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海淀二模试题

合集下载

2008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物理二模

2008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物理二模

海淀区九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物 理 2008.6第Ⅰ卷 (共36分)考生须知 1.第Ⅰ卷均为选择题,共16道小题,共3页。

2.考生要按要求在机读答题卡上作答,小题号要对应,填涂要规范。

3.考试结束,将机读答题卡和本试卷一并交回。

一.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4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家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2.使用下列光学仪器或器材,其目的是使物体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是A .放大镜B .照相机C .幻灯机D .平面镜 3.如图2所示的四种工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4.下列事例中,属于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卫星残骸坠入大气层的过程中与大气摩擦燃烧 B .用钢锯锯木头锯条会发热 C .两手互相摩擦时手发热 D .用炉火将壶中的水烧热 5.如图3所示的四种情景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6.下列自然现象中,由于熔化形成的是A .春暖花开时,冰雪化为水B .夏天清晨,花草叶子上附着的露水C .秋天清晨,笼罩在大地上的雾D . 冬天,空中纷飞的雪花 7.在如图4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A .小军拉着重 B .小刚用力推汽D .小丽将箱子A.家庭电扇B.笔记本电脑 C.洗衣机 D.电饭锅 图1图2A .镊子B .天平C .撬棒D .钓鱼竿 图3 A .电源线绝缘皮破损 B .用绝缘棒挑开电线 C .在电线上晾衣服 D .电视天线与电线接触 绝缘棒8.在如图5所示的各种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的是9.图6是一辆小车做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A .在0~1s 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 .在1s ~2s 内小车做加速直线运动C .在0~3s 内小车移动的距离为2mD .在0~3s 内小车移动的距离为1m10.图7所示现象中,属于利用惯性现象的是11.如图8所示,若甲、乙两表都是电压表,当开关S 闭合时两表示数之比U 甲:U 乙=5:3;若甲、乙两表都是电流表,当开关S 时断开,则A .两表的示数之比I 甲:I 乙=5:3B .两表的示数之比I 甲:I 乙=2:5C .R 1消耗的功率与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之比P 1:P 总=2:3D .R 1消耗的功率与R 2消耗的功率之比P 1:P 2=9:412.甲、乙两物体的体积相同,甲的密度是4×103kg/m 3, 乙的密度是8×103kg/m 3,将它们分别挂在A 、B 两个弹簧测力计下,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A 、B 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之比F 甲:F 乙=1:1B .若将它们都浸没在水中,甲、乙两物体受到的浮力之比F 浮甲:F 浮乙=1:2C .若将它们都浸没在水中,A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甲受到的重力之比F ′甲:G 甲=3:4D .若将它们都浸没在水中,A 、B 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之比F ′甲:F ′乙=7:3二、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

北京市各区2008__2012高考英语一、二模完形填空汇总

北京市各区2008__2012高考英语一、二模完形填空汇总

北京市2008---2012高考模拟试题(一模、二模试题)完形填空部分海淀区(2008年一模试题):海淀区(2008年二模试题)第二节完型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36—55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

A Good Friend, A Second SelfI couldn’t believe my ears when I heard my name called for the leading role in our high school play. Mrs. Dermitt, my drama teacher, had been looking for someone to play an energetic boy in a comedy. Luckily for me, she thought that I could handle the 36 .That afternoon my friend Kevin and I talked 37 about the play. Although Kevin hadn’t been 38 for a part onstage, his job with the set crew was important to the success of the play. I told him I was a little 39 because I had a lot of lines to memorize.“You can do it.” He said. I knew I could 40 him: we had been friends since the third grade, and we 41 a good team.Preparations for the play moved at a rapid pace. While working hard with the set crew, Kevin 42 spent hours helping me learn my lines. He often said my lines with me by silently moving his lips. We 43 that he could probably play my part as well as I could.Three days before the 44 night, everything was ready for the performance. But when I woke up 45 a fever and sore throat on the day of the play, the entire production came to a sudden 46 . Everyone in the drama department was worried, 47 there was no way I could perform. The play was 48 to open in fewer than six hours, and we had no time to cancel. I tried to think of a way to 49 . Then it hit me – Kevin knew the 50 as well as I did. I called Mrs. Dermitt to give her my 51 . Within a few short hours, Kevin stood onstage in costume and makeup. The amusing lines he had 52 with me so many times made the crowd laugh and cheer. In a strange turn of events, Kevin and I had 53 the day for everyone by working as a team.Of course, I was terribly disappointed to have 54 my chance in the spotlight, but I was extremely 55 to have such a good friend.36.A.part B.play C.band D.crew37.A.calmly B.seriously C.excitedly D.anxiously 38.A.elected B.chosen C.invited D.trained 39.A.upset B.bored C.nervous D.confused 40.A.count on B.tend to C.talk with D.agree with 41.A.joined B.found C.took D.made42.A.also B.only C.still D.simply43.A.expected B.debated C.agreed D.joked 44.A.final B.special C.opening D.greeting 45.A.with B.from C.in D.by 46.A.change B.turn C.stop D.end 47.A.for B.but C.and D.so 48.A.likely B.ready C.sure D.due 49.A.pass B.help C.care D.face 50.A.steps B.lines C.point D.case 51.A.introduction B.instruction C.explanation D.suggestion 52.A.scanned B.grasped C.practiced D.presented 53.A.valued B.saved C.left D.kept 54.A.offered B.avoided C.risked D.missed 55.A.successful B.thankful C.trustful D.hopeful海淀区(2009年一模试题)海淀区(2009年二模试题)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从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将该项涂黑。

