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合成

合集下载

模板合成法

模板合成法

模板合成法
模板合成法是指根据给定的输入和模板,将模板中的变量替换为输入中对应的值,从而生成最终的输出结果。

该方法常用于生成自然语言中的文本,如邮件、新闻报道、推文等。

模板合成法的基本步骤包括:
1. 定义模板:确定需要生成的文本的格式和结构,并在其中使用占位符(即变量)表示将来替换的部分。

2. 准备输入数据:获取输入数据,该数据包含了要插入到模板中的具体信息。

3. 变量替换:根据输入数据,将模板中的占位符替换为实际的值。

4. 生成输出结果:将替换完成的模板输出为最终的文本结果。

模板合成法的优势在于可以灵活地根据输入生成不同的文本,同时可以保持一致的文本格式和结构。

它可以应用于各种应用场景,如自动化邮件回复、文本生成任务等。

第七章 模板合成法(仿生合成)

第七章 模板合成法(仿生合成)

51
硬模板法合成的不同长径比的金纳米材料
52
Fe纳米线的AAO模板合成
200 180 160
l/d
140
Aspect ratio
120 100 80 60 40 0 2 4 6 8
t/min
Fe纳米线的局部放大TEM照片
纳米线的长径比与沉积时间 53 近似成正比
通过电沉积和氧化作用在六方形的有序AAO 纳米孔道
蒸气
f≠0
液体
f=0
4
1.2 在恒温恒压下,纯液体表面张力是一恒定值 纯物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越强, 越大
对于气液界面有:
(金属键)> (离子键)> (极性键)> (非极性键)
(Fe , s , 1673K)= 1.80 N m-1 (金属键) (NaCl , s , 298K)= 0.227 N m-1 (离子键) (H2O , l , 293K)= 0.07275 N m-1 (极性分子) (C6H14 , l , 293K)= 0.0284 N m-1 (非极性分子)
一)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利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结构指导剂,通过过硫酸 铵引发苯胺聚合制备十二烷基苯磺酸掺杂的聚苯 胺亚微米管
43
塌陷(A)和未塌陷(B)的聚苯胺亚微米管的SEM照片。
44
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结构指导剂、盐酸
作掺杂剂、过硫酸铵作氧化剂制备网状聚苯胺 纳米纤维。
45


Ⅱ Ⅲ
c 醇、酸、醛、酮、醚、酯类等。
9
2.3 第Ⅲ类曲线
特点:初始低浓度时, 随浓度增加急剧下降,但
到一定浓度后几乎不再变化。

mof材料的合成方法

mof材料的合成方法

mof材料的合成方法MOF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是一类具有高度有序的晶体结构的多孔材料,由金属离子或金属团簇与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连接而成。

MOF材料在气体储存、分离、催化、传感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下面将介绍MOF材料的合成方法。

1. 水热法合成水热法是一种常用的合成MOF材料的方法。

首先,将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在水溶液中混合,并加热至高温高压条件下反应。

通过水热反应,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形成配位键,从而生成MOF材料的晶核。

随着反应的进行,晶核不断生长,最终形成具有高度有序结构的MOF晶体。

2. 溶剂热法合成溶剂热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合成MOF材料的方法。

与水热法类似,溶剂热法也是将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在溶剂中混合,并加热反应。

不同之处在于,溶剂热法使用的反应溶剂通常是有机溶剂,例如甲醇、二甲基甲酰胺等。

这些有机溶剂在高温下可以提供合适的反应环境,并且有助于MOF材料的形成和晶体生长。

3. 气相合成法气相合成法是一种在气相条件下合成MOF材料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需要利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技术。

首先,将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的前体分子蒸发,并通过气体载体将其输送到反应器中。

在反应器中,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的前体分子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形成MOF材料。

气相合成法具有反应条件易于控制、反应过程清洁等优点。

4. 气-液界面合成法气-液界面合成法是一种在气-液界面上合成MOF材料的方法。

首先,将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的溶液滴在液体表面上,形成液滴。

然后,通过控制气-液界面的条件,例如温度、湿度等,使得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在液滴表面上发生配位反应,形成MOF材料。

这种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易于控制、反应速度快等优点。

5. 模板法合成模板法是一种通过利用模板分子来合成MOF材料的方法。

首先,选择适当的模板分子,例如大分子、纳米颗粒等,使其与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发生相互作用。

