对人群健康也会带来不良影响。

例如,由于地理地质原因,有的地区的水或土壤出现某些元素过多或过少的现象,从而影响当地居民摄入这些元素的数量,引起各种类型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地方病)。

如由缺碘导致的地方性甲状腺肿,由缺硒导致的克山病,以及地方性氟病、慢性砷中毒、慢性硒中毒等元素慢性中毒。

2.2次生环境与食品安全次生环境是指由于人类社会生产活动改变了原生的自然环境,从而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一些不利的因素,甚至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因此发生的环境问题,称为此生环境问题,又称二次环境问题。

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随着人类对环境与资源不适当或过度的开发和利用,使得地球资源、自然环境和种群所面临的危机逐步升级,更使得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

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快,有毒有害的污染物种类和数量都在不断增加,当各种污染物进入大气、水体的土壤,其数量、浓度和持续时间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以至于破坏生态平衡,影响人体健康,就会造成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分析

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分析

食品安全之我见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分析河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调查处理专家徐玮指出,食品安全问题中最可怕的一类污染是环境污染,受污染的物体称之为“持久性的有机污染物”,它在环境中长期存在,很难分解,进入人体后蓄积在脂肪里,威胁群众的身体健康。

可见,环境污染问题对食品安全影响之大。

下面,我将对我国环境污染各方面问题对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影响做一一分析。

大气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大气污染指自然或人为原因使大气圈层中某些成分超过正常含量或排入有毒有害的物质,对人类、生物和物体造成危害的现象。

工业大气污染:由于不断追求经济效益,一些企业或工厂为降低成本不惜大量排放生产废弃气,而这些废气含有大量的硫化物、氟化物等等有害气体,含氟烟尘沉降或受降水淋洗,会使土壤和地下水受污染。

氟是积累性毒物,植物叶子、牧草能吸收氟,牛羊食用这种污染的草料后,会引起关节肿大、骨质疏松,甚至瘫卧不起。

由此可见,这种气体粉尘对食品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受到这些气体粉尘污染的植物或者动物一旦被人吸收,其后果将不堪设想;生活燃烧污染:在我国的一些高寒地区,气候寒冷潮湿,那里生产的玉米等农作物含水量高,需要用煤火烤干才进食,由于煤含硫量高,燃烧时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这些气体容易进入到被烘烤的食物中,从而使这些食品受到了污染,人在使用的时候不免会影响到身体健康;·沥青烟雾:沥青是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衍生物组成的黑褐色复杂混合物,呈液态、半固态或固态,是一种防水防潮和防腐的有机胶凝材料。

用于涂料、塑料、橡胶等工业以及铺筑路面等。

沥青在强光的照射下会产生一种有毒的烟雾,对空气造成污染,受沥青烟雾污染的作物通常会带有黑色、黏黏的物质,这种物质会严重影响到作物的生长和质量。

我国沥青路很多。

在公路旁的农作物受影响的现象也是存在的;酸雨:硫、氮等氧化物所引起的雨、雪和冰雹等大气降水酸化以及pH小于5.6的大气降水。

在我国,酸雨并不鲜见。

食品安全与环境污染的关系

食品安全与环境污染的关系

食品安全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在当今社会,食品安全问题和环境污染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给食品安全带来了巨大挑战。

本文将探讨食品安全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应对之策。

一、环境污染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环境污染对农产品质量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首先,空气污染会导致农作物叶片上积累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等,进而影响食品的安全性。

其次,水源污染会使农田灌溉水受到污染,导致农产品中含有有害物质。

再次,土壤污染会使庄稼吸收土壤中的有害物质,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环境污染的存在给食品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二、食品安全问题对环境的影响与此同时,食品安全问题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首先,为了满足巨大的食品需求,农业活动频繁进行,导致了大量的化肥和农药的使用,这些化学物质会在农田中积累,造成土壤污染。

其次,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许多食品生产商采用了大量的添加剂,这些化学物质会进入水源,导致水质的污染。

此外,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弃物的处理也会对环境造成不可忽视的压力。

三、食品安全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相互影响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是相互影响、互相作用的。

环境污染加剧了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程度,而食品安全问题的存在又进一步加剧了环境污染。

