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科学概论加答案
大气科学概论练习题解析

论述题: 1、关于CO2
CO2的特性、CO2含量的变化,CO2的变化对人类生活有什么 影响、CO2的其他最新资料…
2、关于臭氧
O3的形成、O3含量的变化、 O3是人类的保护伞、臭氧洞、 臭氧的其他最新资料…
练习:试计算标准大气的干空气密度。 (p=1013.2Leabharlann hpa,T=273oK)思考题
• 1、 大气的主要成分有哪些?大气分层的主 要依据是什么?共分为几层?各层有什么 特点?
• 2、气压随时间、随纬度有何变化规律?
课外练习:
1、已知某小山山脚处气压为1000hpa,气温为 30C,山顶处气压为900hpa,气温为-20C,试求该山高。
2、已知某地的海拔高度为12.5m,某日2时和14时的 地面气温分别为-20C和40C, 14时的本站气压为 1000hpa,试求该地14时的海平面气压。
3、若高空某一气层的气压是地面气压的一半, (1)地面到该层为等温层,平均气温为290K; (2)地面气温为288K,而温度递减率
Γ=6.5K/100m, 请分别计算在以上两种情况下该等压面的高度。
思考题:
1、气压系统有哪些? 2、如何描述空间气压场的方法 3、气压的日变化和气压的年变化有哪些类型?
课外练习:
1、摩擦层风随高度如何变化?气层的水平温度梯 度与下层气压梯度方向相反的自由大气层中,风 随高度又如何变化呢?
2、设南京(32°N)地面气压场为平直等压线, 地面摩擦力与风向相反,地面为西北风,风速为 6m/s,风与等压线的夹角为30°,试求气压梯 度力和地面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并做图示之。
课外练习题: 1、 指出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惯性离心力、 摩擦力的大小、方向,各自存在的条件和作用。 2、画出A、 B、C三 点的受力 情况。
大气科学导论试题库汇总

大气科学导论试题库第一章1、什么是大气科学?参考答案答:大气科学是研究大气的各种现象及其演变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的一门学科。
2、大气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参考答案答:大气科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覆盖整个地球的大气圈,也研究大气与其周围的水圈、冰雪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物理和化学过程,此外还研究太阳系其他行星的大气。
3、大气的组成如何?参考答案答:地球大气的组分以氮、氧、氩为主,它们占大气总体积的99.96%。
其它气体含量甚微,有二氧化碳、氪、氖、氨、甲烷、氢、一氧化碳、氙、臭氧、氡、水汽等。
大气中还悬浮着水滴、冰晶、尘埃、孢子、花粉等液态、固态微粒。
第二章1、基本的气象要素有哪些?参考答案答:描述大气基本状态的参数有:温度、压力、湿度和风。
这4个物理量是表征大气基本状态的参数,又称气象要素,此外,还有降水量、云量、云状等。
2、常见气压场的形式有哪些?常用温标有哪几个?参考答案答:常见气压场形式:高压、低压、槽、脊、鞍形场。
气温的单位—般有用摄氏温标,华氏温标和绝对温标。
3、参考系有哪几个分类?地球参照系属于什么参照系?参考答案答:参考系有惯性系和非惯性系之分。
在大气科学的研究中,一般是以旋转的地球作为参考系,这是一个非惯性系。
4、为什么流体质点既要小又要大?参考答案答:连续介质假设中的流体质点既要充分小,以使它在流动中可当作一个点,同时又要足够大,能保持大量分子具有确定的平均效应值——各种宏观物理量值。
这种既大又小的流体质点,有时也称作流体微团或流体体素,一般则简称为流点。
在我们气象研究上,经常会用到这个概念——流体块,一个小的空气块。
5、站在转动的地球上观测单位质量空气所受到力有哪些?各作用力定义特点如何?参考答案答:站在旋转地球上观测单位质量空气所受到的力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真正作用于大气的力,称做基本力,或牛顿力,包括气压梯度力、地心引力、摩擦力。
