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活检确诊肺隐球菌病4例并文献复习
肺隐球菌病并可疑脑隐球菌瘤误诊分析并文献复习

肺隐球菌病并可疑脑隐球菌瘤误诊分析并文献复习蔡倩;苏艺胜;李际强【摘要】目的探讨肺隐球菌病并可疑脑隐球菌瘤的诊治方案、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1例曾误诊的肺隐球菌病并可疑脑隐球菌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因发现肺肿物入院,胸部CT检查提示多发结节,曾诊断为肺结核和肺恶性肿瘤等,最终行经皮肺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及痰培养确诊为肺隐球菌病.结合头颅MR不除外合并脑隐球菌瘤可能.给予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脂质体联合氟胞嘧啶等治疗,效果良好.结论隐球菌病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确诊需病原学或组织病理学检查.肺隐球菌病及脑隐球菌瘤患者,除了经典抗真菌方案,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脂质体联合氟胞嘧啶亦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期刊名称】《临床误诊误治》【年(卷),期】2018(031)005【总页数】5页(P11-15)【关键词】隐球菌病;误诊;结核;肿瘤【作者】蔡倩;苏艺胜;李际强【作者单位】510405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510006广州,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综合三科;510006广州,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综合三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9.4隐球菌病是由新型隐球菌或格特隐球菌感染引起的少见真菌病,常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及肺部。
由于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诊断存在一定困难,常常难以及时做出诊断,易漏诊或误诊为肿瘤、结核及脓肿等其他疾病,确诊需病原学或活组织病理检查[1-7]。
本文对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综合三科近期收治的1例多次误诊的肠结核合并肺隐球菌病及可疑隐球菌性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1 病例资料男,60岁,长期居住于农场。
因发现右上肺肿物4.5个月入院。
有肝硬化病史2年,高血压病史9年。
患者7个月前因胸腹腔积液于我院完善腹腔镜检查最终确诊为肠结核,于约6个月前开始四联抗结核(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及吡嗪酰胺)治疗至今,期间服用泼尼松1个月。
肺隐球菌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
临 床 资 料
1 .一般资料 : 者男 ,7岁 , 因体检 发现 右肺 下 叶 占 患 3 主
位 性 病 变 2d人 院 ( 1 。 患 者 于 2 0 图 ) 0 9年 1 0月 2 日单 位 5
中华 临床 医 师 杂 志 ( 子版 )00年 1 电 21 O月第 4卷第 1 0期
C i l ias Eet ncE io )O tbr1 ,00,o. 。 o1 hnJCi c n( l r i dt n ,coe 52 1 V 14 N .0 ni co i
・
临床 经 验
・
肺 隐球 菌 病 一例 并 文 献复 习
度 增 厚 , 侧 胸 腔 内无 积 液 。C 双 T提 示 右 肺 下 叶 周 围 性 肺 癌 ,
3 E, 5m 质韧 , 中两个较 大的结节 融合成 马铃薯 样 , 变未 其 病
侵 及 脏 层 胸 膜 , 1 组 淋 巴结 及 第 7组 淋 巴结 明 显 增 大 , 第 1 融
合成 团 , 质中。切除右肺 下 叶及 相应 淋 巴结 送病 检 。术 中 冰冻诊断 : 送检肺组 织 1 m×1 a × m( 5C 1c 4c 右肺下 叶 )肺 , 周边可扪及 5个结节 , 径 5— 5m 镜下为 肉芽 肿性炎 性 直 2 m, 改变 。石蜡切片 : 检肺 组织 1 m×l m × m( 送 5c 1c 4c 右肺下 叶 ) 可见多个 灰 白色结节 , , 镜下肺组织呈慢性 肉芽肿性炎症 改 变 , 化 性 肺 炎 改 变 , 噬 细 胞 内 及 间 质 内可 见 多 个 厚 夹 机 巨
由于肺 隐球菌病 的临床表现 、 影像学和实 验室检查缺 乏特异
肺隐球菌病41例临床分析

【 bt c】 O j t e o nr s t oni f u oa r t o oifm aa z gi icl hr t scMe os A s at r be i T c a e gi no pl nr c p c cs o nl i s l i a c rt. t d cv i e eh c t o m y y o c sr y n t cn a c a e i i h
Cl c la l sso c s so ul o r r t c c o i i a na y i f41 a e f p m na y c yp o o c ss ni
W EIPig, ip n n LIHu — i g
( eat etfR si l yP lo ayH si l nj U i rt ,h nh i 0 4 3 C ia D p r n o e r o , um n r o t T gi nv sy S a g a 0 3 , hn ) m po g p ao o ei f 2
F r —n a et dan sda um nr rpoocs u opt (0 3 1 2 0 . 0 w r c d dadte l ia ca- ot oep tns i oe spl oayc t coi i or si 20 . — 06 1 ) eei l e n ici c hr y i g y c sn h l a nu hr n l at ii , ai n ig , u o g a t t p to g s n fna t rpe n l wu eut w r s de . eut ① c r tsi g n f dnsi n l i s, a l i ,atu glh a i a dfl -p r l ee t i R sl e sc m gi mm oc e l h oe i e s oo s s u d s
