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
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

我的发现 这些词语都是含有数字的成语。
我来写一写
这件事情到底是说干的,老师能猜个八九不 离十。
放学后,我三下五除二,就帮妈妈把屋子收 拾好了。
拓展积累
这样含有数字的成语还有很多。 三思而后行 一物降一物 一字值千金 三寸不烂之舌 五十步笑百步
一步一个脚印 三句话不离本行 一发不可收拾 三过家门而不入
识字加油站
读下面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和同学交流一下。
zhù
驻扎
juān
捐款
bāo
花苞
zhù
蛀虫
juān
娟秀
báo
冰雹
zhǔ
拄拐
juànBiblioteka 手绢bào鲍鱼你知道这些每 组汉字有什么
相似点吗?
我的发现
这三组词语红体字都是形声字。“驻、蛀、拄” 是形声字,“捐、娟、绢”是形声字,“苞、 雹、鲍”也是形声字。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 表音。掌握这个特点就能很快认识形声字了。
成,不提问就不会知道。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 道理的,谁能没有疑 惑?
拓展阅读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礼记·学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郑燮
我来写一写
1.什么是母亲?永远爱你的人就是 你的母亲。
2.什么是友谊?友谊是一杯茶,这茶 是甜是苦都得一起去品尝,这就是友谊。
日积月累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尚书》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 ◎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汉]王充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唐]韩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二》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二》是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和理解课文,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提高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课文内容丰富,包含了多个故事和诗歌,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他们对于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也在逐渐提高。
但是,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其中的关键词汇和语言表达。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和写作,培养自己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对语文的热爱和兴趣,提高自己的学习动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其中的关键词汇和语言表达。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和写作,培养自己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1.讲授法:通过讲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关键词汇和语言表达。
2.阅读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写作法: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入相关的故事或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的思考。
2.讲解:通过讲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关键词汇和语言表达。
3.阅读: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4.写作: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5.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6.总结:通过总结课堂内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二》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二》教案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二》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综合性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了诗歌、散文、民间故事等多种文体的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既富有文学性,又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能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评价也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不同文体的文学作品,学生可能还存在着理解上的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不同文体的文学作品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不同文体的文学作品的特点。
2.难点: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和鉴赏。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对于文学作品的特点和内涵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2.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3.写作法:鼓励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提前准备好课文,对课文内容进行熟悉。
2.教学工具:准备相关的教学工具,如PPT等。
3.作业:提前准备好相关的作业题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小故事引入课文,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对课文进行朗读,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对课文内容进行初步理解。
3.操练(15分钟):学生对课文进行阅读,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巩固(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课文的优点和不足,教师进行点评。
