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
园丁赞歌_记叙要选好角度

第一人称的记叙 记叙的人称, 就是作者记叙的 观察点、立足点。 也可以说,是指 作者以什么样的 身份。站在什么 位置上来进行记 叙的。
第二人称的记叙
第三人称的记叙
第一人称的记叙
以当事人的口吻来记叙的,叫 第一人称记叙。作者在文章里以 “我”(或“我们”)的身份直接 出现,所记叙的都是“我”(或 “我们”)的所见、所闻、所做醒
在文章中,无论是采用第一人称的记叙, 还是采用第三人称的记叙,都要特别注意人称 的统一。一般来说,一篇文章最好采用一种记 叙的人称,否则会因不断变换观察点、立足点 而使记叙的头绪不清,脉络混乱。当然,提倡 记叙人称的统一,并不是绝对排斥同一片文章 中的人称转换,有些文章,为了避免第一人称 的局限,有时将记叙的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交 替起来使用。不过这种交替不能过于频繁,在 人称转换处,必须交待清楚。
第二人称的记叙
第二人称的记叙,是以“你”(或“你 们”)为对象的叙述。因此,它自然具有 一种双重交流的对话性质。有人把它叫 做“对向视角”。
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 在你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之后, 在你尝到饭已煮熟了之后, 在你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之 后…… 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
不虞的发现使我惊诧不已欣 喜若狂。我的心被一种巨大的引力 牵引着,我的心被一股巨大的活力 充塞着。我为老者的话成立而感到 高兴我为父亲有过这样光辉灿烂的 过去而感到荣幸。即刻,在我的眼 中,父亲的形象是那么高大,就像 刚刚揭开的一尊铜像。 ——王登磊《鸿沟》
我从十二岁起,便在镇口的咸亨酒店里 当伙计,掌柜说,样子太傻,怕侍候不了长衫主顾, 就在外面做点事罢。外面的短衣主顾,虽然容易说 话,但唠唠叨叨缠夹不清的也很不少。他们往往要 亲眼看着黄酒从坛子里舀出,看过壶子底里有水没 有,又亲看将壶子放在热水里,然后放心:在这严 重监督下,羼水也很为难。所以过了几天,掌柜又 说我干不了这事。幸亏荐头的情面大,辞退不得, 便改为专管温酒的一种无聊职务了。 我从此便整天的站在柜台里,专管我的 职务。虽然没有什么失职,但总觉得有些单调,有 些无聊。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 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 所以至今还记得。 ——鲁迅《孔乙己》
优秀作文教学 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doc

优秀作文教学: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园丁赞歌,人称视角人教版必修一记叙文写作指导三记叙要选好角度【命题及要求】“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奇,说上一句话也惊天动地。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
……” 一曲饱含深情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让我们想起教过我们的许许多多的老师们。
这些老师中,总会有一些令你难忘怀念的,每当你回忆时,伴随他的点点滴滴总会在你的脑海中浮现。
生活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大花园,每一瞬间都有可能在你的心灵上折射出新的感受、新的思考和新的领悟。
当与老师共处的一些美妙瞬间闪烁着心灵之花触动了你沉睡的情感,使你怦然心动时,你想诉诸笔端吗?请带着对老师真诚的感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关于老师的记叙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立意自定;③注意记叙的角度。
【方法指导站】视角与切入点1、关于“视角”。
视角一般指记叙的人称,就是作者记叙的观察点、立足点。
也可以说,是指作者以什么样的身份,站在什么位置上来进行记叙的。
记叙的人称有三种,一是第一人称的记叙,二是第二人称的记叙,三是第三人称的记叙。
第一人称的记叙:以当事人的口吻来记叙的,叫第一人称记叙。
作者在文章里以“我”的身份直接出现,所记叙的都是“我”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
第一人称的记叙,便于直接充分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读起来使人感到真实、亲切、自然。
文中的“我”有两种情况:一是作者自己,在这类习作中,记叙只限于"我”的所见所闻,不是“我”所亲身经历的人和事就无法直接记叙,在反映生活的广度和记叙人物的深度上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二是作品中的一个人物,如鲁迅小说中的“我”。
第三人称的记叙:以局外人的身份来记叙的,通常叫第三人称的记叙。
这种记叙,作者站在旁观者的立场,用“第三者”的口吻, 将“他”或“她”的经历和事情的变化过程告诉读者。
2024年高中语文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教案

