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敲除小鼠的实验流程
基因敲除小鼠(Knockoutmice)制备技术方法

基因敲除小鼠(Knockoutmice)制备技术方法基因敲除小鼠,人们使用复杂的方法使小鼠体内的某一个基因不表达,从而使小鼠呈现这个基因缺失的状态,可用于研究这个基因的功能。
但如果某个基因功能特别重要,这个基因缺失可能具有胚胎致死性,那我们就无法得到这种基因敲除的小鼠了,于是人们发明了条件性基因敲除技术。
这一技术可以实现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细胞或组织内使某个基因沉默。
方法是首先在目的基因(就是打算敲除的那个基因)的两侧分别插入一段名为LoxP的DNA序列(LoxP序列是一段34bp的DNA序列,两端的13个碱基为回文序列,中间的8个碱基决定LoxP的方向。
然后我们需要用到一种带有Cre酶的转基因小鼠了。
Cre重组酶于1981年从P1噬菌体中发现,属于λ Int酶超基因家族。
Cre重组酶基因编码区序列全长1029bp(EMBL数据库登录号X03453),编码38kDa蛋白质。
是一种位点特异性重组酶,能介导两个LoxP位点(序列)之间的特异性重组,使LoxP位点间的基因序列被删除或重组。
LoxP(locus of X-over P1)序列来源于P1噬菌体,是有两个13bp反向重复序列和中间间隔的8bp序列共同组成,8bp的间隔序列同时也确定了LoxP的方向。
Cre 在催化DNA链交换过程中与DNA共价结合,13bp的反向重复序列是Cre酶的结合域。
其序列如下:5' - ATAACTTCGTATA - ATGTATGC - TATACGAAGTTAT - 3'3' - TATTGAAGCATAT - TACATACG - ATATGCTTCAATA - 5'Cre-LoxP系统的特性Cre重组酶介导两个LoxP位点间的重组是一个动态、可逆的过程,可以分成三种情况:1、如果两个LoxP位点位于一条DNA链上,且方向相同,Cre重组酶能有效切除两个LoxP位点间的序列;2、如果两个LoxP位点位于一条DNA链上,但方向相反,Cre重组酶能导致两个LoxP位点间的序列倒位;3、如果两个LoxP位点分别位于两条不同的DNA链或染色体上,Cre酶能介导两条DNA链的交换或染色体易位。
基因敲除小鼠的制作方法

基因敲除小鼠的制作方法基因敲除小鼠是一种常用的遗传工具,在科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于功能基因组学和疾病模型研究。
基因敲除是指通过特定技术手段,将小鼠体内的目标基因完全沉默或失活,从而研究该基因在发育、生理以及疾病机制中的功能。
本文将介绍基因敲除小鼠的制作方法,包括设计目标基因的敲除载体、胚胎干细胞的筛选和注射、外显子敲除策略的选择等。
1.设计目标基因的敲除载体敲除载体是嵌入目标基因的重要工具。
它通常包含正向与反向的同源臂(homology arms)以及选择标记(如抗生素抗性基因)。
同源臂的长度通常在2-5 kb之间,确保在同源重组时准确而有效地替代目标基因。
此外,敲除载体中还应该包含可诱导甲基化的Cre-loxP重组体系或者FLP-FRT重组体系,以用于后续的基因定向敲除或基因重新组装。
2.筛选胚胎干细胞胚胎干细胞是从内胚层发育而来的多潜能细胞,可以分化为整个鼠体的各种组织和器官。
敲除载体首先需要通过电转或霰粒枪等手段转染到胚胎干细胞系中。
转染后,胚胎干细胞需要进行抗生素筛选,以过滤未转染的细胞。
为了确保目标基因的敲除率,可以使用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等标记基因,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细胞的表达情况。
3.敲除载体注射到小鼠受精卵中一旦确认胚胎干细胞中存在敲除载体,接下来就是将胚胎干细胞植入小鼠受精卵。
这个步骤一般由经验丰富的研究人员或者专业公司进行。
首先,选择合适的受精卵(通常为C57BL/6J小鼠品系),然后利用显微操作技术,将敲除载体注射到受精卵的核酸注入腔。
注射后,将受精卵转入对应营养液中培养一定时间,以期达到最佳着床率。
4.敲除鼠胚移植到配子体内经过培养后,将敲除的胚胎植入雌性激素准备好的代孕小鼠(通常为白色的株系,如ICR)。
移植后,将代孕小鼠继续养育,直至分娩。
5.验证敲除小鼠的敲除效果通过提取敲除小鼠的DNA,可以利用PCR、Southern blot和DNA测序等技术验证敲除效果。
基因敲除小鼠的实验流程

