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香玉剧社号导学案无答案语文S版

合集下载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3《香玉剧社号》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3r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3《香玉剧社号》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3r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五年级下册课文:13 香玉剧社号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课要让学生形成学以致用的学习品质,在前两课学习的基础上形成学习的迁移能力,因此本课教学设计确立以学生自学为主,主要体现以下几点:1.引导学生运用已学会的读书方法,结合重点语句,自读自悟,从描写常香玉是怎样想,怎样做的语句中,了解她的爱国行动,体会她的爱国之情。

2.创设情境拓展说话,盛赞常香玉的高尚品德。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常香玉捐献飞机的原因及经过,学习常香玉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品质。

2.指导学生会认“募、盾、猖、搞、苟、踊、蓄、申、翱”等生字,运用已掌握的学习方法理解词句,读懂课文。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了解常香玉捐献飞机的原因及经过,学习常香玉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品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步骤:感动着,我们的心灵正一次次得到洗涤。

3.教师利用课件展示一些感动画面或场景,营造表达氛围。

二、抛砖引玉1.谈话,拨动“琴弦”同学们,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我想你曾开心地笑过,痛苦地哭过;也曾感动过,懊悔过;更沐浴过爱的圣洁,遭遇过烦恼与无奈……这些情感是什么造成的呢?你若能把这令你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说出来,定能感动听众。

老师我也有种种的情感体验,特别是我亲爱的学生最让我感动。

观看一则公益广告:一个五六岁的男孩,用稚嫩的双手颤巍巍的打来一盆洗脚水,要给他妈妈洗脚。

看一部电影简介:一个穷苦的学生为了完成学业,背着病患的父亲去上学。

2.阅读87页口语交际内容提示,说说你通过阅读明白了什么?想一想你喜欢选择什么内容来和同学交流?3.学生整理自己的材料。

4.小组交流:(1)交流自己感动的事。

(2)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畅,感情要真实。

5.全班交流学生开展口语交际活动,要求说话有顺序,条理清楚,有重点。

让学生”说自己最难忘、最动情的事”,让学生打开记忆的大门提取“存货”,发言交流。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3《香玉剧社号》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1g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3《香玉剧社号》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1g

3
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14 和时间赛跑
(二)学习课文第 7 自然段。
2. 3.
1.(展示课件第七屏)指导看图说话。 读有关句子。注意“狂奔,气喘吁吁” 这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 联系上下文,特别是要联系学 生本人的生活实际来体会,帮 助学生直观、 形象地理解课文。 引读课文:小作者跑赢了太阳,也就是 跑
(课件显示第九屏)搜集有关珍惜时间的名 的事例中汲取营养。
4
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15 粘蝉老人
语文教学设计
教 课 板 材:语文三年级下册 文:15 粘蝉老人 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课文是根据《庄子》相关内容改编的一个故事,讲述了孔子在树林中发现 驼 背老人高超的粘蝉技巧, 并收获了心无杂念地做事,才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境 界的 感悟。 教学这篇课文时,我秉承了新课程理念“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 之间对话的过程”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促使学生在跟文本对话的过程中, 品味语言,习得语言形式。以情激情,以情带读,引导学生懂得凡事只要专心致 志,排除外界的一切干扰,艰苦努力,集中精力,勤学苦练,并持之以恒,就一 定能有所成就的道理。
地交流,在说中整体感知课文 的主要内容。让学生自己读懂
课文内容。
请你运用我们学过的“一边读,一边想” 重点引导学生学习“常香 玉捐献飞机”这一部分,让学 生运用已学会的读书方法,结 合重点语句,自读自悟,从描 (三)交流。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发表自 写常香玉是怎样想,怎样做的
的读书方法,找出描写常香玉在捐献飞机的过 程中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句子。 2. 想一想,你从中了解到常香玉的什么思 想。
1. 你收集到了哪些有关时间的名言警句? 2.
拓展延伸感悟。开放课堂,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3《香玉剧社号》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3《香玉剧社号》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五年级下册课文:13 香玉剧社号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课要让学生形成学以致用的学习品质,在前两课学习的基础上形成学习的迁移能力,因此本课教学设计确立以学生自学为主,主要体现以下几点:1.引导学生运用已学会的读书方法,结合重点语句,自读自悟,从描写常香玉是怎样想,怎样做的语句中,了解她的爱国行动,体会她的爱国之情。

