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说明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证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证一、认证范围本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范围包括:食品生产、加工、销售、餐饮服务等环节,具体涉及以下类别:1. 食品原材料采购与储存;2. 食品加工与生产;3. 食品包装与运输;4. 食品销售与餐饮服务;5. 食品安全监管与追溯。
二、认证标准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及国际食品安全标准,本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采用以下标准:1. GB/T 22000-2006《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2. GB 14881-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3. ISO 22000:2018《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
三、认证流程1. 企业提交申请:企业需向认证机构提交书面申请,并提供相关资料;2. 认证机构审核:认证机构对企业提交的资料进行审核,确认符合认证要求;3. 现场审核:认证机构安排审核员对企业进行现场审核,评估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4. 审核报告:审核员根据现场审核情况,编写审核报告;5. 企业整改:企业根据审核报告进行整改,确保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符合认证要求;6. 认证决定:认证机构根据审核报告及企业整改情况,作出认证决定;7. 发证与监督:认证机构为企业颁发认证证书,并对获证企业实施监督。
四、认证要求1. 企业具备合法资质,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2. 企业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3. 企业配备足够的资源,包括人员、设施、设备等;4. 企业对食品安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5. 企业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确保产品安全可追溯。
五、认证费用1. 认证申请费:根据企业规模、认证范围等因素确定;2. 现场审核费:根据审核员工作天数、地区等因素确定;3. 认证证书费:根据证书种类、数量等因素确定;4. 监督审查费:按照认证机构规定执行。
六、认证周期1. 认证周期为三年,期间需进行年度监督审核;2. 认证有效期届满前,企业需重新申请认证。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机构

生活中,为了收集和评估产品的危害以及导致这些危害存在的资料,以确定哪些危害对食品安全有重要影响,这一过程中就会涉及到食品安全管理。
下面就让安徽爱帮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为您简单介绍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机构,希望可以帮助到您!一、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介绍ISO22000是一个国际认证标准,规定了一个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并结合公认的关键元素,以确保从食品链至最后消费点的食品安全。
ISO22000创造了一个和谐的安全标准,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得到了认可。
通过整合多方负责人、多重方法和应用,ISO22000已经更加容易理解、运用和识别了。
这使得它它成为了比之前整合多国的标准更有效和快速的一个进入市场的工具。
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机构的要求 从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活动的认证机构,应当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规定的基本条件和从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技术能力,并获得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认监委)批准。
认证机构应在获得国家认监委批准后的12个月内,向国家认监委提交其实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活动符合本规则和GB/T22003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与认证机构要求》的证明文件。
认证机构在未取得相关证明文件前,只能颁发不超过10张该认证范围的认证证书。
安徽爱帮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是一家专门为各级有志于提高自身管理水平、产品质量档次的企业提供多方面管理咨询和技术支持的咨询机构。
公司自2013年成立以来,依托信息和技术优势,一直专注于从事企业认证咨询和相关资质咨询,以有机产品认证咨询、管理体系认证咨询为主业,为企业提供商标注册咨询、企业信用评级申报咨询、联络产品环境检测咨询等服务,打造企业资质、管理咨询顾问一站式综合服务机构。
安徽爱帮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以价格合理、效率保障、条目清晰的优势,专解各类疑难问题。
公司汇聚了多个领域的技术人员、管理咨询人员,把行业先进的管理理论、咨询和实践与企业管理实际进行有力结合,坚持与客户、合作伙伴双赢的路线,爱客户之所爱,帮客户之所需,用负责的态度和敬业的精神为客户和合作伙伴提供优良的技术与服务,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与认证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与认证食品安全问题是各国政府和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也是食品企业需重视并解决的难题。