基因敲除小鼠的实验流程
一、前期准备
1、检索标记基因:采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或大规模基因组关联分析法筛选出敲除对研究有重要作用的基因;
2、设计敲除构建:根据筛选出的基因特异性序列,对基因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已有研究成果,根据基因的功能和结构确定可有效敲除的基因结构模型;
3、制备修饰质粒:根据设计模型,制备适当的质粒,使其具有足够的重组能力和具有全套的特异性对象;
4、选择载体:选择合适的载体(含有敲除的质粒),使敲除的基因更容易被载入小鼠细胞中进行修饰;
二、基因敲除实验
1、小鼠胚胎动物模型:小鼠胚胎是敲除小鼠研究的传统动物模型,采用小鼠母体体外受精,利用载体质粒将敲除基因引入胚胎,敲除的基因将被遗传给后代小鼠;
2、小鼠嵌合体模型:采用基因修饰技术将敲除基因嵌入小鼠细胞的质粒,多功能的抗体定位蛋白可以用来将质粒载入小鼠细胞,利用抗体定位系统,将修饰的嵌入小鼠胚胎,诱导而成嵌合体,使敲除的基因能够传递给后代;
3、选择敲除后的小鼠:将敲除实验的小鼠孵化。
基因敲除小鼠的制作方法

一、常规基因敲除鼠( Conventional Knockout )常规基因敲除是通过基因打靶,把需要敲除的基因的几个重要的外显子或者功能区域用 Neo Cassette 替换掉。
这样的小鼠其全身所有的组织和细胞中都不表达该基因产物。
此类基因敲除鼠一般用于研究某个基因在对小鼠全身生理病理的影响,而且这个基因没有胚胎致死性。
二、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 Conditional Knockout )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是通过基因打靶,把两个 loxP 位点放到目的基因一个或几个重要的外显子的两边。
该小鼠和表达 Cre 酶小鼠杂交之前,其目的基因表达完全正常。
当和组织特异性表达 Cre 酶的小鼠进行杂交后,可以在特定的组织或细胞中敲除该基因,而该基因在其他组织或细胞表达正常。
条件性基因敲除鼠适用范围为:( 1 )该基因有胚胎致死性;( 2 )用于研究该基因在特定的组织或细胞中的生理病理功能。
三、基因敲入小鼠( Knockin )基因敲入小鼠是通过基因打靶,把目的基因序列敲入到小鼠的相应基因位点,使用小鼠的表达调控元件指导目的基因表达。
此类基因敲入鼠一般用于药物的筛选,信号通路的研究等。
一、 ZFN 技术制作基因敲除鼠ZFN 能够识别并结合指定的基因序列位点,并高效精确地切断。
随后细胞利用天然的DNA 修复过程来实现 DNA 的插入、删除和修改,这样研究人员就能够随心所欲地进行基因组编辑。
这在过去是无法想象的,传统的基因敲除技术依赖细胞内自然发生的同源重组,其效率只有百万分之一,而 ZFN 的基因敲除效率能达到 10% 。
利用这些技术进行小鼠基因的定点敲除和敲入,可以把时间从一年缩短到几个月。
这项技术中设计特异性的 ZFN 是最关键的环节,目前研究者采用计算生物学方法设计高特异性的 ZFN,但 ZFN的脱靶( off target ),也就是把不该切的地方切了的问题仍是一个挑战。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利用 ZFN 技术进行小鼠的基因修饰还无法完全取代传统技术。
课题-基因敲除小鼠的pcr鉴定

一、技术介绍与研究进展转基因、基因敲入/敲除动物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和药物研发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该技术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诞生以来,至今已有近四十年的历史,经典技术如DNA原核显微注射、胚胎干细胞显微注射技术一直以来经久不衰,在小鼠模型构建方面日趋完善,并且如同剪切酶和抗体等常规分子生物学试剂的制备技术一样,逐渐从基础研究实验室转向商业模式,成为一项高度标准化的新兴产业,催生了数以百计的创新药物和数以千计的优秀文章。
尽管如此,传统技术仍然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缺陷,如步骤繁琐、周期漫长、成功率低、费用高昂等,而ZFN和TALEN 等新技术的出现,或有可能将这一局面彻底改变。
二、同源重组技术原理基因敲除鼠技术是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基于DNA同源重组的原理发展起来的,Capecchi和Smithies在1987年根据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的原理,首次实现了ES的外源基因的定点整合(targeted integration),这一技术称为"基因打靶"(gene targeting)或"基因敲除"(gene knockout),利用这种ES的显微注射就可以制作出基因敲出小鼠(KO Mice: knockout mice);由于这一工作,Capecchi和Smithies于2007年与Evans分享了诺贝尔医学奖。
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定义:是指发生在姐妹染色单体(sister chromatin) 之间或同一染色体上含有同源序列的DNA分子之间或分子之内的重新组合。
在基因敲除小鼠制作过程中,需要针对目的基因两端特异性片段设计带有相同片段的重组载体,将重组载体导入到胚胎干细胞后外源的重组载体与胚胎干细胞中相同的片段会发生同源重组,如图1所示:图1.基因敲除鼠制作同源重组原理示意图三、制作流程图2.基因敲除鼠制作过程示意图1. Knockout载体设计与构建根据研究项目具体情况和要求把目的基因和与细胞内靶基因特异片段同源的DNA 片段都重组到带有标记基因(如neo 基因,TK 基因等)的载体上,成为重组的Knockout载体。
【干货】基因敲除小鼠鉴定方法

