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
云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规范

云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规范学位论文是申请学位的重要文献资料,是社会的宝贵财富。
为了规范学位论文撰写,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特制订本规范。
一、论文要求学位论文应使用标准简化汉字和法定的计量单位。
学位论文中采用的术语、符号、代号全文必须统一。
论文中使用新的专业术语、缩略语、习惯用语,应加以注释。
硕士学位论文的字数一般不少于2万字左右;博士学位论文的字数一般不少于4万字左右。
二、论文顺序研究生学位论文一般应包括以下部份,并按以下顺序装订1、封面;2、声明;3、中文摘要;4、英文摘要;5、关键词;6、目录;7、正文;8、附录;9、参考文献;10、致谢。
三、学位论文的规范要求1、封面封面应包括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学科专业、指导教师、分类号、密级、学号等内容。
论文封面采用全省统一格式,学位论文封面为浅黄色。
论文题目需要中、英文,英文题目在中文题目之下。
论文封面必须填写分类号,分类号使用《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的分类号。
学位论文须在封面上规定的栏内注明相应的密级(可分为公开、内部、秘密、机密、绝密五级)。
学科专业的名称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原国家教委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填写,一般为二级学科。
封面具体内容及格式参见附件1。
2、声明声明位于论文首页,包括“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两部分(具体内容及格式见附件2)。
3、中文摘要中文摘要约600字左右,论文摘要一般包括:这项研究工作的目的和重要性;完成了哪些工作(研究内容各过程的概括性叙述);获得的主要结论。
学位论文摘要应突出论文的新见解或论文内容中的创造性成果。
4、外文摘要外文摘要约3500个字符左右,内容要求与中文摘要一致。
中文“摘要”的英文译名统一为“Abstract”。
5、关键词关键词数量一般为3~5个,每个关键词的字数不超过5个;关键词要能体现论文的主要内容,词组符合学术规范;关键词应用显著的字符另起一行,排在摘要的左下方,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
昆明理工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3)

昆明理工大学成人教育学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分互认课程考试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一、毕业设计(论文)学生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是综合性的实践教学活动,不仅可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还训练学生学习、钻研、探索的科学方法,提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选择、自主完成工作的机会。
2、毕业设计(论文)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受到解决工作实际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
学生应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全面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各项工作。
3、学生在接到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后,在领会课题的基础上,了解任务的范围及涉及的素材,查阅、收集、整理、归纳技术文献和科技情报资料,结合课题进行必要的外文资料阅读并翻译外文资料。
4、向指导教师提交开题报告或工作计划。
在开题报告或工作计划中,要拟定完成课题所采取的方案、步骤、技术路线、预期成果等。
经指导教师审阅同意后方可实施。
5、学生应主动接受教师的检查和指导,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工作进度,听取教师对工作的意见和指导。
6、毕业设计(论文)是对学生工作能力的训练,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应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独立完成任务,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严禁抄袭他人的设计(论文)成果,或请人代替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7、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结束后,必须交回毕业设计(论文)的所有资料,对工作中的有关技术资料,学生负有保密责任,未经许可不能擅自对外交流和转让。
8、学生应做好毕业设计(论文)的总结。
在提交的成果中总结业务上的收获、思想品德方面的提高,感受到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应具有的科学精神和品质。
9、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期间要遵守学校、学院的规章制度。
二、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的撰写要求1、开题报告撰写内容与要求:(1)工程技术研究型、软件型的课题本科学生必须完成开题报告。
(2)开题报告一般应包括:项目研究的目的、意义,国内外技术发展概况及国内需求,国内现有工作的基础和条件、研究进展,最终成果形式及应用方向,研究方案及技术途径,协作配套措施及协作单位,所需研究试验条件及落实措施,经费概算等内容。
昆明理工大学关于印发《发表学术论文行为准则》的通知

