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动物的运动方式
北师大版生物八上第5单元15.1《动物运动的方式》教学设计

二、探究活动
1.分组讨论:请同学们分成小组,观察并讨论以下问题:
(1)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有哪些?
(2)这些运动方式有什么特点?
(3)为什么这些动物会有这些运动方式?
2.各小组汇报:请各小组代表汇报他们的发现和讨论成果。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动物运动的基本方式、运动系统的组成以及动物运动与环境相适应的关系。
2.强调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结果,提高学生的生态素养。
3.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动物的运动方式,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动物运动方式的学习,培养他们观察、思考和应用知识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北师大版生物八上第5单元15.1《动物运动的方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动物运动的基本方式和特点,了解不同动物运动方式的适应性。
2.学会观察和分析动物运动的结构和功能,掌握动物运动系统的基本组成问题的能力。
1.观察作业:请同学们在课后观察身边的动物,记录它们的活动方式和特点。要求至少观察三种不同的动物,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运动方式的独特之处。
2.分析作业:选择一种动物,深入了解其运动方式的适应性。从生态环境、生存需求等方面进行分析,撰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分析报告。
3.创作作业: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关于动物运动方式的科普小报。要求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能够吸引他人关注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1)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有哪些?
(2)这些运动方式有什么特点?
(3)为什么这些动物会有这些运动方式?
第15章动物的运动复习提纲(八年级生物上册)

15动物运动的复习提纲15.1动物的运动方式(水中-----游泳;陆地------行走、奔跑、跳跃等;空中:飞行。
)15.2动物运动的形成1、动物的运动意义: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表现出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
动物通过运动可以主动出击去获取食物,可以逃避敌害和迁徙到适宜的栖息场所,还可以完成求偶和交配等,这些都有利于动物的存活,有利于生殖和繁衍种族。
2、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
骨骼是由多块骨连结而成的。
3、运动系统的功能:运动、支持、保护。
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可见,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4、骨、关节和肌肉的关系: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当神经传来兴奋,骨骼肌收缩,牵引骨绕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躯体运动。
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的收缩为动力形成的。
骨骼肌要受神经系统的协调和控制。
以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配合下共同完成运动,运动所需的能量来源于肌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5骨:1)骨的结构:骨膜、骨质、骨髓。
(骨松质里的红骨髓终生造血)2)骨的生长:长长---软骨层;长粗-----骨膜里的成骨细胞;3)骨的成分:在成人骨中,有机物约占1/3,无机物约占2/3,所以骨既有硬度又有弹性;在儿童少年的骨中,有机物多于1/3,则这种骨的弹性大,硬度小;在老年人的骨中无机物多于2/3,则这种骨的硬度大,易骨折。
4)人体骨骼分为中轴骨和附肢骨两大部分;人有206块骨:颅骨、胸骨、肋骨(不能活动);躯干骨(半活动);四肢骨(能活动);能活动的骨连结(关节)。
