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规定细则
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与书写格式_论文格式_

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与书写格式一、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学位论文是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工作,使学员进一步掌握和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提高其从事基础教育、教学工作能力及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根据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关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标准的规定》(教硕发[1999]07号文)和《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有关规定,提出以下要求:1、论文选题应是对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发展、改革与管理有一定价值的题目。
2、论文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论文要运用现代教育基本理论和学科教学或教育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结合所学专业对基础教育改革与基础教育教学、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策略或方法。
3、论文形式可以是基础教育学科教学或管理的专题研究;可以是高质量的;也可以是基础教育学科或管理的实验报告、典型诊断报告等。
4、论文撰写必须在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之上进行,应广泛并有针对性地吸收国内外所研究题目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一般不少于20篇。
5、论文应做到体例结构规范,方法科学、合理,观点明确,阐述准确、清晰,并有一定的创造性。
论文格式应符合文体要求,论文字数不少于一万五千字(正文内容)。
6、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教育硕士研究生本人单独完成。
教育硕士研究生应参照以上要求撰写学位论文。
二、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印刷本)书写格式及应包含的内容学位论文应为在左侧装订的书本形式,要求装订、剪切整齐,便于使用。
学位论文一律使用A4规格的尺寸,字体段落要求参照附件。
学位论文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学位论文应按以下顺序编写):1、论文封面学位论文封面格式应严格按照附件的格式打印(可下载)。
论文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简明、恰当,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论文题目同时要有中文题目和英文题目两种。
封面中的图书分类号可不填,空着。
封面书脊需竖排打印论文题目与作者姓名。
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要求

关于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要求(修订稿)为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规范学位论文的内容和格式,特作如下规定:一、对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1.硕士学位论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第八条的规定,硕士学位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硕士学位论文工作一般是在硕士完成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学习后开始,其工作内容因学科的性质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包括文献阅读、开题报告、拟定并实施工作计划、科研调查、实验研究、理论分析和文字总结等工作。
论文正文一般应不少于3万字。
硕士学位论文必须有一定的工作量,在论文题目确定后,用于论文工作的时间一般应不少于一年半。
2.博士学位论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博士学位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在科学或专门技术工作上做出了创造性的成果。
博士学位论文工作是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最重要的环节,其工作时间一般应不少于两学年。
博士生入学在导师指导下明确科研方向,收集资料,阅读文献,进行调查研究,确定研究课题。
