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学习]八年级生物上册5.4.5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第四章 第五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1、能简单描述发酵的原理。
2、至少能举例说出三项发酵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探究等活动,培养探究学习能力和合作交往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辩证地认识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学习重点:发酵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学习过程:一、情景导入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食品的制作与细菌和真菌有关?、二、自主学习预习P84--86,完成以下内容,思考如下问题(温馨提示:用简练语言回答,或在书上作出标记。
)1、曲霉是细菌还是真菌?它能利用体内的什么物质分解淀粉?分解的产物是什么?2、酵母菌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什么?3、能把葡萄糖转化为乳酸的是哪种微生物?4、酸奶和泡菜为什么会有酸味?制作酸奶和泡菜需要什么样的环境?。
5、连线: 醋多种霉菌酱醋酸菌馒头面包乳酸菌酸奶泡菜酵母菌甜酒三、小组交流1、探究演示实验中的现象(发酵现象)(1)杯子中加入了哪些物质?这些物质是不是发酵必须的?(2)从图中看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3)发酵的原理是什么?2、制作甜酒(1)猜测酒曲中可能含有的微生物有哪些?糯米在制酒过程中起什么作用?(2)将酒曲碾细成粉末,撒在糯米上相当于细菌、真菌培养中的哪一步?(3)加盖的目的是什么?能否经常揭盖?四、梳理小结五、达标测评1、发酵食品的制作离不开细菌和真菌,实质上是与菌体内的()有关。
A、抗生素B、多种酶C、有机物D、细胞核2、用来制酱的主要是()A、霉菌B、酵母菌C、乳酸菌D、细菌3腐烂的水果会发出酒味,这是由于水果中的葡萄糖被酵母菌转化为()A、酒精B、醋酸C、氧气D、二氧化碳1、在一玻璃瓶加入适量淀粉、水和少量酵母菌,调成稀糊状,瓶口和连有导管的橡皮塞用凡士林封住,导管另一端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如图所示,放在温暖的地方一段时间,据现象回答问题:(1)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会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
5.4.5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导学案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素养目标1.生命观念:结合生活经验举例说明细菌和真菌在食品制作、疾病防治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学会食品保存的一般方法。
2.科学思维:通过观察、探究等活动,分析制作米酒等实践中不成功的案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探究实践:通过发酵实验和尝试制作甜酒、泡菜、酸奶等食品,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4.态度责任:关注细菌和真菌服务于人类生产的应用,分析生活现象,关注食品安全。
任务一:探究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阅读教材内容,小组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发酵:细菌和真菌分解有机物产生各种代谢产物的过程。
2.探究酵母菌的发酵现象(1)现象:有气泡产生,锥形瓶上方气球____________,拔掉气球闻到________味。
(2)思考:产生的气泡是____________。
用温开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温开水中加入酵母和糖后进行搅拌,搅拌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论:酵母菌可以将葡萄糖转化成________并产生____________。
(4)【生活链接】人类利用了酵母菌的这一生命活动来进行发酵,请解释下列现象产生的原因。
①发面时,面团变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蒸出来的馒头没有酒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探究实验】探究米酒的制作过程(1)准备材料:糯米,酒曲,清洁的容器、蒸锅、筷子,洁净的纱布等。
(2)制作过程(3)米酒发酵原理淀粉――→曲霉葡萄糖葡萄糖――→酵母菌________﹢二氧化碳 (4)在制作米酒的过程中,为什么要尽量少打开容器?4.分析发酵食品的制作原理任务二:探究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阅读教材内容,圈画出关键词句,完成下列填空。
八年级生物上册 5.4.5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
各小组展示课前做的观察实验,并介绍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瓶中的液体不断有气泡冒出,使瘪的气球胀大。
提问:为什么会有气泡冒出呢?