05至08年北京各区高考物理一二三模整理共73套06海淀二模

05至08年北京各区高考物理一二三模整理共73套06海淀二模

高三二模物理试题(二校稿)13.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了能量为E 0的光子后,会释放出多种能量的光子,其中有一种光子的能量为E 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E 1一定不会大于E 0B .E 1一定不会小于E 0C .E 1一定小于E 0D .E 1一定等于E 014.如图1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的匝数为n 1=1100匝,副线圈匝数n 2=180匝,交流电源的电压u =2202sin120πt (V),电阻R =36Ω,电压表、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则A .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B .A 1示数约为0.162AC .A 2示数约为2AD .V 示数约为36V15.在粗糙水平面上运动着的物体,从A 点开始在大小不变的水平拉力F 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到B 点,物体经过A 、B 点时的速度大小相等。

则在此过程中A .拉力的方向一定始终与滑动摩擦力方向相反B .物体的运动一定不是匀速直线运动C .拉力与滑动摩擦力做的总功一定为零D .拉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合力一定为零16.将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 ,乙分子位于x 轴上。

甲、乙分子间作用力与距离关系的函数图像如图2所示。

若把乙分子从r 3处由静止释放,则仅在分子力作用下, A .乙分子从r 3到r 1过程中,两分子的势能一直增大B .乙分子从r 3到r 1过程中,两分子的势能先增大后减小C .乙分子从r 3到r 1过程中,乙分子的动能先减小后增大D .乙分子从r 3到r 1过程中,乙分子的动能一直增大17.利用光电管研究光电效应实验原理示意图如图3所示,用可见光照射阴极K ,电流表中有电流通过,则A .若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到a 端时,电流表中一定无电流通过 B .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由a 端向b 端滑动的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一定会持续增大C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置于b 端,改用紫外光照射阴极K ,电流表一定有电流通过D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置于b 端,改用红外线照射阴极K ,电流表一定无电流通过图1图318.匀强磁场中有一个静止的放射性同位素铝核Al2813放出α粒子(即He 42)后,产生的反冲核Y (即Na 2411)和α粒子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不计粒子所受的重力及粒子间的相互作用。

2008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英语二模试卷

2008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英语二模试卷

2008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英语二模试卷第Ⅰ卷(机读卷共70分)语言知识运用(共30分)三、单项填空(共18分,每小题1分)从下列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15.—Lucy, please show ______ your new e-dictionary.—OK. Here you are.A.I B.me C.my D.min e16.Father's Day is ______ June 22nd this year.A.in B.at C.on D.t o17.—Which subject do you like ______, Chinese, math, or English? —Of course math.A.good B.well C.better D.bes t18.—______ did you spend your winter vacation?—In Englan d.A.Where B.What C.Which D.Wh y19.—I'm afraid I can't finish ______ the report this week.—Don't worry. I'll give you a han d.A.to write B.write C.writing D.wrot e20.—How can we get to the Water Cube?—Sorry, I don't know, either. Why not look it up on the ______? A.map B.tree C.box D.tabl e21.—Where is Tom?—He ______ the Olympic Torch Relay in the street now.A.watches B.watc hC.watched D.is watchin g22.Our teacher often tells us ______ the windows before we leave. A.close B.closed C.to close D.closin g23.Little Mary is only three years old, but she ______ read storybooks. A.may B.can C.must D.nee d24.—What's the news today?—There isn't ______ special in today's newspaper.A.nothing B.somethin gC.everything D.anythin g25.You'd better ______ right now, or you will be late for the concert. A.go B.went C.going D.to g o26.The Art Festival ______ in our town every year.A.holds B.is hel dC.is holding D.was hel d27.I will drive the children to school if it ______ tomorrow.A.has rained B.will rai nC.rained D.rain s28.Many people move to the countryside ______ they can enjoy the quiet life there.A.until B.if C.because D.befor e29.Tom helped a lost child, so he ______ home late last night.A.got up B.got bac kC.turned on D.turned dow n30.David ______ C hinese since 20 years ago, and now he speaks it quite well.A.learns B.learne dC.has learned D.will lear n31.—Do you know ______ this weekend?—We plan to visit the Science Museum.A.what we are going to d oB.what are we going to d oC.what we were going to d oD.what were we going to d o32.—Would you like to go to see the film Iron Man with me?——______.A.That's all right B.Of course no tC.Yes, I do D.Yes, I'd love t o四、完形填空(共12分,每小题1分)通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能填入相应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海淀区年二模文科数学试题

