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效应

合集下载

什么是光电效应介绍光电效应的应用

什么是光电效应介绍光电效应的应用

什么是光电效应介绍光电效应的应用知识点:什么是光电效应及其应用光电效应是物质在光照射下发生的一种物理现象。

当光子(光的粒子)的能量大于或等于物质表面电子所需的最小能量时,电子会被激发并从物质表面逸出。

这个现象被称为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的基本原理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关键点:1.光的波动性:光电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

光既可以看作波动,也可以看作由光子组成的粒子流。

2.光子能量:光子的能量与其频率成正比,与光的强度无关。

当光子的能量大于或等于电子的逸出功时,光电效应会发生。

3.逸出功:逸出功是指电子从物质表面逸出所需的最小能量。

不同物质的逸出功不同,因此对光的敏感度也不同。

4.光电效应方程:爱因斯坦提出了光电效应方程,描述了光子能量、电子逸出功和电子动能之间的关系。

方程为E = hν - W,其中 E 表示电子的动能,h 表示普朗克常数,ν 表示光的频率,W 表示逸出功。

光电效应的应用非常广泛,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应用领域:1.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利用光电效应将光能转换为电能,为人类提供了清洁、可再生能源。

2.光电器件:光电器件如光敏电阻、光敏二极管等,利用光电效应实现光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

3.激光技术:激光是一种特殊的光,具有高度的相干性和方向性。

激光技术在医疗、通信、测量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4.光电探测器:光电探测器可以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广泛应用于光电通信、天文观测等领域。

5.光电子计算机:光电子计算机利用光信号进行信息处理和传输,具有高速、大容量、低能耗等优点。

6.光电效应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光电效应不仅在物理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还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等领域的研究。

了解光电效应及其应用,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光的性质,以及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机理。

这些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习题及方法:1.习题: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如果光的频率为5×10^14 Hz,该金属的逸出功为2.3 eV,求该束光的最大光电子动能。

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

1.光子:
2.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
一个电子吸收一个光子的能量hν后,一部分能
量用来克服金属的逸出功W0,剩下的表现为逸 出后电子的初动能Ek,即:
h Ek W0
或 Ek h W0
Ek
1 2
mevc2
——光电子最大初动能
W0
——金属的逸出功
四.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设
3.光子说对光电效应的解释
3、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从阴极出发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 线性关系。
由于电子受到金属表面层的引 力作用,电子要从金属中挣脱出 来,必须克服这个引力做功。使 电子脱离某种金属所做功的最小 值,叫做这种金属的逸出功。
最大初动能=电子吸收的能量-逸出功
存在遏止电压UC:使光电流减小到零的反向电压
以上三个结论都与实验结果相矛盾的,所以 无法用经典的波动理论来解释光电效应。
四.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设
1.光子:
光本身就是由一个个不可分
爱 的爱 了光因启因斯子斯发坦说坦,他从割的普提的 光朗出能 的:克量 能的子 量能组 子量成 为子的h说ν。,中这频得些率到能为ν
量子后来被称为光子。
E h
四.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设
C.在光电效应中,饱和光电流的大小与入射光 的频率无关
D.任何一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低于这个 频率的光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二.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
(1)存在饱和电流
光照不变,增大UAK,A表中电流达到 某一值后不再增大,即达到饱和值。
在光照条件一定时,单位时间内K发 射的电子数目是一定的。
实验表明:
三.光电效应解释中的疑难
1 .逸出功W0
温度不很高时,电子不能大量逸出,是由于受到 金属表面层的引力作用,电子要从金属中挣脱出 来,必须克服这个引力做功。

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

当入射光频率降低到0 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零, 若入射光频率再降低,则无论光强多大都没有光电子产生,不 发生光电效应。0 称为这种金属的红限频率 (截止频率)。 (4)光电效应是瞬时发生的 实验表明,只要入射光频率 > 0 ,无论光多微弱,从光照 射阴极到光电子逸出,驰豫时间不超过 10-9 S ,无滞后现象。
二、经典物理学所遇到的困难
1、逸出功,初动能与光强、频率的关系
自由态 逸 出 功 束缚态
按照经典的物理理论,金属中的自由 电子是处在晶格上正电荷所产生的“势 阱”之中。这就好象在井底中的动物, 如果没有足够的能量是跳不上去的。
当光波的电场作用于电子,电子将从光波中吸取能量,克 服逸出功,从低能的束缚态,跳过势垒而达到高能的自由态, 并具有一定的初动能。
按照经典的波动理论,光波的能量应与光振幅平方成正比亦 即应与光强有关。因此,按经典理论,光电子的初动能应随入 射光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但实验表明,光电子的初动能与光强无关,而只与入射光的 频率呈线性增加,且存在光电效应的频率红限。
2、 光波的能量分布在波面上,电子积累能量需要一段时 间,光电效应不可能瞬时发生。
2 .实验规律 在散射的 X 射线中,除有波长与入射波长相同的射线外, 还有波长较长的成分。波长的偏移量为
h 2h 2 0 (1 cos ) sin m0 c m0 c 2
λ
0
:入射波波长,λ:散射波波长 康普顿散射的波长偏移与散射角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散射角
从金属表面逸出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的频率 v 呈线性增加。
(3)只有当入射光频率大于一定的红限频率0 时,才会产生 光电效应。
1 2 mv m eU a 2
U a k U 0

