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创新设计》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江苏专用)配套课件 1-3物质的分类与转化及分散系-3

合集下载

2016《创新设计》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江苏专用)配套课件 3-1钠、镁及其化合物-4

2016《创新设计》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江苏专用)配套课件 3-1钠、镁及其化合物-4

的质量不可能为
( A.3.2 g B.4.0 g C.4.2 g D.4.6 g )。
点燃 2MgO① 解析 镁条燃烧时,发生的反应有:2Mg+O2===== 点燃 2MgO+C② 2Mg+CO2===== 若 0.1 mol 镁条全部发生反应①,反应后固体的质量 m=0.1 mol×40 g· mol 1=4.0 g。
2- 用于浓海水脱硫,则脱硫阶段的主要离子反应为:Ca2++SO4
===CaSO4↓,即产品 1 为 CaSO4。由表中数据,可知 1 L 浓 海水中含有 28.8 g Mg2 ,则最多可得到产品 2 的质量为:

28.8 g· L 1×1 L m[Mg(OH)2]= ×58 g· mol-1=69.6 g。 -1 24 g· mol

(2)采用石墨阳极、不锈钢阴极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发生反应的 电解 Mg+Cl ↑,熔融 MgCl 中 化学方程式为:MgCl2(熔融)===== 2 2 高温 Mg(OH) + 若有少量的水存在,则会发生 Mg + 2H2O===== 2 H2↑,从而造成产品镁的消耗。 答案
2- (1)Ca2++SO4 ===CaSO4↓
主要性质 碱性氧化物 中强碱 MgO+2H ===Mg2 +H2O
+ +
Mg(OH)2+2H+===Mg2++ 2H2O Mg2 +2OH
+ -
氢氧化镁
难溶于水 溶解度小于碳 酸镁
===Mg(OH)2↓ △ MgCO3+H2O===== Mg(OH)2+CO2↑
【互动思考】 1.工业电解熔融MgCl2得到的镁如何冷却?并说明原因。 答案 因镁在高温下能与 O2 、 N2 、 CO2 等气体发生反应,
解析
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着器壁或玻璃棒慢慢加

2016《创新设计》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江苏专用)配套课件 专题11《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 1

2016《创新设计》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江苏专用)配套课件 专题11《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 1

考点一
考点二
2.A、B、C、D、E、F代表6种元素。请填空: (1)A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有 2个未成对电子,次外层有2
个电子,其元素符号为__________;
(2)B 元素的负一价离子和 C 元素的正一价离子的电子层结 构都与氩相同,B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C的元素符号为 ________; (3)D元素的正三价离子的3d原子轨道为半充满,D的元素
1s22s22p63s23p63d64s2 1s22s22p63s23p63d104s1
Cu
2.请用核外电子排布的相关规则解释 Fe3+较Fe2+更稳定的原 因? 提示
6 2 3+价层电子 26Fe价层电子的电子排布式为3d 4s ,Fe
的电子排布式为3d5,Fe2+价层电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3d6。
(2)(2013·课标Ⅱ,37节选)Ni2+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________________。 (3)(2012· 江苏化学, 21A 节选 )Mn2 + 基态的电子排布式 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
考点一
考点二
解析
(1) 基态 Si 原子中,有 14 个电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则该元素核外有6个电子,为
碳元素,其元素符号为 C,另外氧原子同样也符合要求,其 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2)B-、C+的电子层结构都与Ar相同,即核外都有18个电子,
则B为17号元素Cl,C为19号元素K。 (3)D元素原子失去2个4s电子和1个3d电子后变成 + 3 价 离 子 , 其 原 子 的 核 外 电 子 排 布 式 为 1s22s22p63s23p63d64s2,即为26号元素铁。
轨 道 上 排 布 的 电 子 数 的 式 子 。 如 Cu : 1s22s22p63s23p63d104s1 , 其 简 化 电 子 排 布 式 为 : [Ar]3d104s1。 (2) 价 电 子 排 布 式 : 如 Fe 原 子 的 电 子 排 布 式 为

2016《创新设计》化学一轮(江苏专用)课件:专题一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1-3-1

