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

合集下载

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

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

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是现代社会经常被提到的两个问题。

食品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环境也是我们的生存之本。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这两个领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

本文将分别探讨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一、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是人们生命健康的保障,但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

每个人都应该以自己的健康为重,从我们身边的日常生活做起,提高食品安全问题的意识。

食品安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食品卫生不达标食品卫生是十分重要的。

由于生产、运输或储存不规范,涉及非法添加、掺杂、使用有毒有害物质等问题导致的食品卫生不达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比如,生产企业添加含铝去污剂的面包、装有甲醛的瓜果等等,都具有严重的危害性。

2.食品质量问题高脂肪、高糖、高盐等不健康的食品广泛存在,也是导致食品质量问题的原因之一。

3.信息失真食品行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消费者缺乏正确的选择,而且这种情况难以实现治理。

以上问题都严重影响了食品的品质和安全。

二、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是指环境中的物质、能量或其他因素对自然界、人体健康、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平衡造成一定的损害和影响的状况。

环境污染不仅破坏了自然环境,还直接威胁了人类的健康和生命。

环境污染的危害:1.生态环境的破坏环境污染直接危害了生态环境的健康,破坏了动、植物的生存条件,还会加速自然资源的消耗。

2.影响人类健康污染物进入人体后会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很大威胁。

环境污染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癌症、造成生殖能力降低等等。

3.经济损失环境污染会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例如,需要公共资源的采购、检测、清理等代价,以及中断生产活动和投资。

三、的关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相互反映,互为因果,相辅相成。

我们必须看到,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

环境污染对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方面的影响都不能忽视。

环境污染导致草原退化、土地沙漠化等环境问题,直接影响到作物生长,因此,所产生的食品自然质量就会降低。

食品安全与环境污染如何保护自己

食品安全与环境污染如何保护自己

食品安全与环境污染如何保护自己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是当前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在如今全球化的世界,食品来源复杂多样,环境污染也层出不穷。

因此,保护自己的食品安全和避免环境污染的危害,成为了每个人的责任。

本文将探讨食品安全与环境污染对个人健康的危害以及保护自己的方法。

一、食品安全对个人健康的危害食品安全问题如假冒伪劣食品、添加有害物质、食品中毒等,可能导致轻微的不适甚至危及生命。

首先,假冒伪劣食品在市场上屡禁不止,给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这些食品往往成本低廉,质量堪忧,可能含有有害物质,经常引发食物中毒等安全问题。

其次,添加有害物质成为食品安全的一大隐患。

一些食品生产商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择手段地添加了如硼砂、苏丹红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另外,食物中毒是食品安全的常见问题,食用被细菌、病毒等污染的食品,会引发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保证食品安全对于个人健康至关重要。

二、环境污染对个人健康的危害环境污染是目前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不仅对大自然环境产生了不可逆转的损害,还直接威胁到个人的生命健康。

首先,空气污染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形式之一。

大量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排放物质,使得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超过安全标准,对人体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严重危害。

其次,水污染也是个人健康的威胁之一。

生活中大量的废水排放、农药和化肥的非法使用等,造成水质恶化,可能导致水源污染,给人体的肝肾功能造成损害。

此外,土壤污染也对农产品的质量产生直接影响,进而影响到人们的饮食安全。

因此,保护自己免受环境污染的危害是非常重要的。

三、保护自己的方法要保护自己的食品安全和避免环境污染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提高食品安全意识:消费者要加强对食品的知识学习,增强识别假冒伪劣食品的能力,选择有信誉的品牌和渠道购买食物,以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2. 食品加工与储存的注意事项:在食品加工和储存过程中,要注意食材的新鲜程度和卫生状态。

食品安全与环境保护的紧密联系

食品安全与环境保护的紧密联系

食品安全与环境保护的紧密联系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生活中两个十分重要的议题,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在如今全球化的背景下,食品安全不再只是一个国家内部的问题,而是涉及到整个生产和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同时也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

本文将探讨食品安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紧密联系,并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食品安全与环境污染食品安全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双向的影响关系。

首先,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当环境受到污染时,土壤和水源中的有害物质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例如,土壤中的重金属、农药残留和工业废水中的有毒物质都会进入到农作物和畜禽产品中,对人体健康带来潜在危害。

