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子与宇宙单元测验题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九年级《第十六章粒子和宇宙》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北师大版九年级《第十六章粒子和宇宙》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第十六章粒子和宇宙一、选择题(36分)1.下列关于宇宙认识说法正确是()A. 宇宙中天体的位置是始终不变的B. 宇宙是方形的C. 哥白尼创立了“日心说”D. 太阳就是宇宙的中心2.在物理学中,原子、原子核及其更深层次的物体统称为微观粒子,以下微观粒子按空间尺度由小到大排序正确的是( )A.夸克质子原子核原子B.夸克原子核质子原子C.原子原子核质子夸克D.原子核质子夸克原子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太阳能、风能、核能都是可再生能源B.手机移动通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而倒车雷达用超声波工作的C.“北斗”导航系统是利用电磁波进行定位和导航的D.LED灯的核心元件发光二极管是由半导材料制成的4. 关于能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上的能源都是可再生能源B. 核能是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C. 核废料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不能随意丢弃D. 目前的核电站都是利用核聚变释放的核能来发电的5.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 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B. 雾霾是由于固体分子不停运动形成的C. 地球等行星围绕太阳转动,太阳是宇宙的中心D. 炭笔画出的连续的线放大后不连续,说明分子间有空隙6.下列物体不具有一定体积的是()A. 钢笔B. 饮料C. 煤气D. 梨7. 假如小雨乘坐一颗人造地球同步卫星旅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小雨用体温计测体温B. 小雨相对于青岛的崂山是静止的C. 小雨用照相机给月球拍照D. 小雨绕地心转动一周约需365天8.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下列有关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原子核带负电B. 电子带正电C. 原子核的质量比电子的质量大得多D. 电子的质量比原子核的质量大得多9.关于核能,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核电站使用过的核燃料称为核废料,核废料不具有放射性B. 目前人类获得核能有两条途径,即裂变和聚变C. 核能属不可再生能源D. 核发电是利用核的裂变来实现的10.关于粒子和宇宙,有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 分子间仅存在吸引力,不存在排斥力B. 在原子核、电子和原子中,尺度最小的是原子核C. 根据银河系的直径大约为8万光年,可知光年是时间单位D. 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11.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 煤B. 水能C. 石油D. 天然气12.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雾霾是由于固体分子不停运动形成的B. 依据汤姆生的原子核式模型理论,在原子中绕核高速旋转的是电子C. 炭笔画出的连续的线放大后不连续,说明分子间有空隙D. 在质子、电子和原子中,尺度最小的是电子二、填空题(每空1.5分,共48分)13.在长期堆放煤的地方,地面和墙角都会染上一层黑色,用力刮去一层墙的表皮,可以看到里面还有黑色,这说明________;夏天,雨后天晴,池塘里荷叶上的水珠随荷叶拂动而滚动不止,当两滴滚动的水珠相遇时,会汇合变成一滴较大的水滴,这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___。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检测题(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下面是一首完整的中国古诗,其中能反映“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这一物理知识的诗句是()A.绿树荫浓夏日长B.楼台倒映入池塘C.水晶帘动微风起D.满架蔷薇一院香2.发动天文学领域的革命,创立“日心说”理论的科学家是()A.卢瑟福B.哥白尼C.牛顿D.伽利略3.物质世界多姿多彩,从浩瀚宇宙到微观世界,所有都体现物质的不停运动和发展。

以下与物质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不能再分割B.分子的直径很小,大约为1mm左右C.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各种原子都有相似的结构D.物质的不同物态表现出不同的性质是由分子的排列决定,与分子间作用力无关4.下列现中,不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用显微粒观察水滴,有细菌在活动B.香水擦在皮肤上,能闻到香味C.红墨水滴入水中,整杯水都变红D.墙角堆煤久了,有擦不掉的黑色痕迹5.关于粒子和宇宙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是宇宙的中心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C.固体的分子是静止不动的D.分子间只存在吸引力6.如图1甲是物理学家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原子而产生散射的实验示意图,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如图1乙所示的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卢瑟福的这一研究过程是一个()A.提出问题的过程B.验证证据的过程甲乙图1C .建立模型的过程D .得出结论的过程7.如图2所示,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住测力计的读数。

