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视听语言分析汇总
从《肖申克的救赎》浅析影视语言艺术的重要性

从《肖申克的救赎》浅析影视语言艺术的重要性语言是人与外界产生沟通的媒介,其重要性应是不言而喻的。
而语言艺术更是在现今科技与娱乐文化高度发达的世界中急待研究和理解的。
“有时候一句经典台词,能比大场面下的视觉冲击,更能触动观众的内心。
这种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
”导演弗兰克·达拉邦特说,“许多年之后,电影中的一些场景会被观众渐渐淡忘,但是总有那么一两句对白会被津津乐道.....”他正是经典影片《肖申克的救赎》的导演,接下来让我们从影片中找寻语言艺术的魅力。
本片围绕“救赎”二字开展。
主人公安迪被指控杀死了妻子和情人而入狱,原本就是无罪的、冤枉的。
但既然是“救赎”,那我们不得不提到贯穿全线的三次“救赎”。
第一次是安迪帮助狱警HADLEY逃税,为狱友赢得每人3瓶啤酒的奖励。
第二次则是片中最为精彩的一部分,安迪在狱警办公室放“费加罗的婚礼”。
这个片段看似平静如水,但实则激情四射,杀伤力极强,仿佛监狱中的人在此时此刻插上羽翼飞过高墙,获得新生。
第三次,安迪为监狱建立了一个图书馆。
他坚持六年写信,在入狱的第二个十年,图书馆落成。
这个胜利对于肖申克监狱的人们来说,影响是深远的。
这三次救赎,就像是一部《圣经》,给人一种看破红尘的感觉,安迪如同上帝一样,拯救自己也拯救着等待“救赎”的人们。
其中,关于自由和希望,是安迪和瑞德精彩对白中最令人思考的问题。
“懦怯囚禁人的灵魂,希望可以令你感受自由。
强者自救,圣者渡人。
”他告诉我们,追求自由和希望的人是不会被黑暗的现实击倒的。
“怯懦”需要“坚强”救赎,而“希望”可以感受“自由”,只是感受,只有在你成为“强者”后才能自救,成为“圣者”就能渡人。
安迪就像是上帝派来人间地狱的使者,既能自救、也能渡人。
如,安迪在越狱成功后,瑞德走出Norton自杀的那间房的时候,告别那句“HIS JUDGMENT COMETH AND THAT RIGHT SOON.”,其实就是瑞德重获新生、是安迪“渡人”的最好表现。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二、图像分析:视觉元素的运用
在《肖申克的救赎》中,导演巧妙地运用了视觉元素来传达主题和情感。在影 片的开头,导演用灰暗的色调和摄影技巧表现了安迪在法庭上被宣判有罪的场 景,这种视觉效果深深地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对个人自由的压制。
此外,影片中的许多场景都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例如,安迪挖掘通向自由的 隧道,是对内心渴望自由的具象化;瑞德在影片结尾处看到安迪留下的信,象 征着他们友谊的延续和对自由的追求。这些图像元素与影片的主题紧密相连, 使观众对影片产生深刻的共鸣。
2、非语言模态的协同作用
除了语言模态之外,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字幕翻译还需要注重非语言模态的 协同作用。例如,字幕的字体、颜色、位置等都会影响到观众的理解和接受程 度。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考虑如何将这些因素调整到最佳状态,以实现最 佳传播效果。
三、结论
综上所述,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下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字幕翻译需要充分 考虑各种模态的协同作用。通过转换与适应语言模态和非语言模态,译者在保 证准确传达原文情感与内涵的也需要考虑到目标观众的文化背景和观影习惯。 只有这样,才能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电影作品。
二、多模态话语分析在电影《肖 申克的救赎》字幕翻译中的应用
1、语言模态的转换与适应
