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压力阀和压力控制回路

合集下载

7液压系统基本回路

7液压系统基本回路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2、减压回路
减压回路是使系统中某一部分通路具有较低
的稳定压力。
用于两级或多级的减压回路。
北京科技大学
调定压力比系统压力至少小0.5MPa
北京科技大学
3、增压回路 增压回路是使系统中某一部分通路具有较高的 稳定压力。它能使局部压力远远高于泵的压力。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②转矩与功率特性:
液压马达的输出转矩:Tm=Vm(pB-p0)/2π
液压马达的输出功率:Pm=nmTm=qB(pB-p0)
上式表明:马达的输出转矩 Tm与其排量Vm成正比;而马达的输出功率
Pm与其排量Vm无关,若进油压力pB与回油压力p0不变时,Pm=C,故此种 回路属恒功率调速。
北京科技大学
3、双泵供油快速回路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五、 速度换接回路
速度换接回路主要是用于使执行元件
在一个工作循环中,从一种运动速度变换
到另一种运动速度。
北京科技大学
1、快速与慢速的换接回路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2、两种不同速度间的换接回路
北京科技大学
两个调速阀并联式速度换接回路 。
(3)进油节流阀调速回路能获得更低的稳定速度;
(4)在负载为零时,对回油节流调速的密封不利;
北京科技大学
总之: 与进油节流阀调速回路一样,适用于轻
载,低速,负载变化不大的和对速度稳定性
要求不高的小功率场合。
北京科技大学
3、旁路节流调速回路
节流阀接在进口的分支路 ① ② 压力随负载变化; 溢流阀为安全阀;
2)与容积调速比
度稳定性好。

(整理)机械工程基础知识点汇总.

(整理)机械工程基础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常用机构一、零件、构件、部件零件,是指机器中每一个最基本的制造单元体。

在机器中,由一个或几个零件所构成的运动单元体,称为构件。

部件,指机器中由若干零件所组成的装配单元体。

二、机器、机构、机械机器具有以下特征:(一)它是由许多构件经人工组合而成的;(二)构件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三)用来代替人的劳动去转换产生机械能或完成有用的机械功。

具有机器前两个特征的多构件组合体,称为机构。

机器和机构一般总称为机械。

三、运动副使两构件直接接触而又能产生一定相对运动的联接称为运动副。

四、铰链四杆机构由四个构件相互用铰销联接而成的机构,这种机构称为铰链四杆机构。

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有以下三种:(一)曲柄摇杆机构两个特点:具有急回特性,存在死点位置。

(二)双曲柄机构(三)双摇杆机构铰链四杆机构基本形式的判别:a+d≤b+ca+d>b双曲柄机构曲柄摇杆机构双摇杆机构双摇杆机构最短杆固定与最短杆相邻的杆固与最短杆相对的杆固任意杆固定定定注:a—最短杆长度;d—最长杆长度;b、c—其余两杆长度。

