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模拟卷江苏省常熟中学2018届高三10月阶段性抽测(一)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江苏省2018届高考最后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江苏省2018届高考最后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江苏省2018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I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诞生于西方的歌剧传入中国在其生根生长的过程中面临着“”的困境。

编剧在对作品进行本土化时,既尊重汉语四声规律,依字行腔,又追水抒情性和音乐性的和谐统一,从而使得作品地展现了中国歌剧的民族特色A.橘生淮北则为枳改造淋漓尽致B.东方不亮西方亮创造淋漓尽致C.东方不亮西方亮改造酣畅淋漓D.橘生淮北则为枳创造酣畅淋漓2.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3分)A.我们是多年的好朋友,你想毕业后自主创业,我定当鼎力相助B.小区停电了,只能走楼梯,让你在此恭候多时,实在过意不去。

C.刚才李老对顺风车的看法算是抛砖引玉,请大家继续发表意见。

D.由于水平有限,本书难免有挂一漏万之处,期盼大家批评指正。

3.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人对年龄往往有特殊称谓,如幼年称“垂髫”,五十岁称“知命”,百岁称“期颐”。

B.中国是礼仪之邦,古人常用“臣”“窃”“私”“鄙人”“在下”“竖子”等词语表示谦逊。

C.古代认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请求退职称“乞身”,也可称“致仕”“乞骸骨”。

D.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除称“中国”外,还有许多别称,如“九州”“神州”“赤县”“华夏”等。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在那高大绵延的群山深处,不时会有一口口泉眼将自己饱含眷念的深情吐露, ,,,,,。

看到这秀美而又壮丽的景色,谁都会陶醉其中。

一条条飞跃的俊龙化作一条条小溪从山石上一跃而下在山间勾勒出一弯弯绚丽的鸿弧深情地去拥抱下面的山岩形成一片片清秀的瀑布A. B. C. D.5.下列诗句中,与右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3分)A.小溪山下来,青烟林未起B.钟声寒野迥,桥影小溪清。

C.门前溪一发,我作五湖看。

D.飞瀑挂晴霓,山门对小溪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江苏省2018年高考语文(一模)考试题及答案

江苏省2018年高考语文(一模)考试题及答案

2018年高三语文(一模)试卷注意:本试卷共6页,20小题,满分16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按照题号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将答案直接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陶器从最初的零星出现到大规模、大范围地生产,有特定的社会文化。

陶器制作历史悠久,累积重重,要从、交互作用的社会文化现象中对其,仍任重道远。

A.因缘错综复杂寻根究底B.姻缘错综复杂追本溯源C.因缘参差不齐追本溯源D.姻缘参差不齐寻根究底2.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夸张手法的一项是(3分)A.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B.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C.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D.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3.书院是中国古代民间教育机构,下列对联中不适合悬挂在书院的一项是(3分)A.东林讲学以来必有名世南方豪杰之士于兹为群B.考古证今致用要关天下事先忧后乐存心须在秀才时C.千百年楚材导源于此近世纪湘学与日争光D.人至上圣贤书可耕可读德为绳祖宗恩可报可酬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古典小说是先哲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我们应当很好地去学习和应用。

既然是古典小说,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如果善于学习,善者固然可以育人,其不善者经过批判分析,也可能发挥其反面教材的作用。

①就不免带有历史性的局限②即使优秀的作品也难免有不纯之处③择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④有精华也会有糟粕⑤需要有分析、有批判地进行学习A.①④②⑤③B.①②③④⑤C.①④②③⑤D.⑤③④①②5.下列对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借用书法元素,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底蕴。

B.用汉字笔画的变形展现冰雪运动员的英姿,体现了冬奥会运动项目的特征。

C.其中充满韵律感的线条,寓意要顽强拼搏、历经坎坷才能获得圆满成功。

江苏省常熟2018届高三语文阶段性抽测试题

江苏省常熟2018届高三语文阶段性抽测试题

江苏省常熟2018届高三阶段性抽测二(12月)一、语言文字运用(24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禅宗有一套追求自然和放松的道理。