昆明理工大学文件昆理工大校字…2016‟49号昆明理工大学关于印发《发表学术论文行为准则》的通知各院、部、处、室、馆、中心及直属部门:《昆明理工大学发表学术论文行为准则》已经学校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3月29日- 1 -昆明理工大学发表学术论文行为准则第一条为维护学校的优良学风,规范学术行为,严肃学术风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和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以及中国科协等七部委联合印发的《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精神,特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本《准则》适用于全校师生员工和以昆明理工大学名义从事学术活动的所有人员。
第三条学校倡导严谨学风和学术诚信,坚持学术自由,鼓励学术创新,宽容失败,反对学术活动中的各种学术不端行为。
第四条学校师生发表的学术论文必须是通过真实的科研活动产生的学术成果,不准由“第三方”代写论文。
第五条在论文投稿的过程中,要有负责与出版社联络的通讯作者,直接与出版方直接联系发文相关事项,不准由“第三方”代投论文。
第六条论文作者根据学术期刊出版方的修改要求,自己对论文内容进行修改完善,不准由“第三方”对论文内容进行修改。
第七条在论文评审的过程中,不准提供虚假的同行评审专家信息,人为干与论文评审的公正性。
第八条论文其他署名人应对合作论文进行事先审阅并同意署名发表论文,并对论文内容负有知情同意的责任;论文起草人必须事先征求署名作者对论文全文的意见并征得其署名同意。
论文署名的每一位作者都必须对论文有实质性学术贡献,坚决抵制无实质性学术贡献者在论文上署名。
第九条对于违反本准则的学校师生及相关人员,将依据学术不端行为的性质和情节轻重,追究相关责任。
第十条本准则自发文之日起生效。
昆明理工大学办公室2016年3月29 日印- 2 -。
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规范

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规范研究生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科学研究工作的全面总结,是描述其研究成果、代表其研究水平的重要学术文献资料,是申请和授予相应学位的基本依据。
为规范我校研究生学位论文编写格式,根据《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t 7713-1987)和《学位论文编写规则》(gb/t 7713.1-)等国家标准,制定本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规范。
一、学位论文基本要求硕士学位论文,要求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见解或新成果,并对本学科发展或经济建设、社会进步有一定意义,表明作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学科知识,具有从事学术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
博士学位论文,要求对所研究的课题在材料、角度、观点、方法、理论等方面或某方面有创新性成果,并对学术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有较重要的意义,表明作者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学科知识,具有独立从事学术研究的能力。
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博士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
学位论文应当用规范汉字进行撰写,除古汉语研究中涉及的古文字和参考文献中引用的外文文献之外,均采用简体中文撰写。
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的、有创造性的学术论文。
博士学位论文一般在5万字左右,硕士学位论文一般在3万字左右。
二、学位论文基本结构学位论文基本结构包括前置部分、主体部分和结尾部分。
(一)前置部分包括:1.封面(包括扉页)2.独创性声明3.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申明4.摘要页(包括中英文摘要)5.目录页6.插图和附表清单(可根据需要)(二)主体部分:1.引言(或绪论)2.正文3.结论(三)结尾部分:1.参考文献2.附录(可根据需要)3.插图和附表(可根据需要)4.索引(可根据需要)5.作者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可根据需要)6.封底三、编写规范与要求(一)前置部分1.封面:封面包括分类号、密级、校名、学位论文中文题目、英文题目、作者姓名、导师姓名、学科和专业名称、提交时间等内容(附件1)。
昆工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规范(最终版)

昆明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研究生院院字〔2013〕7号学位论文是学位申请人为申请学位而撰写的学术论文,是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的成果的主要表现,它集中表明了作者在研究工作中取得的新成果、发明、理论或见解,是评判学位申请人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和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文献资料和社会的宝贵财富。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做到学位论文在内容和格式上的规范化、统一化,参照国家标准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结合我校具体要求,制定本规范。
1 学位论文基本要求1.1 学位论文的具体要求参照《昆明理工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昆理工大校字〔2011〕99号).1.2学位论文一般应用中文撰写,论文内容应立论正确,推理严谨,文字简练,层次分明,说理透彻,数据准确、真实、可靠,结论明确。
字数要求如下:(1) 博士学位论文的正文不少于6万字。
(2) 硕士人文社科门类的学位论文的正文一般在3万字以上,理、工、农、医门类的学位论文的正文一般在4万字以上,数学专业的学位论文字数可参照人文社科门类的规定执行。
1.3 论文作者应在选题前后阅读有关文献,硕士学位申请人的文献阅读量应在4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三分之一;博士学位申请人的文献阅读量应在7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三分之一。
综述部分应对所读文献加以分析和综合,在论文中引用了文献内容的,应将其列入参考文献表,并在正文中引用内容处注明参考文献编号(按出现先后顺序编,具体要求见2.2.2.7)。
