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论文摘要、目录、论文正文、参考文献
学年论文格式与规范要求

南华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生学年论文格式与规范要求1.学年论文须用英语书写,正文不少于1500字,论文观点清楚,论证充分。
论文严禁抄袭。
学年论文以A4标准页面排版(21*29.7cm),1.5倍行距,双面打印,字体、字号要求如下:标题用粗体:一级标题三号,二级标题小三号,三级标题四号;论文正文中英文用Times New Roman 小四号,中文用宋体小四号,论文题目用Times New Roman 3号。
2.学年论文由论文封面、内容摘要(英中文)、论文目录、正文、参考文献共五部分组成。
参考文献列正文后不单独成页、正文双面打印。
3.学年论文使用南华大学统一的封面。
4.论文中英文摘要以200词为宜,应以第三人称对文中观点进行概括和提炼,不必进行评价。
论文关键词可列3-8个,每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最后一个后面不用标点符号。
5.论文的结论或结语在概括文中主要观点之后,宜对该题目的研究前景提出自己的看法。
结论或结语应避免与内容摘要雷同。
6.论文目录列到二级标题,标题后标明页码。
页码放在圆括号中,右对齐。
Contents 一词用Times New Roman 3号,其他用4号。
7.学年论文正文用1,2,3……;1.1,1.2,1.3……;1.1.1,1.1.2,1.1.3……等标明层次。
论文中英文摘要之间空一行,每段开头空格4个字符长度。
8.学年论文引文务必核实无误,并详注出处,用圆括号标示。
词组出处可列该词组之后,句子出处列下一句之前或段落末尾。
出处须标明作者(外国人只写姓),被引文出版或发表年和页码。
后两者之间用冒号隔开,如(Nida, 1965:30)。
9.参考文献一般不得少于10本,其中2本为英文原著。
10.文章撰写过程中参考的有关资料(含文中已标明出处的),以“Bibliography”为标识,用带方括号的序号依次列明,并用5号编排,置于正文末。
参考文献中,英文文献排前,中文文献排后,都以文献作者姓氏的字母先后顺序排列。
毕业,学年论文撰写规范

学年论文(设计说明书)撰写要求1..目录目录按学年论文(设计说明书)顺序分三级层次编写,要标明页码,以便查阅。
目录中的标题应与正文中的标题一致。
2.摘要摘要是学年论文(设计说明书)内容的简短陈述,应以简要文字介绍研究课题的目的、方法、主要内容及主要结果或结论,字数约为300~500字。
在中英文摘要内容段前居中分别冠“中文摘要”、“Abstract”字样。
3.关键词关键词是反映学年论文(设计说明书)最主要内容的词语或术语。
关键词数量一般为3~5个。
关键词前以“[关键词]”作为标识,关键词之间用“;”分隔。
4.引言或前言等可选内容,笔者认为有必要可写则写,不写亦可。
5.正文正文5000字,应充分阐明学年论文(设计说明书)的观点、原理、方法等。
正文应分层深入,逐层剖析,并按层设分层标题并编号。
标题序次结构采用下列形式:(1)经济管理类学年论文用:一、(一)1.(1)①……依此类推(2)理工设计类毕业设计和外语类学年论文用:1 1.1 1.1.1 1.1.1.1……依此类推。
注释主要对文中某一特定内容作必要的解释或说明,可夹在文内(加圆括号),也可排在页末或篇末。
序号用带圆圈的阿拉伯数字表示。
正文中引述他人的观点、统计数据或计算公式应注明出处,并尽量在句末右上角标注参考文献的编号。
论文(设计说明书)中的表格应统一编序(如:表4),也可以逐章单独编序(如:表2.3)。
表格编序必须连续,不得重复或跳跃。
表格的结构应简洁。
各栏都应标注量和相应的单位。
表格内数字须上下对齐,相邻栏内的数值相同时,不能用“同上”、“同左”和其它类似用词,应一一重新标注。
表的标题和序号置于表格上方中间位置。
插图应连续编序(如:图5),也可以逐章单独编序(如:图3—8),图的序号必须连续,不得重复或跳跃。
图的标题和序号置于图下方中间位置。
标点符号应符合GB/T15834-1995《标点符号用法》的规定。
量的单位应符合国务院《关于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等文件的规定。
学年论文中外文摘要目录正文(表二)(务必以论文题目命名)

摘要:(小四号宋体、加粗)×××××××××××××××××××××××××××××××××××××××××××××××××××××××××××××××××××××××××××××××××××××××××××××××××××××××××××××××××××××××××××××××××××××××××××××××××××××××××××××××××××××××××××××××××××××××××××××××××××××××××××××××××××。
学年论文的基本构成_论文格式_

学年论文的基本构成以下为学位论文应包括的内容,其序号也表示相关内容在论文中的编排顺序。
1、封面包括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学生学号、专业名称、导师姓名、二级学院名称、论文完成时间等,具体参见范例。
2、内容提要与关键词内容提要是学位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是一篇完整的短文,要以最简捷的语言介绍论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创新点和最终的成果,以300-500字为宜。
关键词数量一般为3—6个。
3、目录目录由论文的篇、章、节、条、目及参考文献、附录等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
目录应单列页码,与正文页码分开。
4、论文正文一般包括前言、论文主体、结论、参考文献、附录、后记和致谢等部分。
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8000字。
(1) 前言主要阐述选题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及研究背景、文献综述、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实验设计、采用的技术方法和手段、论文的整体结构安排等。
