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应用的研究
风险导向审计在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1392023年23期 (8月中旬)审计研究摘要: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经济社会呈现出高质的发展态势,金融市场也在稳步发展当中,这给商业银行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但不可否认的是,也带来了一定影响。
商业银行需要面对更加复杂的内、外部环境,这就要求银行的内部审计工作以及管理控制工作必须具有极高的质量,因此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审计工作主要的发展方向。
本文主要对风险导向审计在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中的运用进行详细分析,以作参考。
关键词:风险导向审计;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运用新时代背景之下,各个行业都在紧随时代发展的脚步向着更好的方向所发展,商业银行同样如此。
现如今银行面临的环境复杂且多变,商业银行需要结合自身真实发展情况与特点,制定出更加科学的经营方法与策略,才能够更好地进行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工作。
这就要求银行内部的审计工作人员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作用,以主动、积极的态度完成风险导向工作,为商业银行更好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也为银行在未来获得更好前景保驾护航。
基于此,本文下面主要对风险导向审计在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当中的运用展开深入探讨。
一、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概述 (一)相关理论20世纪50年代,风险管理工作理论主要应用于保险领域,在社会全面发展的背景之下,经济领域发展的具体形式愈发复杂,风险管理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
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内部应用的风险管理理论需要结合银行内部管理工作中所提出来的要求,针对日常经营过程中没有办法识别的风险、问题,采用集中的方式进行管理,为企业的良性发展提供助力,尤其是内部审计工作,因其可以将各种风险因素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中,降低和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二)原则风险导向审计工作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其一,谨慎性。
审计工作人员参与到工作过程当中去之后,必须要秉承认真负责的态度,绝不可以粗心大意、敷衍了事,并且需要密切关注被审计工作人员是否存在重大风险问题。
其二,独立性。
遵循独立性原则是保证内部审计工作展开过程更加的顺利的前提,公司内部审计部门需要深化独立指导原则,并将其真正的落实到各项工作当中去,防止与被审计工作人员之间发生利益方面的关系。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我国的应用研究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我国的应用研究
李 晓春 高维红 李艳 萍
( 滁州学院监审处 安徽 滁州 2 9 0 ) 30 0 摘要 : 风险导向 内部审计是一种关注和控 制组织风险 , 帮助组 织增加价值 的新 的 内部 审计模 式。 本文对 风 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研 究现状 、 理论和社会基础进行 了研 究 , 对我 国实行风 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必要性和难点 进行 了探讨 , 并就该 审计模式在我 国的应 用提 出了相关建议 。 关键词 :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推广 研 究
风险导向内 ( ) 一 风险导向内 部审计研究现状 19 ̄,A 96 I 研究基金会为了建立统一的内部审计全球性框架, I 发布了《 部审计的未来 : 内 特尔菲研
一
、
究》 的报告, 提出要建立注重风险防范、 提供增值服务、 帮助组织实现 目 标的内部审计发展方向。97 I 成立 了一个负责研究内部审计 19年,A I 准则新框架的核心工作/组。 J 根据该小组提交的内部审计职业准则新框架,A 0 1 、 I 在2o年底发布了著名的《 I 内部审计实务标准》 准》 。 认为 内部审计应采用一种系统化、 规范化的方法来对组织的风险管理、 控制及监督过程进行评价, 以提高组织效率 , 实现组织 目 风险导向内 标。
风险导向内 部审计是一种关注和控带组织风险, 0 帮助组织增加价值的新的内 部审计模式。 世纪9年代后半期, 2 O 0 国外学者开始致力于 风险导向内 部审计的研究。0( 后, 20 0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的理论引入我国, 因为与传统被动式的审计模式有突出区别而引起我国学术
和实务界的关注。 如强调审计 目 的为组织增加价值 ; 以实现组织 目 标为 自 身的目 ; 标 关注组织的战略决策 , 用管理层的方式进行思维 ; 强调 审计双方的协作关系 ; 拓展审计范围 , 将风险作为审计焦点; 注重与管理 当 局的伙伴关系 ; 强调审计的“ 客观性和独立性” 兼顾等。 , 当前 风险 导向内部审计在发达国家的内审实践中 日 益得到普遍应用和不断完善 , 但在我国的应用状况却不乐观开始。O 2世纪中 后期, 复杂的 外部环境使得管理者 出现决策失误和控制不 当的概率增加, 决策失
试析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中的应用

试析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中的应用商业银行是金融体系组成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商业银行所具有的特殊的融资结构,以及人们对商业银行的信赖度加深促使商业银行的经营更具有风险性。
上个世纪的90年代后,随着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发展,银行业也逐渐被卷入到交易当中,因而当金融市场出现波动时,银行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从08 年美国的次贷危机所造成的影响来看,商业银行所遭受的内外风险也不小。
要确保银行业的安全,不但要做好银行的监管工作,更应该加强银行内部审计的控制。
商业银行风险多发,不管是从加强风险管理方面还是要解决审计资源紧缺的矛盾问题上看,都需引入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通过引入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克服传统审计存在的问题,对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进行改善,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质量和风险管理水平,这对完善我国银行内部审计体制也有重要的意义。
一、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内涵概述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会计师在掌握企业经营环境和内部制度的基础上,将企业的经营风险和会计报表错误风险作为导向,判断企业财务报表是否存在错报风险,并对财务报表进行实质性的测试最终得出结论的一种审计方法。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导向就是被审计单位中的重大错报风险,对其可能出现的内外部风险因素作评估,以确定审计的重点以及范围。
风险导向审计是适应现代银行高风险形势的一种方法。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把有限的审计资源集中到高风险领域进行合理配置,在提高审计的效率和效果上都有重要作用。
商业银行可以说是一个社会财富管理的中心,但是就是因为处于这样一个中心的位置也使得商业银行成为风险的中心。
因为银行风险防范失误造成的各种银行案件使得商业银行不得不去寻找一种新的防范方式,而且这种防范方式应该是既可以帮助商业银行降低风险又能够降低银行的成本的。
在此形势下,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应运而生。
商业银行现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指商业银行内部的审计人员在审计中通过识别风险、测试压力等方式对审计资源进行优先分配,并分配到银行高风险领域。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的应用探讨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的应用探讨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作为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