2 学位论文编写格式2.1学位论文章、条的编写参照国家标准GB1.1-87《标准化工作导则编写标准的基本规定》第8章“标准条文的编排”的有关规定,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导。
示例:第一章第三条的第二条的第五条表示为1.3.2.52.2 论文的构成2.2.1 前置部分2.2.1.1 封面封面是论文的外表面,提供应有的信息,并起保护作用。
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

昆明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研究生部研字〔2007〕09号学位论文是学位申请人为申请学位而撰写的学术论文,是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的成果的主要表现,它集中表明了作者在研究工作中取得的新成果、发明、理论或见解,是评判学位申请人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和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文献资料和社会的宝贵财富。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做到学位论文在内容和格式上的规范化、统一化,参照国家标准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结合我校具体要求,制定本规范。
1 学位论文基本要求1.1 硕士学位论文的具体要求参照《昆明理工大学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及论文答辩的有关规定》。
1.2 博士学位论文的具体要求参照《昆明理工大学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及论文答辩的有关规定》。
1.3 学位论文一般应用中文撰写,硕士学位论文3~5万字,博士学位论文5~8字万字。
学位论文内容应立论正确,推理严谨,文字简练,层次分明,说理透彻,数据准确、真实、可靠,结论明确。
1.4 论文作者应在选题前后阅读有关文献,硕士学位申请人的文献阅读量不少于40篇,其中外文文献一般应占三分之一;博士学位申请人的文献阅读量不少于80篇,其中外文文献一般应占二分之一。
综述部分应对所读文献加以分析和综合,在论文中引用了文献内容的,应将其列入参考文献表,并在正文中引用内容处注明参考文献编号(按出现先后顺序编,具体要求见2.2.2.7)。
2 学位论文编写格式2.1 学位论文章、条的编写参照国家标准GB1.1-87《标准化工作导则编写标准的基本规定》第8章“标准条文的编排”的有关规定,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导。
示例:第一章第三条的第二条的第五条表示为1.3.2.52.2 论文的构成2.2.1 前置部分2.2.1.1 封面封面是论文的外表面,提供应有的信息,并起保护作用。
封面上可包括下列内容:a.分类号在左上角注明分类号,便于信息交换和处理。
硕士学位论文基本要求与写作规范

硕士学位论文基本要求与写作规范
1.格式要求:
-纸张尺寸一般为A4,页边距一般为上下2.5厘米,左侧3厘米,右
侧2厘米。
-字体一般为宋体,字号一般为小四号。
-行间距一般为1.5倍或2倍行距。
2.内容要求:
-论文应有明确的研究目的和论证思路,结构清晰合理。
-论文应包括摘要、引言、相关理论与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实验结
果与分析、结论等部分。
-摘要应简明扼要地介绍论文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引言部分应明确论文的背景和意义,提出研究问题和目标。
-相关理论与研究现状部分应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指出研
究的创新点。
-方法部分应详细描述采用的研究方法或实验设计,并说明为什么选
择这种方法。
-结果与分析部分应展示研究结果,并进行合理、客观的分析解释。
-结论部分应总结研究的主要发现,并对研究的意义和不足进行讨论。
3.文字表达:
-论文应使用准确、简洁、明晰的语言表达研究内容。
-避免使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注意使用专业术语。
-注意语法和拼写错误,保持语言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总而言之,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是在研究规范要求下,准确、客观地陈述研究问题、方法、结果和结论,并遵循学术写作规范进行撰写。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逻辑清晰,数据准确可信,文献引用规范,语言表达准确、简洁。
同时,建议根据所在学校或专业的要求,结合具体的研究对象和目的进行具体的论文写作。
昆明理工大学论文格式

课程报告题目姓名:***班级:工程管理2006级**班学号:2006110081***联系方式:Email或电话摘要:摘要内容(200字左右),直奔主题。
目的——研究、研制、调查等的前提、目的和任务,所涉及的主题范围。
方法——所用的原理、理论、条件、对象、材料、工艺、结构、手段、装备、程序等。
结果——实验的、研究的结果、数据,被确定的关系,观察结果,得到的效果、性能等。
结论——结果的分析、研究、比较、评价、应用,提出的问题等。
关键词:沥青碎石路面;斜拉桥;交叉口;定线技术(3—6个关键词)1. 一级标题第1节内容.....................................................................................................................................................................................1.1 二级标题第1.1节内容.....................................................................................................................................................................................1.1.1 三级标题第1.1.1节内容.....................................................................................................................................................................................1.1.2 三级标题第1.1.2节内容.....................................................................................................................................................................................1.2 二级标题第1.2节内容.....................................................................................................................................................................................2. 