仔细观看,认真分析,得出结论。
阅读教材,结合生活经验,讨论思考题。
请同学们展示课前做的观察实验。提问:你们观察到什么现象?提示学生所观察到的现象就是发酵。你能解释这一过程吗?演示课件:示酵母菌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并产生二氧化碳。
认同选择正确的用药方式。
关注转基因技术在药品生产上的应用。
正确认识科学研究与技术进步的社会价值。
指导阅读课本76页“抗生素今百昔”。请同学讨论课本75页练习第2题。指导学生代科学技术在医药方面的应用。向学生渗透STS教育。
四.作业
课后作业
个人随笔
教学反思及自我完善: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这节课和生活实际联系十分紧密,小到日常生活中食品的制作、保存,大到基因工程,转基因技术、清洁能源、环境保护等都跟细菌和真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运用多媒体展示多一些的生活案例,不仅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跟能加深学生印象,激发兴趣。
能力:1.通过观察、探究、收集资料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合作交往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1.利用所学知识,为家乡的发展出谋划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一.导入新课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互相讨论,积极发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提问:细菌和真菌能够危害动植物和人的健康,使食品腐败变质,它污的存在对人类有没有益处呢?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
细菌、真菌与食品保存
讨论分析、得出结论。
各小组积极讨论,互相补充归纳出保存食品的主要方法和原理,以及注意事项。
八年级生物上册5.4.5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验,说一说他们对人类有哪些好处呢?对学生回答做总结,导入新课。
过渡句:正如刚才同学所说,细菌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有着密切的关系。
1.提问:利用他们制作食品时,主要根据什么原理呢?2.对学生的暗示给予表扬,肯定食品的制作与发酵有关。
3.结合实验,提出问题:根据你们的推测,气球内充的是哪种气体?这种气体是怎么产生的?4.肯定同学的回答,讲述酵母菌体内有多种酶,能够将糖类分解成葡萄糖,在无氧的条件下,会发生反应。
5.请同学打开气球闻一闻,另一种物质是什么?6.用课件展示发酵原理反应式:7. 询问各组实验都成功了吗?制作馒头或面包时,酵母菌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会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使馒头或面包膨大松软。
面团中所含的酒精在蒸烤过程中挥发了,所以没有酒味。
用PowerPoint展示制作甜酒的过程及注意事项,并出示课下自制的甜酒,邀请其他同学课下来品尝。
品尝,思索,回答甜酒真的是甜的,推测可能是酒曲将糯米分解成了糖,所以是甜的。
异口同声的回答:有害,不应该。
用PowerPoint课件展示泡菜的制作过程及注意事项,出示课下自制的泡菜,邀请同学课下品尝泡菜。
回答:利用乳酸菌将蔬菜中的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乳酸,因此,泡菜酸溜溜的。
制泡菜利用的是细菌中的乳酸菌,只有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才能将蔬菜中的引导同学分析实验失败原因,同时对勇于承认失败的同学提出表扬,并激励其他同学学习他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8.提出问题:同学知道利用发酵原理可以制造哪些食品吗?9.出示面包,提出问题:老师带来了利用酵母菌制做的面包,他们很松软,里边有很多小孔,为什么?吃一口面包没有酒的味道,这又是为什么?(在回答了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过渡句:我国南方有着悠久的自制甜酒的历史,甜酒的制作依据的就是发酵的原理。
课前,第二小组已经为我们精心制作了味美醇香的甜酒,下面请他们组给我们介绍一下。
1.让一个同学品尝,提出问题:甜酒真的是甜的吗?为什么?2. 总结,我们制作甜酒用的是酒曲,酒曲的主要成分是真菌中的一种曲霉,它能将淀粉分解成糖,所以味道是甜的。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5.4.5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优秀教学案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微生物世界的好奇心,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
2.使学生认识到细菌和真菌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培养学生关爱环境、保护生态的意识,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4.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5.4.5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的主题是“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5.4.5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旨在让学生了解细菌和真菌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对微生物世界的探究兴趣。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微生物的基本知识,对细菌和真菌有了初步的认识。本节课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索细菌和真菌在食品制作、药物研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微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见过细菌和真菌吗?它们对人类有什么作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
