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五》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7课时 练习五(教学课件)

基础练习 她开学前能看完吗?估一估,算一算。
9月1号开学。
这本书共178 页,我计划每 天看12页。
31-15+1=17(天) 178÷12=14(天)……10(页) 14+1=15(天) 15<17, 答:她开学前能看完。
基础练习 估计下面哪个答案接近自己的年龄,在 内画“√”。
550月
550时
平均每天练习时间/ 分
测试 时间/分 记录 字数/个
淘气 20 12 384
笑笑 60 13 728
奇思 30 19 931
乐乐 35 18 846
基础练习
平均每天练习时间/ 分
测试 时间/分 记录 字数/个
淘气 20 12 384
笑笑 60 13 728
奇思 30 19 931
乐乐 35 18 846
第六单元 除法
第7课时 练习五
基础练习 先估一估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一位数
一位数
两位数
333÷37 = 9 372÷45 = 8 ……1 2 294÷29 = 1 0 ……4
9 37 333
333
0
8 45 372
360
12
10 29 294
29
4
基础练习 先估一估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一位数
一位数
550周 √
550分
先估计,再计算。
784÷49 ≈=1166 966÷23 ≈=4420 923÷88 ≈=1100……43
205×21 ≈=44300050 65×320 ≈=2201800000 459+682 ≈=11114410
基础练习
下表是淘气、笑笑、奇思,乐乐平时每天练习打字的时间与一次 测试的记录(测试时每个人可以自己选择一篇文章),根据这一 记录,请你提出两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练习五-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练习五——北师大版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1. 掌握:通过练习五,熟练运用整数四则运算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2. 理解:理解并运用乘法口诀,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应用: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量关系问题。
4. 培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整数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综合运用。
2. 乘法口诀:熟练掌握乘法口诀表,快速计算乘法题目。
3. 应用题:运用四则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主动探索数学知识。
2.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 情境教学: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四则运算解决问题。
2. 新知学习(15分钟)- 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掌握整数四则运算的规则和乘法口诀。
- 引导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3. 实践应用(15分钟)-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 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解题思路和方法。
4. 总结反馈(5分钟)-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反馈。
- 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2. 成果评价:检查学生对整数四则运算和乘法口诀的掌握情况。
3. 反馈评价:听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1. 教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2.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生活情境和数学问题。
3. 教学辅助工具:计算器、乘法口诀表等。
教学建议1. 注重基础:加强对整数四则运算规则和乘法口诀的讲解和练习。
2. 激发兴趣:创设有趣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3. 培养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7课时 练习五(教案)

第7课时练习五
1.结合生活情境,掌握除法的试商、改商的算法。
2.运用中小括号进行运算。
3.能正确运用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能正确运用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幻灯片。
练习法。
一、基本练习
1.口算比赛。
2.同桌一组完成75页第1题和76页第5题。
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
二、综合练习
1.估一估,连一连,算一算。
完成75页第2题。
2.填一填。
完成76页第4题。
3.在计算中增强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激发学生计算后引导学生对乘数、积进行比较,然后说说变化的规律。
4.想一想,算一算。
完成76页第6题。
让学生先说说这些题的运算顺序然后再计算。
三、联系实际,运用数学
完成75页第3题。
(要求每个学生独立思考,写出方案,再小组交流。
每个学生的购物方法可能不同,只要学生设计的方法合理、符合题意即可。
)
四、趣味数学
学生完成76页第7、8题。
此题方法较多,也可以用方程解。
五、实践活动
你所在的地区最高建筑物有多高?它的高度大约相当于几个教室的高度?大约相当于多少个学生手拉手的长度?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形象地描述这一高度?。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练习题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练习题
一计算题
1、口算。
84÷4=640÷80=81÷3=360÷90=69÷3=85÷5=0÷25=320×1=8×40=289-102=
2、用竖式计算,并要验算。
775÷25 200÷28 476÷20
432÷48 8400÷700 425÷42=
3、用递等式计算(能简便的要简便)。
71×19+322÷23 [540-(89-21)]×45 7000÷25
34×28 +34×72 120+480÷(83-23)4000÷125
二、文字题
1、14与72的积减去900所得的差除以3,商是多少?
2、347与12的和,再与21相乘,得多少?
3、135减去7与12的积,再乘4,积是多少?
三、应用题
1、小林的老师买回143本练习簿,平均分给小林和他的12个同学。
平均每人分多少本?
2、周末大扫除。
全班同学分成了3个小组,每个小组20人,最后班长统计一下,一共擦了180玻璃,平均每人擦几块?(两种方法解答)
3、甲乙两地相距是50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2时行了200千米,照这样计算,到乙地还有几时?
4、学校组织同学参加兴趣小组,美术小组175人,是书法小组人数的5倍,艺术小组350人,它的人数是书法小组的多少倍?
5、小明将一道除法算式中的数字用纸片盖住,要求同学们把盖住的数字猜出来,你知道方框中填多少呢?请把这道题做出来。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练习五