另一类是站在随地球一起旋转的非惯性系中观察大气运动时所表现的力,称做惯性力,包括惯性离心力和地转偏向力。
大气科学概论

大气科学概论
大气科学概论是一门研究大气系统的学科,是大气、海洋、地球
物理学和天文学研究的基础学科之一。
它旨在研究大气的物理、化学
组成、结构及其动力学运动,以及它与地球和人类生活之间的相互关系。
大气科学被分为三个小的子领域:气候学、大气物理学和大气化学。
气候学研究大气形势,尤其是大气中气象要素的尺度在时间和空
间上的分布,以及大气的内部运动的影响。
大气物理学研究大气的动
态行为,涉及大气压力,流体动力学,对流等问题,从而了解大气层
在空间上的分布及其变化。
大气化学研究空气中污染物的排放、扩散、沉降,以及不同物质之间的物理和化学反应,研究它们会造成多种污
染性如大气污染和臭氧损坏等等。
有了大气科学的研究成果,能够为气象学和环境保护提供重要的
方法,以识别和预测大气状况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从而提供减灾
和减少全球气候变化的相应应对措施。
大气科学也为其他领域提供重
要的应用,如航空,航天,资源开发和卫星应用,这些都与大气系统
有关。
随着环境污染,大气污染和全球气候变化,大气科学存在得越
来越重要。
大气科学概论考试试题

大气科学概论考试试题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请根据下列问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标号填入答题卡上相应题号的位置。
每题答案只有一个。
1. 大气是地球的几个圈层之一,大气层按照温度变化可分为几层?A. 三层B. 四层C. 五层D. 六层2. 大气是由空气组成的,空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A. 氮气B. 氧气C. 二氧化碳D. 水蒸气3. 气压梯度力是哪个因素引起的?A. 温度差异B. 水分蒸发C. 风向变化D. 高度差异4. 静力平衡指的是什么?A. 大气压力平衡B. 大气密度平衡C. 风向平衡D. 高空气流平衡5. 热力平衡是指哪种过程?A. 热量传导B. 热辐射C. 热对流D. 热释放6. 湿绝热过程是指什么?A. 温度变化时湿度不变的过程B. 湿度变化时温度不变的过程C. 温度和湿度都不变的过程D. 温度和湿度都变化的过程7. 大气中的水分主要以什么形式存在?A. 水蒸汽B. 液态水C. 冰晶D. 雨水8. 大气环流是指?A. 全球大气运动B. 局地大气运动C. 平流层运动D. 对流层运动9. 风是由于什么引起的?A. 温度差异B. 水分蒸发C. 空气密度差异D. 地球自转10. 大气中的水循环是指?A. 水分蒸发和降水的循环B. 水蒸汽在大气中循环的过程C. 云的形成和消散D. 水分分布的循环11. 紫外线是对人类健康有害的辐射,它主要来自于?A. 太阳B. 月亮C. 星星D. 地球12. 大气层最外层是什么?A. 对流层B. 平流层C. 中间层D. 热层13. 气候是指什么?A. 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特征B. 某一时刻的天气现象C. 大气环境的变化D. 高空的气流运动14. 暖锋是指什么?A. 冷空气与暖气团的交汇线B. 暖空气抬升形成的云团C. 暖地和冷地之间的连接线D. 气压梯度的线15. 利用雷达探测大气中的云和降水是利用了以下哪种原理?A. 遥感原理B. 电磁原理C. 吸收原理D. 散射原理16. 什么是地球的温室效应?A. 大气层中的水分吸收地球辐射B. 大气层中的臭氧层吸收太阳辐射C. 大气层中的温度层次差引起的效应D. 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导致的气温上升17. 大气层中的臭氧主要位于哪个层次?A. 对流层B. 平流层C. 中间层D. 热层18. 气温是指什么?A. 空气的冷热程度B. 大气中的湿度C. 大气中的密度D. 大气的压强19. 雾是由于什么原因形成的?A. 大气中水蒸汽的凝结B. 大气中的水分蒸发C. 雨水与大气中的尘埃产生反应D. 大气中云的形成20. 大气层中的温度递减率是指?A. 温度随海拔升高的变化率B. 温度随纬度变化的变化率C. 温度随季节变化的变化率D. 地球表面温度随地形变化的变化率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请回答下面两个问题,每个问题回答不超过300字。
