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位公差数值表
形位公差

下图中已学过的技术要求有哪些?
复习 引入
这是什么? 形位公差
0.041 2. 30 基本尺寸 φ30 ,最大极限尺寸Φ30.041 ,最小极限尺寸Φ30.028,上偏 0.028 Ra 0.8 1. 差该零件要求最光洁的表面粗糙度值是 ,下偏差 +0.028 ,尺寸公差 0.013 。 ,这样的表面有 2 处。 +0.041
新授
0 36 -0.39
16 7
B
20 62
M8×1
0 14 -0.27
0.01
B
1 2 3 4
球面SR750 Ф16f7圆柱面
螺纹M8×1的轴线
Ф16f7的轴线 圆跳动 圆柱度 Ф16f7的轴线 同轴度 Ф16f7的轴线 圆跳动
0.003mm 0.005mm Ф0.1mm 0.01mm
右端面
习题P90:解释图中形位公差的含义。
二、形位公差的标注
1.被测要素
轮廓要素
指引线箭头应与尺寸
新授
线的延长线重合
中心要素
指引线箭头置于被 测要素的轮廓线上
指引线箭头置于被测要素 的延长线上,必须与尺寸
线明显地错开
口诀:箭头对准尺寸线,被测部位在中心;
箭头偏离尺寸线,被测部位在表面。
二、形位公差的标注
2.基准要素
轮廓要素 中心要素
0.05 A
二、形位公差的标注
3.公差项目(P181 表8-5)
公 差 特征项目 符号 有或无基准 要求 无 定 形 形 垂直度 有 有 公 差 特征项目 符号
新授
有或无基准 要求 有
直线度 平面度 圆度
状 状 圆柱度
标准公差表

标准公差表线性和角度尺寸未注公差根据国际标准,以下为线性尺寸未注公差的公差表。
这个未注公差适用于金属切削加工的尺寸,也适用于一般的冲压加工尺寸.这些极限偏差适用于:•线性尺寸:例如外尺寸、内尺寸、阶梯尺寸、直径、半径、距离、倒圆半径和倒角高度;•角度尺寸:包括通常不标出角度值的角度尺寸,例如直角(90°);•机加工组装件的线性和角度尺寸.这些极限偏差不适用于:•已有其他一般公差标准规定的线性和角度尺寸;•括号内的参考尺寸;•矩形框格内的理论正确尺寸.形状位置公差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由于机床-夹具-刀具系统存在几何误差,以及加工中出现受力变形、热变形、振动和磨损等影响,使被加工零件的几何要素不可避免地产生误差。
这些误差包括尺寸偏差、形状误差(包括宏观几何误差、波度和表面粗糙度)及位置误差.形状公差形状公差是指单一实际要素的形状所允许的变动全量.形状公差用形状公差带表达。
形状公差带包括公差带形状、方向、位置和大小等四要素.形状公差项目有: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线轮廓度、面轮廓度等6项。
位置公差位置公差是指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基准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定向公差定向公差是指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方向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这类公差包括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3项。
定位公差定位公差是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位置上允许的变动全量.这类公差包括同轴度、对称度、位置度3项。
跳动公差跳动公差是以特定的检测方式为依据而给定的公差项目。
跳动公差可分为圆跳动与全跳动。
零件的形位公差共14项,其中形状公差6个,位置公差8个,列于下表.表面粗糙度无论用何种加工方法加工,在零件表面总会留下微细的凸凹不平的刀痕,出现交错起伏的峰谷现象,粗加工后的表面用肉眼就能看到,精加工后的表面用放大镜或显微镜仍能观察到。
这就是零件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
过去称为表面光洁度。
国家规定表面粗糙度的参数由高度参数、间距参数和综合参数组成. 高度参数共有三个:轮廓的平均算术偏差(R a )如图1所示,通过零件的表面轮廓作一中线m ,将一定长度的轮廓分成两部分,使中线两侧轮廓线与中线之间所包含的面积相等,即 F 1+F 3+……+F n-1=F 2+F 4+……+F n图1轮廓的平均算术偏差轮廓的平均算术偏差值R a ,就是在一定测量长度l 范围内,轮廓上各点至中线距离绝对值的平均算术偏差。
自由公差形位公差

自由公差指图纸上没有标注公差等级或公差带的尺寸的允许公差。
但是,这个尺寸也不是任意的。
它受一个默认精度的控制。
其公差的取及范围一般根据零件的生产工艺确定,一般来说,可以用IT12~13或GB/T1804中的m级。
自由公差也是有基本尺寸和公差等级的,不是一律0.5mm什么的。
现在一般称“未注尺寸公差”,自由公差是一个老的叫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GB/T1804-2000Eqv ISO 2768-1:1989General tolerancesTolerances for linear and angular dimensions 代替GB/T1804-1992without individual tolerance indications GB/T11335-1989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未注出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一般公差等级和极限偏差数值。