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各种风险挑战,如管理不善、成本控制不力、内部腐败等问题。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风险,国有企业迫切需要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引入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理念,以更好地发现、评估和应对各类风险,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本文将探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中的应用,分析其意义和作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概念和意义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指内部审计在执行职能时,将风险管理作为首要任务,以识别、评估和管理企业面临的各类风险为核心内容。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传统内部审计相比,更加注重对企业风险的全面把握和综合分析,不仅关注企业的财务风险,还包括经营风险、合规风险、信息安全风险等多方面的风险。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意义在于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有效应对市场竞争和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挑战,从而保障企业的长期稳健发展。
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引入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有企业作为国家重要的经济支柱,其稳定发展对于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影响。
加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有助于及时发现和预防各类经营风险,提升企业的抗风险能力,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国有企业具有较为复杂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模式,面临的风险也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能够帮助国有企业对各类风险进行全面管理和控制,提升企业整体的风险管理水平,为企业的战略决策和经营活动提供有力支持。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中的应用1.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组织架构和流程设计在国有企业中引入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需要建立健全的组织架构和流程设计。
国有企业应当设立专门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部门,明确部门的职责和权限,配备专业化的人员和技术设备,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高效进行。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的应用探讨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的应用探讨1. 引言1.1 研究背景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的应用探讨引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由于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其管理体制存在着一些缺陷和弊端,如信息不对称、利益冲突等问题。
这些问题给国有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研究如何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应用于国有企业,探讨其在国有企业中的实际操作和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中的应用现状,探讨其对国有企业的益处,并提出国有企业应加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深入应用,以促进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
1.2 研究意义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国家所有制的代表,其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由于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相对官僚化、冗杂,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利益冲突等问题,导致企业经营风险较高。
在国有企业内部建立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能够帮助国有企业识别和评估潜在风险,监督和改善内部控制机制,提升企业管理效能。
其通过系统性的风险评估和控制,实现对企业风险的精准把控,帮助企业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提高企业的经营风险承受能力和管理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研究并深入探讨在国有企业中应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意义和价值,对于促进国有企业改善内部管理、提高运营效率、强化风险管控,进而推动国有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于完善中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提升国有企业运营质量和效益,推动国有企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将产生积极的社会经济效益。
【完成】2. 正文2.1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基本概念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指在内部审计工作中将风险管理作为核心,基于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的理念,通过预防和发现企业涉及业务、财务和合规方面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确保企业的风险管理得到有效实施。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概念:风险识别和评估是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基础。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应用的研究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应用的研究编号:2009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中文)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应用的研究(英文)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Risk-based Auditingin the Public Commercial Banks学院专业行政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职称完成日期目录摘要关键词AbstractKey words引言1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概述 (2)1.1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涵义 (3)1.2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传统内部审计的比较 (3)1.3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特点 (3)1.4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作用 (4)2.