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通信网_6第六章 电话网-3-f
现代交换原理与通信网技术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文档说明:本文档只有现代交换与通信技术课后习题的部分答案,所以仅供参考,并且只有前七章的哦,可用于考试复习。
第一章1.在通信网中为什么要引入交换功能?为实现多个终端之间的通信,引入交换节点.各个用户终端不在是两两互连 , 而是分别精油一条通信线路连接到交换节点上,在通信网中,交换就是通信的源和目的终端之间建立通信信道,实现通信信息传送的过程引入交换节点后, 用户终端只需要一对线与交换机相连,接生线路投资,组网灵活.2.构成通信网的三要素是:交换设备. 传输设备 , 用户终端.3.目前通信网中存在的交换方式有哪几种?分别属于哪种传送模式?电路交换.多速率电路交换.快速电路交换. 分组交换.帧交换. 帧中继.ATM交换.IP交换.光交换.软交换.电路交换. 多速率电路交换 .快速电路交换. 属于电路传送模式, 分组交换 .帧交换. 帧中继/属于分组传送模式 ATM交换属于异步传送模式4.电路传送模式.分组传送模式,和异步传送模式的特点是什么?(1)信息传送的最小单元是时隙(2)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3)同步时分复用(4)信息传送无差错控制(5)信息具有透明性(6)基于呼叫损失的流量控制分组特点: (1)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的特点(2)无连接的工作方式特点(3)统计时分复用(4)信息传送有差错控制(5)信息传送不具有透明性(6)基于呼叫延迟的流量控制异步传送特点: (1)固定长度单元的信元和简化的信头(2)采用了异步时分复用方式(3)采用了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5.电路交换. 分组交换的虚电路方式以及ATM交换都采用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它们有何异同?相同点:都具有连接建立数据传送和链路拆除三个阶段. 不同; 电路交换的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是一条物理连接通路.而虚电路方式以及ATM交换方式都属于逻辑连接.6.同步时分复用和异步时分复用的特点是什么?同步时分复用的基本原理是把时间划分为等长的基本单位,一般称为帧,没帧再划分为更小单位叫时隙.对每一条同步时分复用的告诉数字信道,采用这种时间分割的方法.依据数字信号在每一帧的时间位置来确定它是第几路子信道.这些子信道又可以称为位置化信道.通过时间位置来识别每路信道异步时分复用是采用动态分配带宽的,各路通信按需使用. 异步时分复用将时间划分为等长的时间片,用于传送固定长度的信元.异步时分是依据信头标志来区别哪路通信信元,而不是靠时间位置来识别。
现代通信原理(罗新民)指导书 第六章 角度调制系统 习题详解

第六章 角度调制系统6-1设角度调制信号()()0cos 200cos m S t A t t ωω=+ ①若()S t 为FM 波,且4F K =,试求调制信号()f t ; ②若()S t 为PM 波,且4P K =,试求调制信号()f t ; ③ 试求最大频偏max |FM ω∆及最大相位移max ()|PM t ϕ。
解:①FM 已调信号瞬时相位为0()200cos m t t t θωω=+,对其取导数得到瞬时角频率为00()()(200)sin ()m m F d t t t K f t dtθωωωωω==+-=+ 因此调制信号为()50sin m m f t t ωω=-② PM 已调信号瞬时相位为00()200cos ()m P t t t t K f t θωωω=+=+因此调制信号为()50cos m f t t ω=③ 由FM 信号瞬时频率0()(200)sin m m t t ωωωω=+-,可得最大频偏为m FM ωω200|max =∆由PM 信号瞬时相位t t m ωϕcos 200)(=,可得最大相偏为200|)(max =PM t ϕ6-2用频率为10kHz ,振幅为1V 的正弦基带信号,对频率为100MHz 的载波进行频率调制,若已调信号的最大频偏为1MHz ,试确定此调频信号的近似带宽。