例如,食品中的重金属超标,既可能是环境土壤中的重金属积累所致,也可能是农药和化肥残留所导致。

这就需要我们从两个方面入手,既关注环境污染的治理,也要加强食品安全的监管。

四、应对措施为了解决食品安全与环境污染的关系,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措施。

首先,政府应加大力度,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工作,提高农业生产的环保水平。

其次,农民应转变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采取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等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此外,食品生产商应严格控制添加剂的使用,提高食品的质量与安全性。

总之,食品安全与环境污染密切相关,二者互为因果。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需要从源头治理,重视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

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

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随着现代化的发展,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环境污染不仅危害人类健康,还会对整个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而食品安全的问题则直接关系到人们的饮食和健康。

本文将从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的角度来探讨这两个重要的话题。

一、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或自然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对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负面影响,是现代社会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

而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1、工业污染现代工业化生产带来了大量的化学品、废水、废气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释放到空气、水和土壤中,会严重影响环境质量和人类健康。

例如,电子厂、化工厂等制造业都会产生大量的有害废弃物和废水,而这些废水和废弃物会污染地下水和土壤。

2、机动车尾气机动车辆的增多,也给城市的环境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车辆行驶时会排放大量的废气和颗粒物,这些排放物会对空气质量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例如,空气中的PM2.5和PM10物质是车辆尾气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对人体呼吸系统产生很大的危害。

3、农业面源污染除了工业、交通等领域的污染,农业也是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

农业生产中,大量的化肥、农药、畜禽粪污等也会对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

例如,经过农药处理的农作物会含有有毒物质,而畜禽粪污会对土壤和水源产生严重影响。

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很大的影响,例如,空气中的PM2.5和PM10会导致人体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废水和废气中的有毒物质可能会导致癌症等疾病发生。

此外,环境污染还会对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长期的污染会破坏整个生态平衡。

二、食品安全在环境污染的同时,食品安全问题同样是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

食品安全是指食品符合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安全健康要求的状态。

然而,现代社会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和食品加工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例如:1、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指在制作食品时,添加入食品原料中的化学物质,旨在改善食品的色泽、口感、保质期等。

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环境污染问题愈加严重,相应的带来了令人十分沉重的食品安全问题,作为人类疾病最主要的传染源,食用受污染的食品将会导致人体出现不同类型的疾病症状。

如何能够有效控制环境污染,保证食品安全成为当前一项关键问题所在。

本文就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展开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就其中存在的问题,寻求合理对策。

关键词: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影响食物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保证,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保证食品安全,就是保证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

近些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屡屡发生,诸如苏丹红事件、三鹿奶粉、以及疯牛病等问题,促使社会各界对食品安全问题关注度显著提高。

在众多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中,环境污染是一个关键性因素,其中包括自然环境污染,也包括食品加工环境导致的污染,食品原料生长环境是否出现污染,均可能导致食品出现安全问题。

一、自然环境对食品安全的影响近些年来,大气污染严重,其中包括大量酸性污染物和有毒颗粒物,进入植物根茎和也表后,会抑制蛋白质和叶绿素合成,影响酶的活性,有毒气体会逐渐累积在植物中,被人食用后转移到人体内,影响人体健康。

水是人体生存必需品。

水不仅仅是食品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食品原料生长的基础物质,如果水污染,诸如化学污染和生物污染等,致使水资源中含有大量金属元素,人在饮用这种水资源后,会出现严重的疾病危害,如“水俣病”。

生物污染则是细菌和病毒同水资源进入人体,引发一系列疾病[1]。

土壤因素,同样是受到化学污染、生物污染和物理污染,有害化学物质、污染物以及重金属残留在土壤中,在这样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农作物中含有大量有毒物质,食用后危及人体健康[2]。

二、常见环境污染物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氟化物氟化物是重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氟化物主要来自于生活燃煤污染及化工厂、铝厂、钢铁厂和磷肥厂排放的氟气、氟化氢、四氟化硅和含氟粉尘。

氟能够通过作物叶片上的气孔进入植物体内,使叶尖和叶缘坏死,特别是嫩叶、幼叶受害严重。

食品安全与环境污染的关系

食品安全与环境污染的关系

食品安全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在当今社会,我们面临着日益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

这两个问题看似独立,但实际上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食品安全与环境污染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人类所面临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一、食品安全受环境污染影响食品安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然而,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首先,污染土壤和水源会污染农作物和水产养殖品,导致食品中含有有害物质。