人有26块脊椎骨(半活动骨连结)6骨骼肌1)、人体骨骼肌可分为头颈肌、躯干肌和四肢肌;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一组肌肉的两端分别附着在不同骨上.骨骼肌受神经刺激后有收缩的特性。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15.1动物运动的方式

7
快乐预习感知
互动课堂理解
轻松尝试应用
不同环境中动物的主要运动方式和完成运动的结构
生活环境 主要运动方式 水中 游泳 陆地 爬行、行走、奔跑、跳跃 空中 飞行 参与运动的器官或结构 鳍、蹼等 足、四肢等 翅、翼、翼膜等
每一种动物并不是只有一种运动方式,如,蝗虫既可以在陆地上 跳跃,也可以在空中飞行。无论哪种运动方式都是与它所在的生活 环境相适应的,都具有与这种运动方式相适应的形态结构。运动有 利于动物的存活,有利于生殖和种族的繁衍。
轻松尝试应用 7 8
8.下图是几种动物运动的方式,请填写对应图片中动物的运动方式。
(1)
游泳 ;(2)
飞行
;(3)
爬行
;(4)
跳跃
;(5)
行走 。
17
5
快乐预习感知
互动课堂理解
轻松尝试应用
一
二
三
四
三、飞行是适应更广阔空间生活的运动方式 1.滑翔: 双翅 伸展不动,身体从某一高处向 前下方 飘行, 像滑雪一样顺坡而下,是飞行动物一种 省力 的运动方式。如鹰 等。 2.鼓翼飞行:依靠双翼 快速 、有力地上下扇动空气而获得 上升 和 前进 的动力,是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除了鸟类外, 蝙蝠和许多昆虫也能飞行。
6
快乐预习感知
互动课堂理解
轻松尝试应用
一
二
三
四
四、动物运动的意义 1.动物的运动方式与其 生活环境 相适应。 2.动物的运动可以使动物完成下列活动: (1)获取 食物 ;(2) 逃避 敌害;(3)迁移到 适宜 的栖息场 所;(4)完成 求偶 和 交配 等。 这些都有利于动物的 存活 ,有利于 生殖和繁衍种 族 。
关闭
动物运动的方式

飞行:飞行是鸟类的本能动作。
三、动物在空中的运动方式:
鼓翼:不停地震动翅膀。
知识小结
水中:游泳
动 物 运 动 的 方 式
动物运动的方式 陆地:行走,爬行,奔跑,跳跃
空中:飞行,滑翔
动物运动与环境的关系:总是与栖息地的环境相适应
有利于个体生存
动物运动的意义
有利于种族繁衍
奔跑 行走速度加快时, 某一瞬间四肢都会离开地面. 跳跃 靠后肢的弹跳,使身体腾空运动.
空中:
鼓翼 靠双翼快速,有力地上下扇动空气而获得动力. 飞行 滑翔 双翅左右伸展不动,身体从某一高处向前下方飘
行.
32
一、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
在水中生活的多数动物主要是依靠鳍或蹼 的活动,使身体在水中倒退、漂浮、滑行、 游泳。
二、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
马 陆
蜈 蚣
爬行:靠附肢的后推或前爬
二、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
大 象
狗
行走:用四肢将身体支撑起来,并通过四 肢的交替前伸和后蹬使整个身体向前运动。
二、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
袋 鼠
鸵鸟 跳跃:后肢强壮、发达,可以使整 个身体弹起来,跨越较大的距离。
二、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
动物的运动方式
动物的栖息环境可以分为水、陆地和 空中三大类,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 其运动方式表现出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 象。
动物的运动方式(主要)
水中:
游泳 适应水环境的运动方式.
爬行 靠肌肉收缩或附肢的运动把贴近地面的身体
推向前进.
陆地:
行走 用四肢将身体支撑起来,通过四肢的交替前伸
和后蹬向前运动.
奔跑中的马
奔跑中的老虎 奔跑:当行走速度加快时,在某 一瞬间会离开地面,身体腾空。
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5.1练习及答案(3份)

第15章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同步练习1、草履虫借助()运动;而蝙蝠的运动器官则是()A、刚毛B、纤毛C、翼膜D、翅膀2、动物通过各自特有的运动方式,可以()A、主动出击获取食物B、完成求偶、交配,利于生殖和繁衍种族C、逃避敌害利于存活D、以上三项均能3、鸵鸟是草原上的一种大型鸟,请说出它的运动器官和运动方式是()A、翅膀、奔跑B、下肢、飞行C、翅膀、飞行D、下肢、奔跑4、下列动物中,运动方式都相同的一组是()A、蝗虫、章鱼、袋鼠B、家燕、飞蛾、企鹅C、狗、猫、大象D、蝙蝠、青蛙、袋鼠5、水生动物的运动方式形形色色,其主要的运动方式是()A、游泳B、爬行C、行走D、飞行6、鱼的体形大多呈纺缍形,这有利于()A、增大浮力B、减少阻力C、减少浮力D、增大阻力7、下列除哪项外都是青蛙的运动方式()A、跳跃B、行走C、爬行D、游泳8、动物运动的意义是()A、有利于进化和争得配偶B、有利于寻找食物和依赖环境C、有利于冬眠和渡过寒冬D、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9、草履虫的运动方式为()A行走B爬行C游泳D漂浮10、善于奔跑的猎豹、狮子等动物适宜在生活在()A开阔的大草原上B茂密的森林中C沼泽地中D崇山峻岭中1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里描述了动物的那些运动方式()A跳跃、爬行 B.