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下周考11试题(地图基础知识、等高线地形图判读与应用)
高二地理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地理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试题答案及解析1.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判断A、B、C、E四地的地形部位依次为()A.山脊、山峰、鞍部、陡崖B.鞍部、陡崖、山峰、山脊C.山峰、山脊、鞍部、陡崖D.山峰、鞍部、山脊、陡崖【答案】C【解析】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A、B、C、E四地的地形依次为山峰、山脊、鞍部、陡崖。
山峰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山脊等高线向数值低的方向凸出鞍部在两座山峰之间比较平缓的部位陡崖是数条等高线重合地区。
故选C。
【2】为发展农业多种经营适合在该地种植的经济作物有()A.茶叶、苹果B.油菜、香蕉C.柑橘、茶叶D.竹子、甜菜【答案】C【解析】苹果生长在北方地区,甜菜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该地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气候湿热,土壤属于红壤、砖红壤,适宜规模化种植茶树、柑橘。
故选C。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2.下图为“我国东南丘陵某小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50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R、M两点相对高度的取值范围是()A.50~350米B.380~650米C.350~450米D.450~550米【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图中等高距为50米,山峰高度620米,可以计算出河流两侧等高线的海拔高度是100米,还后计算出R的海拔高度约450-500米之间,M的海拔高度为50-100米之间,计算出两点间高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就是相对高度的取值范围,约350-450米之间,C对。
【2】①、②、③、④四条登山路线中,平均坡度最陡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B【解析】同一幅等高线图中,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
读图可以判断,①、②、③、④四条登山路线中,②线是最密集的线路,所以坡度最陡,B对。
【考点】等高线图的判读,高差计算,等高线图的实际应用。
3.读图甲和图乙,完成下列各题。
(10分)(1)试简述北美洲和亚洲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高二地理等值线图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地理等值线图试题答案及解析1.均雷暴天气次数等值线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试描述美国雷暴天气的空间分布规律。
(1分)(2)图中字母A线内部的取值范围是,并分析该地与附近地区雷暴次数发生差异的原因。
(4分)(3)美国佛罗里达半岛发生雷暴天气最多的原因是什么?(5分)【答案】(1)自东南向西北递减(2)50<A<70 A线内比附近地区出现雷暴次数多;主要是受地形影响;其位于山地迎风坡,气流抬升,有利于雷暴形成。
(3)纬度低,蒸发旺盛,对流显著;半岛三面环海,受海洋影响大,水汽充足;飓风活动频繁;半岛周围海陆温度不均导致大气很不稳定;来自墨西哥湾与大西洋的气流在此相遇,加剧了大气的稳定性等。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中等值线数值可知,美国雷暴天气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A处为的取值范围是50<A<70 ,A处比附近地区出现雷暴次数多,主要受地形影响,其位于山地迎风坡,气流抬升,有利于雷暴形成。
佛罗里达半岛雷暴天气多发的原因有纬度低,蒸发旺盛,对流显著;半岛三面环海,受海洋影响大,水汽充足,飓风活动频繁;半岛周围水陆温度不均导致大气很不稳定;冷暖气流交汇,加剧了大气的不稳定性等。
【考点】该题考查雷暴天气。
2.读某类影响我国农业的自然灾害等值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此图反映的自然灾害可能是A.旱涝灾害B.霜冻灾害C.寒潮D.台风灾害【答案】A【解析】读图,根据图中等值线分布规律,该自然灾害发生频率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与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相一致,与夏季风的影响特征一致,所以可能是旱涝灾害,A对。
霜冻灾害、寒潮灾害出现频率应是从西北向东南递减,B、C错。
台风灾害影响不到内陆和北方地区,D错。
【2】图中等值线分布主要受①纬度影响②洋流影响③海陆位置影响④锋面影响⑤受地形影响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④D.②④【答案】B【解析】结合前面分析,图中等值线分布与纬线延伸方向不一致,不是纬度影响,①错。
高中地理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判读

××
×
练习:
答案:(1)A山顶 D陡崖 E山谷 G山脊 (2)低 高 (3) 1 200-1 300米 100米 300米 (4)B (5)3~4
1300
1200
1100
1100 1200
崖顶海拔高度 崖底海拔高度 陡崖相对高度
1000
1200≤H顶<1300 1000<H底≤1100 100≤△H<300
练习:请你把手握成拳头,将它看成是一个地 形区。右边是该地形区的平面图,左边是它的 等高线图,用你的拳头对照着比比看,你会发 现什么?