例如,农田中的重金属污染会导致谷物和蔬菜中积累过多的铅、镉等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其次,空气污染也会通过降尘、雨水等途径污染农作物,进而对食品安全产生影响。

尤其是在工业发达地区,大气中的有害气体会沉积在作物表面,使食品中的有害物质超标。

二、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形成恶性循环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之间存在着恶性循环的关系。

环境污染导致食品安全问题,而食品安全问题又进一步加剧了环境污染。

一方面,食品安全问题导致人们对于食品的需求增加,为了满足需求,农业生产过程中会增加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的使用,而这些物质又会进一步污染环境。

另一方面,环境污染对农作物的影响会使其产量和质量降低,从而导致食品供应不足,人们被迫转向其他不安全的食品来源,如无证无照的小作坊和非法加工点,这又会进一步加剧食品安全问题。

三、解决方法为了解决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的措施。

首先,加强环境保护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这需要政府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对污染企业的处罚力度。

其次,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减少对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的依赖。

这可以通过发展有机农业、生物农药等方式实现,同时加强农田的合理管理,减少土壤污染。

此外,也需要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严厉打击非法添加和假冒伪劣的行为,确保食品安全。

四、个人的责任与行动解决食品安全与环境污染问题,并不仅仅是政府或企业的责任,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并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全论文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2020版环境污染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的探讨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2020版环境污染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的探讨摘要环境的污染造成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包括导致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从长远看,最终需依赖于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本文讨论了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问题之间相关联的问题,例举了历史上由环境问题导致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并根据两个学科之间的关系原理,提倡创建无公害食品安全生产基地及农业现代化,逐渐实现农业生态保护和环境重建,从环境角度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关键词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环境科学与食品安全科学并不是泾渭分明的两个学科,它们之间有着很大的关联。

环境科学是一个范围较广、涉及学科较多的科学,其中的环境问题主要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前者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后者是由人为因素引起的。

因此,通常人们所说的环境问题一般是指次生环境问题[1]。

而环境问题分为环境破坏、环境污染及环境干扰三个部分[2]。

我们要关注的是与食品安全相关的环境污染问题。

环境的污染主要分为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及其他污染如固体废弃物、噪声、放射性、电磁、生物等[3]。

食品安全问题是近年来国内外高度重视和关注的问题,食品安全科学同样也是一个综合性的科学,涉及多学科、多领域方面的问题。

在食品安全危险性分析中,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来自食品添加剂、化学污染、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因素五大方面安全隐患[4]。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由环境污染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水污染和土壤污染及生物污染上,相应地,这三种环境污染在食品安全问题体系里,主要是化学污染物和农药残留及生物因素所导致的。

如图1。

当然,这种相应并不是绝对的,大气污染及其他污染也会有与食品安全相关联,如大气中的重金属颗粒的沉积等。

本文对食品安全相关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讨论,以揭示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问题之间的关系。

1环境污染的来源1.1水污染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曾把水中的污染物大体划分为八类:耗氧污染物、致病污染物、合成有机物、植物营养物、无机及矿物质、由土壤、岩石冲刷下来的沉积物、放射性物质、热污染。

按物质成分和理化性质,可以分为以下类型:1无机无毒物质:酸、碱、无机盐类。

酸主要来源于矿山排水及许多工业废水,如化肥、农药、粘胶纤维、酸法造纸等工业废水。

碱性废水主要来自碱法造纸、化学纤维制造、制碱、制革等工业废水。

2无机有毒物质:重金属毒性物质,汞,主要来自生产汞的厂矿、有色金属冶炼以及使用汞生产部门排出的工业废水。

镉,工业含镉废水的排放,大气镉尘的沉降和雨水对地面的冲刷。

铅,矿山开采、金属冶炼、汽车废气、燃煤、油漆、涂料等。

非金属的无机有毒性物质,氰化物,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的含氰废水,如电镀废水、焦炉和高炉的煤气洗涤冷却水、化工厂的含氰废水,选矿废水等。