2.创设情境拓展说话,盛赞常香玉的高尚品德。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常香玉捐献飞机的原因及经过,学习常香玉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品质。

2.指导学生会认“募、盾、猖、搞、苟、踊、蓄、申、翱”等生字,运用已掌握的学习方法理解词句,读懂课文。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了解常香玉捐献飞机的原因及经过,学习常香玉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品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步骤:课时安排:2 课时笛的呢?(展示课件第四屏)2.思考:为什么爷爷的芦笛声会让强强感到一股浓浓的海水味呢?想象中的爷爷的芦笛声到底给了强强怎样的感受呢?3.带着美好的憧憬,齐读第一小节。

(二)学习第二次笛声。

1.过渡:好玩的小闸屋,如诗如画的大海,有趣的芦笛,这一切让强强无限向往。

现实生活中是怎样的呢?就让我们与强强一起,来到苇叶葱茏的海边,来到爷爷的小闸屋,去亲自聆听爷爷的芦笛声。

2.默读 2—6 自然段,思考:美丽的大海,清脆的笛声又给强强怎样的感受?3.想想画面有感情朗读 2—6 小节。

二、细读课文,突破难点(学习第三次笛声)过渡:慈祥的爷爷,温柔的大海,丛生的芦苇,飞舞的海鸟,特别是清脆的笛声,给强强带来无比的快乐。

可这次海边之行,笛声带给强强的仅仅是快乐吗?学习课文 7 —13 段。

(一)出示自学提示:(展示课件第五屏)1.默读 7—13 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分别画出描写大海和强强的句子。

2.从哪些词句体会到大海狂怒了?强强的心情又是怎样的?(二)交流汇报大海狂怒的句子,体会强强的恐惧,(展示课件第六屏)指导朗读。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3《香玉剧社号》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7j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3《香玉剧社号》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7j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五年级下册课文:13 香玉剧社号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课要让学生形成学以致用的学习品质,在前两课学习的基础上形成学习的迁移能力,因此本课教学设计确立以学生自学为主,主要体现以下几点:1.引导学生运用已学会的读书方法,结合重点语句,自读自悟,从描写常香玉是怎样想,怎样做的语句中,了解她的爱国行动,体会她的爱国之情。

2.创设情境拓展说话,盛赞常香玉的高尚品德。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常香玉捐献飞机的原因及经过,学习常香玉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品质。

2.指导学生会认“募、盾、猖、搞、苟、踊、蓄、申、翱”等生字,运用已掌握的学习方法理解词句,读懂课文。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了解常香玉捐献飞机的原因及经过,学习常香玉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品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步骤:1. 边读边思考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2.读完后,想一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作业设计1.练习书写生字,抄写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提问导入1.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2. 学生自由发言。

3. 过渡。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课文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现在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走近孔子,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在这位伟人身上借鉴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

同学们,你准备好了吗?二、深入学习课文,感悟孔子学琴的过程1.自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中描写孔子对乐曲的弹奏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试着用课文中的词来回答。

(炉火纯青)2.炉火纯青什么意思?(比喻学问技术或办事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

)3.谁能用“炉火纯青”说一句话?4.孔子是怎样学琴的,课文的哪部分写了孔子学琴的内容?(2~6自然段)(1)自读2~6自然段,画出文中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想一想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高超水平的,边读边把课文描写孔子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画出来,认真读一读,仔细体会。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3《香玉剧社号》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3y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3《香玉剧社号》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3y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五年级下册课文:13 香玉剧社号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课要让学生形成学以致用的学习品质,在前两课学习的基础上形成学习的迁移能力,因此本课教学设计确立以学生自学为主,主要体现以下几点:1.引导学生运用已学会的读书方法,结合重点语句,自读自悟,从描写常香玉是怎样想,怎样做的语句中,了解她的爱国行动,体会她的爱国之情。

2.创设情境拓展说话,盛赞常香玉的高尚品德。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常香玉捐献飞机的原因及经过,学习常香玉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品质。

2.指导学生会认“募、盾、猖、搞、苟、踊、蓄、申、翱”等生字,运用已掌握的学习方法理解词句,读懂课文。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了解常香玉捐献飞机的原因及经过,学习常香玉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品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步骤:文中指哪一方面看不清哪一方的虚实?用“~~~”划出诸葛亮一方的内部实际情况。