然后,通过调节反应条件,例如温度、pH 值等,使得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在模板分子的影响下形成MOF材料。

模板法合成有机硅聚苯乙烯多孔材料及应用

模板法合成有机硅聚苯乙烯多孔材料及应用
反应温度对材料孔结构的影响 ,并考察 了不 同孔 结构对有机 染料 罗丹 明 B ( B)吸 附的影响 。结 果表 明, R 通过改变有机硅 或交联剂含量可对孔径和孔强度进行有效调节 ,当有机硅质 量分数 3 %或 交联 剂质量 分数 0
6 % 时 ,孔径 可减 小 5 % ;通过控制反应 温度 可改变孔互 穿程度 及孔 径分布 ;R 0 0 B吸 附实验表 明 ,多孔 材 料对有机染料具有较明显的吸 附效果 ,且孔结构对染料的吸 附存在较 大影响 。 关键词 :高 内相乳液模板法 ,有机硅 ,多孔结构 ,吸 附,聚苯 乙烯
中图分类号 :T 24 1 Q 6 .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4 6 ( 0 1 6— 34— 5 0 9— 39 2 1 )0 0 8 0
多孔 材料具 有脱 色效 率高 、可 回收利 用 的特
所 ;四乙烯 基 四 甲基 环 四硅 氧 烷 ( v) D :减 压 蒸 馏提 纯 ,武大 有机 硅新 材料 股份 有 限公 司 ;司
表 1 多孔材料的配方
・3 5 ・ 8
处为苯环中 c —H的伸缩振动吸收峰, 2c 1 0 6 m~、 1 9 m 3c 处为苯环的伸缩振动吸收峰, 3 m 4 l 3 4 c 处为苯环 c —H面内弯曲振动吸收峰。图 1 或 b
图 l c除 了 含 有 以 上 聚 苯 乙 烯 特 征 吸 收 峰 外 ,
班 8 (sa 8 ) R,天 津 广 成 化 学试 剂 有 限 0 p n 0 :A
点 ,且通过孑壁改性可使其具有良好的化学选择 L
性 ,近年来 广泛 应用 于色 谱分 离 、食 品工 业 、药 物提 纯等各 个领 域 ;也是 深度 处理 印染废 水 行之 有 效的方 法 之 一 _ 。 以高 内相 乳 液 模 板 法 制 备 l J 多孔 材料 可实 现对孑 结构 的预 先控 制 ,达到孔 径 L

模板法和微乳液法

模板法和微乳液法
模板合成法 一、液相沉淀反应中颗粒的形成阶段:
第一阶段是晶核形成阶段 第二阶段是晶核生长阶段 模板法:干预反应体系的动力学过程,决定颗粒
结构、尺寸及其分布
1
二、 模板合成法原理: 利用基质材料结构中的空隙或外表面作为模板进行 合成。 优点:调控尺寸、形状、分散性、周期性
2
三、软模板合成法原理
铵引发苯胺聚合制备十二烷基苯磺酸掺杂的聚苯 胺亚微米管
9
塌陷(A)和未塌陷(B)的聚苯胺亚微米管的SEM照片。
10
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结构指导剂、盐酸 作掺杂剂、过硫酸铵作氧化剂制备网状聚苯胺 纳米纤维。
11
3.4 软模板法特点:
(1) 模拟生物矿化; 生物矿化:生物体内形成矿物的过程。生物体 产生的有机物对无机物的形成具有模板作用
表面活性剂是这样一种物质,它活跃于表面和界面上,具有 极高的降低表、界面张力的能力和效率。
两个特性:
1. 在各种界面上的定向吸附; 2. 溶液内部形成胶束,从而具有一系列应用功能。
表面活性剂分子的结构特点
表面活性剂分子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基团所组成,一种 是非极性的亲油基团,另一种是极性的亲水基团。
两个特性: 1. 在各种界面上的定向吸附; 2. 溶液内部形成胶束,从而具有一系列应用功能。
B) TEM image of silica nanotubes prepared by selectively dissolving the silver cores of Ag/SiO2 nanocables in an ammonia solution with~pH 11.
25
五、模板法制备纳米材料的比较 共性:能提供一个有限大小的反应空间 区别:硬模板提供的是静态的孔道,物质只能从开口

