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安全告示牌
标准化氧气-乙炔危害告知牌

迅速撤离泄漏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避免与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触。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避免与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触。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灭火方法:用水保持容器冷却,以防受热爆炸,急剧助长火势。
迅速切断气源,用水喷淋保护切断气源的人员,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注 意 防 护急救电话:120氧气Oxygen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安全标准化危险物质危害告知牌氧气(助燃气体,请注意消防安全)健 康 危 害理化特急 救 措 施应 急 处 理无色无味气体吸入:呼吸75%或更多的常压氧数小时可能引起鼻不通气,咳嗽,喉咙痛,胸痛和呼吸困难。
呼吸带压纯氧可能引起肺损害,也影响中枢神经系统。
呼吸带压纯氧可能引起肺损害,也影响中枢神经系统。
不燃气体22氧化气体乙炔(易燃气体注意防护保障健康)具有弱麻醉作用。
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单纯窒息。
急性中毒:暴露于20%浓度时,出现明显缺氧症状;吸入高浓度,初期兴奋、多语、哭笑不安,后出现眩晕、头痛、恶心、呕吐、共济失调、嗜睡;严重者昏迷、紫绀、瞳孔对光反应消失、脉弱而不齐。
当混有磷化氢、硫化氢时,毒性增大,应予以注意。
健康危害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引燃温度(℃):305爆炸上限%(V/V):80.0爆炸下限%(V/V):2.1乙炔Acetylene 应急处理防范措施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喷雾状水稀释、溶解。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
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
乙炔氧气气瓶安全告示牌 → 丙酮氧气气瓶安全告示牌

乙炔氧气气瓶安全告示牌→ 丙酮氧气气
瓶安全告示牌
乙炔氧气气瓶安全告示牌
安全注意事项
1. 严禁携带易燃物品或高温物品靠近乙炔氧气气瓶。
2. 禁止在气瓶周围进行明火作业或进行焊接等高温作业。
3. 使用乙炔氧气气瓶时,请确保工作环境通风良好,以防止气体积聚造成爆炸危险。
4. 在操作乙炔氧气气瓶时,应佩戴防护手套和护目镜,以避免意外发生。
5. 气瓶储存时,应远离易燃物品和高温区,确保气瓶处于稳定和垂直的位置。
应急处理措施
1. 如果发现气瓶泄漏或发生火灾,请立即远离现场,并拨打紧急电话号码通知有关部门。
2. 切勿试图在没有专业人员指导下亲自处理泄漏或火灾事故。
3. 如果出现人员受伤或中毒的情况,请及时寻求医疗帮助,并告知医生有关气体泄漏或中毒事故的情况。
4. 在事故现场,应尽量避免产生静电或明火,并确保周围人员的安全。
以上为乙炔氧气气瓶安全告示牌的内容,请按照要求进行制作和张贴。
在操作和储存过程中,请始终注意安全,并遵守相应的操作规程和法规。
Note: The above translation may not be perfect. Please double-check for accuracy before using it.。
氧气危害告知牌

氧气危害告知牌氧气,作为一种常见的气体,虽然对人体和环境有诸多用途,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为了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特制定氧气危害告知牌,以提醒人们在接触氧气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告知内容1. 注意火源:氧气具有促进燃烧的特性,与火源接触会加剧火势或引发爆炸。
因此,在使用氧气时,必须远离明火、火种以及易燃物质。
2. 避免压力过高:氧气压力过高可能导致爆炸。
使用氧气时,应遵循正确的操作规程,避免将暴露于高温环境或损坏。
3. 防止氧气泄漏:氧气泄漏不仅会浪费资源,还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
使用氧气设备时,要确保连接部位的密封性,定期检查设备的安全情况。
4. 避免长时间暴露:长时间接触高浓度的氧气可能引发眼部和呼吸道不适。
在使用氧气设备时,应控制好接触时间,避免长时间暴露。
5. 储存安全:氧气储存应遵守相关规定,保持通风、干燥、无热源的环境。
避免与可燃物质、易爆物质和酸性物质共同存放。
如何使用告知牌1. 牌面明确:告知牌要有醒目的标题和图形,清晰表明与氧气相关的危害内容。
2. 明确位置:告知牌应该放置在易受氧气影响的场所,如氧气储存区、氧气使用区或操作台附近。
3. 可视性强:告知牌要具备足够的尺寸和亮度,确保人们在远处也能清晰看到。
4. 多语言表达:根据需要,在告知牌上可以加入多种语言的描述,以便不同语言背景的人员都能理解。
注意事项- 告知牌的内容应准确、完整,切勿夸大或省略重要信息。
- 告知牌应定期检查,一旦损坏或不再适用,应及时更换以确保其作用。
- 除了告知牌,还应配合相关培训和注意事项,加强人们对氧气危害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 氧气危害告知牌只是提醒措施之一,对于具体的安全操作规定,请依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通过将氧气危害告知牌放置在适当位置,能有效提醒工作场所相关人员在使用氧气时注意安全事项,以减少意外风险的发生,保护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氧气安全告示牌