砷,岩石风化、土壤侵蚀、火山作用及人类活动都能使砷进入水体。

3有机无毒物:需氧有机物。

生活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木质素等。

主要来自生活污水、牲畜污水及食品、造纸、制革、印染、焦化、石油化工等工业废水。

4有机毒物:农药,主要为有机氯和有机磷农药,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有机氯难化学降解和生物降解,滞留时间长。

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较易生物降解,滞留时间短。

除草剂通常具有较高的水溶解度和低的蒸汽压,不易发生生物富集、沉积物吸附和从溶液挥发等,这类化合物的残留物通常存在于地表水体。

酚类化合物,主要来自于冶金、煤气、链焦、石油化工、塑料等工业排放的含酚废水。

城市生活污水也使酚污染的来源。

多环芳烃,来自于石油、煤、天然气及木材在不完全燃烧或在高温处理条件下所产生的。

排入大气中的悬浮粉尘经沉降和雨洗等途径到达地表。

多氯联苯,工业中广泛应用。

表面活性剂,在工业和生活中用途都很广泛,如家用各种洗涤剂,食品、乳制品和畜产品工厂对废油(脂)类物质的清洗程序中和汽车冲洗行业中都要大量使用清洗剂。

1.2土壤污染源污水灌溉,利用城市污水、工业废水或混合污水进行农田灌溉、固体废弃物的利用,包括工业废渣、污泥、城市垃圾等。

农药和化肥的施用,农药在生产、储存、运输、销售和使用过程中都会产生污染,施在作物上的杀虫剂大约有一半左右流入土壤中。

大气沉降,气源重金属微粒是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途径之一,它的主要构成是金属飘尘,酸沉降、非金属有毒有害物质及放射性散落物等。

1有机污染物:包括有机废弃物(工农业生产及生活废弃物中生物易降解和生物难降解有机毒物)、农药(沙虫剂、杀菌剂、除莠剂)、塑料地膜等污染。

2无机污染物:有的是随着地壳变迁、火山爆发、岩石风化等天然过程进入土壤,有的是随着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而进入的。

采矿、冶炼、机械制造、建筑材料、化工等生产部门。

生活垃圾中的煤渣等。

3土壤生物污染:有害生物种群,从外界环境侵入土壤,大量繁衍,破坏原来的动态平衡。

主要来源是未经处理的粪便、垃圾、城市生物污水、饲养场和屠宰场,最大危害的是传染病医院未经消毒处理的污水和污物[2]。

2食品安全问题因素2.1化学污染来自环境污染的化学污染分为重金属污染和非金属污染。

在食品安全学科里面,通常将重金属和其他微量元素如砷、氟等一起讨论。

2.1.1重金属。

1汞的污染。

金属汞几乎是不被吸收的,无机汞的吸收率也较低,但有机汞的吸收率很高。

吸收的汞分布全身,但以肝、肾、脑等器官的含量最高。

可以通过血-脑屏障、胎盘屏障、血睾屏障。

在人体内生物半衰期为70天,脑内更长,180~250天。

2镉污染,镉的吸收率受到膳食中蛋白质、维生素D和钙锌含量的影响。

在体内与低分子硫蛋白结合,形成金属硫蛋白,主要蓄积在肝脏(占全身蓄积量的1/2)其次是肾脏(占全身蓄积量的1/6)。

可通过粪便、尿液、汗液、毛发排出体外,生物半减期为15~30年。

镉中毒主要损害肾脏、骨骼、消化系统,尤其是损害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

临床见蛋白尿、氨基酸尿、糖尿、高钙尿,导致钙负平衡,发生骨质疏松和病理性骨折。

日本神通川流域由于锌矿造成镉污染,发生典型的公害病“痛痛病”,潜伏期为2~8年。

3砷污染,包括无机砷和有机砷。

食品中的砷以不同形态存在,包括无机砷(三价和五价)以及有机砷(R-As-X,包括一甲基胂,二甲基胂等)。

毒性大小顺序为As3+>As5+>R-As-X..生物半减期大约为80~90天,主要由粪便和尿液排出。

砷与毛发和指甲中的角蛋白巯基有强结合力,可以反应基体对砷的暴露水平。

4氟污染,食品中含有微量的无机氟,鱼中水平稍高,而茶叶含量最高。

氟被吸收后沉积在钙化组织,对骨骼组织有高度的亲和力。

氟既是人体必须微量元素,过量又可引起中毒,但其安全剂量范围非常窄,缺乏造成龋齿,过量中毒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症。