2024年高中语文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教材《园丁赞歌》记叙文部分,主要围绕如何选好角度进行记叙文写作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探讨选好角度的重要性,分析优秀记叙文的写作技巧,并进行实践练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了解选好角度对文章表达效果的影响。
2. 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3. 引导学生感受园丁精神的伟大,激发对身边辛勤付出的人的敬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选好写作角度。
教学重点:理解记叙文的特点,掌握选好角度的写作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作文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组园丁辛勤工作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园丁的辛勤付出,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学习:a. 让学生回顾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巩固基础知识。
b. 分析优秀记叙文案例,探讨选好角度对文章表达效果的影响。
c. 举例说明如何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进行写作练习。
3. 例题讲解:以一篇优秀记叙文为例,详细讲解文章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学习并借鉴。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选取一个角度,进行现场写作练习。
5. 互动环节: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写作心得,分享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六、板书设计1. 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2. 选好角度的重要性3. 优秀记叙文案例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身边的园丁”为题材,写一篇记叙文,要求选好角度,表达出对园丁的敬意。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多观察身边的事物,多尝试从不同角度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写作水平。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辛勤付出的人,学会感恩。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选好写作角度。
高中语文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教案

高中语文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四章《园丁赞歌》,具体内容包括:课文《园丁赞歌》的记叙文写作技巧分析,重点探讨如何选好角度进行记叙文的写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技巧,学会选好角度进行写作。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3. 引导学生体会教师的辛勤付出,激发他们对教师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记叙文写作技巧,特别是选好角度的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发挥想象,进行有创意的写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课文《园丁赞歌》、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教师辛勤工作的照片,引导学生关注教师的付出,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 课文学习:让学生默读课文《园丁赞歌》,理解文章主题,体会作者对教师的赞美之情。
3. 写作技巧讲解:讲解记叙文的写作技巧,重点分析如何选好角度进行写作,结合课文实例进行分析。
4. 实践环节:给出几个写作角度,如“教师的微笑”、“教师的关爱”等,让学生选择一个角度进行写作练习。
5. 例题讲解:展示一篇优秀的学生习作,分析其选角、构思、表达等方面的优点。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以“我的老师”为题材,进行记叙文写作练习。
7. 互动交流:学生相互展示、评析习作,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记叙文写作技巧选好角度观察事物发挥想象有创意表达2. 课文《园丁赞歌》主题:赞美教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老师”为题材,写一篇记叙文,要求选好角度,表达对老师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2. 答案示例:我的老师在我眼中,老师就像一盏明灯,照亮我求学的道路。
我选择的角度是“老师的耐心”。
那天,我在数学课上遇到了一道难题,怎么也想不明白。
课后,我找到了老师,她耐心地为我讲解,一遍又一遍。
在她的引导下,我终于明白了那个难题。
记叙要选好角度

在我人生的海洋里,本来毫无波澜,更别说什么理想的彼岸。是你,让我拥有了理想的海岸,是你,教我如何撑起远征的帆……