奔跑、蠕动 C.飞行、游泳 D.行走、跳跃12、(2009福州)蚯蚓的运动方式是()A.奔跑B.蠕动C.行走D.飞行13、连线题将下列动物与它们的运动方式用线连接起来:①草鱼A、行走②蜈蚣B、游泳③狼狗C、爬行④袋鼠D、飞行⑤蝴蝶E、跳跃第15章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同步练习参考答案1 B C2 D3 D4 C5 A6 B7 B8 D9 C 10 A11 C 12 B13. ①草鱼——B、游泳②蜈蚣——C、爬行③狼狗——A、行走④袋鼠——E、跳跃⑤蝴蝶——D、飞行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1.下列除哪项外都是青蛙的运动方式()A、跳跃B、行走C、爬行D、游泳2.动物运动的意义是()A、有利于进化和争得配偶B、有利于寻找食物和依赖环境C、有利于冬眠和渡过寒冬D、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3.(2009福州)蚯蚓的运动方式是()A.奔跑 B.蠕动 C.行走 D.飞行4.(2009恩施)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里有这样一段描写:“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15-1:动物运动的方式

动物运动的意义
• • • • 获取食物 防御、逃避敌害 迁移到适宜的栖息场所 有利于生殖和繁衍种族
二 、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
二 、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
1.爬行
依靠肌肉收缩或附肢运动把贴近地 面的身体推动向前进。
二 、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Biblioteka 二 、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
二 、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
2.行走 3.奔跑
慢步行走时,前后肢交替前伸和后推; 缓慢跑动时,这种交替加快;快速奔跑 时,交替更为加快,甚至跨步时脚不着 地而身体腾起。
big dog
一种军用运输 机器人,模拟 四条腿的动物, 可以行走、奔 跑,像羚羊一 样跳跃,轻松 的走过碎石子, 跨越雪地,就 连在光滑的冰 面上也不会摔 倒……
三 、动物在空中的运动方式
一些大型的鸟类双翅左右伸展不动,从高处向前下 方飘行,叫做 滑翔。
三 、动物在空中的运动方式
三 、动物在空中的运动方式
依靠双翼快速、上下有力的扇动空气而获得上升和 前进的动力,这种运动方式叫鼓翼飞行。
三 、动物在空中的运动方式
生物在空中的运动方式主要是飞行
飞机的起落需要很长的跑道,直升飞机的起落也 要篮球场大小的空地。但是飞行的动物…… 一架波音747飞机运输50吨货物要消耗100吨汽 油,但鸟类在长途飞行中却能充分利用空气的浮 力,时而滑翔,时而鼓翼飞行,非常省力,如果 按鸟类的动力消耗率来算,轻型飞机飞32km仅 需0.5升汽油,而事实上要消耗4升。
二 、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
二 、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
后肢很发达
后腿较长
二 、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
4.跳跃
根据测试,跳蚤跳的高度一般可达它身体的 400倍左右。 吹泡虫跳跃的力量更达到自身体重的414倍。 这样的力量可以将这种微小的昆虫提高到 27英寸(约68.6厘米)的高度。
八年级生物北师大版15.1动物运动的方式

3、说出动物与人造的运动机器(如飞机、 汽车、轮船)的运动有什么异同? 现代的各种交通工具,均需要在一定的工 作条件下才能工作,若在崇山峻岭或沼泽 中则无法工作。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动 物,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其运动器官和 体形都进化得适应某种恶劣环境,并有着 惊人的运动速度。 动物运动需要氧化分解有机物,利用有机 物中贮存的能量;人造机器的运动也需要 能量,这些能量来源于燃料。
2006年9月8日
第15章
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动物运动的方式
新房中学 幽谷百合
一、动物的运动方式 1、水中运动的方式:游泳为主 (漂浮) 2、陆地运动的方式:行走 爬行 奔跑 跳跃 3、空中运动的方式:飞行为主 (滑翔)
草 履 虫
水螅
蚯 蚓
河 蚌
乌
贼
鲫鱼
青
蛙
பைடு நூலகம்蛇
