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1

合集下载

有理数减法导学案1

有理数减法导学案1

有理数减法导学案一.导入新课:语言直接导入二、自主学习 1.321-的绝对值是 , 的相反数是-22.4的相反数是 , -(-3)的相反数是 3.0的绝对值是 , 0的相反数是 4.最小的正整数是 , 最大的负整数是 5.绝对值小于2的整数有 6. 的绝对值等于4。

7.化简(1)-(-3)= (2)-(+2)= (3)+(-2)= (4)+(-3)= (5)-[+(-2)]= (6)-(+3)= (7)=--4 (8)-(-4)= (9)-(+0)=8.直接写出得数(1) (-7)+(-8)= (2) (-2)+1.5= (3) (-6)+(+6)= (4) (-7)+(+3)= (5) (+2)+(-1.2)= (6)0+(-4)= (7)(-1)+8= (8)(+3)(+2)= (9)(-7)+(+4)=(10)(-4)+7= (11)(43-)+41=三.反馈交流(组长检查,小组之间相互解决) 四、合作探究1.乌鲁木齐的最高温度为4°C 。

最低气温为-3°C 。

这天乌鲁木齐的温差为多少?依据题意可列算是为: 2.计算下列各式(1) 50-20= 50+(-20)= (2) 50-10= 50+(-10)=(3) 50-0= 50+0= (4) 50-(-10)= 50+10= (5) 50-(-20)= 50+20= 例1 计算下列各题(1)8-(-5) (2)(-2)-3 (3)(-6)-0解:原式= 8+ 解:原式= -2+ 解:原式= + = = = (4) 0-6 (5)(-2)-(-7) (6)4-(+7) 解:原式= + 解:原式=- + 解:原式== = = (6) 2-5= 2+(-5)=通过以上几个式题的计算,你得到的结论是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 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五.展示提升(小组板演)六.课堂小测1.(1)3-5 (2)3-(-5) (3)(-3)-5 (4)(-3)-(-5) (5)-6-(-6) (6)-7-0(7)0-(-7) (8)(-6)-6 (9)9-(-11)(10)-7-(+8)(11)(-4-7)(12)2-62.(1)-3-(-7)(2)(-10)-3 (3)13-(-17)(4)2-9 (5)0-12 (6)(-11)-0 (7)(-4)-16 (8)37-(-21)(9)10-(+17)(10)-4-12 得分:七.教师总结:有理数减法步骤是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新编音乐鉴赏导学[1]

新编音乐鉴赏导学[1]

一中外歌剧重点难点1.歌剧音乐体裁的主要特征,歌剧唱段的深刻内涵和韵味。

2.能以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的原则,联系姊妹艺术或其他相关学科,对接触到的社会音乐生活现象或音乐作品的音乐风格、文化特征做出恰当的评价及选择。

知识归纳1.歌剧:是一种将音乐、戏剧、文学(诗歌)、舞蹈、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艺术。

16世纪起源于意大利,17世纪传到法国,18至20世纪遍及世界各国,是现代歌剧的内容与形式逐步确立,并趋于日臻完美的境界。

2.中国歌剧简况:我国宋元以来形成的戏曲多达三百余种,它们具有歌剧的性质,西方人称“京剧”为“Chinese Opera”(中国歌剧)就可以说明这一点。

我国近现代出现的新的戏剧音乐形式被称作“新歌剧”,这是为了与传统戏曲相区别的缘故,应该说,新歌剧既有别于传统戏曲,也不同于西洋歌剧。

3.著名歌剧简介:外国歌剧:(1)歌剧《卡门》是由法国梅利亚克、阿列维编剧,由被誉为“地中海艺术的太阳”的法国作曲家比才(1838—1875)作曲,剧情介绍:女工卡门是个善良的吉普姑娘,她爱上了军曹唐.霍塞,并用迷人的魅力使霍塞坠入情网。