五、曲柄滑块机构曲柄滑块机构是由曲柄、连杆、滑块及机架组成的另一种平面连杆机构。

六、凸轮机构(一)按凸轮的形状分:盘形凸轮机构,移动凸轮机构,圆柱凸轮机构。

(二)按从动杆的型式分:尖顶从动杆凸轮机构,滚子从动杆凸轮机构,平底从动杆凸轮机构。

七、螺旋机构螺旋机构的基本工作特性是将回转运动变为直线移动。

螺纹的导程和升角:螺纹的导程L与螺距P及线数n的关系是L = n P根据从动件运动状况的不同,螺旋机构有单速式、差速式和增速式三种基本型式。

第二章常用机械传动装置机械传动装置的主要功用是将一根轴的旋转运动和动力传给另一根轴,并且可以改变转速的大小和转动的方向。

常用的机械传动装置有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和蜗杆传动等。

一、带传动带传动的工作原理:带传动是用挠性传动带做中间体而靠摩擦力工作的一种传动。

带传动的速比计算公式为:i=n1/n2=D2/D1主要失效形式为打滑和疲劳断裂。

液压与气动技术第七章液压基本回路

液压与气动技术第七章液压基本回路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7.2 压力控制回路
7.2.2减压回路 1.单向减压回路 如图7-7所示为用于夹紧系统的单向减压回路。单向减压阀
5安装在液压缸6与换向阀4之间,当1YA通电,三位四通电 磁换向阀左位工作,液压泵输出压力油通过单向阀3、换向 阀4,经减压阀5减压后输入液压缸左腔,推动活塞向右运动, 夹紧工件,右腔的油液经换向阀4流回油箱;当工件加工完 了,2YA通电,换向阀4右位工作,液压缸6左腔的油液经 单向减压阀5的单向阀、换向阀4流回油箱,回程时减压阀不 起作用。单向阀3在回路中的作用是,当主油路压力低于减 压回路的压力时,利用锥阀关闭的严密性,保证减压油路的 压力不变,使夹紧缸保持夹紧力不变。还应指出,减压阀5 的调整压力应低于溢流阀2的调整压力,才能保证减压阀正 常工作(起减压作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7.1 方向控制电路
7.1.2锁紧回路
能使液压缸在任意位置上停留,且停留后不会在外力作用下 移动位置的回路称锁紧回路。凡采用M型或O型滑阀机能换 向阀的回路,都能使执行元件锁紧。但由于普通换向阀的密 封性较差,泄漏较大,当执行元件长时间停止时,就会出现 松动,而影响锁紧精度。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7.1 方向控制电路
2.液动换向阀组成的换向回路 液动换向阀组成的换向回路,适用于流量超过63 L/min、
对换向精度和平稳性有一定要求的液压系统,但是,为使机 械自动化程度提高,液动换向阀常和电磁换向阀、机动换向 阀组成电液换向阀和机液换向阀来使用。此外,液动换向阀 也可以手动,也可以手动换向阀为先导,组成换向回路。 图7-2为电液换向阀组成的换向回路。当1YA通电,三位四 通电磁换向阀左位工作,控制油路的压力油推动液动换向阀 的阀芯右移,液动换向阀处于左位工作状态,泵输出的液压 油经液动换向阀的左位进入缸左腔,推动活塞右移;当1YA 断电2YA通电,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换向(右位工作),使 液动换向阀也换向,主油路的液压油经液动换向阀的右位进 入缸右腔,推动活塞左移。

压力控制回路

压力控制回路
1)包含哪几种压力控制回路? 包含哪几种压力控制回路? 2)核心元件分别有哪些? 核心元件分别有哪些? 3)两液压缸的工作压力哪一个更大些? 答:1)三种 2)调压回路,溢流阀; 调压回路,溢流阀; 减压回路,减压阀; 减压回路,减压阀; 卸荷回路,M型中位机 能的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 能的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 3 ) 缸 2 的工作压力大于缸 1 。 的工作压力大于缸1
减压回路 增压回路 M 或 H型 滑阀机能 二位二通 换向阀
卸载 回路
使液压泵输出的油液以 节省功率损耗, 节省功率损耗, 最小的压力直接流向油 减少系统发热, 减少系统发热, 常用于功率较小, 箱。常用于功率较小,负 延长泵使用寿 载变化不大场合。 载变化不大场合。 命
学生练习
1.试说明图示系统
压力控制回路
1.试说明压力控制回路的作用、类型及性能特点: 试说明压力控制回路的作用、类型及性能特点:
种类 单级调压 调压回路 多级调压 核心元件 溢流阀 溢流阀 减压阀 增压缸 M或H型三 位换向阀 二位二通 换向阀 减压稳压 增大支路工作 压力 减压阀调定压力必低于溢 流阀调定的系统压力。 流阀调定的系统压力。 增压缸不属于执行元件。 增压缸不属于执行元件。 作用 定压溢流,限 定压溢流, 压保护 性能特点 溢流时存在溢流损失, 溢流时存在溢流损失, 效率低。 效率低。
压力控制回路
压力控制回路的概述
定义:利用各种压力阀控制系统或系统某一 部分油液压力的回路称为压力控制回路。 功用:在液压系统中用来实现调压、减压、 增压、卸荷、平衡等控制,满足执行元件 对力或转矩的要求。
压力控制回路的常用类型
调压回路 减压回路 增压回路 卸荷回路 平衡回路
调压回路
单级调压