禅宗说本自无缚,不用求解。

只要放下一切就是自由的。

我们要反省自身,去寻找一个▲境界。

士大夫在这点受到影响以后,在沉重的社会责任和官场争斗之外,找到自我解脱和自我放松的方法。

如用书法▲什么间架结构都不能太刻意,自然就好,一定要▲。

A.清净修身养性挥洒自如B.清静休养生息挥洒自如C.清净休养生息游刃有余D.清静修身养性游刃有余2.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夸张手法的一项是(3分)A.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岗也动了B.你不妨摇曳着一头的蓬草,不妨纵容你满腮的苔藓C.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D.起死人而肉白骨3.以下两副对联,恰当的横批是(3分)甲:绿竹别具三分景,红梅正报万家春乙:三星高照花红柳绿春不老,万事亨通物阜家丰岁常春A.迎春接福/家庭幸福B.春暖大地/吉星高照C.春风化雨/福如东海D.春回大地/人寿年丰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人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co生活世界中的说理从来不具有数学证明的强度。

▲。

▲,▲。

▲,▲,▲。

我借助你的论证理解了这个结论,而不是被你的逻辑逼着接受它。

①与其说说理的目的在于从智性上使对方臣服②我虽然不曾想到这个结论③不如说说理旨在创造新的理解途径④你说服我,是把我此前不接受的结论连到我已经理解的道理上来⑤但它是可理解的⑥你的论证充当了重新组织我的理解的干线A.⑥②⑤①③④B.①③④⑥②⑤C.④②⑤①③⑥D.②⑤④⑥①③5.阅读下面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A.人如果立于高处但蒙上眼睛,就看不到前面的危险B.人与人之间的利益总是有看不见的滑轮和绳线相连C.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朋友之间也就会变得尔虞我诈D.谁试图想要加害于他人,事实最终必将祸害到自己6.国庆期间,小明外出郊游并写下了旅行笔记记录沿途见闻。

2018江苏语文学科高三模拟试卷答案

2018江苏语文学科高三模拟试卷答案

江苏省2018届高三期初质量调研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A(寥寥数语:说得很少,但很有说服力。

只语片言:零零碎碎的话语。

形容语言文字数量极少。

前者侧重于话虽说但有说服力,后者强调量少、简洁。

箴言:形容规谏劝诫的话。

格言:含有教育意义可为准则的话。

前者强调言之谏诫,后者侧重言之圭臬。

慨叹:有所感触而叹息。

喟叹:因感慨而叹气。

前者侧重有感触,后者强调有忧愁。

) 2.B(为借代,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

A冰炭比喻两种对立的事物,C“明日黄花”借喻已错过新闻价值的报导或已错过应时效用的事情,苏轼有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D玉、瓦分别比喻气节、小利) 3.C 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但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4.B(根据“如果”、“那么”,“追求”、“不追求”,相匹配,可选出答案)5.D(“幼儿优质教育依靠的是社会力量”失之偏颇) 二、文言文阅读 (18分)6.A (适,旧指女子出嫁,《孔雀东南飞》有:“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 7.B(殿试与会试错位。

会试是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又称为礼闱,又称为春闱。

参加会试的是举人,取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 8.(1)(他)喜欢种植树木,开辟小园盖起了小楼,登上小楼可远望到三里外的洞庭。

(得分点:艺、辟、临、通顺)(2)(他)得病后来看望我,说愿意用积蓄置办义田,来赡养贫穷的族人。

(得分点:顾、积、定语后置、通顺) 9. ①弟弟独担家计,不干扰“我”读书;②对“我”有求必应;③“听雨楼”读书、躺卧;④为弟请医,日夜守护;⑤弟病不见起色,失魂落魄。

