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模拟试卷(A)

合集下载

管理心理学模拟测试题

管理心理学模拟测试题

模拟测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B)A. 所有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B. 管理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C. 管理活动中各种心理现象D. 管理活动中的心理过程2、在人的个性组成中,较多受生物因素的影响,较少受社会影响的是(C)A.性格B. 能力C. 气质D. 态度3、主体对某特定对象进行认知、评价并做出价值判断所形成的心理倾向被称为(C)A.性格B. 气质C. 态度D. 动机4、公认的“科学管理之父”是(A)A.泰勒B. 梅奥C. 韦伯D. 法约尔5、被人们称为“动作专家”的是(C)A.莫雷诺B. 勒温C. 吉尔布雷斯D. 泰勒6、在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中,下列不属于个体主观因素的是(B)A.兴趣B. 知觉对象本身的特征C. 知识经验D. 性格与气质7、在知觉过程中,人们趋向于对容易说出例子的事物给予高判断,即所谓(A)A.易获得性偏差B. 基础比例偏差C. 社会刻板印象D. 心理定势8、某人与多年相识的女友分手后从此一蹶不振,这是一种什么心理表现?(C)A.攻击B. 升华C. 冷漠D. 退化9、某厂发放的一笔奖金没有提高劳动生产率,但一经取消,职工便怨声载道,生产效率大幅度下降,这说明这笔奖金是(C)A.强化因素B. 激励因素C. 保健因素D. 精神因素10、管理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工作绩效主要取决于他的(B)A.能力和工作难度B. 能力和激励水平C. 性格和机遇D. 价值观与态度11、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对成就的需要、对社交的需要和(D)A.对发展的需要B. 对享受的需要C. 对精神的需要D. 对权力的需要12、阿Q在被别人打了以后说是儿子打了老子,其行为属于下列哪种类型?(C)A.反向行为B. 压抑C. 合理化D. 升华13、“眼不见,心不烦”、“掩耳盗铃”等都是(C)的表现。

A.合理化作用B. 投射作用C. 压抑作用D. 反向作用14、最早提出公平理论的是(B)A.麦克利兰B. 亚当斯C. 勒温D. 弗勒姆15、有明确的组织结构和工作任务的团体叫(B)A.任务团体B. 正式团体C. 指挥团体D. 利益团体16、将信息源发出的信息转换成媒体易于传送的信息称为(A)A.编码B. 传送C. 解码D. 反馈17、就团队成员间的信任关系而言,下列哪一维度被认为是最重要的(C)A.一贯B. 开放C. 正直D. 能力18、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不仅在行为上与其他人保持一致,而且在信仰上也改变原来的观点,放弃原有的意见之现象称为(B)A.模仿B. 从众C. 暗示D. 顺从19、在人际吸引中起长远作用的因素是人的(B)A.外表B. 个性品质C. 熟悉程度D. 利害关系20、“近水楼台先得月”,这是人际吸引中的(A)原则。

《管理心理学》模拟试卷.doc

《管理心理学》模拟试卷.doc

《管理心理学》模拟试卷9969.填空题1、社会知觉是个体或群体对的知觉。

2、以己度人反映了原理。

3、以偏概全反映了原理。

4、马斯洛在其一文中阐述了人的基本需要可以分为五个层次。

5、阿德佛提出人的需要的发展也遵循流程。

6、提出了成就需要理论。

7、信息沟通的正式途径有、、和。

二. 判断题1、民族中心主义可以导致人际沟通障碍。

2、工作负荷不足也会导致工作应激。

3、目标管理理论和目标设置理论是同一个学者提出的。

4、自我效能感是一种期望。

5、当个体的行为所造成的一些后果是互相排斥或带有互不相容的因素时,就会产生个人内部的目标性冲突。

三. 单项选择题1.管理心理学的重点是()。

A.心理分析B.人机关系C.劳动的一般性质D.外环境系统2.泰勒的标志性著作是()。

A. 《车间管理》B. 《工厂管理》C. 《科学管理》D. 《科学管理原理》3.设立光荣榜、开表彰大会,满足了六感指标中的()。

A.实惠感B.方向感C.成就感D.温暖感4.公认的科学管理之父是()。

A.法约尔B.泰勒C.韦伯D.厄威克5、具热情直率、精力充沛、易冲动、性情急躁、心境变化剧烈的特征的个体是()。

A.胆汁质B.多血质C. 粘液质D. 抑郁质6.、“新官上任三把火”应用了下列哪个社会知觉效应?()A.第一印象效应 B.定型效应 C.晕轮效应 D.近因效应7.在管理心理学的跨文化研究方面,()提出的文化四维度受到众多关注。