5其他微量元素,铬、铜、锌、铁、铝等。

2.1.2非金属非金属类的环境污染物对食品安全有重大影响的主要有多环芳烃、二恶英及其类似物(多氯联苯)等。

1多环芳烃:环境污染来源的多环芳烃通过大气沉降、水体污染进入食品中。

研究最清楚的是苯并[α]芘。

多环芳烃类属于脂溶性化合物,可以通过肺、胃肠道和皮肤吸收。

脂肪组织中积蓄最多,能够通过胎盘屏障。

具致癌性。

代谢迅速,某些代谢产物可与DNA 结合,特别是二醇环氧化物,导致基因突变,诱发肿瘤。

代谢物可通过尿和粪便排出。

2二恶英及其类似物是环境持久性、生物富集类污染物,与有机氯农药相似。

二恶英和多氯联苯理化性质相似。

膳食接触二恶英超过人体接触量的90%,主要是动物性食品来源。

二恶英中毒可致死、诱发“消瘦综合症”、胸腺萎缩、氯痤疮,具肝毒性、免疫毒性、生殖毒性、发育毒性、致畸性、致癌性[4]。

2.2农药残留环境污染中的农药污染同样是食品安全的重大问题。

1、有机氯农药:有机氯农药主要有六六六和滴滴涕,曾因广谱、高效、价廉、急性毒性小,在我国广泛使用。

有但机氯农药具有高度的化学、物理和生物学的稳定性,丰衰期长达数年,在自然界极难分解。

有机氯农药的脂溶性强,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经单纯的洗涤不能去除。

有机氯农药容易在人体内蓄积,污染食品只存在慢性毒性作用,主要表现在侵害肝、肾及神经系统,动物实验证实有致畸、致癌作用。

在很多国家已相继被禁用,我国1983年停止生产,1984年停止使用这类农药。

2、有机磷农药:有机磷农药是继有机氯农药以后被广泛使用的一类农药,目前生产使用的至少有60余种,使用的多为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品种如:乐果、敌百虫、杀螟松、倍硫磷,还有毒性极低的马拉硫磷、双硫磷、氯硫磷、锌硫磷、碘硫磷、地亚农、灭蜈松等,但如甲拌磷、内吸磷等毒性较高的品种因为杀虫效果好也在个别地区使用,有机磷农药化学性质不稳定,在自界极易分解,污染食品后残留时间较短,所以,慢性毒性较为少见。

对人体的危害以急性毒为主,主要是抑制血液和组织中胆碱酯酶的活性,引起乙酰胆碱在体内大量积聚而出一系列神经中毒症状,如出汗、震颤、共济失调、精神错乱、语言失常等。

3、有机汞农药:有机汞农药多为杀菌剂,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10~30年。

常用的有机汞杀菌剂有西力生(氯化乙基汞)、赛力散(醋酸苯汞)、富民隆(磺胺汞)和谷仁乐生(磷酸乙基汞)。

有机汞农药进入土壤后逐渐被分解为无机汞,可保留多少年代,还能转化为甲基汞被植物再吸收。

有机汞对人的毒性,不仅能引起急性中毒,而且可在人体内蓄积,引起慢性中毒。

汞中毒主要侵犯神经系统和肝脏,急性汞中毒的主要症状为口内金属味、烦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慢性汞中毒以头痛、失眠、恶梦等神经系统的症状为主。

在食品中的汞90%以上是以甲基汞的形式存在。

我国已于1971年规定有机汞农药不生产、不进口、不使用。

4、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氨基甲酸酯类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有西维因、杀灭威、速灭威、叶蝉散等,除草齐如敌草隆、敌稗也属于这类农药。

其毒性与有机磷类似,也是对胆碱酯活性有抑制作用,但与胆碱酯酶不发生化学反应,与胆碱酯酶形成的疏松复合体能迅速分解,而使胆碱酯酶恢复活性,因此中毒症状消失快,无迟发性神经毒性。

5、除草剂:除草剂的使用很广泛,品种也逐渐增多,目前,使用较多的除草剂有2,4-滴(苯氧羧酸类)、除草醚(二苯醚类)、敌稗(酰胺类)、氟乐灵(二硝基苯胺类)、西玛津(均三氮苯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