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园丁赞歌 记叙要选好角度》教案

合集下载

《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公开课教案

《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公开课教案

《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公开课教案2014.10.22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弘扬尊师重教的优秀传统,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2、学习、掌握几种记叙的角度。

3、结合自己的观察思考,选取最佳记叙角度,完成课堂作文。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请同学就这两篇文章或其中的某一篇做个评价,比如你认为成功的地方或需要改进之处,比如这两篇习作与你以前写老师的习作有何不同?教师总结:这两篇习作的成功有很多因素,其中有两点大家应该注意:一是人称的变化,这在写作学上称为“视角”,《为什么我总是想起你》用第二人称,不仅便于赞颂,也更便于把众多闪光的镜头组接在一起,而省去过渡的麻烦。

二是切入点的选择,《肥公正传》从“与众不同”的角度写活了一个个性鲜明的语文教师。

二、深入探讨(一)关于“视角”1、同学从书中找出教材对“视角”的解释并谈自己的理解。

(教材过于简单化,此问目的是让学生对相关概念有清晰的了解)教师补充并明确:视角一般指记叙的人称,就是作者记叙的观察点、立足点。

也可以说,是指作者以什么样的身份,站在什么位置上来进行记叙的。

记叙的角度:•从叙述人称上来看:•(1)采用第一人称•(2)采用第二人称•(3)采用第三人称2、各种人称的效果分析:A、第一人称叙述1、以当事人的口吻来记叙的,叫第一人称记叙。

作者在文章里以“我”(或“我们”)的身份直接出现,所记叙的都是“我”(或“我们”)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

如:《刺秦》太子的身影已在远方消逝成一个小白点,易水的澎湃涛声还依稀可辨,毫无暖意的寒风吹着车上的旗子,车辕因为车子的起伏而吱吱作响,我看了一眼武阳,他也在望着易水的方向。

高渐离的筑声又在心头响起,我的豪气复在胸间奔涌。

2、多元第一人称运用第一人称,可以有不同的角度:“我”:(1)作者(2)讲故事的旁观者(3)作品里的任何一个人物(4)作品的多个人物3、表达效果第一人称:采用第一人称“我”叙述能给读者以很强的真实感和亲切感,并体现着鲜明的主体性与浓郁的抒情性,记叙方式灵活。

《园丁赞歌 记叙要选好角度》教案

《园丁赞歌 记叙要选好角度》教案

《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教案【教学目标】1、弘扬尊师重要的优秀传统,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2、明确“角度”与“视角”概念的不同。

3、学习、掌握几种记叙的不同角度。

4、结合自己的观察思考,选取最佳记叙角度。

【重难点】重点:学习和掌握记叙的角度难点:选取记叙的最佳角度写人记事。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人存在于自然中,生活在社会中。

自然的美,社会生活中的人和事,总会引起你的冲动,使你欲罢不能。

生活是一个多彩的花园,每一瞬间都有可能在你的心灵上折射出新的感受、新的思考、新的领悟。

当这些美妙瞬间闪烁的心灵之花触动了你沉睡的情感,使你怦然心动时,你想诉诸于笔端吗?只要我们心怀感激,抓住心灵的感悟,学会选取最佳的记叙角度,我们就一定会一鸣惊人。

二、过程指导·方法建议——从例文中认识记叙角度的妙处记叙是把人物的经历、事件的发展和事情的变化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方式。

记叙文是通过对具体、真实的人和事的记叙来反映现实、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文体。

你认为什么样的记叙文算是上乘之作?一是条理清楚,二是人物个性鲜明,三是感情真挚动人。

那又如何做到条理清楚,人物个性鲜明,感情真挚动人呢?其关键是什么?关键之一在于选取好记叙的角度。

记叙的角度有三种:一是第一人称的记叙,二是第二人称的记叙,三是第三人称的记叙。

记叙的人称,就是作者记叙的观察点、立足点。

也可以说,是指作者以什么样的身份。

站在什么位置上来进行记叙的。

(一)第一人称的记叙:以当事人的口吻来记叙的,叫第一人称记叙。

作者在文章里以“我”(或“我们”)的身份直接出现,所记叙的都是“我”(或“我们”)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