因此,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二、农业与生态系统的平衡农业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的生产活动之一,不能割裂于环境保护的大局。

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农业生产常常会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这不仅会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还会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平衡。

例如,使用过量的化肥会导致土壤酸化和水源中的富营养化,破坏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因此,农业生产应当更加注重生态系统的平衡,采取可持续的种植和养殖方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三、食品生产与碳排放食品生产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畜牧业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之一,其中的牛羊排放的甲烷气体对全球变暖大有贡献。

此外,长途运输、包装和储存等方面也会产生大量的碳排放。

为了减少碳足迹和环境影响,我们应该鼓励本地农产品的消费,同时减少包装和浪费。

四、解决方案为了解决食品安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紧密联系,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提倡有机农业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平衡。

2. 鼓励本地农产品的消费,减少长途运输和碳排放。

3. 加强对食品生产和供应链的监管,确保食品的安全和质量。

4. 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意识,鼓励大众选择健康、环保的食品和生活方式。

《食品安全学》第2章-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食品安全学》第2章-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食品安全学》第二章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 影响
食品安全是一个关键问题。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有深远的影响。本章将介绍 环境污染的概念、污染源及其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并提供预防方法。
什么是环境污染?
定义
环境污染是指自然、人为 或其他因素导致环境质量 下降或变化的过程。
类型
环境污染包括空气、水和 土壤的污染,以及噪声和 放射性污染。
影响
环境污染会使大气、水、 土壤等自然环境中出现大 量的化学和物理污染物, 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
常见的环境污染源
工厂污染
工厂的废水、废气和废弃物是环境污染的主要 来源之一。
交通污染
车辆尾气排放、道路扬尘和交通噪声都会导致 环境污染。
农药污染
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大量使用,会导致土壤、 植物和水源中出现农药残留。
科技手段
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 等清洁能源代替传统能源, 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
总结与展望
环境污染不仅对食品质量和卫生产生影响,并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了威胁。 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减少环境污染的数量,从而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环境污染对食品质量和卫生的影响
1生Leabharlann 环境污染的空气、水、土壤会影响食品中
生长过程
2
的营养成分和品质。
食品生长过程中的污染会导致食品变
质、失去新鲜度或产生异味。
3
制作加工
当食品制作加工环节出现污染,会影 响食品的卫生和安全性。
环境污染对食品中毒和疾病的风险
中毒
食品中的污染物可能会导致急性中毒,如金黄 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
疾病
重金属和农药等长期摄入可能会导致癌症、免 疫系统紊乱、内分泌系统问题等多种疾病。

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

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

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随着现代化的发展,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环境污染不仅危害人类健康,还会对整个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而食品安全的问题则直接关系到人们的饮食和健康。

本文将从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的角度来探讨这两个重要的话题。

一、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或自然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对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负面影响,是现代社会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

而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1、工业污染现代工业化生产带来了大量的化学品、废水、废气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释放到空气、水和土壤中,会严重影响环境质量和人类健康。

例如,电子厂、化工厂等制造业都会产生大量的有害废弃物和废水,而这些废水和废弃物会污染地下水和土壤。

2、机动车尾气机动车辆的增多,也给城市的环境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车辆行驶时会排放大量的废气和颗粒物,这些排放物会对空气质量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例如,空气中的PM2.5和PM10物质是车辆尾气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对人体呼吸系统产生很大的危害。

3、农业面源污染除了工业、交通等领域的污染,农业也是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

农业生产中,大量的化肥、农药、畜禽粪污等也会对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

例如,经过农药处理的农作物会含有有毒物质,而畜禽粪污会对土壤和水源产生严重影响。

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很大的影响,例如,空气中的PM2.5和PM10会导致人体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废水和废气中的有毒物质可能会导致癌症等疾病发生。

此外,环境污染还会对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长期的污染会破坏整个生态平衡。

二、食品安全在环境污染的同时,食品安全问题同样是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

食品安全是指食品符合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安全健康要求的状态。

然而,现代社会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和食品加工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例如:1、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指在制作食品时,添加入食品原料中的化学物质,旨在改善食品的色泽、口感、保质期等。