第七章 液压系统基本回路

第七章  液压系统基本回路

(1)进油节流调速回路 进油节流调速回路
节流阀进口节流调速回路特征 将节流阀串联在进入液压缸的油路 即串联在泵和缸之间,调节A 上,即串联在泵和缸之间,调节A节,即 可改变q 从而改变速度, 可改变q,从而改变速度,且必须和溢流 阀联合使用。 阀联合使用。
进油路节流调速回路适用于轻载、 进油路节流调速回路适用于轻载、 低速、 低速、负载变化不大和速度稳定性要 求不高的小功率液压系统。 求不高的小功率液压系统。
(4)节流调速回路工作性能的改进 用调速阀代替节流阀,可以提高 节流调速回路的速度稳定性和运动平稳性。 但功率损失大,效率低。
v
2、容积调速回路 容积调速回路特点
∵节流调速回路效率低、发热大,只适用于小 节流调速回路效率低、发热大, 功率场合。 功率场合。 而容积调速回路, ∴而容积调速回路,因无节流损失或溢流损 故效率高,发热小, 失 ,故效率高,发热小,一般用于大功率场 合。
用三位换向阀的中位机能卸荷。 1、用三位换向阀的中位机能卸荷。 用二位二通阀卸荷。 2、用二位二通阀卸荷。
用换向阀的卸荷回路: 1、用换向阀的卸荷回路: 利用主阀处于中位时M. H.K型机能 型机能, 利用主阀处于中位时M. H.K型机能, p→T,属零压式卸荷。 使p→T,属零压式卸荷。 泵卸荷时,溢流阀关闭。 图7-3中, 泵卸荷时,溢流阀关闭。系统重 新启动时,因溢流阀有不灵敏区, 会冲击。 新启动时,因溢流阀有不灵敏区, 会冲击。
(2)回油节流调速回路
节流阀出口节流调速回路特征 将节流阀串联在 液压缸的回油路上, 液压缸的回油路上, 即串联在缸和油箱之 调节A 间,调节AT,可调节 以改变速度, q2以改变速度,仍应 和溢流阀联合使用, 和溢流阀联合使用, pP = pS 。

液压与气动传动第七章液压基本回路

液压与气动传动第七章液压基本回路

图7-13b 调速特性曲线
q1
当进入液压缸的工作流量为 、泵的供油
q q 流量应为
,供油压力p为 ,1 此时
p 液压缸工作腔压力的p正常工作范围是
p2
A2 16)
回路的效率为 :
c
(p1
p2 AA12)q1 ppqp
p1 p2 pp
A2 A1
(7-17)
(2)差压式变量泵和节流阀的调速回路
图7-6a 采用电接触式压力表控制的保压回路
2. 采用蓄能器的保压回路 图7-6b 采用蓄能器的保压回路
3.采用辅助泵的保压回路 图7-6c 采用辅助泵的保压回路
7.2 速度控制回路
7.2.1 速度调节与控制原理 7.2.2 定量泵节流调速回路 7.2.3 容积调速回路 7.2.4 快速运动回路
7.1.5 平衡回路 平衡回路的作用: 1.采用单向顺序阀的平衡回路
图7-5a 采用单向顺序阀的平衡回路
2.采用液控单向阀的平衡回路 图7-5b 采用液控单向阀的平衡回路
3.采用远控平衡阀的平衡口路 图7-5c 采用远控平衡阀的平衡回路
7.1.6 保压回路 保压回路的功能: 1.采用电接触式压力表控制的保压回路
(3)三种调速回路的刚度比较。根据式(7-12),可得速度负载 特性曲线,如图7-9b所示。
(4)三种调速回路功率损失的比较。旁路节流调速回路只有节流 损失,而无溢流损失,因而功率损失比进油和回油两种节流阀调 速回路小,效率高。
(5)停机后的启动性能。长期停机后,当液压泵重新启动时,回 油节流阀调速回路背压不能立即建立会引起瞬间工作机构的前冲 现象。而在进油节流调速回路中,因为进油路上有节流阀控制流 量,只要在开车时关小节流阀即可避免启动冲击。

