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 专题六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合集下载

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六章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六章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3.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生态农业 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纳入协 调一致的轨道,充分发挥生态经济效益以促进持续 增产的农业经营方式。 (1)农业资源得到再生。生态农业利用生态学理论调 整了农业结构,保护了农业资源,使资源再生,永 续利用。
(2)综合效益突出。生态农业科学地增加物质和技 术投入,提高了农业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利用率, 提高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二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情景导入
【想一想】 针对我国出现 的环境问题, 我们应该采取 什么样的行动?
目标导学
课标展示 1.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的必然选择。 2.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重点难点 1.通过对我国人口压力、资源危机、环境危机等国 情分析,理解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2.掌握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3.比较认识清洁生产与传统生产的不同之处。
(5)原则:资源输入_减__量__化__、资源再利用和使废弃物 _再__生__资__源__化_____。 (6)目的:实现经济活动的_生__态__化_。
2.工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清洁生产 (1)环境效益:实现了资源的_可__持__续___利用,控制了大
部分污染,减少工业污染的__来__源______。 (2)经济效益:有利于_技__术__改__造_和_工__业__结__构__调整。
结果
传统经济
循环经济
粗放利用
资源输入减量化, 集约利用
一次性利用,利 资源再利用,利
用率低
用率高
污染和废弃物大 废弃物再生资源
量排放

物质单向流动
物质反复循环流 动
获得经济效益的 同时带来环境问

必修2 第6章第2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必修2 第6章第2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回 扣
C.种苗培育、水窖集雨、净化、废气、饲料
模 拟
· D.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肥料、废弃物
·
自 查
(2)该园区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
演 练
A.小农经营
B.集约化程度低
C.商品率高
D.科技水平低
【解析】 第(1)题,当地用冰雪融水灌溉作物,应为西北干旱、半
考 干旱地区,水源是制约农业生产的首要因素,因此①为水窖集雨。种



· 成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
·







·





·




菜单
高考新课标大一轮总复习·配人教版·地理

(1)图中A表示________ ,它是决定________ 时代经济增长的关键



· 回
要素。
· 模


· 自
(2)分析影响工业文明时代经济增长主导要素的变化特征。
的资源相对短缺问题;所以我国走节约型发展道路。
时 知


· 突
【答案】 (1)A (2)A (3)D
训 练

菜单
高考新课标大一轮总复习·配人教版·地理
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
·




·
·







·

(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六章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六章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粮食、蔬菜、水果等
沼气池
下脚料
太阳 能
沼渣、沼液
秸杆
生产者 粮食、农果品产、品蔬菜
粪、尿
粪、尿(有机 肥)初级消费者肉蛋奶
适量化肥、农药
饲料及农副产 品
农业(nóngyè)资源 综合效益突出 完成良性循环
得以再生
第二十九页,共34页。
留民营生态农业(shēnɡ tài nónɡ yè)主要措施:
〔1〕调整(tiáozhěng) 产业结构
环境危机
人口成为开展阻碍
人口压力 第五页,共34页。
用较少的财富 养活较多人
局部新增产值被 新增人口消耗
人均(rén jūn) 国民消费总值 较低
新增人口 (rénkǒu)相对数 较多
人口数量庞大(pángdà)
②资源(zīyuán)充足 令人担忧
第六页,共34页。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总量在世界排名
〔2〕展开综合循环应用
农林牧副渔片面(piàn miàn)开展 污染环境,维护土地
〔3〕开发应用沼气、太阳能等新动力
不同时空、多层次、多方式的新动力应用网络。
第三十页,共34页。
公 众 参与
结合自己的实践状况,日 常生活中我们可以(kěyǐ) 采取哪些举动?
第三十一页,共34页。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举动: ① 积极参与植树活动;②运用可再生资料制成的任 务、生活用品;③浪费动力;④节省运用自然资 源;⑤改动不利于环境维护(wéihù)的饮食习气; ⑥尽量应用公共交通,长途游览尽能够骑自行车 或以步当车;⑦在居室、庭院中种植多叶植物; ⑧保护每一块绿地;⑨发动周围的人为环保尽心 尽力;⑩亲近大自然,和我们的动植物冤家谐和 相处;⑩关心并积极参与科技事业,使之成为改 善状况的动力;⑩从事每项活动前,充沛思索其 对环境的影响,并采取预防措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6.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课件 (共32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6.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课件 (共32张PPT)

