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合集下载

互联网金融专业主要学什么

互联网金融专业主要学什么

互联网金融专业主要学什么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金融行业中的重要领域,对于这个领域有着浓厚兴趣的人士常常选择进修互联网金融专业。

那么,互联网金融专业主要学什么呢?1. 金融基础知识首先,学习互联网金融专业的学生需要建立坚实的金融基础知识。

这包括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等方面的基础概念。

只有对金融领域有扎实的理解,才能更好地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2. 互联网技术互联网金融是将互联网技术与金融行业结合起来的产物,因此学习互联网金融专业的学生也需要学习相关的互联网技术知识。

这包括网络编程、数据库管理、数据分析等领域的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互联网金融技术。

3. 数据科学与分析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数据分析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学习互联网金融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数据科学和分析技术,包括数据挖掘、统计分析、机器学习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可以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

4. 金融科技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金融行业也在不断进行创新。

学习互联网金融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金融科技创新的理念和方法,了解金融科技公司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方式,掌握未来金融科技发展的趋势。

5. 风险管理与合规在互联网金融领域,风险管理和合规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学习互联网金融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风险管理和合规的基本原则,掌握国内外金融监管政策和法规,以确保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安全和合法性。

综上所述,学习互联网金融专业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金融基础知识,还需要了解互联网技术、数据科学与分析、金融科技创新、风险管理与合规等方面的知识。

只有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才能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取得成功,并为金融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互联网金融专业考研方向有哪些科目

互联网金融专业考研方向有哪些科目

互联网金融专业考研方向有哪些科目在当前信息化时代,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金融行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子投身其中。

对于有志于从事互联网金融的研究与实践的同学来说,考研是一个提升自己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互联网金融专业考研方向中,涉及到的学科领域十分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金融学金融学是互联网金融专业考研的核心科目之一。

学生需要掌握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工程、金融投资等基本理论和知识,深入了解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金融产品的设计与创新,以及风险管理、金融监管等热点问题。

二、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学生需要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运用统计工具对金融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为金融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

三、信息技术互联网金融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因此信息技术也是考研中重要的科目之一。

学生需要掌握计算机编程、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技术等基础知识,熟悉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开发和运营,具备信息安全和数据隐私保护的能力。

四、风险管理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管理是考研中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议题。

学生需要了解金融风险类型、识别与评估方法,掌握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和技术,具备应对金融危机和风险事件的能力。

五、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技术作为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新兴技术,也是考研中一个重要的学科方向。

学生需要了解区块链的基本原理与概念,熟悉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场景和技术特点,具备区块链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能力。

六、金融市场分析金融市场分析是考研中需要重点学习的内容之一。

学生需要研究金融市场的趋势与规律,分析金融市场的行为和结构,深入理解金融市场参与者的心理与行为,能够提供有效的市场预测和投资建议。

综上所述,互联网金融专业考研方向涉及的学科领域相当广泛,学生需要在金融学、计量经济学、信息技术、风险管理、区块链技术和金融市场分析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学习,为将来从事互联网金融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慕课】互金单元测试及答案第二章互联网金融理论

【慕课】互金单元测试及答案第二章互联网金融理论

第二章互联网金融理论本章测验
下列关于梅特卡夫定律和网络效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交易成本是制度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由科斯(Coase)1937年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首次提出。

科斯1960年在《社会成本问题》一文中对交易成本进行了解释,他认为的交易成本不包括()
美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满足了科技创新的融资需求。

美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包括主板市场、创业板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

创业板市场针对的上市主体是()
在罗宾∙蔡斯定义的共享经济三要素中,( )是共享经济产生的物质基础。

梅特卡夫定律背后的原理是基于()。

风险投资主要适用于哪类企业?
A.高风险企业
纳斯达克属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中的()。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阿里小贷”特点的是()。