食品安全 第三章+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   第三章+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
理性污染:沙尘、烟雾、颗粒状悬浮物、
有毒气体、放射性污染
• 放射性污染有三种途径:一是核试验的降沉物 的污染;二是核电站和核工业废物排放的污染; 三是意外事故泄漏造成局部性污染。
六、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扩散
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主要以挥发态、自由态、溶解 态和固态4种形态存在,绝大多数属于挥发性有机污染 物。这些挥发性有机污染物通过挥发、淋溶和由浓度 梯度产生扩散等在土壤中迁移或逸入空气、水体中, 或被生物吸收迁出土体之外
2.农药的污染 化学农药的应用对于增加农业的产量、减少 劳动量等都有很重要的作用,但长期滥用剧毒 和残留期长的农药,不仅污染生物环境,而且 通过食物和水进入人体,当达到一定的剂量时, 也可以引起慢性中毒。 在农田使用农药后,除一部分附着于作物上 以外,有相当一部分落人到土壤中,附着在作 物上的那一部分农药也可以因雨淋而进入土壤。
1、酚类污染物:由化工生产产生含酚废水,高浓度可引起植物生长 停滞,鱼类死亡。 2、氰化物:由电镀、冶金、化肥等行业排放含氰化物废水,属剧毒 物质。 3、石油:石油废水中含有致癌物。 4、苯类物质:化工、塑料、橡胶、电子和印刷行业产生含苯废水, 可损害人体神经系统,甚至死亡。 5、污灌中重金属:含有重金属的灌溉污水,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对人体产生致命危害。 6、病原微生物:许多人类疾病是通过水体和水生生物传播疾病。
工业废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 废液;生活污水是指由人类消费活动产生的污 水,城市和人口密集的居住区是主要的生活污 染源;农业废水主要指农作物栽培、牲畜饲养、 农产品加工等过程排放出的废水 。 水体污染引起的食品安全性问题,主要是 通过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在动、植物中累积而造 成的
水体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3.放射性污染 核爆炸后,大气散落物和原子能工业以及科 研部门排出的放射性废物均可造成放射性元素 土壤的污染。 4.病原微生物的污染 人畜粪便处理不当、垃圾堆放不妥、污水 灌溉农田不合卫生要求都可使土壤受到污染, 特别是受到肠道病原微生物的污染。人可以通 过与土壤直接接触和食用被土壤污染的瓜果、 蔬菜受到间接污染。

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的关系

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的关系

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的关系在当今社会,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是两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境重视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关系。

事实上,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密不可分,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保护环境是确保食品安全的前提,而食品安全问题也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

首先,环境保护对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环境中的污染物会通过空气、水和土壤进入食物链中,最终进入人体。

如果环境污染严重,食物中可能存在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例如,空气中的重金属和有害气体会沉降到土壤中,污染农作物;工业废水排入河流和湖泊,使水资源受到污染;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会对土壤产生负面影响。

这些环境问题都可能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如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和重金属超标等。

因此,只有通过环境保护措施,降低环境污染程度,才能保证食物的安全性。

其次,食品安全问题也会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农业的发展,对食物的需求不断增加。

为了追求高产量和高效益,农业生产和食品加工业普遍使用了大量化学物质,如农药、化肥、添加剂等。

这些化学物质的过度使用导致了土地的严重退化,水源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

此外,过度捕捞和滥伐森林等行为也威胁到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生态平衡。

因此,食品安全问题不仅仅是对人体健康的威胁,同时也是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威胁。

为了解决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的关系,我们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

首先,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

通过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实时掌握环境状况,及时发现环境问题。

同时,加强环境治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降低环境对食品安全的威胁。

其次,推广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

绿色农业强调自然农法和生物控制方法,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有机农业更是一种可持续的农业模式,它注重维护生态平衡,不仅提供安全的食品,还有利于保护环境。

此外,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和标准制定。

建立科学的食品安全标准,严格监管食品生产和销售环节,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

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

一、名词解释1.大气污染:当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叫做大气污染。

2.环境质量标准:是指为了保障人类健康和社会物质财富,维护生态平衡而对环境中有害物质和因素所作的限制性规定,是一定时期内评价环境质量的尺度和进行环境规划、评价和管理的依据。

3.土壤污染:当土壤中含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通过“土壤→植物→人体”,或通过“土壤→水→人体”间接被人体吸收,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就是土壤污染。