清晨,你轻轻地问我:“你的理想是什么?”我深思了一会儿回答说:“我要做鲁迅一样的人。”你,默默地点了点头,然后,微笑着对我说:“中午,你到我办公室来。”
在写作中,往往是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合用,如魏巍《我的老师》《为什么我总是想起你》,或是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合用,如《祝福》,还存在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合用的情况。
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人称,我们要注意如下三点:
1、不能频繁更换人称;
2、更换时要交待清楚,不能随意打断叙述的线索。
3、人称视角是为叙述服务的,人称的使用,要便于处理材料,要利于表现主题。人称视角的使用,要事先通盘考虑,使用单一人称,要注意贯穿文章始终。若使用多种人称,要做到前后统一,不杂乱,不冲突,不能读者带来理解困难。
走进教室,一切如梦,闪亮的你竟和我梦里的一个样子——微笑着站在讲台上,用指尖轻轻地点着眼镜。从那架式里透出师者的仁慈,我只是默默地从眼角里偷着看你。
当夕阳落下的时候,你走到我身边,用大山里从来听不到的普通话和我攀谈:“马俊宏?你是叫马俊宏吧!”我羞涩地低着头,两只手不停地搓弄着衣角,从唇边勉强挤出来两个字:“是的。”你装着很生气的样子:“我是老虎吗?就那么可怕吗?抬起头来。”我怯怯地抬起头,心里不由地想:糟了,惹新老师发怒了。而当我抬起头才发现,有一双微笑着如野菊花般温柔的眼睛在盯着我打量。接着,你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对了,就应该这样,男子汉要有闯四方的大气,不要见个陌生人就害羞,那不就成了小姑娘了吗?”我望着窗外怒放的野菊花使劲地点了点头。
高中语文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精品教案

高中语文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四单元《园丁赞歌》。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记叙文的选材与构思,学习如何从不同角度去观察、体验和表达对人物的赞美,着重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从不同角度选取记叙文材料的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的角度。
3. 提升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感悟园丁精神的内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体验和表达对人物的赞美。
重点: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学会选好角度进行记叙文写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首赞美老师的歌曲,引导学生进入课堂主题,讨论歌曲中表达的情感和角度。
2. 新课内容:分析《园丁赞歌》一文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讲解选材与构思的方法。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回忆自己最敬爱的老师,从不同角度描述这位老师的形象和特点。
4. 例题讲解:以文章中的精彩片段为例,讲解如何选好角度进行记叙文写作。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取一个角度,写一段赞美老师的文字。
6. 互动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点评,教师给予指导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2. 内容:a. 记叙文的选材与构思b. 不同角度的观察与体验c. 赞美老师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d. 实践练习:选取角度,赞美老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心中的园丁”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赞美你敬爱的老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发现更多值得赞美的对象,提高写作水平。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教案1

《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教案1教案1:《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园丁赞歌》第二课《记叙要选好角度》。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技巧,学会如何选好记叙的角度,使文章更具吸引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技巧,学会选好记叙的角度。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提高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学会欣赏美,发现美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技巧,学会选好记叙的角度。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学会欣赏和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2. 学具:笔记本、课本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录像,展示一位辛勤的园丁在花园里劳作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园丁的动作、表情和环境,激发学生对园丁的敬意。