练习五。
(教材第75~76页)1.进一步巩固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2.让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重点:能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难点:体会“调商”的过程,掌握“调商”的方法。
课件师:同学们,我们学习了两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
今天我们来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出示课件,巡视全班,个别辅导。
224÷56= 612÷18= 608÷32=186÷56= 552÷18= 798÷32=师:先估计商的最高位可能是几?学生独立完成,提醒学生在计算时,还要注意比一比,看看有什么发现?集体订正答案,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
指名交流,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两位数除三位数时出现的几种情况及计算方法。
老师指名板演,并逐一讲解、指导。
【设计意图:检查所学知识,了解学生上节课知识掌握情况,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培养自主复习的能力。
】1.课件出示:教材第76页第5题。
师:估计下面的答案,哪个接近自己的年龄?引导学生完成计算。
550月 550时 550周 550分2.课件出示:教材第76页第6题。
师:先估计,再计算。
指名板演,并个别辅导。
【设计意图:以练习带动复习,通过典型题目,抽查学生课堂掌握水平,及时查漏补缺。
】今天我们进一步练习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还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生活中还有很多有趣的数学知识,等待着同学们去发现。
【设计意图:把课堂中一些浅层次思维探究引申到实际生活中来,既为课堂上充分的合作留足时间,同时又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
真正实现“要我学”转为“我要学”,提高学生主体参与课堂的意识。
】除 法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除数是接近整十数的除法调商 验算 竖式计算A类1.列竖式计算。
876÷12= 462÷14= 800÷25= 150÷15=(考查知识点:除法的竖式计算;能力要求:熟练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讲学稿《练习五》

《练习五》讲学稿
学习内容:四年级上册56——5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操作活动,复习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化过程,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绕图形上的某个顶点旋转90度后的图形。
2.能在电脑中通过一个简单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教学重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绕图形上的某个顶点旋转90度后的图形。
学习重、难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绕图形上的某个顶点旋转90度后的图形。
学情分析:
学习过程:
一、解读教材:
二、达标测验:。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五教案例文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五教案例文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五教案例文1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2、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会观察,学会总结。
3、渗透科学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教学设计一、创设问题情境:1、出示一张测量表:这是小强学习测量以后,课外测量的几组数据。
你能根据这些数据算出它们的面积吗街心广场长30米宽20米花坛长3米宽2米地板砖长0.3米宽0.2米(1)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后,汇报。
(2)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出3个算式:街心广场: 30×20=600(平方米)花坛: 3×2=6(平方米)地板砖: 0.3×0.2=二、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位数之间的关系。
1、讨论:街心广场和花坛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的长与宽之间又有什么关系总结:长与宽都扩大到原来10倍,面积扩大——100倍;长与宽都缩小到原来10倍,它的面积就缩小到原来的100倍。
缩小到原来的100倍也可以说是缩小到原数的1/100,小数点向左移动2位。
2、小组讨论:我们应用刚才发现的现象,来比较花坛和地板砖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地板砖与屏幕相比,长和宽都缩小到原来的10倍,它的面积也就缩小到原来的100倍。
所以它的积也会缩小到原来的100倍。
结果是0.06平方米。
3、这种方法得出来的结果是否正确你能用其它的方法验证吗(可以引导学生从直观涂一涂的方法来验证刚材的结论是否正确。
)4、引导学生总结:在小数乘法中,我们可以先把它们看成是整数来算,然后再看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位小数,就在积的末尾数出几位小数点上小数点。
三、尝试练习,再探规律。
1、试一试:根据第一算式求下面2个算式的积。
让学生说说怎样算的。
2、填一填:将上一题的计算结果填入表格中。
然后观察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五》导学案