如果基带信号的振幅加倍,此时调频信号的带宽为多少?若基带信号的频率加倍,调频信号的带宽又为多少?解:①由题目可知6110f Hz ∆=⨯ ,4110m f Hz =⨯ 。
根据卡森带宽公式可以得到调频信号的带宽近似为Hz f f B m FM 61002.2)(2⨯=+∆≈② 以单音调制为例:m F A K =∆ω。
当A m 加倍时,ω∆加倍,故此时调频信号最大频偏为Hz f 6102'⨯=∆其带宽近似为Hz f f B m FM 61002.4)'(2⨯=+∆≈③m f 加倍,Hz f f m m 310202'⨯==,则调频信号带宽近似为Hz f f B m FM 61004.2)'(2⨯=+∆≈6-3将正弦信号m(t)=cos2πf m t 进行角度调制,若载频f c =100 Hz ,f m =f c /4。
《现代通信网》毛京丽 编著

2.按所传输的信号形式分
若按所传输的信号形式分,通信网可分为: 数字网 模拟网
3.按服务范围分
若按服务范围分,通信网可分为本地网、长途网和国际网。
1.1.3
通信网的分类
4.按运营方式分
若按运营方式分,通信网可分为: 公用通信网 专用通信网
5.所采用的传输媒介分
若按所采用的传输媒介分,通信网可分为: 有线通信网 无线通信网
(1)端局的职能 端局通过用户线与用户相连,它的职能是负责疏通本局用户的去话和 来话话务。 (2)汇接局的职能 汇接局与所管辖的端局相连,以疏通这些端局间的话务; 汇接局还与其他汇接局相连,疏通不同汇接区间端局的话务; 根据需要汇接局还可与长途交换中心相连,用来疏通本汇接区的长 途转话话务。
1.1.2
通信网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1.通信网的概念
通信网是由一定数量的节点(包括终端设备和交换设 备)和连接节点的传输链路相互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以实现 两个或多个规定点间信息传输的通信体系。
2.通信网的构成要素
通信网在硬件设备方面的构成要素是终端设备、传输链 路和交换设备。为了使全网协调合理地工作,一个完整的通 信网除了包括硬件以外,还要有相应的软件。
交换设备是构成通信网的核心要素,它的基本功能是完成接入交换节 点链路的汇集、转接接续和分配,实现一个呼叫终端(用户)和它所要 求的另一个或多个用户终端之间的路由选择的连接。
1.1.3
通信网的分类
1.按业务种类分
若按业务种类分,通信网可分为: 电话网 电报网 传真网 广播电视网 数据通信网
1.3
现代通信网的构成
1.业务网
业务网也就是用户信息网,它是现代通信网的主体,是向用户 提供诸如电话、电报、传真、数据、图像等各种电信业务的网络。 业务网按其功能又可分为用户接入网、交换网和传输网三个分。
现代通信网课后习题答案

现代通信网课后习题答案现代通信网课后习题答案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现代通信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难题,需要寻找答案。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现代通信网课后习题的答案,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知识。
一、基础知识题1. 什么是现代通信网?现代通信网是指利用先进的通信技术和网络设备,将信息传输和交换的系统。
它包括了各种通信设备、传输媒介和通信协议,能够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流。
2. 现代通信网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哪些?现代通信网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 用户终端设备:如手机、电脑等。
- 传输媒介:如光纤、铜线等。
- 交换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
- 传输协议:如TCP/IP协议等。
- 服务提供商:如电信运营商等。
3. 现代通信网的分类有哪些?现代通信网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有以下几种:- 按照传输介质分类:有光纤通信网、有线电视网等。
- 按照传输速率分类:有宽带通信网、窄带通信网等。
- 按照网络拓扑结构分类:有星型网络、环形网络等。