本标准适用于金属切削加工的尺寸,也适用于一般的冲压加工的尺寸。
非金属材料和其他工艺方法加工的尺寸可参照使用。
本标准仅适用于下列未注公差的尺寸;A)线性尺寸(例如外尺寸,内尺寸,阶梯尺寸,直径,半径,距离,倒角半径和倒角高度)B)角度尺寸,包括通常不注出角度值的角度尺寸,例如直角(90°);GB/T1184提到的或等多边形的角度除外;C)机加工组装件的线性和角度尺寸;本标准不适用于下列尺寸:A) 其他一般公差标准涉及的线性和角度尺寸;B) 括号内的参考尺寸C) 矩形框格内的理论正确尺寸。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各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1800.1-1997极限与配合基础第一部分:词汇GB/T1184-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Eqv ISO 2768-2:1989)GB/T4249-1996 公差原则(Eqv ISO 8015:1985)GB/T6403.4-1986 零件倒圆与倒角3 定义3.1 本标准采用GB/T1800.1给出的有关术语和定义。
形位公差

单位:mm单位:mm单位:mm单位:mm<1m1m~6m >6m <1m 1m~6m >6m <1m 1m~6m >6m 每米长度上≤1mm全长L(m)上≤1×Lmm 每米长度上≤1mm全长L(m)上<10mm≤300.30±0.5≤30 2.0 5.0 5.5 1.2 2.5 3.0 1.0 2.0 2.5>30~600.50±1>30~50 2.5 6.0 6.5 1.5 3.0 4.0 1.0 2.0 3.5★车辆型材的弯曲度应符合上表规定;>60~900.70>50~100 4.0 6.513 2.0 3.5 5.0 1.0 2.5 4.2★其他型材弯曲度应符合下表中普通级规定,高精级或超高精级应在图样或合同中注明。
>90~120 1.0>100~200 4.61215 2.5 5.07.0 1.2 3.5 5.8>120~150 1.2单位:mm>200~300 6.014.021 2.5 6.08.01.8 4.5 6.7>150~200 1.5倒角半径不大于>300~4508.02131 3.08.0 2.5 6.5普通级高精级超高精级>200~250 2.0I类(软合金)Ⅱ类(硬合金)>450~60012.03140 3.59.0 3.07.5≤2.5不检验4×L 2×L >250~300 2.5≤30.50.6>600~100016.040504.010.03.58.3>2.52×L 1×L 0.6×L >300~400 3.0>3~60.60.8★车辆型材的扭拧度每米长度上≤1mm,全长上≤6mm;—2×L 1×L 0.6×L >400~500 3.5>6~100.8 1.0★其他型材扭拧度应符合上表中普通级规定,高精级或超高精级应在图样或合同中注明。
—2.5×L 1.5×L —>500~10004.0>10~501.01.0单位:mm≤1.0不检验允许允许>1.0~1.3不检验允许不允许>1.3不检验不允许不允许≤0.3允许允许允许>0.3~0.5允许允许每2m最多1处普通级高精级超高精级≤300.50>0.5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5˚≤3˚≤1˚>30~600.80≤0.3允许允许允许>60~100 1.20>0.3~0.5允许允许每2m最多1处>100~150 1.50>0.5~1.0允许每米最多1处不允许>150~200 2.30>1.0~2.0每米最多1处不允许不允许型材类别>200~250 3.00>2.0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250~300 3.80★契形和带圆头的型材纵向侧弯度每米≤4mm,全长上≤4×Lmm;>300~400 4.50★其他型材纵向侧弯度可双方协定,并在图样或合同中注明>400~500 6.00>500~6007.00>600~10008.00高精级超高精级±1°±0.5°±2°±1°★车辆型材装饰面上的平面间隙≤1.8mm,非装饰面上≤2.4mm;★其他型材平面间隙应符合上表中普通级规定,高精级或超高精级应在图样或合同中注明。
标准公差表

尺度公差表之宇文皓月创作根据国际尺度,以下为基本尺寸0-500mm,4-18级精注:基本尺寸小于1mm时,无IT14至IT18线性和角度尺寸未注公差根据国际尺度,以下为线性尺寸未注公差的公差表。
这个未注公差适用于金属切削加工的尺寸,也适用于一般的冲压加工尺寸。
这些极限偏差适用于:•线性尺寸:例如外尺寸、内尺寸、阶梯尺寸、直径、半径、距离、倒圆半径和倒角高度;•角度尺寸:包含通常不标出角度值的角度尺寸,例如直角(90°);•机加工组装件的线性和角度尺寸。
这些极限偏差不适用于:•已有其他一般公差尺度规定的线性和角度尺寸;•括号内的参考尺寸;•矩形框格内的理论正确尺寸。
角度尺寸的长度按角度的短边长度确定,对于圆锥角按圆锥素线长度确定。