氧气安全告示牌
警示标识: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示牌,氧气,不燃气体,3
级危险。
禁忌物:易燃或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乙炔。
危险性:氧气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元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
与易燃物(乙炔、甲烷等)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
健康危害:在普通大气压下,当氧的浓度超过40%时,
有可能发生氧中毒,吸入40~60%的氧时,会出现胸骨后不适感、轻咳,进而胸闷、胸骨后灼烧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窒息。
吸入的氧浓度在80%以上时,
会出现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眩晕、心动过速、虚脱、继而全身强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
处理方法:避免与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触,切断气源,然后抽排(室泄露应急切断火源,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
灭
火方法为喷水冷却,可能的话将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使用雾状水或二氧化碳进行灭火。
防护措施: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暖。
呼吸困难时应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乙炔氧气气瓶安全告示牌 → 丙醛氧气气瓶安全告示牌

乙炔氧气气瓶安全告示牌→ 丙醛氧气气瓶安全告示牌乙炔氧气气瓶安全告示牌安全告示为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使用乙炔氧气气瓶的人员必须遵守以下安全规定:1. 气瓶的搬运和使用必须由经过专门培训和持有相应证书的人员进行。
2. 在使用乙炔氧气气瓶前,务必检查气瓶的外观是否完好,确认没有任何损坏或泄漏迹象。
3. 气瓶周围必须保持通风良好,避免气体积聚引发安全事故。
4. 使用乙炔氧气气瓶时,应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和工艺要求,谨慎处理避免意外。
5. 使用后的乙炔氧气气瓶必须妥善存放,远离易燃物品和高温环境,避免引发火灾或爆炸。
6. 不得随意更改气瓶上的标识或封印,确保气瓶的识别和安全性。
7. 发现气瓶存在问题或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向负责人报告并尽快进行修理或更换。
注意事项1. 乙炔氧气气瓶应储存在通风良好、无明火和防盗的仓库或罩棚内。
2. 搬运乙炔氧气气瓶时必须使用专门的搬运工具和装置,避免碰撞和摔落。
3. 使用乙炔氧气气瓶时,应配备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具,包括防火手套、防火眼镜、防护面具等。
4. 不得将乙炔与氧气直接混合储存或运输,以防发生意外事故。
5. 使用乙炔氧气气瓶时,应注意避免接触易燃材料,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紧急措施在乙炔氧气气瓶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生如下情况,应立即采取相应的紧急措施:1. 气瓶发生泄漏:立即将泄漏区域人员疏散,远离泄漏源,关闭气瓶阀门。
2. 气瓶着火:切勿用水扑灭,应使用碱式灭火器或适合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3. 发生爆炸:首先确保人员安全,迅速报警并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
注:本告示牌的内容仅供参考,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规定和操作指南。
保持安全意识,共创安全环境!。
氧气安全告知牌

轻咳,进而胸闷、胸骨后烧灼感和呼吸困难,咳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窒息。吸入的氧 畅通。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浓度在 80%以上时,出现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
白、眩晕、心跳过速、虚脱,继而全身强直性抽
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
个体防护措施
泄露处理及防火防爆措施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牌
危险性提示词
化学品标签
危险性标志
助燃
氧气 Oxygen
气体
Oz CAS 号:7782-44-7
危险性理化数据
危险特性
熔点(℃):-218.8
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元素之一,能氧
沸点(℃):-183.1
化大多数活性物质。液态气体有低温冻伤可能。
相对密度(水=1):1.14/-183℃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MAC(mg/m³):18%-40%院:120
{泄露处理}: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相应工作服。切断火源。避免与可燃物或易燃
物接触。切断气源,然后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泄露容器不能再用,且要经过技术处
理以清除可能剩下的气体。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二
氧化碳
最高容许浓度
与易燃物(乙炔、甲烷)等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相对密度(空气=1)1.43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接触后表现
现场急救措施
常压下,当氧的浓度超过 40%时,有可能发生氧 皮肤接触:如果发生冻伤,立即用清水冲洗受伤
中毒,吸入 40-60%的氧时,出现胸骨后不适感, 部位 10-15 分钟,最好浸入水中,不要涂擦。
乙炔、氧气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

