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及要点
滚动轴承故障分析方法

滚动轴承故障分析方法(转载)滚动轴承的监测诊断技术有很多种,如振动信号分析诊断、声发射诊断、油液分析诊断、光纤监测诊断等,它们各具特点,其中振动信号分析诊断技术应用最为广泛。
滚动轴承的振动信号分析故障诊断方法可分为简易诊断法和精密诊断法两种。
简易诊断的目的是初步判断被列为诊断对象的滚动轴承是否出现了故障;精密诊断的目的是要判断在简易诊断中被认为出现了故障的轴承的故障类别及原因。
滚动轴承故障的简易诊断法在利用振动对滚动轴承进行简易诊断的过程中,通常是要测得的振值(峰值、有效值等)与预先给定的某种判定标准进行比较,根据实测{TodayHot}的振值是否超出了标准给出的界限来判断轴承是否出现了故障,以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进行精密诊断。
因此,判定标准就显得十分重要。
用于滚动轴承简易诊断的判断标准可大致分为三种:(1)绝对判定标准:是用于判断实测振值是否超限的绝对量值。
(2)相对判定标准:是对轴承的同一部位定期进行振动检测,并按时间先后进行比较,以轴承无故障的情况下的振值为标准,根据实测振值与该基准振值之比来进行诊断的标准。
(3)类比判定标准:是岁若干同一型号的轴承在相同的条件下在同一部位进行振动检测,并将振值相互比较进行判断的标准。
绝对判定标准是在规定的检测方法的基础上制定的标准,因此必须注意其适用频率范围,并且必须按规定的方法进行振动检测。
适用于所有轴承的绝对判定标准是不存在的,因此一般都是兼用绝对判定标准、相对判定标准和类比判定标准,这样才能获得准确、可靠的诊断结果。
振动信号简易诊断法包括振幅值诊断法、波形因数诊断法、波峰因数诊断法、概率密度诊断法和峭度系数诊断法。
滚动轴承故障的精密诊断法通过对滚动轴承实施简易诊断发现有故障后,应进一步{HotTag}对其进行精密诊断,即通过振动信号的频率分析,判断故障的类别和原因。
滚动轴承的振动频率成分十分丰富,既含有低频成分,又含有高频成分,而且每一种特定的故障都对应有特定的频率成分。
滚动轴承故障及其诊断方法

滚动轴承故障及其诊断方法
滚动轴承是一种很常见的机械元件,广泛用于工业和消费市场,用于
转动机械装置的旋转部件。
它们的主要功能是支撑和稳定轴,允许轴在指
定的位置和方向上旋转,以及在转动时减少摩擦和重复负载。
滚动轴承可
以在各种不同类型的机械设备中找到,例如汽车,风能发电机,摩托车,
电机,空调,电气箱等。
滚动轴承可以长期高效工作,但如果不适当地维护和维修它,可能会
导致故障。
常见的滚动轴承故障包括损坏,轴承旋转变慢,轴承外壳发热,内部损坏,轴键变形,低速磨擦,扭矩问题等。
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找
出故障的根本原因,并根据现场条件采取正确的解决方案。
要有效诊断滚动轴承故障,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检查外壳:检查轴承外壳表面,以及固定螺丝和轴承挡圈是否松动、弯曲或破损。
检查底座是否正确安装,轴是否紧固,以及轴承应用的负载
是否正确。
2.状态检查:检查轴承内部和外壳的温度,查看是否有油漆和碳垢,
并检查轴承内部有无异响和异常磁性。
3.拆卸检查:仔细检查轴承内部的轴承衬套、滚珠和圆柱滚道,查看
是否有损坏、磨损或异物。
滚动轴承故障诊断实例

滚动轴承故障诊断实例
滚动轴承故障诊断实例可以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 声音异常:当滚动轴承出现故障时,可能会出现异常的噪音,如嘶嘶声、刮擦声或者咔咔声等。
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听觉判断故障的类型和位置。
噪音一般源于滚珠或滚道表面的损伤或者磨损。
2. 振动异常:故障的滚动轴承会导致轴承运行不稳定,产生过大的振动。
可以通过振动传感器来检测振动的频率和幅度,进而判断故障的严重程度和位置。
振动异常可能是由于轴承内部松动、滚子损伤或滚道不平整等问题引起的。
3. 温度异常:滚动轴承运行时,由于磨擦和摩擦产生的热量,轴承温度会有所上升。
但是,如果滚动轴承的温度明显高于正常值,可能表明存在故障。