如:我常常把童年在大自然中的陶醉,比拟成一朵长醉不醒的睡莲。

细长细长的枝蔓,支撑起我的骨架;圆圆的绿色叶子,编织成我一个个梦的摇篮。

我在一条东流的春水中,起伏颤动,每一朵童腮般的粉艳的花蕾里,都藏着我幼小的精灵。

我睡卧花丛,任风儿摇摆,任春水颠簸;不管它流向哪里,都流不走我的精灵,我的梦境……待睡莲的花蕾睁开睡眼,则童年的岁月,已被流水驮走,东去的春水,便再也不回头了。

2024年高中语文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教案

2024年高中语文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教案

2024年高中语文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教材《园丁赞歌》记叙文部分,主要围绕如何选好角度进行记叙文写作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探讨选好角度的重要性,分析优秀记叙文的写作技巧,并进行实践练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了解选好角度对文章表达效果的影响。

2. 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3. 引导学生感受园丁精神的伟大,激发对身边辛勤付出的人的敬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选好写作角度。

教学重点:理解记叙文的特点,掌握选好角度的写作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作文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组园丁辛勤工作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园丁的辛勤付出,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学习:a. 让学生回顾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巩固基础知识。

b. 分析优秀记叙文案例,探讨选好角度对文章表达效果的影响。

c. 举例说明如何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进行写作练习。

3. 例题讲解:以一篇优秀记叙文为例,详细讲解文章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学习并借鉴。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选取一个角度,进行现场写作练习。

5. 互动环节: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写作心得,分享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六、板书设计1. 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2. 选好角度的重要性3. 优秀记叙文案例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身边的园丁”为题材,写一篇记叙文,要求选好角度,表达出对园丁的敬意。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多观察身边的事物,多尝试从不同角度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写作水平。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辛勤付出的人,学会感恩。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选好写作角度。

2024年[重点]《园丁赞歌学习选取记叙的角度》教案

2024年[重点]《园丁赞歌学习选取记叙的角度》教案

2024年[重点]《园丁赞歌学习选取记叙的角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园丁赞歌》教材第三章“叙述的角度”,详细内容包括记叙文的不同叙述视角(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及其对文章情感表达和读者体验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区分记叙文的不同叙述角度,能从理论上阐述各种角度的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不同叙述角度进行创作的实践能力,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3. 激发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记叙文不同叙述角度的特点及运用。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不同叙述角度灵活运用于写作实践,表达丰富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文具、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首描述教师的歌曲《园丁赞歌》,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对教师的赞美,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记叙的角度。

2. 理论讲解:讲解记叙文的不同叙述角度(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分析各自特点。

3. 例题讲解:以教材中的范文为例,分析不同叙述角度在文章中的应用,阐述其对文章情感表达和读者体验的影响。

4. 随堂练习:请学生运用不同叙述角度改写一段记叙文,体会各自效果。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写作心得,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六、板书设计1. 记叙文的不同叙述角度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第二人称:亲切、对话、抒情第三人称:全面、客观、深入2. 叙述角度的运用及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不同叙述角度,以“我的老师”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2. 答案:无标准答案,要求文章结构清晰,叙述角度运用恰当,表达真挚情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在写作实践中的表现,对教学方法的调整和改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阅读更多关于记叙文写作的书籍,提高写作水平。

组织写作比赛,激发学生创作热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2024年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教案

2024年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教案

2024年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教案教案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园丁赞歌”的含义,认识到教师在学长中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3.指导学生运用生动的细节和真挚的情感进行记叙,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时长:2课时教学内容与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谈论对教师的印象和感受。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常常把教师比作园丁?二、讨论园丁赞歌的含义1.学生分享对园丁赞歌的理解。

三、选取角度1.提问:如何从不同角度写好园丁赞歌?教师的工作场景教师的付出与收获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四、实例分析1.教师挑选一篇园丁赞歌的范文,引导学生分析文章选用的角度。

第二课时一、写作指导1.教师针对选取的角度,给出写作建议和要点。

教师的工作场景:描绘教师辛勤工作的细节,展现教师的付出。

教师的付出与收获:讲述教师为学生付出的努力,以及得到的回报。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描述教师对学长的正面影响。

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描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人故事。

二、课堂练习1.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个角度,进行园丁赞歌的写作。

2.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个性化的建议和指导。

三、作品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园丁赞歌作品。

1.学生谈谈在写作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教学评价:1.学生甲:《辛勤的园丁》“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进教室,老师就已经站在讲台上,为我们准备新的一天。

