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商业区规划设计论文

合集下载

商业区道路设计理念怎么写

商业区道路设计理念怎么写

商业区道路设计理念怎么写
商业区道路设计理念。

在城市的商业区,道路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良好的道路设计可以提升商业
区的整体形象,改善交通流畅性,增加人们对商业区的满意度和吸引力。

因此,商业区道路设计理念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商业区道路设计应该注重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在商业区,行人和车辆的
交通量通常都比较大,因此道路设计需要考虑到行人和车辆的安全需求。

这包括设置合适的人行道、过街设施、交通信号灯等,以确保行人和车辆能够安全地共享道路空间。

其次,商业区道路设计应该注重交通流畅性。

商业区的道路通常会面临交通拥
堵的问题,因此道路设计需要考虑到交通流量的分布和管理。

合理的道路布局、车道设置、交通信号灯的调节等措施都可以有效地提升交通流畅性,减少交通拥堵。

另外,商业区道路设计还应该注重环境美化。

商业区的道路设计不仅仅是为了
交通的便利,还应该考虑到道路的美观性和环境的舒适度。

这包括合理的绿化设计、道路景观的规划、街道家具的设置等,以营造一个宜人的道路环境,提升商业区的整体形象和吸引力。

最后,商业区道路设计还应该注重可持续发展。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商业区
的道路设计需要考虑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需求。

这包括采用环保材料、推广公共交通、鼓励步行和骑行等,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促进商业区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商业区道路设计理念应该注重安全、流畅、美化和可持续发展。

只有在
综合考虑到这些因素的基础上,才能够实现商业区道路设计的最佳效果,为商业区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美好。

现代城市商业空间设计论文

现代城市商业空间设计论文

小议现代城市商业空间设计摘要:现今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越来越讲究个性化,城市商业空间的设计为了适应这一要求,从空间环境、商品展示陈列、附属设施等方面需创造具有一定文化气氛和优雅舒适的购物环境,体现商业空间个性化的商业气息和品牌文化。

关键词:城市商业空间设计引言城市商业空间主要是指在城市从事商业活动的场所,例如办公、销售与服务场所,也包括商品的陈列与展示空间。

商业空间设计的研究是一个有着丰富内容,涉及广泛领域并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充实其内涵的课题。

从1861年伦敦海德公园的世界博览会、1925年的巴黎博览会,以及各种世界规模的交易会,到迪斯尼乐园及各类商品展销会,各种商业空间无一不是我们熟悉的例子。

尽管这些空间在规模和性质上有着很大的差别,但在设计性质上有着相近的特点。

从商业空间设计的角度而言,设计的目的并不是展示本身,而是通过设计运用空间规划、平面布置、灯光控制、色彩配置以及各种组织策划,有计划、有目的、符合逻辑展示的内容展现给大众。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商业特殊形式的广告。

1.遵循独特性和针对性的城市商业空间设计原则城市商业空间具有独特性和针对性。

一个城市的商业空间设计将会作为交流与沟通的空间媒介,使人们能通过分析他们的内容信息含量来了解这个城市。

一个城市的形象或丰富、或贫乏、或真实、或虚假、或开放、或封闭,都会通过商业空间这个媒介展现出来。

因此,城市商业空间的建设对于城市形象的塑造有着特别的意义,它影响着整个城市的文化形象、经济活动。

比如博物馆的设计,一个大型的综合性的博物馆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文明水准。

这类工程是一个可以长期置放的,在设计上要求具有逻辑性和连续性。

空间设计考虑到交通流线、照明采光、展品安全、观赏效果、观众休息等各方面的因素。

同时,也对空间的艺术效果提出更高的要求。

比如展览会的设计,城市商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博览会和展销会。

这类设计要求的是一种强烈的形成感、创造热烈的气氛、追求强烈的感观印象,在设计上除了考虑商品的展示外,还必须考虑所谓在商业空间的设计上保证具有一定的洽谈和销售空间。

商业建筑综合体思考

商业建筑综合体思考

商业建筑综合体思考论文摘要:我们要根据商业建筑综合体的介绍概述,针对城市景观中商业建筑综合体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现代城市商业建筑综合体的特征和作用,然后对现代城市商业建筑综合体产生思考,不断对现代城市商业中心区城市综合体进行创新发现。