粪尿 饲料及农副产品
初级消费者
粮果蔬
肉蛋奶
留民营村生态农业综合循环利用示意
生态农业的基本特征(意义)是什么?
(1)调整产业结构
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2)开展综合循环利用 净化环境,保护土地
(3)开发利用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
不同时空、多层次、多形式的新能源 利用网络。
甘肃省定西县曾是全国著名的贫困县,属于黄土高原的丘 陵沟壑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多年来定西人坚持退耕还林还 草,走生态农业之路,逐渐实现了脱贫致富。读图回答问题
•8、普通的教师告诉学生做什么,称职的教师向学生解释怎么做,出色的教师示范给学生,最优秀的教师激励学生。 2021/11/162021/11/162021/11/162021/11/16
我国主要自然资源在世界上的排名及人均占有量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矿产资源 耕地面积 江河径-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 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 环境的影响程度,从而达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 环境效益.
2.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生态农业
饲料
饲料
原料
加工厂
精饲料
农户
粪沼 尿气
沼气池
原料 食品
食品 加工 厂
下 脚 料
太阳能
适量化肥农药 生产者
业 生
个人消费 适度消费

生态农业
1.工业可持续发展------清洁生产
玉米油 饲料
CO2
回收率60%
酒精 杂醇油
玉米
脱胚
增产20%~30%
农田
消化液
高效有机肥
发酵
蒸馏
沼气发酵
糟液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六章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课件 (共24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六章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课件 (共24张PPT)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循环经济
1.工业
1.该工厂现在是如 何处理废弃物的?
河南某酒精厂的工业流程图
2.这样的的生产方 式对比传统生产有 什么好处?会带来 哪些效益?
所有生产环节中出现的“废弃物”都进入了 新的生产环节,成为新的资源,污染物充分 利用,污染物减量到最小并得到永续利用。 环境效益:实现了生物能开发与利用的良性 循环,对资源的排废降到了最低程度。 经济效益:废物综合利用也取得了良好的经 济效益,实现了发展经济与农业
1、留民营村为进行生态农业建设提出了哪些措施?
2、结合“留民营生态农业”设计一个自己的农业 生产模式。
—— 创新设计
假设你是大连某村的农民,拥有8 亩特色林地,4亩农耕地,1座日光温 室大棚,1口8-10立方米的沼气池,10 头猪,你会怎么样安排你的农业生产 结构,使其符合生态农业概念?
我国北方生态农业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3.公众的参与
我们能为可持续 发展做点什么? 可 持 续 发 展
公众参与——设计宣传活动
以珍惜资源,保护环境为主题, 设计一个宣传活动
请拿出你的《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 践》导学案,地理书,双色笔,更重
要的是你的激情! 今日赠言:
贫困不只是口袋空空, 更是脑袋空空。
1
1、中国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中国怎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
看到这些你又想 到了什么呢?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我国提出了实施可 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 对策以及行动方案。
【迁移案例1】
【迁移案例1】答案:
(1) 1 8 高 (3分) (2)①普通的工业化肥会导致土壤板结,使土壤 肥力下降,有机肥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②工业 化肥生产消耗的原料、能源多,生产成本高,而 有机肥通过就地取材,成本低廉。(2分) (3)其产品来自天然植物蛋白纤维,属于绿色织 品,对皮肤无刺激。(2分)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六章第2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优质课件(共44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六章第2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优质课件(共44张PPT)