光电效应的4个公式

光电效应的4个公式

光电效应的4个公式
光电效应的4个公式:
E=Hv-W
光子能量:E=hv
截止电压:Ek=eUc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k=hv-Wo
光子能量:E表示光子能量h表示普朗克常量,v为入射光频率。

这个方程是爱因斯坦,提出工是不允许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管子能量可以用这个公式来表示。

每一份光子能量跟它的频率成正比。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h表示普兰克常量,v表示入射光的频率,W0表示逸出功,这个方程求的是Ek表示动能最大的光电子所具有的能量。

用入射光子能量减去逸出功等于光电子出来的正能量。

截止电压:根据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实验,光电子出来会进入电路中,当外电路电压调到一定值的时候电子就进不了电路中。

那么此时电子走到负极所做的功。

刚好就等于电子出来的动能。

Ek表示光电子出来的动能。

e表示电子的电荷量,Uc表示截止的电压。

高中音乐光电效应知识点

高中音乐光电效应知识点

高中音乐光电效应知识点
1. 光电效应基本概念
光电效应是指当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金属会发射出电子的现象。

光电效应是光的粒子性质的重要证据之一。

2. 光电效应的实验结果
实验发现,光电效应的主要特点包括:
- 光电流的强弱与入射光的强度呈正比;
- 光电流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光电流越大;
- 光电流与光的波长无关;
- 光电效应的过程是瞬间完成的。

3. 光电效应的应用
光电效应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
- 光电池:利用光电效应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 光电管:利用光电效应进行信号检测与转换;
- 光电倍增管:利用光电效应来增强弱信号。

4. 波粒二象性及其对光电效应的解释
波粒二象性是指物质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

光电效应的解释需要运用波粒二象性,将光看作是由光子组成的粒子流,光子与金属表面的电子碰撞,使金属表面电子获得足够的能量逃逸出金属。

5. 光电效应与量子论
光电效应的发现对量子论的确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光电效应的实验结果与经典物理学的波动理论相悖,只有引入量子论才能解释光电效应的现象。

总结:
高中音乐光电效应知识点包括光电效应的基本概念、实验结果和应用;波粒二象性对光电效应的解释;光电效应对量子论的推动作用。

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
电探测器件,这些器件统称为光电发射器件。
光电发射器件具有许多不同于内光电器件的特点:
1. 电发射器件中的导电电子可以在真空中运动,因此,可以通
过电场加速电子运动的动能,或通过电子的内倍增系统提高光电探
测灵敏度,使它能高速度地探测极其微弱的光信号,成为像增强器
与变相器技术的基本元件。 2. 很容易制造出均匀的大面积光电发射器件,这在光电成像器 件方面非常有利。一般真空光电成像器件的空间分辨率要高于半导 体光电图像传感器。
生电流的现象。
p Bh+
n As+
(a)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e–
M etallurgical Junction
耗尽区
M E (x)
M
Neutral p-region
Eo
Neutral n-region
朩p
0
Wn
x
(e)
内建电场
M log(n), log(p) p po Wp Wn
(b)
Eo V(x)
Space charge region
下,将产生高密度的电子与空穴载流子,而遮蔽区的载
流子浓度很低,形成浓度差。 这种由于载流子迁移率
的差别产生受照面与遮
光面之间的伏特现象称 为丹培效应。
丹培效应产生的光生电压可由下式计算
KT n p n p n0 ln1 UD n p q n p 0 n 0 p
3. 光电发射器件需要高稳定的高压直流电源设备,使得整个探
测器体积庞大,功率损耗大,不适用于野外操作,造价也昂贵。 4. 光电发射器件的光谱响应范围一般不如半导体光电器件宽。
习题

光电效应的所有公式

光电效应的所有公式

光电效应的所有公式
光电效应是指光子(光的量子)与物质相互作用时,电子从物质中被抽出的现象。

下面列出光电效应的公式以及其解释:
1. 基本公式:E = hf - Φ
其中,E是光电子能量,h是普朗克常数,f为光子的频率,Φ是金属的逸出功。

这个公式描述了光电效应的能量转换过程:光子的能量被传递给了电子,使得电子能够从金属中逸出。

2. 阈值频率公式:f0 = Φ/h
这个公式描述了能够引起光电效应的最低频率,即阈值频率,它取决于金属的逸出功和普朗克常数。

当光子的频率小于阈值频率时,没有光电子产生。

3. 光电流公式:I = neAve
其中,I是光电流,n是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数,e是元电荷,A是光电极面积,v是电子的平均速度。

