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力学练习册答案
理论力学练习册答案

《实用理论力学》练习册答案2.1物体的模型一、选择题 1. ○3 二、计算题1. x C =81.7mm ,y C =59.5mm 。
2. x C =23.1mm ,y C =38.5mm ,z C =-28.1mm 3. J O =16520k g .mm 2。
4. J O =108.5k g .m 22.2 约束的模型 略2.3机械作用的模型(1)一、是非题1. ∨ ;2.× ;3. ∨ ;4. ∨ 二、选择题1. ○1 ;2. ○3 ;3. ○4 ;4. ○2 三、计算题1. F 1x =894.4N , F 1y =447.2N ; F 2x =-223.6N, F 2y =447.2N ; F 3x =-450N, F 3y =0;F 4x =-711.5N, F 4y =-237.2N; F 5x =565.7N, F 5y =-565.7N 2. F x =-86.6N , F y =-50N ;M O (F )=19.64N .m ;-50x +86.6y =19.64 3. M z (F )=-101.4N .m 4.F F F F F F z y x 23,41,43-===;Fr M F r h M F r h M z y x 2)(,)(43)(,43)(-=+=-=F F F ;kj i F M F r F r h F r h O 2)(4343)(-++-=;zr h y r h x -=-+=+-332)(22.3机械作用的模型(2)一、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 ×(其中∑=0)(F z M 应改为∑=0)(F y M )。
二、选择题1. ○3、○1、○4;2. ○2 三、计算题 1.ki M j M k MC C C BB A AM M MM 2222,,--==-=2. mm N 900,0,N 150⋅-==-=O y x M R R ;合力大小R =150N ,方向水平向左;力线y =-63. m kN 6121,kN 8020,kN 333⋅=-=-=O y x M R R ;-8020x +333y =61214. 向B 点简化:主矢R =0;主矩m N 243032⋅+--=k j i M B ;此力系合成为一个力偶。
理论力学习题答案

理论力学习题答案(总2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2第一章 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一、是非判断题在任何情况下,体内任意两点距离保持不变的物体称为刚体。
( ∨ ) 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直线。
( × )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不但适用于刚体,而且也适用于变形体。
( × ) 力的可传性只适用于刚体,不适用于变形体。
( ∨ ) 两点受力的构件都是二力杆。
( × ) 只要作用于刚体上的三个力汇交于一点,该刚体一定平衡。
( × )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只适用于刚体。
( × ) 凡矢量都可以应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合成。
( ∨ ) 只要物体平衡,都能应用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 × ) 凡是平衡力系,它的作用效果都等于零。
( × ) 合力总是比分力大。
( × ) 只要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则它们对物体的作用效果相同。
( × )若物体相对于地面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物体处于平衡。
( ∨ )当软绳受两个等值反向的压力时,可以平衡。
( × )静力学公理中,二力平衡公理和加减平衡力系公理适用于刚体。
( ∨ )静力学公理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公理和力的平行四边形公理适用于任何物体。
( ∨ )凡是两端用铰链连接的直杆都是二力杆。
( × )如图所示三铰拱,受力F ,F 1作用,其中F 作用于铰C 的销子上,则AC 、BC 构件都不是二力构件。
( × )图3二、填空题力对物体的作用效应一般分为 外 效应和 内 效应。
对非自由体的运动所预加的限制条件称为 约束 ;约束力的方向总是与约束所能阻止的物体的运动趋势的方向 相反 ;约束力由 主动 力引起,且随 主动 力的改变而改变。
理论力学练习册题及解答

三、计算题
2.3.1把作用在平板上的各力向点O简化,已知F1=300kN,F2=200kN,F3=350kN,F4=250kN,试求力系的主矢和对点O的主矩以及力系的最后合成结果。图中长度单位为cm。
(答案:FR=678.86kN,MO=4600 kN.cm,d=6.78㎝,α=600)
1.1.11合力总是比分力大。 (×)
1.1.12只要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则它们对物体的作用效果相同。 (×)
1.1.13若物体相对于地面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物体处于平衡。 (∨)
1.1.14当软绳受两个等值反向的压力时,可以平衡。 (×)
1.1.15静力学公理中,二力平衡公理和加减平衡力系公理适用于刚体。 (∨)
2.2.5重为P的均质圆球放在板AB与墙壁AC之间,D、E两处均为光滑接触,尺寸如图示,设板AB的重量不计,求A处的约束反力及绳BC的拉力。(答案:FC= FT= 2 P/3;)
2.2.6锻锤工作时,如受工件给它的反作用力有偏心,则会使锻锤C发生偏斜,这将在导轨AB上产生很大的压力,从而加速导轨的磨损并影响锻件的精度。已知打击力F=100kN,偏心距e=20mm,锻锤高度h=200mm试求锻锤给导轨两侧的压力。(答案:FN=10kN)
C. 都改变; D. 只有C处的改变。
三、受力图
1.3.1画出各物体的受力图。下列各图中所有接触均处于光滑面,各物体的自重除图中已标出的外,其余均略去不计。
1.3.2画出下列各物体系中各指定研究对象的受力图。接触面为光滑,各物自重除图中已画出的外均不计。
第二章 平面力系(汇交力系与平面偶系)
一、 是非判断题
第二章 平面力系(任意力系)
理论力学答案