A.屈斯特B.波特C.贾尼斯D.霍夫斯泰德8.中美两国在文化四维度上的相同之处是()A.权力距离B.男性度C.集体主义D.不确定性避免9.在赫兹伯格看来,人际关系属于()。

A.激励因素B.满意因素C.保健因素D.不满意因素10.社会认知理论的提出者是()。

A.阿德佛B.佛隆C.班杜拉D.赫兹伯格11.公平理论认为人们产生公平或不公平的感觉过程是一个()过程。

A.自我比较B.横向比较C.纵向比较D.社会比较12.目标管理的深层原理是()。

管理心理学a卷试题及答案

管理心理学a卷试题及答案

管理心理学a卷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是什么?A. 组织结构B. 员工行为C. 组织文化D. 领导风格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一个层次?A. 生理需求B. 安全需求C. 社交需求D. 创新需求答案:D3. 以下哪个理论是关于领导风格的?A. 双因素理论B. 期望理论C. 路径-目标理论D. 公平理论答案:C4. 以下哪个不是有效沟通的障碍?A. 语言差异B. 信息过载C. 情绪控制D. 信息共享答案:D5. 以下哪个理论强调了员工参与决策的重要性?A. 目标设定理论B. 社会学习理论C. 参与式管理理论D. 行为科学理论答案:C6. 组织变革中,哪个阶段是员工开始接受变革的?A. 初始阶段B. 抵抗阶段C. 探索阶段D. 接受阶段答案:D7. 以下哪个是团队发展的阶段?A. 形成B. 风暴C. 规范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8. 以下哪个是组织文化的功能?A. 激励员工B. 维持秩序C. 促进沟通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9. 以下哪个不是员工满意度的指标?A. 工作满意度B. 组织承诺C. 工作绩效D. 工作投入答案:C10. 以下哪个是组织行为学的研究领域?A. 个体行为B. 团队行为C. 组织行为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答案: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认为,工作环境中存在两种因素影响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卫生因素和激励因素。

卫生因素包括工作条件、薪酬等,它们是基本需求,如果缺失会导致不满意,但满足这些需求并不一定能提高满意度。

激励因素包括成就、认可、工作本身等,这些因素能够显著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2. 描述期望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期望理论是一种动机理论,它认为个体的行为动机是由期望、工具性和价值三个因素决定的。

期望是指个体相信自己能够完成任务的概率;工具性是指完成任务后获得奖励的可能性;价值是指奖励对个体的吸引力。

管理心理学(模拟题分类)

管理心理学(模拟题分类)

一、选择题1.( C )下列关于管理心理学说法不正确的是。

A.管理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B.管理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C.管理心理学是一门具有自然科学性质的学科;D.管理心理学是科学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又是管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A )研究者有目的的控制和改变某些条件,引出所要研究的某些现象,以此得到关于这一现象发生所起作用规律的研究方法是。

A.实验法;3.( B )主持霍桑实验的人是。

B.梅奥和罗利斯伯格;4.( D )每个人特定人群总有一种共同的、较为一致且固定的看法,并以此作为判断其人格的依据,这种现象被称为。

D.社会刻板效应;5.(D )行为发生的原因与行为的预测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行为是由引起的,那么行为是否会再发生则很难确定;如果行为是由引起的,那么就可以推测出该行为者的许多特点,并对该行为的再次出现进行预测。

D.外部原因;内部原因;6. ( B )由组织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群体成员有固定编制,有规定的权力和义务,有明确的职责和分工,这种群体称为。

B.正式群体;7.(D )在奥德弗的ERG理论中,E、R、G分别是指。

D.生存;相互关系;成长8. ( B)如果职工A通过与职工B相比,认为自己报酬偏低,因而产生不公平感。

根据公平理论,A为了达到公平会采取以下哪种行为。

B.减少自己的投入;10.(B )行政层级制、职能制、矩阵型组织形态分别最适宜的环境是。

B. 复杂/静态、简单/静态、复杂/动态;11. ( D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管理心理学研究内容的是。

D.病理心理12. ( C )谈话法和问卷法应属于。

C.调查法13.使人们在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方面表现出个体差异的性格特征是 A 。