常用液压基本回路

常用液压基本回路

主讲教师:吴海燕whyfool@常用液压基本回路所谓基本回路,就是由一些液压元件组成的,用来完成特定功能的油路结构。

按基本回路在系统中功能分为压力控制回路、速度控制回路、方向控制回路和多执行元件控制回路。

§7.1 压力控制回路压力控制回路是利用压力控制阀控制整个液压系统或其分支油路的工作压力,以满足执行元件对力或力矩的要求。

主要有调压回路、减压回路、增压回路、卸荷回路、保压回路、平衡回路和释压回路等。

7.1.1 调压回路调压回路的功用是调定或限制液压系统的最高工作压力。

多用溢流阀来实现。

1、单级调压回路(书133页图7.1)溢流阀调定系统压力溢流阀调定系统过载压力图7-11 溢流阀在容积调2、二级调压回路图示位置压力由高压溢流阀3调节。

4通电,压力由远程调压阀5调节。

先导溢流阀实现远程调压的条件:5的调定压力低于3的调定压力。

动画演示图7-15 二级调压回路低压图7-16 二级调压回路远程调压阀3、多级调压回路图示,由阀1调压,压力较高。

YA+,由阀2或3调压,压力较低。

为获得多级压力,阀2或3的调定压力必须小于阀1的调定压力,否则,阀1将不起作用。

动画演示3级调压4、无极调压回路采用比例溢流阀7.1.2 减压回路减压回路的功用是单独调节系统中某一分油路的压力,使其低于系统压力的调定值。

单级减压——用一个减压阀即可分类< 多级减压——减压阀+远程调压阀即可无级减压——比例减压阀即可动画演示二级减压回路动画演示无极减压回路7.1.3 增压回路增压回路用来使系统某一分油路获得比系统压力高但流量不大的油液。

1、单作用增压缸的增压回路原理:p2 = p1A1/ A2=p1D2/d2特点:只能断续增压。

动画演示2、双作用增压缸的增压回路特点:能实现连续增压动画演示7.1.4 卸荷回路当系统中执行元件短时间工作时,常使液压泵在很小的功率下作空运转,而不是频繁启动驱动液压泵的原动机。