前言当代建筑行业由于经济利益,商业建筑综合体的竞争越加激烈,出现新、奇、特的建筑语言,同时产生城市空间的混乱且迷茫的视觉感。

城市建设不仅营造空间形态,更要表达文化意义,只有从城市历史发展的角度探寻建筑的本源特征,研究商业建筑综合体在城市中的地位和作用,讨论在现代城市中商业建筑综合体的空间意义,才能够更好的塑造城市空间的个性特征,营造高度可认知的城市环境。

1商业建筑综合体的介绍《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建筑综合体的定义:“由各个使用功能不同的空间组合而成的建筑。

一种是单体式,即只有一幢建筑;一种是组群式,有多幢建筑。

”商业建筑综合体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欧美,成熟于20世纪70年代,一般指功能高度复合的高层建筑单体或建筑群,将办公、酒店、商业、居住、会议、展览、文娱休闲、交通等,各种大众的城市生活功能有机组合,形成的高效、复杂且统一的城市建筑综合空间。

商业建筑综合体是由平面化的商业功能组合转为立体化、有机化的复合体,所以其具有较强的复合性。

商业建筑综合体的开发、建设和运营使用,会在加速提升区域甚至于城市价值,创造价值新的增值点。

所以商业建筑综合体对于一个城市有着重要的意义,建筑综合体能够彰显城市的魅力,反映城市的精神追求,聚焦群众的眼球。

而一个建筑综合体之所以能成为区域中心、经济中心与视觉中心绝对不仅仅只是因为它的建筑单体或建筑群体本身,而是环境、文化、位置等多方面的合力,是他们共同创造出一个区域的经典。

2城市景观中商业建筑综合体的问题研究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建筑市场的竞争压力也极大,所以很多项目不管是公共建筑还是居住建筑在项目策划时都要求自己成为该地区的核心建筑。

关于城市规划的论文范文(2)

关于城市规划的论文范文(2)

关于城市规划的论文范文(2)关于城市规划的论文范文篇二城市规划中的文化规划摘要: 文化规划是关于城市规划发展思路的创新,城市是历史的缩影,城市文化是人类历史的凝聚点,它体现城市的个体,是提升城市品位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文主要从城市规划中文化内涵的重要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城市规划与城市文化建设的关系等方面做了论述。

关键词:城市规划;文化规划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 A前言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趋同化已经成为当今城市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如何加强城市建设中的城市文化作用已成为当今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热点。

因此,在一座城市的建设中,城市规划不能仅仅是建筑的集合,更需要体现出城市特有的文化内涵,加大城市规划中的文化规划,可以让一座城市具有灵动而深厚的韵律感,它强调将文化思维贯穿于城市创新转型的全过程;从文化的角度考虑和制定各类公共规划与政策;把文化资源置于创新转型实践的中心来整合、培植城市的各种资源。

1 城市规划与城市文化城市是一个社会、经济、科学和文化等诸因素的综合实体,是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的结晶,也是人类长期历史演化、积累和沉淀的结果。

城市规划是依据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其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功能布局及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

它是建设城市、管理城市、保证城市正常经营活动和实现城市社会发展总目标的全面、综合手段,它设计并指导城市空间和谐地发展,以满足社会、经济的需要。

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文化,通常所讲的城市文化,主要指狭义城市文化,它是与政治、经济相并列的,是城市全部的精神活动及其产物,它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展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也包括科技、教育、习俗、语言文字、生活方式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作为环境、生产和生活综合体的城市群落,就是一种直观的文化景观,具有较深厚的文化涵义。

城市景观是一种集大成的文化景观,它以城市建筑物的形式和总的规划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的城市文化形态和城市价值趋向。

城市大型商业建筑内部环境研究[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优秀论文]

城市大型商业建筑内部环境研究[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优秀论文]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新的商业业态竞相出现,商业建筑也受到了越来越普遍的关注。

同时,消费开始超越了购买商品的意义,囊括了消费环境、消费文化、消费自我感知等多方面的“符号价值”。

在商业业态与人的消费行为互为里表、相互促进的过程中商业建筑不断的发生着变化。

本文从建筑学角度出发,结合社会学、经济学、行为学的相关理论,在对消费行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展开对城市大型商业建筑内部环境的研究,探索在新的消费需求下,其内部环境设计的原则及手法。