5.拓展(10分钟):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写一篇关于课文的短文,教师进行批改和点评。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小结,强调重点内容。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的作业题目,让学生进行课后复习。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二》教案【三篇】

注意表现出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感动的内容。
3、自己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4、能发现细心、长期观察的乐趣所在。
5、能背诵日积月累部分。
【课前准备】1、提前一段时间布置学生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事物。
2、准备爬山虎图片。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读读写写1、检查读音,交流识记方法。
.自由读记,读中正音。
、交流难记字形识记方法。
2、取长补短,再次识记。
3、按组听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
,住宅住址隐蔽隐藏.洞穴倾斜平坦宽敞、均匀重叠空隙痕迹.引人注意毫不可惜随遇而安二、读读记记1、读中正音。
,指名读词,随时正音。
.按顺序齐读。
.同桌互读,一人随机、快速地指点,另一人读。
2、解疑说话。
、提出不懂词语,共同交流解疑。
、自由选择几个词说一段话。
三、我的发现1、出示爬山虎的图片,自主观察,交流发现。
2、出示文中语句,读通,读懂,发现作者描写的细腻之处。
3、作者为何能把爬山虎写得这么细致、具体?思考交流。
4、读小林小东的话。
四、成语故事1、写故事需要对某一事物进行细致、长期的观察,其他事情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胸有成竹》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2、读故事。
了解故事内容,懂得成语含义。
3、故事中的哪些语言给你特别深刻的印象?、从生动传神及第三自然段的例子,感受画的形象逼真。
.文中第二自然段及第四自然段文与可所说的秘诀,道出观察与其取得成绩的必然联系。
4、说故事。
五、日积月累1、是呀,有人对每月具有代表性的花也做了细致的观察,编了一首歌。
先听老师唱唱。
在原有歌曲中选择合适的曲调2、读句正音。
3、仔细读读,你发现这段话有哪些特色?哪些词句用得特别精妙。
红似火,满枝黄,雪里藏等词精炼地概括出花的特点,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而这一切无不缘于细致、长期的观察4、熟读成诵,吟唱成诵。
第二课时口语交际1、我们的生活千姿百态,我们的世界丰富多彩。
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看了这儿的三幅图画,大家都会发觉细心观察的感觉真的不错。
2022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单元《语文园地二》教案及教学反思

2022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单元《语文园地二》教案及教学反思语文园地二【教学目的】 1.学习阅读的方法,养成提问的习惯。
2.比照形近字的用法,学习设问句。
3.熟读并背诵名言警句。
【教学重点】 1.养成提问的习惯。
2.积累古诗词。
【教学难点】学习阅读的方法,养成提问的习惯。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导入类型:谈话导入。
这一单元的课文我们学完了,知道了阅读要从不同角度去考虑,提出问题。
我们都有了许多的收获。
如今,看看语文园地这个版块,给我们准备了哪些知识吧。
〔板书设计:语文园地二〕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平台 1.读一读,找规律。
课件出示:阅读时要动脑筋,积极提出问题。
〔1〕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让自己的考虑更加全面和深化。
〔2〕挑选出最值得考虑的问题,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3〕要养成敢于提问、擅长提问的习惯。
a读一读。
指名读,齐读。
b说一说自己是否有同样的体会,你还有什么独特的见解? c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d全班交流。
f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要开动脑筋,擅长考虑、勤于提问,做学习的主人。
2.练一练,学运用。
预设:我们提出的问题,可以是对文章中一个词语,一句话的理解,可以是对课文内容的把握,还可以是对文章主题的概括。
学生交流自己的观点。
3.我交流,我积累。
平时你还有哪些好的阅读方法,与大家分享交流一下。
我们在读书时,要积极地提出问题,擅长考虑,才能深化挖掘书中知识。
〔板书设计:阅读的方法〕识字加油站 1.读一读,找规律。
课件出示:驻扎蛀虫拄拐捐款娟秀手绢花苞冰雹鲍鱼〔1〕让学生大声朗读这些词语。
〔2〕这些词有什么共同点?每一组字都有一样的部件加上不同的偏旁,都是形声字,读音只是腔调不同。
〔板书:形声字〕同学们可以根据每个字的偏旁来区分这些字的意思。
2.练一练,学运用。
读句子,选择正确的字填空。
〔只填序号〕①驻②蛀③拄〔1〕战士们日夜〔〕守着祖国的边疆。
〔2〕〔〕着拐杖的老爷爷渐渐地向前走着。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单元《《语文园地二》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单元《《语文园地二》教案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二》是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节课主要通过五个部分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分别是:汉字笔画、词语辨析、句子仿写、古诗学习和课外阅读。
这些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汉字和词语,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他们对新知识有强烈的求知欲,善于模仿和探索。
但在古诗学习和课外阅读方面,部分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和鼓励。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汉字笔画,提高学生对汉字的认识;丰富词汇,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学会句子仿写,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理解古诗意境,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拓展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总结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热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参与的精神风貌。