海淀区年二模文科数学试题

北京市海淀区2008年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数 学(文科) 2008.05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 卷1至2页,第II 卷3至9页,共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 卷(选择题 共40分)注意事项 :1.答卷前将学校、班级、姓名填写清楚。

2.选择题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其它小题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sin()cos()παα--= ( )(A )1sin 22α (B )1sin 22α- (C )sin 2α (D )cos2α(2)定义映射:f A B →,若集合A 中元素x 在对应法则f 作用下的象为3log x ,则A 中元素9的象是 ( )(A) 2- (B) 2 (C) 3- (D) 3 (3)若a 为实数,则圆()()2221x a y a -++=的圆心所在的直线方程为 ( )(A) 02=+y x (B )02=+y x (C )02=-y x (D )02=-y x(4)922221++++ 的值为 ( )(A) 512 (B )511 (C ) 1024 (D )1023(5)函数2()log f x x =与11()()2x g x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是 ( )(D )若?与平面?,?所成的角相等,则?//?(7)设双曲线22:14x C y -=的右焦点为F ,直线l 过点F .若直线l 与双曲线C 的左、右两支都相交,则直线l 的斜率k 的取值范围是 ( ) (A )12k -≤或12k ≥ (B )12k <-或12k > (C )1122k -<< (D )1122k -≤≤(8 ) 设函数()f x x x bx c =++,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当0c =时,()y f x =是奇函数;②当0,0b c =>时,方程()0f x =只有一个实根; ③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点(0,)c 对称; ④方程()0f x =至多有两个实根,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 ) (A )1 个 (B )2个 (C )3个 (D )4个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数学(文科) 2008.05第II 卷(共110分)注意事项 :1.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05至08年北京各区高考物理一二三模整理(共73套) 06海淀二模doc

05至08年北京各区高考物理一二三模整理(共73套) 06海淀二模doc

高三二模物理试题(二校稿)13.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了能量为E 0的光子后,会释放出多种能量的光子,其中有一种光子的能量为E 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E 1一定不会大于E 0B .E 1一定不会小于E 0C .E 1一定小于E 0D .E 1一定等于E 014.如图1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的匝数为n 1=1100匝,副线圈匝数n 2=180匝,交流电源的电压u =2202sin120πt (V),电阻R =36Ω,电压表、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则A .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B .A 1示数约为0.162AC .A 2示数约为2AD .V 示数约为36V15.在粗糙水平面上运动着的物体,从A 点开始在大小不变的水平拉力F 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到B 点,物体经过A 、B 点时的速度大小相等。

则在此过程中A .拉力的方向一定始终与滑动摩擦力方向相反B .物体的运动一定不是匀速直线运动C .拉力与滑动摩擦力做的总功一定为零D .拉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合力一定为零16.将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 ,乙分子位于x 轴上。

甲、乙分子间作用力与距离关系的函数图像如图2所示。

若把乙分子从r 3处由静止释放,则仅在分子力作用下, A .乙分子从r 3到r 1过程中,两分子的势能一直增大B .乙分子从r 3到r 1过程中,两分子的势能先增大后减小C .乙分子从r 3到r 1过程中,乙分子的动能先减小后增大D .乙分子从r 3到r 1过程中,乙分子的动能一直增大17.利用光电管研究光电效应实验原理示意图如图3所示,用可见光照射阴极K ,电流表中有电流通过,则A .若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到a 端时,电流表中一定无电流通过 B .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由a 端向b 端滑动的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一定会持续增大C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置于b 端,改用紫外光照射阴极K ,电流表一定有电流通过D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置于b 端,改用红外线照射阴极K ,电流表一定无电流通过图1图318.匀强磁场中有一个静止的放射性同位素铝核Al2813放出α粒子(即He 42)后,产生的反冲核Y (即Na 2411)和α粒子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不计粒子所受的重力及粒子间的相互作用。