锻造模板复制合成表

锻造模板复制合成表

锻造模板复制合成表摘要:1.介绍锻造模板复制合成表2.解释锻造模板复制合成表的作用3.说明锻造模板复制合成表的使用方法4.讨论锻造模板复制合成表的优势和局限5.总结锻造模板复制合成表的价值正文:锻造模板复制合成表是一种用于锻造工艺中的工具,能够帮助工程师快速地复制和合成模板,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锻造模板复制合成表的作用、使用方法、优势和局限,以及它在我国工业领域中的价值。

一、介绍锻造模板复制合成表锻造模板复制合成表是一个电子表格,其中包含了各种锻造模板的信息,如尺寸、形状、材料等。

通过输入所需的模板参数,工程师可以快速查询到相应的模板信息,并生成合成表。

二、解释锻造模板复制合成表的作用1.提高生产效率:通过使用锻造模板复制合成表,工程师可以快速找到合适的模板,避免了大量查找和设计的时间,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2.保证产品质量:合成表中的模板参数严格控制,有助于确保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3.降低成本:通过复制和合成模板,可以减少新模板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从而降低成本。

三、说明锻造模板复制合成表的使用方法1.确定需求:根据生产需求,选择合适的模板尺寸、形状和材料。

2.查询合成表:在锻造模板复制合成表中输入需求参数,查询相应的模板信息。

3.生成合成表:根据查询结果,生成所需的合成表,用于指导生产。

四、讨论锻造模板复制合成表的优势和局限1.优势:a.提高生产效率:快速查询和生成模板,节省大量时间。

b.保证产品质量:严格控制模板参数,确保产品质量。

c.降低成本:通过复制和合成模板,减少新模板的设计和制造过程。

2.局限:a.适用于标准模板:对于非标准或特殊需求的模板,合成表可能无法满足。

b.更新速度有限:合成表需要定期更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生产需求。

五、总结锻造模板复制合成表在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在适用范围和更新速度上存在局限。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模板合成方法,以实现最佳效果。

锻造模板复制合成表

锻造模板复制合成表

锻造模板复制合成表
(最新版)
目录
1.锻造模板的概述
2.模板复制合成表的作用
3.模板复制合成表的操作步骤
4.模板复制合成表的应用实例
5.模板复制合成表的优缺点分析
正文
一、锻造模板的概述
锻造模板是一种用于生产制造的工具,它可以帮助制造者快速、准确地生产出所需产品。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模板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模板复制合成表的作用
模板复制合成表是一种将模板进行复制、合成的工具,它可以帮助制造者快速地制作出新的模板,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模板复制合成表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点:
1.提高生产效率:模板复制合成表可以快速地复制模板,节省了大量的制作时间。

2.保证产品质量:模板复制合成表可以确保新制作的模板与原模板完全一致,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

3.提高生产灵活性:模板复制合成表可以方便地进行模板的修改和调整,以适应不同的生产需求。

三、模板复制合成表的操作步骤
模板复制合成表的操作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准备原模板:首先需要准备好需要复制的模板。

2.制作复制模板:使用模板复制合成表将原模板进行复制,制作出复制模板。

3.合成新模板:将复制模板进行合成,制作出新的模板。

4.检验新模板:检验新制作的模板是否符合要求。

四、模板复制合成表的应用实例
模板复制合成表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生产领域,例如汽车制造、电子产品制造、机械制造等。

五、模板复制合成表的优缺点分析
模板复制合成表的优点有: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灵活性等。

模板合成法(仿生合成)