3.讲述一个微生物在医学、农业或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案例,激发学生兴趣。
4.宣布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通过设置不同难度的教学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找到自己的位置,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我将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素养,以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于探究、勇于实践。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问题导向
1.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探究任务,如“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某种微生物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5.4.5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作用导学案

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
(2)说明食品腐败的原因,运用食品保存的一般方法保存食品。
(3)举例说出细菌和真菌与人类防治疾病的关系及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学习重难点】举例说出细菌和真菌在食品制作、食物保存和环保等方面的作用,说明细菌和真菌与人类有着密切关系【预习案】1、发酵食品的制作离不开细菌和真菌,有的真菌体内含有大量的酶,如曲霉可以把分解为;如酵母菌可以把转化为,并产生。
有些细菌含有的酶能够把转化为,如乳酸菌。
制作馒头或面包时要用,制作酸奶、泡菜时要用,制醋时要用,制酱时要用多种。
2、食品腐败是由和引起的。
这些和从食品中获取,并在食品中和,导致食品的腐烂。
3、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
4、抗生素是指。
5、转进因药品是指。
6、在生活污水中和工业废水中有很多有机物,在没有氧的环境中,一些和通过发酵把这些物质分解。
在有氧的条件下,有一些细菌能够利用这些物质生存,将有机物分解成和,使污水得到净化。
【合作探究】(1)酒曲在制酒中的作用是什么?糯米在制酒过程起什么作用?(2)制作过程中,为什么要将装置放在温暖的地方?(3)制作过程中,为什么要尽量少打开容器?(4)在糯米中间挖个凹坑的目的是什么?(5)怎样判断甜酒制作成功?(6)在发酵现象的实验中,为什么气球会膨胀?【达标检测】1.制作泡菜时密封的主要目的是()A.防止营养物质的流失B.防止其他细菌的进入C.防止空气进入D.防止水分散失2.啤酒是人们爱喝的一种酒类,其酒味的产生与下列哪种生物有关?()A.酵母菌B.乳酸菌C.醋酸菌D.曲霉3.以下能正确反映酵母菌发酵时,产酒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是()4.制作面包发酵时利用的菌种是()A.酵母菌B.醋酸菌C.青霉菌D.乳酸菌5.我州在新农村建设中,为了改善农村卫生条件,改变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大力推广兴建沼气池。
在沼气发酵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A.酵母菌B.乳酸菌C.甲烷菌D.根瘤菌6.酸奶是一种有益的乳制品,泡菜也是特色菜,这是人们利用了哪种生物的发酵作用()A.大肠杆菌B.酵母菌C.曲霉菌D.乳酸菌7.下列食品中,不是通过减少食品中含水量来抑制细菌和真菌生长和繁殖的是()A.果脯B.腊肉C.鱼干D.罐头8.酒精等“绿色燃料”的研发备受世界关注,利用玉米秸秆生产燃料酒精的大致流程是:玉米秸秆→糖液→酒精。
(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5.4.5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导学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5.4.5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导学案3.家庭制作甜酒有如下工序:①将酒曲粉末与糯米饭均匀搅拌在一起②将糯米饭压实后挖个小坑,淋上一些凉开水③用凉开水将蒸熟了的糯米饭冲淋一次,放置冷却到30 ℃④用水将糯米浸泡一昼夜,淘洗干净⑤将糯米饭放入容器中盖好,用毛巾包裹起来置于温暖的地方⑥将糯米倒入蒸锅蒸熟(以上容器、毛巾等均要求消毒)请对照制作工序,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制作工序的先后顺序: 。
(2)酒曲含有的主要菌种是。
(3)酿好的甜酒表面有气泡出现,这是由什么气体引起的?知识点二: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1.食品的腐败主要是由和引起的。
它们从食品中获取而大量生长繁殖,使食品营养价值降低或丧失,导致食品腐败。
2.防腐原理是。
3.将下面食品保存的方法与对应的原理连线。
三、合作探究1.结合甜酒的制作过程,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将糯米用水浸泡一昼夜,把米洗干净。
其目的是。
(2)为什么要将蒸熟的米饭放置到用手触摸微热(30 ℃)的时候?(3) 把酒曲和微热的糯米均匀搅拌的目的是。
(4)为什么要将容器用毛巾包裹起来?(5)制作甜酒的过程中,尽量少打开容器的原因是。
(6)有人按工序制作甜酒,几天后,发现甜酒没有制出来,糯米饭反而发霉了。
请分析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2.说说下列食品保存的方法。