一般在第二至第三学期通过开题报告并制定论文工作计划。
博士生应根据论文工作计划分阶段在教研室、学术会议上报告科研和论文工作的进展情况。
论文正文一般应不少于5万字。
特别应注意,学位论文应是本人的研究成果,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不得抄袭或剽窃他人成果。
论文应反映作者较好地掌握了本学科、专业的研究方向和技能,学术观点必须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论文内容应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文字简炼,推理严谨,立论正确。
二、对学位论文的格式要求(一)编写要求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一般应由以下全部或某几部分组成,依次为:封面、独创性声明、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符号说明、正文、参考文献、附录、附图表、致谢、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资料撰写规定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规定学位论文是学位申请人为申请学位而撰写的学术论文,它集中表明了作者在研究工作中获得的新成果,是评判学位申请人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和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科研领域中的重要文献资料和社会的宝贵财富。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规范学位论文格式,特作如下规定:一.基本要求1.硕士学位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对所研究课题有新的见解,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
2.博士学位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并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了创造性的成果。
3.学位论文一般应用中文撰写,硕士学位论文正文不少于2万字,博士学位论文正文要求5-8万字。
学位论文内容应立论正确、推理严谨、文字简练、层次分明、说理透彻、数据真实可靠。
4.论文作者应在选题前后阅读有关文献,硕士学位申请人的文献阅读量不少于40篇,其中外文文献至少应占三分之一;博士学位申请人的文献阅读量不少于60篇,其中外文文献至少应占三分之二。
综述部分应对所读文献加以分析和综合。
在论文中引用了文献内容的,应将其列入参考文献表,并在正文中引用内容处注明参考文献编号(按出现先后顺序编)。
5.量和单位及其符号均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国家标准中未规定的,应执行国际标准或行业标准;不同的量必须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不得一符多义,含义相同的量则必须用同一符号表示。
学位论文应用最新颁布的汉语简化文字,符合《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专业术语应统一使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各学科名词,或本学科权威专著和期刊通用的专业术语,且前后应一致;标点符号的使用应符合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的规定;数字的使用应符合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
6.图文精选,切忌与文字或表内容重复,图中文字、数据和符号应准确无误且与文字叙述一致,图应有图号和图名,图名应简洁明确且与图中内容相符。
硕士学位论文撰写工作的规定

关于硕士学位论文撰写的规定硕士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位论文完成的情况,是硕士研究生已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学位专门知识的体现,也是具有从事学术研究工作和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具体表现。
因此,对硕士学位论文撰写工作进行统一规定。
一、论文的选题与开题学位论文的选题应是在所研究专业领域内,在学术视点上有新观点或已经研究出来的新成果,在理论上或实践上对本学科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课题可作选题;学位论文的开题,应在导师及系学术委员会专家组开题报告会通过后方可开题撰写。
二、硕士学位论文的撰写硕士研究生(留学生)的学位论文撰写,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
留学生学位论文的撰写可先以本国语言撰写,完成后再译成汉语,译文工作应由留学生本人完成。
三、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格式1、论文封皮论文封面统一使用A4白色皮纹纸,论文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简明、恰当、引人注目。