她的眼角有着深深的皱纹,那是为我们操劳的印记。

她就像一位辛勤的园丁,用无尽的耐心和关爱,培育着我们这些嫩苗。

”2.学生乙:《园丁的微笑》“老师的微笑就像阳光,温暖而明亮。

每当我遇到困难,她总是第一个出现在我身边,用鼓励的话语为我加油鼓劲。

她的微笑,让我感受到了园丁的关爱,让我在成长的道路上不再孤单。

”3.学生丙:《园丁的教诲》“老师的教诲就像春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她不仅教会我们知识,更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

在她的引导下,我们学会了感恩、学会了尊重,成为了一个个有担当的青年。

2024年《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公开课精彩教案

2024年《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公开课精彩教案

2024年《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公开课精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材《语文》第九单元《园丁赞歌》。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记叙文选好角度的重要性,学习如何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运用丰富的描绘手法表达对人物的赞美。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记叙文选好角度的基本方法。

2. 能够运用丰富的描绘手法,从不同角度表达对人物的赞美。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习记叙文选好角度的方法,运用丰富的描绘手法表达对人物的赞美。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并将观察到的特点融入描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学生每人一份教材、笔记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不同角度拍摄的风景照片,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感受?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记叙文选好角度。

2. 讲解:结合教材,讲解记叙文选好角度的方法和技巧。

3.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一位园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这位园丁,注意观察到的特点。

4. 例题讲解:以教材中的《园丁赞歌》为例,分析作者是如何从不同角度描绘园丁的形象。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刚学到的方法,写一段赞美园丁的文字。

6.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互相交流、修改、完善自己的作品。

六、板书设计1. 记叙文选好角度的方法与技巧2. 园丁赞歌——不同角度描绘园丁形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家人”为主题,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方法,从不同角度描绘一位家人的形象。

2. 答案示例:我的妈妈,勤劳能干,如同一颗永不磨灭的螺丝钉。

从厨房到客厅,她总能发现需要整理的地方。

她的双手,犹如魔法师般,让杂乱无章的家变得井井有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运用描绘手法表达对人物的赞美?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尝试从不同角度发现事物的美,用文字记录下来。

2024年《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公开课教案

2024年《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公开课教案

2024年《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材《园丁赞歌》记叙文部分,着重讲解如何选好角度进行记叙文的写作。

详细内容包括:记叙文的基本概念、记叙文的写作角度、选好角度的意义及方法、实践案例分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概念,了解记叙文的写作角度;2. 培养学生选好角度进行记叙文写作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3. 通过实践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如何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选好角度的方法;教学重点:记叙文的写作角度及选好角度的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记叙文范文、案例分析;2. 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情景引入,让学生思考在不同场合下,如何选好角度进行观察和描述;2. 讲解:讲解记叙文的基本概念,介绍记叙文的写作角度,阐述选好角度的意义;3. 例题讲解:分析一篇范文,讲解作者是如何选好角度进行写作的;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实际情景,选好角度进行记叙文写作;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互相点评,共同提高;六、板书设计1. 记叙文基本概念;2. 记叙文写作角度;3. 选好角度的意义;4. 方法与技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以“我的老师”为题,选好角度,写一篇记叙文;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选好角度方面的掌握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调整;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多观察、多思考,尝试从不同角度进行写作,提高写作水平。

同时,推荐一些优秀的记叙文作品,供学生阅读和借鉴。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选好角度的方法;3. 板书设计:选好角度的意义与方法;4.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的设置及答案的指导;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针对学生掌握情况的教学调整和拓展阅读推荐。

一、教学难点解析1. 理解并掌握选好角度的方法:a.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例子,理解选好角度的实用性;b.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角度带来的表达效果;d. 设计相关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方法。

2024年《园丁赞歌 记叙要选好角度》教案

2024年《园丁赞歌 记叙要选好角度》教案

2024年《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语文》教材第九单元《园丁赞歌》,具体内容为记叙文写作技巧——选好角度。

教材围绕如何选好角度进行记叙文写作展开,详细内容包括角度选择的重要性、常见角度类型及运用示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记叙文写作中选好角度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不同角度进行记叙文写作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记叙文写作的兴趣,激发创作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角度选择在记叙文写作中的作用及不同角度类型的运用。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的角度选择技巧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示例文章、角度选择表格。