①蘑菇——。
②腊肉类熟食——。
③果脯—— ,用糖溶液除去鲜果中的水分。
④咸鱼—— ,用盐溶液除去鲜鱼中的水分。
以上方法的原理都是除去 ,防止细菌、真菌生长和繁殖。
⑤袋装牛奶、盒装牛奶—— ,依据高温灭菌原理。
⑥袋装肉肠—— ,依据破坏需氧菌类的生存环境的原理。
⑦肉类罐头—— ,依据高温灭菌及防止与细菌、真菌接触的原理。
⑧你还知道哪些保存食品的方法?3.夏天,人们为了防止鲜鱼腐败,常将鱼洗净后在其上撒些盐,这是为什么呢?参考答案:二、预习检测知识点一: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1. (1)气泡胀大酵母菌糖类二氧化碳(2) 使酵母菌和糖充分混合为酵母菌提供适宜的生存条件2. (1)(2) A3. (1) ④⑥③①②⑤(2)酵母菌(3) 二氧化碳。
八年级生物上册5.4.5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5.4.5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学案(新版)新人教版1、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
2、举例说出细菌和真菌与食品保存的关系。
学习重点举例说出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学习难点发酵作用的原理。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学习过程:【自主预习】(8-10分钟)要求:通读课文,将自学问题答案在书中划出,疑问处用“?”做标记。
一、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阅读课文8485页,观察发酵现象。
1、观察实验现象,说出使气球胀大的气体是什么气体?2、瓶内填充的物质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说出其中的理由(小组讨论)3、说出制作馒头的原理?(小组讨论后简写结论)4、观察视频资料,了解制作甜酒的过程。
其中的第三步相当于什么过程?二、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阅读课本86页,回答:5、食品的腐败是由什么引起的?6、食品保存的重要问题是什么?7、防止食品腐败的主要原理是什么?3、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88页)8、什么是抗生素?最早发现抗生素(青霉素)的科学家是谁?9、人类利用了哪种细菌生产胰岛素?4、细菌与环境保护10、利用一些细菌处理污水的原理是什么?【合作探究】86页观察与思考:图中有几种保存食品的方法?它们的依据是什么?除以上方法外,你还能说出哪些保存食品的方法?【展示交流】小组讨论交流,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知识梳理】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发酵原理甜酒的制作细菌、真菌与食品保存食品腐败的原因食品保存的方法防止食品腐败的原理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抗生素的概念抗生素的发现细菌、真菌与环境保护污水处理【当堂训练】必做题:1、“德山大曲”酒享誉全国,它的酿造与下列哪种微生物有关()B、乳酸菌C、酵母菌D、黄色短杆菌2、下列各项制作过程中都用到细菌和真菌的是()A、油、盐、酱、醋B、酱、醋、啤酒、酸奶C、油、酱、醋、茶D、酱、醋、没、白酒3、与抗生素的产生有关的生物是()A、细菌B、真菌C、病毒D、动物4、下列食品保存的方法中,不能延长保存时间的是()A、冷冻、冷藏B、常温下保存C、干燥后保存D、真空包装5、酸牛奶不仅口感好,而且营养价值高,这是因为在牛奶中加入了()A、乳酸菌C、酵母菌D、青霉菌6、下列对几种菌类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可以利用曲霉菌制作甜酒B、可以利用酵母菌制作馒头C、可以利用乳酸菌制作醋酸D、根瘤菌有利于大豆的生长7、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A、将食品内的细菌都杀死B、抑制食品内真菌的生长和繁殖C、将食品内的真菌都杀死D、杀死或抑制食品内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8、制作面包和酿酒时,分别利用了酵母菌发酵产生的()A、二氧化碳和水B、二氧化碳和葡萄糖C、氧和酒精D、二氧化碳和酒精9、常用的食品保存的方法有()①低温冷藏②高温储藏③晒干储藏④保持湿润⑤用盐把肉腌起来⑥制成罐头⑦真空包装⑧直接暴露在空气中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B、①②③⑤⑥⑦C、①③⑤⑥⑦D、①②③⑥⑦⑧10、外科手术器械的消毒都要以有效的杀死()作为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
2.重点:学会制作甜酒、酸奶和泡菜。
3.重点:能说出食品腐败的原因,并学会保存食品。
二、预习检测
知识点一: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
1.发酵现象:
(1)现象:瓶中有产生,气球了。
解释: 分解 ,产生。
(2)在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 ;加入温开水的目的是。
2.细菌、真菌在食品中的利用:
(1)连线:
①酵母菌 a.制醋
②乳酸菌 b.酿酒,做馒头、面包
③醋酸菌 c.制作酸奶、泡菜
④霉菌 d.制酱
(2)我们食用的面包或馒头暄软多孔的原因是( )
A.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了二氧化碳
B.曲霉分解淀粉产生了二氧化碳
C.曲霉分解葡萄糖产生了二氧化碳
D.酵母菌分解淀粉产生了二氧化碳
3.家庭制作甜酒有如下工序:
①将酒曲粉末与糯米饭均匀搅拌在一起②将糯米饭压实后挖个小坑,淋上一些凉开水③用凉开水将蒸熟了的糯米饭冲淋一次,放置冷却到30 ℃④用水将糯米浸泡一昼夜,淘洗干净⑤将糯米饭放入容器中盖好,用毛巾包裹起来置于温暖的地方⑥将糯米倒入蒸锅蒸熟(以上容器、毛巾等均要求消毒)
请对照制作工序,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制作工序的先后顺序: 。
(2)酒曲含有的主要菌种是。
(3)酿好的甜酒表面有气泡出现,这是由什么气体引起的?