大气科学概论 (1)

名词解释干洁大气:通常把除水汽以外的纯净大气称为干洁大气,简称干空气。
露点温度:湿空气气压降温达到饱和时的温度称为露点温度。
相对湿度:在一定温度和气压下,水汽和饱和水汽的摩尔分数比称为相对湿度。
降水量: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经融化后)的降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积聚在水平面上的水层深度。
虚温:在气压相等条件下,具有和湿空气相等的密度时干空气具有的湿度。
气团变性:气团只是在某时间与一定的地理区域相关,当气团移动到新的下垫面时,它的性质就会逐渐发生变化,而失去原有的特性。
填空1、相对湿度说明了同一气温条件下,水汽含量距离大气饱和程度,相对湿度越小,表示空气越不饱和,相对湿度越大,表示空气越饱和。
2、干洁大气是指不包含水汽和气溶胶的整个混合大气。
3、大气的铅直结构有地面向天空共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逸散层五层。
4、表征水汽的气象要素有很多,如比湿、水汽压、水汽密度等。
(相对湿度、露点)5、水的三相是指气态、液态_各固态。
6、一般温度越高、饱和水汽压则越大,在相同温度下,溶液面比纯水面的饱和水汽压越小。
7、降水可以有雨、雹、雪和霰四种形态。
8、相对湿度是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汽的比值。
9、大气中最主要的成分是氮气、氧气和氩三种气体。
10、相对湿度是指_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汽的比值。
11、平流层环流的特点是:中纬度地区夏季盛行东风,冬季盛行西风。
12、露点温度是指湿空气定压降温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13、在相同状态下,平液面饱和水汽压大于平冰面饱和水汽压。
14、对流层臭氧的一个主要来源是从平流层以扩散、湍流的方式输送来的,对流层顶的裂缝是平流层臭氧向对流层输送的主要通道。
15、温度越高,饱和水汽压越大。
16、按中性成分的热力结构,可以把大气分成若干层,其中对流层的特点是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有强烈的垂直混合、气象要素分布不均匀。
17、臭氧主要分布在10-50km高度的平流层大气中,极大值在20-30km之间,它对有强烈的吸收作用。
大气科学概论重点

绪论1.*大气科学是研究地球大气中各种现象的演变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的一门学科。
2.*大气科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覆盖着整个地球的大气圈,特别是地球表面的低层大气和地球的水圈、岩石圈、生物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环境。
3.*大气科学的内容可概括成四个方面:①地球大气的一般特征(如大气的组成、范围、结构等);②大气现象发生、发展的能量来源、性质及其转化;③解释大气现象,研究其发生、发展的规律;④如何利用这些现象预测、控制和改造自然(如人工影响天气、大气环境预测和控制)。
4.大气科学研究的特点:①研究大气科学不能仅限于大气圈;②大自然是大气科学研究的实验基地;③国际合作是推动大气科学发展的必要途径。
学科分支:主要为气象学和气候学。
5.大气化学是研究大气组成和大气化学过程的学科。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大气的化学组成及演变、大气微量气体及其循环、大气气溶胶、大气放射性物质和降水化学等。