4. 农药残留:是指农药使用后残存于生物体、食品(农副产品)和环境中的微量农药原体、有毒代谢物、降解物和杂质的总称。

5. 兽药残留:是指食用动物用药后,动物产品的任何食用部分中与所有药物有关的物质的残留,包括原型药物或其代谢产物。

动物产品中的任何食用部分中药物原型或其所有代谢产物的总和为总残留。

6. 兽药的残留限量(MRL):是对食用动物用药后产生的允许存在于食物表面或内部的该兽药残留的最高量浓度。

7.饲料添加剂:是指为满足特殊需要而加入饲料中的少量或微量不同生物活性的微量物质的总称。

8.无公害农产品:指应用无公害的技术进行生产、经专门机构监测认定、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有害有毒物质控制在安全允许范围内的农林牧渔产品及其加工产品。

具有安全性、优质性、高附加值三个明显特征。

9. 有机食品:又称生态食品或生物食品,是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生产、加工标准而生产出来的,经过国际有机农业联盟 (IFOAM) 授权的颁证组织颁发证书,供人们使用的一切食品。

二、天空与选择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本法所称的环境是环境系统的子系统有哪些?2.化学氨肥有多种分类方法,其中按含氨基因团进行分类,分为那些?来自工业生产的氟化物主要有哪些?3.衡量农作物生长的指标主要有哪些?五大重金属的食品容许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张驰名(陕西理工学院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101,陕西汉中 723000)[摘要]:环境对食品的影响可分为原生环境以及次生环境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其中次生环境中能够对食品安全造成影响的污染物是多种多样的,它们主要来源于工业、采矿、能源、交通、城市排污及农业生产,并通过大气、水体、土壤及食物链危及人类饮食安全。

本篇文章主要从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以及次生环境中的诸多方面来探讨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的关系及相应措施,以及对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发展趋势进行简要介绍。

[关键字]:环境;污染;食品安全;趋势食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物质,人类在对食品永不满足需求的同时,也不断地促进和发展了食品的生产,今天食品工业已是许多国家在各个产业中名列前茅的重要支柱产业。

对于食品而言安全性本来是食品最基本的要求,食品应具有安全、营养和食欲三个基本要素,其中安全则是消费者选择食品的首要标准。

但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出现食品安全事件,如英国“疯牛病”事件,比利时“二噁英”事件,日本的“O-157”事件以及国内发生的苏丹红色素、吊白块、毒米、毒油、孔雀石绿、瘦肉精等事件,使得全球食品安全形势十分严峻,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给人类生命与健康带来巨大威胁,并已成为全球关注的两大热点问题[1]。

一、原生环境与食品安全原生环境是指天然形成,并且基本上未受人为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

其中存在着对人体健康有利的许多因素,例如,清洁和具有正常化学组成的水、空气、土壤、适宜的的太阳辐射,都对健康起促进作用。

但在有些地区,原生环境对人群健康也会带来不良影响。

例如,由于地理地质原因,有的地区的水或土壤出现某些元素过多或过少的现象,从而影响当地居民摄入这些元素的数量,引起各种类型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地方病)。

如由缺碘导致的地方性甲状腺肿,由缺硒导致的克山病,以及地方性氟病、慢性砷中毒、慢性硒中毒等元素慢性中毒。

二、次生环境与食品安全次生环境是指由于人类社会生产活动改变了原生的自然环境,从而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一些列不利的因素,甚至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因此发生的环境问题,称为此生环境问题,又称二次环境问题。

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随着人类对环境与资源不适当或过度的开发和利用,使得地球资源、自然环境和种群所面临的危机逐步升级,更使得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

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快,有毒有害的污染物种类和数量都在不断增加,当各种污染物进入大气、水体的土壤,其数量、浓度和持续时间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以至于破坏生态平衡,影响人体健康,就会造成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可以使环境中的物质组成发成改变,而且环境污染物可以通过大气、水体、土壤和食物链等多种途径对人体产生影响,从而产生由环境污染而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

1. 大气污染与食品安全大气污染(air pollution)是指人类活动向大气排放的污染物或有它转化成的二次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的现象。