玉米废渣
CO2
(占地且发出恶臭)
脱胚
发酵
酒酒精精 杂杂醇醇油油 蒸馏
农田
糟液
酒精厂原来的生产工艺流程
污染河流、鱼虾绝迹、 蚊虫孳生、臭气冲天、
小组讨论:
1.酒精厂的原料和产品各是什么?酒精厂是 原料 指向型
工业。
2、酒精厂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哪些污染?
3、如果你是该厂的厂长,你会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减少
生产过程中的污染?
绿色食品 农业观光 生态旅游
请同学们通过以上实例分析归纳生 态农业的基本特征(意义)是什么?
小结:生态农业的目的和措施是什么? 目的:形成生态和经济上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 的可持续发展
措施:(1)调整产业结构,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2)实行综合循环利用,降低污染,净化环境,
保护土地 (3)开发利用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
一、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庞大的人口压力(最大障碍)新增人口多,人口
素质低
7%的耕地养 22%的人口
1份的世界平均 财富养活6倍的
人口
1/4的新增产值用来养 活新增加的人口
2、资源相对短缺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总量在世界排名
人均占有量占世 界人均值的比例
3
1/3
矿产资源人均资源少,3 资源需求量大3/5
农业:生态 措施:①调整产业结构,农林牧副
农业 渔全面发展
②实行综合循环利用,。
③开发利用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
公众参与,适度消费
小结:生态农业的目的和措施是什么? 目的:形成生态和经济上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 的可持续发展
措施:(1)调整产业结构,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2)实行综合循环利用,降低污染,净化环境,

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六章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ppt课件

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六章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ppt课件

我国资源相对贫乏,大多数地区环境脆弱, 如果将资源、环境问题放在一边,有可能等 不到经济发展到实力雄厚阶段,环境已变得 无法让人们继续生存下去;或者经济发展到 实力雄厚阶段,环境问题的治理已不是经济 实力所能解决的问题了。
我国目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没有足够的 经济实力和较高的科技水平实行发达国家现 行的高投资、高技术解决问题的模式。
产品生产制造
产品包装运输
产品销售
原材料加工
产品利用回收
资源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 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 响程度,从而达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清洁生产——在产品生产过程和预期消费 中,既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把对人类环 境的危害减至最小,又能充分满足人类的 需要,使社会经济效益最大的一种模式。 它包含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清洁的 能源,二是清洁的生产过程,三是清洁的 产品。
无显著变化 增加
无显著变化 增加(治理污染费用) 减少(用于治理污染)
随排放标准严格,费用增加
有可能
某酒精总厂酒精的清洁生产工艺流程
原料 1影响酒精厂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2传统的酒精生产造成什么环境问题 ?
大气、水、固体废弃物污染
3、酒精厂是如何实施清洁生产的?有什么好处?
所有生产环节中出现的“废弃物”都进 入了新的生产环节,成为新的资源, 污染物充分利用,减量到最小,得到 永续利用。
实现了生物能开发与利用的良性循环, 对资源的排废降到了最低程度,同时 废物综合利用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 益,实现了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兼顾 的可持续发展。
清洁生产过程中会不会产生废弃物? 清洁生产是一种可持续的生产,因为清洁生产 从原料开采一生产制造一消费使用一废弃物处理的 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克服了传统 工业生产只重视末端治理的弊端。但清洁生产是相 对的,是与现行的技术相比较而言的,随着经济发 展和技术更新,清洁生产本身也是一个不断完善的 过程。因此,清洁生产过程中也会有废弃物产生, 只是相对而言,废弃物较少。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六章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六章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的基本情
1.人口问题: 总数、基数、素质
2.资源问题: 人均资源、需求量、利用率 3.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4.发展中大国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经
1.传统经济与循环经济差别
循环经济
清洁生产 2.循环经济的基本途经 生态农业
下图为“某酒精厂清洁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一(3) 题。 (1)该酒精厂的厂 址临近 A.原料产地 B.消费市场 C.动力基地 D.科技发达地区
(2)与该厂废弃物 有关的大气环境问 题是 A.酸雨 B.大气保温(温室) (3)实施清洁生产后,该厂 A.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 B.生产重点转向 效应 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C.臭氧层空洞 C.隔断了与其他工厂的工业联系 D.扬尘 D.从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二专题六
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据此回答1~2题。