第一章大气概述一、问答题:1.说明“天气”和“气候”的定义和区别,答:天气描述的是一个特定时间与一个特定地点的大气状态和大气现象。
气候是指在影响天气的各因子(太阳辐射、下垫面性质、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等)长期相互作用下所产生的天气综合,不仅包括某些多年经常发生的天气状况,还包括某些年份偶然出现的极端状况。
也就是说,气候是在一定时段内由大量天气过程综合平均得出的,它与天气之间存在着统计联系。
2.大气中二氧化碳成分增加的原因及其可能的后果是什么?答:大气中二氧化碳成分增加的原因归因于化石燃料(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燃烧量的不断加大。
后果是低层大气的温度会由此而升高,从而引起全球气候的变化。
3.为什么水汽和尘埃是大气的重要成分?答:水汽是云和降水的源泉。
水汽是唯一能在常态中以三种相态存在的物质(固态、液态、气态)随着大气的垂直运动,空气中的水汽会发生凝结或凝华,形成雨滴或冰晶,进而产生云和降水。
尘埃可以作为大气中水汽凝结或冻结的核心,是形成云、雾和降水的重要条件;它们能吸收和散射太阳、大气和地面的辐射,改变地球的辐射平衡;使大气能见度和空气质量变坏。
(完整版)大气科学概论-习题

(完整版)大气科学概论-习题第一章1.地球大气是如何演变的?原始大气:氢气、甲烷、氨气、水汽次生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汽、甲烷现代大气:氮气、氧气2.何为地球系统?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3.何为干洁大气?它由哪些主要成分组成?干洁大气指不含水汽和悬浮颗粒物的大气,其平均分子量为28.966。
(1)按浓度分类:主要成分:浓度为百分之几,如N2,O2,Ar。
微量成分:浓度在1ppm到0.1%,如CO2, CH4, He ,Ne,Kr,H2O 。
痕量成分:浓度在1ppm以下,如H2,O3,Xe,N2O,NO,NO2,NH3,SO2,CO,人为污染气体等。
(2)按生命时间分类:定常成分:寿命在100年以上,如N2,O2,和惰性气体。
可变成分:寿命在几年到十几年,如CO2,H2,CH4 等。
快变成分:寿命在1年以下。
如H2O,……4.试述二氧化碳、臭氧的源及作用。
CO2来源:有机物燃烧,腐烂和生物呼吸;作用:温室气体,植物光合作用原料;O3来源:20-30km(臭氧层) ;作用:吸收紫外辐射,影响大气温度垂直分布,保护生物;促进大气增温。
5.水汽和气溶胶的来源和作用是什么?水汽来源:蒸发和蒸腾作用;作用:云和降水的源泉,影响地面、空气温度及大气垂直运动,水循环,联系四圈;气溶胶来源:自然源和人为源;作用:形成云、雾,降水条件;改变辐射平衡;大气污染,能见度降低;造成光学现象。
6.说明天气和气候的定义和区别,并指出下列问题中哪些是天气性的,哪些是气候性的。
1)室外棒球赛因雨而被取消;2)今天下午最高气温25℃;3)我要移居昆明了,那里阳光明媚,四季如春;4)本站历史最高气温为43 ℃;5)南京明日天气部分有云。
天气与气候的关系1. 概念不同:a、天气:某地在某一瞬间或某一段时间内大气状态和大气现象的综合;b、气候: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性质和人类活动的长期作用下,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
大气科学概论练习题解析

思考题:
1、什么是大气气溶胶?它在哪些大 气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如果假想大气中 完全没有大气气溶胶,地球环境会有什 么变化?
思考题
• 1、什么是气团?气团的分类?气团的源地? 影响我国的主要气团有哪些? • 2、什么是气旋和反气旋?锋面气旋?台风 的形成条件主要有哪些?
思考题
• 1、 大气的主要成分有哪些?大气分层的主 要依据是什么?共分为几层?各层有什么 特点? • 2、气压随时间、随纬度有何变化规律?
课外练习:
1、摩擦层风随高度如何变化?气层的水平温度梯 度与下层气压梯度方向相反的自由大气层中, 风随高度又如何变化呢?