2016《创新设计》化学一轮(江苏专用)课件:专题一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1-3-1
基础课时3 物质的分类与转化及分散系
知识串讲
考点精练
[最新考纲] 1.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2.掌握物质分类 的基本方法,理解常见的不同类型物质的相互联系和转化关 系。3.知道胶体是常见的分散系,了解胶体与溶液的简单鉴
别方法和胶体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 胶体的渗析、凝聚、
布朗运动和电泳等性质不作要求)。
③酸性氧化物: CO2 、 Al2O3 、 SO3
⑤同素异形体: C60 、金刚石、
⑥干冰、液氯都是非电解质
A.①②③④⑤⑥
C.②⑤⑥ 解析
B.④⑥
D.②⑤
①中水银是纯净物,错误;③中Al2O3是两性氧化
物,错误;④中2H2是单质而同位素研究的具有相同的质
子数而具有不同中子数同一类元素的不同原子,错误; ⑥液氯既不是非电解质也不是电解质,错误。 答案 D
知识串讲 考点精练
3.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肯定
合理的是
( )。
A .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 H 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 等 B.根据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C.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和非金
属 D.根据反应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2012·浙江理综,7B)
D.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馏产品汽油也为混合物 (2012·山东理综,7D改编)
知识串讲 考点精练
解析
氢、氧两种元素既可组成水也可组成双氧水、H3O+、
OH-等粒子,A错;碳纤维是无机物,B错;油脂在酸性条件
下的水解产物高级脂肪酸是弱电解质,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
产物高级脂肪酸盐是强电解质,C错。 答案 D

2016《创新设计》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江苏专用)配套课件 1-5物质的量浓度及其溶液的配制-4

2016《创新设计》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江苏专用)配套课件 1-5物质的量浓度及其溶液的配制-4
考点四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
知识串讲
考点精练
1.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计算
知识串讲
考点精练
m N V 基本公式:n=M= = =c· V 溶液(注意各符号意义及单位) NA Vm (1)物质的量(n)、微粒数(N)、物质的质量(m)之间的换算 N mg =n(mol)= NA1· mol-1 Mg· mol-1 (2)物质的量(n)、气体体积(V)之间的换算 VL标准状况 VL =n(mol)= - - 22.4 L· mol 1 Vm L· mol 1 注意:(1)任何状况下的任何气体均存在一个 Vm。(2)标准状况 是指 0 ℃、101 kPa,Vm=22.4 L· mol-1。(3)以上计算公式只能 适用于气体。
- n(NH4H2PO4)=n(PO3 4 )=2n[Ca3(PO4)2]=
2×0.155 0 g -3 = 1.00 × 10 mol; -1 310 g· mol 1 n[CO(NH2)2]= [n 总(N)-n(NH4H2PO4)]= 2 1 ×(11.0×10-3mol-1.00×10-3mol)=5×10-3mol, 2 故 n(NH4H2PO4)∶n[CO(NH2)2]=1∶5。
知识串讲 考点精练
答案
25.00 mL 溶液中 n(Ni2 ) = 0.040 00 mol· L 1×31.25
+ - - - -
mL×10 3L· mL 1=1.250×10 3mol
3 1 56.00 mL × 10 L· mL -3 n(NH+ ) = = 2.500 × 10 mol -1 4 22.4 L· mol
知识串讲
考点精练
2.某复合肥的主要成分有 KCl、NH4H2PO4 和 CO(NH2)2 等。测定 该复合肥中 N 的质量分数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 1: 准确称取 0.500 0 g 样品于锥形瓶中, 加入足量浓硫酸并 加热,不再有 CO2 逸出时,冷却至室温。 步骤 2:向锥形瓶中加入 100 mL 蒸馏水,再加入适量的 CaCl2 溶 液,并用 NaOH 溶液调节溶液近中性,过滤、洗涤,得 0.155 0 g Ca3(PO4)2 沉淀和滤液 A。 步骤 3: 向滤液 A 中加过量甲醛溶液, 加指示剂, 用 0.500 0 mol· L 1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 NaOH 溶液 22.00 mL。

2016《创新设计》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江苏专用)配套课件 1-4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2

2016《创新设计》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江苏专用)配套课件 1-4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2

知识串讲
考点精练
解析
解法一
公式法:
p 双原子分子的物质的量= mol, NA 双原子分子的摩尔质量= p mol NA ag aNA - = p g· mol 1,
所以 b g 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bg aNA mol p g· 22.4pb ×22.4 L· mol = L。 aN A -1