08年北京海淀区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及答案

08年北京海淀区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及答案

08年北京海淀区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及答案第一部分1、根据课文原句填空。

①,浅草才能没马蹄。

(《钱塘湖春行》)②明月别枝惊鹊,。

(《西江月》)③,学之,则难者亦易矣。

(《为学》)④将军角弓不得控。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根据要求写诗文原句。

①《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达自己希望被重新启用的诗句是:,。

②《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表现洞庭湖水势浩大,波澜汹涌的诗句是:,。

③《木兰诗》中写木兰功劳之高和皇帝赏赐之多的句子:,。

④同窗三年,毕业在即。

也许,你的好友即将远行,请选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千古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朋友共勉。

第二部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3、选文出自课文,相传是春秋时期所作。

4、填写原文空缺的句子。

5、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齐师伐我:___________ ②小惠未徧:____________③小大之狱:________ _ ④必以情:_______ _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②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7、曹刿请见的原因是什么?(请用文中句子作答)①②。

8、选文原文中未选部分有一个成语沿用至今,这个成语是,它的含义是。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北京市海淀区中考数学二模试卷

北京市海淀区中考数学二模试卷

18 2008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数学二模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2分,每小题4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一个数的倒数是-8,则这个数是( ) A .8B .-8C .81 D .81-2.在下列计算中,结果正确的为( ) A .3a +2b =5ab B .x +2x =3x C .a 3·a 2=a 6 D .a 3÷a 4=a3.如图,AB ∥CD ,CE 交AB 于F ,若∠C =60°,则∠A +∠E 等于( )第3题图A .30°B .45°C .60°D .120°4.有一枚质地均匀的正六面体骰子,骰子六个面上分别刻有数字1,2,3,4,5,6,随机地抛掷一次,落在桌面后,朝上一面的数字为奇数的概率是( ) A .21 B .31 C .41 D .61 5.如果实数x ,y 满足04412=+-+-y y x ,那么xy 的值等于( )A .1B .2C .3D .56.某校为迎接奥运开展了群体活动,在计时跳绳活动中,小云六次所跳的次数分别为120,126,128,137,131,130,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 ) A .126 B .128 C .129 D .130 7.左下图是一个汽车牌照在水中的倒影,则车牌号码是( ) A .W 17639 B .W 17936 C .M 17639 D .M 17936第7题图 第8题图8.图①是一个正六面体,把它按图②中所示方法切割,可以得到一个正六边形的截面,则下列展开图中正确画出所有的切割线的是( )二、填空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4分) 9.函数541-=x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0.地球上陆地的面积约为149000000平方千米,把数据149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11.在正六边形ABCDEF中,点P是AF的中点,如果正六边形ABCDEF的面积等于12,则△PCD的面积为________.第11题图第12题图12.把n个正整数放在小正方形中并按照右上图的形式排列,用一个虚线画的矩形框框住中间的一列数,若用a表示这列数的第八个数,则a为________.三、解答题(共13个小题,共72分)13.(5分)计算022)2π(3230sin223++⎪⎭⎫⎝⎛+-⎪⎪⎭⎫⎝⎛--ο.14.(5分)已知a-2=0,求代数式3a-6+a2-4a+5的值.15.(5分)解方程01115=--+xx.16.(5分)解不等式11-4(x-1)≤3(x-2),并在已知的数轴上表示出它的解集.第16题图17.(5分)已知:如图,M是矩形ABCD外一点,连结MB、MC、MA、MD,且MA=MD.求证:MB=MC.第17题图18.(5分)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D=90°,若AD∶AB=2∶5,AB=BC,CD=8,求梯形的周长及∠B的正弦值.