一级标题.....................................................................................................................................................................................2.1 二级标题.....................................................................................................................................................................................2.1.1 三级标题.....................................................................................................................................................................................2.1.2 三级标题.....................................................................................................................................................................................2.2 二级标题.....................................................................................................................................................................................3. 一级标题.....................................................................................................................................................................................3.1 二级标题.....................................................................................................................................................................................3.3 二级标题.....................................................................................................................................................................................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标注格式详见昆明理工大学学报)[1] 赵明国,赵杰,崔泽,等.Internet模型与网络遥操作系统仿真环境的建立[J].高技术通讯,2002,24(7):63-67.作者. 题目[J]. 期刊名, 出版年,卷号(期号):起始页码[2] 赵凯华.建筑材料[M](第二版).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1990.作者. 书名. 版次(初版不写), 出版地(城市名): 出版者, 出版年.[3] MARIN R, SANZ P J,SBCHEZ J S. A very high level interface to teleoperate a robot via web including augmented reality [C]//Proceedings of the 2002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 & Automation ,Washington:IEEE,2002:2725-2730.作者(姓名大写,名字第一个字母大写).论文集中析出文献的题目[C]//会议论文集,会议主办地(城市名):会议主办者,出版年:起始页码.[4] 陶建人.动接触减振法及其应用[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1988.作者.学位论文题目[D].学校所在地(城市名): 学位授予单位,出版年.[5]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Factors regulating the immune response:report of WHO Scientific Group[R].Geneva:WHO,1970.主要责任者.科技报告题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6] 邓宗全,朱喜龙,邓喜军,等.电磁力引缆施工装置:中国,00268296.6[P].2002-12-15.专利所有者.专利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出版日期.[7]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主要责任者.文献提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8] GB/T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9] 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 /pub/wml.txt/980810-2.html,1998-08-16/1998-10-04.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公告)[EB/OL].