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

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A .不变,因为玻璃板的质量不变B .变小,因为玻璃板受到浮力作用C .变大,因为玻璃板沾水之后变重了D .变大,因为玻璃板与水之间存在分子引力8.如图3,在一端开口的玻璃管内装有一半的酒精,再沿管壁慢慢地注入带颜色的水,这时可以清楚地看见水和酒精的分界面,然后堵住管口,上下颠倒几次,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可以看见混合液体体积减小了,这说明()A.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 分子间有间隙C.分子间有引力D. 分子间存在斥力9.微观粒子与宇宙天体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

第十六章粒子和宇宙 单元测试 含答案

第十六章粒子和宇宙 单元测试 含答案

第十六章粒子和宇宙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32分)1.【2023·淄博期末】为了减排温室气体,我国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

下列哪项措施不能很好地推动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A.优化能源结构,因地制宜发展水电、风电、太阳能、海洋能、地热能等B.推动产业和工业优化升级,发展新一代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C.大力发展靠石油、煤炭发电的电力行业,以及以煤炭、石油为热源或能源的重工业D.建设、运行、管理各环节落实绿色低碳理念,建设低碳智慧型城市和绿色乡村2.【2022·柳州】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我国三名航天员将在空间站工作生活6个月。

空间站在工作时的能源主要来自()A.煤炭B.地热C.汽油D.太阳能3.【2022·宿迁】我国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在信息、能源和材料等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白鹤滩水电站中的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发电的B.神舟十四号飞船上的新型硅光电池板主要将电能转化为太阳能C.能量在转移和转化的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因此我们不需要节约能源D.现在我国已建成的核电站主要是利用核聚变释放能量,核能属于可再生能源4.人类对于宇宙的探索是在一次次挫折中不断向前发展的,比如俄罗斯“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在地球近地轨道上因主发动机启动失败而无法变轨。

经查,是太空中的带电粒子对机载计算机系统产生影响导致程序出错。

下列粒子中,首先可以排除对计算机系统产生影响的粒子是()A.电子B.质子C.中子D.原子核5.【2022·宜昌】2022年6月2日,我国发布了“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确立了到2025年实现可再生能源年发电量达到3.3万亿千瓦时的目标,为此需要逐步减少()A.煤炭、天然气发电B.太阳能、风力发电C.海水涨落的潮汐发电D.水力发电6.“嫦娥三号”月球车的任务之一是探测月壤中“氦3”的含量,为人类探索新的核能源物质。

2024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六章粒子和宇宙单元测试卷新版北师大版

2024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六章粒子和宇宙单元测试卷新版北师大版

《第16章粒子和宇宙》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是不行再分的最小粒子B.分子是不行再分的最小粒子C.原子结构与太阳系非常相像,它的中心是原子核D.分子结构与太阳系非常相像,它的中心是原子2.以下对科学史实的描述正确的是()A.太阳是宇宙的中心B.能量的转移与转化具有方向性C.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提出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D.“北斗”卫星导航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和导航的3.小明在学习“从粒子到宇宙”的学问后,有下列相识,其中正确的是()A.在探究比原子更小的微观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觉了电子B.海绵简单被压缩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C.扫地时灰尘飘舞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太阳是宇宙的中心4.纳米陶瓷作为高新科技材料应用广泛,它具有坚硬、耐磨、耐腐蚀、耐高温、完全无磁性等特点,它不能应用于()A.“嫦娥二号”外表涂层B.切割硬物的刀具C.公交IC卡D.装浓硫酸的容器5.自从扫描隧道显微镜独创后,世界上就诞生了一门以0.1至100纳米这样的单位为探讨对象的前沿科学,这就是纳米技术,它以空前的辨别率为人类揭开了更加开阔的微观世界。