题目以简短为宜,一般不超过20个字。
格式见下页。
鲁迅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宋体小初)论文题目:(宋体三号)主题词:(同上)论文作者:(同上)论文类型:(同上)指导教师:(同上)交文时间:(同上)2、论文第一页为论文使用授权书及独创性声明,第二页为开题报告。
3、论文提要论文第三页为中文提要,说明本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要突出本论文的开创性成果和新见解,字数在500—800字之间。
在内容提要的下方,另起一行,注明本文的关键词3—5个。
提要(三号,黑体,居中)内容提要:XXXXXXXXXXXX。
(宋体小四)关键词: XXXX;XXXX;XXXX (小四,黑体)4、外文(英语或日语)提要(另页)应是中文内容提要的原文译文。
留学生可以不写外文内容提要。
Abstract(三号,Time New Roman 字体)Content: XXXXXXXXXXXX.(小四,Time New Roman 字体)。
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规定细则

硕⼠学位论⽂撰写规定细则硕⼠学位论⽂撰写规定细则(试⾏)(2003.3.31)关于硕⼠学位论⽂内容的基本要求在学校“博⼠、硕⼠学位论⽂撰写规定(试⾏)”中已有规定,现细化和补充部分内容。
除特别说明之处外,本细则内容如与学校规定不⼀致,按学校规定执⾏。
1 对论⽂内容的要求1.1 字数硕⼠学位论⽂⽤中⽂书写。
正⽂不少于3万字。
论⽂题⽬不超过25个字,论⽂题⽬中不设副标题。
各章标题字数⼀般应在15字以内。
论⽂摘要不超过2000字,关键词⼀般为3~5个(建议尽量采⽤参考⽂献中使⽤过的关键词),摘要与关键词字数总量限在2页之内。
绪论以⽂献综述为主要内容,⼀般不少于2500字。
结论应该明确、精炼、完整、准确地叙述论⽂的主要成果,⼀般在2000字以内。
致谢字数限在200字以内。
1.2 参考⽂献参考⽂献总数不少于40篇,其中外⽂⽂献⼀般不少于1/3,近5年的参考⽂献⼀般不少于1/4。
参考⽂献应是本⼈亲⾃阅读过的,⼀般应在学位论⽂中予以引⽤,不得把与学位论⽂⽆关的⽂献作为参考⽂献。
教材、产品说明书、各类标准、各种报纸上发表的⽂章以及未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等⼀般不宜作为参考⽂献引⽤。
1.3 内容排序论⽂按顺序包含以下内容:封⾯,中⽂内封(即封⼆),英⽂内封,中⽂摘要和关键词,英⽂摘要和关键词,中⽂⽬录,英⽂⽬录,正⽂(其中第1章为绪论,最后⼀章为结论),致谢,参考⽂献,附录1(攻读硕⼠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其它附录(必要时),最后⼀个附录为“个⼈简历”(仅同等学⼒申请学位⼈员才增列此项),封三,封四。
学校规定中的“序或前⾔”的内容分解到“绪论”和“致谢”项中去。
1.4 名词术语论⽂中使⽤的科技名词术语及设备、元件名称须按照现⾏的国家标准、⾏业标准及全国⾃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执⾏。
未有规定的采⽤⾏业通⽤术语或名称。
全⽂名词术语必须统⼀。
⼀些特殊名词或新名词应在适当位置加以说明或注解。
⼀般很熟知的外国⼈名可按通常标准译法写译名,如⽜顿、爱因斯坦、达尔⽂等。
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规范

河北北方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规范一、一般要求1.硕士学位论文一般由封皮、扉页、独创性声明、版权授权书、目录、中文摘要、英文摘要、英文缩写、研究论文、综述、参考文献、致谢、个人简历等内容组成,研究论文部分字数在2万字符左右(含图、表),综述部分字数在1万字符左右。
2.采用word编辑、排版,A4复印纸打印。
页面上、下边距设为2.5cm,左、右边距设为3.0cm,行间距设为“固定值23磅”,字间距设为“标准”。
3. 研究论文正文部分不能分成部分(例如: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或章节,必须整合成一部分来写。
4.论文封皮要求采用研究生部印制的《河北北方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统一封皮。
5.论文扉页为“知识产权归属承诺”及“独创性声明”,不编页码。
目录单独以罗马数字编制页码。
目录之后,从中文摘要开始,直到论文最末页,独立编制页码。
页码位置设为“页面底端”,对齐方式“居中”。
6.论文的页眉用横线标出,页脚不用标横线。
页眉1.5cm,页脚1.75cm.正文(研究论文)部分页眉内容均设为“研究论文”,其它部分页眉内容与目录中相应内容分别对应,如中文摘要部分页眉设为“中文摘要”,综述部分页眉设为“综述”…… 字体为楷体-GB2312,五号,居中。
“综述”,“致谢”,两字之间空两个汉字符。
7. 打印排版:双面打印,奇数页在正面出现,要求“独创性声明”、“目录”、“中文摘要”有题目一页出现在奇数页(即正面);其余的题目例如:英文摘要、英文缩写、研究论文(正文开始一页),附图、附表、讨论、结论、正文参考文献、综述(综述参考文献不另起页)、致谢、及个人简历均另起页打印(但不一定在奇数页,在偶数页也可以,赶到那页算哪页,这就是说,从中文摘要开始就不再出现空白页。
个别荧光彩纸打印的,背面可以为空白。
)材料与方法、结果、小结等不用另起页。
8.论文结论内容要求精简扼要,分几条(一般3~6条)著述,不再有讨论的内容。