2、设南京(32°N)地面气压场为平直等压线, 地面摩擦力与风向相反,地面为西北风,风速 为6m/s,风与等压线的夹角为30°,试求气压 梯度力和地面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并做图示 之。
课外练习:
1、已知某小山山脚处气压为1000hpa,气温为 30C,山顶处气压为900hpa,气温为-20C,试求该山高。 2、已知某地的海拔高度为12.5m,某日2时和14时的 地面气温分别为-20C和40C, 14时的本站气压为 1000hpa,试求该地14时的海平面气压。 3、若高空某一气层的气压是地面气压的一半, (1)地面到该层为等温层,平均气温为290K; (2)地面气温为288K,而温度递减率Γ=6.5K/100m, 请分别计算在以上两种情况下该等压面的高度。
思考题: 1、气压系统有哪些? 2、如何描述空间气压场的方法 3、气压的日变化和气压的年变化有哪些类型?
课外练习题: 1、 指出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惯性离心力、 摩擦力的大小、方向,各自存在的条件和作用。 2、画出A、 B、C三 点的受力 情况。Fra bibliotek课外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科学概论复习题——选择题、填充题、简述题1.通常北半球各个纬度地区盛行风。
答:0°-30°低纬:东北信风;30°-60°中纬:盛行西风(西南风);60°-90°高纬:极地东风(东北风)2.地球的冷热极。
答:冷极:南极乔治峰,最低气温-90°热极:索马里境内,最高温为63°3.干洁大气中的成份答:干洁空气就是指大气中除去水汽、液体与固体微粒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简称干洁空气。
它的主要成分就是氮、氧、氩、二氧化碳等,其容积含量占全部干洁空气的99、99%以上。
其余还有少量的氢、氖、氪、氙、臭氧等。
(P20)4.一天中太阳高度角变化,最小、最大。
答:变化:0°~90°最小: 最大:正午5、通常一天中相对湿度最值最有可能出现时间。
答:白天温度高,蒸发快,进入大气的水汽多,水汽压就大;夜间相反。
每天有一个最高值出现在午后,一个最低值出现在清晨,在海洋上,或大陆上的冬季,多属于这种情况。
但就是在大陆上的夏季,水汽压有两个最大值,一个出现在9~10时,另一个出现在21~22时。
在9~10时以后,对流发展旺盛,地面蒸发的水汽被上传给上层大气,使下层水汽减少;21~22时以后,对流虽然减弱,但温度已降低,蒸发也就减弱了。
与这个最大值对应的就是两个最小值,一个最小值发生在清晨日出前温度最低的时候,另一个发生在午后对流最强的时候。
而相对湿度的大小,不但取决于水汽压,还取决于温度。
气温升高时,虽然地面蒸发加快,水汽压增大,但这时饱与水汽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得更多些,使相对湿度反而减小。
同样的道理,在气温降低时,水汽压减小,但就是饱与水汽压随温度下降得更多些,使相对湿度反而增大。
所以相对湿度在一天中有一个最大值出现在清晨,一个最小值出现在午后。
6、大冰期一般持续时间。
答:全球已出现过3次大冰期与2次大间冰期。
大冰期持续时间约1,000万~2,000万年,气温与雪线下降;大间冰期持续时间约3亿年,气候变暖,冰川退缩,气温与雪线上升,中纬度温度变化幅度高达10℃。
7.我国东部的总体气候特征答;季风性显著,大陆性强8.地面与大气所放射的辐射类型答:太阳辐射就是短波辐射,人、地面、大气辐射就是长波辐射10、在夏季影响我国的气团中,影响范围最广的气团就是哪个答:最广的:【热带太平洋气团】(东部地区)、热带大陆气团(西部地区)、赤道气团(长江以南地区)、西伯利亚气团(长城以北、大西北)、极地太平洋气团(东北地区)12、一天中,地面最高温度出现在地面热量如何变化时间答:一天中地面最高温度、地面最低温度出现在地面热量收支相抵(平衡)的时刻。
对于北半球而言,一年中地面最热月温度,一般出现在7月或8月,地面最冷月温度一般出现在1月或2月。
13.一天中近地层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即日常所指的气温)出现时间。
14饱与水汽气压与温度的关系答:炮与水汽压分为纯水面饱与水汽压与纯冰面饱与水汽压。
一定温度下,纯水汽与水或冰处于相态平衡的水汽压,称为纯水(冰)面饱与水汽压。
实验表明,饱与水汽压仅于温度有关,就是温度的函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而在同一温度下,纯冰面上的饱与水汽压要小于纯水面上的饱与水汽压。