“20 只船……排在船上的两边。

”(第四节)3.这样少的兵士,船上又没有什么武器,曹操丝毫不用害怕,可他为什么不敢派兵?口头完成填空。

出示:曹操之所以不敢轻易出动,是因为(江上大雾弥漫,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是别人还也许有派兵的可能,而曹操是绝不会派兵的,因为曹操是一个生性多疑的人。

4.现在你们看事实与诸葛亮的预料又一一相符,这就可用上刚才我们学的一个词?(果然)请根据这一内容用“果然”造句。

5.诸葛亮能预料得如此之准,就是因为他知道曹操生性多疑的性格。

板:知曹操性6.这时曹操是怎么做的,诸葛亮又是怎么做的?指名一人读曹操的句子,大家齐读诸葛亮的句子,配合读第8 节。

7.看示意图2:船头朝东,船尾朝西。

师:这时诸葛亮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这是为什么?(一边受满了箭,让另一边再来受箭。

)这不禁使我们想到诸葛亮向鲁肃借草船时说:“船要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三课香玉剧社号导学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三课香玉剧社号导学案
观南中心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
课题:13.香玉剧社号 总课时:1课时 分课时:第一课时 课型:自学展示
教学 目标 教学重 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常香玉爱祖国、爱人民,读懂课文。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了解常香玉捐献飞机的原因及经过,学习常香玉爱祖国、爱人民 的高尚品质。了解常香玉捐献飞机的原因及经过。


第一关: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1.默读课文,读通句子,读准字音。 2.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在课本标注) 3.给课后生字组上一个词,写在每个生字的后面。 4.读一读下列词语1. 读写下列词语 募集 后盾 满目疮痍 猖狂 辗转反侧 名角 搞好 一丝不苟 踊跃 积蓄 翱翔 申报 百废待兴 轰轰烈烈 丧心病狂 狂轰滥炸 2.形近字组。 募( )盾( )猖( )搞( ) 涌( )畜( )翔( ) 幕( )质( )倡( )稿( ) 桶( )蓄( )翱( ) 第二关:再读课文,抓住重点内容,深入理解 1.常香玉为什么要捐献飞机? 2.在捐献飞机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3.常香玉是怎样克服这些困难的? 4. 想一想课文赞扬了常香玉的什么思想? 第三关:.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学 习 流 程
2.假如你是以下的身份,对于常香玉的这一举动,你会怎么想,怎么说。 (1)我是常香玉的孩子,我想说: (2)我是常香玉所在社团的员工,我想说: (3)我是一名抗美援朝军人,我想说: (4)我是常香玉的一位忠实观众,我想说:
学 习 流 程
第四关:巩固与检测
1、把词语补充完整。 满目( )( ) 百( )待兴 ( )心病狂 ( )( )反侧 悲( )难眠 一丝不( ) ( )( )烈烈 ( )( )不舍 2、为下面的字选择字义。 1.望:A.向远处看; B.探望;C.盼望,希望;D.名望。 一望无垠( )喜出望外( ) 德高望重( ) 看望病 人( ) 2.满:A.全部充实;B.使满; C.达到一定期限;D.完全。 E.满足; F. 骄傲。 骄傲自满( ) 满不在乎( ) 满意( ) 不满四年 ( ) 插满了箭( ) 满上这杯酒( )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3《香玉剧社号》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2d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3《香玉剧社号》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2d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五年级下册课文:13 香玉剧社号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课要让学生形成学以致用的学习品质,在前两课学习的基础上形成学习的迁移能力,因此本课教学设计确立以学生自学为主,主要体现以下几点:1.引导学生运用已学会的读书方法,结合重点语句,自读自悟,从描写常香玉是怎样想,怎样做的语句中,了解她的爱国行动,体会她的爱国之情。

2.创设情境拓展说话,盛赞常香玉的高尚品德。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常香玉捐献飞机的原因及经过,学习常香玉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品质。

2.指导学生会认“募、盾、猖、搞、苟、踊、蓄、申、翱”等生字,运用已掌握的学习方法理解词句,读懂课文。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了解常香玉捐献飞机的原因及经过,学习常香玉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品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步骤: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百花园六语文教学设计教材: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文:百花园六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次教学设计体现了语文综合知识的运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利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乐中学,在趣中学,达到逐步提高语文能力的目的。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读成语,说特点,让学生感受到成语构词的奥妙,激发学生学成语的兴趣及产生深入了解成语的愿望。