这个公式描述的是单位时间内从光电极发射的光电子数目。

4. 光电子最大动能公式:Kmax = hf - Φ
这个公式描述的是光电子在光电效应中能够获取的最大动能,它取决于光子的频率和金属的逸出功。

5. 光电子动量公式:p = h/λ
这个公式描述的是光子和光电子之间动量的守恒关系,其中p是光子或光电子的动量,h是普朗克常数,λ是光的波长。

总之,光电效应是量子物理学的一个基本现象,相关的公式和概念对于理解原子和分子结构、电子能带结构等领域非常重要。

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
2、当入射光的频率较高时,才会产生光电流, 这个频率称为极限频率,其对应的波长称为极 限波长。
3、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光电流 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
从光电管阴极射出的光电子具有一定的动能,
为了测量光电子的动能,可以在光电管的两个电
极上加上反向电压,如图所示,用于阻止光电子
到达阳极。
第二章 波粒二象性 第一节 光电效应
实验
一、光电效应
❖ 1.什么是光电效应? 物体在光的照射下发射电子的现象,
称为光电效应。发射出来的电子称为光电 子。
疑问:光电子的发射与什么因素有 关呢?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我们来 认识一种光学器件。
光电管
1.光电管就是利用光电效应把光信号转变 成电信号的一种传感器。
巩固练习
1、在演示光电效应的实验中,原来不带电 的一块锌板与灵敏验电器相连,用弧光灯照 射锌板时,验电器指针张开一个角度,如图 所示,这时 ( B ) A.锌板带正电,指针带负电 B.锌板带正电,指针带正电 C.锌板带负电,指针带正电 D.锌板带负电,指针带负电
2、若用绿光照射某种金属板不能发生光电效 应,则下列哪一种方法可能使该金属发生光 电效应( )
❖ 4.光电流强度的决定因素:当入射光频率ν>ν0 时,光电流随入射光强度的增大而增大.
A.光电子的动能随照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B.光电子的初速度与照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C.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照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D.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照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6、用绿光照射一光电管能产生光电效应,欲使光电 子从阴极逸出时的最大初动能增大应( )
A.改用红光照射
B.增大绿光的强度
D
C.增大光电管上的加速电压
探究光电流的大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电效应
1.实验目的:
1.了解光电效应的规律,加深对光的量子性的理解。

2.测量普朗克常数h。

2.实验仪器:
ZKY-GD-4 智能光电效应(普朗克常数)实验仪。

仪器由汞灯及电源,滤色片,光阑,光电管、智能实验仪构成。

3.实验步骤及内容原理:
光电效应的实验原理如图20.1 所示。

入射光照射到光电管阴极K 上,产生的光电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向阳极 A 迁移构成光电流,改变外加电压UAK,测量出光电流I 的大小,即可得出光电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光电效应的基本实验事实如下:
(1)对应于某一频率,光电效应的I-UAK 关系如图20.2 所示。

从图中可见,对一定的频率,有一电压U0,当UAK≦U0 时,电流为零,这个相对于阴极的负值的阳极电压U0,被称为截止电压。

(2)当UAK≧U0 后,I 迅速增加,然后趋于饱和,饱和光电流IM 的大小与入射光的强度P 成正比。

(3)对于不同频率的光,其截止电压的值不同,如图20.3 所示。

(4)作截止电压U0 与频率ν的关系图如图 4 所示。

U0 与ν成正比关系。

当入射光频率低于某极限值ν0(ν0随不同金属而异)时,不论光的强度如何,照射时间多长,都没有光电流产生。

(5)光电效应是瞬时效应。

即使入射光的强度非常微弱,只要频率大于ν0,在开始照射后立即有光电子产生,所经过的时间至多为10-9 秒的数量级。

说明:实际中,反向电流并不为零。

图20.2,图20.3 中从零开始,是因为反向电流极小,仅为10-13~10-14 数量级,所以在坐标上反映不出来。

4.实验数据处理与讨论:
(1)测定普朗克常数:
截止电压-频率曲线:
经线性拟合得k=0.393x14
10-,则h=ke=6.28x34
10-C。

普朗克常量的理论值为6.63x34
10-C。

相对误差为-5%。

(2)验证光电效应基本事实:
①固定光强时,不同波长光的I-U曲线:此时4mm
Φ=,L=40cm
由图可知:不同频率光的伏安特性曲线不同,频率越大,曲线越往上抬;频率越小,曲线越往下压。

②波长固定时,不同光强的U-I曲线:此时λ=577nm,L=40cm
由图可知:对于同一频率的光,其饱和光电流的大小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3)光电管的本底电流和暗电流:
暗电流:
本底电流:
由上表可知:在测量过程中暗电流和本底电流不可能为0。

而暗电流和本底电流均使光电流不可能降为零,且随电压的变化而变化,形成光电管的暗特性。

由于上述两个因素的影响,实测电流实际上是阴极光电流、阳极光电子形成的反向电
流及暗电流的代数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