值,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体积为 V L 的该气体所含有 MX 的分子数为 X。则 表示的是 VNA ( A.V L 该气体的质量(以 g 为单位) B.1 L 该气体的质量(以 g 为单位) C.1 mol 该气体的体积(以 L 为单位) D.1 L 该气体中所含的分子数 )。
知识串讲
考点精练
解析
考点二
气体摩尔体积与阿伏加德罗定律
知识串讲
考点精练
1.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 (1)构成物质的微粒的大小(物质的本性)。 (2)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距离的大小 (由温度与压强共同决 定 )。
(3)构成物质的微粒的多少(物质的量的大小)。
知识串讲
考点精练
2.气体摩尔体积 (1)含义:一定状况下,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 符号 Vm ,标准状况下,Vm= 22.4 L· mol-1 。 (2)相关计算 V ①基本表达式:Vm= n m V ②与气体质量的关系:M= Vm V N ③与气体分子数的关系: = Vm NA (3)影响因素:气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强。
知识串讲 考点精练
[示向题组] 1.(2015·南京盐城调研)在标准状况下有:①6.72 L CH4,
②3.01×1023个HCl分子,③13.6 g H2S,④0.2 mol NH3。
下列对这四种气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体积②>③>①>④ b.密度②>③>④>① c.质量②>③>①>④ d.氢原子个数①>③>④>② )。

2016《创新设计》化学一轮(江苏专用)课件:专题一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1-3-2

2016《创新设计》化学一轮(江苏专用)课件:专题一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1-3-2

(7)√ (8)×
(12)×
知识串讲 考点精练
2.化学变化不能实现的是________。 ①一种原子变成另一种原子 子 ②一种离子变成另一种离 ④一种单质变成另一
③一种分子变成另一种分子
种单质

⑤一个质子变成一个中子
⑥混合物变成纯净
⑧金
⑦有毒有污染的物质变成无毒无污染的物质
属变成非金属 答案 ①⑤⑧
知识串讲
考点精练
(7)加热I2,固体从试管底部升华到上部属于物理变化
(
)
(8)加热NH4Cl晶体,固体从试管底部跑到上部属于物理变化 ( (9)向蛋白质溶液中滴加浓CuSO4溶液产生沉淀属于化学变化 ( ) )
(10)向蛋白质溶液中滴加浓Na2SO4溶液产生沉淀属于化学变化
( (11)紫色石蕊试液中加入活性炭褪色是化学变化 (12)用铂丝蘸取NaCl溶液进行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 答案 (1)× (2)× (9)√ (3)√ (10)× (4)√ (11)× (5)× (6)√ ( ( ) ) )
知识串讲
考点精练
3.根据物质类别研究物质性质 (1)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 各列举一个化学反应填在横线上(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①金属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
知识串讲
考点精练
②非金属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
知识串讲
考点精练
(2)元素的不同价态的代表物间的转化关系。如:
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2H2S+O2===2S+2H2O ②SO2+2H2S===3S↓+2H2O ③ △ ④Cu+2H2SO4(浓)=====CuSO4+SO2↑+2H2O
知识串讲
考点精练
[示向题组]
1.(2014·全国课标Ⅱ,7)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创新设计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江苏专用配套课件专题有机化学基础幻灯片

创新设计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江苏专用配套课件专题有机化学基础幻灯片
创新设计高考化学 大一轮复习江苏专 用配套课件专题有 机化学基础幻灯片
考点一二三
[最新考纲] 1.掌握烃(烷烃、烯烃、炔烃和芳香烃)的组成、结构特点和
主要性质。2.知道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汽油的主要成 分及其应用。
考点一 脂肪烃的结构与性质
1.脂肪烃组成、结构特点和通式
2.物理性质
性质
变化规律
,如果 ( )。
解析 由题中信息知,炔烃断裂一个键,然后与1,3丁二烯发 生1,4加成生成六元环状化合物。据此规律,用逆推法,
按虚线处断裂可找回原料 ;

虚线处断裂可找回原料
(D项);
按虚线处断
裂可找回原料 答案 AD
(A项)。
【考向揭示】 由以上题组训练,可得出本考点的基本命题方向如下:
1.常见脂肪烃的结构与性质 2.以烃的转化为载体考查同分异构体的书写、信息接受应
解析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及性质。由 X 的键线式可知其分
子式为 C8H8,与苯乙烯(
)互为同分
异构体,X 分子中含碳碳双键,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X
与足量 H2 加成生成的环状饱和烃 Z 中只有两种不同位置的氢
原子,故其一氯代物有两种。
答案 D
2.β-月桂烯的结构如图所示,一分子该物质与两分 子溴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只考虑位置异构)理论 上最多有 ( )。 A.2种 B.3种 C.4种 D.6种 解析 根据单烯烃和共轭二烯烃的性质可知有四种加成 产物。 答案 C
③CH3—CH2—CH2—CH3 ④己烷。它们的沸点由低到高 的顺序是什么? 答案 ①②③④
[示向题组] 1.(2013·海南,16)2丁烯是石油裂解的产物之一,回答下列
问题: (1)在催化剂作用下,2丁烯与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为________。 (2)烯烃A是2丁烯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它在催化剂作用下 与氢气反应的产物不是正丁烷,则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A分子中能够共平面的碳原子个数为________,A与溴的 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创新设计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江苏专用配套课件专题九有机化学基础[可修改版ppt]