霍塞不但因此遗弃了原来的情人——温柔而善良的来卡埃拉,并且因放走与人打架的卡门而被禁闭,后来甚至与上司朱尼加上尉拔刀相见。

不得不离开军队,加入卡门所在的走私团伙。

而这时卡门却已与斗牛士埃斯卡米里奥海誓山盟了,于是导致霍塞找埃斯卡米里奥进行决斗。

决斗中卡门又明显袒护斗牛士,更使霍塞难以忍受。

埃斯卡来里奥的胜利欢呼时,霍塞找到了她。

倔强的卡门拒绝他的爱情,最后死在霍塞的剑下。

全剧共四幕, 1872年开始创作,完成于1874年,1875年首演于巴黎。

剧中主要人物有:卡门吉普赛姑娘次女高音唐·霍塞龙骑兵男高音米卡埃拉霍塞原女友女高音艾斯卡米里奥斗牛士男中音朱尼加龙骑兵上尉男低音马拉利斯官员男中音弗朗斯塔基卡门的女友女高音麦西德卡门的女友女高音走私贩二人男中音、男高音龙骑兵、小贩、卖香烟的女人、吉普赛人、走私贩子若干时间:约1820年地点:西班牙塞维尔亚(2)“歌剧之王”居塞比·威尔第(Giuseppe Verdi,1813-1901)的三幕歌剧《茶花女》于1853年在威尼斯进行首演,虽然由于各种社会原因而遭到失败,但它很快就得到了全世界的赞誉,被认为是一部具有出色艺术效果的巨著,并由此成为各国歌剧院中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

春雨的色彩导学案1

春雨的色彩导学案1
教师教学行为
详细教学过程及内容
设计思想
第一课时
学习课文,指导朗读
第二课时
生字教学,指导书写。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指导朗读;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感悟。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解释“争论”这个词,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组织自学第四段及第五段,帮助学生找出描写春雨落下的词语,指导朗读2—5段。
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老师示范朗读,要求学生注意语音语调,思考:
1、小鸟们说话的声音一样吗?
小燕子、麻雀、黄莺是怎么说话的?请几名学生说,全体学。
2、齐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有感情地朗读。
(五)、插入想象,引导探究
1、春雨真美,给大地穿上了彩色的衣服。在小动物的眼中,春雨还可能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师随机板书)学生想象探究。
有了第三段学习的基础,让学生自学第四段,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另外,合作学习可以营造一种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思维在合作中得到碰撞,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这一还节,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很快的解决了一连串的问题,相互弥补自学中的遗漏。
再读课文,抒发情感。
培养学生想象力。
帮助学生养成多读书,认真读书,以及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
二、自主合作读句识字
在识字教学中,我把学习的权利充分还给孩子,采用了多种识字方法,如:自由认读、同桌互读、小老师带读、齐读。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生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认识生字,由扶到放,反复认读、巩固识字。为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利用“小动物找家”的游戏,来巩固识字,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小结:春雨沙沙,给大地带来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到处是绿草如茵。你们说,春雨美吗?美美的朗读第三段。(以各种方式练读)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导学试卷1 -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导学试卷1 -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导学试卷1参考答案班级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文言文阅读(30分)(一)默写(12分)1.攀条折其荣,。

《庭中有奇树》2. ,志在千里。

《龟虽寿》3.月下飞天镜,__________________。

《渡荆门送别》4.__________________,良多趣味。

《三峡》5.《钱塘湖春行》从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春天的活力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诗歌阅读(4分)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诗中“历历”的意思是清楚可数、分明的样子。

(2分)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A、这是一首满怀思乡愁绪的作品。

B、这是一首抒发有志报国而实施无门的作品。

C、这是一首思念友人,赞美友情的作品。

D、这是一首赞美黄鹤楼风光优美的作品。

(三)课内文言文阅读(6分)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8.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2分)(1)四时俱.备全、都(2)夕日欲颓.坠落_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不再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10.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C)(2分)A、本文是南朝思想家陶弘景回复谢征的一封信。

B、总领全文的句子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C、“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分别从俯视和仰视的视角来描写山之高,水之清。