(2)论文主体论文主体是论文的核心部分。
要求所撰写的内容要客观真实,论点论据要条理分明、逻辑严谨。
(3)结论结论是对论文最终成果的总结和归纳,语言的组织应精炼、准确、完整。
明确指出所获取的科研成果的创新点所在,并对论文在理论和实际应用方面的价值做出客观的预测和评论。
可对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在该领域的研究设想做出说明。
(4)参考文献学年论文的撰写应符合学术道德规范,杜绝抄袭现象发生。
凡在论文中有引用、参考、借用他人成果之处,均应列出详细的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应在15篇以上,其中外文资料应不少于2篇。
(5)附录附录可以作为论文主体的补充部分,诸如论文中需要的过分冗长的公式推导,供查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专业工具或表格,重复出现的图、表或因影响阅读而不宜在论文主体中进行排版的图、表,论文中使用的外文缩写索引说明,程序全文及其它不便编入论文主体的珍贵资料和某些重要数据等。
附录不是必需项,可根据论文写作的具体情况自行取舍。
5、后记和致谢对相关组织和个人给予记述和表示感谢。
毕业论文摘要、结论、参考文献实例

毕业论文摘要与结论的写作方法及样例一,怎样写毕业论文摘要(一)什么是论文摘要摘要也就是内容提要,是论文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建立在对论文进行总结的基础之上,用简单,明确,易懂,精辟的语言对全文内容加以概括,留主干去枝叶,提取论文的主要信息.作者的观点,论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成果,独到的见解,这些都应该在摘要中体现出来.为了便于索引与查找,易于收录到大型资料库中并为他人提供信息,论文摘要应以第三人称写作,应是一篇具有独立性的短文.(二)论文摘要写作要求1.摘要的字数摘要字数要求在300~400字之间.2.摘要的基本规范(1)应以第三人称写作.摘要是完整的短文,具有独立性,可以单独使用.即使不看论文全文的内容,仍然可以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作者的新观点和想法以及论文所要实现的目的,采取的方法,研究的结果与结论.(2)叙述完整,突出逻辑性,短文结构要合理.(3)文字简明扼要,不容赘言,采用直接表述的方法,不使用不必要的文学修饰,做到用最少的文字提供最大的信息量.(4)摘要中不使用特殊字符,图表以及由特殊字符组成的数学表达式,不能列举例证.3.摘要的内容构成要素目的,方法,对象和结论称为摘要的四要素.(1)目的:毕业论文研究的范围,目的,重要性.(2)方法:毕业论文的使用了哪些研究方法(3)成果:陈述毕业论文研究成果.(4)结论:通过对问题的研究所得出的重要结论及主要观点(简写),(三)毕业论文摘要样例(论文题目:个人所得税流失问题的探讨)摘要自1993年统一个人所得税以来,个人所得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个人收入的增加成为我国目前增长速度最快的税种.但同时个人所得税也是我国税收流失比较严重的税种之一,因此对个人所得税税收流失机理的探讨,流失规模的测算显得尤为重要.运用数量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黑龙江省为例初步测算个人所得税流失的规模,证明税收流失的严重性,解释个人所得税流失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税收制度的不完善,税收法制建设滞后而造成的收入分配机制扭曲,加之信用制度缺失,传统文化的惯性等诸多原因加剧了税收流失的规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提出尽快出台税收基本法,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及建立个人信用制度的对策建议.摘要的例子:石油化工技术是指以石油天然气为加工原材料,生成橡胶、塑料和树脂、纤维以及其他多种有机化工与原料的技术。
毕业(学年)论文标准格式

附件3:重庆师范大学全日制本科学年论文文档规范格式一、学年论文的整理、装订要求统一采用A4纸打印、左面竖装;二、学年论文的书写格式规范1.学年论文正文由学年论文题目、作者、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注释(文科类专业适用)、参考文献9部分组成。
(1) 论文题目:一般不超过25个字,要简练准确,可分两行书写;(2) 作者:处于论文题目正下方,须写明学校、专业、年级、姓名;正下方注明指导教师及姓名;(3) 摘要:中文摘要字数应在200字以内,英文摘要实词数应在200个实词以内;(4) 关键词:中、英文均限制在3—5个词语内,各词间用“;”间隔;(5) 正文:论文正文包括引言(或者绪论、概述等)、论文主体、结语等,正文要标题清晰,图表和公式要编号,公式应另起一行书写。
字数要求:学生学年论文正文字数要求3000-5000字;(6)注释(仅限文科类专业):注释主要用于文章篇名、作者、文内某一方面特定概念内容、直接引用论述的必要解释或说明。
注释序号用加圆圈的阿拉伯数字表示(如①②③),在文中出现的地方用上标予以标明,采用脚注的形式,注于当页页脚;(7)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撰写论文时围绕论题参考的著作、论文、期刊、网上资料、图片音像资料等。
参考文献总数不得少于8篇,鼓励结合学科特点查阅外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在文中出现的地方用上标予以标明,序号用加方括号的阿拉伯数字表示(如[1][2][3]),列于正文文末。
四、学年论文的排版格式规范1.版面尺寸:A4(210×297毫米)。
2.装订位置:装订线1cm,左面竖装,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2.5cm。