A.理智特征14.( A )由于缺乏或期待某种结果而产生的心理状态被称为,人们从事某种活动,为某一目标付出努力的意愿被称为,通过满足员工的需要而使其努力工作,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被称为。

A.需要;动机;激励15. ( C )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中的双因素是指。

2022年秋季全国自考管理心理学模拟考题含解析

2022年秋季全国自考管理心理学模拟考题含解析

2022年秋季全国自考管理心理学模拟考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一定的组织规模下,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关系是______A.成正比B.成反比C.不成比例D.不相关2、根据霍兰德的性格与职业匹配理论,企业型性格适合从事的工作有______A.司机B.计算机操作工C.文秘D.律师3、对于性格特征粗暴急躁的胆汁质气质类型的人,思想教育与管理方法应该是A.经常鼓励,多教方法B.严格要求,谨慎表扬C.表扬为主,防微杜渐D.肯定成绩,避开锋芒4、领导权变理论发展予20世纪A.40年代B.50年代C.60年代D.70年代5、成员对某一组织的高度认同、高度情感热爱与喜欢以及行为接纳与关爱相统一的态度称为A.忠诚B.组织承诺C.工作参与D.工作满意6、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激励理论是______A.需要层次理论B.“生存、关系、成长”理论C.期望理论D.成就需要理论7、人对客观世界物体的空间特性与空间关系的认识称为______A.形状知觉B.运动知觉C.时间知觉D.空间知觉8、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但它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

这种心理现象称为A.知觉B.感觉C.印象D.归因9、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在20世纪50~60年代先后出版了《管理的实践》、《管理效果》、《有效的管理者》等著作,提出的重要概念是______A.标杆管理B.绩效管理C.目标管理D.战略管理10、个体控制和调节自身情绪体验的能力是______A.智商B.情商C.财商D.逆商11、在古典管理理论的三巨头中,因其在组织理论领域的突出贡献,被后世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______A.泰勒B.法约尔C.韦伯D.卡斯特12、气质和工作应进行合理匹配,适宜从事社交工作、外交工作、管理人员、律师、记者、演员等需要有表达、活动与组织能力工作的气质类型是______A.多血质B.粘液质C.胆汁质D.抑郁质13、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社会心理活动及行为规律,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并通过改善环境条件,协调人际关系,满足职工需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来提高管理效率和促进组织发展的学科是______A.社会心理学B.普通心理学C.管理心理学D.工程心理学14、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强弱程度和工作效率之间是______A.U字形关系B.倒U字形关系C.M字形关系D.W字形关系15、受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制约与影响,典型地表现在人们心理过程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倾向性等动力性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心理学中所指的A.气质B.感觉C.情绪D.能力16、假设团体也称A.工作团体B.实际团体C.正式团体D.统计团体17、团队行为管理的核心课题是A.团队配合B.人际关系C.组织结构D.管理理论18、事业部式组织结构形式最突出的特点是集中决策和A.集中经营B.多头经营C.异地经营D.分散经营19、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以及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为______A.能力B.智力C.知识D.技能20、国外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职业倦怠最容易发生的行业是______A.金融行业B.助人行业C.地产行业D.资源行业21、日本松下电器公司下属的各个企业,都设有被称为“出气室”的“精神健康室”。

管理心理学模拟测试题-期末复习(附答案)

管理心理学模拟测试题-期末复习(附答案)