形状位置公差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由于机床-夹具-刀具系统存在几何误差,以及加工中出现受力变形、热变形、振动和磨损等影响,使被加工零件的几何要素不成防止地发生误差。
这些误差包含尺寸偏差、形状误差(包含宏观几何误差、波度和概况粗糙度)及位置误差。
形状公差形状公差是指单一实际要素的形状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形状公差用形状公差带表达。
形状公差带包含公差带形状、方向、位置和大小等四要素。
形状公差项目有: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线轮廓度、面轮廓度等6项。
位置公差位置公差是指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基准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定向公差定向公差是指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方向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这类公差包含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3项。
定位公差定位公差是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位置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这类公差包含同轴度、对称度、位置度3项。
跳动公差跳动公差是以特定的检测方式为依据而给定的公差项目。
跳动公差可分为圆跳动与全跳动。
零件的形位公差共14项,其中形状公差6个,位置公差8个,列于下表。
分类项目符号简要描述形状公直线度直线度是暗示零件上的直线要素实际形状坚持理想直线的状况。
也就是通常所说分类项目符号简要描述位置公定向平行度平行度是暗示零件上被测实际要素相对于基准坚持等距离的状况。
标准公差表

标准公差表根据国际标准,以下为基本尺寸0-500mm,4-18级精度标线性和角度尺寸未注公差根据国际标准,以下为线性尺寸未注公差的公差表。
这个未注公差适用于金属切削加工的尺寸,也适用于一般的冲压加工尺寸。
这些极限偏差适 用于:•线性尺寸:例如外尺寸、内尺寸、阶梯尺寸、直径、半径、距离、倒圆半径和倒角高度;•角度尺寸:包括通常不标出角度值的角度尺寸,例如直角(90°);•机加工组装件的线性和角度尺寸。
这些极限偏差不适用于:• 已有其他一般公差标准规定的线性和角度尺寸; • 括号内的参考尺寸;•矩形框格内的理论正确尺寸。
级)3°20'角度尺寸的长度按角度的短边长度确定,对于圆锥角按圆锥素线长度确定。
形状位置公差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由于机床-夹具-刀具系统存在几何误差,以及加工中出现受力变形、热变形、振动和磨损等影响,使被加工零件的几何要素不可避免地产生误差。
这些误差包括尺寸偏差、形状误差(包括宏观几何误差、波度和表面粗糙度)及位置误差。
形状公差形状公差是指单一实际要素的形状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形状公差用形状公差带表达。
形状公差带包括公差带形状、方向、位置和大小等四要素。
形状公差项目有: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线轮廓度、面轮廓度等6项。
位置公差位置公差是指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基准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定向公差定向公差是指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方向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这类公差包括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3项。
定位公差定位公差是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位置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这类公差包括同轴度、对称度、位置度3项。
跳动公差跳动公差是以特定的检测方式为依据而给定的公差项目。
跳动公差可分为圆跳动与全跳动。
零件的形位公差共14项,其中形状公差6个,位置公差8个,列于下表。
分类项目符号简要描述形状公差直线度直线度是表示零件上的直线要素实际形状保持理想直线的状况。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平直程度。
直线度公差是实际分类项目符号简要描述位置公差定向平行度平行度是表示零件上被测实际要素相对于基准保持等距离的状况。
形位公差知识附公差配合表(最全解释最清晰)

必知的形位公差知识全集一、形位公差的代号(GB/T 1182-1996)注:形位公差符号的线型宽度为b/2~b(b为粗实线宽),但跳动符号的箭头外的线是细实线。