第18题图19.(5分)2008年3月5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发布了《关于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现摘录部分信息:“2007年全国财政收入5.13万亿元,比上年增收1.25万亿元,增长32.4%.”“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246619亿元.五年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年度之间的波动不大,每年季度之间的波幅在1个百分点左右.”第19题图请你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请你补全全国财政收入增长情况统计图.(2)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为多少?(只要求写出算式)(3)请你根据我国2007年的经济发展状况,谈谈你的感受.20.(5分)用方程或方程组解应用题.用长10米的铝合金条制成“目”字形的落地窗框如图所示,问宽和高各为多长时,该窗户的透光面积为3平方米(铝合金条的宽度不计).第20题图21.(5分)已知:如图,在⊙O 中,AB 是弦,PF 切⊙O 于点B ,直线PE 过A 点,PB =P A .(1)求证:PE 是⊙O 的切线.(2)在满足(1)的情况下,当∠APB =120°,B 、C 分别是⊙O 的三等分点,连结CB ,且PB =23时,求弦BC 的长.第21题图22.(5分)如图,已知直线y =x +3与x 轴交于点A ,与反比例函数xky =在第一象限的图象交于点B .如果将直线AB 绕点A 顺时针旋转15°得到直线l ,直线l 与y 轴交于点C .若点B 的横坐标为1,求反比例函数xky =和直线l 的解析式.第22题图23.(7分)已知△ABC .(1)如果AB =AC ,D 、E 分别是AB 、AC 上的点,若AD =AE ,请你写出此三角形中的另一组相等的线段;(2)如果AB>AC,D、E分别是AB、AC上的点,若BD=CE,请你确定DE与BC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4.(7分)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经过点(0,3),(3,0),(-2,-5).(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这个二次函数的最值;(3)若设这个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C,D(点C在点D的左侧),且点A是该图象的顶点,请在这个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上确定一点B,使△ACB是等腰三角形,求出点B的坐标.25.(8分)根据所给的图形解答下列问题:(1)如图①,△ABC中,AB=AC,∠BAC=90°,AD⊥BC于D,把△ABD绕点A旋转,并拼接成一个与△ABC面积相等的正方形,请你在图①中完成这个作图题;(2)如图②,△ABC中,AB=AC,∠BAC=90°,请你设计一种与(1)不同的方法,将这个三角形拆分并拼接成一个与其面积相等的正方形,画出利用这个三角形得到的正方形;第25题图①第25题图②(3)设计一种方法,把图③中的矩形ABCD拆分并拼接为一个与其面积相等的正方形,请你依据此矩形画出正方形,并根据你所画的图形,证明正方形的面积等于矩形ABCD的面积的结论成立.第25题图③答 案18.2008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数学二模试卷一、选择题1.D 2.B 3.C 4.A 5.B 6.C 7.D 8.C 二、填空题 9.45=/x 10.1.49×108 11.4 12.113 三、解答题 13.解:原式314921243=++⨯-=. 14.解法一:3a -6+a 2-4a +5=a 2-a -1.由a -2=0得a =2. 原式=22-2-1=1.解法二:3a -6+a 2-4a +5=3(a -2)+(a -2)2+1. 因为a -2=0,所以原式=3×0+02+1=1.15.解:5(x -1)-(x +1)=0. 5x -5-x -1=0. 4x =6. 23=x . 经检验,23=x 是原方程的解.所以原方程的解为23=x . 16.解:11-4x +4≤3x -6. -7x ≤-21. x ≥3. 在数轴上表示其解集如下:第16题答图17.证明:在矩形ABCD 中,AB =CD ,∠BAD =∠CDA =90°.因为△AMD 中,AM =DM ,所以∠MAD =∠MDA .所以∠MAB =∠MDC .在△ABM 和△DCM 中,⎪⎩⎪⎨⎧=∠=∠=,,,MD MA MDC MAB DC AB 所以△ABM ≌△DCM .所以MB =MC . 18.解:过A 作AE ⊥BC 于E ,则∠AEB =∠AEC =90°.因为AD ∶AB =2∶5,AB =BC ,所以设AD =2k ,AB =BC =5k (k >0).因为梯形ABCD 中,AD ∥BC ,∠D =90°, 所以∠C =180°-∠D =90°. 所以∠D =∠C =∠AEC =90°. 所以四边形AECD 是矩形.所以AE =CD =8,AD =CE =2k . 所以BE =BC -CE =3k .在Rt △AEB 中,由勾股定理得(5k )2-(3k )2=64. 解得k =2.所以AD =4,AB =BC =10,54sin ==AB AE B . 所以梯形ABCD的周长为32,∠B 的正弦值为54.第18题答图19.