二、内容、格式及装订顺序要求1.目录部分目录内容要与文中的各级标题一致。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书写规范及论文版式要求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书写规范及论文版式要求一、硕士学位论文应包括下述几部分1、论文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简明、恰当,一般不超过25个字。
2、中文摘要:论文第二页应为1000字左右的中文内容摘要,应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
学位论文摘要是学位论文的缩影,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
论文摘要应尽量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少用公式字母,语言力求精炼、准确。
3、关键词:在中文摘要下另起一行,注明本文的关键词3-5个。
4、英文摘要:论文第三页为英文摘要,内容与中文摘要对应。
5、目录:论文各章节的详细目录。
6、引言(或序言):内容为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该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某方面的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
7、正文:是学位论文的主体。
8、结论:论文结论要求明确、精练、完整、准确,认真阐述自己创造性成果或见解在本领域的意义。
参考文献:按学位论文中所引用文献的顺序、列于文末。
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
如:孙兴华,郭丽,郭跃飞等。
基于目标区域的彩色图像检索研究。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1,38(9):1112~1119。
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
二、硕士学位论文的书写规范1、文内标题尽量简短、明确。
标题层次要规范,层次序号文科可采用一、(一)、1、(1)、1),理科一律用1、1.1、1.1.1序号。
2、文字应符合现代汉语规范,除特殊需要,应避免使用旧体、异体和繁体字。
3、凡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各种记数与计量,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不能简写,星期一律用汉字。
夏历和清代以前的历史纪年用汉字,加注公元纪年,中华民国纪年和日本年号,使用阿拉伯数字。
多位的阿拉伯数字不能移行。
4位以上数字采用3位分节法。
三、学位论文版式要求1、论文首页“辽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用黑体2号字,论文题目用黑体3号字,其余用宋体4号字。
硕士论文撰写规定

硕士论文撰写规定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规定(改编自: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规定校研[2009]39号)学位论文是学位申请人为申请学位而撰写的学术论文,是评判学位申请人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和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也是科研领域中的重要文献资料和社会的宝贵财富。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规范学位论文格式,特作如下规定。
一、基本要求1.硕士学位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对所研究课题有新的见解,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2.学位论文一般应用中文撰写,硕士学位论文正文应不少于2万字。
学位论文内容应立论正确、推理严谨、文字简练、层次分明、说理透彻、数据真实可靠。
4.论文作者应在选题前后阅读有关文献,硕士学位申请人的文献阅读量不少于40篇,其中外文文献至少应占三分之一。
综述部分应对所读文献加以分析和综合。
5.量和单位及其符号均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国家标准中未规定的,应执行国际标准或行业标准;不同的量必须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不得一符多义,含义相同的量则必须用同一符号表示。
学位论文应用最新颁布的汉语简化文字,符合《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专业术语应统一使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各学科名词,或本学科权威专著和期刊通用的专业术语,且前后应一致;标点符号的使用应符合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的规定;数字的使用应符合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