这里所说的纳米是指()A.长度单位B.质量单位C.时间单位D.温度单位6.某智能百叶窗的叶片上贴有太阳能板,在光照时发电,给电动机供电以调整百叶窗的开合。

该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换是()A.电能→机械能→光能B.光能→机械能→电能C.光能→电能→机械能D.机械能→电能→光能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只适用于物体内能的变更B.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人们相识自然和利用自然的有力武器C.只要有能的转化和转移,就肯定遵从能量守恒定律D.任何一种形式的能在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中,消耗多少某种形式的能量,就能得到多少其他形式的能量,而能的总量是保持不变的8.试验装置如图所示,加热试管使水沸腾,对视察到的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玻璃管口冒出的“白气”是汽化成的水蒸气B.加热使水升温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变更水的内能C.小叶轮的转动说明永动机是可以实现的D.小叶轮转动,水的内能转化为叶轮的机械能9.关于能源的概念,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能做功的物体叫做能源B.具有动能或势能的物体叫做能源C.能供应能量的物质资源都可以叫做能源D.内燃机和发电机都是能源10.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风能B.石油C.煤D.自然气二.多选题(共5小题)11.下面列举的各种现象中,能说明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是()A.铁铲用久了,会变薄B.博物馆门前铜像的手被人摸久了,会变小C.秋风一吹,树上的叶片慢慢变少了D.屋檐下的石块,出现了“滴水穿石”的现象12.关于小粒子和大宇宙,下列相识中正确的是()A.红墨水在水中散开说明分子间有排斥力B.用鼻子嗅气味能鉴别醋和酱油分子表明分子在运动C.在水分子、氢原子和电子中,尺度最小的是电子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恒星是肯定不动的13.下列关于生活中新技术及其应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二维码扫描器中的光敏二极管运用的主要是半导体材料B.超导体材料制成白炽灯的灯丝可以提高白炽灯的效率C.医院做透视检查所用的“X光”是次声波D.洗衣机内筒表面的纳米材料可以抑制细菌生长14.关于各种机器工作时能量转化的状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内燃机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太阳电池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光能C.发电机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D.电动机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核潜艇靠化学能供应动力B.风能、水能、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C.风能、水能、核能都可以转化为电能D.汽车发动机可以将化石能全部转化为汽车的机械能三.填空题(共5小题)16.电子的发觉说明是可分的,原子是由和组成的,原子核由和组成。