管理心理学模拟测试题管理心理学一朱国定一上海教育出版社一第一版一17元Open :管理心理学一朱国定一上海教育出版社一修订版一20元模拟测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B)P2A. 所有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B. 管理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C. 管理活动中各种心理现象D. 管理活动中的心理过程2、在人的个性组成中,较多受生物因素的影响,较少受社会影响的是(C)P4A. 性格B.能力C.气质D.态度3、主体对某特定对象进行认知、评价并做出价值判断所形成的心理倾向被称为(C)P51A.性格B.气质C.态度D.动机4、公认的“科学管理之父”是(A)P17A.泰勒B.梅奥C.韦伯D.法约尔5、被人们称为“动作专家”的是(C)P18A.莫雷诺B.勒温C.吉尔布雷斯D.泰勒6、在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中,下列不属于个体主观因素的是(B)P39A.兴趣B.知觉对象本身的特征C.知识经验D.性格与气质7、在知觉过程中,人们趋向于对容易说出例子的事物给予高判断,即所谓(A)P44A.易获得性偏差B.基础比例偏差C.社会刻板印象D.心理定势&某人与多年相识的女友分手后从此一蹶不振,这是一种什么心理表现?(C)P133openP128A.攻击B.升华C.冷漠D.退化9、某厂发放的一笔奖金没有提高劳动生产率,但一经取消,职工便怨声载道,生产效率大幅度下降,这说明这笔奖金是(C)P91A.强化因素B.激励因素C•保健因素 D.精神因素10、管理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工作绩效主要取决于他的(B)P85A.能力和工作难度B.能力和激励水平C.性格和机遇D.价值观与态度11、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对成就的需要、对社交的需要和(D)P95 openP94A.对发展的需要B.对享受的需要C.对精神的需要D.对权力的需要12、阿Q在被别人打了以后说是儿子打了老子,其行为属于下列哪种类型?(C)P134openP129A.反向行为B.压抑C.合理化D.升华13、“眼不见,心不烦”、“掩耳盗铃”等都是(C)的表现。

管理心理学选择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管理心理学选择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管理心理学选择模拟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影响态度改变的团体因素包括信仰、目标、规范和A、组织形式B、领导方式C、组织效能D、领导作风正确答案:A2、考核者在评价他人时,特别体谅那些与自己一致的行为和思想。

这种考核中的心理偏差是A、从众效应偏差B、暗示性偏差C、相似性偏差D、趋中化的偏差正确答案:C3、管理方格理论绘制了一张对等分的方格图,横坐标表示管理者对生产的关心,纵坐标表示管理者对人的关心,并列举了五种典型的管理方式。

其中一种只注重任务的完成,而不注重人的因素的管理方式是()。

A、19型管理B、1.1型管理C、5.5型管理D、9.1型管理正确答案:D4、伯恩斯和史托克的组织理论把适应于不同环境的组织结构划分为A、垂直组织与扁平组织B、有机组织与机械组织C、有机组织与元机组织D、平行组织与垂直组织正确答案:B5、目标理论认为对目标的合适程度可以从三个角度加以分析,即目标的具体性、目标的难易度和A、目标的科学性B、目标的合理性C、目标的实践性D、目标的可接受性正确答案:D6、下列关于人的个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个性具有综合性B、个性具有独特性C、个性具有相同性D、个性具有稳定性正确答案:C7、在以下诸因素中,能增强群体凝聚力的因素是()A、群体的规模较大B、群体规范是消极的C、群体成员沟通较少D、群体与外界比较隔离正确答案:D8、法约尔的管理理论在古典管理理论中属于A、传统管理理论B、科学管理理论C、早期管理理论D、行为科学理论正确答案:B9、由于群体压力,不仅在行为上而且在信仰上也改变原来的观点,这种现象称为()oA^从众B、内化C、认同D、顺从正确答案:A10、在劳动时间内,扣除休息时间后的实际劳动时间所占的百分比叫实际劳动率。

RMR(能量代谢率)值愈大,实际劳动率应该()。

A、愈高B、不变C^不确定。

D、愈低正确答案:D11、参照测量法测量的对象是A、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B、人际交往动机C、人际关系中的相关关系D、人际交往频率正确答案:B12、勒温认为组织变革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解冻、变革和A、管理B、激励C、目标D、再冻结正确答案:D13、团体所确定的每个成员都必须遵守的行为标准与行为准则称为()A、团体凝聚力B、团体士气C、团体文化D、团体规范正确答案:D14、考核者在评价他人时,特别体谅那些与自己一致的行为和思想。

管理心理学模拟测试题-期末复习(附答案)

管理心理学模拟测试题-期末复习(附答案)