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很多,其理化性质非常复杂,毒性也各不相同,主要来源为矿物燃料(如煤和石油等)燃烧和工业生产。

大气污染物对农作物的危害种类也很多,如二氧化硫、酸雨、氧化剂、氟化物、汽车尾气、粉尘等。

长期暴露在污染空气中的动植物,由于其体内外污染物质增多,可造成其生长发育不良或受阻,甚至发病或死亡。

人类食物都直接或间接来自动植物,大气污染也会影响食品的安全性。

1.1 大气污染物来源及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二氧化硫(sulfur dioxide)作为一种常见的空气污染物来说,二氧化硫比任何其他污染物的历史更悠久。

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来源有天然来源和人工来源两个,二氧化硫有四类天然排放源:海洋雾沫,它们会夹带一些雾沫到空中;土壤中某些有机体,如动物死尸和植物枯枝在细菌作用下可分解产生某些硫化物,继而转化为SO2;火山爆发,也将喷出可观量的SO2气体;雷电和干热引起的森林火灾也是一种天然SO2排放源,因为树木也含有微量硫。

人工排放源主要是矿石燃料、煤、油的燃烧,有色金属冶炼、硫酸厂等。

SO2是我国大气污染中的主要污染物,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为煤主要能源的消耗量不断增加,是大气中SO2浓度持续增加,因而对农业生产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对于不同作物的生长而言,SO2对其影响是不一样的,如SO2可降低油菜相对生长速率RGR的变化;而对大豆干物质积累,叶面积和株高增长以及棉花生物量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对于农作物来说不同的作物其产量和品质构成因子也是不一样的,SO2对油菜、菜豆、番茄和胡萝卜产生影响很大,可造成其严重减产。

并对游离氨基酸,叶片含糖量均有较大影响。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SO2的产生量平均每年以5%的速率递增,到20世纪末超过3.7×108t.据统计,1995年我国SO2的发生量为2.370×107t,居全世界第一位(林肇信等,1999)。

酸雨(acid rain)是由大气污染而造成的,酸雨中含有多种无机酸和有机酸,其中绝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

多数情况下以硫酸为主,根据世界各地酸雨成分分析发现,酸雨中90%以上是硫酸和硝酸,尤以硫酸含量最高,这说明从污染源排放出的SO2和NO X是形成酸雨的主要起始物。

酸雨通过两种途径影响农作物,一种是直接接触植物的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影响其生长和生产力;另一种是逐渐影响土壤,改变其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通过较长时期是土壤肥力下降,从而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生产力。

来说,从衡量农作物生长的各项指标来看,酸雨对农作物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但不同作物对酸雨的抗性又不一样,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对酸雨的抗性又增强的趋势[2]。

氟化物(fluorid)包括氟化氢(HF)、氟化硅(SiF4)、氟硅酸(HSiF6)、氟化钙(CaF2)微粒等。

引起大气污染的氟化物,主要来自砖瓦、水泥、陶瓷、磷肥、电解铝、含氟药物、农药、塑料、橡胶、冷冻机的制造、加工行业,另外,燃烧煤炭产生的烟气中也含有大量氟化物。

砖瓦厂排放的氟化物,主要来自于土壤原料——砖坯。

高温灼烧,可是土壤中较稳定的氟化物转变为气态氟化氢和四氟化硅,并从烟道排放到大气中。

氟化物对食品污染主要分为两类:生活燃煤污染型。

这种类型的污染表现为对食品的直接污染,在一些高寒山区,气候寒冷潮湿,烤火期长,粮食含水量高,需煤火烘烤,故居民终年煤火不息。

这些地区地区煤储量丰富,而煤质低劣,高氟高硫,加之当地落后的燃煤方式,使用简陋的燃煤炉灶,甚至直接在室内燃烧,在室内贮存、烧制的粮菜被污染严重,居民食用后可引起中毒;工业生产污染型。

氟具有在生物体内积累的特点,农作物可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氟化物,受氟污染的农作物除会使污染区域的粮菜生物食用安全性受到影响外,氟化物还会通过禽畜食用牧草后进入食物链,对食品造成污染氯化物(chlorid)污染主要是氯气的污染。