文章从研究的缘起开始首先说明了研究的意义,在明确了研究范围和研究相关概念后,以商业业态为线索回顾了国内外商业建筑的发展历程。

然后,提出了“消费需求升级是商业建筑内部环境变化诱因”的观点,并对此展开分析论证。

接下来,以这一观点为前提,重点研究了商业建筑内部环境中的空间塑造和氛围营造问题,详细探讨了各个部分的设计原则。

在此基础之上,以上海正大广场为例,分析其在内部环境设计方面的成功之处,作为前文的论述内容的有力佐证。

最后,结合实地调研的体验,针对当前我国商业建筑内部环境设计方面的不足,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本文旨在提供一个研究商业建筑的新角度,作为对以往研究成果的延续和补充,对今后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同时,希望能对当今和将来一段时间内商业建筑的设计工作有一定借鉴意义。

全文约42000字数,图表106幅关键词:商业建筑内部环境体验式消费设计原则ABSTRACT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emergence of new retail forms , commercial architecture has been growing concern.At the same time, consumption has significance beyond the purchase of commodities, it includes the consumption environment, consumer culture, consumption of self-perceived and other aspects of "symbols value." Commercial architecture has being constant changed in the process of retail forms with the consumer behaviour mutually promotionThis essay talks the architectural perspective as a basic point, then combining sociology, economics and behavioural theory. after finishing the research on the interior enviroment of commercial architecture, it also analyses the consumer behaviour, and searches for commercial architecture design principles with exploring new consumer demands.The paper originated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first study illustrat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In a clear position of 'conception and the scope of the study', the article researches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commercial architecture, along with the change of the retail forms. Subsequently, the article analyses and appraisals the personal perspective, which is"consumer demand is an incentive to changes in the interior environment of commercial architecture ”. Then, the prerequisite to this view, the focus of the research is how to shape the interior space and create the atmosphere, and explores in detail the various components of the design principles. On this basis, in conjunction with field research experience, the paper analyses the design deficiencies of the current interior enviroment of commercial architecture, provides appropriate solutions and direction to their development. Finally, the assignment takes Shanghai Super Brand Mall as an example to analyse its success in the design of the interiol environment, as previously dealt with the content of the strong corroboration.The aim of this paper just try to provide a new perspective of the research on commercial architecture, as a continuation of the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and added that future work in this area. meanwhile, it has a certain significance on present and future time commercial architecture design work.42,000 words;106 illustrationsKEYWORDS: Commercial construction;Interior environment;Experimental consumption;Design principles南京工业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的声明一、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论文

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论文

浅谈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腾飞,科学技术不断进步。

使得城市建筑物数量呈上升态势。

建筑设计也就越采越对城市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城市的总体规划中建筑设计的规划也就扮演了重要角色。

本文作者对我们城市规划、设计以及城市建筑的特点进行阐述,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基本特点;城市空间1.城市建筑的基本特点1.1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建筑与生态环境相结合。

1.2建成环境与空间的肌理。

1.3建筑讲究自然通风、采光。

创造大众共享的开放空间。

1.4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建筑与生态环境相结合。

1.5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创作了一批精品建筑。

1.6空间发展的研究与城市规划学相结合。

2.城市规划与设计2.1多选择性的强制性指标组合。

我国在上海,温州,广州,成都等城市已有成功经验,规划一般规定几套不同的控制指标组合(用地界线、建筑性质、容积率、建筑高度、出入口等)来控制划定地块的用地性质,开发强度和建筑形态,让具体的建筑设计有了更犬的自由度,又能符合规划要求。

2.2可行性建筑方案论证规划指标。

通过做可行性建筑方案来论证规划指标的合理性,也是目前常用的互动方式之一。

不过目前该种手段多用于规划的调整阶段,可进一步引申发展,在规划编制阶段对规划的重点地段,重要节点,采取做可行性建筑方案的方式科学地确定控制指标。

2.3加强规划各阶段的城市设计工作。

城市设计有着自己的独特性,并且可以起到深化城市规划和指导其具体实施的作用。

城市设计运用综合的设计手段和方法,可更为具体,形象地处理城市空间的物质形态关系,使城市各组成要素,各地区之间的相互宅间关系更加完善,使得抽象的城市规划指标变具体,并具有操作性。

借助城市设计这一“桥梁”,城市中的建筑在空间和功能上更好地反应城市规划意图。

3.解析城市空间3.1城市空间城市中的空间.即城市中的人们所体会到的包罗万象的感受。

这种空间,以不同的高低层次.几何的联系在一起,它仅仅在几何特征和审美质量方面具有清晰的可辨睦。

城市商业综合体论文规划设计论文

城市商业综合体论文规划设计论文

城市商业综合体论文规划设计论文摘要:城市开发与建设其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而城市商业综合体作为一种以商业利益为主的经济体系在城市发展当中起到了推动作用,在城市商业综合体的整体规划设计当中,尤其是在交通空间设计时更需要对其经济适用性进行深入评估。