D、“实是欲界之仙都”表达了作者对人间山水美景的极力赞美。

(四)课外文言文阅读(8分)衡山先生①于辞受②界限极严,人但见其里巷小人持饼饵一箬③来索书者,欣然纳之.,遂以为可浼④。

实验导学案1

实验导学案1

肥城一中“四阶段六步导学”课堂教学导学案年级高二学科物理序号 07 编制人陈玉红审核人杜志刚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1.实验目的(1)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定量关系.(2)会利用列表法、图象法、函数法处理实验数据.2.实验原理(1)如图所示,弹簧在下端悬挂钩码时会伸长,平衡时弹簧产生的弹力与所挂钩码的大小相等.(2)用刻度尺测出弹簧在不同钩码拉力下的伸长量x,建立坐标系,以纵坐标表示弹力大小F,以横坐标表示弹簧的伸长量x,在坐标系中描出实验所测得的各组(x,F)对应的点,用连接起来,根据实验所得的图线,就可探知弹力大小与伸长量间的关系.3. 实验器材铁架台、、、钩码若干、坐标纸、重垂线.4、实验步骤(1)按上图安装实验装置.注意:弹簧轴线和毫米刻度尺要用重垂线检查是否竖直.(2)记下弹簧下端不挂钩码时所对应的刻度l0.(3)在弹簧下悬挂不同的钩码个数,分别测出弹簧的总长。

(4)将数据依次填入表格,m表示钩码质量,F表示弹力,l表示弹簧的总长,x表示伸长量.每个钩(5)根据测量数据画出F­x图象(以F为纵轴,以x为横轴)或m-x图像,按照F­x图象中各点的分布与走向,尝试作出一条平滑的曲线(包括直线).尝试写出曲线所代表的函数,首先尝试F­x是否为一次函数,如果不行则考虑二次函数或其他函数.(6)得出结论.在实验误差范围内,,其中k的单位由F和x的单位决定.(7)换用一根弹簧与上面的弹簧对比,在伸长量相同的情况下,弹力大的k越大,说明“k”反映了。

5.注意事项(1)所挂钩码不要过重,以免弹簧被过分拉伸,超出它的弹性限度.(2)每次所挂钩码的质量差尽量大一些,从而使坐标上描的点尽可能稀,这样作出的图线更精确. (3)测弹簧长度时,一定要在弹簧竖直悬挂且处于平衡状态时测量,以减小误差. 2.尽量多测几组:要使用轻质弹簧,且要尽量多测几组数据(4)描点画线时,所描的点不一定都落在一条曲线上.但应注意:一定要使各点在均匀分布曲线的两侧. 探究一、实验原理和数据处理例一、(2012广东卷)某同学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1

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1

回忆我的母亲(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生平,整体把握文章内容;2、积累字词,例如:佃农慰勉衙门任劳任怨不辍劳作3、概括文中朱德母亲所具有的美德;【重点难点】重点:积累字词;难点:概括文中朱德母亲所具有的美德。

【导学流程】一、导入新课:孟郊在《游子吟》中写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母亲对孩子的爱和牵挂,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看看朱德对母亲的感情是怎样的?二、积累字词1、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勾画课下的重点字词。

(1)佃.农()(2)祖籍.() (3)妯娌..()(4)勉.强()(5)迁徙.()(6)慰勉..()(7)溺.死()(8)衙.门()(9)私塾.()(10)调.料() (11)血溅.() (12)瞒.着()我补充:再写几个你认为本课比较重要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意思,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事情来得突然,来不及防备。

猝,突然,出乎意料。

做事不辞辛苦,不怕别人埋怨。

任,担当、承受。

只求自己发财而没有好心肠。

节衣缩食:三、再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列表格。

(作者回忆了母亲哪几方面的事?歌颂了母亲怎样的美德?时间母亲经历的事情表现母亲的品质作者小时候母亲勤劳俭朴、任劳任怨、宽厚仁慈。

1885——1900年前后遭遇退佃、搬家和天灾,母亲“没有灰心”,对劳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的反感更强烈。

1905年摆脱贫困和压迫的愿望。

1908年支持、慰勉作者参加革命。

1919年勤劳1924——1927年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

1937年理解党的困难,支持革命、期望革命成功。

1944年86岁高龄仍“不辍劳作”。

四、名言积累(关于母亲的名言)①妈妈你在哪儿,哪儿就是最快乐的地方。

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1(人教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1(人教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1(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1(人教版)【教材分析】爱是明媚的阳光,给人以温暖,爱是熊熊的火炬点燃生命的希望。

爱是理解,是宽容,还是力量。

有关爱的主题在前几册里已有所涉及,本册教材再次安排了“人间真情”的专题,是为了继续引导学生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到人与人相互关爱,生命才更有意义。

这组教材共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

《古诗两首》这两首诗都是千古传颂、脍炙人口的送别诗,描写了送别好友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时,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感受朋友之间深厚的友情,培养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搭石》这篇课文语言质朴,意境优美,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一意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强烈地感染着学生的心,激发他们善良的人性美,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体会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亲丰富的想象,写出来的习作会比画面所反映的内容更完整、更具体、更生动。