以下哪种陈述属于互联网金融降低交易成本的范畴:()
根据网络运作模式的不同,网络可分为()
金融抑制措施包括:()
根据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技术创新包括()
互联网金融根据80/20法则打开了长尾市场。

许多“宝”类产品由于自身的利率高于余额宝,所以无法发挥网络正反馈效应。

传真网络是一个单边网络。

从银行的角度看,银行的歧视行为是理性的。

从工业革命的历史来看,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和金融没有关系。

如果按照摩尔定律发展下去,对信息技术整个产业链而言是个福音。

我国目前的金融业态发展不平衡,银行、证券占主导地位,而保险、信托和租赁业规模较小。

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长尾理论解释

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长尾理论解释

融有 效发挥 长尾效应提 出建议 。
关键词 : 长尾理论 ; 互联 网金 融 ; 长尾 效应 ; 发 展 建 议
通过对市场的细分 , 重点经营个性化和零散 的产 品、 服务 , 从
而创造出独特的产品和服务优势 , 积少成多 。以电商 为平 台


长尾 理论简介
的互联网金融就具有这 样 的长 尾效应 , 当主流需求 满足后 ,
五、 结论
[ 1 ]钊 陆铭 金煜 , 2 0 0 4: 《 中国人力 资本 和教育发展 的区域 差异 : 对于面板数据 的估算》 , 《 世界经济》 第1 2期 . [ 2 ]都 阳, 2 0 0 0 : 《中国地 区经济增长 的趋 同与差异— —对 西 部开发战略 的启示》 , 《 经济研 究》 第1 0期 .
力资本 、 研 究开发 与技术 外 溢》 , 《中 国社 会 科 学》 第2
期.
[ 4 ]林超 , 1 9 8 9 : 《 对人力资本理论 的再 认识—— 兼论 劳动价
值论 的再发展》 , 《 外 国教育经济理论评述》 第 3期 .
财富效应 、 父母受教育水平和社会 阶层等 均会影响家庭 中对 子女的人力资本投资。而男孩 、 城市家庭 中子女 以及较 晚出 生的子女会 得到较多的人 力资本投 资。
线分为头部和尾部 , 它们 可 以用 来描绘 人们 关注 的人和事 。 过去 , 由于关 注尾 部需要 花费 大量 的精 力 和成本 , 人们 只能
需求 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 平台金融产品和服务供求方 数量足 够多时 , 会形成规模效应 , 成本 即被摊薄 。
互联网金 融能够靠专注 于长尾市场获得利 润和发展 , 有
F I N AN C E&E C ON OMY 金 融 经 济

经济学与互联网金融

经济学与互联网金融

经济学与互联网金融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金融在全球范围内崭露头角。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模式,与传统金融相比,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广泛的覆盖面。

然而,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也给经济学领域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探讨经济学与互联网金融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互联网金融对经济学的影响。

一、互联网金融的定义与特点互联网金融,顾名思义,是通过互联网技术来进行金融交易的一种模式。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互联网金融使用互联网技术作为交易媒介,极大地提高了金融交易的效率和便捷性。

第二,互联网金融具有较低的交易成本,可以降低金融服务的门槛,实现更广泛的金融包容性。

第三,互联网金融采用了创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如P2P借贷、众筹等,为用户提供了更多元化、个性化的金融选择。

二、经济学对互联网金融的研究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模式,引起了经济学家的广泛关注。

经济学家通过对互联网金融的研究,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解释互联网金融的产生、发展和影响。

他们使用了一系列的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如信息经济学、契约理论、逆向选择等,来分析互联网金融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监管问题和风险管理问题等。

三、互联网金融对经济学的影响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对经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互联网金融打破了传统金融领域的垄断格局,使金融市场更加竞争化。

这种竞争将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和金融创新。

其次,互联网金融可以提供更大规模的金融服务,从而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的高效运行。

此外,互联网金融还可以提高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金融风险。

四、互联网金融的挑战与问题尽管互联网金融带来了很多机遇,但也伴随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监管问题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性和跨地域性,监管机构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监管,容易造成市场风险。