(每点1分,任四点) 参考译文: 亡弟名叫吴庭树,字云松,自号半圃,是巴陵县学的生员。

(他)在道光十六十一月二十六日去世,终年三十岁。

第二年二月初五那一天,安葬在近乡彭仙塘祖坟旁。

他的妻子姓李,儿子叫吴昌煊。

(仅供参考)2018江苏语文学科高三模拟试卷

(仅供参考)2018江苏语文学科高三模拟试卷

江苏省2018届高三期初质量调研考试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论字数,古人写作本就尚简,主张文贵精洁, ▲ 穷其隐微,尽其毫忽;论格调,微博上那些转发量颇高的文字,似乎也不外是送一碗鸡汤给你喝,指点人应对世情的所谓 ▲ ,这些去翻翻《呻吟语》《菜根谭》《增广昔时贤文》,定然要 ▲ 古人从语词到深意的既富且美,我辈实在没什么拿得出手的见解与表达。

A.寥寥数语 箴言 慨叹 B. 只语片言 格言 慨叹C.寥寥数语 格言 喟叹 D. 只言片语 箴言 喟叹2.下列熟语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分)A.冰炭不同炉B.不为五斗米折腰C.明日黄花D.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3.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A.“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门帘卷不去月光,捣衣石上拂去但它又来了,表达的是思妇对征人的思念之情。

B.“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自己相思苦、闲愁深,推想对方,深知此相思与闲愁非单方面的,而是双方面的,两心相印。

C.“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这里以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之情。

D.“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塞外大雁逢秋南归,游子却还不见踪影;帘外风晨月夕景致美好,却无意赏玩。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有两种理想。

一种是社会理想,旨在救世和社会改造。

另一种是人生理想,旨在自救和个人完善。

▲ ,▲ 。

▲ ,▲ 。

▲ ,▲ ,决不能以不切实际为由来替自己辩解。

①人生理想仅仅关涉个人的灵魂②如果你不追求③在任何社会条件下,一个人总是可以追求智慧和美德的④那只是因为你不想⑤如果说前者还有一个是否切合社会实际的问题⑥那么,对于后者来说,这个问题根本不存在A.③②⑥①④⑤ B.⑤⑥①③②④C.⑤⑥②④①③ D.③②④①⑤⑥- 1 -5.对下面图表中的信息解读错误的一项是(3分)全国幼儿园数量变化统计表A.幼儿园整体数量在减少,企业事业、机关办园和街道、乡镇集体办园急剧减少。

2018届高三检测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8届高三检测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8届高三检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木题共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先秦诸子可视为一次“人文的宗教觉醒”,这次觉醒之所以被认为更具系统性,就在于它包含了这三方面的大觉醒。

首先,它不仅是发现、承认与确信有一个绝对者,而且自觉地以更多的环节、事件来叙述、展示绝对者,甚至以更多的概念与分析来指示绝对者。

在近代学者的研究中,通常会罗列出“天”或“道”的多种含义,比如根据儒道法墨文献中有关“天”的论述而把天分解为神圣的主宰之天、义理(伦理)之天、命运之天、自然之天等,并以此论说人文觉醒的去神化乃至无神化。

而实际上,在先秦的这些人文论说中,天的多重含义恰恰是被用来申述天的绝对性的不同环节:不管是义理之天,还是命运之天、自然之天,甚至所谓物质之天,都可被归到作为神圣绝对者的“上天”之下,绝对之天据此获得更丰富、更具体的内容.因此,在这里的天并不因被分解、分层而失去了绝对性与统一性,倒是因获得了更丰富的统一性而获得了更生动具体的绝对性。

其次,在重新确认与确信绝对者之为万事万物与一切美善之源头,因而是一切正当性之根基的同时,发现并确立了人在与绝对者关系中的特殊地位。

在诸如“人能弘道"“人能修德以配天"“真人”能无待而任“自然”等这类论说里,都隐含着从人与绝对者的相互性关系角度来理解绝对者,理解人本身在这个世界上的特殊地位以及人本身的绝对性存在的哲理。