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本中关于记叙文的写作技巧,重点讲解选好记叙角度的重要性。
通过举例,让学生明白选好角度可以使文章更具吸引力。
3.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展示一篇优秀的记叙文,让学生分析文章是如何选好角度进行记叙的。
教师引导学生从人物、事件、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叙文的写作技巧。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布置一道随堂练习题,要求学生以“我的老师”为主题,选好角度进行记叙。
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5. 作品分享(5分钟)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分享给大家,教师对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记叙文的写作技巧1. 选好角度2. 关注细节3. 表达真情实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家人”为主题,选好角度写一篇记叙文。
2. 作业答案:(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播放录像、讲解知识、例题分析、随堂练习、作品分享等环节,引导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技巧,学会选好记叙的角度。
《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

《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
二是对被叙述对象称作“你”。
如:《壮哉,荆轲》
你是一名剑客。剑道曾经是你毕生的追求, 游侠天下曾经是你唯一的夙愿。一袭青衫, 三尺长剑,涉过了吴越的水,翻过了齐鲁 的山。烈烈长风,你倚剑而行;皑皑白雪, 你把酒而歌。剑客的生活是简单的,而剑 客的性格是率直的。于是有了“愿得将军 之首以献秦,臣以左手执其袖,右手揕其 胸,将军岂有意乎”,干脆不委婉;于是 有了“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坦荡不 留痕。然而,你凭着一名剑客一往无前的
《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
,便于与 描写对象进行感情的交流,使得情感和事 件更加集中,便于对人物进行赞美或批评。
《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
(三)第三人称的记叙
以局外人的身份来记叙的,通常叫第三 人称的记叙。这种记叙,作者站在旁观 者的立场,用“第三者”的口吻,将 “他”或“她”的经历和事情的变化过 程告诉读者。
园丁赞歌 ----记叙要选好角度
《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
《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
《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
《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
《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
《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
二、选取记叙的角度
1.什么是记叙的角度 在这里所说的记叙的角度,指的是视角。
《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
(二)第二人称的记叙
所谓第二人称叙述就是文章中频频出现“你” 的称呼,作者采用这种称呼叙述有两种情况:
一是把读者称作“你”,如魏巍《谁是最可爱 的人》中的用法。“朋友,当你听到这段英雄 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 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 样的英雄而自豪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丁赞歌,人称视角人教版必修一记叙文写作指导三记叙要选好角度【命题及要求】“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奇,说上一句话也惊天动地。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
……”一曲饱含深情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让我们想起教过我们的许许多多的老师们。
这些老师中,总会有一些令你难忘怀念的,每当你回忆时,伴随他(或她)的点点滴滴总会在你的脑海中浮现。