五种陆地地形/宏观地形的特点
平原:海拔在200 m以下,等高线稀疏,较 为平直 丘陵:海拔在500 m以下,相对高度小于200 m,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 山地:海拔在500 m以上,相对高度大于200 m,等高线较密集 高原:海拔高(500 m以上),相对高度小, 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 盆地:海拔没有一定标准。四周等高线较密 集,数值大;中间等高线较稀疏,数值小
(n-1)d≤△H<(n+1)d 注:n为两点间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 高距。
(1)计算两点的相对高度和温差
2. A 700 600 500 400 B 300
海拔高度200260000mm<<HHAB<<730000mm
相对高度 (n-1)d≤△H<(n+1)d
答案:300米≤A-B<500米
(2)进行陡崖高度的计算
(3)计算坡度 ③比例尺不同,等高距相同,则比例尺越大, 坡度越大;比例尺越小,坡度越小。
山谷: 凸高为低
注意:1.山谷线(等高线 弯曲处)。2.山谷线称为 集水线(水流)。
鞍部:两个山顶 之间的部分
高二地理(地图),等高线

高二地理试卷一、选择题。
(60分)某地一批户外运动爱好者计划在南北长10千米、东西宽5千米的指定山区进行野外生存训练。
回答1-2题。
1.出发前每人配发随身用的地图,应选用的比例尺最适宜的是()A.1∶200B.1∶10 000C.1∶200 000D.1∶1 000 0002.利用等高线地形图进行山区宿营地选址,应优先考虑选择在()A.等高线重合处B.等高线密集处C.等高线稀疏处D.等高线闭合处右图为我国华北某地区图,图中实线表示等高线,R1为输水管道,R2、R3为天然河流,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某村与甲处的相对高度可能是()A.42米B.18米C.82米D.20米4.下列关于图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地自然植被是常绿阔叶林B.R1可自流输水C.R2西流补给R3D.R3可能有凌汛右图是从极地上空俯视地球图,读图完成5题。
5.则甲点位于乙点的()A.东南方B.西南方C.东北方D.西北方2011年北京时间9月29日21时16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中国航天员的“太空家园”——“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送入太空。
据此回答6题。
6.位于美国纽约(74°W)的留学生在网上观看发射直播的时间是当地时间()A.29日8时16分B.30日8时16分C.29日10时16分D.28日10时16分右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分布图,等高距为200m。
完成7-8题。
7.图中箭头正确表示河流集水方向的是()A.①B.②C.③D.④8.图中a和b的数值可能是()A.100和250B.100和350C.500和250D.500和350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到野外考察。
下图为考察区域地形图,虚线所示为考察线路。
读图回答9-10题。
9.下列描述可能与实地情况相符的是()A.①地附近的河流从西南流向东北B.②地坡度最陡C.③地分布有茶园D.④地是观赏瀑布的最佳位置10.该考察线路的高差可能是()A.450米B.500米C.550米D.600米南部苏丹于当地时间2011年7月9日宣布正式从苏丹分离,并成立南苏丹共和国,成为世界上最新的国家。
高二世界地理练习-等高线地形图(含答案)

《地图》练习题2——第2课时等高线地形图1.右图为某岛屿等高线图,判断该岛主峰海拔有可能是( )A.264 m B.362 mC.406 m D.168 m2.“因地形,用险制塞”是修筑长城的一条重要经验,如下图的图甲(八达岭长城的景观照片)。
图乙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图。
若图乙所示地区有古长城经过,你认为最可能的位置是( )A.① B.② C.③ D.④右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3~4题。
3.丁地位于丙村的什么方向( )A.正北 B.西北C.东北 D.正南4.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不能看到丙村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读右图,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
回答5~6题。
5.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A.东北B.西北C.东南D.西南6.Q点对P点的相对高度(H)最大可以达到(米)( )A.40<H<41B.49<H<50C.59<H<60D.60<H<61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对图2所示区域进行考察,读图回答7~8题。