八年级物理小粒子与大宇宙单元测试

八年级物理小粒子与大宇宙单元测试

八年级物理小粒子与大宇宙单元测试1、下列对分子的认识,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普通放大镜观察炭笔的笔迹,可直接观察到炭分子B .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可说明分子间有引力C .墨水滴入清水杯中,整杯水会变色,可说明分子是运动的D .海绵受挤压后体积变小,可说明分子间有空隙2、“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挂在天上放光明,好像许多小眼睛.”童谣中的“星星”多数属于( )A. 流星B. 恒星C. 行星D. 人造卫星 3、在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进而认识到原子的组成是( )A .中子和电子B .质子和电子C .原子核和电子D .分子和电子4、20 世纪初科学家先后提出了如图 (a)、(b)、(c) 所示的三种原子模型,依照提出时间的顺序正确的排列为( )A.(a)、(b)、(c)B.(c)、(b)、(a)C.(b), (c), (a)D.(a)、(c)、(b) 5、下列物体的尺度从小到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 .电子、原子核、原子B .质子、原子核、中子C .原子核、质子、电子D .原子、原子核、质子 6、下面哪一个现象的描述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A .春天柳枝摇曳B .夏天荷花飘香C .秋天落叶纷飞D .冬天瑞雪飘飘 7、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A .红墨水在水中散开说明分子间有排斥力B .用鼻子嗅气味能鉴别醋和酱油表明分子在运动C .在水分子、氢原子和电子中,尺度最小的是氢原子D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恒星是绝对不动的8、为了揭示大自然的奥秘,无数科学家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组成大自然的天体和微观粒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其中太阳是宇宙真正的中心B .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C .近代科学家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粒子组成的D .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9、甲、乙、丙三幅图中,能形象描述液态物质分子排列方式的是( )A.甲B.乙C.丙 D.乙和丙10、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很多公共场所贴了如右上图所示的标志,这主要是考虑到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这是因为( ) A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 B .分子间有引力 C .分子间有斥力 D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糖在热水中溶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B .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 .弹簧能够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空隙D .“破镜不能重圆”的主要原因是玻璃分子间存在斥力12、原子是由电子、质子与中子等更微小的粒子所构成.若以○、●和分别代表电子、质子与中子,则下列各示意图中,哪个带负电(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3、将体积分别为V 1、V 2的水和酒精混合,发现混合后液体的总体积V V 1+V 2,(选填“<”、“=”或“>”)这一实验表明液体分子间有 .14、“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对于第一句,从物理学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的 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 .15、用力拉铁丝不容易拉断,这说明铁丝的分子之间存在 力. 同时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还有 力.分子间的 力和 力是同时存在的. 16、在历史上第一个使用望远镜探索宇宙的是 ,他的观察结果证实了哥白尼的 是正确的,推翻了托勒密的“地心说”,勇敢地在真理面前对宗教说“不”.10题图9题图17、如下图所示,不旋转的铝件在强大压力作用下顶住高速旋转的铜件并使两者接触处温度急剧升高,这样铜和铝接触处的分子相互渗透,由于分子间存在 力的作用,从而使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这就是先进的“旋转焊接”技术.18、在探索微观世界的过程中,科学家对原子的结构进行猜想和实验,并提出了多种模型.在如右上图所示的A 、B 两种模型中,______图是卢瑟福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原子中心的 ______和 组成原子核,原子核周围有带负电荷的_________绕核运动.三、简答与实验题(19题6分,20题13分,21题12分,共31分)19、请指出下图中的两个实验,各是演示什么现象的?(1)甲是演示 (2)乙是演示20、学习分子的有关知识后,小明等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分子的运动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在观察研究的基础上,他们提出了这样几种猜想: ①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温度有关. ②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小明他们从实验室取来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在其中放入质量相同的热水和冷水,并各滴入一滴红墨水,然后观察两杯水的颜色变化的快慢.小明他们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温度之间的关系.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2)实验过程中,用相同的烧杯,放相同质量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所运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3)做这个实验时,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搅动杯中的水,其原因是.21、课堂上,杨老师将断成两段的均匀圆柱形铅块A 、B 的两端面磨平.将磨平的端面相对,用力压紧,两段铅块合在了一起,就象没有断开过一样.接着杨老师按图(a )的方式把合在一起的铅块竖直悬挂于铁架台上,然后在铅块下面悬吊了多个钩码.两铅块仍未分离.面对出乎意料的现象,同学们议论纷纷.(1)上述实验说明了什么呢?同桌的小李、小赵同学分别谈了自己的看法.你的看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物理《宇宙和粒子》单元测试题-带答案