交通空间作为是城市综合体的辅助空间,虽交通空间不具备收利功能,但是交通空间对商业建筑经营有直接的影响,它能确保每个商铺都能拥有最大的临客流界面,来以吸引更多的人、客流。

前言城市商业综合体的设计对合理应用城市空间、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

虽然,我们国家在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发展上跟其他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在长期的实践当中也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并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风格的设计理念。

希望在今后的实践当中不断研究和探索,做好城市商业综合体设计工作,营造开放空间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1城市建筑综合体面临的问题城市建筑综合体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很多问题。

而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城市建筑综合体的开发建设要求产业链上下游相关行业要与产业的发展水平相匹配。

然而我们国内与城市建筑综合体相关联的服务行业才刚刚起步,这造成了国内的城市建筑综合体在运作、经营、管理和品牌的打造上存在不足之处,并且对于地块缺少专业的定位与规划也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城市建筑综合体的良性发展。

今后应加强城市建筑综合体在规划、开发、运作、管理、经营和品牌打造等诸多方面的水平提高。

2城市综合体的概念和主要特点所谓的“城市综合体”也被称为“城中之城”。

指的是集现代城市的各种功能如:商务办公、居住、购物、娱乐、游憩等等的组合。

2.1整体统一性整体统一性就是要求在城市综合体中的各个建筑的风格需要一致,使得建筑外部和局部空间和城市空间能形成一体化的效果。

2.2功能复合性城市综合体内的建筑群体功能互补,相互促进,形成一个集购物、娱乐、办公、居住等生活场景在内的完整的生活场所。

沧州市规划论文

沧州市规划论文

沧州市总体规划修编是在省政府批准的沧州市总体规划(1993—2010年)基础上进行的。

此次修编工作由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院承担,经过5个月的调查分析、研究论证,完成了沧州市总体规划纲要编制,并通过了专家评审。

主要内容如下:一、规划期限近期:2003年—2005年中期:2006年—2010年远期:2011年—2020年远景:展望至本世纪中叶二、城市规划区界定沧州市城市规划区为中心城区和东部的港城区、临港化工园区。

中心城区界定为新华和运河两区、沧县全县及大浪淀水库所在的南皮县和孟村回族自治县区域;港城区和化工园区界定为黄骅羊二庄、新村两个乡镇,南排河镇的部分区域,黄骅盐场和海兴县的香坊镇、小山镇的部分区域,长芦盐场、大口河盐场、省军区盐场及中捷农场。

三、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总体原则:优化主城、壮大港区、战略东移、协调发展,调整布局、整合资源、相对集中、突出重点。

空间结构为:一城两区,哑铃式布局结构。

即中心区、港城区、临港化工园区,中间有铁路、高速公路和公路连接。

四、城市性质和规模城市性质为环渤海地区重要港口城市和化工工业基地,冀中东部中心城市。

以区域协同发展为基础,以沧州港建设为契机,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城市布局和功能,提高城市品位,突出城市特色,,将沧州建设成为工业基础雄厚、港口贸易繁荣、城市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

城市规模:至2005年主城区人口规模为50万人左右,自2010年达60万人左右,自2 020年达85万人左右,远景按150万人左右考虑。

规划人均用地指标为90.1—105平方米。

五、用地布局规划用地发展方向为以现状为基础,重点向西,适当向东。

总体布局采用集中式发展,以运河、地震断裂带和小流津河构成环城水系为特色,结合绿地建设,形成“一城、三区、七组团”的城市布局结构。

一城,即以外环路范围内用地为基础的旧城;三区即相对独立的旧区、新区、开发区;七组团,即运河东旧城中心组团、运河西综合组团、新区行政文化教育综合组团、新区工业区和物流组团、开发区组团、东北部工业仓储组团和朔黄铁路站前仓储组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现代城市商业区规划设计
【摘要】商业区作为现代城市最具魅力的城市公共空间之一,是人们购物、交往、休闲和娱乐的中心场所,更是展现城市景观、商业文化及表达城市精神的重要窗口。

下面本文对现代商业区规划设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商业区;人文;生态
一、前言
商业是城市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环节,我国正处在一个高速现代化的建设时期,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强烈冲突,导致城市面貌出现急剧变化,传统文化与城市原有特色正在逐渐消失。

城市传统商业区大都面临着现代化的改造与更新,它的规划和建设已成为完善城市职能,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