2.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掌握仿写句子的方法和步骤,会做各种类型的仿写题。

3.理解《论语》中名句的意思,并且读熟、背会。

4.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学讲一则笑话。

5.能结合口语交际中说的内容,写一写讲笑话的场面。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仿写。

2.口语交际。

3.写作。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3《香玉剧社号》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4o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3《香玉剧社号》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4o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五年级下册课文:13 香玉剧社号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课要让学生形成学以致用的学习品质,在前两课学习的基础上形成学习的迁移能力,因此本课教学设计确立以学生自学为主,主要体现以下几点:1.引导学生运用已学会的读书方法,结合重点语句,自读自悟,从描写常香玉是怎样想,怎样做的语句中,了解她的爱国行动,体会她的爱国之情。

2.创设情境拓展说话,盛赞常香玉的高尚品德。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常香玉捐献飞机的原因及经过,学习常香玉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品质。

2.指导学生会认“募、盾、猖、搞、苟、踊、蓄、申、翱”等生字,运用已掌握的学习方法理解词句,读懂课文。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了解常香玉捐献飞机的原因及经过,学习常香玉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品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步骤: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以后的写作中学会运用。

教学准备:了解马克土温的相关资料及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1.孩子们,前段时间老师听到这样一件事,一个衣着朴素的老奶奶在一家电器商店选电冰箱,当她向服务员咨询时,却遭到白眼。

后来这个老奶奶到旁边的一家百货商店去为她的儿女买了两台电冰箱,先前那家商店的服务员看到后瞠目结舌,不后悔莫及。

听了这件事后,你们有什么想法?2.嗯,刚才孩子们说得很好,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马克吐温笔下的人物在金钱面前是怎样的反应,表现出什么样的特点?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孩子们自己读课文,感知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读准生字读音,查字典,理解词语意思。

(蹩脚、刻薄、武断、窘况、兴致勃勃、撵跑、妙不可言、十全十美)3.根据词语理解再读课文,同桌说说课文中出现了哪几个人物,主要讲他们之间的什么事情。

三、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物特点1.出示自学提示:(1)在“我”拿出钞票前后,托德的态度有什么不同?(2)老板看到钞票后又是怎样的态度?(3)从他们俩的态度,你体会到他们俩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学生分组讨论学习2.汇报讨论结果,相机理解重点语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香玉剧社号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积累好词佳句。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常香玉捐献飞机的原因及经过。

3.体会常香玉的爱国热情,激发学生对常香玉的敬佩之情。

学习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常香玉捐献飞机的原因及经过。

学习难点
体会常香玉的爱国热情,激发学生对常香玉的敬佩之情。

知识链接
民国三十七年(1948),豫剧名演员常香玉在西安招收了一批少年儿童,成立了“西安私立香玉剧校”,次年迁至兰州。

为适应演出需要,又聘请了一些豫剧演员,将“香玉剧校”改名为“香玉剧社”。

1950年8月剧社又迁回西安。

1951年夏,常香玉在抗美援朝运动中,提出“为捐献一架飞机”义演的奋斗目标。

西北党政领导为支持她的爱国行为,选派干部马云昌、荆桦、毛宙等到该社协助义演工作。

义演巡回于西北、中南、华南各地,历经半年,完成捐献一架“香玉剧社号”战斗机的任务,受到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和西北文化部的表彰和嘉奖。

常香玉因之获“爱国艺人”的美誉。

学习过程(1课时)
预习检测
1.给下列生字注音并组词。

募()猖()
踊()搞()
蓄()苟()
申()翱()
2.比一比,再组词。

募()疮()
幕()创()
墓()怆()
慕()苍()
猖()踊()
倡()拥()
唱()佣()
昌()涌()
3.多音字组词。

xīng() jué()
兴角
xìng() jiǎo()
kān() pū()
看铺
kàn() pù()
[自主完成,同桌互查。

]
导入感知
1.本文讲的是豫剧表演家带领香玉社剧团为抗美援朝捐献的事,歌颂了一位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的情怀。

2.理清课文脉络,概括各部分大意。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
第三部分(5—10自然段):
第四部分(第11自然段):
[再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理清层次。

]
精读感悟
1.读课文,想想常香玉为什么要决定捐献一架飞机。

[默读第2—4自然段,思考提出的问题。

]
2.默读课文5—10自然段,思考:常香玉在带领剧社捐献飞机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她是怎样克服的?:
3.各地观众被常香玉的爱国热情感动了,人们又是怎么欢迎和支持他们的?
[引导学生找到相应的段落,默读课文,批注;思考相关的问题。