为了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许多国家和组织纷纷引入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认证。
本文将系统介绍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认证的背景、流程和作用,以及在食品行业中的实际应用。
一、背景食品安全问题涉及到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因此各国政府和组织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提出了严格要求。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旨在通过一系列的规范和程序,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可靠。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证则是对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进行评估和认可,为企业提供国际上认可的食品安全标准。
二、流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证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系统准备:企业开始准备并了解相关的认证标准和要求,制定并实施符合标准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2. 认证审核:由认证机构派遣认证审核员进行现场审核,审核员将根据认证标准对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进行评估和核查。
3. 报告编写:审核员根据审核情况撰写认证报告,包括对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优劣势评估和建议改进意见。
4. 决策和认证:认证机构根据审核报告和评估结果做出决策,如果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符合标准要求,将颁发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5. 维持和监督:认证证书的有效期通常为三年,认证机构会定期进行监督和维持审核,确保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持续符合标准要求。
三、作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对企业和消费者都具有重要作用。
对企业而言,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增强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规范性和可靠性,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提升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信任度。
同时,认证还可以为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供有力支持,满足国际贸易对食品安全的要求。
对消费者而言,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可以确保消费者购买的食品符合国际标准和安全要求,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认证过程中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可以增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让消费者更加放心选择和购买食品。
HACCP认证认可基本要求

认证机构实施基于HACCP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认可基本要求中国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认证机构实施基于HACCP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认可基本要求1 范围1.1从事基于HACCP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以下称HACCP认证)的认证机构应满足CNAB-AC11、CNAB-AC12、CNAB认可规则及本文件的规定。
1.2本文件适用于CNAB对申请从事HACCP认证的认证机构的认可评审和认可后的监督管理工作,同时也适用于申请认可和获得认可的认证机构对其HACCP认证工作的管理。
2引用文件以下文件所包含的条款,通过本文件的引用,构成本文件的条款。
引用文件以现行有效版本为准。
GB/T19011-2003《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ISO19011:2002,IDT)CNAB-AC11:2002《认证机构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认可基本要求》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管理委员会2002年第3号公告《食品生产企业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管理体系认证管理规定》GB/T1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dt ISO9000:2000)GB/T19080-2002《食品与饮料行业GB/T 19001-2000应用指南》(ISO15161:2001,IDT)3术语和定义CNAB-AC11、CNAB-AC12、 GB/T19000-2000 标准、GB/T19080-2002标准的术语和定义及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食品安全:对食品在按照预期用途被加工和(或)食用时不会伤害消费者的保证。
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对食品安全危害予以识别,评估和控制的系统化方法。