- 按照网络覆盖范围分类:有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等。
二、应用题1. 请解释什么是光纤通信网?光纤通信网是利用光纤作为传输媒介的通信网络。
它通过将信息转化为光信号,利用光纤的高速传输特性,将信号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
光纤通信网具有传输速度快、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话、互联网、有线电视等领域。
2. 请简要介绍无线通信网的工作原理。
无线通信网是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的通信网络。
它通过将信息转化为无线电波,利用天线进行发送和接收,实现信号的传输和交换。
无线通信网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信号调制、信号传输、信号解调等步骤。
3. 请解释什么是云计算在通信网中的应用?云计算是一种通过互联网实现资源共享和按需使用的计算模式。
在通信网中,云计算可以应用于存储、计算和服务等方面。
现代通信网

通信网:多个用户通信系统互连的通信体系。
功能:信息传输,寻址和路由,差错控制,网络管理。
通信网的组成:信源----调制解调系统------信道-----解调接收系统-----信宿信源:即信息源,是发出信息的基本设施。
信宿:受信者,是信息的传输介质。
信道:传输介质。
调制发射系统:任务是将信源产生的基带信号调制成适合在给定信道中传输的信号然后通过发射系统发射出去。
解调接受系统:基本任务刚好和调制发射系统相反,他是将信道传输中带有噪声和干扰的信号解调成基带信号交给信宿。
通信网在硬件上组成:1终端设备2传输设备及链路3交换设备。
分类:功能分—业务网,传送网,支撑网(信令,同步,管理)范围划分—本地网,长途网和国际网(或者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通信网的基本拓扑结构有:总体形,星形,树形,环形,网形和复合形电话通信网的组成:用户环路,节点设备,中继链路。
本地网:是指在同一个长途编号区范围内的网络。
由若个端局,汇接局,局间中继线,长市中继线,以及用户线,电话机组成。
本地网的网络结构:采用两级基本结构,汇接局+端局组成。
长途电话网{国内长途(各城市),国际长途(各国)}信令系统是电话通信网的连接的建立,保持和释放。
分类:1用户信令和局间信令(换机之间)2随路信令和公共信道信令3模拟信令和数字信令NO.7信令广泛用于电话王(PSTN)、ISDN网、智能网(IN)、GSM网中。
是公共信道信令。
由信令点,信令转接点和信令链路组成。
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
N-ISDN: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移动通信是指通信的双方至少有一方是在移动中进行信息交换的。
多址方式: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空分多址(SDMA). GGSN:GPRS网关支持节点。
SGSN:GPRS服务支持节点。
PCU:分组控制单元。
CDMA:码分多址高速移动环境144kbit/s,室外步行环境384,室内环境2MWiMAX全名是微波存取全球互通。
第6章现代通信网

2019/10/30
16
6.2 现代通信网的分类
现代通信网的分类很多, 按其功能、作用、性 质及其服务范围等, 可分为各种不同的网络。
按其完成功能作用分为
电话网 数据网(计算机网) 图像网 移动网
2019/10/30
17
按服务范围分为
长途网 本地网 接入网
专用网的分类就更多了, 如各个部门行业, 按其 自身信息技术的需求而建设的网, 如气象网、邮政综 合计算机网, 各银行组建的金融网, 大型工矿企业控 制网、监控网等等。不管以上网络如何组成, 都是基 于以上几种通信系统的实际应用。如气象网主要由 卫星通信系统、光纤通信系统等组成的。
2019/10/30
2
由通信网的定义可看出, 从物理结构或从硬件设
施方面去看, 它由终端设备、交换设备及传输链路三
大要素组成。
这里的终端设备主要包括电话机、 PC机、 移动
终端、手机和各种数字传输终端设备, 如PDH光端机、
SDH光端机等。
交换节点包括程控交换机、分组交换机、ATM交
换机、移动交换机、路由器、集线器、网关、交叉连