其次,互联网金融的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

互联网金融的交易过程极易受到黑客攻击和信息泄露等风险,给用户带来巨大损失。

【慕课】互金单元测试及答案第二章互联网金融理论

【慕课】互金单元测试及答案第二章互联网金融理论

第二章互联网金融理论本章测验
下列关于梅特卡夫定律和网络效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交易成本是制度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由科斯(Coase)1937年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首次提出。

科斯1960年在《社会成本问题》一文中对交易成本进行了解释,他认为的交易成本不包括()
美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满足了科技创新的融资需求。

美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包括主板市场、创业板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

创业板市场针对的上市主体是()
在罗宾∙蔡斯定义的共享经济三要素中,( )是共享经济产生的物质基础。

梅特卡夫定律背后的原理是基于()。

风险投资主要适用于哪类企业?
A.高风险企业
纳斯达克属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中的()。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阿里小贷”特点的是()。

以下哪种陈述属于互联网金融降低交易成本的范畴:()
根据网络运作模式的不同,网络可分为()
金融抑制措施包括:()
根据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技术创新包括()
互联网金融根据80/20法则打开了长尾市场。

许多“宝”类产品由于自身的利率高于余额宝,所以无法发挥网络正反馈效应。

传真网络是一个单边网络。

从银行的角度看,银行的歧视行为是理性的。

从工业革命的历史来看,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和金融没有关系。

如果按照摩尔定律发展下去,对信息技术整个产业链而言是个福音。

我国目前的金融业态发展不平衡,银行、证券占主导地位,而保险、信托和租赁业规模较小。

浅谈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经济学理论

浅谈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经济学理论

浅谈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经济学理论互联网金融是指在互联网平台上基于信息技术手段而创新的金融业务,以满足社会各层次人群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自2007年以来,随着互联网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互联网金融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引起了全世界金融业的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经济学理论。

一、新古典微观经济学新古典微观经济学认为,市场是一种能够有效分配资源的制度安排,即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自由交易和竞争。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正是基于这一理论而产生的,其采用互联网平台为金融服务提供者和需求者提供了更为高效的交易途径,借助互联网技术打破了传统金融业对资本市场的垄断。

二、契约理论契约理论认为,契约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形式,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互联网金融的契约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金融业的交易方式,通过合同和在线支付进行交易,使金融服务方和接受服务方之间的交易效率更高,减少了交易成本和信任成本。

三、信息经济学信息经济学认为,信息的不对称性是影响市场运作的重要因素。

互联网金融的的发展正是以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前提的,它的出现缩小了信息不对称性,从而促进了市场集中度的降低。

例如,互联网借贷平台为大量需要融资的中小型企业提供了更加多元化、分散化的融资渠道,降低了中小企业融资的成本,同时也为普通投资人提供了更加灵活和多样化的投资渠道。

四、风险管理理论互联网金融需要更加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来保护投资人利益,减少业务风险。

风险管理需要基于交易的实时性和信息的透明度,才能更有效地识别风险和减少风险。

例如,互联网保险及其他包括P2P借贷平台在内的互联网金融机构都采用了相应的风险管理方法,例如智能投资技术等。

五、行为经济学行为经济学认为人是有限理性的,其中包括的错误决策、意识到的限制与避免损失等。

行为经济学为互联网金融提供了一种机会,即通过创新的方式来锁定投资者。

互联网金融平台采用了一系列的激励机制,包括短信提醒、奖励与惩罚等。

这些机制也促进了投资者更加理性的决策过程,从而减少了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以建设银行为例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以建设银行为例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以建设银行为例摘要到目前为止,互联网被认为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它促进了社会发展,并在几十年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互联网金融是一个基于移动和安全等网络技术整合互联网技术和金融服务的新领域,具有方便,流畅,低成本的优点。