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如果是计算机程序,那么EB换CP;数据库则换成DB)对本门课程及任课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任何正面或负面的意见和建议都将被视为同学的学习成果,并给予相应的加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明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研究生院院字〔2013〕7号学位论文是学位申请人为申请学位而撰写的学术论文,是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的成果的主要表现,它集中表明了作者在研究工作中取得的新成果、发明、理论或见解,是评判学位申请人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和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文献资料和社会的宝贵财富。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做到学位论文在内容和格式上的规范化、统一化,参照国家标准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结合我校具体要求,制定本规范。
1 学位论文基本要求1.1 学位论文的具体要求参照《昆明理工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昆理工大校字〔2011〕99号).1.2学位论文一般应用中文撰写,论文内容应立论正确,推理严谨,文字简练,层次分明,说理透彻,数据准确、真实、可靠,结论明确。
字数要求如下:(1) 博士学位论文的正文不少于6万字。
(2) 硕士人文社科门类的学位论文的正文一般在3万字以上,理、工、农、医门类的学位论文的正文一般在4万字以上,数学专业的学位论文字数可参照人文社科门类的规定执行。
1.3 论文作者应在选题前后阅读有关文献,硕士学位申请人的文献阅读量应在4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三分之一;博士学位申请人的文献阅读量应在7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三分之一。
综述部分应对所读文献加以分析和综合,在论文中引用了文献内容的,应将其列入参考文献表,并在正文中引用内容处注明参考文献编号(按出现先后顺序编,具体要求见2.2.2.7)。
2 学位论文编写格式2.1学位论文章、条的编写参照国家标准GB1.1-87《标准化工作导则编写标准的基本规定》第8章“标准条文的编排”的有关规定,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导。
示例:第一章第三条的第二条的第五条表示为1.3.2.52.2 论文的构成2.2.1 前置部分2.2.1.1 封面封面是论文的外表面,提供应有的信息,并起保护作用。
昆明理工大学学位论文封面包括:博士学位论文封面、博士(留学生)学位论文封面、硕士学位论文封面、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封面、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在职)封面封面上可包括下列内容:a.分类号在左上角注明分类号,便于信息交换和处理。
一般应用《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的类号,同时应尽可能注明《国际十进分类法UDC》的类号。
b.密级视论文的内容,接国家规定的保密条例,由院学位评定分委会和保密组织确认密级后,在右上角注明密级(密级分为:秘密、机密、绝密)。
如属公开发行,不注密级。
c.题名和副题名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
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字。
下列情况可以有副题名:题名语意未尽,用副题名补充说明论文中的特定内容,其他有必要用副题名作为引伸或说明者。
d.研究生姓名e.导师姓名、职称f.申请学位学科专业g.研究方向(指研究生所学专业的研究方向)。
h.论文工作起止日期i.论文提交日期(指学位论文完成日期)。
(示例见附录1)2.2.1.2 学术行为规范承诺、独创性声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示例见附录2)2.2.1.3 论文摘要a.摘要是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
论文要有中文摘要和与之对应的外文(英文)摘要。
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应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摘要中有数据、有结论,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可以引用,可以用于工艺推广。
摘要的内容应包含与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也供文摘等二次文献采用。
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实验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
除了实在无变通办法可用以外,摘要中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及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
b.博士学位论文的中文摘要为1000字左右,硕士学位论文的中文摘要一般为300~500字,英文摘要应为中文摘要的译本。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设计)字数,可根据不同专业学位特点和选题,由各专业灵活确定。
论文摘要用另页置于目录页之前。
2.2.1.4 关键词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
每篇论文选取3~5个词作为关键词,以显著的字符另起一行,排在摘要的左下方。
外文(英文)摘要后应标注与中文对应的英文关键词。
2.2.1.5 目录目录由论文的篇、章、条、附录、题录等的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目录排在摘要之后。
(示例见附录3)2.2.1.6 插图和附表清单论文中如图表较多,可以分别列出清单置于目录之后。
图的清单应有序号、图题和页码。
表的清单应有序号、表题和页码。
2.2.1.7符号、标志、缩略词、首字母缩写、计量单位、名词、术语等的注释说明汇集表,应置于图表清单之后。