模板合成法(仿生合成)
分子在溶液 表面定向排 列,表面张 力迅速降低, 开始形成 小胶束
C = CMC 溶液表面定 向排列已经 饱和,表面 张力达到最 小值。
C > CMC 溶液中的分子 的憎水基相互 吸引,分子自 发聚集,形成 球状、层状胶 束,将憎水基 24 埋在胶束内部
6.4 胶束自发形成的原因 能量因素: C < CMC
除去模板后可以得到纳米材料。
分子筛,多孔氧化铝膜,聚合物纤维,纳米碳管
47
4.1 硬模板法特点:
1) 较高的稳定性,强的限域作用; 2) 后处理过程复杂; 3) 反应物与模板的相容性影响纳米结构的形貌
4) 硬模板结构比较单一, 形貌变化较少
48
硬模板:多孔氧化铝膜(AAO)
结构特点:
孔洞为六边形或圆形且垂直于膜面;
饱和 吸附
疏水基团逃离
水相的两种方式
形成单分子表面吸附层
C ≥ CMC
形成胶束
25
五、胶束的结构
反离子固定层
疏水内核
反离子扩散层
离子型胶束示意图
26
六、胶束的形状
胶束可呈现棒状、层状或球状等多种形状
球形胶束
棒状胶束
27
28
6.1 影响胶束形态的因素
1)具有单链憎水基和较大极性基的分子或离子 容易形成球状胶束; 2)具有单链憎水基和较小极性基的分子或离子 容易形成棒状胶束。 3)对于离子型活性剂,加入反离子将促使棒状胶 束形成; 4)具有较小极性基的分子或离子容易形成层状 胶束。
(3)温度升高使非离子活性剂的聚集数明显升高
对离子型活性剂的聚集数影响不大
34
八、增溶作用 当溶液中表面活性剂的浓度达到或超过CMC时, 原来不溶于水或微溶于水的物质(有机物)的溶解 度显著增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前言在过去的二十年中超分子化学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合成提供了重要依据,并使得化合物分子结构的合成有了重要进展,合成了包括分子笼、分子螺旋、分子轮烷和分子链条在内的特殊分子结构。

人们熟知的化学主要是研究以共价键相结合的分子合成和结构,性质和交换规律。

超分子化学定义为分子间弱相互作用和分子组成的化学。

这些弱的相互作用包括静电作用、氢键、范得华力、短程排斥力等。

为了说明配位饱和的分子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组织的实体,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引入了超分子这个名词。

更广义的配位化学可以定义为研究两个以上的分子通过结合作用而形成的另一种新化合物的化学。

不难设想配位化学和超分子化学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

可以认为广义的配位化学是超分子化学的一个研究领域[1]。

从超分子化学的新观点研究分子的合成和组成在我国日益受到重视。

化学模板有助于提供组装的物种和创造有序的组装过程[2],但是其最大的困难在于克服热力学第二定律所要求的无序。

因此,对于组装的本质和规律,有很多基础性的研究待深入进行。

化学模板合成方法作为近年来涌现出的众多超分子化合物合成方法中的一种,是一种将具有某些特殊相关性的分子器件组装在一起的合成[3]。

可作为模板剂的有阳离子、阴离子和中性离子。

相比阳离子模板和中性离子模板[4, 5 ],阴离子模板在化学合成方面的开发很少,部分原因是基于阴离子的一些内在性质的考虑,比如阴离子对体系PH值的灵敏性以及它相对较高的溶剂自由能[6]。

然而,这些局限性并没有影响到阴离子模板合成的发展,并且在过去的几年中阴离子指导合成化合物的种类和数量都有所增加。

阴离子模板分为热力学模板和动力学模板两种[7]。

在热力学模板中阴离子被绑定到产物中,这个产物是在热力学控制的特殊平衡下产生的。

通过这样的方法使平衡朝着产物的方向转变,就能获得较高产率的产品。

在动力学模板中,反应在不可逆转的条件下快速进行并且很快结束,因此,在整个过程中需要稳定反应以得到产品。

动力学模板和热力学模板都是阴离子模板可能存在的两种方式,但在实际中很难用简单的方法区分一个模板反应是热力学控制的还是动力学控制的。

在阴离子模板合成中,一种模板阴离子可能起到催化剂的作用,该种模板是可去除的起到辅助作用的模板;另一种模板阴离子可能作为合成产物的一个部分,例如中心离子,在该种产物中模板阴离子是不可去除的,是作为产物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存在的。

在截止目前对阴离子模板合成法的研究中,先后利用阴离子指导合成出了大环、多核、螺旋化、介孔分子筛等结构的配合物。

这些配合物的合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例如,大环配合物在合成、分离、污染处理、医药卫生及生物模型化合物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有些大环配合物能进行能量转移,对光、电、热敏感。