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字幕翻译中,语言模态的转换与适应是关键。原作 中的语言风格、语气和语境等都需要被准确地传达。例如,原作中人物使用的 比喻、隐喻等修辞手法,需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进行相应的转换。同时,由于 电影是视听艺术,字幕翻译也需要考虑如何与图像、声音等其他模态配合。
一、话语分析:人物与社会的冲 突
《肖申克的救赎》以银行家安迪杜佛兰为主角,讲述了他在面对不公正的指控 和监狱的压迫时,如何坚守信念并最终实现自我救赎的故事。影片中的话语是 传达人物内心情感和冲突的重要手段。
得救之道(肖生科的救赎之视听语言赏析)

“得救之道”救不了的人——《肖申克的救赎》中监狱长的人物分析在《肖申克的救赎》中,几乎每个演员的演技都到了炉火纯青,相当精湛。
或许大家会较多的把眼光放在由蒂姆·罗宾斯扮演的主角安迪身上,以及男二号由摩根·弗里曼扮演的瑞德身上。
但是,我感觉由鲍勃·冈顿扮演的那个反面人物——监狱长,是不可忽视的,能引起观众的很多深思。
我愿意称他为:“得救之道”救不了的人。
本片中监狱长应该是交重要的配角,他的每一次出场都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他第一次出场是给新进监狱的那些犯人训话,在说到监狱的规则时,第一条是“不得亵渎上帝”。
这张图片是他说:“我相信的只有两样东西,纪律和圣经”他手里拿着圣经,嘴上说着法律,俨然一副公正无私的圣徒。
但是,在这段中,一犯人问到什么时候吃饭时却是一顿毒打,中间值得一提的是,他只是一个眼神的斜视,看守长就开始进行毒打这一动作,可见二人是心照不宣并且这一行为也是经常发生。
微微显示了他的独裁性。
此时,纪律和圣经第一次和独裁、虚伪有了微妙的联系和对比。
他第一次和安迪单独见面时,是在检查牢房。
表面上是检查,实则是得知安迪帮看守长逃税后,借此审视安迪,打算让他帮自己做事。
其中的对话和动作也值得一提。
手上依然拿着圣经。
说到自己最喜欢的是:“我是世界的光,跟随我就不会步入黑暗,而能得到生命的光”,我在想,他是不是在暗示让安迪跟着他混呢?在再加上他允许安迪挂着性感美女的海报,拉拢之心尽显荧幕。
在离开时,把圣经还给安迪是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救赎之道就再在其中”。
此时,圣经第二次和虚伪、独裁在同一画面内。
接着,他果然把安迪交到了办公室,而在安迪进去后,摄影机给墙上的那副写着圣经中名言的挂画一个特写“主的审判迅速降临”。
其实,这幅画为监狱长以后的行为提供了媒介,也起到了铺垫下文的故事。
连办公室里监狱长都挂着圣经名言,而此时与安迪却做着见不得人的交易,威逼利诱安迪帮她做事。
此时,圣经又和这个虚伪的独判者在一起。
电影作品分析:《肖申克的救赎》

《肖申克的救赎》一,镜头,景别,色彩,蒙太奇等方面分析。
影片开始的背景音乐叫If I Didnˊt Care ,音乐一直响在开头男主角的回忆当中影片开始的字幕是黑底白字,出现的第一个场景是晚上,也是黑色的,两个白色的路灯出现在兴趣线上。
和开始的字幕相似。
并且开头先黑场,然后以淡入出现场景。
镜头中一直有开始的那首音乐,交代完当时的环境及场景后,出现话外音。
话外音出现后,镜头转到现实,男主角在法庭上被庭审。
安迪说到他的妻子去跟昆丁混在一起时,画面直接切出那两个人在一起的场面。
这是叫板式蒙太奇。
现实与回忆的交叉出现,叫板式蒙太奇。
当法官说完判安迪无期徒刑,为两位死者偿命时,安迪精神上受到打击,他闭上眼睛的时候出现了黑场镜头,一是表现安迪闭上眼睛后眼前一片漆黑,反映出他当时完全绝望的处境,二是为了转接到下一画面,起到转场的作用瑞德第一次被问到假释情况时表现出了很慌乱的表情,手里攥着帽子,看起来很紧张。
从这也能预测出他的假释会被驳回。
在这里引入瑞德这一主要人物,是要通过他内心世界的独白,展开后面事情的发展,及安迪是新生活。
这是第一次出现烟,烟是这部影片的一个符号。
以后还会出现很多次。
烟是可以麻痹思想,减轻压力的东西,在监狱中,犯人们更需要这些。
反应出监狱中犯人们被压怕、被奴役,他们感到非常的压抑。
这时候的画面想起了一阵急促的警报声,刺耳的声音揪起了监狱里所有人的心。
瑞德的表情使观众感到一丝不安。
这是影片总最长的一个长镜头。