写生活中的真实故事,要求把经过写具体,最好还要写写自己的感受。

习作时,教师注意指导,讲评时,请学生读一读精彩片段或全文,师生共同点评,提出修改建议。

“我的发现”是引导学生发现、掌握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使学生在探究和发现中学会学习,提高语文能力。

“日积月累”是一首课外的古诗。

教学时,可按以下步骤引导学生积累:先读一读,再讲一讲;最后背一背。

“成语故事”讲的是“杏林春满”这个成语的典故,教学时,以学生独立阅读为主,再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

引导学生课外多读书、勤积累。

【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目标:1、认识本单元25个生字,会写其中30个生字,掌握“词语盘点”中积累的词语,做到会听写、会认读。

地理七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1人教版

地理七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1人教版

学检测二;“地理的思想和方法”的内容;节[ 侯();A •我国的旅游业发展的很快; 产的密切关系 2.初步懂得具备地理观念的重侯B 一•河流和湖泊I c| •思想和感情 D语言和 业 发 彳 国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实施使文盲率大大降低C|.中国的地形特点是多种多样的 丨D|.我国的- 关 系;;旧本人为什么爱吃鱼I?;自性;自学检测日本人为什么爱吃鱼?自学检测要 涉及地理知识的内容是 )A •天气和气( 性学习目标:1 |感知地理与人类生活和生经济建设正在飞速发展| | |学习目标:| 1|. |知道地球的形状----球体,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地球是球形的是|(尺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B.I麦哲伦环球航行•C. I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I和使用ID.郑和下西洋]2. I以下关于地球仪的正确描述是1( ) I A」它是地球的模型 B. I它是地球缩小了的模型丨C.它是用文字和符号来表示的事物D.它能直实的反映地貌I丨1学习目——1.在地球仪上识别出地轴、纬线、北极、南| 极、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极圈、南匚极圈等地理事物丨2. |看图悦出纬线和纬度的特. 点丨3 .说出南北半球和I高中低纬度的戈划刘丨丨咋学检测一丨读图|1.7,回答1.Z什么叫地轴_L?|什么是南极和北极|? 2. |什么叫纬线? 3. I纬线是什么形; 状elm丿?最长汨勺纬线叫1什么?最短的呢尼?,4.纬线: 指示什十么方向?自学检r二读图111,为了把各纬线加1以区,我们;给他们划纬度请回彳答:1.0度纬线叫什L\?90\度纬线叫屮什十么A2.从赤] 道到两; 极纬度是怎,么更化匕的?: 3.从赤道到两极纟韦线的长度是怎么变送化匕勺? 4.赤道两则度数相同的纬f线怎样区:分? 那- 一条纬线不标节节I /主冃1.零灵度纬线又〔叫o r 2.度数南向北增加的; 是L纬度,度支数k:向南增加的;是纬度[o「3.地球1的千米(。