接设备等等。
传输链路即为各种传输信道, 如电缆信道、光缆
信道、 微波、卫星信道及其他无线传输信道等等。
2019/10/30
3
二、通信网的物理拓扑结构 从点线组成网的物理结构, 即从硬件设施去分析
当前组成通信网的基本结构, 主要有 5 种基本网结构, 由它可复合组成若干种网。
1. 星型网如同星状, 以一中心点向四周辐射, 也可 称为辐射网。其结构如图8.1所示。 现在的程控交换局或数据集点机与其所在的各 电话用户及数据用户间的连接就属于这种结构。
长途 网 移动 网
电话通信网

本地电话网为两级基本结 构,是由汇接局Tm和C5端 局两个等级的交换中心组 成的。其网络结构如图 3.3
图3.3 大中城市本地网络结构示意图
10
高级计算机网络
km 2
(4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以及电话业务普及率的提高,传统的
五级制结构正逐渐向三级制结构演变。其中长途网将由省间长途网 和省内长途网二级组成,两级长途电话网的等级结构如图3.4所示。
1电话网等级分类根据itut的有关建议交换局最多分为五个等级从高至低依次为一级交换中心c1局二级交换中心c2局三级交换中心c3局四级交换中心c4局和端局c5局我国采用5级制传统的5级制电话网等级结构示意图如图32所图32电话网等级结构示意图国际局一级交换中心c1二级交换中心c2三级交换中心c3四级交换中心c4tm国际长途网本地网高级计算机网络10本地电话网本地电话网是指在同一长途编号区内由若干个端局或者由若干个端局和局间中继长市中继用户线话机等所组成的电话网
局)、三级交换中心(C3局)、四级交换中心(C4局)和端局(C5局),
我国采用5级制,传统的5级制电话网等级结构示意图如图3.2所示。
(2
• 早期我国长途电话网由C1、C2、C3、C4四级长途交换中心组成, 为遂级汇接网,C1为一级长途交换中心,全国共设8个,它们之间以 网型网连接。C2为二级长途交换中心,设在各省会城市,全国共有 31个。C3为三级长途交换中心,设在各地区城市,全国大约有350多 个。C4为四级长途交换,是长途自动交换终端,设在全国各县城, 全国大约有2200多个。C2、C3、C4之间一般为逐级汇接方式连接。
17
高级计算机网络
(2 任意两个等级的交换中心之间根据话务量大小,在经济合理的
前提下,可设置直达电路群,这里直达电路群可以是低呼损电路群,
现代通信网

第一章现代通信网概述1.现代通信网的两个重要特点:数字化、业务的多样化;2.通信网的组成:信源、变换器、信道、噪声源、反变换器、信宿;3.现代通信网的发展方向即六化:数字化、综合化、融合化、宽带化、智能化、个人化;4.三网合一:电信网、计算机网、广播电视网;第二章数字程控交换系统1.电话网采用电路交换方式,电话网组成:数字程控交换机、传输链路设备、终端设备;2.电话网等级结构:国际网、长途网、本地网;3.长途两级网的等级结构:省际平面、省内平面;长途网演变情况:由四级向两极过渡,然后向无级网和动态网过渡;4.电话网的路由(概念):迂回路由:多个路由可以选择时,第一个忙时,迂回到第二个、第三个,称第一个路由为迂回路由;基干路由:构成网络基干结构的路由;高效路由:路由上的电路群没有呼损指标要求;低呼损路由:电路群的呼损低于所规定的标准;5.用户电路的基本功能:馈电功能(馈电电压-48V,馈电电流20~50mA)、过压保护功能、振铃控制功能、监视功能、编译码功能、2/4线转换功能、测试功能;6.时分复用PCM信号形成(注意速率变化):300~3400Hz语音信号经过带限滤波,8000次/s抽样,形成PAM信号,依幅度编码形成PCM信号。
基带信号速率:64kb/s。
N个时隙的码元速率:N*64kb/s.在CEPT系统中,速率:2.048Mb/s。
7.CCITT等级制度TD PCM系统一次群速度:2.048Mb/s,二次群:8.488Mb/s,三次群:34.368Mb/s;8.时分交换T型交换器:采用缓冲器暂存话音数字信号,并控制写入出实现时隙交换;空分交换s型交换器;9.数字中继器是数字交换网络与PCM数字中继器之间的接口设备;数字中继的主要功能:时钟提取、码型变换、帧同步、复帧同步;码型变换是将数字中继线上传送的HDB3码转换成程控交换机内使用的NRZ码;帧定位解决两个局间的正常数据传输和交换问题;10.程控交换机的软件系统划分(图):运行软件系统、支援软件系统;11.信令(概念):用户信息以外的各种控制命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3. 智能网
1. 2. 3. 4.