二、形状、位置公差带的定义和图例说明GB/T 1182-19961 直线度a. 在给定平面内的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直线之间的区域。
b. 在给定方向上的公差带定义——当给定一个方向时,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当给定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时,公差带是正截面尺寸为公差值t1×t2的四棱柱内的区域。
c. 在任意方向上的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柱面内的区域。
2. 平面度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3. 圆度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在同一正截面上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
4.圆柱度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半径差值t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的区域。
5. 线轮廓度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的区域,诸圆圆心应位于理想轮廓线相对基准有位置要求时,其理想轮廓线系指相对基准为理想位置的理想轮廓线。
6.面轮廓度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的球的两包络面间的区域,诸球球心应位于理想轮廓面上。
注:当被测轮廓面相对基准有位置要求时,其理想轮廓面系指相对于基准为理想位置的理论轮廓面。
7. 平行度a. 在给定的方向上的公差带定义——当给定一个方向时,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平面(或直线、轴线)的两平行面之间的区域;当给定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时,是正截面尺寸为公差值t1×t2,且平行于基准轴线的四棱柱内的区域。
b. 在任意方向的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轴线的圆柱面内的区域。
8. 垂直 度a. 在给定方向上的公差带定义——当给定一个方向时,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 ,且垂直于基准平面(或直线、轴线)的两平行平面(或直线)之间的区域当给定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时,是正截面为公差值t 1×t 2,且垂直于基准平面的四棱柱内的区域。
模块二(17-18)形位公差

按所处地位分: (3)按所处地位分:
构成零件外形的能直 构成零件外形的能直 轮廓要素 接为人们所感觉得到 的点、 的点、线、面。
中心平面
中心要素 轮廓要素的对称中心所表示的点、线、面。 轮廓要素的对称中心所表示的点、 其特点是不能直接被人们感觉到, 其特点是不能直接被人们感觉到,只能通过 相应的轮廓要素体现出来 体现出来。 相应的轮廓要素体现出来。
实际形状和 零件的实际形状 实际位置对 零件的实际形状和实际位置对理想形状 和理想位置的允许变动量。 理想位置的允许变动量。 的允许变动量
形状公差
零件上被测要素的实 际形状对其理想形状的 变动量称为形状公差
位置公差
零件上被测要素的 实际位置对其理想位置的 变动量称为位置公差
2、形位公差特征项目有14个。 、形位公差特征项目有 个
形状和位置公差
本节学习要点: 本节学习要点:
1、了解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的基本概念; 了解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的基本概念; 2、掌握形位公差的代号; 掌握形位公差的代号; 3、掌握形位公差的公差带定义、形状和标注。 掌握形位公差的公差带定义、形状和标注。
形位公差项目及相关规定 1、形状和位置公差(形位公差)—— 形状和位置公差(形位公差)
基准要素标注方法 基准要素标注方法
基准代号由基准符号(粗短横线 、细圆圈、 基准代号由基准符号 粗短横线)、细圆圈、大写字母 粗短横线 及连线组成 。 国标规定:圆圈内的大写字母不得采用E 国标规定:圆圈内的大写字母不得采用 、I、J、 不得采用 M、O、P、L、R、F以免与其它符号混淆。 以免与其它符号混淆。
(2)按功能关系分: 按功能关系分:
仅对被测要素本身给出形状公差要求的要素。 被测要素本身给出形状公差要求的要素 单一要素 仅对被测要素本身给出形状公差要求的要素。 与其他要素有功能关系的要素 的要素。 关联要素 与其他要素有功能关系的要素。图样上给出 位置公差要求的要素就是关联要素。 位置公差要求的要素就是关联要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12
20
30
50
80
120
200
300
500
1000
>2500~4000