在这个意义上,这次人文觉醒既是对绝对者的觉悟,也是对人自身的觉悟。

我们甚至可以说,这次人文觉醒之所以为人文觉醒就在于它在宗教启示下通过自觉到绝对者而发现、肯定人自身存在的绝对性.第三,发现并申述了绝对者以人类能够认识并加以遵循的某种原则来体现、实施他在人类现实生活中的意志或意旨,因此,人类的现实生活并不只是一种世俗的生活,同时也是一种神圣的生活。

不管是对于个体,还是对于群体(国家),生活并不仅仅只是满足各种自然欲望,更不是只按自然欲望行事而为所欲为,而是首先要遵循与担当一些来自上天启示给我们的原则,比如通过圣人作则而垂示给我们的规范,或者通过上智者之先觉而显明给我们的仁爱法则。

江苏省常熟中学2018届高三10月阶段性抽测(一)英语试题(有答案)

江苏省常熟中学2018届高三10月阶段性抽测(一)英语试题(有答案)

江苏省常熟中学2018届高三10月阶段性抽测(一)英语试题第I卷(选择题)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o is the woman?A. A fast food waiter.B. A stewardess on the plane.C. A customer.2. What does the man suggest the woman do?A. Put ice on her knees.B. Rest for several days.C. See a doctor.3. Why is the woman upset?A. The man broke his promise.B. The man took her to a scary movie.C. The man’s joke wasn’t funny.4. Who might Rufus be?A. A dog.B. A cat.C. The woman’s son.5. Why is the woman upset?A. The man doesn’t have enough work.B. The man is asking too much of her.C. She can’t send the report.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江苏省常熟中学2018届高三10月阶段性抽测(一)语文试题

江苏省常熟中学2018届高三10月阶段性抽测(一)语文试题

江苏省常熟中学2018届高三10月阶段性抽测(一)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放眼望去,那些鸟儿在高处着,最后都飞向了远方,徒留下天空中淡淡的蓝色,还有秋后田野的空旷和寂寥。

②安静地打开书本,你有可能与仰慕已久的古圣先贤或当代精英,同时,进入安静阅读的境界也是人生经验和阅读滋养的有效途径。

A. 盘绕一抹殊途同归汲取B. 盘绕一丝不期而遇获取C. 盘桓一抹不期而遇汲取D. 盘桓一丝殊途同归获取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由于电视、电脑的普及,在给现代人带来丰富多彩的视听艺术的同时,也悄然地改变着人们在印刷媒体时代所形成的审美趣味和欣赏习惯。

B.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享受着各式各样的服务形式,但是,稍不小心,你就可能遇到你不愿意掏钱却又不得不消费,或者说是“过度”消费的情况。

C. 2014年12月13日是我国第一个南京大屠杀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当代话剧《中山码头》正是为这一天特别策划创作的。

D. 文明忍无可忍是一条永恒的道路,连接着过去与未来,但在创新还未能及时跟上的时候,守住传统文明则成为能否激发创造潜能的关键。

3. 下列诗句中,与“斜日雁边看故国”对仗工整的一项是A. 梅花开日是新年B. 去国衣冠有今日C. 外家梨栗记当年D. 孤帆雪里过残年4. 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A.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王勃《滕王阁》)B.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杜甫《客至》)C. 铁衣远戌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高适《燕歌行》)D.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5. 请为姜夔绝句《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其一)选出正确的句子,并进行排序。