1.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面临的困境是()
①人口增长趋向零,老龄人口比重大,就业人口日趋不足
②农业资源日趋紧张,接近资源承载极限
③环境污染基本得到控制,但自然生态日趋恶化
④粮食需求迅速增加,土地后备资源不足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我国的环境危机主要表现在()
①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向农村蔓延②以农村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向城市蔓延③生态破坏的范围仍在扩大,程度在加剧④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但生态破坏的范围不断扩大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我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面临的问题是人口压力、资源短缺及环境危机。

环境危机表现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主要在城市地区,但乡镇企业的发展使环境污染向农村蔓延,生态破坏中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是我国主要的生态问题,这些问题是在发展过程中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如过度索取、大量排放废弃物造成的,应当在发展过程中解决,如制定法律法规,公众参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答案:1.C 2.B
(2010年陕西联考)读“中国环境问题分布示意图”,完成3~4题。

3.丁区域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红色荒漠
B.盐碱荒漠
C.酸雨
D.冻雨
4.结合环境因素考虑,图示的四个区域开发中,乙属于()
A.优化开发区域
B.重点开发区域
C.限制开发区域
D.禁止开发区域
解析:第3题,丁区域有色金属冶炼广布,降水多,主要环境问题是酸雨。

第4题,乙区域为我国长三角,开发历史悠久,经济发达,现应属于优化开发区域。

答案:3.C 4.A
下表代表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四省区的危害程度(+号越多代表危
5.甲和丙代表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①寒潮②酸雨③水土流失④土地荒漠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6.乙类环境问题在广东省不严重的原因是()
①森林覆盖率高 ②地形 ③降水充沛 ④纬度位置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从表中灾害分布省区可知,甲为水土流失,乙为寒潮,丙为土地荒漠化,丁为酸雨。

答案:5.B 6.B
(2010年重庆模拟)贵糖集团以循环经济的新观念、新模式建立了两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如下图),读图回答7~8题。

7.该循环经济产业链最适宜推广的省区是()
A.湖南
B.广西
C.黑龙江
D.山东
8.该产业链中,主导产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
A.劳动力
B.技术
C.市场
D.原料
解析:从该循环经济产业链中能看出,该产业链的源头即原料是甘蔗,湖南、广西、黑龙江、山东四省区中惟有广西有甘蔗生长的自然条件,故最适宜在广西推广此循环经济产业链。

两条产业链中甘蔗都是最基本要素,制糖以甘蔗为原料,再用废液
制酒精、复合肥;同时用制糖后剩下的废纤维造纸和发电;故其主导区位因素是原料——甘蔗。

答案:7.B 8.D
(2010年济宁质检)下图为某电厂循环经济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若H是一个工厂,最适宜的是()
A.砖瓦厂
B.钢铁厂
C.玻璃厂
D.化工厂
10.该电厂的生产模式对环境的直接影响是()
A.减弱噪声
B.绿化环境
C.保持水土
D.减少酸雨
解析:第9题,从循环经济的角度分析,发电厂的废渣可用作生产砖瓦等建筑材料的原料。

第10题,该电厂在生产过程中进行了脱硫处理,减少了酸性气体的排放。

答案:9.A 10.D
11.下图所示的生产模式最可能适用的地区及其优点是()
A.东北森林地区;利于林区经济发展
B.西北沙漠地区;利于生态环境改善
C.江南丘陵地区;利于循环经济发展
D 青藏高原地区;利于充分利用太阳能
解析:从图中可看出该地区种植饲料发展畜禽养殖,进而发展食用菌和蚯蚓养殖,而且用畜禽粪便制取沼气,其废料又能还田,因此属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江南丘陵地区发展此模式,既可缓解因其能源短缺引起的水土流失,又能保证经济持续发展。