2. 学生准备:笔记本、教材、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具有不同角度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发表观点,引出本节课主题——记叙要选好角度。

2. 新课内容讲解:a. 介绍角度选择在记叙文写作中的作用。

b. 讲解常见角度类型及运用示例。

3. 实践情景引入:给出一个写作题目,让学生尝试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

4. 例题讲解:以一篇示例文章为例,分析文章中的角度选择及运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尝试从不同角度进行记叙文写作,并互相交流、评价。

六、板书设计1. 记叙文写作技巧——选好角度2. 角度选择的重要性3. 常见角度类型及运用示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老师”为题材,从不同角度进行记叙文写作。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对角度选择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中注意观察作者的角度选择,并尝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同时,组织学生参加写作比赛,提高写作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

3. 例题讲解的详细程度。

4. 作业设计的内容与答案的提供。

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达交流——记叙要选好角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弘扬尊师重教的优秀传统,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2、学习、掌握几种记叙的角度。

3、结合自己的观察思考,选取最佳记叙角度,完成课堂作文。

过程与方法体味、感悟、模仿情感态度价值智慧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教学重点与难点写作能力的提升教学媒介与素材教材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教师是知识的载体,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贡献。

“东风无力百花残,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我们常用来赞美老师的诗句。

大家对尊师有怎样的认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模块“表达交流”的第二块内容: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请同学们快速看完“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和“学法大视野”。

二、讲授:很多同学在写文章的过程中,往往好找材料,却不知人如何下手着笔。

究其根源是有一个非常重要但又被忽视的问题,就是找寻组织材料表现生活的角度。

角度,这是借用摄影艺术的一个术语。

摄影时,照相机所处的位置就叫拍摄角度。

照相的时候,选择角度至关重要。

同一个人,同一个风景,普通的照相师拍出来的也许是张极为普通的、丝毫没有美感的照片。

而高明的摄影艺术家,由于其独特的视角,极为注意选择适当的角度来组织材料,安排场面,配置作品中景物各部分的位置和相互关系,拍出来的也许就是一幅艺术珍品。

写作也是表现生活的一种方式,因此,也要认真选取角度。

面对丰富的材料,选准了角度,写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写出来的文章也会新颖别致,集中紧凑。

因此,选择角度至关重要,尤其是记叙文的写作尤为重要。

我们在写作中应该如何选择角度?在本节课中,我们讨论的记叙的角度主要是记叙的人称问题。

记叙的人称,实质上是作者叙述时的观察点、立足点,也就是叙述一个人、一件事时,是以作者自己的视角来写,还是以他人的视角来写。

记叙的视角大致有三种情况。

1、第一人称:就是作者以“我”“我们”的身份,叙述所历、所闻、所见,把人物的经历、事件的经过告诉读者。

依据“我”在叙述事件时地位的轻重,常常表现为:①“我”是见证人。

如《孔乙己》中的“我”。

②“我”是文章的重要人物。

如《故乡》中的“我”。

③“我”是主人公。

如日记、书信、游记、自传体文章中的“我”,还有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某些小说、故事中的“我”。

如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鲁迅不是狂人,但在写作过程中却用“我”来表述,代替了“狂人”,有力地揭露了中国封建家族制度和人吃人的旧礼教的罪恶。

④“我”是叙述过程中起到穿针引线作用的人物。

如《孔乙己》中的“我”。

用第一人称叙述的长处是有真实感,亲切自然。

不足的:就是受“我”的限制,不便于反映广阔的现实生活,很难反映出“我”以外的人物的思想、心理、感受,不便于多方位地塑造人物形象。

2、第二人称:就是作者用“你”或“你们”来叙述。

用第二人称写作的好处是在写作中如同和对方面对面的交流,便于抒情,便于沟通。

但也正因为如此,记叙中用第二人称的情况比较少,见到的大多是抒情性的散文。

当然,如果我们在叙述过程中,有时插入一些第二人称,会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加大文章力度,使记叙更加精彩,而且,也使文章显得更加灵活。