家 鸽
兔
水
母
虾
海
P9思考与练习1、2、3题 (1)①×②√③×④× (2)草履虫——游泳 乌贼——游泳 野鸭——游泳、行走、飞行 游蛇——游泳、爬行 青蛙——游泳、跳跃 蝗虫——爬行、跳跃、飞行 (3)裁判员用眼观察,如果运动员 的两腿出现腾空现象,就判其为犯 规。
课件制作:幽谷百合
龟
天 鹅
鳖
扬子鳄
壁
虎
蟾
蜍
蜈
蚣
蚰
蜒
马
陆
讨论 1、举例说出哪些动物的活动范围比较广 泛? 多数学生认为鸟类和哺乳类动物。 2、动物的运动方式与它们的生活环境 (如水、陆地、空中)有什么关系? 相适应。水中生活的动物一般以游泳为主, 陆地上动物以行走、爬行、奔跑、跳跃为 主,动物在空中以飞行运动为主。
15章动物的运动知识点(全)

第十五章动物的运动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一、生活环境大体分为水、陆、空,不同环境的动物,运动方式表现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
二、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游泳为主1、漂浮运动(非主动运动):水母、海蜇2、倒退运动(生物能动能):水母、乌贼、鱿鱼、扇贝应用:火箭升空3、游泳: ①附肢划水:虾(还能爬行)、海龟②纤毛:草履虫③趾间的蹼:蛙、鹅、鸭、天鹅、野鸭④鳍:鱼(身体呈纺锤形---减小阻力)4、鱼在水中游泳的动力:主要来自躯干和尾部的肌肉收缩,除此还有鳍的摆动和鳃的喷水三、动物在陆地的运动----爬行、行走、奔跑、跳跃1、爬行:靠肌肉收缩或者附肢的运动把贴近地面的身体推向前进举例:*蛇,肌肉收缩拉动鳞片脱离地面,使得身体向前*蜗牛,蜈蚣、蚰蜒、马陆有多对步足区别:蚯蚓是蠕动,因为没有骨骼2、行走:用四肢将身体支撑起来,并通过四肢的交替前伸和后蹬使整个身体向前举例:猫、狗、大象、马区别:人是完全依靠两条腿平衡走路的动物3、奔跑:行走加快时,在某一瞬间四肢都会离开地面,身体腾空举例:狗、豹、鸵鸟4、跳跃:依靠后肢的弹跳,使身体腾空运动举例:青蛙、袋鼠、山雀5、常见森林动物--猴子---攀援蝗虫运动方式:爬行、跳跃、飞行四、动物在空中的运动-----飞行1、飞行方式1)滑翔:能够朝向一定的方向飞行、能够双翅伸展不动、身体从某一高处向前下方飘行、省力滑翔机是一种没有动力装置的飞行器2)鼓翼飞行:是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起飞时:展翅并加速鼓翼降落时:减慢振翅和收翅,并伸出双脚着地2、飞行器官:①鸟-----翼②昆虫----翅③蝙蝠-----翼膜.翼手3、能飞行的特点:身体流线型--减少阻力、发达的胸肌--提供动力、前肢特化成翼4、会飞的都是鸟(❌)如:昆虫、蝙蝠鸟都会飞(❌)如:企鹅、鸵鸟五、动物运动的意义1.获取食物、2.逃避敌害和迁移到适宜的栖息场所3.完成求偶和交配、4.有利于动物的存活、(有利于物种进化,有利于健康(❌)5.有利于生殖和繁衍种族6.扩大了生存空间,增加了利用资源的机会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1.人和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导学互动探究”教案主备教师郭娟八年级上册2014 年 9 月 1 日课题第十五章动物的运动第一节:动物的运动方式课时 2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说出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
2、说明动物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
过程与方法:
1、学会利用各种媒体收集资料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观察动物的不同运动方式,提高观察生物运动现象的能力。
教学
重点不同环境中动物的运动方式。
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运动方式与环境相一致;
2、如何理解运动的意义。
教学流程
新课导入
教学时,先以学生获得的资料为基础,依据教材上的问题展开讨论,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动物的运动方式,不必评价正确与否。
当学生对动物的运动方式作出具体的分类后,要及时地导入水生动物的运动方式的教学。
一方面,通过列举典型的实例帮助学生认识水生动物的运动方式;另一方面,通过相应的类比使学生认识到每种运动都需要一定的动力。
最后,引导学生认识游泳是水中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并启发他们思考水对水中动物运动的影响。
自学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探究
1、“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的教学
①、举例说出哪些动物的活动范围比较广泛?
②、动物的运动方式与它们的生活环境(如水、
陆地、空中)有什么关系?
③、说出动物与人造的运动机器(如飞机、汽车、
轮船)的运动有什么异同?