因为泵的输出功率为其输出压力与输出流量之积,当其中的一项数值等于或接近于零时,即为液压泵卸荷。

第七章 液压传动系统基本回路

第七章 液压传动系统基本回路
2.多级调压回路 如图b所示的由溢流阀1、2、3分别控制系统的 压力,从而组成了三级调压回路。当两电磁铁均不带电时,系统压力 由阀1调定,当1YA得电,由阀2调定系统压力;当2YA带电时系统压力 由阀3调定。但在这种调压回路中,阀2和阀3的调定压力都要小于阀 1的调定压力,而阀2和阀3的调定压力之间没有什么一定的关系。
一、调压回路
调压回路的功用是调节、稳定或限定液压系统主油 路或局部油路压力的回路。
调压回路的显著特征是必有溢流阀存在。在定量泵 系统中,溢流阀起调压、稳压作用;在变量泵系统中, 溢流阀则起限定系统最高压力,防止系统过载的作用
7.2 压力控制回路
1、单级调压回路
在液压泵出口处设置并联 溢流阀2即可组成单级调 压回路,从而控制了液压 系统的工作压力。在定量 泵系统中,液压泵的供油 压力可以通过溢流阀来调 节。在变量泵系统中,用安 全阀来限定系统的最高压 力,防止系统过载。若系 统中需要二种以上的压力, 则可采用多级调压回路。
液压基本回路可分为方向控制回路、压力控制 回路、速度控制回路(调速回路)和多执行元件控 制回路。其中,速度控制回路是液压系统的核心部 分,其主要功能是传递动力。其他回路起辅助作用, 同样也是液压系统正常工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其功用不在于传递动力,而在于实现某些特定的功 能。
第七章 液压传动系统基本回路
A1
P1= pp
q1 Δq
pp qp
A2
v
P2
F
q2
△p
AT
节流调速回路
变压式节流调速 回路(旁路节流)
1、回路特征
节流阀位于旁路 上,与执行元件并联。 溢流阀在此处作安全 阀。油泵出口压力随 负载变化而变化
A1
A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至 主 油 路
图 7-21
减压回路
下图为二级调压回路,将减压阀的远程控制口 通过二位二通电磁阀与远程调压相连便可获得两 种预调的压力。
至 主 油 路
图 7-22
二级调压回路
在图示的操纵回路中, 液压操纵泵2的控制油进入 减压阀式先导操纵阀3,然后 扳动该阀操作手柄就可以时 主回路中液动换向阀4换向, 从而使液压阀工作。其中具 有两个小阀的先导阀组,由 手柄操纵。手柄绕球铰可以 把操纵力作用在任何一个小 阀上,由于每个小阀控制一 个单向动作,因此这种阀可 以操纵主回路的主换向回路 之间左右换向动作。
至 系 统 远程调压阀
5、二级调压回路
图7-15所为二级调压回路的一例。活塞下降为 工作行程,高压溢流阀4限制系统最高压力。活塞 上升为非工作行程,低压溢流阀3的调节压力只需 克服运动部件自重和摩擦阻力即可。此回路常用 于压力机的液压系统中。图7-16为二级调压回路另 一例。活塞下降压 力由高压溢流阀 3调节。活塞上 升系统压力由远 程调压阀5调节。
溢流阀的压力—流量特性曲线
图 7-7 溢 流 阀 的 压 力 流 量 特 性 曲 线
从上式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1)不同的开启压力pk对应不同的曲线。Pk的大 小可用改变弹簧的预压缩量x0来调节;
(2)当开启压力pk一定时,溢流压力随溢流量的 增加而增加。当溢流量达到阀的额定流量QT时, 与此相对应的压力值称为溢流阀的全流量溢流压 力PT。从上式看出,弹簧刚度K越小,曲线就越陡, 溢流量变化所引起的压力变化量就越小,定压性 能就好。反之,调压性能就差。常用调压偏差(PkPk)和开启比Pk/PT来衡量定压性能的好坏。调压偏 差越小则该阀的定压性能越好。且进一步开启比 来衡量定压性能的优劣,其值越高越好。
图示为一级同心式减压阀的结构和图形符号。 与一级同心式溢流阀相比,结构非常相似,但两者 的阀芯形状及油口连通情况有明显的差别。其区别 为:在原始状态时,溢流阀的进出油口完全不通, 而减压阀进出油口是通畅的;进出油口位置两者恰 好相反;溢流阀利用进油口压力来控制阀芯移动, 保持进口压力恒定,而减压阀则利用出口压力来控 制阀芯移动,保持出口压力恒定;溢流阀调压弹簧 腔的内部通道通 出油口,而减压 阀调压弹簧腔的 油液单独接油箱。
