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学期物理月考试卷[]江苏教育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兴化市姜金学校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二物理第三次月考试卷2005.12(本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1.在日常生活中,常用“高声大叫”、“低声细语”来形容人说话的声音,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的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音调和晌度2.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 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A 、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B 、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C 、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D 、在公路两侧设置屏障墙3.物态变化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关于这些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 、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要吸收热量 B 、夏天用干冰给运输中的食品降温,这是应用干冰熔化吸热C 、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要吸收热量D 、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白的一层霜,这是凝华现象 4.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 A 、给盛有水的杯子加盖 B 、把新鲜的蔬菜装入塑料袋中 C 、把湿衣服放在通风的地方D、把蔬菜用保鲜膜包好后放入冰箱5.如图所示,甲、乙、丙三种固体质量相等,加热过程中,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从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以判断 A 、甲、乙、丙都是晶体B 、乙是晶体,甲、丙是非晶体C 、乙是非晶体,甲的熔点比丙低D 、乙是非晶体,甲的熔点比丙高 6.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 、小孔成像B 、教室里的黑板“反光”C 、在太阳光照射下,地面上出现大树的影子D 、斜插入水中的筷子,从水面上看,水下部分向上弯折了7.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向平面镜,那么这束光线的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分别为A 、40° 40°B 、40° 5O °C 、50° 4O °D 、50° 50°8.物体到平面镜镜面的距离是2m ,则该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是A 、1mB 、2mC 、3mD 、4m9.下列四个词语所描述的光现象中,表示能自行发光的是A 、金光闪闪B 、红光满面C 、火光冲天D 、波光粼粼 10.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11.在探究近视眼视力矫正问题时用图的装置模拟眼睛,烧瓶中的着色液体相当于玻璃体,烧瓶左侧紧靠瓶壁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右侧内壁相当于视网膜。

图中的四幅图是一些同学描绘近视眼矫正的方法和光路,其中能达到近视眼矫正目的的是12.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8cm ,当物体AB放在该凸透镜主轴上距离凸透镜12cm 的位置处时,调整光屏的位置使光屏上出现该物体清晰的像,则在光屏上得到一个A 、倒立放大的实像B 、倒立缩小的实像C 、正立放大的实像D 、正立放大的虚像13.如图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

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cm 处,则A 、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B 、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C 、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D 、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二、填空题(每1分25分)1.一物体在1min内振动了180000次,则该物体振动的频率为__________Hz。

2.写出以下物态变化的名称:碘粒被加热变成紫色的气体,属于_____________现象;冬天水面结冰,属于____________现象。

3.一束光线从玻璃射向空气,如图所示,则折射角为______________。

4.由于光的_____________现象,教室里不同位置上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

(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5.如果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60度,则反射角是_________度。

6.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_℃。

7.穿白上装、红裙子的演员,在绿色追光灯照射下,她的上装看起来是_________色的,裙子看起来是_________色的。

8.太阳光穿过密度不均匀的大气层时,由于折射向地面偏折,因此,早晨我们看到初升的太阳位置比它的实际位置 _____________ 填“高”或“低”).9.水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通常情况下,水在结冰时温度为℃;水在沸腾时温度将(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水汽化时需要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

10.下列给出的三幅图,分别主要运用了什么光学知识?A、激光引导掘进方向B、小泥人照镜子C、有经验的渔民在叉鱼答:A B C 11.普通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透镜,一架普通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40cm,当被拍照的人到镜头的距离大于cm时,底片上会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像(选填:实或虚)。

若将照相机移近被拍摄的景物,景物在底片上所成的清晰像将变。

(选填“大”或“小”)12.请将与下列自然现象所对应的物态变化的名称填在相应的横线上:初春的早晨大雾弥漫;炎热的夏天积水干涸;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

13.汽车在夜间行驶,车内不开灯是因为:若车内开着灯,司机前的玻璃窗就会像那样使司机看见的像,妨碍看清前面的道路。

三、作图题(每小2分 8分)1.如图所示,一束光沿水平方向射到平面镜上,请在图中画出这束光的反射光线。

2.如图所示,SA表示从空气斜射向平行玻璃砖上表面的一束光,请画出这束光在玻璃砖中的折射光线(大致方向)。

3.如图所示,入射光线平行于凸透镜的主轴,请画出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4.如图所示,AB表示平面镜前的物体。

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B经平面镜所成的像。

四、综合题(共48分)(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冰溶化过程的起止..时间是从第_______________;(2)根据表中数据可以推断:冰属于________。

(填“晶体”或“非晶体”)2.(2分)图中是“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示意图,MN为凸透镜的主光轴,F为凸透镜的焦点。

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的左侧时,若在透镜右侧的光屏上(光屏未画)得到烛焰清晰放大的实像,则蜡烛可能置于透镜左侧a、b、c、d四点中的________点处。