HACCP原理:适用于食品生产过程中进行危害分析与预防措施、确定关键控制点、建立关键限值、关键控制点监控、纠偏行动、记录保持和验证程序七项原则。
HACCP计划:根据HACCP原理制定的,确保在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范围中对显著危害进行控制的文件。
CNAS-CC18:2010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

CNAS-CC18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Requirements for Foo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Certification Bodie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目 录前 言 (2)引 言 (3)1 范围 (4)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3 术语和定义 (5)4 原则 (5)5 通用要求 (5)5.1总则 (5)5.2公正性管理 (5)6 结构要求 (6)7 资源要求 (6)7.1管理层和人员的能力 (6)7.2参与认证活动的人员 (6)7.3外部审核员和外部技术专家的使用 (10)7.4人员记录 (10)7.5外包 (11)8 信息要求 (11)9 过程要求 (11)9.1基本要求 (11)9.2初次审核与认证 (12)9.2.1 申请 (12)9.2.2 申请评审 (12)9.2.3 初次认证审核 (12)9.2.4 初次认证的审核结论 (14)9.2.5 授予初次认证所需的信息 (14)9.3监督活动 (14)9.4再认证 (14)9.5特殊审核 (14)9.6暂停、撤销或缩小认证范围 (14)9.7申诉 (14)9.8投诉 (14)9.9申请组织和客户的记录 (14)10 认证机构的管理体系要求 (14)附录A 食品链分类(规范性附录) (15)附录B 最少审核时间(资料性附录) (16)参考文献 (18)前 言本文件等同采用国家标准GB/T22003-2008《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审核与认证机构要求》(ISO/TS22003:2007, IDT)。
本文件是CNAS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机构的专用认可准则,代替现行的CNAS-CC61:2006和CNAS-CC62:2006两份认可文件。
本文件对认证机构的通用要求应用了CNAS-CC01中的内容,因此本文件需要与CNAS-CC01配合使用,以掌握全部要求。
CNAS-CC18:2010对GB/T22003:2008编辑性修订内容:1.基于本文件的用途,对GB/T22003-2008“1 范围”中与认可要求无关的文字做了适当的编辑性删除,即将:“注3:本文件旨在作为认证机构认可或认证机构同行评审的准则文件,这些机构期望其按照GB/T 22000-2006进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能力得到承认。
第四章+食品质量认证认可体系和食品质量管理体系1

第四章食品质量认证认可体系和食品质量管理体系1 第四章食品质量认证认可体系和食品质量管理体系第一节认证认可制度一、认证认可概念和分类1、认证:由认证机构证明产品、服务、管理体系符合相关技术规范及其强制性要求或者标准的合格评定活动。
认证按认证对象分类(1)产品认证( 环境标志认证)(2)服务认证(3)管理体系认证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HACCP——食品安全质量管理体系2 、质量认证3 、认可认可指的是由认可机构对认证机构、检查机构、实验室以及从事评审、审核等认证活动人员的能力和执业资格予以承认的合格评定活动。
一般为。
认可的分类二、认证认可制度的由来及发展1、认证认可制度的历史2 、认证认可制度的发展趋势(1)认证认可工作正向规范化方向发展(2)认证认可向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作业一、名词解释:认证、质量认证、产品认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认可二、判断题:1。
认可机构可以是政府职能部门机构,也可以是民间机构、组织。
() 2。
产品认证就是由认证机构对产品质量是否符合其质量标准的评价活动。
( ) 第二节中国食品认证类别一、中国的认证认可体系1、中国的认证认可管理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认监委),负责统一管理、监督、综合协调全国认证认可工作。
2、中国认证制度的主要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1988.12。
29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1993.2.2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认证认可工作的通知国办法【2002】1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 2003.9.3 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管理办法总局令 2004年第63号认证及认证培训、咨询人员管理办法总局令2004年第61号二、中国食品认证类别(一)产品认证(1)QS认证 p169—180QS(Quality Safety)认证为强制性的食品质量安全认证,只有获得认证的食品才能进入市场销售。
最新最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HACCP)认证简介

返回
HACCP法规与标准
食品的种类及其加工的食品链千差万别,法规也只能根据不同的食品做出相应的规定,如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针对水产品制定的CFR 21 PART 123法规;美国农业部所属的食品安全检验署(FSIS)为禽肉产品制定的法规,欧盟的各种指令等等。因此,食品企业在建立HACCP体系时,还必须遵守适用的法规。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制定的《HACCP体系审核指南》规定:
审核可以是政府行为,即为食品企业注册而由官方机构进行审核;也可以是第三方认证机构为食品企业证实其实施HACCP体系有效性的认证审核。
第三方认证机构的HACCP体系认证审核,颁发认证证书,可作为企业向其客户及消费者证明其体系有效性的证据。认证机构的资格必须由授权的认可机构审查批准,其证书才具权威性而被客户认同。目前,国际著名认可机构RvA已开展对HACCP认证机构的认可服务。摩迪已获得RvA认可(C-374),从而使摩迪认证更具有通用性。