原发性肺隐球菌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原发性肺隐球菌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朱光发;陈东;王新霞;王增智;刘双【期刊名称】《心肺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12(31)2【摘要】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pulmonary cryptococcosis,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pulmonary cryptococcosis and reduce misdiagnosis in clinical scenario. Methods;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one patient with primary pulmonary cryptococcosis, reviewed the literature and summarized the pathogenesi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ulmonary cryptococcosis. Results; A male patient, 56 years old, had a basis disease of diabetes, due to the attack of Menieres syndrome, he went to hospital, chest X-ray Photography showed multiple subpleural patchy or mass shadows within the right lung. Ordinary empirical anti-bacterial therapy failed and percutaneous-needle lung biopsy was performed because of suspicion of lung cancer. The patient was admitted into hospital because fever and cough after lung biopsy.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s showed granuloma formation with C. Neoformans spores, PAS and methenamine silver staining were positive. The diagnosis of primary pulmonary cryptococcosis was conformed. Fluconazole 400mg / day was given intravenously for 6 weeks when the lung lesion was significantly absorbed and fluconazole was switched tooral administration. The patient was discharged and recommended him to continue to use fluconazole for at least 6 months. Conclusion: Pulmonary cryptococcosis is lack of specificities of clinical and imaging findings and easily to be misdiagnosed and mistreated. Clinician should with alert in suspected patient. Prompt lung biopsy and pathology with special stains can confirm the diagnosis. Less invasive percutaneous lung biopsy is the preferred. Antifungal therapy should be initiated after 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this condition.%目的:探讨肺隐球菌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提高对肺隐球菌病的认识,以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的诊断和治疗经过,分析总结治疗经验,结合文献复习肺隐球菌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要点.结果:患者男性,56岁,有糖尿病史,胸部影像学检查发现右肺内胸膜下多发性片状或团块状阴影,给予抗生素治疗无效,曾怀疑为肺癌行经皮肺活检提示肺隐球菌病,入我院进一步诊治.病理检查提示肉芽肿形成,可见隐球菌孢子,高碘酸希夫染色(PAS)和六胺银染色均阳性,确诊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给予氟康唑400 mg/d,静脉滴注,6w后病灶明显吸收,改为氟康唑口服出院.结论:肺隐球菌病缺乏特异性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容易误诊、误治.临床医生需要提高对肺隐球菌病的认识,尽可能行病理检查结合特殊染色明确诊断.标本来源以创伤小的经皮肺穿刺为首选,治疗前需全面评估病情.【总页数】4页(P155-157,203)【作者】朱光发;陈东;王新霞;王增智;刘双【作者单位】100029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呼吸科;100029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病理科;100029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呼吸科;100029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呼吸科;100029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呼吸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相关文献】1.原发性肺隐球菌病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J], 吴国兰;陈晓红;李学玲;刘建清;林宇2.原发性肺隐球菌病8例并文献复习 [J], 黎成芳; 姚晋; 黄佳佳; 杨晓荣; 徐高强; 郑洪3.原发性肺隐球菌病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J], 蔡志钢4.经高通量测序及快速现场评价诊断原发性肺隐球菌病1例并文献复习 [J], 先俊;黄超文;邓冏睿;仝金斋5.原发性肺隐球菌病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J], 熊维宁;熊盛道;徐永健;方慧娟;曹勇;左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肺活检确诊侵袭性肺曲霉菌病1例并文献复习

肺活检确诊侵袭性肺曲霉菌病1例并文献复习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是
一种由曲霉菌感染引起的严重性肺疾病。
该病在临床表现、影像学和病理
学上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早期通常难以诊断。
因此,肺活检是确诊IPA的
主要手段之一。
本文报告了1例确诊为IPA的患者的临床病例。
该患者为33岁男性,曾经长期接受激素治疗。
他出现了咳嗽、咳痰和气促等症状,经过一系列
的检查和治疗仍无明显好转。
最终,患者接受了肺活检,病理学检查结果
为侵袭性肺曲霉菌病。
治疗方案为伊曲康唑和利福平联合应用,症状得到
了明显的改善。
在文献复习方面,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关于IPA的研究进展。
其中包括IPA的病因学、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等方面。