大气中的氯气浓度很低,只有在化工厂、电化厂、农药厂、塑料厂、玻璃厂、冶炼厂、自来水净化厂等发生泄漏时,氯气才会造成职务急性危害。

氯的化学性质远不如氟,主要以氯气单质形态存在于大气中。

氯气进入植物组织后产生的次氯酸是较强的氧化剂,由于其具有强氧化性,会使叶绿素分解。

症状是:叶尖黄白化,渐及全叶;伤斑不规则,边缘不清晰,呈褐色;妨碍同化作用,乃至坏死;玉米呈浅褐色棱状斑;杨树叶呈褐色、卷曲或枯萎;菠菜叶面出现黄斑、稍卷曲等所有植物均可受害。

粉尘(dust)可由爆炸、粉末状物质的混合、过筛、包装、搬运等产生。

沉积于工作环境的降尘由于震动或气流的影响,重有悬浮于空气中成为二次扬尘,也是粉尘的颗粒来源之一。

煤的燃烧也可产生烟尘,烟尘由炭黑颗粒、煤粒和飞灰组成。

固定的尘埃与雾或细雨相结合后落到植物叶子上时,能使植物受到损害。

粉尘水溶液呈现的酸或碱性能使叶片细胞受害,角质层解体或出现坏死性斑点。

污染物中的重金属及其他颗粒成分也会造成植物组织损伤。

煤烟直接危害作物,使果蔬品质下降[3]。

1.2防治大气污染对食品危害的措施控制大气污染最主要的措施就是改变能源消费结构,采用清洁能源或进行新能源的开发可减少SO2、NO X氟化物、粉尘的排放,改进燃烧装置和燃烧技术可提高燃烧效率和降低其排放量;采用无害生产工艺或低污染的生产工艺,加强企业管理。

(1)采用脱硫脱氮技术。

包括燃烧前脱硫、燃烧中脱硫、燃烧后脱硫以及排烟脱氮。

(2)植物净化。

植物对SO2的净化作用大致包括两部分,一是植物表面附着粉尘等固体污染物而吸附一部分SO2;二是SO2通过植物体表面被吸收到体内后进而转化或排出体外。

(3)提高农作物抗性。

由于农作物的可塑性和环境条件对污染物的作用,人工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农作物的抗性或降低污染物的伤害,而间接提高农作物的抗性。

包括筛选培育抗性品种、抗性锻炼、水肥调控和施用生理活性物质[4]。

2.水体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水体(water body)有两个含义:一般是指河流、湖泊、沼泽、水库、地下水、海洋的总称,在环境学领域中则把水体当作包括水中的悬浮物、溶解物质、底泥和水生生物等完整的生态系统或完整的综合自然体来看。

随着工业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日益增加,大量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海洋和地下水等水体,使水和水体底泥的理化性质或生物群落发生变化,造成水体污染。

2.1水体主要污染物和来源水体中的污染物种类很多,一般分为无机污染物、治病微生物、植物营养素、好氧污染物和重金属离子五类。

无机污染物主要来自炼焦、电镀、塑料、化肥、硫酸和硝酸等工厂排出的废水,如各种氢氰酸、氰化钾、硫酸、硝酸等。

致病微生物主要来自生物制品、制革业、饲养场和生活污水,有各种病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种类。

植物营养素主要来自食品、化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有硝酸盐、亚硝酸盐、铵盐和磷酸盐等。

这些营养素如果在水中大量积累,造成水的富营养化,是藻类大量繁殖,导致水质恶化。

好氧微生物主要来自食品工业、造纸工业、化纤工业排放的污水及生活污水,当水中微生物分解这些有机物时,要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水中缺氧,并产生硫化氢、氨等气体,使水质恶化。

重金属离子则来自农药、医药、仪表及各类有色金属矿山的废水,如贡、镉、铬、铅、砷等各种重金属离子毒物,在水中比较稳定,是污染水体的剧毒物质。

2.2污水灌溉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污水灌溉(sewage irrigation)是利用经过一定处理或未经处理的污水,工业废水或生活与工业混合污水灌溉农田、牧场等。

水体污染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是通过污水中的有毒物质在动植物中积累而造成的。

水体污染能直接引起污染水体中水生生物中有害物质的积累,而对陆生生物的影响主要通过污灌的方式进入。

污灌中重金属污染是引起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