生活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大花园,每一瞬间都有可能在你的心灵上折射出新的感受、新的思考和新的领悟。
当与老师共处的一些美妙瞬间闪烁着心灵之花触动了你沉睡的情感,使你怦然心动时,你想诉诸笔端吗?请带着对老师真诚的感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关于老师的记叙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立意自定;③注意记叙的角度。
【方法指导站】视角与切入点1、关于“视角”。
视角一般指记叙的人称,就是作者记叙的观察点、立足点。
也可以说,是指作者以什么样的身份,站在什么位置上来进行记叙的。
记叙的人称有三种,一是第一人称的记叙,二是第二人称的记叙,三是第三人称的记叙。
第一人称的记叙:以当事人的口吻来记叙的,叫第一人称记叙。
作者在文章里以“我”(或“我们”)的身份直接出现,所记叙的都是“我”(或“我们”)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
第一人称的记叙,便于直接充分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读起来使人感到真实、亲切、自然。
文中的“我”有两种情况:一是作者自己,在这类习作中,记叙只限于“我”(或“我们”)的所见所闻,不是“我”所亲身经历的人和事就无法直接记叙,在反映生活的广度和记叙人物的深度上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二是作品中的一个人物,如鲁迅小说中的“我”。
第三人称的记叙:以局外人的身份来记叙的,通常叫第三人称的记叙。
这种记叙,作者站在旁观者的立场,用“第三者”的口吻,将“他”或“她”的经历和事情的变化过程告诉读者。
第二人称的记叙:有没有第二人称的记叙呢?关于这个问题,目前有两种对立的意见。
有些文章,有时采用第一人称记叙作者的见闻和感受,在行文中有时用“你”、“你们”、“朋友”等来称谓来呼唤读者,直接与读者发生感情上的交流。
这里第二人称的出现,并未改变作者记叙的立足点,文章依旧属于第一人称的记叙,全篇以“我”作为记叙的立足点,为了记叙的亲切,往往用“你”或“您”来称呼被叙述对象。
有时采用第三人称的记叙,作者以旁观者的身份客观地叙述主人公的事迹,只是为了增强文章的感情色彩,用“你”来叙述被叙述对象“他”,但这也并未改变叙述者局外人的立足点,也应划归第三个人称的记叙。
三种视角谈不上孰优孰劣,运用得当,使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即是最佳选择。
2、关于“切入点”。
“切入点”即狭义的角度。
写作任何文体的文章都有个角度的选择问题。
就记叙类文章而言,“切入点”即作者选择和处理写作素材的着眼点,其目的是更好的表现人物的特点或凸显事件的启发意义。
就像摄影,可正面,可侧面,可俯拍,可仰拍……选准了恰当的角度,就能拍出最佳艺术效果的照片。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切入的角度得当,就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3、写作举例点拨。
(1)我的老师“老师”是这个文题要写的中心人物。
“我”限定作者与老师的关系,因此写作本文,可以选取第一人称的记叙角度,也可选取第三人称的记叙角度。
学生尊敬老师,老师爱护学生,这是所有民族传统、道德的规范,如果都按这一共性来写老师,恐怕天下的老师都是一个样子了。
要写好这一题目,必须重点写出老师的个性。
“个性”是独有的,是其他人不具备的东西。
你的老师的个性,在外人看来可能“很怪”,但你却能透过外在表层,发现其中美好的东西。
你只有把这些美好的东西充分地挖掘出来,才能给读者树立一个既具有共性,又具有个性的形象,而且只有这样的形象才是完整、真实、感人的形象。
在语言表达上,用亲切、幽默、直率的语言会收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2)老师的眼睛“眼睛”的记叙的主体,但此文题中的“眼睛”并不是抽象的,不是让你就老师的眼睛写眼睛,而是要把老师的眼睛同老师的职业与心灵结合起来去记叙和描写。
写作本文宜选取第一人称的记叙角度。
写老师的“眼睛”,可以根据老师所处的不同的环境,从不同的角度去写。
【写作素材站】☆关于教师的名人名言1.身教重于言传。
——王夫之2.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
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陶行知3.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
——爱因斯坦4.学校要求教师在他的本职工作上成为一种艺术家。
——爱因斯坦5、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
——[美国]布鲁纳6.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灵才有健康的行为。
——乌申斯基7.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乌申斯基8、只有一门学科是必须要教给孩子的,这门学科就是做人的天职。
……我宁愿把有这种知识的老师称为导师而不称为教师,因为问题不在于要他拿什么东西去教孩子,而是要他指导孩子怎样做人。
——[法国]卢梭【精彩构思台】写关于老师的文章,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确定中心。
就是说这个老师是谁,他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中最突出的一点是什么。
其次,要选好材料。
这样,才能透过一件事或多件事看到老师的品质和特点。
再次要选取好记叙的角度。