初中物理《宇宙和粒子》单元测试题-带答案

《宇宙和粒子》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分子、电子、原子核按照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把PM2.5、NO2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分子→原子核一电子A.PM2.5→NO2分子→PM2.5→原子核一电子B.NO2C.NO分子→原子核→PM2.5一电子2分子→原子核一电子→PM2.5D.NO2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天文学中,用“光年”作为时间单位B.夸克是由比其更小的质子和中子构成的C.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也是宇宙的中心D.质子和中子都是由更小的粒子夸克组成的3.上层的粒子是由下层的粒子所构成,下列选项能正确描述物质结构的是( )4.小明在学习“认识宇宙”的知识后,对地球的认识,正确的是()A.地球是一颗恒星B.地球是自然界中存在的最小粒子C.恒星不是绝对不动的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地球是宇宙的中心5.微观粒子与宇宙天体有很多相似之处。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结构很相似B.宇宙天体、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运动C.地球等行星围绕太阳转动,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D.宇宙天体、分子的运动都没有规律6.20世纪初,科学家在探索物质结构的历程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于1911年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是( )A.关于分子结构的理论B.关于原子结构的理论C.关于原子核结构的理论D.关于电子结构的理论7.如图所示,氢原子结构的各种模型图,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8.为了揭示大自然的奥秘,无数科学家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组成大自然的天体和微观粒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其中太阳是宇宙真正的中心B.汤姆孙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C.卢瑟福最早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D.近代科学家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粒子组成的9.下列“宇宙层次结构”概念图,正确的是()A.B.C.D.10.19世纪末,汤姆孙发现了电子,从此科学家们提出了多种关于原子内部结构的模型。

2024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六章粒子和宇宙综合能力测试题新版北师大版(含答案)

2024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六章粒子和宇宙综合能力测试题新版北师大版(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下学期新版北师大版:第十六章综合能力测试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 B )A.卢瑟福 B.汤姆孙 C.居里夫人 D.贝克勒尔2.在原子中带负电的是( B )A.质子 B.电子 C.中子 D.原子核3.2022年5月1日,在太平洋南部观察到罕见的“日偏食”奇观,根据我们所学知识可知,“日偏食”中的“日”属于( A )A.恒星 B.星云 C.卫星 D.行星4.按照物质世界主要物体的大致尺度从小到大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D )A.原子核、夸克、原子、分子、生物体、地球、太阳系、银河系B.原子核、夸克、原子、分子、生物体、地球、银河系、太阳系C.夸克、原子核、原子、分子、生物体、地球、银河系、太阳系D.夸克、原子核、原子、分子、生物体、地球、太阳系、银河系5.纳米材料所特有的性能及应用是( D )①大大提高材料的强度和硬度;②降低烧结温度;③提高材料的磁性;④能制作高贮存密度的量子磁盘;⑤纳米机器人“医生”能进入人体杀死癌细胞。

A.只有① B.只有①②C.只有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都是6.如图所示是某型号的电动巡逻车,它在巡逻的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能量转化是( C )A.电能转化为机械能B.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电能转化为光能7.以下行为中属于低碳生活、节约资源的是( A )①电视机不用时没有及时切断电源,长时间处于待机状态;②经常使用一次性碗筷;③用太阳能热水器替代燃气热水器;④新农村建设中大量使用沼气池;⑤许多大城市建造了垃圾焚烧发电厂;⑥随意丢弃废旧塑料袋。

A.③④⑤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①②⑥8.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一次重大飞跃,它是最普遍、最重要、最可靠的自然规律之一。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因为能量是不守恒的,所以需要节约能源B.因为能量是守恒的,所以不可能发生能源危机C.能量转化过程中,数量虽然没有减少,但在可利用的品质上降低了D.能量可以被消灭,也可以被创生9.下列关于核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核能和煤、石油一样都是常规能源,而不是新能源B.核能和太阳能、风能、水能一样都是可再生能源C.原子核发生裂变和聚变都会释放巨大的能量,这就是核能D.氢弹的爆炸就是核裂变发生链式反应的结果10.在下列有关能或能源的讨论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A )A.人类社会面临能源危机,总有一天能量会被消耗殆尽B.煤、石油、天然气等的储量有限,人类面临能源危机C.很多传统能源已走向枯竭,但我们可以开发新的能源D.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潮汐能等是取之不尽的11.近年来我国在信息和能源等高科技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下列关于信息和能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5G通信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B.核电站是利用聚变反应的原理工作的C.天和号太空舱帆板接收的太阳能来自于太阳内部的裂变反应释放的能量D.新能源纯电动汽车利用的是一次能源12.抽水蓄能电站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电力保障项目之一。