四. 教学重难点1.汉字笔画的掌握和运用。
2.词语辨析和句子仿写。
3.古诗意境的理解和课外阅读的拓展。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总结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参与的精神风貌。
3.情境教学: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朗读感悟: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提高文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汉字笔画、词语辨析、句子仿写等内容。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古诗和课外阅读材料。
3.教学设备:投影仪、音响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汉字笔画,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汉字笔画知识。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汉字笔画有哪些规律吗?”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二》教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二》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背诵《登鹳雀楼》,感受古诗词的韵味。
2. 通过《有趣的汉字》,提高学生对汉字的认读和书写能力,激发他们对汉字的热爱。
3. 阅读理解《麻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诗词的意境理解、汉字的书写和阅读理解的深入。
教学重点:诗词的背诵、汉字的学习和阅读技巧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美丽的夕阳画卷,引导学生进入《登鹳雀楼》的情境。
2. 诗词欣赏:详细讲解《登鹳雀楼》的作者、背景、意境,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描述自己所见过的夕阳景象,与《登鹳雀楼》的意境进行对比。
4. 语文天地:学习《有趣的汉字》,讲解汉字的起源、演变,引导学生正确书写。
5. 例题讲解:以“山、水”为例,讲解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指定的汉字,教师巡回指导。
7. 阅读理解:《麻雀》的阅读,指导学生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细节,进行思考和讨论。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诗词《登鹳雀楼》全文,标注重点词汇和意境。
2. 在黑板上展示汉字的演变过程,突出汉字书写的要点。
3. 列出《麻雀》文章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背诵《登鹳雀楼》,书写指定的汉字,阅读理解《麻雀》并回答问题。
答案:见课本附录。
2. 拓展作业:查找其他古诗词,进行欣赏和背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激发他们对语文的热爱,提高语文素养。
组织课外活动,如参观博物馆、开展诗词朗诵比赛等,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语文天地中汉字书写的教学4. 阅读理解的指导5. 作业设计与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 诗词意境理解:通过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等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诗词中的景象,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感受诗词的韵味。
部编版人教版最新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二教学目标1.能结合阅读体验,梳理学到的提问策略,以及运用提问策略进行阅读的好处,知道在阅读中要自觉运用提问策略。
2.能借助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认识“驻、钞”等12个生字。
3.能体会每组两个句子在表达上的不同效果。
4.能体会自问自答的表达效果。
5.朗读、背诵有关提问的名句。
教学重难点1.能结合阅读体验,梳理本单元学到的提问策略。
2.能体会自问自答的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准备资料:“状元成才路”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能借助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认识“驻、钞”等12个生字。
2.能体会每组两个句子在表达上的不同效果。
3.能体会自问自答的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板块一识字加油站1.活动一:我有新发现。
课件出示注——驻zhù抄——钞chāo赔——培péi堵——赌dǔ 煤——媒méi 芬——氛fēn(1)读一读:借助拼音自由读。
(2)说一说:对比看看每组中的两个字,你有什么发现吗?(同桌互说——指名说)(3)辨一辨:请你给每组汉字组词区分它们。
(指名组词)(4)讲一讲:①引导:同学们,你们看,“驻”左边是马字旁,古时候马车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它代表停留的意思;右边是个“主”字,提示“驻”和“主”的读音相似。
像这样的字有个共同的名字——形声字,我们就是利用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来区分这些同音形近的形声字。
谁来讲讲你是怎样分辨其他字的呢?②学生举例讲。
引导学生思考:“钞”为什么是金字旁?(5)认一认:指名认读生字。
课件出示说明:先出示第一排,再出示第二排。
驻钞培赌媒氛账贺樟杠狡猾(6)说一说:你认识这些字吗?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7)想一想:带有这三个偏旁的字各与什么有关?贝字旁:与金钱有关。
木字旁:与树木有关。
反犬旁:与动物有关。
(8)说一说: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记住它们?2.活动二:我有巧办法。
(1)比一比:看谁记得又多又准,小组比赛巧记字。
(2)识字大比拼:出示生字卡片组词认读。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完整版)
你 看 到 了 什 么 ?
这是一幅 图,从这幅图上我看 到了一个 只见她 ;还看到 了一个 。
一个是小女孩, 另一个是老妇 人。
图3
(1)可以讲你最得意的一个发 现。 (2)可以讲经过同桌的提醒后, 自己的第二次发现结果及心情。 (3)可以讲你和同桌就某一幅 图的争论过程。 (4)可以讲第一次看图和第二 次看图的不同发现和感受。
“这幅图我不光看到了· · · · · · ,还有看到 了· · · · · · ,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 高低各不同’啊”
中间白色的部分
是一个杯子,两 边黑色的部分是
两个侧面头像.
图2
欢迎大家来到画展馆,我是画展馆 的解说员× × ×,我今天解说的是· · · · · · 我
的解说完毕,谢谢大家!