地球是「-个两极部位立的不:规则勺球体() 4.纟务线指示方向3C- 中国的地也形特占八是多种多样的7D- 我国的经济建设正E在飞速发展7学习目标・71.知道地球的形状-- ^球体J了解人类认识地球7 2.会说出地球大<小的几个数字.7自学检测-一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厂7自学检测-二地球的平均半仝径:——- —7最大周长约: 1;表面耳积:7节节清71.下列事实最先证明冃地球是球形的是() A.哥伦布发20 X 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nit 18 Unit 14 Evaluating and Adapting
Textbooks
要考 要考 要考 要考 要考 本学期不考 自学,要考
本学期不考
本学期不考 自学,要考
3、本课程的评估方法
• 登录BBS(本课程的“交流园地”) 占5%;
• 学习中心打分占5%; • 网上作业(不计时、但有递交期限)占
Language and (language) Learning
Communicative Principles and Activities(and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要考 要考
Unit 3
The National English Curriculum 本学期不考
要考 要考 要考
第二版 第一版
内容
Unit 9 Unit 8
Teaching Listening
Unit 10 Unit 9
Teaching Speaking
Unit 11 Unit 10
Teaching Speaking
Unit 12 Unit 11
Teaching Writing
Unit 13 Unit 12
objects
The interactional view
The interactional view sees language as
a communicative tool (to build up and maintain relations between people).
Two things are needed for communication:
(Harmer. 1983:30)
The Behaviourist theory
Stimulus → Organism → Response Behavior
Reinforcement (behavior likely to
occur again and become a habit)
No Reinforcement (behavior not likely to
The Condition-oriented theories
The Condition-oriented theories concern the nature of the human and physical context in which language learning takes place.
应用语言学工作者 的活动领域
应用语言学工 作者与外语教 师共有或合作
的领域
外语教师 的
活动领域
Three different views of language
• The structural view, • The functional view, • The interactional view
20%; • 期末考试占70%。 • 如果总评不及格,需重修。
4、学习建议
1. 一定要利用网络课件学习;
2. 要在线听“导学课”(共四次),或通过学习 中心下载导学课的“录像” (也可以在我给你 们开的公共邮箱gdchendm@下载) , 重看录像;
3. 在BBS上下载 “导学课”的 PPT ,复习PPT 上的内容;
Views on language learning
• The Process-oriented theories, and the Condition-oriented theories
• The Behaviourist theory, and the Cognitive theory
The Process-oriented theories
The Process-oriented theories concern how the mind processes new information.
e.g. • habit formation, • induction, • making inference, • hypothesis testing, • generalization
• 建议同学们,尤其是已经在当英语教师 的同学们,要在适当的时候阅读,这对 英语教学实践和教研将有裨益。
(3)导学课
• 共四次导学课 • 语音教学系统地址:
http://218.19.140.194/main/index.jhtml • 可以通过网院主页
/index.html 左下方的“华师在线语音教学系统”进 入。
1、本课程的学习途径
① 教材 ② 网络课件 ③ 导学课 ④ BBS ( “交流园地”或“课程交
流” )
(1)教材
《英语教学法教程》,王蔷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第一版;2006. 第二版
(2)网络课件
• 登录网院主页() 的[网络教室] :
/student/netclassroom 在线学习,或者:
Integrated Skills
Unit 14
Moral Learning
Unit 15 Unit 13 Unit 16
Assessment in Language Teaching
Learner Differences and Learner Training
Unit 17
Using and Creating Resources
occur again )
The Behaviourist theory
• Skinner: Language is also a form of behaviour.
• 通过当地学习中心下载,并刻录成学习 光盘,然后用光盘在单机上学习。
网络课件中的内容
• 课件中的主要内容:
– 精讲课:视频录像 + PPT – 期末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两套 – 课外阅读材料(参考资料)。
关于网络课件中“课外阅读”的 材料
• 网络课件中“课外阅读”的材料内容不 会作为考试题目的知识点,但:
The structural view
The structural view sees language as a linguistic system.
The system of language = the system of sounds + the system of words + the system of grammar
Unit 4 Unit 3
Lesson Planning
自学,要考
Unit 5 Unit 4
Classroom Management
自学,要考
Unit 6 Unit 7 Unit 8
Unit 5 Unit 6 Unit 7
Teaching Pronunciation Teaching Grammar Teaching Vocabulary
e.g. • number of students, • what kind of input learners receive, • learning atmosphere
The Behaviourist theory and
the Cognitive theory
The Behaviourist theory
The structural view
System of
Language
Sounds
Words
3 sub-systems
Grammar
The structural view
Sentences phrases Words Morphemes (the smallest meaningful unit) Phonemes (the smallest unit)
• Watson an Raynor:
a stimulus-response theory of psychology
The Behaviourist theory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Forms of bebaviour such as
motions, habits, etc. are seen as elements that can be observed and measured.
(4) BBS ( “交流园地”或“课程交流” )
BBS中“教学资源区” 上的主要资源: • “导学课”的PPT(与网络课件的
PPT有所不同); • 自测题(网页文件,需解压):
2、本课程的学习内容
《英语教学法教程》第二版和第一版的内容比较
第二版 第一版
内容
Unit 1 Unit 2
Unit 1 Unit 2
The Behaviourist theory
• “You can train an animal to do anything (within reason) if you follow a certain procedure which has three major stages, stimulus, response, and reinforcement.”
Top The structural view
Syntactic system
(phrases & sentences)

Morphological/Lexical system
(morphemes & words)
Phonological system
Bottom
(Phonemes )
The functional view
To perform functions, rules and vocabulary are needed to express notion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