长镜头1,交代了环境;2,这里的长镜头也表现了安迪从一个自由的、美好的世界进入到一个无自由、无希望的世界的痛苦的;3,表现了牢狱生活的漫长、痛苦。
这是以犯人的视觉拍的镜头。
这是他们刚来到监狱,从镜头中可以看出他们进入的是一个大笼子,是一个束缚自由,湮灭希望的大笼子。
这里又一次出现了符号“烟”,他们用烟作为赌注。
“烟”也作为一种消遣的东西。
当安迪听到全部回房,准备点名时,抬起头看着天空,画面中天空渐渐变小,黑色部分渐渐覆盖整个画面,表现了安迪的自由天空一去不复返,他将面对的是监狱里黑暗的、没有一丝希望的生活。
《肖申克的救赎》视听语言分析教学内容

《肖申克的救赎》视听语言分析教学内容《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由弗兰克·达拉邦特执导的电影,根据斯蒂芬·金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
该电影讲述了主人公安迪·杜弗雷恩在肖申克监狱中的生活和个人成长,以及他与友人红和他们的朋友们一起建立了一种真正的人生意义。
本次视听语言分析教学的内容将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电影概述:简要介绍《肖申克的救赎》的故事情节和主题,引发学生对电影的兴趣。
2.角色分析:介绍主要角色安迪、红和其他服刑人员的形象、性格特点和发展变化,并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
3.文化背景:讲解电影中所展示的美国监狱体系和社会制度,以及其中所体现的社会问题和人性的探讨。
4.美学分析:剖析电影的导演技巧、摄影/视觉效果和音乐运用等方面,探讨这些因素对电影的情节和氛围的影响。
5.言语表达:学习和分析电影中的经典台词和情节,探讨它们所传递的情感和主题,并在课堂上进行相关的表达训练。
教学方法可以采用多样化的形式,如通过展示电影片段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或让学生阅读剧本和小说的片段,进行语言解读和对比分析。
同时,课堂上还可以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让学生分析角色关系和电影的主题等,并就相关问题展开辩论。
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观看其他与社会问题和人性探讨相关的电影作品,与《肖申克的救赎》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电影中的主题和内涵。
教学目标包括提高学生的视听分析能力、批判思考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通过对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文化背景和人物形象,理解社会问题和人性的复杂性,并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和文化包容性。
经典片段赏析分析

经典片段赏析分析经典片段是电影中最精彩、最令人难忘的部分,它们往往代表着电影的精髓和核心。
经典片段可以是一段对话、一场戏剧性的转折、一个动作场景或者一段音乐,它们深深地影响着观众,成为电影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部分。
在本文中,我们将通过分析几个经典片段,探讨它们的魅力所在以及对电影整体的意义。
第一个片段来自《肖申克的救赎》中的一场经典对话。
在这个片段中,主人公安迪与监狱长进行了一场对话,监狱长试图让安迪承认自己的罪行,但安迪却以一种聪明、机智的方式回应了监狱长的质问。
这个对话展现了安迪的智慧和坚韧,同时也暗示了他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监狱体制的不满。
这段对话不仅展现了安迪的性格特点,也为整个电影的主题——希望与自由,铺设了基础。