范文:为什么我总是想起你尤奋林老师,我总是想起你,也许,是因为你的独特。

你刚任我们班主任的那一天,教室里54双眼睛疑惑地看着你,54颗心各有各的担心。

你讲话了,讲得那样风趣:“我姓王名晚生。

名字是父母赐给我的爱心。

我是一个小晚孩子,父亲38岁时才捡得的。

我今年已经44岁……”你没有笑,我们也没有笑,可谁都觉得怪,互相看着暗暗地笑:这把年纪的人,还这样冲动、真诚、坦率!那一天,你的心情一定很沉重──我们班是个有名的“差班”,你却满有信心地说:“我这个人既往不咎,一切从现在开始,过去的让它永远过去。

人类生活的进程就是这样。

相信你们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同学们觉得新鲜,记在心里。

确实,我想起你,是因为你的独特。

或许,因为你给生活以“诗”的总结,揭示出层层哲理。

你说你的教学方针是:十二字对联──一是一,二是二;丁是丁,卯是卯。

横批是──实打实。

上早操时,总有几个同学拖拖拉拉,躲躲藏藏。

你说为了积攒“革命的本钱”,应当出来跑跑。

那一天,你“噔噔噔”跑到男寝室,大声喊:“再不快点,我们要丢大人了。

”同学们也争气,“噌噌噌”一阵紧张,开操时我们班还是满数。

渐渐地,我们都积极地上操,你鼓励我们生活就要这样紧凑,一个劲努力!你是教化学的发挥了最好的催化活性,我们也一道与你的化学药品积极反应。

义务劳动,“你推我让”,老大一阵子还是那几个“积极分子”,你抓过家什急急地干了起来。

回到教室,你再次把扫帚、筐子摆整齐,同学们看得心热,你画龙点睛地说了一句:“我把我们班当成我的家,我们都来爱护我们这个家。

”年轻人喜欢雷厉风行,干脆利索。

于是班会上你的讲话就压缩在三分钟内,三五句话,生动而严肃,幽默而深刻。

班会竟成了同学们打开心结的时候。

少男少女在一起,免不了会产生感情共鸣,冒险地撞击爱情堡垒。

你却说:“青年人该不该谈恋爱呢?该!青春年少嘛!但是,从历史赋于我们的学习任务看,不能谈;从成功率的分析看,不能谈。

同学们一定要互帮互助,真诚友爱。

”有的同学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不科学。

你就说:“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该休息时一定休息,该学习时拼命学。

”你说你很欣赏武绍祖的话:要超过人家,按部就班当然不行,只能凭借百倍的汗水。

你说:“学如硎上钢刀,不见其损,但日有所减;学如春之新草,不见其长,但日有所增。

”转眼,两个月过去了。

在你的教育和管理下,我们班大见成效,由“差班”转变成了优秀班。

我总是想起你,是因为有那印象深刻的一次。

那是周末的晚上,我正津津有味地读《三国演义》,你见了。

我抱歉地笑笑,放下。

你却不高兴地说:“咋把我看得那么低,这样好的书不读完,放下去能甘心吗?”我又笑笑,即刻拿了出来。

接着,你道出了好多学习语文的道理,鼓励我不要放弃文学爱好,我又一次深深折服。

就是这日复一日,潜移默化,你的心和我的心贴在了一起。

确实,我想起你,就是因为你解除了我们的困惑,彷徨。

你教给我们知识,塑造我们灵魂。

我想到的不唯是你,由于你,我想起了教师群体:缔造人类文明的佼佼者。

这里用第二人称,与老师面对面,不仅便于赞颂,也更便于把众多闪光的镜头组接在一起,而省去过渡的麻烦。

3、第三人称:就是作者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用叙述他人他事的口吻,把人物的经历、事件的经过告诉读者。

用第三人称叙述的长处是在叙述过程中,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写作比较自由、灵活,能够把人和事直接展现在读者眼前。

不足的:就是没有第一人称叙述那样亲切自然,而且掌握起来比较困难。

范文:肥公正传伍叶铭新学期伊始,消息灵通的人士透露:历史老师Mr.程,将会成为我们的新头!众人一片哗然,文质彬彬,身材肥胖的肥公——Mr.程怎能管得住我们这群野马呢?从此江湖多事了!没想到半个学期下来,肥公竟然平添了许多神通,高招不尽,众人难以招架,只得个个俯首称臣。