正在我盯着蜘蛛看的时候,我右手的中指被 什么东西蜇了一下,疼痛难忍。我连忙叫来妈妈, 妈妈一看,说:“被蝎子蜇了,别怕,先忍着”。 说完,妈妈抓来黑蜘蛛,把黑蜘蛛放在被蝎子蜇 过的地方。只见黑蜘蛛用力地吸呀吸呀……忽然, 蜘蛛的身子一缩,形成“O”形,从我的手上滚落 到了地上。而就在这一瞬间,我的中指奇迹般地 消除了疼痛。妈妈笑着对我说:“现在没事了, 蜘蛛已经把你手上的毒,吸进肚子里去 了。”“那蜘蛛呢?”我看着地上一动不动的蜘 蛛,忙问妈妈。“它死了,它为了解除你的疼痛 献出了自己短暂的生命。”听了妈妈的话,我的 心里既惊讶又惭愧。
9月4日 天气 雨转阴 今天,我将鱼食放在一个钩上,在水中 停留了5分钟,一条贪吃的小鱼游了过来。突 然,我将小钩提起,小鱼竟用尾巴以180度的 角度摆动,两个肚鳍用力前后摇动。一转眼, 跳离水平面2~4厘米,然后落入水中,激起一 圈圈水涡。我查找了资料:鲤鱼(锦鲤)确 实会跳,最高跳过1米。在江河湖泊中的鲤鱼 经常在太阳落山时跳出水面嬉戏。民间也有 “鲤鱼跳龙门”的传说。
人教版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教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教案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二》是人教版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个组成部分。
本园地包括了几个不同类型的语文学习内容,旨在让学生在阅读理解、词语运用、句子表达等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其中包括了一篇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语言实践活动等。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增强语文素养,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四年级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能够进行简单的阅读和写作。
但在阅读理解、词语运用、句子表达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语文园地二》时,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的大意。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生能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增强对语文学科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阅读的理解,生字词的学习。
2.难点:课文中的重点句子理解和语言实践活动的完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语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带2.生字词卡片3.语言实践活动素材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带,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
通过朗读,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内容,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
生字词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阅读理解。
通过问题回答,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篇文章是怎么观察的? 除了观察作者还做了什么?
留心处处皆学问 清晨,我在自家的墙角边发现了一张蜘蛛网,强烈的好奇 心驱使我捉来一只小蚂蚱放在蜘蛛网上。 这时,从墙缝里爬出一只蜘蛛,它在蚂蚱身边吐出一股白 色的丝,把蚂蚱缠了起来,便回洞了。我百思不解:蜘蛛为什么 回洞了,怎么不吃掉蚂蚱呢?我又继续观察起来。可等了好久, 蜘蛛就是不出来。 第二天,我惊奇的发现蜘蛛已经把小蚂蚱吃了,网上只留 下一只空壳。我极为奇怪,蜘蛛为什么不吃壳呢?为了找到答案 ,我翻阅了很多资料,终于在《十万个为什么》里找到了答案。 原来,蜘蛛捕到猎物后,先将猎物用丝缠绕起来,再吐出一种消 化液,注入猎物体内,这种消化液可以溶解由蛋白质组成的昆虫 的内部组织,待昆虫一命呜呼后,就会变成汁液。蜘蛛就可大口 大口地吮吸了。因为昆虫的外壳不是蛋白质组成的,所以蚂蚱的 外壳被完整地留在网上。 通过这次意外的发现,我知道了蜘蛛吃食的奥秘。虽然这 只是一个很小的发现,却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留心处处皆学问 。看似平拉凡凡的大自然,实际上有无穷的奥秘在等待着我们去 探索、去发现。 我为我小小的发现感到自豪。
读完了别人的观察日记,你有什么写作上的收获?
习作要求:
有两种习作的形式可供同学们选择:
一是自己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二是用《观察日记×则》为题,把自 己对某一事物进行连续观察的情况以日记 的形式整理出来。
本节我的目标: 我能修改习作,使他 语言通顺,用词更准确, 还能把意思表达清楚。
发现的起因 发现的经过 发现的结果 受到的启发
怎样观察?
观察的方法: 1、按顺序 2、抓特点 3、适当想象
想想从这些句子中看出作者运用了 什么顺序观察事物的?