通过这段对话,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安迪的内心世界,也对整个故事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个片段来自《阿甘正传》中的一场经典场景。
在这个片段中,阿甘跑着跑着突然停下来,对着镜头说,“我要回家了。
”这个简单的一句台词却道出了整个故事的主题,也展现了阿甘的内心世界。
阿甘一直在追寻着自己的梦想,但在这一刻,他意识到自己最渴望的还是回到家乡,回到最真实的自己。
这个片段通过简单的一句台词,深刻地揭示了主人公的内心挣扎和成长,也为整个故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观众在这一刻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阿甘的内心世界,也对整个故事的走向产生了更深的思考。
第三个片段来自《教父》中的一场经典场景。
在这个片段中,教父迈克尔·柯里昂参加了自己的侄子的洗礼仪式,而与此同时,他的手下们在城市各处展开了一系列的谋杀行动。
这个片段通过交叉剪辑的手法,将教父的家庭与黑帮的暴力联系在一起,展现了教父这个角色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在这个片段中,教父既是一个慈爱的家庭主人,也是一个冷酷的黑帮头目,他在家庭与黑帮之间游走,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矛盾。
这个片段不仅展现了教父这个角色的复杂性,也为整个故事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观众在这一刻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教父的内心挣扎和矛盾,也对整个故事的走向产生了更深的思考。
《肖申克的救赎》视听语言分析汇总

《肖申克的救赎》视听语言分析汇总视听语言在电影中起着重要而多样化的作用,通过视觉和听觉手段将观众引入故事情境。
以下是几个方面的视听语言分析汇总:1.摄影和构图:《肖申克的救赎》使用了多种摄影技巧来表达不同的情绪和主题。
例如,一开始的镜头运用了大量的长镜头,突出了肖申克监狱的庞大和冷酷,以及主人公安迪的孤独和无助。
再例如,随着剧情的发展,电影中的色彩逐渐从暗淡的蓝色和灰色变为明亮的黄色,表示了希望和自由的到来。
2.音效和配乐:电影中的音效选取非常精确,对于营造氛围和情感起着重要的作用。
监狱门关闭时发出的巨大声音传达了监狱的压抑和恐怖。
此外,电影的配乐也非常出色,通过音乐的选择和运用来强化剧情和情感。
例如,电影最后的重返自由镜头中,配乐《乡愁》的使用非常激励人心,增加了观众的情感共鸣。
3.对话和台词:电影中的对话以及台词的选取非常生动而有力。
主要角色之间对话精炼而充满力量,表达了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
例如,安迪在与瑞德的对话中说:“希望是危险的东西,它可以让你越狱”。
这句台词体现了安迪对于希望的理解和他面对困境的态度。
4.肖申克监狱的符号语言:电影中的肖申克监狱本身也是一种符号语言的体现。
监狱的高墙和铁丝网代表着囚禁和束缚,而主人公通过聪明才智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逃离了这种困境,实现了自由。
监狱的符号也反映了社会中不公正和压抑的存在,电影通过主人公的故事探讨了人性和自由的意义。
总结起来,《肖申克的救赎》通过精心设计的视听语言,成功地传递了友谊、希望和自由的主题。
摄影和构图、音效和配乐、对话和台词,以及肖申克监狱的符号语言都为观众提供了一个深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这些视听语言的运用使电影成为了一部经典的影片,并深深地打动了观众的心灵。
2023年最新的肖生克的救赎视听语言

2023年最新的肖生克的救赎视听语言《肖生克的救赎》有感三篇《肖生克的救赎》有感一安迪对自由和希望的追求是最令人赞赏的,对他来说即便只是片刻的心灵上的自由也是很珍贵的,为此他让狱友们喝上了本不可能喝到的冰啤酒;他坚持刻石头,即便进狱也没有抛弃自己的兴趣;为了重温音乐的美好,他不惜违反监狱的规则而被独自监禁2个星期;为了建立图书馆坚持每2个星期写一封信,6年不间断;为越狱,19年靠一根小小的铁锤挖除了一条地道。