同时
强调了IPA的诊断和治疗是一项复杂而严峻的挑战,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和
积极的治疗方案。
总之,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肺疾病,需要早期的诊
断和治疗。
肺活检作为一种可靠的诊断手段,对于确诊IPA具有重要的临
床意义。
未来的研究应该进一步深入探讨IPA的诊断和治疗策略,提高患
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原发性肺隐球菌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 b t c] O jc v :oivsgt tecncl n a ooia f t e f umoa r tccoi, A s at bet eT eta l i dpt lg l e u s l nr cy oocs r i n i e h i aa h c a r op y p s
fvradcuhae n i s.P t lg a ea ia osso e rn o r a o i .no r a s ee n og f r ugbo y a oo c xm nt n hw dgau mafm tnwt C ef m n t l p h il i l o i h o
mo a y cy tc c o i .Re u t :A l a in ,5 e r l n r r p o o e ss sl s mae p t t 6 y as od,h d a b ssd s a e o ib ts u o t e a— e a a i ie s fd a ee ,d e t t h tc fMe i r  ̄s n r me ewe t oh s i ,c e t r y P oo r p y s o e l t l u p e rlp th r a k o n e e y d o ,h n o pt t l a h s X-a h tg a h h w d mu i e s b lu a ac y o p
ma s s a o t i e r h u g Or i ay e i c la t b ce a h r p a ld a d p r u a e u — e d e s h d wswi n t i t ln . d n r mp r a n i a t r l te a y f i h h g i ・ i e n e c t n o sn e l l n ip y w sp r r d b c u e o u p co f u g c n e .T e p t n sa mitd i t o p tl e a s u g b o s a ef me e a s f s iin o n a c r h ai t o s l e wa d t no h s i c u e e ab
原发性肺隐球菌病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的开题报告

原发性肺隐球菌病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肺隐球菌病是由隐球菌属真菌引起的一种罕见的肺部感染病,主要发生在免疫系统功能低下的患者,如艾滋病、器官移植和化疗患者等。
然而,由于人群免疫水平下降以及医学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原发性肺隐球菌病是指在患者无免疫功能低下情况下发生的首次感染,但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与非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相似,容易造成临床诊断上的困惑。
目前,对于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的研究仍较为有限,且国内相关文献较少。
因此,本文主要对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的病例进行报道,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和分析,旨在提高对该疾病的了解和认识。
二、选题意义1.促进对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的认识。
由于该疾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与非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相似,容易造成临床诊断上的困惑,因此对该疾病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加深对该疾病的认识。
2.提高临床医师的诊断水平。
随着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国内相关文献较少,加强对该疾病的研究可提高临床医师的诊断水平和治疗效果。
3.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了解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的特点和临床表现,可以更快、更准确地诊断患者,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
三、研究目的1.总结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
2.探讨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的病因学。
3.分析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的治疗方案及预后。
四、研究内容本研究将选择3例原发性肺隐球菌病患者进行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病因和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的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对该疾病进行复习和分析。
五、研究方法1.文献检索:检索中文、英文数据库,如PubMed、Web of Science、CNKI、万方等,收集与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相关的研究文献。
2.病例选择:选择3例确诊的原发性肺隐球菌病患者,记录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病因及治疗方案及预后。
3.病例分析:分析3例患者的病例数据,总结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病因及治疗方案及预后等方面的特点。
1例诊断曲折的肺隐球菌病报道并文献复习

1 月余” 于 2018 - 12 - 23 入住我科ꎮ 患者 2013 年 7
月起出现低热ꎬ体温 37 0 ~ 38 5℃ ꎬ伴咳嗽、少量白
痰ꎮ 至当地医院行胸部 CT( 图 1a) 示两肺大小不等
少数组织可辨认肺泡结构、大部分呈现机化性肺炎
再次行 CT 引导下经皮肺穿刺ꎬ病理示( 肺) 小块横
2018 - 12 - 23 收住入院ꎮ 患者 2012 - 09 - 04 因
“ 子宫内膜腺癌” 行“ 子宫及双附件全切术” ꎮ 2017
- 09 - 18 因“ 右侧股骨头坏死” 行“ 右侧股骨头置换
术” ꎮ 家族史无特殊ꎮ 对“ 头孢” 过敏ꎮ 家庭主妇ꎬ
521 - 526.