新形式的互联网金融包括第三方支付,虚拟货币,P2P借贷,众筹和互联网销售。

互联网金融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金融功能理论、长尾理论、平台经济学是互联网的理论基础。

近年来,云计算、大数据、社交网络还有搜索引擎等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奠定了基本的条件。

这让互联网企业能够顺利地提供金融服务,保证了他们金融服务的质量。

个人消费者和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需求尚未得到满足,这些客户是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的主要目标。

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削弱了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

互联网金融削弱了中国作为商业银行中介机构的地位,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和中介机构产生了各种影响,减少了收入,削弱了银行的盈利能力。

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本文描述了互联网金融的相关理论,互联网金融的现状,商业银行盈利能力降低、提高自身盈利能力、以及面对冲击应作出的改变和应对策略的相关内容进行系统性梳理。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盈利能力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Internet Finance on the Profitability of Commercial Banks--Take the Construction Bank as an ExampleAbstractSo far, the Internet is regarded as the greatest invention of human beings, it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changes people's life style in decades. This is an exception. Internet financing is a new area that combines Internet technology and financial services with networktechnologies such as mobility and security, and brings benefits such as convenience, mobility and low cost. New forms of Internet finance include third-party payment, virtual currency, P2P lending, crowdfunding and Internet sales.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online finance is based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al basis of health. Financial constraints and nutrition theory, government theory, and networked economics are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of the Internet. In recent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cloud computing, big data, social networks, search engines and other moder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s laid a basic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finance. Therefore, Internet companies can provide financial services and ensure the quality of their financial services.The demand for financial services from individual consumers and small businesses, the main targets of the Internet finance business, has not been met.The rapid growth of the Internet has reduced the profits of commercial banksInternet finance has weakened China's status as a commercial banking intermediary, exerting various influences on commercial bank assets, liabilities and intermediaries, reducing the bank's revenue and weakening the bank's profitability.This paper combine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finance and considers the main content of Internet finance theory, the decline of profit orientation ability of urban Banks, the improvement of self-interest orientation ability, the impact change of implement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response strategy.Key Words: Internet Banking,Commercial Bank,Profitability目录第1章绪论 (3)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4)1.1.1 研究背景 (4)1.1.2 研究目的 (4)1.1.3 研究意义 (4)1.2文献综述 (1)1.2.1 国外研究现状 (1)1.2.2 国内研究现状 (2)1.2.3 文献述评 (2)第2章互联网金融的基本理论 (3)2.1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3)2.2 互联网金融的模式 (3)2.2.1 第三方支付 (3)2.2.2 虚拟货币 (3)2.2.3 P2P网络借贷 (3)2.2.4 众筹融资 (3)2.2.5 互联网销售 (4)2.3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相关理论 (4)2.3.1 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 (4)2.3.2 金融功能理论 (5)2.3.3 长尾理论 (5)2.3.4 平台经济 (6)第3章互联网金融的现状分析 (7)3.1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 (7)3.1.1 第三方支付发展现状 (7)3.1.2 虚拟货币发展现状 (8)3.1.3 P2P发展现状 (8)3.1.4 众筹融资发展现状 (8)3.2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特征 (8)3.2.1 服务具有经济、高效、快捷性 (8)3.2.2 服务对象集中于中小微企业和个人 (9)3.2.3 发展得益于监管缺失,经营风险高 (9)3.2.4 扩张具有盲目性,产品同质化严重 (9)第4章建设银行盈利能力分析研究 (10)4.1对建设银行利息收入的影响............................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摘要: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发展理念和整体发展模式与传统金融存在明显的差异,在当今社会背景下,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对我国社会各行各业发展产生明显影响的情况下,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进行细化的研究,首要工作就是对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经济理论基础进行明确,为研究工作提供相应的指导。

本文将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作为研究对象,希望能够明确研究理论基础,为深入认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经济学理论;理论基础引言:相较于一般性的传统金融活动,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服务方式是将计算机技术和电子通信技术作为依托,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电子通信技术的革新发生相应的变化。