摩迪作为一个跨国公司,对欧美各国的食品卫生法规备有详尽的资料。同时摩迪中国的专家审核员大都参加过中国食品行业的注册审核工作,对我国食品卫生要求及应用了解透彻。
摩迪HACCP体系认证范围广泛,包括了:水产品、禽肉产品、蛋制品、饮料、乳制品、婴儿食品、罐装食品等。
欧、美主要适用的法律法规有:
垂直性法规:93/493/EEC、92/5/EEC、92/46/EEC、89/437/EEC、91/492/EEC、CFR 21 PART 123、PART 113、PART 114、PART 129、PART 416、417和PART 120等。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说明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说明1 目的和适用范围1.1 为确保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对实施GB/T 22000(ISO 22000)认证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以下称为“FSMS”)认证机构实施评审和认可的一致性,指导申请和获得认可的FSMS认证机构理解和实施认可规范要求,特制定本文件。
1.2 本文件是对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规范的补充和必要说明,适用于CNAS对FSMS认证机构的认可。
本文件R部分和C部分分别是对相关认可规则和认可准则的补充和说明。
本文件G部分是对相关认可准则的应用指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文件的引用而成为本文件的条款。
以下引用的文件,注明日期的,仅引用的版本适用;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的最新版本(包括任何修订)适用。
CNAS-CC01《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CNAS-CC18《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3 术语和定义GB/T 19000和GB/T 27000中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FSMS认证机构认可规范的构成4.1 CNAS-RC01《认证机构认可规则》是FSMS认证机构认可活动的基本程序规则;CNAS-CC01《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是FSMS认证机构的基本认可准则;CNAS-CC18《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是FSMS认证机构的专用认可准则。
4.2 其他适用的认可规则包括:a) CNAS-R01《认可标识使用和认可状态声明规则》;b) CNAS-R02《公正性和保密规则》;c) CNAS-R03《申诉、投诉和争议处理规则》;d) CNAS-RC02《认证机构认可资格处理规则》;e) CNAS-RC03《认证机构信息通报规则》;f) CNAS-RC04《认证机构认可收费管理规则》;g) CNAS-RC05《多场所认证机构认可规则》;h) CNAS-RC07《具有境外场所的认证机构认可规则》。
4.3 其他适用的认可准则包括:a) CNAS-CC12《已认可的管理体系认证的转换》;b) CNAS-CC14《计算机辅助审核技术在获得认可的管理体系认证中的使用》(参考采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说明
(2014-5-5征求意见稿)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1.1 为确保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对实施GB/T 22000-2006(ISO 22000:2005, IDT)认证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以下称为“FSMS”)认证机构实施评审和认可的一致性,指导申请和获得认可的FSMS认证机构理解和实施认可规范要求,特制定本文件。
1.2 本文件是对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规范的补充和必要说明,适用于CNAS对FSMS认证机构的认可。
本文件R部分和C部分分别是对相关认可规则和认可准则的补充和说明。
本文件G部分是对相关认可准则的应用指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文件的引用而成为本文件的条款。
以下引用的文件,注明日期的,仅引用的版本适用;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的最新版本(包括任何修订)适用。
CNAS-CC01《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
CNAS-CC18《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GB/T 19000-2008和GB/T 27000-2006中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FSMS认证机构认可规范的构成
4.1 CNAS-RC01《认证机构认可规则》是FSMS认证机构认可活动的基本程序规则;
CNAS-CC01《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是FSMS认证机构的基本认可准则;
CNAS-CC18《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是FSMS认证机构的专用认可准则。
4.2 其他适用的认可规则包括:
a) CNAS-R01《认可标识和认可状态声明管理规则》;
b) CNAS-R02《公正性和保密规则》;
c) CNAS-R03《申诉、投诉和争议处理规则》;
d) CNAS-RC02《认证机构认可资格的暂停与撤销规则》;
e) CNAS-RC03《认证机构信息通报规则》;
f) CNAS-RC04《认证机构认可收费管理规则》;
g) CNAS-RC05《多场所认证机构认可规则》;
h) CNAS-RC07《具有境外关键场所的认证机构认可规则》。
4.3 其他适用的认可准则包括:
a) CNAS-CC12《已认可的管理体系认证的转换》;
b) CNAS-CC14《计算机辅助审核技术在获得认可的管理体系认证中的使用》