此外,它们还分别具有识别、选择性传输和催化等功能,潜在的应用前景非常之广泛[1]。

介孔分子筛具有独特的结构特点,较高的比表面积,较大且可调变的纳米尺度的孔径以及表面性质的可修饰性为较大客体分子的吸收、分离和催化、光、电磁、传感及药物等功能材料的组装提供了良好的主体材料[8 ]。

对分子组装过程以及组装体系的研究是超分子化学的核心问题,通过分子组装形成超分子功能体系是超分子化学研究的目标之一。

分子组装是目前世界上的热点研究课题,本文回顾总结了利用阴离子作为模板指导合成各类有机和无机物质组成的重要成果,也希望能够引发对超分子化学新领域的更多关注。

2.有限组成的阴离子定向合成在指定的模板合成中,阴离子的尺寸大小和几何形状是影响合成的主要因素。

这两个因素能最终决定产物的几何构造和分子组成。

在以下部分,我们将通过不同组成模板间的相似性进行讨论。

讨论将集中在几种有限的组成中,这些组成包括大环、笼状、螺旋状和轮烷状等。

2.1卤素离子球形的卤素阴离子已经实验证实了可以指导有机化合物和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

它们简单的球形对称性和不同的粒径大小使这些阴离子可以指导各种不同化合物的合成。

有数据显示卤素离子能够有效指导一些金属大环化合物的合成。

Hawthore 等人在1991年报道了第一个关于卤素离子模板的实例,这个实例是四核的汞碳硼烷(1)的氯离子模板合成。

化合物1是通过1,2-二锂碳硼烷与汞离子反应制得的(图1)。

图1 化合物1的合成过程[9,10]如图1所示锂离子位置被汞离子取代后,利用汞离子与氯离子之间的配位相互作用形成四核化合物。

其他阴离子,如乙酸盐的存在却不能形成环状化合物。

而半径比氯离子更大的球形阴离子如碘离子也能够指导合成结构与1类似的物质。

这些实验结果充分说明,卤素阴离子可以应用于金属大环化合物的合成上。

尽管这些合成的金属大环化合物在化学性质上有所不同,但结构上具有相似性。

最近Lehn等人报道了一些通过卤素模板合成五核或者六核环形螺旋状化合物的实例,这些化合物结构中都含有金属环(图2)[11,12]。

在这项研究工作中,他们发现二价铁盐和三吡啶配体的反应依赖于某种特定阴离子的存在。

若二价铁盐以FeCl2形式进行反应,则生成高产率的五核环形螺旋状的[Fe5L5Cl]9+(2)。

在2中五个铁离子分别位于五个环形的中心位置,五个三吡啶配体呈螺旋状交织成五个环形将氯离子包裹在其中,如图2所示。

然而,如果采用溴离子指导合成,因溴离子半径大于氯离子则生成五核和六核的螺旋状混合物。

Lehn等人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与FeCl2的反应中首先形成线性螺旋结构,该步主要由动力学控制生成反应产物,接着再逐步转化为热力学稳定的环状螺旋产物[Fe5L5Cl]9+(2)。

2的X射线衍射数据表明它是内径为1.75Å的环形重复螺旋结构。

氯离子的离子半径为1.80Å,完全符合这种大环结构的内部空腔大小,所以氯离子能够位于该化合物的中心位置从而指导合成。

有趣的是,这种结构的内径非常类似于Hawthorne等人已合成得到的化合物1。

因此,这些实验事实表明模板结构参数与最终指导合成的产物的几何形状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图2 螺旋状化合物2的合成过程Zheng等人已于最近报道了一系列卤素模板指导合成金属大环的实验事实。

这些合成都是以多核镧系元素的配合物为基础的。

这些多核羟基镧系化合物在某种特定卤素存在的条件下通过酪氨酸控制镧系元素高氯酸盐的水解来进行合成。

化学式为[Ln15(μ3-OH)20(μ5-X)] 24+ (X=Cl, Br, Ln=Eu, Nd, Gd, Pr, )(3)(图3)的十五核配合物的合成必须外加氯离子或溴离子。