知识点二: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
1.食品的腐败主要是由和引起的。
它们从食品中获取而大量生长繁殖,使食品营养价值降低或丧失,导致食品腐败。
2.防腐原理是。
3.将下面食品保存的方法与对应的原理连线。
三、合作探究
1.结合甜酒的制作过程,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将糯米用水浸泡一昼夜,把米洗干净。
其目的是。
(2)为什么要将蒸熟的米饭放置到用手触摸微热(30 ℃)的时候?
(3) 把酒曲和微热的糯米均匀搅拌的目的是。
(4)为什么要将容器用毛巾包裹起来?
(5)制作甜酒的过程中,尽量少打开容器的原因是。
(6)有人按工序制作甜酒,几天后,发现甜酒没有制出来,糯米饭反而发霉了。
请分析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2.说说下列食品保存的方法。
①蘑菇——。
②腊肉类熟食——。
③果脯—— ,用糖溶液除去鲜果中的水分。
④咸鱼—— ,用盐溶液除去鲜鱼中的水分。
以上方法的原理都是除去 ,防止细菌、真菌生长和繁殖。
⑤袋装牛奶、盒装牛奶—— ,依据高温灭菌原理。
⑥袋装肉肠—— ,依据破坏需氧菌类的生存环境的原理。
⑦肉类罐头—— ,依据高温灭菌及防止与细菌、真菌接触的原理。
⑧你还知道哪些保存食品的方法?
3.夏天,人们为了防止鲜鱼腐败,常将鱼洗净后在其上撒些盐,这是为什么呢?
参考答案:
二、预习检测
知识点一: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
1. (1)气泡胀大酵母菌糖类二氧化碳
(2) 使酵母菌和糖充分混合为酵母菌提供适宜的生存条件
2. (1)
(2) A
3. (1) ④⑥③①②⑤
(2)酵母菌
(3) 二氧化碳。
知识点二: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
1.细菌真菌有机物
2. 把食品中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
3.
三、合作探究
1.(1)除杂质,使米充分吸收水
(2)这样的温度比较适于菌种的生活。
(3)让菌种与糯米充分混合,更有利于分解有机物
(4)保温,利于菌种的生活。
(5) 防止其他细菌和真菌的污染
(6) ①经常打开容器,糯米饭被杂菌感染了;②器皿消毒不严;③器皿没有盖严;④酒曲含杂菌。
2. ①脱水法
②晒制与烟熏法
③渗透保存法
④腌制法水分
⑤巴斯德消毒法
⑥真空包装法
⑦罐藏法
⑧冷藏、冷冻法;使用防腐剂;使用射线(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灭菌。
3. 菌类繁殖的必要条件是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丰富的有机物,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条件,细菌的繁殖都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在洗净的鱼体内外撒上一些盐后,鱼肉中虽有水分却不能被细菌利用。
根据细胞吸水的原理,浓盐水的浓度大于菌体细胞内的浓度,所以菌体内的水分会释放到盐水中。
在缺少水分的情况下,细菌的繁殖受到限制,这样就可以使鱼保存较长的时间而不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