8年级物理苏科版下册《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测试04

8年级物理苏科版下册《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测试04

八年级物理苏科版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2分)如图所示是由微颗粒(1~50nm)制备得到的新型防菌“纳米纸”,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与此现象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A.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隙B.油与“纳米纸”分子间有斥力没有引力C.“纳米纸”可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D.油分子间的引力使纸面上的油汇集成小油珠2.(2分)如图所示,通草球甲、乙相互排斥,甲、丙相互吸引,如果已知甲带正电,那么乙、丙的带电情况是()A.乙带负电,丙带正电B.乙带正电,丙带正电C.乙带负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D.乙带正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3.(2分)市教育局明确要求全市所有中小学均为无烟学校,各学校会议室里均张贴了如图所示的标志,这主要是考虑到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其他人都在被动吸烟,这是因为()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B.分子之间有作用力C.分子之间有间隙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4.(2分)如图所示,两表面磨平的铅块紧密接触后可吊起台灯,这说明()A.分子间存在斥力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间存在间隙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5.(2分)橡胶棒与毛皮摩擦后,橡胶棒带负电荷,这是因为摩擦使橡胶棒()A.失去一些电子B.得到一些电子C.失去一些质子D.得到一些质子6.(2分)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电,B不带电,可以看到A的金属锡箔张开,B的金属锡箔闭合(如图)。

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棒将A和B上的金属球连接起来,则A、B金属箔张角的变化情况是()A.A和B都不变B.A变小,B张开C.A变大,B不变D.A闭合,B张开7.(2分)关于物质的组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B.原子是由原子核和中子组成的C.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D.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小的微粒组成的8.(2分)哈勃望远镜使我们感受到宇宙的浩瀚,电子显微镜使我们认识到微观世界的深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测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26分)
1.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这一事实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________,物体不能无限地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一匙糖加入水中,能使整杯水变甜,说明_______ ____,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会______,说明_____ ____________。

2. 分子是组成物质的微粒之一,分子是由组成,相同原子组成的分子称为分子,比如碳原子组成的金刚石;不同原子组成的分子称为分子。

3. 用的方法可以使物体带电。

带电物体能够轻小物体。

4.人类在探索微观粒子的过程中,首先发现的是,它的发现说明了原子是的。

5、产生“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楼群林立,难以形成空气对流;二是城市水面小,水的蒸发吸热(选填“多”或“少”);三是建筑群、马路中的砂石、水泥的小,在相同日照条件下,温度上升更明显;四是工厂、交通工具排放大量的和。

6. 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一开始是一个“原始火球”,原始的火球发生了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到一定程度时,逐步形成了超星系团,星系团、星系乃至恒星和行星。

7. 气体分子容易压缩,表明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分子间的作用力,所以气体分子可在空间里到处移动,充满整个容器,气体是一定的体积,一定的形状的。

8.在长度单位中,光年的单位最大,0.5光年大约= m;一些电子芯片的直径大约为0.2nm,相当于km。

9.什么是分子,有人提出以下三点看法,请将其中任意一处错误的地方改正:
①分子就是不能再分割的最小粒子;②分子就是保持物质原有性质的小粉末;③分子是由原子和原子核组成。

改正:
10.一百多年来,科学家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微小粒子,且已取得了辉煌的成果。