]
4.常香玉的这一义举有什么意义?由此你认为她是个怎样的人?
[激发学生对常香玉的敬佩之情。

]
总结提升
1.课文正是以怎样的思路结构全文的?
2.假如你是以下的一种身份,对于常香玉的这一举动,你会怎么想,请选择一种身份说一说。

⑴我是常香玉的孩子,我想说:
⑵我是常香玉所在社团的员工,我想说:
⑶我是一名抗美援朝军人,我想说:
⑷我是常香玉的一位忠实观众,我想说:
[激发学生创造的热情。

]
达标检测
一、把词语补充完整。

满目( )( ) 百( )待兴
( )心病狂 ( )( )反侧
悲( )难眠一丝不( )
( )( )烈烈 ( )( )不舍
二、按要求写句子。

1.美国侵略者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

(缩句)
2.我们华侨在国外也过得很苦啊!(改为陈述句)
3.买主又把它交给常香玉说:“我再把它捐献出来!”(改为转述句)
4.我军的武器装备远远落后于美军。

敌人才会这么猖狂。

(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三、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广泛征集。

()
2.狂妄而放肆。

()
3.眼睛看到的都是创伤。

形容看到的破烂不堪的惨状。

()
4.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

()
5.一切被废置的事业都等待着要兴办。

( )
6.形容心中有事,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不能入睡。

()
7.丧失理智,像发了疯一样。

形容言行混乱而荒谬或残忍可恶到了极点。

()
四、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

1.他()自己吃亏,()做违反原则的事。

2.()共产党()能救中国。

3.()不遵守交通规则,()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4.()你认识到自己错了,()应该改正。

5.()下再大的雨,我()要按时到校。

6.()小红平时刻苦学习,()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

五、巧填以数字开头的成语。

一()二()
三()四()
五()六()
七()八()
九()十()
六、读下列短文,完成后面的题。

一碗水
我们村后是密密的树林。

阳光透过树阴,照亮了爬满石壁的过山藤,照亮了石壁上潮湿的苔藓。

石壁下有一眼很小的泉水,叫“一碗水”。

这眼从石缝里浸出的泉水虽然小到只有一碗,可是一年到头都不会干涸。

有趣的是,它总是满满的一碗,既不浅下去,也不漫出来。

你可以一口气把它喝干,它呢,又会不紧不慢地浸得满满的。

小小的泉水虽然只有一碗,可是我们很喜欢它。

我们上山割草或者采蘑菇,一定到这里歇息、喝水。

我们来到树阴下,坐在石墩上,吃着各自带的午饭:粑粑、团饭,或者架起刺柴烧洋芋……你吃一点我的,我吃一点他的。

树叶卷成的“杯子”里盛满清清的泉水,像
大人一样举杯高呼:“干杯!”有时候,我们会看见小松鼠来喝水,看见喜鹊来喝水,看见一群竹鸡来喝水……你信不信,就连蝴蝶、蜜蜂也会来喝水!我们躲得远远的,不惊动这些树林里的小主人。

你看,小松鼠竖着尾巴,小眼睛那么亮!它喝一口水,很快地用脚爪擦擦嘴,“吱吱,吱吱!”好像说:“好甜,好甜!”
山喜鹊飞来的时候,爱在那棵青松上停一停。

有一只先飞下来,“鹊,鹊鹊鹊!”它在招呼同伴:“快,快来呀!”大家都飞下来,在泉水边跳着,潮湿的沙地上,留下了它们的爪印。

哟,潮湿的沙地上,有很多的爪印,有的像竹叶,有的像梅花……这一碗水,老人们说它是一眼灵泉。

难怪鸟儿们喝了它的水,唱得那么动听;小松鼠喝了它的水,显得那么机灵;村里的娃娃喝了它的水,一个个是那样聪明。

啊,它是大山的乳汁,它的水真甜!
1.这篇短文是围绕着什么来写的?都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2.你觉得这篇短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你喜欢这“一碗水”吗?为什么?
4.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一碗水”的样子的?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有关语句。

5.文中写道:“潮湿的沙地上,有很多的爪印,有的像竹叶,有的像梅花……”想象一下,这些爪印会是哪些动物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