写赞颂老师的文章,最主要的就是写出老师的个性特征和思想品质,抒发对老师的赞美与热爱之情,做到以以情动人。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选取好记叙的角度。
第四是精心选择典型事例,做到点面结合。
一般来说,大多数老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不仅做好份内事们而且做好份外事,其事迹感人,因此我们必须精心选取典型事例,否则会偏离中心。
如果只对老师做简单介绍,老师的形象就显得单薄。
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采用点面结合的写法,通过“面”的介绍,可以使读者了解老师的概貌和事情的基本情况,通过“点”的具体、细致的描述可以从各个侧面来展示人物的精神风貌,这样,可以使文章收到“窥一斑可见全豹”的效果。
第五是要在记叙描写的过程中适当地穿插议论、抒情。
视角的选择更多的体现了写作技巧方面的要求,但绝不能忽略内容表达与情感抒发方面的制约;而切入点的确定则更多地体现了观察、思考方面的深度与敏锐度,其中也有技巧方面的影子。
写文章只有做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才能写出美文,才能出精品。
【语言风景线】1.陈老师个子很高。
他常穿一件灰布中山装,两肩膀瘦塌塌的,背脊骨却像竹竿一般直。
他讲课时,一只手搭在课桌上,另一只手的指缝里,就夹住一颗粉笔。
他的手掌片开后,奇大,白白的,筋凸出来,薄薄的像菜刀。
一课结束时,他粉笔一丢,两手掌合住,相互擦一擦,沙沙的,那声音很像剃头师在刮布上刮剃刀。
——李祥森《小学老师》2、孙先生是我在初中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国文女教师。
在我记忆的画廊里,她永远是一个富有魅力的女性形象。
身材修长,风姿绰约,雍容大方。
有一次她穿一套垂地的天蓝西式衣衫,又罩上一件深蓝色的披肩,远远看去像外国童话里的天使。
然而在现实生活里,这却成为几个淘气的同学借以嬉笑的话题。
她毫不在乎,一笑置之。
其实她那时才二十五六岁,没有结婚,大学毕业后就在这个中学里当教员。
——何为《老师对我说》3、初二教我们物理的,是刚从师专毕业的一位男教师,姓何。
他个儿不高,身材瘦削单薄,叫人想起郑板桥的竹子;他的头发黑而柔,呈三七分匍匐于最高海拔上,很顺服很有条理;黑发下是一帧白净清香的脸,很年轻很有书卷气;何老师没戴眼镜,一对眼珠,很黑,不动时似乎在亲切微笑,偶尔蝌蚪般地倏忽游动时,便将蕴藏的一股灵气泻了出来。
——乐晓薇《红脸儿》4、袁老师大眼睛,短头发,中等个,端庄。
穿着永远得体,不戴项链,不戴戒指,但没有让你感觉到她没有钱,而是让你感觉到她比很多戴项链戴戒指的有钱。
只化淡妆,轻描淡写,恰到好处。
不哇啦哇啦跟学生说话。
——梅子涵《女儿的故事》5、我在十八九岁的时候,遇见一位国文先生,他给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也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记他。
先生姓徐,名锦澄,我们给他取的绰号是“徐老虎”,因为他凶。
他的相貌很古怪,他的脑袋的轮廓是有棱有角的,很容易成为漫画的对象。
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形却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斋志异》绘画中的夜叉的模样。
他的鼻子眼睛嘴像是过分地集中在脸上很小的一块区域里。
他戴一副墨晶眼镜,银丝镜框,这两块黑色便成了他脸上最显著的特征。
——梁实秋《我的一位国文老师》6、高中时的语文老师张润玉曾经是我心目中理想的母亲,虽然她比我的母亲大了许多。
她身体不好,很瘦,弱不禁风的样子,令人联想到那秋风中萧瑟的树木。
她的外表和名字一点儿也不相称,一点儿也不象“圆润光泽的玉石”。
然而,她一启口,声音是那么圆润动听,真如玉石珮环撞击之声。
我们爱听她讲课,更爱听她那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
——丹桔《怀念生命中的那些老师》【范文俱乐部】1、那高高的云端胡晓梦学生最爱给老师评头论足了。
要是有个有点“特点”的老师往讲台一站,同学会相互挤眉弄眼,下课后,三三两两议个没完没了。
很快,关于老师的“新闻”便历久不衰。
记得刚进高二时,就有这样一位富有“特色”的老师成了我们最有趣的议题。
(吸引人的开头)上课前,有消息透露:此人年过花甲,性格内向,喜怒无常……喜怒无常?我心抽了一下。
“来了!”有人一声惊呼。
只见一个老头从甬道那端缓缓“颠”来,教室顿时静煞,一双双好奇的眼睛齐刷刷地射向他:好一个醉仙人!走起路来噔噔有声,两条手臂大幅度摆动,整个身子摇来晃去。
上讲台了,嗬,满面红光,眉眼灵动,精神矍铄!他略一扫视,带着余喘就哇啦哇啦讲课了。
和新班学生见面不讲客套也罢,总要讲上一串有趣的废话嘛!可他啥也不讲,真是……(精彩的描写,形神毕肖)第二天,关于“怪老头”的轶事便风闻开了。
别的都记不住了,只记得“小灵通”说,当年她伯父听他讲课,这位老师曾经在讲台上背诵《孔雀东南飞》,背呀背呀,禁不住潸然落泪,不能自已,直到悲痛咽住,才停下喘气。
我们听后全都捧腹大笑,真是滑稽得可爱。
有趣的是,30年后的今天,他又要向我们讲《孔雀东南飞》了,多想看看他泪挂两腮哟。
(设置悬念)可等到了!他要我们先自习注释,而后略略讲解几处难句,接着便是范读。
只见稍一酝酿,一次深呼吸,便沉下脸,小声的开始朗读起来。
我发现好些同学都抿嘴窃笑。
是嘛,瞧他摇头晃脑,拖腔拉调,这是朗读吗?哦,这也许就叫“吟哦”吧!我禁不住也想笑。
可他,似乎完全沉浸在课文的意境中。
有些同学自觉没趣,便也捧起书来听他读了。
渐渐地,他越吟越带劲儿,越来越凄切,读到刘兰芝告别小姑子时,只见他不断地咽喉头,不像前边那般流畅有调了。
听得出,他似乎沙哑酸涩的声音是理智克制感情的结果。
这时默无声息的教室里,一张张面孔也都露出悲怆的神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