肿瘤基础与临床ꎬ2019ꎬ32(3) :265 - 266.
640
临床肺科杂志 2020 年 4 月 第 25 卷第 4 期
无特殊职业接触史ꎮ 无烟酒嗜好ꎮ 入院体格检查:
T 36 6℃ ꎬ P 112 次 / 分ꎬ R 18 次 / 分ꎬ BP 121 /
前进展ꎮ 予口服美卓乐 28mg qdꎮ 1 个月后复查胸
部 CT 示两肺病变再次好转( 图 1d) ꎮ 美卓乐逐渐
减量至半年后停用ꎮ 但美卓乐停用半个月左右后于
结节及团片影ꎮ 行 PET ̄CT 检查示:双肺多发软组
2016 年 3 月复查胸部 CT( 图 1e) 示病情再次进展ꎬ
发转移ꎬ纵隔及双肺门多发软组织结节影ꎬ部分代谢
通信作者:李燕ꎬEmail: yanli_med@ nju. edu. cn
mical study of 5 cases[ J] . Hum Patholꎬ2009ꎬ40(3) :366 - 373.
[16] 王娅宏ꎬ周涛. 气管上皮 - 肌上皮瘤 1 例[ J] . 临床肺科杂志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报道 1 8例 C P O D呼吸衰 竭患 者 , 采用 缩唇 呼吸 治疗 2 0分 钟后 , 观察到 P O 、a 明显 增加 , a O a : SO P C 明显 降低 , 并且 呼
吸频率和 V E明 显 减 少 , 明 缩 唇 腹 式 呼 吸 对 C P 患 者 说 OD 的肺 康 复 治 疗 是 有 效 的 。
男性 3 , 例 女性 1 , 例 年龄 2 ~ 8 。农民 2例 ( 中 1 曾经种蘑菇 7年 ) 小商贩 和教 4 5岁 其 例 ,
师各 1 。1 8年前 因右肺球孢子菌病行右下 叶肺切除术 。4例人类免疫 缺陷病毒 ( I 抗体 检测均 阴性。胸部 x线和 C 例 例 H V) T 检查 : 均为双肺 多发斑 片状 、 点状 、 4例 斑 结节 或团块 状阴影 , 有透亮 区 3例 。诊 断及 病理 : 伴 经纤支镜 肺活检病理 示隐球菌性 肉 芽 肿 3例 , 中 过 碘 酸 雪 夫 ( A ) 色 阳 性 1例 ; 其 P S染 经皮 肺 活 检 病 理 示 隐球 菌 性 肉芽 肿 1例 。治 疗 和 随 访 : 患 者 住 院 4 4例 1~19 1 天; 经抗 真菌治疗 6个月 , 患者症状 均缓解 或减轻 , 复查胸部 C T示 病灶均有吸收好转。结论
隐球 菌 病 简便 、 行 、 易 微创 的 方 法 。
经纤支镜 和经皮肺 活检是确 诊肺
肺 隐球 菌病 ( um nr rpoocs ,C) p l oayc t coi P 的临床 表 现 、 y c s
1 例有胆囊 炎 、 胆囊息 肉和高血压病史 。4例患者人类免疫 缺
胸 部影 像及 纤维支 气管 镜 ( 纤支 镜 ) 表现 等与其 他肺 部疾 下
临 床肺科 杂 志
21 0 0年 1 0月 第 1 5卷第 1 0期
16 45
肺 活 检 确诊 肺 隐球 菌 病 4例 并 文 献 复 习
孙 卫 红
【 摘要】 目的 提 高对肺 隐球 菌病 的认识 。方法 肺隐球菌病 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回顾 性分析 2 0 年 1 ~ 0 9年 3月期 间经 肺活检病理 确 诊的 4例 08 月 20
例( 其中 1 曾经种蘑菇 7年 ) 小商贩 和教 师各 1 。有基 例 , 例
础病 2例 : 例 8年前 因右肺球 孢子菌 病行右 下叶肺 切除术 ; 1
作者单位 :5 0 8 福建 福州 , 300 福建医科大学教学 医院福州肺科 医院
声 p P ≯ p \