可以通过红外测温仪或接触式温度计来测量轴承的温度,判断是否存在异常。
4. 润滑问题:滚动轴承需要得到正确的润滑以保持正常运行。
如果滚动轴承出现故障,润滑不足或者污染等问题,会导致滚动轴承的寿命缩短。
可以通过观察润滑脂或润滑油的颜色、黏度以及滚动轴承周围是否有渗漏等来判断润滑是否正常。
上述实例中的故障诊断需要依靠专业的设备和工具,同时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建议请专业人士进行诊断和修复。
滚动轴承故障及其诊断方法

而一旦有了压痕,压痕引起的冲击载荷会进一步引起附近 表面的剥落。
这样,载荷的累积作用或短时超载就有可能引起轴承塑性 变形。
1滚动轴承异常的基本形式
(4).腐蚀
润滑油、水或空气水分引起表 面锈蚀(化学腐蚀)
轴承内部有较大的电流通过造 成的电腐蚀
2.3 滚动轴承的振动及其故障特征
2. 幅值域中的概率密度特征 滚动轴承正常时和
发生剥落损伤时的轴 承振动信号的幅值概 率密度分布如图。
轴承振动的概率密度分布
从图中可以看出,轴承发生剥落时,幅值分布的幅 度广,这是由于存在剥落的冲击振动。这样,从概率 密度分布的形状,就可以进行异常诊断。
3 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2.2 滚动轴承的特征频率
➢ 为分析轴承各部运动参数,先做如下假设: (1)滚道与滚动体之间无相对滑动; (2)每个滚道体直径相同,且均匀分布在内外滚道之间 (3)承受径向、轴向载荷时各部分无变形;
方法: 研究出不承受轴向力时轴承缺陷特征频率,进而,推导出 承受轴向力时轴承缺陷特征频率
1. 不承受轴向力时 轴承缺陷特征频率
d Dm
)
fr
滚动轴承的特征频率
➢ (3) 轴承内外环有缺陷时的特征频率:
➢ 如果内环滚道上有缺陷时,则Z个滚动体滚过该缺陷时的
频率为
fi
f Bi Z
1 (1 2
d Dm
) frZ
➢ 如果外环滚道上有缺陷时,则Z个滚动体滚过该缺陷时的
频率为
fo
f Bo Z
1 (1 2
d Dm
)
f
r
Z
➢ (4) 单个滚动体有缺陷时的特征频率:如果单个有缺陷的 滚动体每自传一周只冲击外环滚道(或外环)一次,则其 相对于外环的转动频率为
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与技术综述

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与技术综述引言:滚动轴承作为机械设备中常用的零部件之一,承担着支撑和传递载荷的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使用环境的恶劣和工作条件的复杂性,滚动轴承往往容易出现各种故障。
因此,为了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轴承寿命,对滚动轴承的故障进行准确诊断非常重要。
一、故障诊断方法1. 观察法观察法是最常用的故障诊断方法之一。
通过观察滚动轴承的外观和运行状态来判断是否存在故障。
例如,如果发现滚动轴承有异常噪声、温度升高、润滑油泡沫、振动加剧等现象,很可能是轴承出现了故障。
2. 振动诊断法振动诊断法是一种先进的故障诊断方法,可以通过检测轴承的振动信号来判断轴承是否存在故障。
通过分析振动信号的频谱图,可以确定轴承故障的类型和位置。
常用的振动诊断方法包括时域分析、频域分析和小波分析等。
3. 声音诊断法声音诊断法是一种通过听觉判断轴承故障的方法。
通过专业人员对轴承产生的声音进行听觉分析,可以判断轴承是否存在异常。
常见的轴承故障声音包括金属碰撞声、摩擦声和振动声等。
4. 热诊断法热诊断法是一种通过测量轴承的温度来判断轴承故障的方法。
由于轴承在故障状态下会产生摩擦热,因此轴承的温度可以间接反映轴承的工作状态。
通过测量轴承的温度分布,可以判断轴承是否存在异常。
二、故障诊断技术1. 模式识别技术模式识别技术是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故障诊断技术,可以根据轴承的振动信号和声音信号等特征,通过训练模型来识别轴承的故障类型。
常用的模式识别技术包括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和决策树等。
2. 图像诊断技术图像诊断技术是一种通过图像处理和分析来判断轴承故障的技术。