【干货】基因敲除小鼠鉴定方法
1、基因敲除阳性鼠的鉴定
在敲除的片段两端设计引物,扩增后电泳。
理论上敲除成功的小鼠扩增出的片段大小=野生型小鼠的片段大小-敲除的片段大小,所以可通过电泳图的条带大小来进行鉴别,但实际上,若敲除的片段过大,有的酶是扩增不出来野生型片段的,比如有的酶,1.5K以下基本可以P出条带,大于1.5K的大部分是P不出的,所以当野生型的条带无法扩增时,这对引物就不能鉴定纯杂合了。
1.1、野生型片段扩增不出来时
敲除的片段较大时,野生型相应的片段往往扩增不出来。
电泳结果若是无条带,则为野生型;若是只有一条条带,则为敲除小鼠(纯合或杂合)。
PS:条带大小=野生型片段大小-敲除片段大小
1.2、野生型片段可以扩增出来时
假设
条带1大小=野生型条带大小
条带2大小=野生型片段大小-敲除片段大小
当野生型的片段可以扩增出来时,电泳结果若是只有条带1,则为野生型;若是既有条带1又有条带2,则为杂合敲除小鼠;若是只有条带2,则为纯合敲除小鼠。
所以这种情况就不需要再设计引物鉴定纯杂合了。
TALEN-小鼠-基因敲除流程

Step2 构建TALEN打靶载体
通过FastTALETM一步连接法完成TALEN载体的构建
上游引物测序结果比对
下游引物测序结果比对
Step3 细胞水平TALEN活性验证
Day1:小鼠3T3细胞铺板 筛选出一对高活性的 TALEN质粒用于后续实验 Day2:Fugene 共转TALEN 左右臂质粒和EIP质粒 ①PCR产物测序结果 查看套峰
Day3:药物筛选 (puromycin, 1μg/ml)
②PCR产物进行TA克隆 测序,计算突变率
Day6:收集剩余细胞, 抽基因组DNA
PCR靶向序列片段, 扩增出500bp左右
在靶位点上下游设计PCR引物,对打靶后的细胞基因组 DNA进行PCR
PCR-F >200bp TALEN-L >200bp
Step5 胚胎注射mRNA
TALEN左右臂 mRNA按1:1 比例混合
注射至一细胞 期受精卵 细胞质中
37℃培养24h 至二细胞期
移至代孕雌鼠 中,至小鼠 出生(3周)
注射浓度 300-500 ng/ul 注射体积:5-15 pl
Step6 F0代突变体小鼠检测
F0代小鼠剪尾, 抽提基因组DNA T7E1酶切鉴定法: 剪小鼠的尾巴或脚趾 提取基因组DNA PCR靶向基因序列 PCR扩增靶基因位点 PCR产物于94℃失活、50-60℃退火 T7E1酶切鉴定PCR 产物,进行初步筛选
注:图中第一排WT为原始序列,---表示缺失,红色为插入或置换。
Step4 体外转录生成mRNA
TALEN质粒线性化
根据载体所带启动子选择 相应试剂盒进行体外转录
mRNA浓度、纯度检测
原核启动子:sp6或T7 mRNA转录后的大小检测: 若片段大于1.5kb可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若片段较小,建议用聚 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
基于CRISPR Cas9技术基因敲除小鼠(Cas9-KO)的制作方法-2018-2-28