B. 升华
C. 冷漠
D. 退化
9、某厂发放的一笔奖金没有提高劳动生产率,但一经取消,职工便怨声载道,生产效率大 幅度下降,这说明这笔奖金是( C) P91
A. 强化因素
B. 激励因素
C. 保健因素
10、管理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工作绩效主要取决于他的(
D. 精神因素 B) P85
A. 能力和工作难度
B. 能力和激励水平
D. 三隅二不二
29、按照塔克曼群体发展四阶段理论, 群体成员接受群体的存在, 但对于群体的约束予以抵 制,这一阶段属于( B) P172 openP168
A. 形成阶段
B. 震荡阶段
C. 规范化阶段
30、关于自我效能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P65
D. 有所作为阶段
只供学习与交流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B. 知觉对象本身的特征
C. 知识经验
D. 性格与气质
7、在知觉过程中,人们趋向于对容易说出例子的事物给予高判断,即所谓(
A ) P44
A. 易获得性偏差
B. 基础比例偏差
C. 社会刻板印象
D. 心理定势
8、某人与多年相识的女友分手后从此一蹶不振,这是一种什么心理表现?(
C ) P133
openP128 A. 攻击
A. 麦克利兰
B. 亚当斯
C. 勒温
D. 弗勒姆
15、有明确的组织结构和工作任务的团体叫( B) P169 openP165
A. 任务团体
B. 正式团体
C. 指挥团体
D. 利益团体
16、将信息源发出的信息转换成媒体易于传送的信息称为(
A )P139 P13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心理学》模拟试卷(A)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1.管理心理学家雪恩对人性的假设提出了________、、、假设。

2.了解一个人时,被他的某种突出的特点所吸引,以致忽视了其他特点或品质的现象叫______________;把别人假想成和自己一样,认为自己有的特质别人也有,这种
现象叫_______________。

3.麦克里兰的三重需要理论所说的三种重要的需要,除权力需要外,还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种。

4.公平与否的判断可以有多种角度,其中一种是__________比较,这种比较是将自己的工作和回报与同一时间他人的工作和报偿进行比较。

5.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极力过程,实质上就是要处理好三类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三类变量是指、、。

6.概括的讲,传统领导理论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管理心理学研究内容的是( )
A.个体心理
B.群体心理
C.组织心理
D.病理心理
2. 谈话法和问卷法应属于( )
A.观察法
B.测验法
C.调查法
D.实验法
3.勒温创立的群体动力理论被称为( )
A.“场”理论
B.“人群关系”理论
C.“需要”理论
D.“人—机”理论
4. .以感情来维系成员之间关系的群体是( )
A.正式群体
B.非正式群体
C.参照群体
D.实属群众
5. 信息从接受者返回信息源的过程称为( )
A.编码
B.传输
C.解码
D.反馈
6.我们把个人与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特征称为( )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心理
7. .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中的双因素是指( )
A物理因素、社会因素 B.环境因素、主体因素
C.保健因素、激励因素
D.内在因素、外在因素
8. 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原因可分为心理因素与( )
A.文化因素
B.经济因素
C.政治因素
D.环境因素
9. .将信息源发出的信息转换成媒体易于传送的信息称为( )
A.编码
B.传送
C.解码
D.反馈
10.行为特征表现为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易冲动等的气质类型是()
A.多血质
B.粘液质
C.胆汁质
D.抑郁质
11.个体对自己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的调节、控制或约束是指( )
A.自我知觉
B.自我管理
C.自我感觉
D.自我意识
12. 强化可以分为积极强化、消极强化、惩罚和()
A.奖励
B.倒退
C.消退
D.激励
13. 实际上并不存在,只是为了研究或统计的需要,划分出来的群体称为()
A.假设群体
B.实际群体
C.实属群体
D.参照群体
14.从激励过程的起点即人的需要出发,对激励问题加以研究的激励理论是( )
A.内容型激励理论
B.过程型激励理论
C.状态型激励理论
D.目标理论
15.美国管理学教授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提出的激励理论是( )
A.需要层次论
B.成就需要理论
C.期望理论
D.双因素理论
16.个体实际所归属的群体称为( )
A.正式群体
B.参照群体
C.实属群体
D.非正式群体
17.根据美国管理学家塞利士对非正式群体的分类,如果群体行为有良好的计划性,群体成员大多数从事判断性工作,而且是单独操作,那么该群体的类型是( )
A.冷淡型
B.乖僻型
C.保守型
D.策略型
18.群体成员共同接受、共同遵守、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叫( )
A.群体规范
B.工作制度
C.群体纪律
D.群体压力
19. 对人际冲突双方来说是共赢的处理冲突的方法是()
A.体谅
B.逃避
C.合作
D.折衷
20.一般说来,传递重要的、需要长期保存的信息时,宜选用的沟通方式是( )
A.口头沟通
B.书面沟通
C.语言沟通
D.非语言沟通
21. “新官上任三把火”应用了下列哪个社会知觉效应?()
A.第一印象效应 B.定型效应 C.晕轮效应 D.近因效应
22. 目标设置理论的提出者是()
A德鲁克 B洛克 C沃迪因 D阿德弗
23. “生活质量加安全”是下列哪个国家的主要激励措施?()
A.美国 B.日本 C.中国 D.丹麦
24. 设立光荣榜、开表彰大会,满足了六感指标中的()。