1-回 位 弹 簧 转盘
2-阀 芯
3-接 控 制 泵 来 油 口 球绞 操纵受柄
接油箱口 螺母
调压弹簧 调整螺钉
结束
§ 7-3
顺序阀
顺序阀是以压力为控制信号,在一定的控制 压力作用下能自动接通或断开某一油路的压力阀。
根据控制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两类:一是直接 利用阀进油口的压力来控制阀口启闭的内控顺序 阀,简称顺序阀;二是独立于阀进口的外来压力控 制阀口启闭的外控顺序阀,亦称顺序阀。按结构 不同可分为直动式和先导式顺序阀两类。
图 7-11 溢流阀在容积调
整系统中起限压安全作用
3、作背压阀用
将溢流阀装在回油路上,调节溢流阀的调压 弹簧即能调节背压力的大小。见下图。
图 7-12 溢 流 阀 作 背 压 阀 用
4、远程调压回路
将先导式溢流阀的远程控制口K接远程调压阀 进油口,而远程调压阀出油口接油箱,即构成了 远程调压回路。见右图。远程调压阀结构见左图, 其结构类似溢流阀中的先导阀。调节远程调压阀 的调压弹簧即可实现远程调压。
2、先导式溢流阀
先导式溢流阀由 主阀和先导阀两部分 组成。先导阀的结构 原理与直动式溢流阀 相同,但一般采用锥 形坐阀式结构。主阀 可分为:滑阀式(一级 同心)结构、二级同心 结构和三级同心结构。 图为一级同心溢流阀 的工作原理图。
现在来研究主阀芯处于某一平衡位置时的状态。 忽略阀芯自重和摩擦力,主阀受力平衡为: PA=P1A+Fa=P1A+K(x0+x) 或 P=P1+K(x0+x)/A P-溢流阀所控制的主阀下腔压力,即进油口压力; P1-主阀芯上腔的压力; A-主阀芯上端面面积; K-主阀芯平衡弹簧的刚度; x0-平衡弹簧的预压缩量; x-主阀开启后,平衡弹簧增加的压缩量; Fa-平衡弹簧对主阀芯的作用力. 由上式可知,先导式溢流阀所控制的压力由P1 和Fa/A两项组成。由于有主阀上腔P1的存在。即使 被控压力P较大,主阀上平衡弹簧力也只需很小,只 要能克服摩擦力使主阀芯复位即可。
第七章
压力阀和压力控制回路
溢流阀和调压阀 减压阀和减压回路 顺序阀 阀和调压阀
溢流阀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是定量泵节流调 节系统中,用来保持液压泵出口压力恒定,并将 液压泵多余的油液溢流回油箱。这时溢流阀起定 压溢流作用;二是在系统中起安全作用。
一、溢流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二、溢流阀的主要性能
三、溢流阀的应用和调压回路
一、溢流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根据结构不同,溢流阀可分为直动式和先导 式两类。
1、直动式溢流阀
直动式溢流阀按其 阀芯形式不同可分 为球阀式、锥阀式、 滑阀式等。现以力 士乐DBD直动式溢 流阀来说明直动式 溢流阀的结构和工 作原理。其结构如图。
图中虚线2 为无摩擦阻力时的理想曲线,由于 要克服摩擦阻力Ff,实际压力损失须大于Pk并升高 到P’k后阀才开启。当溢流量增加,压力沿曲线1上 升。溢流量为QT时,压力为P’T。同样要等压力降 低到P”T时,压力沿曲线3下降。完全闭和时压力 为P”k。
图 7-9
溢流阀启闭特性
2、压力稳定性
溢流阀工作压力稳定性有两种涵义。一是指 阀的调整装置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调整压力的变 动值。另一种涵义是指溢流阀工作时系统压力的 波动或振摆值,它和泵源的流量脉动以及阀和管 路的动态特性有关,是一种综合的指标。
三、溢流阀的应用和调压回路 1、作溢流阀用
在采用定量泵节流调速 中,调节节流阀的开口大小 可调节进入执行元件的流量, 而定量泵多余的油液则从溢 流阀溢回油箱。在工作过程 中阀是常开的,液压泵的工 作压力决定于溢流阀的调整 压力且基本保持恒定。见下 图。