创新设计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江苏专用配套课件专题九有机化学基础[可修改版ppt]

称为
混合甘油。酯
简单甘油酯;若R、R′、R″不同,
(3)物理性质 ①油脂一般 不 溶于水,密度比水 小 。 ②天然油脂都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 熔、沸点 。 a.含不饱和脂肪酸成分较多的甘油酯常温下一般呈 液 态。 b.含饱和脂肪酸成分较多的甘油酯常温下一般呈 固 态。
(4)化学性质 ①油脂的氢化(油脂的硬化) 经硬化制得的油脂叫 人造脂肪 ,也称 硬化油 。如油酸 甘油酯与H2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有一多肽的结构如下
该化合 物属于几肽?有几个氨基和几个羧基?构成该化合物的 氨基酸有几种? 答案 该化合物属于四肽,有1个氨基,2个羧基,构成 该化合物的氨基酸有3种。
[示向题组] 1.(2014·广东,7)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制饭勺、饭盒、高压锅等的不锈钢是合金 B.做衣服的棉和麻均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 C.煎炸食物的花生油和牛油都是可皂化的饱和酯类 D.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 了氨基酸
答案 (1)不一定。糖类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大
多数可用通式Cn(H2O)m表示,n与m可以相同,也可以是不 同的正整数。但并非所有的糖都符合通式Cn(H2O)m,如鼠李 糖(C6H12O5)。 (2)不一定。例如甲醛(CH2O)、乙酸(C2H4O2)的分子式可分 别改写为C(H2O)、C2(H2O)2,但它们不是糖,而分别属于醛 和羧酸。
C12H22O11+H2O稀――硫△―酸→C6H12O6+C6H12O6