④、举例说明动物的运动有什么意义?
可以主动改变自己身体的位置,有利于寻找和摄
取食物,有利于迁移到适宜自身生活的环境中,有利
于有效躲避天敌的危害。
2、“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的教学
先鼓励学生描述常见动物的运动方式,然后就
活动问题展开讨论。
无论是陆生动物的哪种运动方
式,都要注重引导学生认识完成运动的器官、运动特
点及其与生活环境相的适应。
①、蜗牛是怎样运动的?
以足部肌肉伸长的部分固定在物体表面,足的其
余部分伸展而前进。
②、为什么龟、鳖等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速度较
慢?
四肢不发达,不能完全将身体抬离地面。
③、当猫、狗、鹿、马等哺乳动物漫步行走时,
四肢是如何变化的?当缓慢跑动时,四肢是如何变化
的?当快速奔跑时,四肢变化又有什么特点?
一条腿举起而离开地面时,它就不再承担体重,
身体重心落在其余三条腿组成的三角形内。
漫步行走时,前后肢交替前伸和后推;缓慢跑动
时,这种交替加快;快速奔跑时,交替更为加快,甚
至跨步时脚不着地而身体腾起。
④、想一想,青蛙、袋鼠等善于跳跃的动物,它
们的身体结构有哪些特点与这种运动方式相适应?
青蛙的后腿较长,能跳到自身长度的12倍;袋
鼠的后肢很发达,能够连续跳跃,最多能跳到自身长
度的5倍远。
①、多数学生认为鸟类和哺
乳类动物。
②、相适应。
水中生活的动
物一般以游泳为主,陆地上动物
以行走、爬行、奔跑、跳跃为主,
动物在空中以飞行运动为主。
③、现代的各种交通工具,均需
要在一定的工作条件下才能工
作,若在崇山峻岭或沼泽中则无
法工作。
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
动物,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其
运动器官和体形都进化得适应
某种恶劣环境,并有着惊人的运
动速度。
学生综合生活经验得出结
论
教学时,先以
学生获得的
资料为基础,
依据教材上
的问题展开
讨论,鼓励学
生用自己的
语言描述动
物的运动方
式,不必评价
正确与否。
当
学生对动物
的运动方式
作出具体的
分类后,要及
时地导入水
生动物的运
动方式的教
学。
最后,引
导学生认识
游泳是水中
动物运动的
主要方式,并
启发他们思
考水对水中
动物运动的
影响。
自学探究
3、“动物在空中的运动方式”的教学
以列举鸟类、昆虫和蝙蝠等实例为主,引导学
生将有关的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认识,尤其是运动方
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以及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适
应。
学生将有关的感性材料上升到
理性认识。
精讲点拨动物的运动方式
1、水中运动的方式:游泳为主(漂浮)
2、陆地运动的方式:行走爬行奔跑跳跃
3、空中运动的方式:飞行为主(滑翔)
训练达标1.陆生动物的运动方式主要有爬行、行走、奔跑和跳跃等。
2.蚯蚓的运动方式是爬行,猫头鹰的运动方式是飞行。
3.动物的运动有利于动物的存活,有利于生殖和繁衍种族。
小结提升动物的运动方式
空中:飞行.水中:游泳,漂浮.陆地:爬行,行走,奔跑,跳跃
爬行:依靠肌肉收缩或者附肢的运动把贴近地面的身体推向前进.
例如:蜗牛,马陆,蛇等
行走:用四肢将身体支撑起来,并通过四肢的交替前伸和后蹬将身体向前运动.例如:猫,狗,牛羊等
奔跑:在某一瞬间四肢都离开地面,出现身体腾空现象,例如:鸵鸟
跳跃:依靠后肢的弹跳使身体腾空运动.例如:蝗虫,青蛙,袋鼠等
▲(各种动物运动方式的课后练习题目)
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种族繁衍都有重要意义。
板书设计
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
一、动物的运动方式
1、水中运动的方式:游泳为主(漂浮)
2、陆地运动的方式:行走爬行奔跑跳跃
3、空中运动的方式:飞行为主(滑翔)
二、动物运动的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三、动物运动的意义
1、有利于个体生存
2、有利于种族繁衍
教学反思
通过安排学生收集有关动物运动方式资料的活动,培养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方法;并通过对现有资料的讨论,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勇于参与班级活动,积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