表 1 C D 患 者 治 疗 前 后 观 察 指 标 比较 OP
病有相 似之处 , 早期容 易误诊 误治 , 了提高 对该病 的认识 , 为 将我 院 2 0 0 8年 1 ~ 0 9年 3月 以来经肺 活检 病理确 诊 的 月 20 4例肺 隐球 菌病患 者的 临床资料 作一 回顾性 分析 , 结合 文献
复 习探 讨 诊 治 体 会 。 资 料 与 方 法
四、 诊断及病理 入 院初诊考虑肺癌 、 肺结核和细菌性肺 炎可能各 1 , 例 考虑双肺真菌感染 1例。行 纤支镜检查 4例 , 其中 1 例镜下 见支 气管黏膜充血 、 糜烂 、 粗糙及 白色粘液脓性
分 泌 物 增 多 ;例 见 支 气 管 口有 少 量 血 迹 ; 1 见 新 生 物 阻 1 无 例
三 、 部 x线 和 C 胸 T检 查
点状 、 结节或 团块状 阴影 , 有透 亮 区 3例 ( 图 12、 ) 合 伴 见 、 3 , 并少量胸 水 2例。所有病灶均无钙化 、 无毛刺 、 无胸膜 凹陷征
、
男性 3例 , 女性 1例 , 年龄 2 4—5 8岁。职业 : 民 2 农
及血 管集 束征 。
t ep lo aydsa ( O D) J . hn r prD s20 1 3 i um nr i e C P [ ] C o e i i,0 4, ( ): r e s
1 3 ~1 2. 6 7
由于许多稳定期 C P O D患者存在不同程度 的营养不 良, 因 此 为减少患者体 重下 降及机体蛋 白质分解 , 纠正 营养不 良及负
氮平 衡 , 敬 伟 等 报 道 9 张 6例 稳 定 期 C P O D患 者 营 养 状 况 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指提示营养不 良是 C P O D患者 预后 的一个重要 因素 。营养 治
疗遵循个体原则 , 主要 目的是在确 定每 E总能 量的前 提下 , t 平 衡增大营养 物质 的比例 , 以高蛋 白、 多 高脂肪 、 低碳水化合物食
一
陷病 毒( I 抗体检测均 阴性 ; H V) 均无养 鸟等 宠物史 , 长期应 无
用抗 生素 、 糖皮质激 素 、 免疫抑制 剂等治疗史 。 二、 临床表 现 4例均有咳嗽 , 咳黄脓痰或 白粘痰 3例 , 咯
4例 均 为 双 肺 多 发 斑 片状 、 斑
血痰 2例 , 胸痛 1例 , 体重减轻 1 ; 例 无发热 、 头痛等其他症状 。
因此 , 区肺 康复治疗能直接达 到 C P 社 O D预 防 , 康复 在社
区可明显提高 C P O D患者 生活质 量 , 可值 得各个 社 区借鉴 和
推广 。 参 考 文 献
[ ] K ntn D , xri riigi poe eoeyi pt nsvi 1 is K E ecs t nn m rvsrcvr n ae t oh e e a i t C P r naueeaei . si J . e ,9 8,2 19 . O Dat a ct xct n Repr ] M d 19 9 : 11 r o [ [ ] 贺 中臣. 2 步行和呼吸练 习对慢性肺疾病患 者康复的影 响[ ] 中 J. 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0 5,I 4 :0 . 20 I ( ) 3 1 [ ] G se n Betigtcnq e npt nswt c rnco su- 3 oel kR. rahn h iu si aet i ho i bt c i e i h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