3.页码:采用页脚方式设定,采用小4号宋体、用第×页和随后的括号内注明共×页的格式,例如“第1页(共10页)”,处于页面下方、居中、距下边界1.5cm的位置。
4.正文文本:宋体小4号、标准字间距、行间距为固定值26磅、所有标点符号采用宋体全角要求排版。
学年论文正文、结论、参考文献

1 引言城市房屋拆迁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它在改善人民群众的住房条件、促进旧城区改造和城市环境改善等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然而,在城市房屋拆迁过程中亦不断出现大量的拆迁纠纷且有的地方还出现过激行为,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制度还不完善,难以切实保障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
这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所引发矛盾的集中体现,它汇集了国家政策法律、土地制度、房屋使用权和所有权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以及房地产市场秩序等诸多问题的焦点,涉及到政府、开发商、拆迁实施单位、拆迁评估机构、被拆迁群众等多元利益。
如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维护广大群众利益、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拆迁制度,是一个十分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这一问题引起了我国理论界的关注。
总的来说,我国城市房屋拆迁补偿问题已引起理论界与实践部门的关注与重视,理论研究亦取得了初步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方面的不足之处,深入探讨这些问题,对进一步推动和促进我国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制度的完善,很有必要。
2 城市房屋拆迁补偿的定义城市房屋拆迁是指拆迁人根据建设规划要求和政府所批准的用地文件,在取得拆迁许可证的情况下,依法拆除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房屋和附属物,并对该范围内的单位和居民(被拆迁人)给予补偿安置的一系列活动。
3 城市房屋拆迁补偿的主要方式城市房屋拆迁补偿的核心问题是补偿的范围和标准。
房屋拆迁补偿范围包括房屋所有权、附属物所有权和收益权。
按照《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规定,目前,我国城市房屋拆迁补偿有货币补偿和产权调换的方式。
3.1 货币补偿货币补偿作为主要方式。
其原因:一是货币补偿操作简单,且一次性了断,不会产生延长过渡期限、被拆迁人或使用人不能及时回迁等后续问题;二是货币补偿更方便被拆迁人选择住房,不受地点等方面的限制;三是避免因安置用房质量不好而使拆迁双方产生矛盾;四是更好地体现新《条例》的立法思想,即有条件实行货币补偿的,尽可能实行货币补偿。
学年论文格式及范文

1.封面页:包括论文题目、作者姓名、指导教师、所在学院、学号等信息。
2.中文摘要:简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方法和结论,长度一般为300-500字。
3.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的英文表达,长度一般与中文摘要相同。
5.引言:介绍研究背景、意义和目的,明确问题陈述、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6.文献综述:对当前领域内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分析前人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并指出自己研究的创新点。
7.研究方法:详细介绍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设计、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等。
8.研究结果:陈述自己的研究结果,可以使用图表等形式展示数据。
9.讨论与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读,指出发现、不足及改进之处。
10.结论:总结研究工作的主要成果和收获,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和展望。
12.致谢:感谢对自己研究工作有贡献的人或机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改革开放30年以来,浙江省的加工贸易在政策引导下实现了跨越性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加工贸易在浙江省未来的贸易经济发展中将会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目前浙江省加工贸易普遍存在产业规模较小、产品技术含量低、引进外资不足、监管模式效率低下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优化产业结构,引进外资,加强技术研究,加强政策引导,强化部门协调,改善经营环境,加强服务意识,进一步促进浙江省加工贸易平稳的发展。