_________就是利用凸透镜这一成像特点制成的。

3.(2分)视力检查时要求被测人与视力表间隔5 m。

小明准备借助一块平面镜检查视力(如图所示),则他应坐在镜前 m处。

图中小明正在用手示意他所看到的“E”字朝向,其示意方向应与视力表中“E”字的实际朝向 (选填“相同”或“相反”)。

4.(1分)2005年5月23日傍晚,山东蓬莱海面上出现了海市蜃楼奇观,它是光的___________射形成的。

5.(3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物体距透镜30cm,像距透镜10cm,则此时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像(依次选填“倒立”或“正立”、“放大”或“缩小”、”实”或“虚”).6.(2分)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光学器件是()A.平面镜B.投影仪C.照相机D.潜望镜7.(2分)目前光污染越来越严重,白亮污染是普遍的一类光污染,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和各种涂料都能造成白亮污染,形成白亮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有能量 D.光沿着直线传播8.( 7分)2005年春节晚会上,一群风华少女用精美绝伦的舞蹈把我国佛文化中的“千手观音”演绎得淋漓尽致,给人以美的熏陶,善的启迪.(1)如图所示,观众看不见邰丽华(领舞者)身后站着的其他舞蹈者,这是因为光的的缘故.(2)佛光普照,梵音如丝,聆听脱俗乐音,她们能分辨出究竟是何种乐器在发声,因为不同的乐器发声,其是不同的.(填“音调”“音色”或“响度”)(3)莲花座上,“千手观音”身披绚丽霞光,这些光是由红、、三原色依不同比例混合而成的..(4)舞台上云雾缭绕,宛如天庭,它们是固态二氧化碳时吸热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而产生的效果.(填物态变化)(5)聋哑少女听不清声音,她们是如何感知音乐节奏的?训练中,技术人员通过加大音量,使音箱、舞台产生,从而使靠在音箱上或站在舞台上的聋哑少女感觉到音乐节奏的变化.9.(4分)下表中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声音传播的一些规律,请认真分析,说出其中两种.一些物质的声速/(m·s-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6分)小明利用蜡烛、凸透镜、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并形成了一些结论,这些结论中正确的是(填序号)(1)实验前要调整烛焰、光屏和凸透镜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

(2)凡是实像都是倒立的。

(3)凡是虚像都是正立的。

(4)实像是倒立的,虚像可能是正立的、也可能是立倒的。

(5)凡是实像,像和物分别在透镜的两侧。

(6)凡是虚像,像和物都在透镜的同一侧。

(7)不能成在光屏上的不是像。

(8)凸透镜所成的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

(9)凸透镜所成的虚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

(10)用手握住透镜的某一部分,则光屏上不能得到完整的实像。

11.当往玻璃杯中倒入半杯开水时,你会发现杯子的上半部模糊不清。

请你用初中物理知识解释这个现象。

(2分)12.如图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图像,根据该图像能够获得合理的信息有(3分)信息一:;信息二:;信息三::13.有两个透镜,一个是凸透镜,一个是凹透镜,请你设计三个实验方法来辨别它们。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现在,一些大厦都用许多大块的镀膜玻璃做外墙(俗称“玻璃幕墙”).这种外墙既能透射光线也能反射光线.(6分)(1)从外面看玻璃幕墙相当于平面镜,光线照射在光滑的玻璃幕墙上时会发生反射,物体经玻璃幕墙反射后所成的像是 (填实或虚)像.(2)小明同学路过某大厦楼前,从侧面往玻璃幕墙看去,发现该大厦前的旗杆在玻璃幕墙中的像有错位现象,如图所示.他经过仔细观察和分析,认为产生这种错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上下两块镀膜玻璃不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所造成的.请你利用简易器材,运用模拟的方法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它,要求写出这个实验所需器材和简述实验过程.(3)玻璃幕墙会给人们带来哪些负面影响?请举一例.答:恭贺你顺利完成答题,别忘了认真检查!附答案1.3000 2.升华凝固3.30 4.漫反射5.30 6.29 7.绿色黑色8.低9.0 不变吸收10.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11.凸80 实12.液化汽化(蒸发)凝固13.平面镜(镜子)车内三、作图题(每小2分 8分)四、综合题(共48分)1.(1)5---10min (2)晶体2.c 幻灯机(投影仪)3.2 相同4.折5.倒立缩小实6.C 7.A 8.(1)光的直线传播(2)音色(3)绿蓝9.(1)同种介质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大(2)在固体中大于在液体中大于在气体中的声速10.(1)(2)(3)(5)(6)(8)11.液化12.(1)海波的熔点(48℃);(2)海波初温(25 ℃);(3)海波的未温(60℃);(4)海波是晶体;(5)海波熔化共用3 min;(6)海波固体加热共用(6 min);(7)海波液体加热共用(2 min).13.摸照看14.(1)镜面;虚(2)器材:两块平面镜(或玻璃板),一支铅笔(或类似物体)实验过程:模仿玻璃幕墙和旗杆,将两块平面镜(或玻璃板)竖直(或水平)错位放置,再将一支铅笔放在两平面镜(或玻璃板)交界处前方,从侧面往平面镜(或玻璃板)看去,观察铅笔在镜中所成的像是否有错位现象.(也可用厚薄不同的两块平面镜或“玻璃板”做上述实验来验证.其他方法正确也可) (3)会造成光污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