新时期,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和在社会范围内的普及性应用,互联网金融也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几乎在短时间内遍布全球,对传统金融结构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所以在探索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为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提供相应指导的过程中,应该正确认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并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加以指导,借以助推我国金融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带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步。

1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从20 世纪七十年代电子金融开始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广泛传播开始,互联网金融就成为金融领域中的新组成部分,受到广泛关注。

然而如同所有新兴行业一样,互联网金融行业在初期发展过程中遭受了很大程度上的质疑,多数研究者认为互联网金融不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所能够产生的影响也必然无法持久。

但是互联网金融最终在诸多的争议中生存发展,并且以席卷全球的态势成为当今社会最重要的金融行业组成部分,甚至取代传统金融行业,受到广泛关注。

2 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学理论基础2.1 产业经济学对互联网金融发展提供的理论指导产业经济学是经济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过程中,产业经济学基础理论有效指导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促进互联网金融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具体对理论指导作用进行分析,发现集中体现在互联网金融中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方面。

在社会科学中,经济学是一门已经得到成熟发展的重要学科,经济学理论中提出的研究方法一般都将自然科学的标准作为判断的依据,因此具有明显的科学性。

产业经济学是经济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思想必然遵循经济学中的一般规律,在产业经济学指导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过程中,指导作用集中体现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两个方面。

其一,供给方形成的规模经济和需求方形成的规模经济是构成规模经济的两个重要元素,而在规模经济的运行过程中,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重要的规律,在将产业经济中的供给方规模经济融入到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时,由于互联网金融领域知识和技术的要素实现了对劳动力和资本的替换,因此技术和知识要素进一步增加,其成本呈现出明显的递减趋势,但是所创造的收益却表现出递增的趋势。

可见,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供给方规模经济能够实现对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突破,进一步增强互联网金融的盈利效应和效益示范能力,使互联网金融价值的爆炸式发展成为可能。

其二,互联网金融中的长尾经济。

长尾经济主要是借助自身成本优势不断丰富产品的品种,进而实现对利基市场的开拓,这一情况与产业经济中的范围经济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主要用于对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无法明确解释的现象加以阐释。

互联网金融在整个金融领域中处于“长尾”的位置,因此会出现一些“普惠金融”的产品和服务,能够吸引大量的顾客。

2.2 金融中介理论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理论指导作用金融中介理论作为经济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也对互联网金融发展产生了相应的影响,起到了理论指导的作用。

对具体理论指导方作用加以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其一,对信息的筛选和处理。

对于互联网金融行业而言,信息的筛选和处理是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对行业发展的影响相对较为显著。

但是互联网信息明显呈现出庞杂无序的特征,信息质量参差不齐,信息不对称情况严重,无法提供专业的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

而在金融中介理论的指导下,能够有效帮助互联网金融主体完成对互联网金融信息的筛选和判断,借助有价值、可靠的信息为顾客提供相应的参照,进而确保顾客借助客观、可靠的信息能做出最佳的选择,提高顾客对互联网金融的信任度和应用度。

其二,实现对交易成本的有效控制。

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角度进行分析,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成本受)到信息资源免费复制和应用的影响呈现出递减的发展规律,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将有价值的信息从互联网海量信息中筛选出来需要花费相应的成本。

2.3 信息经济学理论对互联网金融活动的影响信息经济学的出现和应用会从多角度影响互联网金融活动,进而促进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发展,如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影响、搜寻理论的影响以及声誉机制的影响,能够形成积极的影响效应,带动经济的进步。

以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影响为例,面对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信息等新兴要素取代资金和劳动力要素成为最重要影响因素这一情况,在金融活动中信息不对称情况可能会加剧金融机构的风险,造成巨大的损失。

而借助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支持,可以有效改善互联网金融微贷方面信息不对称情况,实现对金融风险的有效控制,促进互联网金融领域贷款公司逆向选择风险的规避,进一步增强公司发展的稳定性,切实加快互联网金融发展进程。