①青海长云暗雪山②细草穿沙雪半销③宫女如花满春殿④吴宫烟冷水迢迢⑤一夜吹香过石桥⑥梅花竹里无人见。

A. ②⑤①④B. ④⑤①②C. ③⑤⑥②D. ②④⑥⑤6.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近年来,随着出版业市场化转型的深入以及针对目标读者的精准定位,通俗化和娱乐化越来越成为大众畅销书所具有的物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阶段性抽测语文2017. 10 语言文字运用(36分)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放眼望去,那些鸟儿在高处▲着,最后都飞向了远方,徒留下天空中▲淡淡的蓝色,还有秋后田野的空旷和寂寥。

②安静地打开书本,你有可能与仰慕已久的古代先贤或当代精英▲,同时,进入安静阅读的境界也是▲人生经验和阅读滋养的有效途径。

A.盘绕一抹殊途同归汲取B. 盘绕一丝不期而遇获取C.盘桓一抹不期而遇汲取D. 盘桓一丝殊途同归获取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由于电视、电脑的筲及,在给现代人带来丰富多彩的视听艺术的同时,也悄然地改变着人们在印刷媒体时代所形成的审美趣味和欣赏习惯。

B.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享受着各式各样的服务形式,但是,稍不小心,你就可能遇到你不愿意掏钱却又不得不消费,或者说是“过度”消费的情况。

C. 2014年12月13 日是我国第一个南京大屠求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当代话剧《中山码头》正是为这医天特别策划创作的。

D.文明寻根是一条永恒的道路,连接着过去与末来,但在创新还未能及时跟上的时候,守住传统文明则成为能否激发创造潜能的关键。

3.下列诗句中,与“斜日雁边看故国”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A.梅花开日是新年B.去国衣冠有今日C.外家梨栗记当年D.孤帆雪里过残年4.下列诗句中,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3分)A.膝王高阁临江渚,俽玉鸣驾罢歌舞(王勃《滕王阁》)B.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杜甫《客至》)C.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高适《燕歌行》)D.总为浮玄能蔽曰,敉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5.诺为姿夔绝句《除夜石湖归笤溪》(其一)选出正确的句子,并进行排序。

(3分)①青海长云暗雪山②细草穿沙雪半销③宫女如花满春殿④吴宫烟冷水迢迢⑤一夜吹香过石桥⑥梅花竹里无人见。

A.②⑤①④B.④⑤①②C.③⑤⑥②D.②④⑥⑤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近年来,随着出版业市场化转型的深入以及针对目标读者的精准定位,通俗化和娱乐化越来越成为大众畅销书所具有的特质。

▲,▲。

▲。

▲。

▲。

▲。

①在这一过程中,新技术的应用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读者的阅读习惯②无独有偶,在本州丌卷虚构类畅销书排行榜中,《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平凡的世界》两大文学经典也分别各有两个版本入榜③使用手机机、平板或者电子书阅读器利用啐片化时间进行阅读正在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④我们似乎很难再见到经典名著作为大众畅销书被广泛讨论的景象⑤然而在本月,《老舍集•骆驼祥子》再一次进入大众畅销书排行榜前三十名⑥由此产生的浅层阅读行为使读者更加关注简单、轻松的文学小品A.③⑥①⑤②④B.③⑥④⑤②①C.①③⑥④⑤②D.①③⑤⑥④②7.下面几个话语情境中,表述准确的一项是(3分)A.萧峰对段正淳说:“大理段王爷,令千金在此,你好好的管教吧!”说着携起阿紫的手,走到段正淳身前,轻轻将她推过去。

(小说《天龙八部》第四卜一回)B.“以自身的品性、资®和特定条件下的作为论,汉献帝在历代帝王中可算中上水平,如果按照人众对贤君的惯常定义,汉献帝也完全可以忝列其中。

”(某电视节目中主持人评价汉献帝)C.参加中国围棋世界冠军争簕赛的选手古力蒋前表示:“明天的对手是江维杰,他在上届比赛中曾把我打下了冠军的宝座,希望他明天能承让。