(参考采用)。
R部分
R1 认可准则和信息
CNAS认可评审依据CNAS-CC01,包括CNAS-CC18的要求。
认可文件(如认可证书或评审安排)阐明认可是依据CNAS-CC01和CNAS-CC18。
R2认可申请
认可范围使用CNAS-CC18附录A 表A.1的食品链行业类别进行表述。
认证机构在申请时应明确所申请的行业类别中具体的子行业类别及认证所依据的经国家认监委发布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实施规则》确认的国家标准和(或)专项技术规范,CNAS根据有关认可规范对其实施评审和认可。
在申请认可的CNAS-CC18《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附录A表A.1的食品链分类的每个行业类别中,认证机构应具备至少2名符合CNAS-CC18要求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FSMS)专业审核员,并在该行业类别具备与其认证工作相适应的人力资源。
R3 评审准备(见证)
R3.1CNAS-CC18附录A中的表A.1的食品链行业类别被划分为以下组, 这些组的划分仅用于认可过程,不适用于认证过程:
1. 农业(A+B)
2. 食品和饲料加工(C+D)
3. 餐饮业(E)
4. 零售, 运输和贮藏(F+G)
5. 辅助制造业(H+I+J)
6. (生物)化学品制造(K)
R3.2 CNAS按以下方式对认证机构实施见证评审,并进行管理:
a)每个组实施至少一个见证评审后授予这个组里的行业类别认可资格;
b)在本文件附录A的食品链分类表中,针对标注“﹡”号的高风险行业类别或子行业类别,进行见证评审;
c)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认可范围的扩大。
在一个组里扩大业务范围时,针对未标注“﹡”号的行业类别或子行业类别不强制要求见证;否则需要见证。
如果希望扩展的行业类别在一个新的组里,那么必须进行见证。
d)这些要求是最低要求,CNAS 将基于办公室评审结果、现行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可方案和过程风险等对每一种特定情况进行评价,以确定在特定的情况下是否需要增加见证。
e)每年见证第(2)组里的至少一个审核(如果包含在认证机构的认可范围里)。
并且在认可周期内见证评审应覆盖所有已获认可的组别。
f)如果被见证的组织和认证机构证明它们的活动包含了不同的行业类别,那么单一的见证审核可以包含不同的行业类别。
g)作为初次认可的一部分,应见证一个初次认证审核(包括1阶段)。
对于复评,在一个或多个行业类别中,尽可能见证初次审核,包括审核的1阶段。
每个认可周期中,见证审核至少包括一个1阶段审核。
h)可行的情况下,在认可的整个周期,宜确保在一些食品安全危害风险高的子行业类别(包含在认证机构范围内的)开展见证评审。
i)在见证一个审核组时,宜选择此前未在该食品链行业类别见证其能力的审核组。
j)见证评审将避免重复见证认证机构的同一个组织客户。
CNAS将考虑之前的见证结果以建立见证方案。
R4现场评审
R 4.1一个或多个行业类别(CNAS-CC18附录A中的附表A.1)的认可证明认证机构具备声明的能力以在相应食品链行业类别开展GB/T22000认证。
R 4.2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认证机构具有可能包含在这些食品链行业类别里的所有子行业类别所需能力的审核员。
由于这个原因,授予某个特定的食品链行业类别的认可资格之前,CNAS将评估如下内容:
a)认证机构有胜任的人员以开展合同评审并选择合适的行业类别和子行业类别(见CNAS-CC18 附录C)。
b)认证机构已经建立了技术准则,以描述识别的每一个子行业类别人员所需的能力。
c) 认证机构具备该食品链行业类别的至少一个子行业类别的有能力的人员。
d)认证机构已建立一个程序,以确保经认可的认证仅在认证机构具备胜任人员的子行业类别开展。
e)认证机构不断更新具备胜任人员的子行业类别的清单。
这个清单应在CNAS
要求时提供。
f) 认证机构能证明它在寻求认可的行业类别至少具备一个有效的认证申请。
R5认可证书
CNAS在为认证机构颁发的认可证书附件中,标注已认可的行业类别和子行业类别。
C部分
C1 对认证机构的基本要求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活动的认证机构应遵守国家
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FSMS认证相关行政规范性文件要求。
G部分
G1 认证业务范围分类
认证机构宜根据FSMS认证的特点,对认证业务范围进行分类管理。
本文件附录A的食品链分类为认证机构的认证业务范围分类提供了分类方法。
认证机构宜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和评估,进一步的补充和细分,对认证业务范围实施分类管理。
CNAS对FSMS认证机构认证业务范围认可到本文件附录A中的食品链分类表中的行业类别。
G2 认证人员专业能力管理
认证机构应根据CNAS-CC18的要求,对审核员和技术专家的专业能力进行评价,通常情况下可以评价到本文附录A的食品链分类的子行业类别所覆盖的活动。
必要时,还要对认证业务范围中的活动进行进一步的补充和细分。
应确保审核人员在评价的认证业务范围内(行业类别、子行业类别或相应的活动)具有相应的专业能力。
G3 认证实施过程中的专业能力管理
认证机构应在认证过程的各个阶段,对每个认证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适宜的专业能力管理。
附录A: 食品链分类表
附录B: CNAS-EC-035:2014附录A、CNAS-GC18:2013 附录A与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实施规则(CNCA-N-007:2010)中的专项技术规范对应表
食品链分类表
CNAS-EC-035:2014附录A、CNAS-GC18:2013 附录A与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实施规则(CNCA-N-007:2010)中的专
项技术规范对应表
6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7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8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9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10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