7.在同学们绘制的地形剖面图中,依据图2甲、乙两处连线绘制的是()8.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当地政府计划将图2中a、b、c、d四处居民点集中到一处。
地理小组建议居民点集中建在水源最丰富的地方,该地应选在()A.a处 B.b处 C.c处 D.d处图中是某丘陵区域的地形图,等高线密集表明坡度较大、地势较陡;等高线稀疏表明坡度较小、地势较缓。
东部丘陵的森林曾遭受过度采伐。
完成9~11题。
9.关于该区域的地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E处低于F处 B.图中 G处高于H处C.图中E处海拔高度大于300米 D.由E处到F处地势逐渐上升10.该区域遭遇较强降雨时,东侧的J处很快流下浑浊的径流,而西侧的G处则过一段时间才流下相对清澈的径流,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两处所在的小流域()A.岩性不同 B.海拔高度不同 C.坡度不同 D.植被覆盖率不同 11.土地利用方式与地形坡度等因素密切相关,下列四处最适宜种植农作物的是() A.E处 B.J处 C.K处 D.L处读右图,判断12~13题。
高二地理地图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地理地图试题答案及解析1.(10分)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问题。
(1)A点的海拔高度是________米。
(2)B处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_。
(3)图中所画的①②③三处河流中,有一处错误,应该是________(填数字代码)。
(4)图中甲、乙是两处村落,甲村落位于乙村落的________方向;若甲、乙两村落图上相距5厘米,那么,两村落的实地距离是________千米。
(5)甲、乙两村落将来更有可能成为城市聚落的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答案】(1)600(2)鞍部(3)③(4)西北;10(5)乙;乙村落地形平坦,靠近河流,海拔较低,交通便利等。
【解析】(1)读图,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可以判断A点的海拔高度是600米。
(2)B处的地形部位位于两个山顶之间,是鞍部。
(3)根据等高线的凸出方向,凸高则低,地形为山谷,可能有河流。
凸低则高,为山脊,不可能出现河流,③错。
(4)图中没有指向标,没有经纬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所以甲村落位于乙村落的西北方向。
甲、乙两村落图上相距5厘米,根据图上的比例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千米,所以两村落的实地距离是10千米。
(5)更有可能成为城市聚落的是乙村落。
因为乙村落地形平坦,靠近河流,海拔较低,交通便利等。
【考点】等高线图判读,地图基本知识,比例尺,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条件。
2.下图为“某岛等高线分布图”(单位:米)。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岛A.位于东半球、低纬度B.河流大多自东向西流C.该岛面积约为0.43平方千米D.地形坡度北部比南部大【答案】A【解析】根据图中经纬度判断,该岛的纬度往北度数增加应为为北纬,经度往东增加应为东经,位于东半球、低纬度;图中河流向北、向西流;根据经纬线的跨度计算该岛的面积超过3平方千米(用方格法,约相当于图中四个方格的面积);南部等高线比北部密集,地形坡度北部比南部小。
故选A。
【2】该岛位于北京(40°N、116°E)的A.东北方B.东南方C.西北方D.西南方【答案】B【解析】从经度看,该岛位于北京东边,从纬度看该岛位于北京南方,也就是该岛位于北京的东南方。
高考一轮复习专项训练: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解析版)

高考一轮复习专项训练: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基础落实练等高线是反映地形特征和分布等内容的重要形式。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 下列地形图所对应的等高线图,正确的是( )A. 尖顶—甲图B. 圆顶—乙图C. 平顶—丙图D. 凹地—丁图2. 下列甲、乙两图为实景地貌图,丙、丁两图为对应实景地貌的等高线图。
甲图中的小树,在等高线图上的位置是( )A. P处B. K处C. R处D. S处【答案】1. B 2. C【解析】【1题详解】山地的尖顶表现在等高线图上有较为鲜明的棱角,如丁图所示;圆顶的等高线基本呈同心圆分布,如乙图所示;平顶的等高线中心有明显的平面,如甲图;丙图所示的等高线,内有示坡线,表示越往中间海拔越低,为凹地。
【2题详解】甲图实景中有山脊,对应的等高线图为丁图;乙图中有山谷对应丙图。
甲图中的小树位于山脊处,对应丁图中的R处。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一猎人欲到该地打猎。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猎人登上山顶,可能看到猎物的地点是( )A. 甲B. 乙C. 丙D. 丁4. 猎人熟悉动物习性,知道山羊喜欢在陡峻的山崖活动,而水鹿被追赶过后,会寻找有水的地方喝水。