简介 智能网的架构 智能网概念模型 我国的智能网结构
8
2.1 智能网的设计思路
基本思想:将业务控制逻辑与交换系统分离 设计思路
基于现有交换网络、SS7信令网和大型集中数据库 交换系统仅完成基本电信业务的呼叫处理、业务交换和业 务接入功能 业务控制功能和相关业务逻辑转移至业务控制节点(SCP, Service Control Point) 交换系统通过SS7信令网与SCP相连,并受其控制
位置 智能网的核心 功能 业务控制功能: 业务控制功能 根据SSP的查询请求执行相应业务 逻辑程序、查询数据库、进行各种译码,向SSP发 回呼叫控制指令,以实现各种各样的智能呼叫。 业务数据功能: 业务数据功能 存储用户数据和业务逻辑。 构成 通常由高性能计算机和大型实时数据库系统构成。 是一个大型的智能数据库系统,通过N0.7信令网与 交换系统互连。
启启 300 业业业业
29
18
1) 业务平面(Service Plane)
从业务使用者的角度 业务使用者的角度描述智能网业务的表现形 业务使用者的角度 式及特征,与实现方式无关。该层主要完成全 球智能网业务概念的统一定义,屏蔽实现的具 体方式。 在业务平面中引入了业务特征(Service Feature) 的概念,业务特征是业务平面中最小的描述单 位,
28
智能网业务信令流程示例
端端 SSP No.7信信信 拨拨 300KN 2 1N IAI ACM ANN 录录录录 请拨请请请 录录录录 请请拨请 Continue(收收收收收信收) Continue(请拨请请拨请) Continue(收收收收收信收) End(连连连连请请、申请申申) IAM ACM ANC 录通 IAM ACM ANC 核核请拨请请请 SCP 长长端 端端 Begin(启启DP) Continue(连连连连连) Continue(请请请请拨请请请)
从配置实施智能网的角度出发,用较大(较SIB而言) 的粒度(功能实体)对智能网的各种功能加以划分 在该平面中定义了一组功能实体(FE:Functional Entity),每个功能实体又由一组功能实体动作FEA 组成,它们完成一部分特定的功能,如呼叫控制功 能、业务控制功能等,每个FEA又是由一组SIB来实 现的。 FE之间信息交互协议: 智能网应用部分(INAP,Intelligent Network Application Part); 通过No.7信令的TCAP传送。
20
业务独立构件SIB: 业务独立构件SIB: Service Independent Building Block
SIB是与标准化的业务无关的构件块,它是在 把业务分解成最基本的业务单元的基础上提 出的。 每次构建新业务只需将SIB按业务需要组合起 来,因而可以快速、灵活、可靠地创建新业 务。
位置 电信网与智能网的连接点 连接点 功能: 呼叫控制:接收用户呼叫,执行呼叫建立、保 呼叫控制 持、释放等 业务交换:接收、识别出智能网呼叫,与SCP进 业务交换 行通信,在SCP的业务逻辑控制下进行呼叫处理 构成 通常以数字程控交换机为基础,配以相应的软 硬件和SS7系统接口构成。
11
业务控制节点 (SCP,Service Control Point)
现代通信网
第六章 电话通信网
杜旭 duxu@
华中科技大学 电子与信息工程 互联网技术与工程研究中心 2010年10月18日
内容提要
1. 电话网介绍 2. 电话交换原理 3. 智能网
2
3. 智能网(Intelligent Network)
1. 2. 3. 4.
简介 智能网的架构 智能网概念模型 我国的智能网结构
一个业务可由一个或多个业务特征组合而成; 每个业务包含的业务特征分为两类:核心业务特征 和任选业务特征,其中核心业务特征是必备的,而 任选业务特征可按需选用,用来进一步增强业务能 力。
19
2) 全局功能平面 (GFP,Global Functional Plane)
面向业务的设计者 业务的设计者。在这个平面上,智能网被 业务的设计者 看作一个统一的整体业务,设计者用可重用的 基本构件对业务平面的业务及业务特征进行详 细设计。 主要内容: 业务独立构件 SIB: Service Independent Building Block 基本呼叫处理BCP: Basic Call Processing 全局业务逻辑GSL:Global service logic
基本基请基业 BCP
23
采用SIB描述的全局业务逻辑
号码检查 号码翻译 不匹配 800XXXXXX 发提示音 真正被 叫号码 返回点2 连接主被叫
启动点
返回点1 基本呼叫处理(BCP)
800 号业务的全局业务逻辑
24
3)分布功能平面 (DFP,Distriuted Functional Plane)
25
4)物理平面(PP,Physical Plane)
描述了分布功能平面中的FE可以在哪些物 理节点(SSP、SCP、IP、SMS)中实现
业业业业业业 SCE 业业业业业业 SMS
SCEF
SMF
DDN/FR/X.25
业业业业业业 SSP
业业业业业业 SCP
业业业业业业 SDP
SSF
CCF
SRF
CCS7
6
1.2 智能网的由来
20世纪80年代中期,Bellcore 提出了智能网的概念。 智能网的设计目标主要有如下三个: (1) 提供一种结构使得可以在电信网中快速、平滑、 简单地引入新业务。 (2) 业务的提供应独立于设备提供商,电信运营商 可通过标准的接口提供新业务,而不再像以前那 样依赖于设备制造商。 (3) 为适应未来对业务的爆炸性增长的需求,第三 方服务提供商应可以通过智能网为用户提供各类 业务。
实现智能网的管理 五种主要功能:业务逻辑管理、业务数据管理、 用户数据管理、业务检测、业务量管理 基本功能过程:在业务生成环境上创建新业务 的业务逻辑并将其输入到SMS中;SMS再将其加 载到SCP, 完成新业务的开通
14
智能外设 (IP,Intelligent Peripheral)
接受SCP的控制进行指定的操作 智能外设(IP)与SSP相连接,协助完成智能 网业务的专用资源,如具有语音合成、播 放语音通知、语音识别等功能的物理设备 IP可以是独立的设备,也可以是SSP的一 部分。一个IP可以连接多个SSP,一个SSP 也可以连接多个IP。 IP可以接受SCP的控制,也可以执行SCP指 定的操作。
SCF
SDF
PSTN
26
3. 智能网
1. 2. 3. 4.