解:(1)补全图形如下图.第19题答图(2)(3)略.20.解:设宽为x 米,则高为2410x -米.依题意得:32410·=-xx .解得:x 1=1,232=x . 由x 1=1,得32410=-x ;由232=x ,得22410=-x.故宽为1米,高为3米或宽为23米,高为2米时,该窗户的透光面积均为3平方米.21.(1)证明:连结OA 、OB 、OP .因为⊙O 中,AB 是弦,PF 切⊙O 于点B ,所以∠OBP=90°.在△APO 和△BPO 中,⎪⎩⎪⎨⎧===,,,BP AP OP OP OB OA 所以△APO ≌△BPO .所以∠OAP =∠OBP =90°. 所以OA ⊥P A .又因为OA 为⊙O 半径, 所以PE 是⊙O 的切线.2)解:因为P A 、PB 是⊙O 的切线,且∠APB =120°, 所以ο6021=∠=∠APB OPB ,ο90=∠OBP .在Rt △OBP 中,由PB =23,得OB =PB ·tan ∠OPB =23×3=6.第21题答图连结OC ,过点O 作ON ⊥BC 于M ,交⊙O 于N . 所以∠COB =120°,=21,BC =2MB .因为的长等于⊙O 的周长的三分之一,所以的长等于⊙O 的周长的六分之一. 所以∠MOB =60°.在Rt △OMB 中,由OB =6, 得MB =OB ·sin ∠MOB =6×23=33所以BC =2MB =63. 22.解:因为点B 的横坐标为1,且B 点在直线y =x +3上,则B (1,4).又因为B (1,4)在反比例函数xky =(k ≠0,x >0)的图象上, 所以14k=,可得k =4. 所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xy 4=. 过B 点作BD ⊥x 轴于D .因为直线y =x +3交x 轴于点A ,所以A (-3,0),OA =3.所以AD =BD =4.所以∠BAD =45°.因为直线l 是y =x +3绕点A 顺时针旋转15°得到的,所以∠CAO =30°. 在Rt △AOC 中,333330tan =⨯=⋅=οAO CO .所以C (0,3).设直线l 为y =k 1x +b (k 1≠0),由题意得⎪⎪⎩⎪⎪⎨⎧==+-.3,031b b k 解得⎪⎪⎪⎩⎪⎪⎪⎨⎧==.3,331b k 所以直线l 的解析式为333+=x y .第22题答图23.解:(1)DB =EC .(2)结论:BC >DE .证明:过E 点作EF ∥AB ,截取EF =DB ,连结BF , 作∠CEF 的平分线EN ,交BC 于N ,连结NF . 因DB =EF ,DB =EC ,则EF =EC .因EN 平分∠CEF ,所以∠FEN =∠CEN . 在△ENF 和△ENC 中,⎪⎩⎪⎨⎧=∠=∠=,,,EN EN CEN FEN EC EF 所以△ENF ≌△ENC .所以NF =NC . 因为DB ∥EF ,DB =EF ,所以四边形BDEF 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DE =BF .在△BFN 中,BN +FN >BF ,所以BN +CN >DE . 即BC >DE .第23题答图①第23题答图②24.解:(1)因为二次函数y =ax 2+bx +c 的图象经过点(0,3),所以c =3.所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ax 2+bx +3.又因为二次函数y =ax 2+bx +3的图象经过点(3,0),(-2,-5).所以⎩⎨⎧-=+-=++.5324,0339b a b a解这个方程组得a =-1,b =2.所以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x 2+2x +3.(2)因为a =-1<0,所以函数有最大值,当x =1时,函数有最大值,为4. (3)当CA =CB 时,可求得B 点的坐标为(1,-4).当AC =AB 时,可求得B 点的坐标为(1,4-25),(1,4+25). 当BA =BC 时,可求得B 点的坐标为⎪⎭⎫ ⎝⎛23,1.综上所述,B 点的坐标为(1,-4)或(1,4-25)或(1,4+25)或⎪⎭⎫ ⎝⎛23,1.第24题答图25.解:(1)第25题答图①(2)图②中M 、N 分别是HE 、GF 的中点.第25题答图②第25题答图③以上给出两种方法.(3)设AB =a ,BC =b .以点B 为圆心,以ab 为半径画弧,交AD 于H ,过C 点作CE ∥BH ,交AD 的延长线于E ,过点C 作CG ⊥BH 于G 点,过E 点作CE 的垂线,交BH 的延长线于F ,则正方形EFGC 为所求.证明:易证四边形EFGC 是矩形,又可证△AHB ∽△GBC .所以BCBH CG AB =,则b ab CG a =.可求得ab CG =. 因为BH ∥CE ,HE ∥BC ,所以四边形BCEH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BH =CE .所以四边形EFGC 是正方形.易证Rt △BAH ≌Rt △CDE .所以S △BAH =S △CDE .因为EF ∥CG ,EH ∥CB ,所以∠FEH =∠GCB .因为∠EFH =∠CGB =90°,EF =CG ,可证△EFH ≌△CGB .所以S △BCG =S △HEF .所以S 正方形EFGC =S 矩形ABCD .所以四边形EFGC 为所求.第25题答图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 淀 区 九 年 级 第 二 学 期 期 末 测 评语 文 2008.06第Ⅰ卷(共60分)一、选择。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纸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0分。