6.图要精选,切忌与文字或表内容重复,图中文字、数据和符号应准确无误且与文字叙述一致,图应有图号和图名,图名应简洁明确且与图中内容相符。
表应有表序和表名,表名应简洁并与内容相符。
图、表和公式应分别顺序编号。
二、题名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
题名既要准确地描述内容,又要尽可能地精练,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
题名应该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字符、代号和公式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规定细则(试行)(2003.3.31)关于硕士学位论文内容的基本要求在学校“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规定(试行)”中已有规定,现细化和补充部分内容。
除特别说明之处外,本细则内容如与学校规定不一致,按学校规定执行。
1 对论文内容的要求1.1 字数硕士学位论文用中文书写。
正文不少于3万字。
论文题目不超过25个字,论文题目中不设副标题。
各章标题字数一般应在15字以内。
论文摘要不超过2000字,关键词一般为3~5个(建议尽量采用参考文献中使用过的关键词),摘要与关键词字数总量限在2页之内。
绪论以文献综述为主要内容,一般不少于2500字。
结论应该明确、精炼、完整、准确地叙述论文的主要成果,一般在2000字以内。
致谢字数限在200字以内。
1.2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总数不少于40篇,其中外文文献一般不少于1/3,近5年的参考文献一般不少于1/4。
参考文献应是本人亲自阅读过的,一般应在学位论文中予以引用,不得把与学位论文无关的文献作为参考文献。
教材、产品说明书、各类标准、各种报纸上发表的文章以及未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等一般不宜作为参考文献引用。
1.3 内容排序论文按顺序包含以下内容:封面,中文内封(即封二),英文内封,中文摘要和关键词,英文摘要和关键词,中文目录,英文目录,正文(其中第1章为绪论,最后一章为结论),致谢,参考文献,附录1(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其它附录(必要时),最后一个附录为“个人简历”(仅同等学力申请学位人员才增列此项),封三,封四。
学校规定中的“序或前言”的内容分解到“绪论”和“致谢”项中去。
1.4 名词术语论文中使用的科技名词术语及设备、元件名称须按照现行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执行。
未有规定的采用行业通用术语或名称。
全文名词术语必须统一。
一些特殊名词或新名词应在适当位置加以说明或注解。
一般很熟知的外国人名可按通常标准译法写译名,如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等。
其他外国人名一般采用英文原名,且按姓前名后的原则书写,如P.Cray。
除本行业广泛使用的通用英语缩写词外,文中第一次出现的缩写词应用括号注明英文原词。
论文题目、各级标题、图题、表题中尽量不要使用英文缩写词,必须使用时,应采用本行业的通用缩写词。
例如:……由系统运行费用最小变为市场购电费用(Market Purchasing Cost, MPC)最小。
又如:以新型同步补偿器STA TCOM(Static Synchrohous Compensator)在系统不对称情况下的数学模型为基础,……。
1.5 标点符号及数字标点符号的用法规定详见GB/T15834-1995。
论文题目、各级标题、图题、表题中尽量不要使用标点符号。
数字用法的规定详见GB/T15835-1995。
关于数字用法的一般原则见附录1。
1.6 量及单位必须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方法》执行。
使用各种量、单位和符号,必须遵循国家标准和参照国际电工标准。
参见附录2。
1.7 图表和公式图表和公式都采用二级编序,分别用阿拉伯数字按出现先后顺序分章依序编号,其中公式序号外加圆括号,例如:图2.1、表3.2、式(4.1)等,附录中的图表、公式序号前增加“A”以区别于正文中的公式,例如附录2中第一个公式序号为(A2.1)。
表的表题、图的图题采用中文和英文两种文字。
1.8 文献的引用正文中引用文献的编号置于方括号“[ ]”中,当参考文献为文中的直接说明时,与正文平排,例如“由文献[3,8~10]可知”;不是文中的直接说明时,参考文献的标示用与正文文字同一字号的上角标置于引用句子最后一个字的右上角,例如“机电振荡[9]。
”。
参考文献不能标示在各级标题上。
2 论文的编排和打印2.1 编辑软件建议采用下列软件编辑论文,文字采用WORD,公式采用WORD公式3,曲线用GRAPH 2000或MA TLAB或VISIO。
2.2 用纸和版芯论文采用A4(210 mm⨯297 mm)纸单面打印。
装订时沿上、下和右三边各裁切5 mm,即裁切后的纸幅尺寸为205 mm⨯287 mm。
论文版芯大小一般应为150 mm ⨯230mm,包括页眉及页码则为150 mm⨯250mm。
页边距设置参数为:上3 cm,下3 cm,左3 cm,右3 cm,装订0 cm,页眉2.5 cm,页脚2.5 cm。
在此版芯尺寸下,如全部为小4号汉字,每行约为35字,每页约为35行。
暂规定硕士学位论文封皮采用2305号云彩纸(230克,淡青色)。
以后采用学校统一印制的封皮。