答案:C
(2010年安徽联考)安徽省某镇是“蓝田花猪”的产地,当地政府积极推广使用“日光温室、猪圈、厕所和沼气池”四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读下图所示,回答12~13题。

12.大量污水不进沼气池而排入河流,日久以后,发现鱼类大量死亡,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藻类物质大量繁殖,鱼类缺氧死亡
B.污水有毒,鱼类中毒死亡
C.污水较脏,鱼类得病死亡
D.污水成分复杂,鱼类一时难以适应而死亡
解析:在生产过程中排放了富含营养物质的污水,使得浮游植物大量繁殖,消耗了水中的溶解氧,导致鱼类窒息死亡。

答案:A
13.“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的成功之处在于()
①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适应市场需求
②大大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③广开源流,开发利用新能源
④开展综合利用,既发展了经济,又有效地保护了环境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从生产模式上看,四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优势极大,但没有涉及粮食种植,故不选择②。

答案:D
(2010年海淀模拟)为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循环经济即是其中的一条重要措施。

读某地循环经济示意图,回答14~15题。

14.下列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B.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人类应形成一种环境伦理意识
C.经济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D.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
15.我国下列省区中,最适宜推广图中循环经济模式的是()
A.青海省
B.四川省
C.广东省
D.河南省
解析:第14题,本题考查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

在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

第1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需要具备玉米产量大、纬度不能太高等条件,同时满足这些条件的是河南省。

答案:14.C 15.D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6.读图及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20分)
(1)该图表反映了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即:(12分)
① ,原因是 ; ② ,原因是 ; ③ ,原因是 。

(2)图中“对现有土地过分使用”主要指(多选)()(4分)
A.半干旱地区农田的不合理灌溉
B.半湿润地区的陡坡开垦
C.草原地区过度放牧
D.林区的超量采伐
(3)该图表反映了我国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的压力十分巨大,表现在:
① ;② 。

(4分)
解析:本题以图表的形式考查我国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根据图表进行归纳即可得出答案。

“对现有土地的过分使用”结合图表可理解为对现有土地的不合理使用,超过土地生产能力,而出现生态问题。

半湿润地区的陡坡开垦,会导致水土流失问题;半干旱地区农田的过度灌溉往往导致土壤次生盐碱化;草原地区的过度放牧导致土地荒漠化;林区采伐,超过森林的再生能力,会导致森林资源减少。

答案:(1)①水土流失 毁林开荒 ②土壤侵蚀和荒漠化过度放牧 ③土壤污染过分施用化肥 (2)ABCD (3)人口压力 深刻的环境危机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分)
材料一 漫画:颁奖会。

材料二 某工业园区“生产链”示意图。

材料三经济与环境关系模式图。

(1)读材料一,图中几家企业正在接受颁奖,你能发现这些企业有什么特点?这幅漫画揭示了什么问题?(6分)
(2)材料二工业园区存在着这样一个工业“生态链”,这是“循环经济”理念的一个产物。

请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6分)
(3)读材料三,判断“经济与环境关系模式图”是否合理,若经济按此模式发展下去,环境质量、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三方面将如何变化?(8分)
解析:本题考查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材料一反映了目前为追求经济利益而不顾对环境的破坏。

材料二中发展“循环经济”“变废为宝”,提高资源利用率,并促进可持续发展。

材料三从宏观层面展现了循环经济的意义。

答案:(1)这三家企业均属污染型的企业。

为了获取高额利润而不注意环境保护,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现象。

(2)减少资源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避免“先污染后治理”,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3)合理环境质量提高;社会经济产品数量增加、质量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水平提高,实现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三者之间的协调良性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