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悠.闲(y ōu ) 颠簸.(b ō) 装模.作样(m ú) B .妥帖.(ti ē) 坎坷.(k ě) 谆.谆教诲(zhūn) C .捷.报(ji ã) 憎恶.(â) 斤斤计较.(ji ào) D .洋溢.(y ì) 脸颊.(xi á) 扣人心弦.(xi á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自诩 和谐 万籁俱寂B .凯旋 恳切 闲情逸志C .斟酌 修茸 星罗棋布D .雀跃 诘责 世外桃园3.下列关联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近期,名著翻在影视界十分流行,很多编导把目光投向传统名著。

尽管由于读者阅读的情感体验不同而使得“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翻拍名著必须忠实于原著。

因为 这样, 可以真正起到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积极作用。

A .所以 只有 才B .所以 只要 就C .但是 只有 才D .但是 只要 就4.对下列语段中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①5月8日,看到北京奥运会火炬顺利登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②圣火登顶成功的意义在于它诠释了深刻的奥林匹克“更高、更快、更强”的理念,③建立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与世界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望。

④奥运圣火被带着“和平”、“友爱”、“进步”的精神传遍全球。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8页,六道大题,共26道小题,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按要求在试卷和答题纸上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本试卷分为两卷,第Ⅰ卷共五道大题,25道小题;第Ⅱ卷为作文。

4.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5.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考 生 须 知 1.第Ⅰ卷共五道大题,25道小题;包括选择、填空、综合性学习、文言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

2.请审清题干要求,仔细作答。

A. ①句修改:将“看到”删去。

B. ②句修改:“诠释了深刻的”改为“深刻地诠释了”。

C. ③句修改:“建立”改为“树立”。

D. ④句修改:“被”改为“将”。

5.文学常识的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战国策》是战国时期各种史料的汇编,着重记录了一些谋臣策士的言论和谋略,由西汉的刘向编订。

B.杜甫的诗集有《杜工部集》,许多诗篇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因此被称为“诗史”。

C.朱自清,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

作品有《春》、《背影》等。

D.《登飞来峰》、《记承天寺夜游》、《饮酒》的作者都是同一朝代的人。

二、填空(共6分)6.古诗文默写。

(4分)(1)几处早莺争暖树,(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3)《陋室铭》中,一句表现了作者的交往不俗。

(4)《小石潭记》中表现溪水蜿蜒曲折的语句是,7.名著阅读。

(2分)数百年来,《西游记》中一个个精彩生动的故事赢得了众多读者的喜爱,如“三打白骨精”、“偷吃人参果”、“大战流沙河”等等都令我们百读不厌。

请从《西游记》中选择另外一个你喜欢的故事,结合故事内容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三、综合性学习(共9分)“绿色奥运”是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之一。

随着奥运脚步的临近,某校要开展一个名为“绿色奥运照耀绿色梦想”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到其中,完成以下任务。

8.保证奥运会期间北京的空气质量是中国政府申奥时作出的庄严承诺。

第一小组搜集到以下两则材料,以帮助同学们了解北京为此做出的努力与成效,请你综合下面材料的内容,帮助同学们提取一条主要信息。

(2分)材料一:自2001年以来,北京市常住人口呈快速上升趋势,年平均增长39.5万人。

同时,北京市的机动车也以每年约21.5万辆的速度增加,到2007年5月26日,突破300万辆,户均拥有0.68辆。

这些都给北京大气污染的治理增加了难度。

材料二:9.第二小组搜集的资料表明,北京市的环境质量在短期内得到较大改善是多种原因促成的,请你从该组提供的部分材料中帮助他们分别概括出一个原因。

(2分)国家环保总局与北京市政府牵头,联合周边的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等省区市及有关部门,主要在扬尘、机动车、工业和燃煤所造成的污染方面采取治理和控制措施,以确保奥运会期间空气质量良好。

自2000年开始,民间环保团体“自然之友”,以“羚羊车项目”(即以一辆绘有藏羚羊的流动教学车为载体)的形式在北京及其周边开展环境教育,该项目旨在推动更多自发环保行动的产生,以保障奥运会期间良好的运动环境。

10.在活动中,同学们设计了实施“绿色奥运”的行动方案,请选出下列不符合的三项。

(2分)(1)班级制作环保宣传手册,向所在社区发放,加强宣传,增强居民环保意识。

(2)加强文明礼仪修养,举止文明得体,展现北京中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3)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要制订好详细周密的环保措施,注重对水源地、自然景观的保护。

(4)教室尽可能少开空调,上学、放学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尽可能不让家长开车接送。

(5)奥运会期间,自愿担任导游,组织“北京周边游”活动,让游客们领略北京美丽的自然风光。

(6)采用高新技术,研发节能设备,节约用水用纸,将废旧物品回收再利用。

11.活动结束时,主持人请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你的“绿色奥运”之梦,你是怎样描述的呢?(80—100字)(3分)四、文言文阅读(共8分)阅读《曹刿论战》,完成12-15题。

(8分)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北京市区达标天气天数变化趋势图176 185 203 224 229 234 241 050100150200250 3002001 2002 2003 20042005 2006 2007 年份天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2.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衣食所安.安.然无恙B.小信.未孚难以置信.C.公问其故.无缘无故.D.弗敢加.也变本加.厉13.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1)小惠未徧.(2)遂.逐齐师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2分)(1)忠之属也。

(2)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15.请用自己的话概括鲁国为什么能够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