3 信息经济学对互联网金融活动的指导3.1 信息不对称理论成为最重要的发展因素。

在贷款时,若发现贷款前后顾客信息的不对称,这将给互联网贷款行业造成极大的损失,因此,需要运用信息经济学中的信息不对称理论帮助互联网微贷解决贷款前后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3.2 搜寻理论搜寻理论主要是针对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正是因为互联网金融的信息不对称,才需要专业化的信息服务机构帮助互联网金融搜寻可靠的信息。

我国学者韩民春用实例证明了互联网使信息在市场上呈现均匀分布,成本与价格的透明度也因此提高,因此,网络上商品的价格的设置也较为收敛,所以,如果互联网金融的搜寻成本下降的幅度不大的话就很难发展下去。

例如,在货币资金市场中,为了寻找高口碑的供方,传统的市场搜寻需要付出昂贵的搜寻成本,低口碑的供方就会通过降价来吸引需方,因此,市场上高口碑供方的产品价格普遍高于低口碑供方提供的产品,导致市场上价格的离散程度较高。

而互联网金融市场上,由于通过互联网进行搜寻使搜寻成本大大降低,这时需方首先考虑的是口碑较好的供方,导致低口碑的供方不得不继续降价以销售产品,但往往会由于成本高于收益而迫使低口碑供方难以继续生存下来。

随着市场的优胜劣汰,市场的结构也将从量变形成质变,市场上高口碑的供方将会占据市场。

现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已十分发达,因此,金融行业将主动搜索金融信息,但由于互联网上的信息量过大,主动搜索金融信息很难满足每一位顾客的需求,因此,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金融也随之出现“推荐喜好”等更为专业的信息搜寻手段,“推荐喜好”是根据客户对金融产品的喜好来搜寻那一方面的信息。

这样极大地缩短搜寻信息的范围,不仅节约了搜寻成本,而且也更能满足客户。

3.3 声誉机制声誉机制是以博弈论为基础而建立的,所谓博弈论,指的是理性的决策主体之间发生冲突时的决策问题及均衡问题,也就是研究理性的决策者之间冲突与合作的理论。

它表明经济学的研究将越来越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及作用;也表明经济学将对信息越来越重视,特别是更接近现实世界的有关的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对称。

而声誉是一种显示经济主要内在性质及可靠程度的一种可传递的信息。

因此,在寻找合作伙伴的时候势必将寻找声誉较好的一方,这样能够将合作途中对方背叛合作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在互联网金融中声誉显得尤为重要,由于互联网信息传播的速度很快,若一家金融企业的声誉受损,那么其他人将通过互联网得知这则消息,这样这家金融企业的客户量将会迅速下降。

就像贷款一样,贷款机构在贷款给个人或企业之前都将会了解他们的信誉好坏来决定是否贷款。

因此,可以说好的声誉是一家企业在市场站稳脚跟的关键,好的声誉将会吸引许多的顾客。

4 结语综上所述,互联网金融中涉及丰富的经济学理论知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需要经济学理论基础的指导。

所以在当前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为了更好地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切实提高我国金融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就应该对互联网金融的经济学理论基础进行适当的研究和分析,并针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希望可以全面推动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整体发展进程,在社会经济建设方面创造出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1] 于夏菲.关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6(28).[2] 李二亮.互联网金融经济学解析——基于阿里巴巴的案例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02).[3] 汪炜,郑扬扬.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基础[J].经济问题探索,2015(06).[4] 陈一稀,魏博文.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经济学理论研究[J].南方金融,2015(01).[5] 石建勋.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理论依据、市场基础及前景分析[J].当代经济,2015(13).[6] 李汉.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路径探讨——以支付经济学为基础的研究[J].金融会计,2015(05).作者简介:王韫文身份证号码:32048119941113XXX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