4
8
15
25
40
60
100
150
250
400
600
形位公差数值表
直线度和平面度公差值(摘自GB/T 1184—1996)
主参数L/mm
公差等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
2
3
5
8
12
20
30
60
>10~16
1
4
6
10
15
25
40
80
>16
2
3
5
8
12
20
30
50
100
>25~40
4
6
10
15
25
40
60
120
>40~63
1
2
3
5
8
12
20
30
50
80
150
>63~100
4
6
10
15
25
40
60
100
200
>100~160
3
5
8
12
20
30
50
80
120
250
>160~250
1
2
4
6
10
15
25
40
60
100
150
300
>250~400
5
8
12
20
30
50
80
120
200
400
>400~630
3
6
10
15
25
40
60
100
150
250
500
5
8
12
18
30
>6~10
1
4
6
9
15
22
36
>10~18
2
3
5
8
11
18
27
43
>18~30
1
4
6
9
13
21
33
52
>30~50
1
4
7
11
16
25
39
62
>50~80
2
3
5
8
13
19
30
46
74
>80~120
1
4
6
10
15
22
35
54
87
>120~180
1
2
5
8
12
18
25
40
63
100
>180~250
>630~1000
2
4
8
12
20
30
50
80
120
200
300
600
>1000~1600
5
10
15
25
40
60
100
150
250
400
800
>1600~2500
3
6
12
20
30
50
80
120
200
300
500
1000
>2500~4000
4
8
15
25
40
60
100
150
250
400
600
1200
>4000~6300
5
10
20
30
50
80
120
200
300
500
800
1500
>6300~10000
6
12
25
40
60
100
150
250
400
600
1000
2000
圆度和圆柱度公差值(摘自CB/T 1187—1996)
主参数d( D )/mm
公差等级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
2
3
4
6
10
14
25
>3~6
1
4
2
3
7
10
14
20
29
46
72
115
>250~315
4
6
8
12
16
23
32
52
81
130
>315~400
2
3
5
7
9
13
18
25
36
57
89
140
>400~500
4
6
8
10
15
20
27
40
63
99
155
平行度、垂直度和倾斜度公差值(摘自GB/T 1184—1996)
主参数L,d(D)/mm
公差等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
3
5
8
12
20
30
50
80
120
>10~16
1
2
4
6
10
15
25
40
60
100
150
>16~25
5
8
12
20
30
50
80
120
200
>25~40
3
6
10
15
25
40
60
100
150
250
>40~63
1
2
4
8
12
20
30
50
80
120
200
300
>63~100
5
10
15
25
40
60
100
150
250
400
>100~160
3
6
12
20
30
50
80
120
200
300
500
>160~250
2
4
8
15
25
40
60
100
150
250
400
600
>250~400
5
10
20
30
50
80
120
200
300
500
800
>400~630
3
6
12
25
40
60
100
150
250
400
600
10
15
25
40
60
100
150
250
500
1000
1500
3000
>8000~10000
12
20
30
50
80
120
200
300
600
1200
2000
4000
直线度和平面度公差值(摘自GB/T 1184—1996)
主参数L/mm
公差等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
2
3
5
8
12
20
30
60
>10~16
公差等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
4
6
10
15
25
40
60
>1~3
4
6
10
20
40
60
120
>3~6
2
3
5
8
12
25
50
80
150
>6~10
1
4
6
10
15
30
60
100
200
>10~18
23Biblioteka 581220
40
80
120
250
>18~30
1
4
6
10
15
25
50
100
150
300
>30~50
2
3
5
4
6
10
15
25
40
60
100
200
400
600
1200
>1250~2000
5
8
12
20
30
50
80
120
250
500
800
1500
>2000~3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