(3分)五、现代文阅读(共25分)(一)阅读《母亲的鼾歌》,完成16—19题。

(11分)母亲的鼾歌○1母亲的鼾歌,对我这个年过五十的儿子来说,仍然是一支催眠曲。

在我的记忆里,她的鼾声是一支生活的晴雨表。

○2我四岁丧父,母亲带着年幼的我,开始了女人最不幸的生活。

我没有看见过她的眼泪,却听到过她在我耳畔哼唱的摇篮曲。

此时,外面的风正摇晃着冀东平原上的小屋,树梢像童话中的怪老人,发出尖锐而又凄厉悠远的声响,我却在母亲古老的童谣中闭上了眼睛,到童年的梦境中去遨游。

○3我十几岁时到北京求学。

为了交付学费,母亲远离家乡到我学校附近的一家富户当保姆。

当我坐在课堂上学习的时候,我的母亲,正汗流浃背地洗着一件件脏衣裳!母亲做梦也想不到,她用汗水供养的儿子,因为在代数课上常常偷看小说,而成为寥寥几个留级学生中的一个。

○4她没有为此垂泪,也没有过多地责备我,只是感叹父亲去世太早,她没有多少文化。

她一如既往,洗衣、做饭、刷碗、扫地……独自一人,支撑着苦难的重压,在命运的回肠小路上,默默地走着她无尽的长途。

常常是我还在昏暗的灯光下看小说,她就睡着了,睡得恬静安祥。

似乎她不知道人生的酸甜苦辣,也无暇顾及她心灵上的沉重负荷……那时的母亲,从不打鼾。

○5那一年,因为生活的变故我寄住在通县的叔叔家,母亲只能独自返回故里了。

十六岁的我,在一个飘着零星小雪的冬晨,送她到十字街头。

她用手抚去飘落在我头上的雪花:“你要好好用功,像你爸爸那样。

”“嗯。

”我垂下头来。

○6她用手掌抹去我脸上的泪痕,又系上我的棉袄领扣,叮咛我说:“逢年过节,回村里看看妈就行了。

妈相信,没有趟不过去的河。

你放心吧!”……○7在这离别的瞬间,我第一次感到母亲的可贵,第一次意识到她的重量。

从这天起,我开始发奋地读书,如饥似渴地学习。

1950年秋天,我背着行囊离开通州城,到北京师范学校去报到后,马上给她寄了一封信。

第一个寒假,我就迫不及待地回故乡去探望母亲。

○8当夜深人静时,我和分别两年多的母亲躺在热炕上,说着母子连心的话儿:“妈妈,我让您受苦了。

”“没有又留级吧?”显然,我那年留级的事情,给她心灵上留下了伤疤。

○9“不但没留级,我还在报纸上发表文章了呢!”我拿出刊登我处女作的报纸,递给她。

她小心地接过来,把油灯挑得亮了一些,从炕上半翘起身子,激动而神往地凝视着那密密麻麻的铅字。

“妈妈!您把报纸拿倒了。

”她笑了。

在我的记忆中,这是我第一次看见她欣慰的微笑。

从心底漾起的笑波,浮上了母亲的嘴角眉梢。

○10她是带着微笑睡去的。

不知为什么,我心里却充满了酸楚之感。

特别是在静夜里,听见她轻轻的鼾声,我无声地哭了……○11我毕业后到《北京日报》社工作。

第一件事,就是把母亲接进北京。

她几乎夜夜都发出微微的鼾声。

久而久之,我也养成了一种心理上的条件反射,似乎只有听到母亲的鼾声,我才能睡得更踏实,连梦境也仿佛随着她的鼾歌而变得更为绚丽。

○12只可惜1957年后我再难以听到她的鼾声了。

我和妻子被迫踏上了风雪凄迷的漫漫驿路,家里只剩下她和我那个刚出生的儿子。

她的苦难重新开始,像孑然一身抚养我那时一样,抚养着她的孙子。

○13我偶然得以回来探亲,和母亲、儿子躺在那张吱呀作响的旧床板上。

她面对着我侧身躺着,仿佛一夜连身也不翻一下。

我夜间醒来,常常看见母亲在睁着眼睛望着我。

○14“妈妈,您怎么还没睡?”“我都睡了一觉了。

”她总是千篇一律地回答。

○15我把身子翻转过去,想让母亲能够闭一闭眼。

当我再次醒来,在月光下扭头打量母亲那布满皱纹的脸庞时,她还在睁着酸涩的眼睛。

我心里清楚,在我背向她的时候,她那双枯干无神的眼睛,一定在凝视儿子黑发中间钻出来的白发,一根、两根……○16“妈妈,我怕您……怕您……支撑不住……”○17“没有趟不过去的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