2、作安全阀用
此时阀是常闭的。 只有当系统压力超过溢 流阀调整压力时,阀才 打开,油液经阀流回油 箱,系统压力不再增高, 因而可以防止系统过载, 起安全作用。见右图。
低压
远程调压阀
结束
图 7-16 图 7-15 二 级 调 压 回 路
二级调压回路
§ 7-2
减压阀和减压回路
一、减压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二、减压回路
一、减压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减压阀是一种利用液流流过隙缝产生压降的 原理,使出口压力低于进口压力的压力控制阀。 减压阀又可分为定压减压阀、定比减压阀和定差 减压阀三种。其中定压减压阀应 用最广,简称为减压阀。 减压阀也分为直动式和先 导式两种。图为先导式减 压阀工作原理图。它分为 两部分,由先导阀调压, 主阀减压。压力油从进油 口流入,再从出油口流出。 出油口的压力低于进油口。
主阀芯上力平衡方程式为: P2.A=P3A+Fa=P3A+K(x0+x) 既 P2=P3+K(x0+x)/A 式中 A—主阀芯受力面积; P3—主阀芯上腔的压力,调压弹簧一旦调定 后,基本为一定值; x0 —主阀弹簧的预压缩量; x —主阀上升后弹簧增加的压缩量; K —主阀弹簧刚度。 由于主阀弹簧只需克服阀芯运动是的摩擦力, 弹簧预紧力小,且其刚度也较小,而设计时x0>>x, 故上式可近似表达为: P2=P3+KX0/A=常数
图示为二级同心式高压溢流阀的结构原理图.该 阀由先导阀和主阀两部分组成。其主阀芯导向面和 锥面与阀套配合良好,两处同心度要求较高,二级 同心由此得名.当系统压力低于调压弹簧调定值时, 主阀芯下压在阀座上,进油口和溢流口不通。当系 统压力超过调压弹簧的调定值时,先导阀打开,油 液回油腔。这样,主阀 芯向上抬起,使P腔和O腔 接通,压力油从P腔溢流 至O腔。阻尼孔对阀芯的 运动产生阻尼,以提高溢 流阀工作的稳定性。这种 阀的密封性好,通油能力 大,压力损失小,结构紧凑。
图为溢流阀实物
溢流阀的开启压力为PR,即 Pk. A=PR=KX0 或 Pk=KX0/A 当阀芯处于某一位置时,阀芯的受力平衡为: P .A=K(X0+x) 式中,x为弹簧附加压缩量。由上式可知,当阀芯 处于不同位置时,溢流压力是变化的。然而由于 弹簧的附加压缩量x相对于预压缩量x0来说是较小 的,所以可认为溢流压力P基本保持恒定,这就是 溢流阀起定压溢流作用的工作原理。 直动式溢流阀是利用阀芯上端的弹簧力直接 与下端面的液压力相平衡来控制溢流压力的。一 般直动式阀只做成低压、流量不大的溢流阀。
1-主 阀 芯 2、 3、 4-节 流 孔 5-先 导 阀 座 9-软 弹 簧 6-先 导 阀 体 7-先 导 阀 芯 8调 压 弹 簧 10-阀 体
二、溢流阀的主要性能
1、压力-流量特性 当溢流量变化时,阀口开度也相应地变化,其 溢流压力也有所变化,这就是溢流阀的压力-流量 特性.图示为直动式溢流阀的两个工作位臵.a图为 关闭状态,b图为开启状态.
弹 簧 压 缩 量
x0
弹 簧 压 缩 量
x 0+ x
当系统压力Pk为时,液压力与弹簧预紧力相平衡,阀口 处于将开的临界状态。此时,阀芯的受力平衡方程为 Pk.d2/4=KX0 式中 Pk—开启压力;d—滑阀直径;k—弹簧刚度; x0—弹簧顶压缩量。 当油压增加到P时,阀口开度为x,阀芯的受力平衡 方程为: Pk. d2/4=K(x0+x) 两式相减得 x= (d2/4K)(p-pk) 通过阀口的流量可按薄壁小孔流量公式计算: 即 Q=Cq.a.(2/)1/2p=Cq. dx(2/)1/2p 将两式整理得:Q=(Cq 2d3/4K)(2/)1/2(p3/2-pk.p1/2) 上式即为溢流阀的压力—流量特性方程,相应的 特性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图表示了高压减压阀结构。其原理与 一级同心式减压阀基本相同。
二、减压回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