通过对轴承的外观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和分类,可以实现对轴承故障的自动诊断。
常用的图像诊断技术包括边缘检测、纹理分析和目标识别等。
3. 声音信号处理技术声音信号处理技术是一种通过对轴承声音信号进行滤波、频谱分析和特征提取等处理,来判断轴承故障的技术。
通过对声音信号的频谱图和时域图进行分析,可以判断轴承故障的类型和位置。
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

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一、滚动轴承的常见故障滚动轴承是转动设备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机械零件,同时也是最容易产生故障的零件。
据统计,在使用滚动轴承的转动设备中,大约有30%的机械故障都是由于滚动轴承而引起的。
滚动轴承的常见故障形式有以下几种。
1. 疲劳剥落(点蚀)滚动轴承工作时,滚动体和滚道之间为点接触或线接触,在交变载荷的作用下,表面间存在着极大的循环接触应力,容易在表面处形成疲劳源,由疲劳源生成微裂纹,微裂纹因材质硬度高、脆性大,难以向纵深发展,便成小颗粒状剥落,表面出现细小的麻点,这就是疲劳点蚀。
严重时,表面成片状剥落,形成凹坑;若轴承继续运转,将形成大面积的剥落。
疲劳点蚀会造成运转中的冲击载荷,使设备的振动和噪声加剧。
然而,疲劳点蚀是滚动轴承正常的、不可避免的失效形式。
轴承寿命指的就是出现第一个疲劳剥落点之前运转的总转数,轴承的额定寿命就是指90%的轴承不发生疲劳点蚀的寿命。
2. 磨损润滑不良,外界尘粒等异物侵入,转配不当等原因,都会加剧滚动轴承表面之间的磨损。
磨损的程度严重时,轴承游隙增大,表面粗糙度增加,不仅降低了轴承的运转精度,而且也会设备的振动和噪声随之增大。
3. 胶合胶合是一个表面上的金属粘附到另一个表面上去的现象。
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缺油、缺脂下的润滑不足,以及重载、高速、高温,滚动体与滚道在接触处发生了局部高温下的金属熔焊现象。
通常,轻度的胶合又称为划痕,重度的胶合又称为烧轴承。
胶合为严重故障,发生后立即会导致振动和噪声急剧增大,多数情况下设备难以继续运转。
4. 断裂轴承零件的裂纹和断裂是最危险的一种故障形式,这主要是由于轴承材料有缺陷和热处理不当以及严重超负荷运行所引起的;此外,装配过盈量太大、轴承组合设计不当,以及缺油、断油下的润滑丧失也都会引起裂纹和断裂。
5. 锈蚀锈蚀是由于外界的水分带入轴承中;或者设备停用时,轴承温度在露点以下,空气中的水分凝结成水滴吸附在轴承表面上;以及设备在腐蚀性介质中工作,轴承密封不严,从而引起化学腐蚀。
滚动轴承故障诊断分析全解

滚动轴承故障诊断分析全解
滚动轴承是机械设备中的重要元件,也是故障率最高的构件。
其突发的故障可能会严重影响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即使是轻微的故障,也会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
因此,对滚动轴承的故障进行及时诊断和维修,是确保轴承的正常运行的关键。
本文将对滚动轴承故障诊断进行全面阐述,以便于有助于轴承的可靠运行。
一般来讲,滚动轴承的故障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类:
(1)疲劳损坏:由于长期的使用,滚动轴承中的滚动体和锥形齿轮等内部零件可能会因疲劳而损坏,最终导致轴承的故障;
(2)腐蚀破坏:由于设备运行时的温度、湿度及磨损较大,滚动轴承容易受到空气、油品及其他化学性腐蚀剂的作用,从而造成内部零件的磨损;
(3)水分侵入:滚动轴承组装后,如果存在漏油现象,则滚动轴承内部容易污染,从而导致滚动体及锥形齿轮等内部零件受损;
(4)润滑油工作性能不佳:润滑油在机械设备运行时,若由于品质或温度等原因,润滑油的性能不佳,轴承容易受到损坏;
(5)安装不良:滚动轴承安装后,若没有正确地调整轴的负荷和动转瞬间,将会对轴承组件产生振动和噪音,从而导致故障。
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滚动轴承故障诊断初步1、故障原因滚动轴承的早期故障是滚⼦和滚道剥落、凹痕、破裂、腐蚀和杂物嵌⼊。