这一切,无一部体现了他对自由的追求。
安迪也是一个极为聪明的人,他懂得利用一切资源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他用他的智慧改变了监狱里的一切,同时也是很多人得到了心灵的救赎。
瑞德是此部电影另一重要人物,而电影正是以他的角度来讲述安迪的一切的。
如果没有安迪的出现,也许瑞德会步上老布的后尘。
然安迪不仅解救了自己,更是解救了瑞德以及监狱里的很多人。
而瑞德的存在也是安迪最终越狱成功的重要媒介之一。
瑞德和老布的例子也让我们认识到体制化的可怕,人一旦体制化了,那么一旦他离开了这个体制就会活不下去。
影片主要是要告诉我们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不要放弃希望,只要自己坚持下去,总有一天是能够守得云开见月明的。
正如安迪一步一步用自己的行动来救赎着众人,同时也解救了自己,最终让自己生活在自由的世界里。
观看这部影片,我们学习到了无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我们都不应该放弃自己的希望,只有坚持下去,总有一天是能成功的。
《肖生克的救赎》有感二不是每一朵花都可以结出果实,但每一颗果实都曾是一朵花。
在一个朋友的建议下,我看了《肖申克的救赎》。
之所以给我推荐这个片子,是因为我向他抱怨自己的专业不好,学习没动力,上大学前许下的诺言也正在秋风中飘零。
在肖申克里,狱警们就想判你一个终身监禁。
随便打死人、贪污受贿的现象每时每刻都可能发生。
可以这样说:肖申克就是地狱。
当你进入了这么一个地方,目睹了一切的罪恶,是否还有勇气去想离开(逃跑)呢人是可以被环境化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肖申克的救赎》视听语言分析《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引人深思的经典影片。
影片围绕主人公安迪从被误判入狱,到在狱中的自我救赎,最后逃离肖申克的主线,讲述了发生在不同的人物身上有关救赎的故事。
在这部影片中,最让我为之动容的场景有这样几个:安迪被送入肖申克的第一天;安迪和他的狱友们在屋顶享用啤酒;老布鲁克斯从出狱到自杀;安迪播放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安迪企图为自己洗清冤屈而被拒绝后的几近崩溃;安迪逃离肖申克重获自由;瑞德的忏悔与老朋友重逢。
下面将分别讲述我对这些场景的理解。
安迪被送入肖申克的第一天:当背景音乐响起,映入眼帘的是似堡垒一般的肖申克监狱,以及缓缓驶来的囚车。
画面的冷色处理,悲伤的Shawshank Prison配乐,让人感到冬天般的彻骨寒冷,以及发自内心的恐惧。
此后,镜头越过囚车,对肖申克监狱进行航拍,高耸的围墙使肖申克看上去阴森而固若金汤;监狱的旗帜被寒风猛烈地撕扯,竟是画面里唯一看上去不是死气沉沉的事物。
整个场景压抑到了极限,肖申克成功地震慑住了每一个人。
之后画面再次回到囚车,这是囚犯们已经聚拢过来,场面变得嘈杂而混乱。
经历了没有人性的例行公事,一直毫无表情的安迪到了自己的囚室,当栅门关上的一刹那,甚至作为观众的我都感受到一种真正的绝望——再也回不去了,并且,前面的路无疑通往地狱。
有囚犯无法承受肖申克的压抑,终于崩溃;然而整个晚上,安迪都没有吭过一声——然而正是这种沉默,更让人体会到那种无边的黑暗与无助。
安迪和他的狱友们在屋顶享用啤酒:安迪帮助狱警成功逃税,按约定,在一个完工后的早上,狱友们喝上了肖申克有史以来最严苛的狱警提供的啤酒。
暖色的背景下,舒缓动人的背景乐响起,没有人出声,只有瑞德的旁白;所有人都自在的饮着啤酒,体会着难得的惬意。
引用影片的台词:“We sat and drank with the sun on our shoulders, and felt like free men. We could'a been tarring the roof of one of our own houses. We镜头摇向安迪,这时的安迪,只是静静地坐在地上——第一次隐隐were the Lords of all Creation.”...地露出了笑容……整个场景一直持续在泛红的暖色调下,让人感到了久违的暖意。