2.3 字号和字体2.3.1 中文字号和字体各章标题和目录、摘要、致谢、参考文献、附录等部分的标题用3号黑体;各节标题用4号黑体;各条标题、各款标题用小4号黑体,正文段落文字小4号宋体;图题和表题用5号宋体,表格内和插图中的文字一般用5号宋体,根据需要在保证清楚的前提下也可用更小号的字体;页眉和页码用小5号字。
封面、封二和目录中的字体和字号详见后述。
2.3.2 英文字号和字体在书写公式和物理量及其单位时,外文字母字体的用法容易出错,务必给予高度的重视。
关于外文字母字体的用法的详细说明见附录3。
英文字体和数字采用TIMES NEW ROMAR字体,英文字体大小一般应与周围的汉字字体大小一致。
2.3.3 公式字号和字体公式中的外文字体用法应符合附录3。
正文中的公式字号通过WORD公式3中“尺寸”项设置,选标准参数即可;字体和字符格式通过“样式-定义”项设置,其字体设置为“TIMES NEW ROMAR”,“小写希腊字母”、“大写希腊字母”和“符号”的字体设置为“SYMBOL”,“变量”、“小写希腊字母”的字符格式设置为“倾斜”,“矩阵向量”的字符格式设置为“倾斜”和“加粗”。
表格和插图中的公式、符号除尺寸较小外,字体和格式应与正文中的一致。
2.3.4 标点符号正文段落文字使用全角标点符号。
标题、表题、图题、英文摘要和参考文献统一使用半角标点符号。
2.4 排版体例为便于控制尺寸,除特别说明之处外,所谓“空一行”特指采用小4号汉字、单倍行距时的空行。
2.4.1 标题前四级用阿拉伯数字编序,中间以黑圆点间隔,第五级用⑴、⑵、…。
例如对第1章的标题分级可为:1 ××…×章,3号黑体,新起一页,居中,上下各空2行,章序与章题间空一格1.1 ××…×节,4号黑体,左顶格,上下各空1行,节序与节题间空一格1.1.1 ××…×条,小4号黑体,左顶格,上下各空1行,条序与条题间空一格1.1.1.1 ××…× (后续内容) 款,小4号黑体,左顶格,款序与款题间空一格,后续内容用小4号宋体在标题后空一格接排。
⑴(后续内容) 项,项序左起空两格书写,后续内容用小4号宋体接排。
⑵(后续内容)摘要、致谢、参考文献、附录等部分标题均新起一页,用3号黑体,上下各空2行,居中书写。
前四级标题不能位于页面的最后一行。
2.4.2 公式公式原则上居中书写。
公式末不加标点。
公式序号外加圆括号,其右侧与右边线顶边排写。
公式较长时一般在等号处转行,公式过长时,也可在加、减、乘、除等运算符号处转行,转行时运算符号仅书写于转行式前,不重复书写。
公式中第一次出现的量的符号应予以注释。
注释行中的破折号占两个字,注释行较长时,其转行后的第一个字应与破折号后第一个字对齐。
注释行中的量的单位与正文之间用逗号隔开。
最后一个注释行后用句号,其余的用分号。
公式与正文之间要有一行的间距。
公式排版格式示例如下:均匀水管弹性水击方程如式(5.1)所示⎪⎪⎩⎪⎪⎨⎧=+∂∂+∂∂+∂∂=+∂∂+∂∂+∂∂0sin 0||22θA Q t H xA H Q x gA Q a Q DA fQ t Qx A Q Q x H gA (5.1)式中 Q —— 管道x 断面t 时刻的瞬态流量,m 3/s ;H —— 管道x 断面t 时刻的瞬态水头,m ; x —— 管道起点到研究断面的距离,m ; A —— 管道横截面积,m 2; D —— 管道当量直径,m ; a —— 水击压力波传播速度,m/s ; θ—— 管道对水平面的倾斜角,deg ;g —— 重力加速度,m/s 2;f —— 单位管道长度水头损失系数。
水轮机输出机械力矩增量表达式为ωωωω∆--++∆--+=∆)(1)()()(1)()(s G e s G e e e e e ys G e s G e e e e e m w qh w qh m q mh m w qh w qh my qy mh my m (5.9)2.4.3 图图包括曲线图、框图、流程图、布置图、地图、照片等。
图应具有“自明性”,即只根据图的内容、图题和图例,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意。
图应与文字紧密配合,文图相符,选图精练。
机械图、电气图的绘制按照有关标准执行。
对无明确规定的应采用行业通用画法。
图必须有图题。
图题包括图序和图名两部分,二者之间空一格。
图题位于图下方居中排写,中文在上,英文在下。
若有分图时,分图题置于分图之下,分图号用a )、b )等表示。
图中各部分说明采用中文或数字,文字说明置于图题或分图图题之上。
引用图应在图题右上角标明文献号。
曲线图的纵横坐标必须标注“量、单位”,除非确无必要时(如无量纲)方可省略。
图中的符号和缩写词必须与正文中的一致。
图与正文之间要有一行的间距。
图应绘制在离正文首次出现处的附近,不应过分超前或拖后。
图的排版格式示例如下:246810s/wu T s/Hz/fs 1s,1)==t j T T a s 0s,0)==t j T T b1— 机电模式频率,2—水击模式频率2— 图6.20 并网运行机组机电模式和水击模式的频率Fig. 6.20 Frequencies of the electromechanical mode water hammer modefor machines connected to systemL 2L 22R 2R )(2s H )(1s H )(2s Q )(1s Q )(s Q )(s Q (1H )(2sa ) π型等值电路b ) T 型等值电路图5.4 短均匀水力管道的近似等值电路 Fig. 5.4 Approximate equivalent circuit of short uniformly conduit2.4.4 表表必须有表题。
表题包括表序和表名两部分,表序和表名之间空一格。
表题位于表上方居中排写,中文在上,英文在下。
表格式采用三线表或无左右边线的非三线表 。
表的各栏一般自左至右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