在这次打猎中,他捕获了山羊和水鹿,请问他最有可能分别在图中哪两处捕获这两种动物( )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答案】3. C 4. B【解析】试题分析:【3题详解】读图,根据等高线形态,甲位于陡崖下,看不到,A错。
乙与山顶之间有山脊阻挡,B错。
丙与山顶间没有地形阻挡,猎人登上山顶,可能看到猎物的地点是丙,C对。
丁与山顶之间有凸坡阻挡视线,D错。
【4题详解】猎人熟悉动物习性,知道山羊喜欢在陡峻的山崖活动,而水鹿被追赶过后,会寻找有水的地方喝水。
根据等高线图,等高线相交处是陡崖,在这次打猎中,他在②处捕获了山羊。
山谷地形可能有河流,在③处捕获水鹿,B对。
A、C、D错。
【考点定位】等高线图及应用。
【名师点睛】了解等高线的形态及特征,由海拔高的等高线凸出海拔低的,为山脊地形,阻挡视线。
新教材高二地理等高线地形图的专题练习含答案

高二地理等高线地形图的专题练习第I卷(选择题)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陡崖A处的高度为()A. 10米B. 20米2.公路选择在该地形区通过的原因是(A.该部位是山脊,地势较高C该部位是鞍部,地势较低C. 20米以上D. 20米以下)B.该部位是山谷,工程量较小D.该部位岩层软弱,易于开挖5月初,几位“驴友”到我国东南部某山区旅游。
图为该山区地形示意图,图中①一⑥处为露营和观景的备选地点。
完成下面小题。
3 .最适宜作为露营地的A.①B.②C.③D.④4.最适宜观日出的地点是A.③B.④C.⑤D.⑥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区域地形示意图,图中等高距为200米。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5.图中丁地的海拔高度可能是()A. 680 米B. 480 米C. 980 米D. 1080 米6.甲、乙、丙、丁四地,地表水最丰富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口.丁地7.若甲地有河流,则该河流在图示区域的最终流向是()A.西南B.东北C.东南D.西北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图示区域内河流落差可能是()A. 78mB. 98mC. 128mD. 148m9.图中m、n、p、q四地中()A . m 地位于阴坡,坡度较其他三地陡B .n 地位于鞍部,地势较其他三地高C . q 地位于山谷,在m 地的东北方向D . p 地位于山脊,处于盛行风迎风坡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地形地貌。
10 .图中所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以丘陵、平原为主口中部高,西南、东北低口以平原、盆地为主口中部低,西南、东北高11 .图中甲、乙两条虚线所在的地形部位分别是A .山脊、山谷B .山脊、山脊C .山谷、山脊D .山谷、山谷12.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回答下题。
400 114°5026do3'25&30, A . □□ B . □□ C . □□ D . □□图中等高线a和等高线内b的数值可能分别是()A. 200 米,350 米B. 400 米,350 米C. 200 米,450 米D. 400 米,450 米下图示意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分布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鸣高中2020届高二地理下周考11试卷(地图基础知识、等高线地形图判读与应用)05月23日 20:00~20:40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75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卷上)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其中①②③图均表示同一区域,且其图幅依次减少3/4。
读图,完成1~2题。
1.若②图比例尺为1∶N,则①图、③图的比例尺依次为( )A.2∶N1∶2N B.1∶2N2∶N C.2∶N4∶N D.1∶2N1∶4N2.若甲乙之间的图上距离为1.84 cm,则①图的比例尺约为( )A.1∶3 000 000 B.1∶30 000 000C.1∶300 000 D.1∶30 000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图(单位:m)。
读图完成3~5题。
3.适宜夜晚宿营的地点为( )A.A B.B C.C D.E4.当DB沿线有泥石流经过,地处D地的人,合理的逃生方向为( )A.向A处沿山谷攀登B.向B方向低处奔跑C.向C方向奔跑D.向E方向高处攀登5.当冬季DB沿线发生森林火灾,地处D地的人,合理的逃生方向为( )A.向A处沿山谷攀登B.向B方向低处奔跑C.向C方向奔跑D.向E方向高处攀登下图中,两条相邻等高线海拔相差50米。
读图,回答6~7题。