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向风险导向型转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4) 2.1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现状的要求 (4)2.2是商业银行加强风险治理的要求 (6)2.3是商业银行突破审计效率的需要 (6)3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应用 (6)3.1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目标定位 (6)3.2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应用范围 (7)3.3 商业银行运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程序 (7)3.3.1商业银行组织目标的评价 (7)3.3.2国有商业银行风险识别与评价 (7)3.3.3编制审计计划 (9)3.3.4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测试 (9)3.3.5内部审计报告 (10)3.3.6后续审计 (10)4.案例研究信用卡业务内部审计 (10)4.1案例背景 (10)4.2审计范围 (11)4.3审计重点 (11)4.4审计程序(如图) (12)4.5案例小结 (12)5 总结 (12)参考文献 (14)致谢 (15)附录 (15)附录一:文献综述 (15)附录二 (17)外文文献一: (17)外文翻译一: (19)外文文献二: (21)外文翻译二: (24)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应用的研究摘要:伴随着金融全球化的进程和金融创新的广泛应用,银行风险日益加大,国有商业银行急需通过内部审计来强化风险管理,而目前的审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风险管理的要求,所以内部审计亟待向风险导向内审过渡。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中的运用一、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概念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是一种基于风险管理理念的内部审计方法。
它将风险视为内部审计的核心,以风险为导向,通过识别、评估和监控风险,来确保内部审计的有效性和全面性。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将审计的焦点从传统的合规性和程序执行上转向了风险的识别和管理,注重发现和解决对商业银行经营活动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风险,促使内部审计更加贴近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需求。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 风险导向。
审计工作以风险为导向,强调风险识别、评估和管理,确保内部审计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2. 独立性和客观性。
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时要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不受外部干扰和影响,确保审计结论的客观准确。
3. 综合性和全面性。
审计工作要综合考虑商业银行的整体风险情况,全面覆盖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和活动。
4. 风险管理。
审计工作要关注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情况,发现风险隐患并提出改进意见,帮助商业银行加强风险防范和管理。
1. 风险识别和评估。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强调审计工作的风险导向,审计人员要通过风险识别和评估,全面了解商业银行的风险情况。
在审计过程中,要对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和活动进行风险评估,识别可能对商业银行产生重大影响的风险,为商业银行提供风险防范的建议和意见。
2.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评估。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要求审计人员重点关注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有效性,确保内部控制体系能够有效防范和控制可能对商业银行造成的风险。
审计人员要对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行全面评估,发现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并提出改进措施,帮助商业银行加强内部控制。
4. 审计结论与意见的提出。
审计人员在完成审计工作后,要根据审计结果提出结论和意见,并向商业银行管理层提出改进建议。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要求审计人员的审计结论和意见要客观准确,并能够为商业银行提供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帮助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商业银行的应用研究以N银行为例-会计-毕业论文

内容摘要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将对金融行业的稳定发展起到辅助作用,并将在未来的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部门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以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为研究对象,以商业银行N银行为例,介绍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商业银行的具体应用。
指出N银行存在风险意识薄弱、风险管理能力有待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缺乏风险导向意识、内部审计机构职能未实现、内部审计技术不完善等问题。
通过以上分析,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形成清晰而全面的认识,并补充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ABSTRACTRisk-oriented internal audit will play a supporting role in the stable development of commercial banks, and will be widely used in the internal audit of commercial banks in the future. This paper takes risk-oriented internal audit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takes commercial bank N Bank as an example, introduces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of risk-oriented internal audit. It points out tha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Bank N, such as weak risk awareness, risk management ability to be strengthened, lack of risk-oriented awareness of internal auditors, failure to realize the functions of internal audit institutions, and imperfect internal audit technology. Through the above analysis, we have a clear and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application of risk-oriented internal audit in commercial banks,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KEY WORDSCommercial Bank;Risk Orientation;Internal Audit目录一、绪论 (1)㈠研究背景和意义 (1)㈡国内外研究状况 (1)1.国外研究状况 (1)2.国内研究状况 (1)3.国内外研究述评 (3)㈢研究方法 (3)㈣研究思路 (3)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论 (4)㈠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内涵界定 (4)㈡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论基础 (5)1.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5)2.战略管理理论 (5)三、N银行应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案例分析 (5)㈠N银行简介 (5)㈡N银行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具体流程 (6)1.