请任选两位,在横线上写出他们名字及主要贡献。

如下图:
查德威克卢瑟福盖尔曼汤姆逊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砖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B、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
C、铜的密度是8.9×10 3 kg / m3 ,表示lm3铜的质量为8.9×10 3 kg
D、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不同
12.运用你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特殊测量”时,下面的几种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A 、用天平“称”出墨水瓶的容积
B 、用量筒“量”出小钢珠的质量
C 、用天平“称”出一张纸的厚度
D 、用量筒“量”出0.2 Kg 的酒精
13.下列关于“海陆风”形成原因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
A 、 海陆风形成的原因是由于砂石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的缘故
B 、 海陆风形成的原因是由于砂石的比热容大于水的比热容的缘故
C 、 海陆风形成的原因是由于砂石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的缘故
D 、 海陆风形成的原因是由于砂石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的缘故
14.下列现象不能说明物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 )
A.泡在水里的一块冰糖,过几天后不见了
B.酒瓶盖打开后,周围能闻到酒精的气味
C.用显微镜可观察到细菌在活动
D.墙角放煤的地方,时间长了,墙壁里面会变黑了
15. 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a 图所示装置是说明气体与液体间能够相互进入对方
B. b 图说明物质分子间存在排斥力
C. c 图说明压缩气体能增大分子间吸引力
C. d 图中试管内的水温升高,水分子运动更激烈
16. 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
A.1897年汤姆逊发现了原子核
B.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从氮原子核中打出了电子
C.1932年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
D.1961年盖尔曼提出了层子的设想
17. 下列关于宇宙认识说法正确是 ( )
A.宇宙中天体的位置是始终不变的
B.宇宙是方形的
C.哥白尼创立的“日心说”
D.太阳就是宇宙的中心
18..关于宇宙的产生的看法,下列说法正确是 ( )
A.宇宙没有起源,天然而成的
B.多数科学家认为宇宙诞生于150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
C.宇宙肯定是恒星的湮灭造成的
D.宇宙产生于气候的变化
19.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液体的体积(V )及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 总)可分别由量筒和天平测得,某同学通过改变液体的体积得到几组数据,画出有关图线如图所示,在图中能正确反映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跟液体的体积关系的是 ( )
20.下列属于天文学中距离的单位是 ( )
A.微米
B.千米
C.光年
D.千克

2

3 三、实验与探究(共31分)
21(2分)如图3所示,a 是一个铁丝圈,中间较松弛的系着
一根棉线,图b 中是浸过肥皂水的铁丝网,图c 表示用手指轻
碰一下棉线的左边,图d 表示棉线左边的肥皂膜破了,棉线被
拉向右边,这个实验说明了 。

22(6分)如图4所示,_ 的瓶子里装有空气,___ _的瓶子里装有红棕
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它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

当抽去玻璃片后,过一段时间,看到什么现象?这种现象主要说明什么?
23(4分)春天的兰花,夏天的茉莉,秋天的桂花,冬天的腊梅,为什么人距离这些植物很远,却能感到有沁人心脾的芬香?
24(4分)试归纳和列举出生活中能说明物质分子存在引力的事例。

至少两个。

25(8分)某同学为了探究温度升高时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如下图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水和煤油,下表是他实验数据记录,根据表中的数据记录的分析和推理,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比较1、2记录,得出的结论是: ;
(2)比较3、4记录,得出的结论是: ;
(3)比较 记录,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物质,质量相等,升高温度相同,吸收热量一般不同。

(4)综上述,温度升高,物体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 、

有关。

26(7分)右图是某同学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一个小贝壳密度的实验情景。

(1)如图5中测定贝壳质量的操作,存在的错误是:
(2) 请将图6中测量到的数据填在表格中,并填写表格中的缺项。

图4 图6 图7
图5
四、计算题(共13分)
27(7分)一只空瓶子装满水时总质量为500g ,空瓶子的质量为100g ,
求(1)空瓶子装满水时,瓶子中水的质量?
(2)瓶子的容积? (3)若用该空瓶子装满酒精,则酒精的质量为多少?
28(6
铁33测量器材: 。

(2)该小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写出依据。

(3)若小铁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