①其质心C将仍然保持静止;②其质心C将沿图示x轴方向作直线运动;
③其质心C将沿某一方向作直线运动;④其质心C将作曲线运动。
10.3.5如图10.4所示两个相同的均质圆盘,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圆盘的不同位置上,各作用一水平力F和F,,使圆盘由静止开始运动,设F=F,,问哪个圆盘的质心运动得
8.4.6在图示四连杆机构中,已知 。在图示位置时,OA杆的角速度ω=2rad/s,角加速度α=3 rad/s2,O、A、B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且垂直于O1B。试求该瞬时:(1)AB杆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2)O1B杆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答案:ωAB=0.8 rad/s,αAB=1.2rad/s2;ωO1B=0,αO1B=2.24rad/s2)
8.4.2如图所示,在筛动机构中,筛子的摆动是由曲柄连杆机构所带动。已知曲柄OA的转速 , 。当筛子BC运动到与点O在同一水平线上时, 。求此瞬时筛子BC的速度。
8.4.3曲柄O角速度ω=2rad/s绕轴O转动,带动等边三角形ABC作平面运动。板上点B与杆O1B铰接,点C与套筒铰接,而套筒可在绕轴O2转动的杆O2D上滑动。OA=AB=BC=CA=O2C=1m,当OA水平,AB∥O2D,O1B与BC在同一直线上时,求杆O2D的角速度ω2。(答案:ω2=0.577rad/s)
9.2.3重物M重10 N,系于30cm长的细线上,线的另一端系于固定点O。重物在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成一锥摆形状,且细线与铅垂线成30˚角。求重物的速度与线的拉力。
(答案:FT=11.6N,v=0.94m/s)
9.2.4物体M重为P=10N,置于能绕y轴转动的光滑斜面上,θ=30o,绳索长L=2m,物体随同斜面一起以匀转速n=10r/min转动,试求绳子的拉力(取g=10m/s2)。(答案:FT=6.65N)
《理论力学》练习册答案

《理论力学》练习册答案习题一一、填空:1、在作用于刚体的任意力系中加入或减去一个(平衡)力系,并不改变原来力系对刚体的作用。
、周围物体对被研究物体的限制称为被研究物体的(约束)。
、平面一般力系平衡的充分必要的解读条件是力系中的所有各力(在力系平面内任一轴上投影的代数各等于零)以及(各力对力系平面内任一点的力矩的代数和也等于零)。
、力对物体的作用取决于(大小、方向、作用点)这三个要素。
、力多边形(自行封闭)是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条件。
、可将作用于刚体上的力沿其作用线滑动到刚体上的另一点而不(改变)它对刚体的作用,这称为刚体上力的可传性。
习题二一、填空、汇交力系就是所有各力的作用线都(汇交于一点)的力系。
、平行力系就是所有各力的作用线都(平行)的力系。
、平面汇交力系可合成为一个合力,此(合力)作用线通过(各力的汇交点)。
、力多边形自行封闭是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条件。
、合力在某轴上的投影等于力系中各力在同一轴上(投影)的代数和。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与充分的解读条件是(力系中各力系平面内任一轴上投影的代数各等于零)。
二、选择1.图示汇交力系的力多边形表示:。
力系的合力等于零 力系的主矢为R力系的合力为R 力系的主矩不为零 三、计算压路机碾子垂=,半径=400mm, 若用水平力拉碾子越过高80mm 的石坎,问应多大?若要使为最小,,力与水平线夹角应为多大?此时力等于多少? 解:此题用几何法较简单:(拉过石坎时)1) 作出力三角形如图示: 由图中几何关系:2) 沿水平方向:3) 如图:当与垂直时其值最小,此时P习 题 三一、填空、一般情况下,力使物体同时发生移动和转动。
而力偶使物体( 单纯的发生转动 )。
、当力偶矩保持不变时,力偶可以在其作用面内( 转 ),不改变它对( 刚体 )作用。
、作用于物体某点之力可以平移到此物体上的另一点,但需( 同时附加一力偶 ),此力偶之矩等于( 此力对新的作用点之矩 )。
理论力学习题及答案(全)