识别风险并确定审计目标 (6)2.风险评估确定审计计划 (7)3.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方式方法 (8)4.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应用重点 (8)5.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质量控制 (8)6.出具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审计报告 (8)㈢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N银行的应用分析 (9)1.风险管理意识及风险管理技能有待加强 (9)2.风险管理职能架构较为复杂 (10)3.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人才缺乏 (10)4.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机构的应有职能未实现 (11)5.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技术不完善 (11)四、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商业银行的应用建议 (12)㈠完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制度 (12)㈡运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技术 (13)㈢提高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应用支持度 (13)㈣加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权威性 (14)㈤建立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后续教育制度 (14)五、结论 (15)参考文献 (16)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研究——以N银行为例一、绪论㈠研究背景和意义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部门开始考虑将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工作相结合,更合理、更全面的评估公司相关风险,给管理层决策提供一定数量的、并且有质量保证的决策依据,但具体如何应用还未成完善的体系,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商业银行的具体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通过一个具有一定代表性、规模较大的商业银行为案例进行分析,使商业银行实现降低风险甚至避免风险的期望,并由此提出全面、细致的完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运用层面的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2009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中文)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应用的研究(英文)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Risk-based Auditingin the Public Commercial Banks学院专业行政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职称完成日期目录摘要关键词AbstractKey words引言1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概述 (2)1.1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涵义 (3)1.2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传统内部审计的比较 (3)1.3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特点 (3)1.4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作用 (4)2.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向风险导向型转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4)2.1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现状的要求 (4)2.2是商业银行加强风险治理的要求 (6)2.3是商业银行突破审计效率的需要 (6)3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应用 (6)3.1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目标定位 (6)3.2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应用范围 (7)3.3 商业银行运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程序 (7)3.3.1商业银行组织目标的评价 (7)3.3.2国有商业银行风险识别与评价 (7)3.3.3编制审计计划 (9)3.3.4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测试 (9)3.3.5内部审计报告 (10)3.3.6后续审计 (10)4.案例研究信用卡业务内部审计 (10)4.1案例背景 (10)4.2审计范围 (11)4.3审计重点 (11)4.4审计程序(如图) (12)4.5案例小结 (12)5 总结 (12)参考文献 (14)致谢 (15)附录 (15)附录一:文献综述 (15)附录二 (17)外文文献一: (17)外文翻译一: (19)外文文献二: (21)外文翻译二: (24)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应用的研究摘要:伴随着金融全球化的进程和金融创新的广泛应用,银行风险日益加大,国有商业银行急需通过内部审计来强化风险管理,而目前的审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风险管理的要求,所以内部审计亟待向风险导向内审过渡。
本文通过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现状的分析以及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论述,进行了内部审计转型的必要性分析。
同时还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应用进行探讨,并结合实际情况、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出相应的审计程序。
同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最后对信用卡业务进行了内部审计的案例研究,进一步阐述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对实际业务审计的指导。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风险评估Abstract:with the financial globalization and the widely used of the financial innovation, the risks of banks are increasing. So the Public Commercial Banks need to strengthen the risk manage ment by the internal audit. But the current auditing model can’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risk management. So the internal audit transition to risk-based internal audit. Based on the discus-sion of the risk-basic internal audit, I try to explore the purposes of the new model. Besides, analyzing the actual situation and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I try to design a new audit process. At the same time, I will analyze the existing problem and try to solve.Key words: Public Commercial Banks Risk-basic internal audit Risk assessment引言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中介机构的一种形式,是连接资金盈余者与资金需求者之间的桥梁,其主要业务是提供金融服务,因而这使得其与其他产业机构的不同——金融资产极高的持有率和权益资本极低的保有率,从而决定了它具有高风险的特点。