即主要故障形式:疲劳剥落、磨损、塑性变形、锈蚀、断裂、胶合、保持架损坏。
产⽣主要原因包括搬运粗⼼、安装不当、不对中、轴承倾斜、轴承选⽤不正确、润滑不⾜或密封失效、负载不合适以及制造缺陷。
2、频谱和波形特征滚动轴承它是由内圈、外圈、滚动体和保持架四部分组成。
当滚动体和滚道接触处遇到⼀个局部缺陷时,就有⼀个冲击信号产⽣。
缺陷在不同的元件上,接触点经过缺陷的频率是不相同的,这个频率就称为滚动轴承的特征频率。
滚动轴承的故障特征频率的数值⼀般在⼏赫兹到⼏百赫兹之间,在频谱图中的1000Hz以内的低频区域轴承故障特征频率如下:1、滚动轴承故障特征频率(外圈静⽌)式中:Z——滚动体个数fr——转频(Hz)D——轴承节径(mm)d——滚动体直径(mm)α——接触⾓(1)滚动轴承内圈故障特征频率(2)滚动轴承外圈故障特征频率(3)滚动轴承滚动体特征频率(4)滚动轴承保持架特征频率2、滚动轴承故障特征频率的计算经验公式:⼆、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的要素滚动轴承由内圈、外圈、滚动体和保持架四部分组成,每个轴承部件对应⼀个轴承故障特征频率。
滚动轴承的故障频率分布有⼀个明显的特点,往往在低频和⾼频两个频段内都有表现。
所以在频率分析时,可以选择在这两个频段进⾏分析。
根据滚动轴承的故障形式在频域中的表现形式,将整个频域分为三个频段,既⾼频段、中频段和低频段。
l ⾼频阶段指频率范围处于2000-5000Hz 的频段,主要是轴承固有频率,在轴承故障的早期,⾼频段反映⽐较敏感;中频阶段指频率范围处于800-1600Hz 的频段,⼀般是由于轴承润滑不良⽽引起碰磨产⽣的频率范围;l 低频阶段指频率范围处于0-800Hz 的频段,基本覆盖轴承故障特征频率及谐波;在⾼频段和低频段中所体现的频率是否为轴承故障频率,还要通过其他⽅法进⾏印证加以确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析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及要点
滚动轴承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机械零件质疑,同时,它也是机器中最容易损坏的元件之一。
许多旋转机械的故障都与滚动轴承的状态有关。
据统计,在使用滚动轴承的旋转机械中,大约有30%的机械故障都是由于轴承而引起的。
可见,轴承的好坏对机器工作状态影响极大。
通常,由于轴承的缺陷会导致机器产生振动和噪声,甚至会引起机器的损坏。
而在精密机械中(如精密机床主轴、陀螺等),对轴承的要求就更高,哪怕是在轴承上有微米级的缺陷,都会导致整个机器系统的精度遭到破坏。
最早使用的轴承诊断方法是将听音棒接触轴承部位,依靠听觉来判断轴承有无故障。
这种方法至今仍在使用,不过已经逐步使用电子听诊器来替代听棒以提高灵敏度。
后来逐步采用各式测振仪器、仪表并利用位移、速度或加速度的均方根值或峰峰值来判断轴承有无故障。
这可以减少对设备检修人员的经验的依赖,但仍然很难发现早期故障。
滚动轴承在设备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滚动轴承状态好坏直接关系到旋转设备的运行状态,尤其在连续性大生产企业,大量应用于大型旋转设备重要部位,因此,实际生产中作好滚动轴承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是搞好设备维修与管理的重要环节。
我们经过长期实践与摸索,积累了一些滚动轴承实际故障诊断的实用技巧。
一、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的方式及要点:
对滚动轴承进行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的实用方法是振动分析。
实用中需注意选择测点的位置和采集方法。
要想真实准确反映滚动轴承振动状态,必须注意采集的信号准确真实,因此要在离轴承最近的地方安排测点,在电机自由端一般有后风扇罩,其测点选择在风扇罩固定螺丝有较好监测效果。
另外必须注意对振动信号进行多次采集和分析,综合进行比较。
才能得到准确结论。
二、滚动轴承正常运行的特点与实用诊断技巧:
我们在长期生产状态监测中发现,滚动轴承在其使用过程中表现出很强的规律性,并且重复性非常好。
正常优质轴承在开始使用时,振动和噪声均比较小,但频谱有些散乱,幅值都较小,可能是由于制造过程中的一些缺陷,如表面毛刺等所致。
运动一段时间后,振动和噪声维持一定水平,频谱非常单一,仅出现一、二倍频。
极少出现三倍工频以上频谱,轴承状态非常稳定,进入稳定工作期。
继续运行后进入使用后期,轴承振动和噪声开始增大,有时出现异音,但振动增大的变化较缓慢,此时,轴承峭度值开始突然达到一定数值。
我们认为,此时轴承即表现为初期故障。
这时,就要求对该轴承进行严密监测,密切注意其变化。
此后,轴承峭度值又开始快速下降,并接近正常值,而振动和噪声开始显著增大,其增大幅度开始加快,当振动超过振动标准时(如ISO2372标准),其轴承峭度值也开始快速增大,当既超过振动标准,而峭度值也超过正常值(可用峭度相对标准)时,我们认为轴承已进入晚期故障产,需及时检修设备,更换滚动轴承。
轴承表现出晚期故障特征到出现严重故障(一般为轴承损坏如抱轴、烧伤、沙架散裂、滚道、珠粒磨损等)时间大都不超过一周,设备容量越大,转速越快,其间隔时间越短。
因此,在实际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一旦发现晚期故障特征,应果断判断轴承存在故障,尽快安排检修。
三、滚动轴承异常运行特点及诊断技巧:
现在由于假冒伪劣轴承难免会进入企业和设备,而这些流动轴承造成的严重故障往往是突发的,灾难性的。
如轴承保持架突然断裂、轴承内外圈突燃断裂等,这些故障将造成转子抱轴,重者导致转子或设备报废。
近几年我们在实际中经常遇到此类情况。
因此,在实际监测与诊断中,必须尽快诊断出滚动轴承状态好坏,并及时更换伪劣轴承,避免大事故发生。
我们在大量的此类事故中,也积累了一些实用技巧,就是此类轴承在安装后运行初期,监测其振动状态,并进行频谱分析。
我们发现轴承在运行初期,其频谱有其独特特点,即设备工频一般不占主要成份。
但振动总值不大,用振动标准(如ISO2372标准)判断振动是合格的。
此时,就要引起我们警惕,这种状态即表现为轴承部件存在缺陷等,其失效往往非常快而且非常突然。
上例即在测完此图后两小时转子抱轴。
在诊断这些假冒伪劣轴承故障时,要注意多积累平时优质轴承在设备上正常运行的频谱和振动时域情况,便于在出现此类异常频谱时能及时判断出轴承故障,避免设备事故。
四、实用的滚动轴承快速诊断技巧:
我们在实际状态监测中,往往只需判断滚动轴承好坏,能用多长时间,而精密分析及诊断中诊断轴承某个部位故障往往实用性不大。
实用中精密诊断由于受工况等因素影响,时常找不出滚动轴承对应的特征频率。
虽然近几年发展出的小波分析与快速共振动解调分析技术比较准确,但所需设备投入较大,还需进行较多分析,现场故障诊断人员一般较少应用。
我们在实用诊断上采取有量纲参数与无量纲参数结合判断进行轴承快速故障诊断,即采用频谱分析中频率振动速度,结合轴承峭度值进行综合诊断。
当两个条件均超过标准时,我们判断轴承存在故障。
这种判断方法经过三年的实践,证明对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是非常实用的。
判断快速、准确,准确率超过90%。
诊断出来的轴承基本上均处于后期故障阶段,具有非常好的经济效益。
另外,当监测到滚动轴承低频振动非常大的时候,排除机组不对中、不平衡、结构松动、基础共振结构性因素后,即使无滚动轴承特征频率,应果断判断滚动轴承故障进行检修。
五、实用的滚动轴承频谱分析与诊断技巧:
现在数据采集器使用已比较普遍。
但在实用中注意一下技巧。
对于振动不大,轴承峭度不大,频谱复杂的振动信号,在现场难以判断有无故障情况时,我们将振动信号采集回来,传到计算机进行精密分析。
此时,先进行常规分析,检查振动速度频谱和轴承峭度是否接近标准,而后用功率谱考察振动能量是否超标,若功率谱不大,观察频谱中各种频率成份。
若谱线对应频率工频整倍,则应着重查找机组结构方面的故障;若为工频分数倍,出现较多小数位频率,则应着重查找轴承牲频率,若有,则轴承存在的故障,若无,排除其它部件故障后需引起警惕,加强监测。
实际发现许多振动不超标,而出现轴承故障事例。
一旦出现轴承特征频率或接近轴承特征频率频谱,则应判断轴承存在故障,而后根据幅值大小,可作趋势分析或安排检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