6.有关图示区域位置及图中河流流向的描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自南向北流B.北半球,自北向南流C.南半球,自南向北流D.南半球,自北向南流7.图中a、b两地的温差大约为( )A.a比b高大约为0.3℃ B.a比b低大约为0.3℃C.a比b高大约为1℃ D.a比b低大约为1℃5月初,几位“驴友”到我国东南部某山区旅游。
下图为该山区地形示意图,图中①~⑥处为露营和观景的备选地点。
读图回答8~9题。
8.最适宜作为露营地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9.最适宜观日出的地点是( )A.③ B.④ C.⑤ D.⑥某高中研究性学习小组到下面等高线地形图所示区域实地考察。
读图,回答10~11题。
10.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防火瞭望塔,在①、②、③、④选址方案中,瞭望范围最大的是( )A.①B.② C.③D.④11.小明同学沿a→b剖面线绘制的地形剖面图,是下图中的( )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
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
据此回答12~13题。
12.Q地的海拔可能为( )A.90米B.230米C.340米D.420米13.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A.260米B.310米C.360米D.410米14.某矿物形成于上地幔软流层,后随岩浆活动到达地表。
人们在下图所示古火山的岩浆岩及河滩泥沙中均发现了该矿物。
剖面图中绘制的火山坡度,与实际的火山坡度相比( )A.变陡了B.变缓了C.无变化D.无法判断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区图,图中实线表示等高线,R1为输水管道,R2、R3为天然河流,读图回答15~16题。
15.图中某村与甲处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42米 B.18米 C.62米D.20米16.下列关于图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自然植被是常绿阔叶林B.R1可自流输水C.R2西流补给R3D.R3可能有凌汛17.下图中的图甲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
沿pq线作地形剖面图不可能是图乙中的( )18.下图是水库大坝建设两方案示意图,甲、乙相比,乙方案的明显优点是( )A.调洪能力强 B.库容量大 C.淹没地区小 D.工程量小下图为某旅游景区等高线地形图,急流段相对高差为38m。
读图完成19~20题。
19.图示区域地理事物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与乙地高差为238mB.丁地与丙地高差不可能超过60mC.急流段冬季漂流人数最多D.丁一乙河段夏季泥沙沉积量最大20.冬至日,某旅游者到达图中乙地,观察到以下现象可信的是( )A.北京时间6点看到太阳从丙地以东的海面上升起B.急流段的漂流者正向东北方向漂流C.北京时间12点太阳高悬在甲地的正上空D.河床垂直剖面有鹅卵石与细沙共存21.在比例尺为“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0千米”的东西半球地图上。
赤道的长度是 ( )A.20厘米 B.40厘米 C.80厘米 D.10厘米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据此完成22~23题。
22.图示区域内河流落差可能是( )A.78m B.98m C.128m D.148m23.图中m、n、p、q四地中( )A.m地位于阴坡,坡度较其他三地陡B.n地位于鞍部,地势较其他三地高C.q地位于山谷,在m地的东北方向D.p地位于山脊,处于盛行风迎风坡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25~26题。
24.近水且受水患影响最小的居民点是( )A.① B.②C.③ D.④2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②居民点最容易发展成为城镇B.站在M山顶可以通视图中的所有居民点C.图中干流的流向为西北流向东南D.由⑤居民点取近道攀登M山忽上忽下较耗体力二、综合题。
(25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卷上)26.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等高线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水库大坝建在P处的原因。
(任答2点得6分)(2)试从气候、河流水文特征两方面分析该区域建水库的原因。
(8分)(3)根据图上信息,分析图中公路选线的主要区位条件。
(3分)(4)某同学通过对该地区考察发现B地植被长势比A地好,试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8分)答案1.A 2.B [解析]第1题,两图面积比等于比例尺之比的平方,据此计算知①图、③图的比例尺分别为2∶N、1∶2N。