”(腾讯体育消息)D.这份购房合同是我方当事人在中介的忽悠下签订的,依法应认定无效。

(某律师向法庭呈送的上诉状)8.下列关于传统文化知识表达,正确的衣项是(3分)A.按时间先后排列:平旦、晡时、日中、口入、人定B.官职被贬用词:左迁、谪、除、去、黜、乞骸骨C.对人的尊称或敬称:殿下、麾下、丈人、先考、夫子D.科举考试等级从低到高:秀才、梁人、进士;榜眼、探花、状元9.以下四副对联分别对应四位文学家,全部正确的一组是(3分)①一代君权痛蚕室,千秋史笔溯龙门。

②兵甲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

③玉茗堂中传蝶梦,临川集上插芳馨。

④太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个英雄汉,调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

A.①司马迁②欧阳修③王安石④李清照B.①班固②范仲淹③汤显祖④苏斌C.①司马迁②范仲淹③汤显祖④李清照D.①班固②欧阳修③王安石④苏斌10.下列句中的“其”与“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中的“其”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B.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D. 一之谓甚,其.可再乎11.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意项是(3分)A.至激于义理者而不然B.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C.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D.不能容于远近12.对下面两则材料的分析,干年,的一项是(3分)(1)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柞醴泉不饮。

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 (《庄子•秋水》)(2)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说苑•谈丛》)A.材料(1)用梧桐、练实、醴泉等意象,以及行为的描述,表现了鹓雏的清高自守。

B.材料(2)借助对话形式,指出在一个环境中若得不到认可,应该反思自己的问题。

C.鸱与鸠都是目光短浅之辈,不能够理解鹓雏与枭的高远心志。

D.两则材料中,作者都以禽乌的故事来寄寓臼己的观察与讽喻。

二、文言文阅读(42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3-16题。

(21分)贾耽传贾耽,字敦诗,沧州南皮人。

天宝中,举明经,补临清尉。

河东节度使王思礼辛为度支判官。

累进汾州刺史,治凡七年,政有异绩。

召授鸿胪卿,兼左右威远营使。

建中三年,徙山南东道节度使。

德宗在梁,枕使行军司马樊泽奏事。

泽还,耽大置酒会谈将。

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

耽纳诏于怀,饮如故。

既罢,召泽曰:以公见代,吾且治行。

”敕将吏谒泽。

大将张献甫曰:“天子播越,而行军司马以公命问行在,乃蜉放钺,利公土地,可谓事人不忠矣。

军中不平,请为公杀之耽曰:“是何谓邪?朝廷有命,即为帅矣。

吾今趋觐,得以君俱。

”乃行,军中遂安。

俄为东都留守。

故事,居守不出城,以耽善射.优诏许猎近郊。

迁义成军节度使,兼滑州刺史。

淄青节度使李纳虽削伪号,而阴蓄奸谋,冀有以逞。

其兵数千自行营还,道出滑,或谓馆于外,耽曰:“与我邻道,奈何疑之,使暴于野?”命馆城中,宴庑下,纳士皆心服。

耽每畋,从数百骑,往往入纳境,纳不喜,然畏其德,不敢谋。

贞元九年,以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俄封魏国公。

常以方镇帅缺,当自天子命之,若谋之军中,则下有背向,人固不安。

帝然之,不用也。

颀宗立,进检校司空、左仆射。

时王叔文等干政,耽病之,类称疾乞骸骨,不许。

卒,年七十六,赌太傅,谥曰元靖。

耽嗜观书,老益勤,尤悉地理。

四方之人与使夷狄者见之,必从询索风俗,故天下地土区产、山川夷砠,必究知之。

其器恢然,盖长者也,不喜臧否人物。

为相十三年,虽安危大事卞所发明,而检身厉行,自其所长。

每归第,对宾客无少倦,家人近习,不见其喜愠。

世谓淳德有常者。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九十一》,有删改)1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河东节度使王思礼署.为度支判官署:暂代官职B. 乃规.旄钺规:谋划C. 耽每畋.,从数百骑畋:打猎D.虽安危大事亡.所发明亡:逃跑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皇上下诏让樊泽取代贾耽为帅,张献甫心存不服。