(1)我们的船渐渐的逼近榕树了。我 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 树。 (2)昨天中午,凛冽的寒风刮起来了 ,呼呼地刮了一个下午。傍晚,大片 大片的雪花,从昏暗的天空中纷纷扬 扬地飘落下来。霎时间,山川、田野 、村庄,全部笼罩在白蒙蒙的大雪之 中。 (3)
第二天中午
上还出 那 你看到了什么(豆子的变化)? 一 微 了 原 豆 个微那 本 心里想了些什么? 子 小 尾翘白 紧 体 巴起白 裹 积 ,了胖 着 有 多小胖 的 像尾的 绿 原 来 英 肚衣的 巴 文 。 皮裳 字胖 两 母乎,被倍 两撑多 乎片破 “ Q” 大 的 啊豆豆了 了 。子瓣,, 加间露
嫩芽撑开了它的衣服,它的小手已经有3-4 厘米了,我慢慢地拿出几个绿豆仔细端详,在绿 豆上面破了一个小口,豆芽就是从这里长出来的 ,长出的豆芽细细的千姿百态,有的弯弯的,有 的呈螺旋形,还有的像小姑娘的头发,真是有趣 !我把它横过来 看,像一个张 开着的嘴,好 像在说:“我 长大了”。
两片嫩黄的豆瓣之间吐出
了嫩黄的叶子,叶子是合 拢的 。
嫩黄的叶片慢慢地张开, 就像一对对小剪刀,又像 英文字母“v”,叶片逐渐 变成嫩绿色的。
一根根嫩绿的豆苗立在水中,活像一个个身着 绿纱的小姑娘在翩翩起舞。
观察了绿豆芽的生长过程,你 有什么感想,受到什么启发?
多么娇嫩的身体!多么顽强的生命 力!我心里不禁产生了敬意。它们虽然 没有良好的营养和环境,但仍然执著地 生长着,这不正是我们青少年在成长过 程中所应具有的精神吗?
看看下面句子中,作者抓住了事物 的什么特点写?
• 1、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 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 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 2、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 ,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
下面的句子看出作者有丰富的想象 力,你能看出运用了什么手法吗?
• 1、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 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 蜗牛的触角。 • 2、蟋蟀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 ,还由于它的住宅。
中午,有些绿豆已经脱下绿色的外套,换 上一身雪白的衣裳。它们的“小尾巴”比 早晨更长了,显得特别明显。
绿豆精灵们的芽有二厘米左右了,有的只有一厘 米左右,看上去就像小象的鼻子。把杯子摇一摇 ,再一看,就像小蝌蚪在水里嬉戏。芽瓣是嫩黄 色的,豆壳挂在芽瓣边,像一顶漂亮的帽子戴在 头上,真可爱。那粗壮的豆芽白白净净的,似乎 一碰就会流出水来。
略写 详写 略写 略写
二、练习观察
观察水果 先观察什么,再观察什么,最后 观察什么,并说说每步自己观察的 结果。同时,调动各种感观去认识 事物、感知事物,可以闻,可以吃 ,可以发挥想象等。
观察植物 要观察它的干、茎、叶等 各部分的特点 。 用眼睛仔细观察它的花、 茎、叶、枝,对这株植物的各 个部分的形状、颜色、姿态作 全面的了解。还可用鼻子闻一 闻花散发出来的香味。
小豆豆观察日记五则
2007年4月17日
星期二
天气晴
今天,李老师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让我们回家选 一些豆子,挑出饱满的豆子和不太好的豆子,泡在水里, 并写一篇观察日记。 我回到家里,拿出一袋黄豆,仔细地挑选,这些豆子 有的太“瘦”,有的上面有黑斑,还有的皮烂了,几乎没 有一颗是完美无瑕的,最后经过我的精挑细选,终于有几 颗黄豆通过了“体检”,成为了我观察的对象。它们全身 没有一处斑点,而且颗颗饱满,我还挑选了一些不合格的 豆子作对比。 黄豆已经选出来了,下面就要泡豆子了,我拿出一个 小碗,把豆子放进去,又接了适量的水,让水刚好没过豆 子。20分钟过去了,豆皮快被泡烂了,一小时过去了,那 些不合格的豆子已经烂了。 今天我观察了豆子泡进水里的情况,不知道明天豆子 会变成什么样。
2007年4月20日 星期五 天气晴
今天是黄豆“入水”的第三天了,好奇的我和以前一样,再次抱 着碗仔细观察。 现在的嫩芽已经长大了,不用放大镜也能看得清清楚楚,这些白 色的嫩芽,大的竟然有5毫米,小的也有2毫米。 黄豆长得可真慢,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长大。