此外,在这场由美国次级房贷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也显示,在金融全球化的今天,金融脆弱性将更加明显,而且随着金融创新的运用,全球的金融风险已经联系在一起,并极有可能随着相关金融创新产品市场线的不断拉长而导致风险被不断放大。
也正是由于不稳定性、高风险型以及负外部性的特点,决定了银行业的发展必须依赖于良好的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督。
而内部审计作为一项独立、客观、公正的约束与评价机制,是机构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对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实施再监督的有效方法。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2001年通过的《银行内部审计及监管当局与审计师的关系》一文中明确表示:内部审计是持续监督银行内控体系及内部资产评估程序的一部分,可以为银行制定的政策及流程是否恰当和合规提供独立的评估,而有效地内部审计是关于内部控制体系质量很有价值的信息来源①。
本文就将从引进内部审计新理念——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角度阐述如何确立内部审计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和风险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1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概述“内部审计古代就有起源,但是只有在近代才开始根深叶茂。
”②正如内部审计之父劳伦斯•索耶所言,内部审计在经过长时间的缓慢而又艰苦的发展过程之后,在近代开始迅速发展,并先后经历了财务①黄达.金融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731②劳伦斯•索耶. 现代内部审计实务(上)[M]. 汤云为等译,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9.1导向审计、业务导向审计和管理导向审计等模式,而在上世纪末,伴随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念的提出,内部审计又将步入新的时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也将成为我国内部审计未来的发展趋势③。
1.1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涵义这里的风险(risk)是指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
即组织目标与其相关因素的相关程度,既包括积极影响也包括消极影响。
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则是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至始至终都以企业风险评估为导向,根据量化的分析水平排定审计项目的优先次序,依据风险确定审计范围和重点,对企业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治理程序进行评价,进而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协助机构管理风险,实现企业价值的独立、客观的鉴证和咨询活动。
1.2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传统内部审计的比较与传统的内部审计模式相比,麦克宁④提出的内部审计新模式反映了内部审计目标与企业目标的契合。
如图1.1,传统内部审计通常采用从右到左的审计路线,即首先直接测试内部控制,考虑内部控制是否充分有效,而风险的大小仅用于表明控制的薄弱与健全环节,从而实现防弊或者兴利的目标。
这种范式使得内部审计被埋葬于反映过去的细节之中,结果是建议管理层增加控制点或加强控制,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控制点越来越多,审计业务越来越繁琐缓慢,甚至会出现多于的控制阻碍各项程序正式运转的情况。
所以尽管传统内审有着防弊和兴利的审计目标,但是由于无法与企业目标相关联,导致内部审计无法证明其价值所在,势必会导致审计资源浪费的情况。
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路线则是从左到右。
首先确认企业目标或者某项具体业务的目标,然后分析影响这些实现的风险,确定审计风险水平和审计重点,提出风险防范和控制的建议,最后通过后续审计,测定风险是否得到有效防范和控制。
在这种模式中,内部审计关注最多的并非控制的充分性和遵循性,而是风险是否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
这样,审计建议可以直接针对企业在实现目标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风险。
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对风险的评估和企业目标的实现直接联系在一起,更能体现其为企业增加价值的作用。
而且在新模式中,风险的作用将不仅仅局限于评价控制弱点这一环节,而是贯穿于整个审计流程。
图1.21.3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特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审计重心实现前移,传统审计重点是对内部控制的评审,审计重心移到对控制风险的评估上。
而风险导向审汁则将重点前移,它以风险为导向,以固有风险为主要内容的重大错报风险,成为审汁人员关注的焦点。
③王光远. 内向型审计:从控制导向到风险导向[J]. 财会月刊. 2002,7④McNamee D. Risk-based auditing [J]. The Internal Auditor. 1997.二是转变审计思维定式,引入环境变量。
在制度基础审计模式中,审计人员即使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符合性测试后,仍然无法把握审计项目的总体风险程度,难以解决审计风险控制的问题。
与此相比,风险导向审汁从系统论和战略管理理论出发、从战略风险人手,通过经营环境、经营产品、经营模式、剩余风险分析的基本思路,在源头上和宏观上判断和发现会计报表存在的重大错报。
将环境变量引人审计风险的评估,确立了现代审计的战略审计观。
三是广泛运用分析性测试。
分析性测试方法是指对已收集到的有关资料进综合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进一步确定审汁证据收集的方向和数量,再进行综合分析的一种工作过程。
制度基础审汁主要是对财务信息进行分析,风险导向审计则扩展到非财务信息的分析,而分析性测试则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而且风险评估分析也更加多样化,如战略分析、绩效分析等。
四是审计证据内涵扩大。
由于强调风险评估,而将被审计单位置于广泛联系的经济网络之中,审计人员必须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整体环境。
并由此评估其经营风险进而评估审计风险,所以审计人员形成审计结论所依据的证据不仅包括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获取的证据,还包括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获取的证据。
1.4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作用英国和爱尔兰内部审计协会在2003年8月颁布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立场公告⑤(Position Statement)中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作用做出了阐述,主要是根据企业风险管理的不同水平,展开相应的风险管理方法。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当未采取任何正式的风险管理方法即处于风险暴露时,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可以在建立审计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协助企业采用风险管理方法;当企业对风险有所察觉时,即开始采取零星的风险管理方法时,内部导向审计可以协助企业建立在企业范围之内的风险管理方法;如果企业已确定好风险偏好,并制定了风险管理的战略和政策,此时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能够促进风险管理战略和政策的有效实施,并在适当的地方运用管理层确定的风险偏好水平进行评估;而对于已建立了企业范围的风险管理框架以及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完全嵌入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企业,可以利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实施风险管理过程的内部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