另外,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购物与休闲、旅游、教育等多方面相结合的体验式消费己经作为一种全新的消费理念。

消费者对购物场所的要求,从单一的容纳购物行为逐渐转变成能提供多种服务功能的、满足多种需要的场所。

因此营造一个理想的、舒适的商业环境,形成多业态有机组合的满足人们购物、餐饮、休闲、观光、娱乐、健身等多种需求的商业街区设计成为城市商业街区更新趋势。

二、城市商业区规划设计思路探析
1、倡导“以人为本”
现代商业区的空间环境设计愈来愈关注“人文关怀”。

人本主义原则作为第一要义的设计原则应该遵循人体生理与心理的规律,尊
重人的本性、共性和特性,并在生理、心理和精神需求层面上,设计空间环境,安排购物场所。

(1)需求导向的功能配置。

消费者的需求与商业区功能之间是不可分割的相互作用体。

消费需求对功能配置有导向性作用,商业区更新改造的功能配置必须以消费需求为导向。

另一方面,商业区的功能配置引发的各种活动对消费需求又具有反作用,它能唤醒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激活潜在的消费力量,形成新的消费热点。

因此,从这两个角度来看,这种基于消费需求和商业化改造功能配置的综合考虑是商业区更新改造成功与否的
关键因素。

规划时采用与所在城市经济水平和居民的生活方式相适应的功能分区,使商业区的规划布局符合人们的行为空间规律,以提高场所的利用率。

(2)消费对象的多样化。

商业区公共空间建设的目的是满足市民需求,而市民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不同年龄、性别、文化背景、社会地位的市民群体具有不同的需求。

从功能上讲,商业区一方面应服务于当地居民,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比较集中的用于休闲、娱乐、餐饮、购物等活动的空间,另一方应满足都市旅游者的基本观光、购物、娱乐、餐饮等需要。

功能业态配置时,应充分考虑各种人群的要求,既要有精品高档的购物中心,也要有满足普通居民购买生活必备品的综合超市。

安排供市民需求的娱乐活动。

如:深圳万象城是华润中心的购物及娱乐中心,是深圳最大、华南最好、中国最具示范效应的大型室内购物中心,总建筑面积达18.8万平方米,拥有6层商用楼面,300多个大小不一、功能各异的独立店铺,集零售、餐饮、娱乐、休闲、文化、康体等诸多元
素为一身,包罗万象、应有尽有,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消费概念和生活体验,是真正意义的“一站式”消费中心。

2、体现城市记忆
人的生活和对环境的认知离不开记忆,没有记忆的商业区割裂了与城市的关系,让人不知道它从何而来。

这样的商业区会令市民们没有认同感和场所感,使人不能很容易理解接受它。

商业区应对观赏性资源、文化资源等进行情境化设计,形成情境化的场景和环境。

情境主题可采取不同的设计策略。

(1)地域性主题。

民俗化、地域化的主题是最能满足当地消费者心理回归和外地游客猎奇新的需求。

这一主题往往最能体现一个地域最本土、最传统、最具特色的习惯、风俗、行为准则、审美方式与行为方式。

其可以通过民俗活动、传统商业、建筑形态等方面具体展现出来,它们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不可复制的独一性,对消费者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2)文化性主题。

为日渐现代和趋同化的城市保留住一些有文化特色的东西,被视为城市发展成熟的一种标志。

文化性主题是现代城市文化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形式,其取题范围比较宽泛,例如影视主题、时尚主题、休闲主题等。

它们往往反映的是当代文化生活领域最受欢迎的方面,较容易被消费者接受。

(3)历史性主题。

每座城市都有每座城市的历史,记录了城市记忆的历史精华需要我们的继承发扬,现代化的建设决不是割裂历史与传统,而是对地区历史与文化传承的同时发展历史文化。

历史性主题是商业区更新较为常用的主题形式,这是因为更新往往涉及到对历史信息的保护延
续,这些信息往往比商业区本身物质形态更令人感兴趣。

对传统历史文脉的继承与发扬,不但唤起了人们对于传统的记忆,传递了商业文化的历史,还促使我们更加积极的思考有关问题,增强城市意识。

如重庆解放碑商业区成功实现了历史和商业的有机融合。

一个有特色的商业区主题的确立,能让人们随着主题特色,身临其境地重塑生活经历。

因此,在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保存城市的记忆体以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赋予其新的活力,正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