图3 配合物3的结构[13,14]如图3所示,3由五个立方烷结构[Ln4(μ3-OH)4]8+围绕中心核组成一个五边形。

包裹在其中的卤素与金属中心的距离比阴离子与金属离子的范德华半径之和要长,这说明两者依靠静电相互作用连接。

相比之下,碘离子被用作模板离子指导合成时,生成的是十二核镧系元素的结构,其化学式为[Ln12(μ3-OH)16(I)2]18+ (Ln=Dy,Er)(4)。

4以方形结构为基础,每一个碘离子位于方形平面的边上。

在前面讨论过的例子中,卤素离子主要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和路易斯酸碱相互作用与结构单元相连接。

此外,氢键的相互作用也可以用于指导具有特定结构的化合物的合成。

如金属大环[Pd22(atu)4(PPh3)4X]3+(X=Cl(5a),Br(5b),I(5c);atu脒硫脲)(5)和金属笼[M2Ni4(atu)8X]3+(M=Ni(6a),Pd(6b);X=Cl,Br)(6)的卤素模板合成(图4)[15,16,17]。

这两种物质的获得均是通过[Ni(atu)2] 配合物与两图4 金属大环5和金属笼6的合成过程[17]分子的[PdX2(PPh3)2]或者NiX2,[PdX2(PhCN)2]相互反应而实现的。

其中[Ni(atu)2]与[PdX2(PPh3)2]反应获得的是金属大环结构;若与NiX2或者[PdX2(PhCN)2]反应获得的则是分子笼状结构的物质。

像这样的结构只有在某些适当的卤素离子存在时才可能生成,而与其他的例如三氟、硝酸盐、醋酸这样的阴离子反应则只能形成单金属配合物。

从这些化合物的X射线晶体学表征数据中可知卤素离子被紧密的包裹在笼式结构的中心,通过氢键与周围的胺基配体相互连接。

此外,处在笼的顶点上的MS2(PPh3)2和MS4(M=Ni,Pd)单元与包裹在其中的卤素离子之间还存在着一个很重要的相互吸引作用力(图5)。

Wright 等人最近提出氢键作用力在一系列含有[{P(μ-NtBu)2}(μ-NH)]n结构的大环中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18]。

这些大环化合物可以通过[ClP(μ-NtBu)]2和[NH2P(μ-NtBu)]2在碱性环境中反应获得。

当反应在THF/NEt3中进行时,其主要产物是四聚合的[{P(μ-NtBu)2}(μ-NH)]4(7)。

然而,同一反应若在过量的LiCl图5 金属笼6的结构[15]中进行,则生成了五聚体[{P(μ-NtBu)2}(μ–NH)]5(HCl)(8),没有四聚体生成(图6)。

该五聚体的X射线衍射数据显示氯离子位于大环的中心,并且通过与环状NH基形成了五个氢键而固定。

图6 五聚体8的合成过程[18]卤素在一系列的有机金属银炔笼的合成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19,20]。

贵金属(Cu,Ag,Au)与炔以1:1反应形成了难溶物,这种难溶物通常会形成线性有机金属聚合物。

据此,如果含有叔丁基的炔烃与AgBF4在碱性环境下反应,那么就生成了有机金属聚合物[Ag(C≡CtBu)]n(9)。

然而,实际上,这种难溶物可以在分别加入了氟化物,氯化物或者溴化盐的情况下被转变成笼状化合物[Ag(C≡CtBu)12X]+(X=F(10a),Cl(10b),Br(10c))(10)。

在该实验中利用模板合成法的主要目的是要最大程度地得到目标产物,同时抑制竞争性的线性聚合及其它副反应的发生[1]。

通过X射线晶体学研究发现这些新结构的笼子具有如下特征:它们具有菱形的几何形状,并且相应的卤素离子被包裹在中心位置(图7)。

银笼10b中的Ag…Cl键键长在3.116(2)和3.297(1)Å范围内。

在两个不同的系统中,图7 笼状化合物(10)的结构[19,20]图8 六核笼[Ag6L2F][BF4](11)[21]的结构结构尺寸的相似性表明最终产品结构中的模板阴离子对产品的几何性质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Steel和Sumby最近报道了氟离子作为模板阴离子合成银笼的另一个实例。

AgBF4与己(2-吡啶)[3]轴烯配体反应能够生成六核笼[Ag6L2F][BF4]5(11),来自BF4-的氟离子位于它的中心位置(图8)[21]。

有趣的是,当反应以其他的银盐例如AgNO3或者AgPF6为反应物时,得到的是聚合物,而不是笼状物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