2.2.2 主体部分2.2.2.1 格式主体部分的编写,一般由绪论开始,以结论或讨论结束。
主体部分必须由另页右页开始,每一章(或部分)必须另页起。
论文中每一章、条的格式和版面安排,要求统一,层次清楚。
2.2.2.2 序号a.论文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码。
页码由书写、打字或印刷的首页开始,作为第1页,并为右页另页。
封面、封底不编入页码。
可以将摘要、目录等前置部分单独编排页码。
页码必须标注在每页的相同位置,便于识别。
b.论文中的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算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连续排序号。
序号可就全篇论文统一按出现先后顺序编码,对篇幅较长的论文可以分章依序编码。
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可以分别为:图1、图2.1;表2、表2.3;附注(1);文献[4];式(5)、式(3.5)等。
c.论文的附录依序用大写正体A,B,C……编序号,如:附录B。
附录中的图、表、式、参考文献等另行编序号,与正文分开,也一律用阿拉伯数字编码,但在数码前冠以附录序码,如:图A1;表B2;式(B3);文献[A5]等。
2.2.2.3 绪论绪论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研究范围和目的;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本文的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研究成果等。
应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不要成为摘要的注释。
一般教科书中有的知识,在引言中不必赘述。
学位论文为了反映出作者确已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开阔的科学视野,对有关历史回顾和对国内外已有文献的综述以及对前人工作的综合评述、理论分析等,可以单独成章,用足够的文字叙述。
2.2.2.4 正文正文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
包括: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实验装置和测试方法、试验结果、计算方法、数据处理和编程原理、数据资料、经过加工整理的图表、流程图及说明,形成的论点和导出的结论等。
由于研究工作涉及的学科、选题、研究方法、工作进程、结果表达方式等有很大的差异,对正文内容不作统一的规定。
但必须实事求是,客观准确,引用前人、他人工作必须标明出处,合乎逻辑,层次分明。
申请工学博士、工学硕士学位的论文要求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背景。
a.图图包括曲线图、构造图、示意图、图解、框图、流程图、记录图、照片、图版等。
图应具有“自明性”,即只看图、图题和图例,不阅读正文,就可以理解图意。
图应编排号(见2.2.2.2b)每一图应有简短确切的题名,连同图号置于图下。
必要时,应将图上的符号、标记、代码、以及实验条件等,用最简练的文字,横排于图题下方,作为图例说明。
曲线图的纵横坐标必须标“量、标准规定符号、单位”。
此三者只有在不必要标明(如无量纲等)的情况下方可省略。
坐标上标注的量符号和缩略词必须与正文中一致。
照片图要求主题和主要显示部分的轮廓鲜明,便于制版。
如用放大缩小的复制品,必须清晰,反差适中。
照片上应该有表示目的物尺寸的标度。
b.表表的编排,一般是内容和测试项目由左至右横读,数据依序竖排。
表应有自明性。
表应编排序号(见2.2.2.2b)每一表应有简短确切的题名,连同表号置于表上。
必要时,应将表中的符号、编、代码、以及需要注明事项,以最简练的文字,横排于表题下作为表注,也可以附注于表下。
表的各栏均应标明“量或测试项目、标准规定符号、单位”。
只有在无必要标注的情况下方可省略。
表中的缩略词和符号,必须与正文一致。
表中不宜用“同上”、“同左”、“″”和类似词,一律填入具体数字或文字。
表内“空白”代表或无此项,“_”或“…”(因“_”可能与代表阴性反应相混)代表未发现,“0”代表实测结果确为零。
如数据已绘成曲线图,可不再理列表。
c.数学、物理和化学式正文中的公式、算式或方程式等应编排序号(见2.2.2.2b),序号标注于该式所在行(当有续行时,应标注于最后一行)的最右边。
较长的式,另行居中横排。
如式必须转行时只能在+,-,,÷,>,〈处转行。
上下式尽可能在等号“=”处对齐。
示例大于999的整数和多于三位数的小数,一律半个阿拉伯数字符的小间隔分开,不用千位撇。
示列:应写94652.023567不应写成94,625.023,567d.计量单位论文中使用的各种量、单位和符号,必须遵循附录E“相关标准”所列国家标准的规定执行。
单位名称和符号的手写方式一律采用国际通用符号。
e.符号和缩略词符号和缩略词应遵照国家标准(见附录E)的有关规定执行。
如无标准可循,可采纳本学科或本专业的权威性机构或学术团所公布的规定;也可以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编印的各学科词汇的用词。
如不得不引用某些不是公知公用的、且又不易为同行读者所理解的、或系作者自定的符号、记号、缩写词、首字母缩写字等时,均应一一在第一次出现时加以说明,给以明确的定义。
2.2.2.5 结论论文的结论是最终的,总体的结论,不是正文中的各段的小结的简单重复。
结论应该明确、精练、完整、准确。
如果不可能导出应有的结论,也可以没有结论而进行必要的讨论。
可以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仪器设备改进意见、留待解决的问题等。
2.2.2.6 致谢在正文后对下列各方致谢:指导完成论文工作的导师、协助导师指导论文工作或提供便利条件的个人或组织(教研室、实验室等);在论文工作中提出建议和提供帮助的人;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研究思想和设想的所有者;其它应感谢的组织和个人。
致谢应实事求是,切忌浮夸与庸俗之词。
2.2.2.7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著录应项目齐全、内容完整、顺序正确、标点无误。
具体要求如下:(1)著录格式: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3],…。
(2)排列顺序:根据正文中首次引用出现的先后次序递增,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一致。
(3)作者姓名:作者姓名全部列上。
(4)参考文献类型及标识:根据GB3469规定,对各类参考文献应在题名后用方括号加单字母方式加以标识。
可列于参考文献表的文献类型包括图书、期刊、会议论文集、专利和学位论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