第一章静力学基础一、是非题1.力有两种作用效果,即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也可以使物体发生变形。
()2.在理论力学中只研究力的外效应。
()3.两端用光滑铰链连接的构件是二力构件。
()4.作用在一个刚体上的任意两个力成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两个力的作用线相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5.作用于刚体的力可沿其作用线移动而不改变其对刚体的运动效应。
()6.三力平衡定理指出:三力汇交于一点,则这三个力必然互相平衡。
()7.平面汇交力系平衡时,力多边形各力应首尾相接,但在作图时力的顺序可以不同。
()8.约束力的方向总是与约束所能阻止的被约束物体的运动方向一致的。
()二、选择题1.若作用在A点的两个大小不等的力F1和F2,沿同一直线但方向相反。
则其合力可以表示为。
①F1-F2;②F2-F1;③F1+F2;2.作用在一个刚体上的两个力F A、F B,满足F A=-F B的条件,则该二力可能是。
①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或一对平衡的力;②一对平衡的力或一个力偶。
③一对平衡的力或一个力和一个力偶;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或一个力偶。
3.三力平衡定理是。
①共面不平行的三个力互相平衡必汇交于一点;②共面三力若平衡,必汇交于一点;③三力汇交于一点,则这三个力必互相平衡。
4.已知F1、F2、F3、F4为作用于刚体上的平面共点力系,其力矢关系如图所示为平行四边形,由此。
①力系可合成为一个力偶;②力系可合成为一个力;③力系简化为一个力和一个力偶;④力系的合力为零,力系平衡。
5.在下述原理、法则、定理中,只适用于刚体的有。
①二力平衡原理;②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③加减平衡力系原理;④力的可传性原理;⑤作用与反作用定理。
三、填空题1.二力平衡和作用反作用定律中的两个力,都是等值、反向、共线的,所不同的是。
2.已知力F沿直线AB作用,其中一个分力的作用与AB成30°角,若欲使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在所有分力中为最小,则此二分力间的夹角为度。
理论力学习题答案

.第一章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一、是非判断题1.1.1 在任何情况下,体内任意两点距离保持不变的物体称为刚体。
( ∨)1.1.2 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直线。
( ×)1.1.3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不但适用于刚体,而且也适用于变形体。
( ×) 1.1.4 力的可传性只适用于刚体,不适用于变形体。
( ∨) 1.1.5 两点受力的构件都是二力杆。
( ×) 1.1.6只要作用于刚体上的三个力汇交于一点,该刚体一定平衡。
( ×) 1.1.7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只适用于刚体。
( ×) 1.1.8 凡矢量都可以应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合成。
( ∨) 1.1.9 只要物体平衡,都能应用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 ×) 1.1.10 凡是平衡力系,它的作用效果都等于零。
( ×) 1.1.11 合力总是比分力大。
( ×) 1.1.12只要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则它们对物体的作用效果相同。
( ×) 1.1.13若物体相对于地面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物体处于平衡。
( ∨)1.1.14当软绳受两个等值反向的压力时,可以平衡。
( ×)1.1.15静力学公理中,二力平衡公理和加减平衡力系公理适用于刚体。
( ∨) 1.1.16静力学公理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公理和力的平行四边形公理适用于任何物体。
( ∨)1.1.17 凡是两端用铰链连接的直杆都是二力杆。
( ×)1.1.18 如图 1.1所示三铰拱,受力 F ,F 1作用,其中F 作用于铰C 的销子上,则AC 、BC构件都不是二力构件。
( ×)二、填空题1.2.1力对物体的作用效应一般分为外效应和内效应。
1.2.2 对非自由体的运动所预加的限制条件称为约束;约束力的方向总是与约束所能阻止的物体的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约束力由主动力引起,且随主动力的改变而改变。
理论力学作业参考答案

平面任意力系(一)一、填空题1、平面任意力系的主矢RF '与简化中心的位置 无 关,主矩o M 一般与简化中心的位置 有 关,而在__主矢为零___的特殊情况下,主矩与简化中心的位置 无 __ 关.2、当平面力系的主矢等于零,主矩不等于零时,此力系合成为_一个合力偶.3、如右图所示平面任意力系中,F F F F 1234===,此力系向A 点简化的结果是 0R F '≠,0A M ≠ ,此力系向B 点简化的结果是0RF '≠,0A M = . 4、如图所示x 轴与y 轴夹角为α,设一力系在oxy 平面内对y 轴和x轴上的A ,B 点有∑A m 0)(=F ,∑B m 0)(=F ,且∑=0y F ,但∑≠0x F ,l OA =,则B 点在x 轴上的位置OB =___/cos l θ ____.(题4图) (题5图)5、折杆ABC 与CD 直杆在C 处铰接,CD 杆上受一力偶m N 2⋅=M 作用,m 1=l ,不计各杆自重,则A 处的约束反力为___2N___. 二、判断题(√ ) 1.若一平面力系对某点之主矩为零,且主矢亦为零,则该力系为一平衡力系.(√ ) 2.在平面力系中,合力一定等于主矢.(× ) 3.在平面力系中,只要主矩不为零,力系一定能够进一步简化.1F 2F 3F 4F AB(√ ) 4.当平面任意力系向某点简化结果为力偶时,如果再向另一点简化,则其结果是一样的.(×) 5.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形式,除一矩式,二矩式,三矩式外,还可用三个投影式表示.(× ) 6.平面任意力系平衡的充要条件为力系的合力等于零.(× ) 7.设一平面任意力系向某一点简化得一合力,如另选适当的点为简化中心,则力系可简化为一力偶.(√ ) 8.作用于刚体的平面任意力系主矢是个自由矢量,而该力系的合力(若有合力)是滑动矢量,但这两个矢量等值,同向.( × ) 9.图示二结构受力等效.三、选择题1、关于平面力系与其平衡方程式,下列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D_ ___A.任何平面任意力系都具有三个独立的平衡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