2007年4月21日 星期六 天气晴 今天是周六,我又来观察了,豆子的嫩芽又长大了一些,我问妈 妈:“豆子最后会长出叶子吗?”“豆子不会长出叶子,但可以长出 豆芽。”妈妈回答。 豆子的嫩芽才长了5毫米,什么时候才能长成豆芽呀?我有些着急 了。
写观察日记
• • • • • • • • • 观察日记 一、日记的格式 1、标题 根据内容需要,可拟标题,也可不用。 2、时间 年 月 日星期 天气 3、内容 日记是一种文体。 日记大都是指个人日记,记录自己在某一天里的 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等情况,
在写观察日记的时候除了要关注日记的 格式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写日记
• 日记本来是写当天发生的事的,内容 是“观察到的事物”。如果是“事”,这 件事可以在任何地方发生,如家里、上学 路上、学校、公园等。如果是“物”,小 动物、玩具、新开的商店都可以写。写什 么内容想好后,注意日记的格式,再把要 写的内容写成一段话。
日记
• 观察日记也是记录自己某一天里所接触观 察到的人物、事物、景物,包括自己经历 过,将对自己教育意义较大,感受较深, 有一定启迪的一人、一事、一处、一物、 一景记下来,实际上也就是在写个人日记 。都是在记生活中经历过的、看到过的、 接触过的事情。 • 记日记的内容、形式和方法比较自由,可 叙述、可描写、也可抒发自己的感情。
原来还可以写其它物体 ,不仅是动植物。
有了这台电冰箱,夏天里我吧冰棒放在冷冻室里,想吃 的时候就拿出来吃;有了这台电冰箱,妈妈把三餐吃剩的饭 菜放进冷藏室,不愁变坏……电冰箱给我们家减少了烦恼, 增添了欢乐。
怎样做才能把新的或者有趣的发现 清楚明白地告诉别人呢?
六要素,交代清
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发现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
例文引路
仙人球的怪模样 我家有一盆仙人球。小的时候,它毛绒绒的,像是 童帽上的绒绒球;现在长大了,又像一只小刺猬了 。 仙人球的模样就是这样奇特。 那圆圆的身子是它的茎,均匀地分为十几道竖棱。 每道棱上又长出一簇簇小尖刺,光芒似的向外放射, 这就是它的叶。 每年从夏到秋,仙人球要开好几次花。花开在球茎 的顶端,每次3到4朵。花骨朵像大枣核,开放时想朝 天吹奏的小喇叭。花瓣是粉红色的,闪着绸缎般的光 泽。几根黄灿灿的花蕊,从小喇叭里颤颤地伸出,吐 出淡淡的清香。 过去,我很奇怪仙人球为什么要长成个刺猬模样 。后来我看了有关的书籍,才知道它是为了适应环境 。仙人球的老家在南美洲巴西的大沙漠里,那儿气候 十分干燥,要想生存下去,据必须让身体尽量多储存 些水分,少蒸发些水分。久而久之,仙人球的身体就 变成了肉质,而叶子呢,就变成了刺 。
图3
你 看 到 了 什 么 ?
这些图除了带给 你视觉上的享受外, 还带给你什么?
•某班有一位同学为了 观察黄豆,专门泡了豆 豆,还拍了照片记录呢 ……
认真读要求,圈出关键词。
作文指导(观察日记)
全文结构
发现的起因 发现的经过 发现的结果 受到的启发
略写 详写 略写 略写
1.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事物进行 观察,观察时要按一定的顺序 。 *观察一样事物的外观的时候 可以先整体再局部; *观察一样事物的发展状况的时候 可以按时间顺序。 *观察时做到仔细、准确。
2.按观察顺序将观察过程 记叙完整。自己最想写最感 兴趣的部分要写具体。
3.写作的时候要突出观察中的 发现,写清楚它带给你怎样的 启示或者感受。
2007年4月18日 星期三 天气晴 昨天我观察了豆子泡进水里较短时间的情况 ,今天,豆子已经泡了一天了,李老师让我们继 续观察它们的变化。 我刚回到家,就直奔阳台,看我的黄豆,我 以为它们都被泡烂了,可是,它们不但没有被泡 烂,而且比原来更硬、更饱满了。昨天还很“苗 条”,今天个个都“健壮如牛”变得胖多了。它 们圆圆的身子,多像一颗颗珍珠啊! 没想到小小的黄豆这么有意思,它们明天一 定又要变身了!
第一天中午:泡豆子时你观察到了什么 ?
豆 可子 爱绿 。绿 它的 和像 小绿 石宝 头石 一一 样样 硬美 。丽
晚上,绿豆宝 宝发生了什么 变化?
小豆子饱胀起来了,像吃了“增胖剂”一样的绿小胖 子,摸上去软绵绵的。个别的小绿豆的豆壳上裂开了 一条小缝,露出雪白的身体,像一个个裂开嘴巴、露 出白牙齿的小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