蔗糖
葡萄糖 果糖
C12H22O11+H2O―酸―△或――酶→ 2C6H12O6

麦芽糖
葡萄糖
(4)淀粉与纤维素 ①相似点 a.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属于多糖,分子式都可表示为 (C6H10O5)n。 b.都能发生水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6H淀1粉0O5n+nH2O―酸―△或――酶→nC葡6H萄1糖2O6 (C6纤H维10O素5n+nH2O―酸―△或――酶→nC葡6H萄1糖2O6 c.都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不同点 a.通式中 n 值不同;b.淀粉遇碘呈现特殊的蓝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的阴离子为 CO3 来看碳酸钠属于碳酸盐,虽然溶液呈碱性,
但不是碱式盐。选项 B,鸡蛋清属于胶体,浑浊的河水属于悬 浊液,但它们都可归为混合物。选项 C,强光束通过 Fe(OH)3 胶体时出现丁达尔效应,但没有发生化学变化。选项 D,胶体 属于混合物,而直径为 10
-8
m 的微粒可能是纯净物。
解析
A项, FeCl3 溶液与 Fe(OH)3胶体均为澄清、透明、均
匀的分散系; B项,半透膜允许溶液中溶质粒子通过,不允 许胶体中分散质粒子通过; C项,蔗糖溶液不具有丁达尔效
应,而淀粉溶液具有丁达尔效应; D项,溶液最稳定,胶体
属于介稳体系,在一定条件下,能长时间稳定存在。 答案 D
【考向揭示】
答案
D
3.下列各图所示的现象或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无关的是 ( )。
A.图①:日光下的树林 B.图②:利用半透膜净化胶体
பைடு நூலகம்
C.图③:用激光笔照射氢氧化铁胶体
D.图④:钠的焰色反应实验
解析
图①:空气是一种胶体,日光穿过空气照射到地面上,
此过程中实际上发生了丁达尔效应。图②:小分子和离子可 以透过半透膜,胶体粒子不能,所以利用半透膜可以净化胶
(
)
(4) 处理废水时可加入明矾作为混凝剂,以吸附水中的杂 质 ( )
(5)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别蛋白质溶液和食盐水
(
)
(6)PM2.5(微粒直径约为 2.5×10-6 m)分散在空气中形成气溶
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7)胶体粒子很小,可以透过半透膜 (9)溶液是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9)浓氨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答案 (8)× (1)√ (9)× (2)× (3)√ (4)√ (5)√ (6)× ( ( ( ( ) ) ) )
(10)依据丁达尔效应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
(7)×
)
(10)×
2.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土壤中离子的吸附和交换过程,有保肥作用 B.由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 析进行治疗 C.水泥厂和冶金厂常用高压直流电除去大量烟尘,减少 对空气的污染 D.明矾可用作净水剂
体;图③:道理同①;图④:焰色反应是电子的跃迁的结果,
考点三
分散系
胶体
1.分散系
把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 (1)概念:
(分散剂)中 所得到的体系。
(2)分类: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2.胶体的性质——丁达尔效应 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侧面可看到 光亮的通路 , 这是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而形成的,可用此性质来鉴别溶 液和胶体。 3.Fe(OH)3 胶体的制备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 液呈
由以上题组训练,可得出本考点的常见命题方向有:
1.分散系有关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2.胶体的组成、性质、制备及净化 3.胶体在生产、生活、科技领域中的应用
[跟进题组] 1.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微粒直径最小的是 ( )。
A.硝酸钾溶液
C.蛋白质溶液 解析
B.雾
D.石灰乳
各物质所属分散系类型以及分散质微粒直径范围。 物质 分散系 类型 分散质 微粒直 径大小 KNO3 溶液 溶液 <1 nm 雾 胶体 蛋白质 溶液 胶体 石灰乳 悬浊液
(2014·福建理综,8D)
解析
向饱和FeCl3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的是 Fe(OH)3沉淀,
A错误;Fe3+在沸水中水解生成Fe(OH)3胶体,B正确;Al3+ 水解生成Al(OH)3胶体,Al(OH)3胶体粒子具有较大的表面积,
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质和色素而起到净水作用,C正确;胶
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没有,可以区别,D正确。 答案 A
饱和FeCl3溶液
,继续煮沸至溶
红褐色 ,停止加热,即制得 Fe(OH)3 胶体,化学方
△ 程式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
重点提取
三种分散系比较 分散系
分散质微粒
溶液
<1 nm
胶体
1~100 nm 大分子或离 子集合体 均匀、透明 或半透明
浊液
>100 nm 巨大分子或离 子集合体 不均匀、不透 明
E.臭氧、Cl2均可用于水的消毒净化
答案 E
[示向题组] 1.(高考题组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体 ( )。
A .向饱和 FeCl3 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可制取 Fe(OH)3 胶 (2011·江苏,13A)
B.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可制得Fe(OH)3
胶体 (2012·山东理综, 8B) C.明矾能水解生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 (2012·江苏,5A) D.用可见光束照射可以区别溶液和胶体
2.(2015·扬州学情调研 )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区别,下列叙述中错 误的是 ( )。
A.FeCl3溶液与Fe(OH)3胶体的外观都是澄清、透明、均匀的
B.溶液中溶质粒子能通过半透膜,胶体中分散质粒子不能通
过半透膜 C.光束通过淀粉溶液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光 束通过蔗糖溶液时,则无此现象 D.溶液最稳定,放置后不会生成沉淀;胶体很不稳定,放置 后很快会生成沉淀
>100 nm
1~100 nm
答案
A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碳酸钠可称为碳酸盐、钠盐或碱式盐 B.鸡蛋清、浑浊的河水不可能属于同一类别 C.强光束通过Fe(OH)3胶体时发生了显著的化学变化 )。
D.直径为10-8 m的微粒不一定属于胶体
解析 选项 A,对于盐的分类可以从阴、阳离子的角度进行, 根据其组成的阳离子为 Na+来看碳酸钠属于钠盐,根据其组成
直径大小
分散质微 粒成分 外观特征
离子或小分子
均匀、透明
稳定性 分散质能否 透过滤纸 分类
稳定,静置
无沉淀

较稳定
不稳定

不能
饱和溶液、 固溶胶、液溶 悬浊液、 不饱和溶液 食盐水、 蔗糖溶液 胶、气溶胶 Fe(OH)3 胶体 乳浊液 泥水
实例
【互动思考】
1.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 向沸水中滴加 FeCl3 饱和溶液制备 Fe(OH)3 胶体的原理 是加热促进了Fe3+水解 ( ) (2)将0.2 mol·L-1 FeCl3溶液滴加沸水中,然后继续加热 并不断搅拌可制得氢氧化铁胶体 ( ) (3)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