第2题,结合图示知,甲乙两地的距离为555 km,根据比例尺公式即可计算出①图的比例尺约为1∶30 000 000。
答案:3.D 4.D 5.D[解析]第3题,在我国东部地区宿营,应考虑避免洪涝、泥石流、雷电多发区。
B地位于山谷,多洪涝、泥石流灾害;A地位于山顶,雷电较多;C地坡度较陡;只有E 处地势相对较高、视野开阔,适宜夜晚宿营。
第4题,当泥石流发生时,处于D地的人应沿垂直于泥石流流动的方向往高处攀登,A方向为逆泥石流移动方向,B、C两方向为顺泥石流下移方向,都不合理。
只有向E方向逃生较合理。
第5题,在冬季东部地区山谷发生森林火灾,风向多为偏北风,所以逃生宜逆风,向偏北方向。
答案:6A 7D [解析]第 6题,本题考查等值线的判读。
由河谷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弯曲,可以判断河谷处南高北低,即河流自南向北流;判断半球位置要看等温线数值,图中河谷处温度比两侧高,等温线应向低温区弯曲,即越往北气温越低,故该区域位于北半球。
第 7题,本题需根据高度差求温度差,海拔每相差100米,温度相差0.6℃。
本题实际是求a、b两地所在等温线的差值,但选择海拔差值时不能用a、b两点的差值,因为它们不在一个坡面上,故选定a、b 两条等温线在河谷中的部分,两条等温线之间的海拔差值约为160米,故a比b的温度低大约1℃。
答案:8.B 9.D [解析]第8题,①地位于河谷地带,山区河水涨落幅度较大,且我国东南地区5月份降水较多,易发生山洪灾害,①地易受洪水威胁。
②地位于高山河谷的山坡,地势起伏和缓,易于安营扎寨,不易受洪水威胁,取水便利,因此选项B为正确答案。
③地位于陡崖底部地区,易受落石威胁。
④地海拔较高,在山峰以北,夜晚气温较低,风力较大。
第9题,根据图中指向标和等高线,可判断出备选的4个地点中,只有⑥地地势高,视野开阔,无遮挡,且位于朝东的方位,是观赏日出的绝佳地点。
答案:10.D 11.A [解析]第10题,④地地势最高且四周没有障碍物阻挡,视野最开阔,建防火瞭望塔瞭望范围最大。
第11题,根据a→b剖面线与等高线关系及穿越区特点即可确定结论。
答案:12.D 13.C[解析]第12题,据文字材料中“图中等高距为100米”,可得出各等高线数值,如图所示,故Q地海拔应该在400~500米之间,只有D项符合题意。
第13题,据上图可知河流海拔低于300米,联系文字材料中“瀑布的落差为72米”,再根据等高线分布得出桥梁位于瀑布下游,故桥梁附近河岸海拔为200~228米,与山顶(580米)之间高差为352~380米,与之最接近的为C项。
答案14.A [解析]为更直观地反映地面的高低起伏状况,绘制剖面图时要适当放大垂直比例尺。
图中垂直比例尺远大于水平比例尺,使剖面图中绘制的火山坡度比实际的火山坡度大,变陡了。
答案 15.A 16.C[解析] 第15题,根据图中等高线和河流流向的分布特点,甲处海拔应大于250米,小于270米,某村应该大于210米,小于230米之间,所以两地的相对高度应该在20米和60米之间,答案为42米。
第16题,我国华北某地区图,属于暖温带,自然植被不可能是常绿阔叶林, R1高低起伏输水不可能自流, R3河流是从高纬流向低纬不可能有凌汛发生,答案C正确。
答案:17.C 答案 18.C [解析]乙方案修建两座水库,实行在河流上梯度开发,从而降低了大坝高度,淹没的面积较小。
答案:19.D 20.D 21.B答案:22.B [解析]根据河流流入海洋,可判断入海口处海拔为0m;结合等高距可判断,图示区域内河流最高处海拔为80~120m,因而可确定图示区域内河流落差为80~120m,可能是98m。
答案:23.A解析:根据纬度变化可判断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中纬度,m地位于山地北坡,为阴坡,且其附近等高线密度较其他三地大,因而坡度最陡,A对;n、p两地等高线向高处弯,为山谷,B、D错;q地等高线向低处弯,为山脊,C错。
答案24.A 25.D [解析] 第24题,图中四个居民点均沿河分布,靠近水源,其中②③④三地位于河谷平原地区,地势较低,易受水患影响。
而①地位于地势稍高的鞍部地带,受水患影响小。
故A正确;第25题,图中最容易发展成为城镇的应是位于河流交汇处的③地;M山顶与⑤地之间有山脊阻挡视线;根据图中指向标的指示,河流①~②段流向为从西南流向东北;由⑤居民点取近道攀登 M 山时,先穿越山脊再经过河谷,地势起伏很大。
故D正确。
二、综合题(共25分)26 (1)位于峡谷,建坝工程量小;上游小盆地利于蓄水;集水区域较广。
(任答2点得6分)(2)地处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河流流量大;流量变化大。
(8分)(3)地势平坦;工程量小,造价低;经过城镇,客、货运量大。
(3分)(4)A地位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B地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
A地坡度较陡,土层较薄;B地坡度较缓,土层较厚。
(8分)班别__________ 小组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武鸣高中2020届高二地理下周考11答题卷一、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72分)二、综合题。
(共2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