A.实惠感
B.方向感
C.成就感
D.温暖感
25. 下述公式中表述正确的是( )
A.领导有效性=f(领导者、被领导者)
B.领导有效性=f(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
C.领导有效性=f(领导作风、成熟度、环境)
D.领导有效性=f(领导效率、被领导者成熟度)
26. 日本企业文化的核心是( )
A.参与管理 B和魂洋才 C.家庭主义 D.以人为中心
27. “个人能力主义”是下列哪种组织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
A.美国组织文化
B.日本组织文化
C.中国组织文化
D.澳洲组织文化
28. 强化可以分为积极强化、消极强化、惩罚和()
A.奖励
B.倒退
C.消退
D.激励
29.“自动人”的人性假设概念是( )提出的。

A雪恩 B摩尔斯 C麦格雷戈 D洛斯奇
30下列不属于当代西方激励理论的是( )。

A同步理论 B期望理论 C强化理论 D公平理论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激励
2.应激
3.知觉防御
4.自我效能感
5.目标设置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基本内容。

2.简述从众行为表现的类别。

3.造成沟通障碍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试论组织文化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5分)
27岁的张华在一定企业从事基层管理工作。

他能力出众,待人和蔼,乐于助人。

可最近一段时间,他情绪非常低落,还经常向家人和朋友大发脾气,这不符合他的性格。

原来在最近的一次企业干部考核中,对自己期望甚高的他没有得到高分,当然也没有得到提升。

为此,张华感到非常气愤和委屈。

(1)请运用挫折理论解释张华的反常行为。

(2)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应付挫折。

答案
一、填空题
1、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
2、晕轮效应、投射作用
3、成就需要、归属需要
4、社会
5、刺激变量、机体变量、反应变量
6、品质理论、行为理论、情景理论
二、单项选择题
1—10:DCABDACDAA
11—20:BCDADCDACB
21—30:ABCCBDACAA
三、名词解释
1、激励指的是持续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

是指引个体产生明确目标指向行为的内在动力。

2.应激是指个体认为应激物是某种超过个人反应能力的要求时,行为或情景产生的后果,是对情景或行为的反应状态。

应激包括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3.知觉防御是指个体对不利于自己的信念会视而不见或加以歪曲,以达到防御的目的。

4.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估计。

5.目标设置是指通过个体、团队、部门和组织所期望达到的结果具体化,从而提高其活动的效率和效用的一个过程。

四、简答题
1、马斯洛将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认为人的行为是由优势需要决定的;五种需要可以分为高、低两级。

2.放弃原来的意见,以符合群体要求之行为称从众。

表现为“口服心服”、“口服心不服”、“心服口不服从”、“心口都不服”等。

3.语义上的障碍;知识经验水平的限制;知觉的选择性障碍;心理因素引起的障碍;组织结构层次的影响;信息过量的影响。

4.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凝聚作用;规范作用;创新作用和辐射作用。

五、例分析题
(1)、结合案例分析什么是挫折?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表现?分析影响挫折容忍力的因素及挫折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概念:略
挫折产生的原因:(1)环境起因的挫折。

由于外界事物或情况阻碍人们达到目标而产生的挫折。

可分为自然物理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两类。

(2)个人起因的挫折。

分为个人的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两种。

主要是个人生理和心理上的条件与需要发生冲突引起的挫折。

表现:攻击(直接攻击和转向攻击)、倒退(退化/回归)、固执、妥协(包括合理化、推委、替代、表同等)、压抑
影响个人对挫折容忍力的因素:○1生理条件;○2政治思想条件;○3过去挫折的经验;○4对挫折的知觉判断条件等。

影响:略
(2)、战胜挫折的方法:对受挫折者的攻击行为采取容忍的态度;改变情境;采用精神发泄法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