3、注重生态设计
商业区不仅要有空间丰富的形态特色,也要有特色鲜明、层次丰富的景观环境。

城市居民对城市环境的需求日益高涨,不仅有舒适人居环境的要求,还有对城市整体环境品质和价值的要求。

城市居民对户外活动的需求不断上升,但是现代城市高密度的建筑、暴涨的土地成本、绿地逐渐减少使城市户外的活动空间越来越少。

在这种背景下,为市民提供环境优美的空间环境,对城市环境和景观再造是商业区建设的主要功能之一。

鲜明的视觉形象,良好的绿化环境,足够的活动场所是商业区景观设计的基本出发点。

在商业区的环境设计中应注重绿化布置。

它一方面可以有效改善商业区的小环境,另一方面还为市民提供了游憩空间,为步行者提供有树荫、舒适的旅游线路。

绿化不仅会给居民及游客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其他感官也会得到享受,如植物中散发出来的清香和花香沁人心脾,生长茂盛、生机勃勃的绿色植物会使人放松精神等。

街道是商
业区开放的空间,它的景观形象也应把基地及周边环境在时空上有机延续。

因此街道空间景观应富有变化,利用景观、小品、绿化、店标、旗帜等元素来组织层次丰富的街道景观,避免街道空间过于单调与呆板。

在商业街的景观设计中注重人景交融,把街道转化成人们聚集、聊天、参加各种活动的地方。

把购物路线曲折化,在不知不觉中景观产生了变化,自然和谐的街道景观就形成了。

整条街道在绿色树木的包围中,重新唤起人们对老街的绿色记忆,进而创造出一个可读性强的商业区,形成“自然、和谐、绿色”的商业区景观。

在广场可适当引入动物,如草坪内可放养和平鸽,水体中放养水禽、金鱼等,给环境带来生机和活力,尽量为消费者提供一种回归自然景观感受,实现商业区与自然的有机融合。

如:深圳华侨城欢乐海岸,不仅填补了深圳大型都市娱乐和生态旅游项目的空白,极大丰富了旅游文化产业内涵;同时,还以其所独有的唯一地处都市腹地的华侨城湿地及椰林沙滩公园,与周边的华侨城主题公园群、滨海休闲长廊和红树林保护区一起,形成规模宏大的城市生态旅游区域和新深圳湾商圈,对提升深圳滨海城市形象,建设高品昧的生态城市起到积极的作用。

4、重视参与体验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需求逐渐从物质享受转向精神享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渴望在消费过程中体验到某种与日常社会活动不同的东西。

商业区更新的最终目的是形成商业区自身的特色,特色是商业区的生命力,是评价商业区成功更新与否的关键。

商业区的设计潮流趋势是基于不可复制的人的体验的形成,其特色是带给人独特的体验,其最终目的就是成商业区自身的特色。

(l)参与性活动,引导市场消费。

在商业区中,商业是整个区域的功能核心,应通过良好的环境创造,使购物休闲化、娱乐化和主题化,以刺激消费者在城市商业区购物。

另外,商业区的建设应为市民提供有意义的闲暇生活方式,如通过娱乐、健身、观演、社会公益活动等对活动进行正确的引导,使人们从中得到身心放松,使消费者由被动购物变为主动参与活动。

(2)注重体验化的设计理念。

体验包括主动与被动参与,被动参与是指消费者被动接受体验,如参加音乐会、看电影。

主动参与是指消费者成为创造体验的主体,是气氛的制造者,如参加现场的一些活动。

商业区激发消费者娱乐体验的事物既可以是商业元素,也可以是人的活动。

街道空间中存在者许多吸引人群的活动,如街头艺人的演唱,画家的写生,甚至商家的促销活动等,这些都是吸引好奇人群的活动。

在设计中如果对这些活动加以整合利用,可以诱发因好奇心而形成人际间的接触和交往,进而促进整个商业区的活力。

大多数的人喜欢主动参与的体验,更愿到现场观看,体验现场气氛。

因此,如民俗活动、大型表演、聚集、歌舞、庆贺等场面宏大的公共活动,所有的人都愿身体力行参与其中,此时所有的能量在瞬间聚集、释放,人们在此时此刻完全融入活动之中,成为活动的参加者。

三、结语
总之,随着当代消费者对购物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
商业区规划设计已经过时,今后商业区规划设计应在空间结构和功能上得到进一步完善,以营造良好的商业区的环境。

将商业区建成可居、可游、可购的区域,增加城市吸引力,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建国.城市设计(第二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2]王晓、问春林.现代商业建筑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李艳娜.城市商业区的兴起和发展战略.《商业时代?理论》,2009.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