15、摩擦层中,在气压场随高度不变的前提下,风速随高度的变化答:高度上升,风速增大16北半球,高压、低压控制区内水平气流旋转方向答:北半球:高压顺时针,低压逆时针控制区内水平气流旋转方向17在地质时期的气候变迁中,最近的一次大冰期被称为P342答:第四纪大冰期延伸:全球已出现过3次大冰期与2次大间冰期大冰期持续时间约1,000万~2,000万年,气温与雪线下降;大间冰期持续时间约3亿年,气候变暖,冰川退缩,气温与雪线上升,中纬温度变化幅度高达10℃。
1震旦纪大冰期2寒武纪—石炭纪大间冰期3石炭纪—二叠纪大冰期4三叠纪—第三纪大间冰期5第四纪大冰期(全球性变冷,同时又曾出现多次冷暖、干湿波动。
)18我国常见天气过程有那些。
答:寒潮天气过程、大型降水天气过程、台风天气过程与对流性天气过程延伸:自然界中有哪些途径与方式使空气中的水汽达到过饱与状态答:1增加水汽使水汽压超过当时温度下的饱与水气压2降低温度,即使含有一定量水汽的空气冷却,使饱与水气压减小到小于当时实际水汽压。
也可以使两种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
冷却包括:绝热冷却辐射冷却平流冷却混合冷却接触冷却19在欧亚大陆东岸暖温带盛行气候,冷温带盛行气候答:20.在台风生命史的四个阶段中,台风强度减弱,影响范围缩小的就是答:台风的生命史分为形成期、发展期、成熟期与衰亡期四个阶段,强度减弱、影响范围缩小的就是衰亡期。
21.我国的梅雨季节发生的时间地点P253答:时间:每年初夏(6月中旬-7月上旬)时期(20天)地点:我国长江流域到日本南部22赤道地区一年中太阳高度角随时间的变化。
答:春分日(每年的3月21日(或20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纬线上,极圈移动到南北极点上,全球昼夜长短相等;正午太阳高度角赤道上90°——直射,由赤道越往两极太阳高度越低,极点上太阳高度角为0°。
秋分日在每年的9月23日(或22);太阳直射点在赤道纬线上;极圈移动到南北极点上;全球昼夜长短相等;正午太阳高度角赤道上90°——直射,由赤道越往两极太阳高度越低,极点上太阳高度角为0°。
夏至日在每年的6月22日(或21);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23、5°N);极圈移动到南、北极圈纬线上(66、5°S、66、5°N);赤道纬线上昼夜长短相等;北极圈以北就是极昼、南极圈以南就是极夜,所以越往北白天时间越长夜晚时间越短,越往南白天时间越短夜晚时间越长,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正午太阳高度角北回归线上90°——直射,距离北回归线越远太阳高度越低,南北极圈纬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
冬至日在每年的12月23日(或22);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23、5°S);极圈移动到南、北极圈纬线上(66、5°S、66、5°N);赤道纬线上昼夜长短相等;北极圈以北就是极夜、南极圈以南就是极昼,所以越往北白天时间越短夜晚时间越长,越往南白天时间越长夜晚时间越短,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正午太阳高度角南回归线上90°——直射,距离南回归线越远太阳高度越低,南北极圈纬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
23中国冬季风与夏季风的特点(P311)冬季风强于夏季风。
夏季风渐进北上,冬季风突进南下24南京、广州位于什么气候带内南京位于东部季风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处于副热带气候带。
广州属副热带气候带。
25我国湿润区与干旱区的分界线(等年降水量线)答:沿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脉一线,其中中段大致与我国古长城一线吻合延伸: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沿秦岭——淮河一线向西折向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此线以东以南,年降水量一般在800mm以上,为湿润地区,此线以西以北年降水量一般在800mm以下,为半湿润地区。