在肖申克,这样的画面,对于我们来说,就足以让人满足和体会幸福——无疑只是片刻。
然而毕竟,这一段情节给了作为观众的我们一个喘息的时间,让人把一直以来的压抑感觉暂时的放下了。
老布鲁克斯从出狱到自杀:在影片中设置老布鲁克斯这个人物是《肖申克的救赎》最成功的地方之一。
老布在肖申克呆了50年的时间,将如此苍老的他赶出肖申克,无疑把人逼入绝境。
老布在故事中一直是那么和善平和的一个人,所以当画面突然切换到手持匕首的他挟持海伍德的时候,给人的心理冲击会如此强烈。
之后,在老布缓缓松手到痛苦地掩面而泣的过程中,镜头一直没有移动——当一个满脸皱纹的老人直接在你面前表现出他的无助,没有人的心情可以保持平静。
再接下来,老布放走了自己一直照顾的乌鸦杰克,当他对乌鸦强调了两次: “you’re free.”,这使那种悲伤的情绪被放到了最大化——他完成了对杰克的救赎;但是对于自己,他是在告诉自己这个残酷的事实,他自由了,在被囚禁了50年,变成一个风干的老头之后。
叙事性的背景音乐响起,就这样老布开始了“自由”的新生活。
此处一直伴随他自己的旁白,让我们感受到一个老者的孤独与恐惧。
最后的悲剧是在意料之中的,”BROOKS WAS HERE”。
老布的悲剧是一个社会的悲剧,让人无法释怀,这时的情绪重又跌落到谷底。
安迪播放歌剧《费加罗的婚礼》:这一部分是整个影片中最为激情四射的华彩段落,也使故事达到高潮。
安迪在狱警的办公室里,打开扩音器,播放歌剧《费加罗的婚礼》。
当宛转悠扬的歌声在广场上空飘荡,镜头上摇,俯拍人群;之后又回到人群中,大幅度的进行移拍。
这时我们看到,所有的人都停下了手头的工作,没有一个人喧哗——甚至没有人发出一点声音,大家全都静静地驻立着,听着。
这时的肖申克甚至不像是一个监狱了。
画面中的囚犯们,眼中有一种惊奇的神情——似乎听得出了神,可以想象到他们脑海中两个久违到陌生的字正慢慢浮现——自由。
这一个段落讲述的是安迪对于狱友们的救赎。
从《费加罗的婚礼》中传达出的是自由与希望,借用影片中的台词:“It was like some beautiful bird flapped into our drab little cage and made these walls dissolve away...”安迪企图为自己洗清冤屈而被拒绝后的几近崩溃:安迪从年轻的囚犯汤米那里得知了妻子被杀以及自己含冤入狱的真相,我们看到,他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痛苦的神情,这对他来讲实在太残忍了。
之后安迪冲进了典狱长的办公室,我们听到了一段戏剧性的对话。
画面上不断切换两人的单人镜头,接近主观机位的视角显示出两人的冲突;出于各自的利益,话不投机在所难免。
当安迪被狱警拽出去的时候,我们听到了他撕心裂肺的呼喊:“It’s my life!…”安迪一直以来的从容不迫在此刻被内心的极度痛苦与焦灼所替代。
这个段落展现了典狱长最为丑恶的嘴脸,让人前所未有的看清了肖申克的丑恶,司法的丑恶;让人的内心同时被安迪的吼声撕裂,感受到了与他一样的绝望与崩溃。
一个月的禁闭,画面上的安迪憔悴而意志消沉;然而重观影片,我们意识到,这时的安迪已经决定了下一步的去向。
安迪逃离肖申克重获自由:安迪在典狱长的办公室里表现的与平时无异——我们是从典狱长的视角来观察的。
所以,当在熄灯后的囚室中,安迪表情凝重地摸索出一根六英尺的麻绳,让人的心突然被提了起来。
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的一夜,这时瑞德旁白:“That’s was the longest night of my life.”——我们所有人都与他持有同样的担忧。
例行公事的清点人数,瑞德和狱警同时发现安迪的缺席,让人不禁倒抽了一口——安迪消失了。
典狱长最终发现了“拉奎尔的小秘密”,此刻,影片进入了最后的高潮。
画面开始以闪回的方式展现,伴随着瑞德的旁白,我们得知了全部的真相。
这时的故事节奏要比影片任何时候都快,好像我们也同安迪一起,逃离了肖申克,逃离了那种压抑的心情。
画面闪回到安迪越狱的夜晚,他的每一步都显示出他的精心策划;他终于从管道中挣扎着爬出,跃入水中;当安迪在雨中仰望头,我们听到了他解脱的笑声——这时镜头上摇,以垂直俯拍的视角,让人同样被那种解脱的喜悦所冲击。