基于CRISPR Cas9技术基因敲除小鼠(Cas9-KO)的制作方法一、CRISPR/Cas9靶向基因敲除小鼠制作的基本技术原理:通过CRISPR/Cas9基因敲除技术,crRNA通过碱基配对与tracrRNA(trans-activating RNA)结合,形成双链RNA。
这一tracrRNA:crRNA二元复合体指导Cas9蛋白在crRNA引导序列靶标的特定位点剪切双链DNA。
在与crRNA引导序列互补的位点,Cas9蛋白的HNH核酸酶结构域剪切互补链而Cas9 RuvC-like 结构域剪切非互补链,实现敲除目的基因的功能,制备基因敲除小鼠模型。
二、具体步骤如下:一)模型制作策略制作: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NCBI&IMPC&MGI),分别仔细分析目的基因敲除后小鼠的生存能力及繁育能力,并结合邻近基因的影响,最终选择合适的敲除区域进行敲除方案的设计,出具相应的制作策略。
二)载体的设计和构建:使用麻省理工学院的CRISPR Design工具(/),依据中靶Score的高低及脱靶Score的高低设计一对长度为20bp的针对靶标DNA的寡聚核苷酸链序列用于制备sgRNA,并在该靶区域设计引物用于后续阳性小鼠的基因鉴定。
1、制备sgRNA的实验方法步骤:1)线性化pUC57-GDNA-T7载体中提pUC57-GDNA-T7载体,用BsaI线性化过夜。
胶回收保存备用。
2)引物退火及加磷酸将上下游引物(干粉)稀释,再进行引物退火及加磷酸。
3)连接&阳性菌落筛选取步骤二中的加磷酸产物与线性化载体pUC57-GDNA-T7进行连接,该连接反应在干式恒温器中进行。
对连接产物进行转化,涂板,37°C培养箱过夜培养。
再用PCR&测序的方法筛选阳性克隆,再将测序正确的克隆进行甘油菌保种,-80°C保存备用4)制备转录模板以构建好的sgRNA载体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将PCR产物切胶回收,回收产物离心后倒掉上清留DNA沉淀,再溶解DN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电场强度(小于5V/cm)成正比。
琼脂糖凝胶电泳
分解蛋白质,再用酚和氯仿/异戊醇抽提分离蛋白质,得
到的DNA溶液经乙醇沉淀使DNA从溶液中析出。
获取鼠尾组织
每只小鼠鼠尾加入500ul裂解液和10ul 蛋白酶 K(20mg/ml),55度水浴过夜,至鼠尾溶解。
提DNA步骤: 1. 每管鼠尾加入300ul饱和NaCl,充分混匀, 12500rpm 离心20min 2. 取上清700ul至新的离心管中,加入预冷的异丙 醇700ul,上下颠倒混匀,动作轻柔,直至看到 絮状DNA析出为止, 12500rpm 离心20min, 弃上清 3. 加入800ul 75%乙醇于离心管中,洗沉淀, 12500rpm离心10min 4. 晾干沉淀,加入100ul的PCR级的水。
PCR扩增仪
95℃ 3min 95℃ 30sec 60℃ 30sec 72℃ 30sec 72℃ 5min 35 cycles
三、琼脂糖凝胶电泳
原理: 在pH8.0~8.3的缓冲液中,核酸分子带负电荷,
动时,各种核酸分子的迁移率 相似,无法分开。然而,在浓度适当的凝胶中,由于分 子筛效应,使大小和构象不同的核酸迁移率出现差异, 从而把它们分开。核酸在凝胶中的迁移率取决于其分子 大小、高级结构、胶浓度和电场强度,与分子的碱基组 成及电泳温度(4℃~30℃之间)无明显关系。一般说, 同样构象的分子迁移率与分子量对数及胶浓度成反比,
基本实验流程
琼脂 糖凝 胶电 泳
成像 分析
获取鼠 尾组织
提取基 因组 DNA
PCR 扩增
一、动物基因组DNA的提取
实验原理 真核生物的一切有核细胞(包括培养细胞)都能用来
制备基因组 DNA。真核生物的DNA是以染色体的形式
存在于细胞核内,因此,制备DNA的原则是既要将 DNA与蛋白质、脂类和糖类等分离,又要保持DNA分 子的完整。提取DNA的一般过程是将分散好的组织细胞 在含SDS(十二烷基硫酸钠)和蛋白酶K的溶液中消化
二、PCR扩增
±äÐ Ô
90¡ «95¡ æ
cycle
70¡ «75¡ æ Ñ Ó Éì Í Ë»ð 40¡ «60¡ æ
25~30 次循环后,模板DNA的含量可以 放大100万倍以上。
动画
PCR:(20ul体系)
2x Mix 无菌水 2pmol引物1 2pmol引物2 2pmol引物3 模板DNA 10ul 2ul 2ul 2ul 2ul 2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