简介 智能网的架构 智能网概念模型 我国的智能网结构
27
我国智能网结构
X.25/DDN SDP SCP SMS SCE
SS7信 STP STP DC1/ DC2
SSP 长长信 本本信 C5
STP
STP
(C5) SSP
SSP (汇连端)
C5
12
业务创建环境 (SCE,Service Creation Environment)
业务生成环境(SCE)用于业务生成,是智能网 的灵魂,真正体现了智能网的主要目标之一— —容易开发新业务。 用户开发一个新业务,一般需要三个阶段:业 务规范阶段、业务设计阶段和业务检验阶段。
13
业务管理系统 (SMS,Service Management System)
15
800业务示例
16
3. 智能网
1. 2. 3. 4.
简介 智能网的架构 智能网概念模型 我国的智能网结构
17
3.1 智能网概念模型
SF: 业务属性 BCP: 基本呼叫处理 SIB: 业务无关构筑块 POI: 起始点 POR: 返回点 FE: 功能实体 FEA: 功能实体动作 IF: 信息流 PE: 物理实体
主要优点
新业务的设计和部署相对容易:业务控制功能集中于SCP, 增改业务只涉及数量较少的SCP和大型数据库
9
2.2 智能网基本架构
SSP:业务交换节点 SCP:业务控制节点 SDP: 业务数据节点 IP:智能外设 SCE:业务生成环境 SMS:业务管理系统
10
业务交换节点 (SSP,Service Switching Point)
21
业务独立构件SIB: 业务独立构件SIB: Service Independent Building Block
SSD 参业 业业 开开 CID 请请 参业 业业 结结 CID 请输 参业
SIB
SIB的图形表示
22
采用SIB描述的全局业务逻辑
SIB1 SIB2 SIB3 SIB4
SIB5 SCP POI POR1 POR2 SSP
3
1.1 典型的智能网业务
记帐卡呼叫业务(300业务,201业务) 虚拟专用网业务(600业务) 通用个人通信(700业务 ) 被叫集中付费业务(800业务) 大众呼叫(181业务)Hale Waihona Puke 电话投票 广域集中交换业务4
1.2 智能网的由来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机电式交换机时代): 业务逻辑主要在交换系统中以硬件布线逻辑的方式 实现 电信运营商引入新业务必须依赖设备提供商对所有 的交换系统的硬件结构进行改动 20世纪70年代初(SPC交换系统出现): 业务逻辑从硬件实现改为由软件实现,修改或增加 相应的软件就可引入新业务、变更业务逻辑。 但各种业务是绑定实现,在逻辑上并没有区分开, 引入一个新业务,必须在每一个交换节点中部署相 应的业务逻辑软件。
5
1.2 智能网的由来
20世纪70年代中期,公共信道信令的引入对业务实现方 式产生重大影响。 信令系统从交换系统中独立出来,两者可以各自独 立地变化而互不影响。 新业务的引入所需的信令支持可以方便地在信令网 上实现,甚至有些新业务直接就可在信令网上实现 (主叫显示、短消息) 信令信道和话音信道的分离也使得实时交互业务的 实现成为可能 但新业务对难于部署实施的问题依然没有很好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