从这一刻起,影片再也没有回到之前的压抑氛围中去了。
瑞德的忏悔与老朋友重逢:瑞德第三次例行公事的申请假释,然而这一次,我们听到的不是改过自新之类,而是他对自己曾经犯下的罪行的忏悔。
他后悔自己当年的冲动——并不是为自己所受的惩罚;他被假释出狱了。
瑞德出狱的场景让我们想起了老布鲁克斯,片刻的忧伤让人感到物是人非。
瑞德依照安迪留给他的话,到了边境。
随着瑞德的视线,我们一起与安迪重逢了,这时的画面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明亮色调;安迪已不再年轻,然而,重获自由的他看上去生活的极其悠游自在。
镜头慢慢远离,画面最终定格在阳光下,海滩上,两个重逢相拥的老朋友身上。
《肖申克的救赎》之经典不仅仅在于让人理解到心灵的救赎,反思人生;同时也在于它的拍摄手法的老到高超。
影片牢牢地控制了观众的情绪,将人的思绪深深地吸引进来,看完影片,有一种感动触动内心。
试听语言分析:①②③④这四幅画面主要贯穿一条线索,那就是安迪被判依次终生监禁两次。
并且这四幅画面运用特写近景的镜头。
图一(00:03:41)主体物接近黄金分割线,并以近景的方式表现监察官激切并肯定的认为偷情的两人是被安迪杀死的。
突出的刻画一个监察官的动作幅度,并推动故事情节的进一步发展。
监察官以自己想象就判决刑法,决定一个人的后生。
在这里监察官拿着枪给安迪看并用一双很肯定及很确定的眼神告诉我们是安迪杀死偷情的两人,并且有一些愤怒。
图二(00:05:54) 主要写出偷情的两人的自娱,运用特写表现偷情者的娱乐心情,并细致的刻画两人的动作及精神上的享受。
运用一系列的拉伸镜头来拍摄这两个偷情人的动作,并且运用一个过肩镜头拍摄怒主人公,女主人公的表情让我们感到他在享受,在一个和自己男人都没这样的女人真是有些低劣,突出的写出他俩得感情超越了女主人公与安迪得情感,并从反面表现出男人必须要把事业和老婆兼顾,不能只顾一方面。
也很细腻的告诉人们他们做的事情导致别人的痛苦,并让人感到他们的狂妄。
这样的情形导致安迪冤枉判处终身监禁。
图三(00:04:41)这个特写镜头运用得别致而细腻,拍摄的微小的局部来表现安迪的心理活动,似乎很传神的给看者一种遐想,给人一种悬疑。
这特写运用安迪左手上的枪支和大腿上的子弹加上右手上一瓶小酒来表现安迪矛盾的心理,左手上的枪支放得很松懈,体现安迪的不知所措,不是出于本意的想法,微微瘀血颤动;右手上的酒瓶似乎挪动着用了很大的力气放到嘴边。
并从反面写出安迪对女主人公还是很有爱意的。
图四(00:05:49)恰到好处的运用一个左右的黄金比例,写出主体没有居中,突出的色调集中在安迪的身上,主体实,背景虚,有一种特写的感觉,但却是近景描写。
这幅近景集中表现在安迪的脸上,从镜头的远处逐渐移向安迪的脸上,给看者的重心从观众到安迪,并使安迪的头逐渐向上移动,带着有种不安,他的眼神更加犀利了些,眼里带着无尽的绝望,被冤枉的心理更加悲愤,沉重,感觉到自己人生的黑暗。
这四幅画面被摄影师拍得别致,镜头的穿插运用蒙太奇。
在我的理解里这四幅画面运用了平行式,以女主人公和男的偷情的镜头转换到安迪在车上拿枪支、喝酒,然后下车瓶子被摔碎在到安迪在法庭上被法官刑事问罪,这几画面中相互补充、彼此烘托,省略了大量过程,节省时间,以偷情两人导致安迪的行动,安迪的行为导致在法庭的审判。
在这里安迪的环境主要以黑色为主,这样给看者一种悬疑,并且使气氛更加紧张,加深安迪内心的矛盾和安迪与刑事责任的矛盾,这些图片中大多以黑色为主和少数灰色,衬托出安迪人生的黑暗即将来临,他的后半生将在黑暗中度过。
①②这两幅画面以全景到近景的描写,以肖申克监狱里的旧人嘲讽新来的人的高兴,并表现出监狱的牢固和大,戒备森严,旧人的嘲笑,为下文新人被旧人所欺负作铺垫。
图一(00:11:21)以安迪进来时的胆怯,害怕,使安迪感觉很无助,有想逃避却又无能的感觉。
图二(00:12:32)接着写到安迪面对即将进入自己的那一扇牢门时,对于肖申克本座监狱的牢不可破,影片早在开头时份,就接连不断的几个技巧高超的正打反打拍摄,又是高的俯角,又是低的仰角。
以安迪仰望的看着大门的上方,好像突然有种精神支持着自己,但心里却在想这监狱的牢而大,该怎么做一样,这里以安迪的眼神告诉我们他有想法,不愿在牢里颓废,还是向往自由,只要有意念,自己有“希望”,就有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