关键词:加工贸易,浙江省,产业结构升级AbstractSince 3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Zhejiang Province's processing trade has realized the spanning development under the policy guidance, along with the further deepening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processing trade will play a more vital role in the Zhejiang Province’s future trade economic development. At present the Zhejiang Province’s processing trade universally exists some problems, such as industry scale to be small, the technical content of product to be low, introduction of foreign capital to be insufficient, the efficiency of supervision pattern to be low and so on. In view of these questions, we should optimiz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introduce the foreign capital, strengthen the engineering research, strengthen the policy guidance, strengthen departmental co-ordination, improve the condition of business, strengthen the service consciousness and further promotes the Zhejiang Province’s processing trade developed steadily.Key words:Processing trade, Zhejiang province, The upgrading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I-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Ⅰ)目录 (Ⅱ)一、浙江省加工贸易发展的现状 (1)(一)加工贸易总额方面 (1)(二)加工贸易商品结构方面 (2)(三)加工贸易经营主体方面 (4)(四)加工贸易进出口市场分布情况 (4)二、浙江省加工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 (5)(一)加工贸易发展规模偏小并且比重较低 (6)(二)加工贸易产品技术含量低,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升级 (7)(三)加工贸易引进外资不足,且民营企业竞争力不强 (7)(四)加工贸易政策不灵活,且监管模式效率低 (8)三、进一步促进浙江省加工贸易发展的对策分析 (9)(一)延长加工贸易产业链,形成加工贸易产业集群 (9)(二)提升产品附加值,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10)(三)加大引进外资力度,积极培育民营加工贸易企业 (10)(四)提高政府管理效率,建立有效的加工贸易监管方式 (11)(五)改善加工贸易投资环境 (12)参考文献 (13)-II-浙江省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改革开放30年以来,在国内外优势互补的过程中,浙江省的加工贸易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跨跃式发展,成为浙江省对外开放、利用外资的新的重要标志和内容。
以往浙江省一直以一般贸易作为其对外贸易的主要贸易方式,2004年以来,浙江省积极优化加工贸易结构,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但是,浙江省的加工贸易无论是规模还是结构,与其他沿海省份相比都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加工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是推动浙江省对外贸易结构调整和外向型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因此发展加工贸易是浙江省抓住外部机遇、发挥自身优势、提高自主发展能力、加快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实现途径。
发展加工贸易对于保持浙江省进出口持续增长、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等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为了加快浙江省的加工贸易发展,使浙江省外贸呈现出更为均衡的发展态势,本文对该省加工贸易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加工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对进一步发展浙江省加工贸易有利的对策。
一、浙江省加工贸易发展的现状在我国积极实施发展加工贸易的政策下,浙江省加工贸易实现了跨越性发展,成为其重要的贸易方式,特别是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更加使得加工贸易进出口额迅速提高,带动整个浙江经济的增长,观察近年来浙江省加工贸易的发展状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一)加工贸易总额方面从加工贸易总额来看,浙江省加工贸易总额较低,但逐年递增且发展速度较快。
支撑浙江省对外贸易持续增长的主要是一般贸易,浙江省的加工贸易无论是整体规模还是发展速度,与其它沿海省份相比都存在较大的差距。
从表1可以看出,2002年浙江省的加工贸易总额为76.18亿美元,占该省外贸总额的18.16%,2004年加工贸易大幅上涨,加工贸易总额达到185.39亿美元,占外贸总额的21.76%,2005年-2008年,浙江省的加工贸易总额从245.51亿美元增长到458.90亿美元,但其每年占整个外贸总额的比重均不足25%,相比起一般贸易而言,加工贸易规模明显偏小,占外贸总额的比重明显偏低。