年级
四
学科
数学
课型
新授
授课
教师
设计时间
总课时
授课
时间
学习内容
练习五
学习目标
1、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重点
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学习难点
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学习准备
培养学生准确计算的能力。
学习准备
多媒体课件
集体备课
二度备课
导
学
过
程
自主练习、汇报点评:
1、完成76页第五题。
学生完成后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2、完成76页第七题。
学生根据提供的数据,自己进问题银行中。
3、完成76页第八题。
A小组内探讨、交流解决问题的
导
学
过
程
方法。
B全班交流。汇报点评:
拓展延伸:
学生完成数学《目标与练习》上的部分练习题。
板书设计
练习五
导学反思
程
拓展延伸:
学生完成数学《两导两练》上的部分练习题。
板书设计
练习五
导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
年级
四
学科
数学
课型
新授
授课
教师
设计时间
总课时
授课
时间
学习内容
练习五
学习目标
1、运用乘除法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重点
运用乘除法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66÷23 =42 65×320=20800
=10……43 923÷88 459+682=1141
注意看题,计算时要小心!
7.下表是淘气、笑笑、奇思、乐乐平时每天练习打字的时间与一 次测试的记录(测试时每个人可以自己选择一篇文章),根据这 一记录,请你提出两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两位数
765÷7=4 10……25
7 42 328
294
7 56 395
32
10 74 765
74
3
93
25
4
2.填一填,再和同伴说说你的试商过程。
14 20 29
计算要小心哟!
4.她开学前能看完吗?估一估,算一算。
9月1日开学。
这本书共178页,我 计划每天看12页。
从图中你知道哪些信息?
开学前还能看的天数: 31-15+1= 17(天)
平时每天练习时间/分
测试记 录
时间/分 字数/个
淘气 20 12 384
笑笑 60 13 728
奇思 30 19 931
乐乐 35 18 846
提示
问题类型一:平时练习时间谁比谁多多少? 问题类型二:某同学测试时每分打多少个字? 问题类型三:估一估,每分谁打的字最多?
8.妙想为了参加演讲比赛,她准备了一篇大约900个字的演讲 稿,演讲时间为4分。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除法
2020/6/22
练习五
1.先估一估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一位数
333÷37=9
一位数
两位数
372÷45=8……12294÷2=9 10……4
9 37 333
333
8 45 372
360
10 29 294
29
0
1
4
328÷42=一7位…数 …34395÷256=一7位…数 …3
> 方法一: 17×12= 204(页) 204
178
< 方法二:178÷12= 14(天)……10(页)≈15(天) 15 17
< > 方法三: 178÷17 11(页) 12
11
答:她开学能看完。
5.估计下面哪个答案接近自己的年龄,在 内画“√”。
550月
550时
550周
√
550分
6.先估计,再计算。
(1)如果妙想平均每分打60个字,她打完这篇演讲稿大约需要多 长时间? 900÷60= 15(分) 答:大约需要15分。
(2)如果妙想要做一个时间为10分的演讲,大约需要准备多少个 字的演讲稿? 900÷4= 225(个) 225×10=2250(个) 答:大约需要准备2250个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