它的地理意义就是:等降水量线传统意义上南方与北方分界线北方旱地与南方水田的分界线水稻小麦种植分界线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分界线河流结冰与不结冰的分界线等等。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沿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脉东端一线,它同时也就是我国的半湿润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就是森林植被与草原植被的分界线。
就是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就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分界线。
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
400mm降水量线把我国大致分为东南与西北两大半壁。
[1]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经河西走廊西部以及藏北高原一线,此线就是干旱地区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
也就是中国沙漠区与非沙漠区的分界线。
26按温度铅直结构分,大气层分层(P28)答: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27冬季影响我国的气团主要有那些?答:西伯利亚气团(绝大部分地区)热带太平洋气团(东南沿海)南海气团(云南)28大气中常见的光散射现象答:答:1、蔚蓝天空,2、霞光,3、暮曙光29常见的光折射现象答:1、蒙气差2、海市蜃楼3、彩虹4、晕30、常见的地方性风答:海陆风、山谷风、焚风、峡谷风31、台风入侵我国的路径。
台风的路径也有三条答:1、西移路径:从菲律宾以东洋面向西移动,进入南海,在我国广东、海南或越南沿海登陆。
2、西北路径:从菲律宾以东洋面向西北移动,穿过台湾岛或琉球群岛,在我国福建、浙江、江苏沿海一带登陆。
3、转向路径:从菲律宾以东洋面向西北移动后,转向东北,袭击日本群岛与朝鲜半岛。
32、大气的组成。
答:自然状态下的大气就是由混合气体、水汽与悬浮颗粒组成。
除去水汽与悬浮颗粒的空气称为干洁空气。
(一)干洁空气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以及它们在空气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二)水汽大气中的水汽比氮、氧等主要成分少得多,但其含量在大气中随时间、地域以及气象条件的不同变化很大。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干旱地区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可低到0、02%,而温湿地区可高达6%、(三)悬浮颗粒自然状态下的大气悬浮颗粒主要来源于岩石的风化、火山爆发、宇宙落物以及海水溅沫等。
它的含量、种类以及化学成分都就是变化的。
33、一天中,土壤温度的垂直分布类型。
答:日垂直分布:1、日射型(受热型);2、辐射型(放热型);3、上午转变型(由辐射型向日射型过渡)4、傍晚转变型(由日射型向辐射型转变)年垂直分布:放热型(冬季),受热型(夏季)与过渡型。
34、大气中常见的降温实现凝结的过程。
答:1、辐射冷却,2、混合冷却3、接触冷却,4、绝热冷却35、寒潮冷空气从关键区入侵我国有四条路径。
答:1、西北路(中路)冷空气从关键区经蒙古到达我国河套附近南下,直达长江中下游及江南地区。
循这条路径下来的冷空气,在长江以北地区所产生的寒潮天气以偏北大风与降温为主,到江南以后,则因南支锋区波动活跃可能发展伴有雨雪天气。
2、东路冷空气从关键区经蒙古到我国华北北部,在冷空气主力继续东移的同时,低空的冷空气折向西南,经渤海侵入华北,再从黄河下游向南可达两湖盆地。
循这条路径下来的冷空气,常使渤海、黄海、黄河下游及长江下游出现东北大风,华北、华东出现回流,气温较低,并有连阴雨雪天气。
3、西路冷空气从关键区经新疆、青海、西藏高原东南侧南下,对我国西北、西南及江南各地区影响较大,但降温幅度不大,不过当南支锋区波动与北支锋区波动同位相而叠加时,亦可以造成明显的降温。
4、东路加西路:东路冷空气从河套下游南下,西路冷空气从青海东南下,两股冷空气常在黄土高原东侧,黄河、长江之间汇合,汇合时造成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接着两股冷空气合并南下,出现大风与明显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