贾耽不为自己军权旁落而生气,反而对张献甫好言相劝,保证了军队的安定。

B.当李纳的十兵路过滑州时,贾耽的手下违议让他们住在城外,而贾耽却摒弃疑虑在城中安排住宿并宴请了他们,李纳的士兵对他很信服。

C.贾耽建议应当由天子任命军队的将领1不应在军队将士中选拔,那样容易导致军心不稳,皇上认可他的话,但没采纳。

D.贾耽熟悉地理,四面八方的人都来拜见他,向他请教各地的风俗,以及物产、山川地理等知识。

15.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1分)(1)故事,居守不出城,以耽善射,优诏许猎近郊。

(5分)(2)时王叔文等干政,耽病之,屢称疾乞骹骨,不许。

(6分)16.请简要概括贾耽的形象特点。

(4分)(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7-20题。

(21分)襄州宜城县长渠记曾巩荆及康狼,楚之西山也。

水出二山之门,东南而流,春秋之世曰鄢水。

左丘明传,鲁桓公十有三年,楚屈瑕伐罗,及鄢,乱次以子是也,其后曰夷水。

又其后曰蛮水,郦道元所谓夷氷避桓温父名,改曰蛮水是也。

秦眧王三十八年,使白起将,攻楚,去鄢百里,立蝎,壅是水为渠以灌鄢,遂拔之。

鄢入秦,而白起所为渠因不废。

引郗水以灌田,田皆为沃壤,今长渠是也。

长渠至宋至和二年,久隳不治,而田数苦旱,川饮食者无所取。

令孙永曼叔率民田渠下者,理渠之坏塞,遂完故堝。

自二月丙午始作,至三月癸未而毕,田之受渠水者,皆复其旧。

曼叔又与民为约束,时其蓄泄.而止其侵争,民皆以为宜也。

盖鄢水之出西山,初弃于无用,及白起资以祸楚,而后世顾赖其利。

抚田三千余顷,至今千有余年,而曼叔又举众力而复之,使并渠之民,足食而甘饮,其余粟散于四方。

盖水出于西山诸谷者其源广,而流于东南者其势下,至今千有余年,而山川高下之形势无改,故曼叔得因其故迹,兴于既废。

使水之源流,与地之高下,了有易于古,则曼叔虽力,亦莫能复也。

初,曼叔之复此渠,白其事于知裏州事张壌唐公。

公听之不疑,沮止者不用,故曼叔能以有成。

则渠之复,自夫二人者也。

方二人者之有为,盖将任其职,非有求于世也及其后言渠堝者蜂出,然其心盖或有求,故多诡而少实,独长渠之利较然,而二人者之志愈明也。

熙宁六年,余为襄州,过京师,曼叔时为开封,访余于东门,为余道长渠之事,而诿余以考其约束之废举。

予至而问焉,民皆以谓贤君之约束,相与守之,传数十年如其初也。

而是秋大早,独长渠之田无害也。

夫宜知其山川与民之利害者,皆为州者之任,故予不得不书以告后之人,而又使之知夫作之所以始也。

八月丁丑曾巩记。

(选自《元丰类稿》,有删改)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乱次以济是也济:渡B.一有易于古一:一旦C.沮止者不用用:治理D.独长渠之利较然较:明显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长渠源流数易其名,先是鄢水,之后是夷水,再后为避桓温父讳而名为蛮水。

B.曼叔修复长渠后,再将此亊臬告知襄州事张瓖旃公,张公没有怀疑他的动机。

C.现实中谈论筑渠造堰的人很多,但他们心里或有私欲,所以是欺世的多,务实的少。

D.作者写作目的之一是要州官们懂得山川对于人们的利害关系,从而积极兴修水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