究竟这肥公有何能耐,居然如此“霸道”呢?只因这肥公身怀四宝。

众看官别心急,请听我慢慢道来:法宝一:请君入瓷法走马上任后,肥公就充分发挥他的“外交手腕”和“美式公选法”,选出班上最有威信的“野马”,开了个研究会,研究如何搞好班上的纪律。

于是乎,找缺点的找缺点,表决心的表决心,研究会成了检讨会、宣誓会。

而后肥公就趁热打铁,任命他们为“钦差大臣”,分管班上的纪律,“野马”变了身份,肥公又迫不及待地亮出了他的另一法宝。

法宝二:污点记录法大概班主任的心理学都学得比较好的缘故吧,肥公抓住我们太爱面子的弱点,在教室后贴了一张大白纸,谁违纪就给谁记个大黑点,称之为污点。

哪个能容忍自己的名字后面排上一大串黑点呢?这一法宝让平时那些胆大者都心怯三分。

但毕竟是新生事物,怀疑者颇多。

大白纸刚贴出,就有几个同学糊里糊涂地榜上有“点”了,大有存心和肥公对着干之势。

于是肥公又出人意料地用上了他的另一法宝。

法宝三:欲擒故纵法中午,几位榜上有“点”的同学果然被叫到肥公的办公室。

出来时,他们竟个个带着笑容,几时见过“特别接见”的同学能笑着走出办公室?放虎归山,必有后患。

有个别同学为肥公暗暗担心。

不出所料,第二天,那几个同学名字后的黑线又长了一些。

不用说,自然又得去见肥公了,但这回出来时,他们面上再没有笑容了。

我们想,这回肥公终于开骂戒,但一问,却让我们摸不着头脑了——肥公两次接见他们都只询问了一些学习上的困难、对老师的意见之类的话。

也怪,打这以后,那几个名字后的黑点再也不见长了。

法宝四:感情投入法肥公的和蔼是折腾我们的又一原因。

和他攀谈,没有紧张,没有拘谨,有的只是和朋友之间聊天一样的畅快。

肥公常说:“什么都是这样,真是狗屎。

”肥公的那句“狗屎”的口头禅,班上更是无人不晓。

语言上拉近距离不算,肥公还善用“大音稀声”法宝。

一次,面对班上的“课堂风暴”,他就以许久的沉默为对策,迫使众“野马”慑服于“非暴力不合作”的仁慈与威严之下。

经过这一遭,我们从心底里敬畏起他来。

肥公的法宝不断,班上成绩明显提高。

我们不由得感叹:肥公真不简单!《肥公正传》在“记叙角度的选择”上值得借鉴的地方:①选择“肥公”最与众不同的细节,突出夫子的与众不同。

②选择“肥公”作为教师最平凡最普通的一面,③避开了思维定势,没有写成“优秀教师风采录”。

切入点:新,奇,小、深在写作中,还存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交替使用的情况。

如鲁迅的小说《祝福》就用了两种人称来叙述。

但我们在使用两种人称叙述时应注意:一是不得频繁更换;二是改换时要交代清楚,不能随意打断叙述的线索。

事实上,写作时三种人称的运用不一定要拘泥于什么,更多地是在叙述中要灵活运用。

我们在选择角度的时候,还可以选择正面反映,也可以选择侧面突破。

正面展开的文章,有着丰富的材料,显得气势雄浑,中学生在短短的千字以内的记叙文中很难掌握。

如果采用侧面突破,以小见大,以近写远,则是同学们在记叙过程中经常选用的、有效的角度。

因此,选择角度,我们要在侧面角度的选择上多费一些心思。

写作中人称没有优劣之别,完美结合文章内容和主题,即可。

但须注意一下一些问题:1、选择角度要符合生活的规律,要在情理之中。

2、要选取好记叙的角度。

写赞颂老师的文章,最主要的就是写出老师的个性特征和思想品质,抒发对老师的赞美与热爱之情,做到以以情动人。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选取好记叙的角度。

3、精心选择典型事例,做到点面结合。

既要有典型事例,也要避免教师形象塑造过程中过于单薄。

4、记叙描写的过程中可穿插议论、抒情。

5、适度辅之以环境描写。

三、作文:1、以“肩膀”为题,试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写出你理想中的老师。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女教师十分喜欢班上一个叫罗斯的小男孩,因为他成绩突出,老师便安排他在毕业典礼上致辞,并亲吻他,祝愿他走向成功之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