-1-从加工贸易的发展上看,浙江省由于在成本优势上具有开展加工贸易的有利条件,使其加工贸易迅速发展。
从表1中可以看到,浙江省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从2002年开始逐年增加,尤其是2004年发展迅速,加工贸易进出口额达到185.39亿美元,较2003年增长率为64.62%,2005年和2006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都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长速度,2007年达到396.91亿美元,与2004年相比,增长了211.52亿美元,翻了一倍多。
2007年和2008年加工贸易持续稳定增长,进出口加工贸易增长率每年均保持在20%左右。
国家统计局(二)加工贸易商品结构方面1.浙江省加工贸易进口产品以机电产品和原材料为主2005年-2008年浙江省加工贸易主要进口商品是:机电产品、原油、初级形状塑料及其制品、金属钢材及其制品和高新科技产品等[1]。
由于我国原材料和机电产品短缺,机械设备品种单一,技术水平较低,因此国内加工贸易企业很难在国内采购到较高要求的原材料和机电产品,只有从国外进口。
从表2中可以看出浙江省对机电产品的进口需求量最大,2005年为921500万美元,占进口产品的29.2%,2006年为1237456万美元,2007年达到1379370万美元,两年机电产品的进口比重均超过30%。
其次浙江省对原材料的进口需求量也很大,2006年原油的进口额为142292万美元,比2005年增长了81323万美元,翻了一倍多。
初级形状塑料的进口量较稳定,其所占比重在6%-7%左右,金属钢材的进口呈下降趋势,[1]摘自浙江省商务厅-2-其中2006年金属钢材进口所占比重较2005年下降很多。
此外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额在加工贸易进口额中所占的比重也很大,2005年-2007年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所占比重均在12%以上。
2.浙江省加工贸易出口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浙江省近年来主要加工贸易出口商品是机电产品、纺织纱线及制品、服装及鞋类等[2]。
目前浙江省加工出口的产品仍然以劳动密集型与低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尽管与前几年相比,加工贸易商品种类在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在提高,但从加工贸易出口产品附加值来看,浙江省出口加工贸易还是处于低附加值阶段。
这主要是因为加工出口的商品中纺织纱线、服装及鞋类、塑料和金属制品占较大比重,而技术密集型与高附加值产品在加工出口商品中的比重仍旧较小。
表3 按产品大类划分浙江省加工贸易出口产品情况单位:万美元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机电产品的出口从2004年开始逐年增长,每年的出口额均占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30%以上,2007年机电产品出口额为5557980[2]摘自浙江省统计局-3-万美元,占到了当年加工贸易出口额的40.4%,相比2004年翻了一番还多。
服装及鞋类的出口额逐年增加,但其占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呈下降趋势,2004年服装及鞋类出口额占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20.2%,从2005年起,该类产品的出口额比重逐年下降。
纺织纱线及制品的增长比较稳定,每年均以12%左右的速度增长。
(三)加工贸易经营主体方面浙江省加工贸易经营主体方面,突出表现为以外商投资企业与民营企业为主。
在浙江省的加工贸易中,外商投资企业所占比重最大,是该省加工贸易的经营主体。
2006年浙江省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额为73354万美元,占全省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的30%。
2007年1-11月浙江省外商投资进出口额达108.6亿美元,占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的81%,其中如三星重工业(宁波)有限公司、宁波阿尔卑斯电波展望钢塑有限公司等著名外商投资企业,其贸易方式基本上100%为加工贸易出口[3]。
除了外商投资企业,浙江省加工贸易经营主体还有民营企业,由于浙江省小商业集群众多,其民营经济比较发达,民营企业从事加工贸易也异军突起,据统计2002年民营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只有0.93亿美元,但其增长速度高达106.24%,随着经济发展,2008年民营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达109.34亿美元,同比增长48.69%,增幅居各类企业首位。
(四)加工贸易进出口市场分布情况1.产品出口市场分布情况从加工贸易产品出口市场来看,浙江省加工贸易产品出口市场较为多元化。
浙江省加工贸易方式以进料加工为主,由外商企业向加工贸易企业提供原材料,成品后返销国外市场。
目前,浙江省加工贸易出口主要集中在欧盟、美国、日本、东盟、韩国、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几大市场,对这几大市场的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接近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