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危化品易燃易爆禁止携带火种且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保障健康和安全品名氧气乙炔气健康危害理化特性应急处理注意防护常压下,当氧的浓度超过40%时,【危险性理化数据】【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服,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
提供良好有可能发生氧中毒,吸入40~60%熔点(℃): --218.8【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的自然通风条件。
的氧时,出现胸骨后不适感、轻沸点(℃): -183.1【不慎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给输氧。
人工呼吸。
就医。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咳,进而胸闷、胸骨后烧灼感和呼相对密度(水=1): 1.14【不慎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护。
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相对蒸气密度 ( 空气=1):1.43【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肺水肿、窒息。
吸入的氧浓度在80%【危险特性】是易燃物、可燃物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身体防护】穿工作服。
以上时,出现面部肌肉抽动、面色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 , 能般作业工作服。
避免与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触。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手防护】必要时戴防护手套。
苍白、眩晕、心动过速、虚脱,继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
与易燃物通风,加速扩散。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其他防护】避免高浓度吸入。
而全身强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如乙炔、甲烷等)形成有爆炸竭而死亡。
性的混合物。
【健康危害】具有弱麻醉作用。
急【危险性理化数据】【急救措施】吸放: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注意保暖,呼吸困难【身体防护措施】性中毒:接触 10~ 20%乙炔,工人熔点(℃): -81.8/119kPa时给输氧。
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皮肤接触:脱去并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缺氧症状;吸入沸点(℃): -83隔离被污染的衣服和鞋。
乙炔、氧气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

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危化品易燃易爆禁止携带火种且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保障健康和安全名健康危害理化特性应急处理注意防护氧气常压下,当氧的浓度超过40%时,有可能发生氧中毒,吸入40~60%的氧时,出现胸骨后不适感、轻咳,进而胸闷、胸骨后烧灼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窒息。
吸入的氧浓度在80%以上时,出现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眩晕、心动过速、虚脱,继而全身强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
【危险性理化数据】熔点(℃):沸点(℃):相对密度(水=1):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危险特性】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 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
与易燃物(如乙炔、甲烷等)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服,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不慎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给输氧。
人工呼吸。
就医。
【不慎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避免与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触。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
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穿工作服。
【手防护】必要时戴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避免高浓度吸入。
乙炔气【健康危害】具有弱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接触10~20%乙炔,工人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缺氧症状;吸入高浓度乙炔,初期兴奋、多语、哭笑不安,后眩晕、头痛、恶心和呕吐,共济失调、嗜睡;严重者昏迷、紫绀、瞳孔对光反应消失、脉弱而不齐。
停止吸入,症状可迅速消失。
【活性反应】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能与铜、银、汞等的化合物生成爆炸性物质。
【危险性理化数据】熔点(℃):119kPa沸点(℃):-83相对密度(水=1):饱和蒸气压(kPa):4053(℃)【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1.0 可编辑可修改 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示牌
名称 氧气
警示标识
防护措施 类别
不燃气体 危险
等级 3级 禁忌物
易燃或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乙炔 危险性 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元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
质。
与易燃物(乙炔、甲烷等)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
健康危害 普通大气压下,当氧的浓度超过40%时,有可能发生氧中毒,吸入40~60%的氧时,出现胸骨后不适感、轻咳,进而胸闷、胸骨后灼烧
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窒息。
吸入的氧
浓度在80%以上时,出现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眩晕、心动过速、虚脱、继而全身强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
泄露应急处理
切断火源,
避免与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触,切断气源,然后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
灭火方法
切断气源。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雾状水、二氧化碳。
防护措施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注意保暖,呼吸困难时给输氧。
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