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龙小学人教版五上《诗情画意》PPT课件之一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美术《诗情画意》ppt课件

构思内容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构思诗歌的意 象和内涵。
锤炼语言
辅导学生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 达情感,提升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诗歌朗诵技巧
把握节奏
指导学生掌握诗歌的朗诵 节奏,使朗诵更具韵律感。
注重语调
引导学生根据诗歌内容调 整语调,表达诗歌的情感 变化。
运用肢体语言
辅导学生合理运用肢体语 言,增强诗歌朗诵的表现 力。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介绍本组的 画作和创作过程。
07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诗与画的关系
01
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诗和画在表现意境、抒发情感方面
具有相通性。
诗情画意的表现
02
通过欣赏和分析典型作品,理解诗情画意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
点,如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
创作实践
03
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创作具有诗情画意的美术作品,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 册美术《诗情画意》
ppt课件
目录
• 课程介绍与背景 • 诗歌欣赏与创作 • 绘画技巧指导与实践 • 融合诗歌与绘画创作 • 案例分析:名家作品解读 • 课堂互动环节设计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01 课程介绍与背景
美术与诗歌关系
美术与诗歌的相通性
都是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具 有相似的审美追求。
创意构思
绘画步骤的指导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创作灵感,鼓 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构思出 具有个性和情感的画面。
详细讲解绘画的步骤和方法,包括起 稿、上色、深入刻画等,引导学生逐 步完成作品。
绘画材料的选择
介绍各种绘画材料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如铅笔、炭笔、水彩、油画棒等,让 学生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创 作。
2024人教版五年级美术《诗情画意》课件

课件CONTENTS •课程介绍•诗歌与绘画关系探讨•中国古代诗词欣赏与创作•中国古代绘画欣赏与创作•诗情画意在现代生活中应用•课程总结与展望课程介绍01教学目标与要求培养学生欣赏和理解中国传统绘画中诗与画相结合的艺术特点。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
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绘画技法和材料运用,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诗意画作品。
010302分析经典诗意画作品,讲解构图、色彩、笔墨等绘画技法在表达诗意方面的作用。
介绍中国传统绘画中诗与画的关系,让学生了解“诗情画意”的艺术表现形式。
04教学重点:诗意画的构图和色彩运用;教学难点:如何通过绘画准确表达诗意。
指导学生进行实践练习,通过临摹、创作等方式感受和理解诗意画的魅力。
教学内容与重点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经典诗意画作品和相关历史文化背景。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练习,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心得。
教师示范和学生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作思维。
通过课堂互动、作品展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诗歌与绘画关系探讨02诗歌通过语言艺术表现画面感,如山水、人物、动植物等形象描绘。
诗歌运用意象、比喻、拟人等手法,激发读者联想和想象,形成内心视觉画面。
优秀诗歌作品具有画面美,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诗歌中蕴含画意绘画中体现诗情绘画通过色彩、线条、构图等视觉元素,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画家在创作过程中,往往受到诗歌的启发,将诗意融入画中,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情画意的绘画作品能够引发观者的共鸣,感受到诗人所要传达的情感和意境。
诗情画意的结合使艺术作品更具深度和广度,增强艺术感染力。
在美术教育中,注重诗歌与绘画的跨学科融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诗歌与绘画在艺术表现上具有相通性,可以相互借鉴和融合。
诗情画意相互融合中国古代诗词欣赏与创作03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王维的《山居秋暝》等,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人教版五年级美术《诗情画意》课件

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02
深入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和意境,为创作提供灵感。
考虑受众的年龄和文化背景
03
选择适合五年级学生理解和欣赏的诗歌,同时考虑学生的文化
背景和审美习惯。
构思画面,表现诗意
提炼诗歌中的视觉元素
从诗歌中提炼出具体的景物、人物或情感等视觉元素,作为画面 的主体。
构图布局
根据视觉元素的特点和诗歌的意境,进行画面的构图布局,确定主 次关系和空间层次。
己的画笔。
墨的使用
掌握磨墨的方法和技巧,学会 控制墨的浓淡和干湿程度。
纸的选择
熟悉生宣、熟宣、半生熟宣等 不同类型的宣纸特性,选择适
合表现的纸张。
砚的使用
学会使用砚台和墨块,掌握研 墨的方法和技巧。
03
创作实践:以诗为引,创作中国画
选取适合的诗歌进行创作
选择与主题相关的诗歌
01
如山水、花鸟、人物等,确保诗歌内容与创作主题相契合。
色彩运用得当
如《春山听阮图》以青绿为主色调,表现出春天的清新和生机;而《秋林读书图》则以赭石 为主色,渲染出秋天的萧瑟和宁静。
笔墨技法精湛
如文徵明的《山居图》运用干笔皴擦和淡墨渲染相结合的手法,表现出山石的质感和树木的 苍劲;倪瓒的《秋林读书图》则以干笔淡墨为主,辅以点苔和皴擦等技法,营造出一种苍茫、 空灵的意境。
经典中国画作品欣赏
《富春山居图》
欣赏元代画家黄公望的代 表作,了解长卷山水画的 构图和笔墨技法。
《千里江山图》
赏析宋代画家王希孟的青 绿山水画,感受画面的宏 大和细腻。
《清明上河图》
领略北宋画家张择端的市 井风俗画,观察画面中的 生活细节和人物形态。
笔墨纸砚的选择与使用
《诗情画意》ppt课件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 笠翁,独钓寒江雪。
2020/3/14
金屋无人风竹乱,衣篝尽日水 沈微,一春须有忆人时。
2020/3/14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竦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2020/3/14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020/3/14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因比如好一貂三
此美何王块婵国
,,漂允浮在时
四 貂 月 亮 瞧 云 后 汉
婵亮,见将花献
也比逢。那园帝
美 就 不 人 王 皎 拜 的
被过就允洁月大
人,说为的时臣
们赶,宣明,司
典 称 紧 我 扬 月 忽 徒
为躲的他遮然王
“在女的住轻允
故 闭 云 儿 女 。 风 的
月彩和儿这吹干
”后月长时来女
了面亮得正,儿
2020/3/14
2020/3/14
落花照影荡涟漪
清风悄染柳梢青,春燕还巢比翼鸣。 梦里长萦相思苦,别愁说与谁人听。
2020/3/14
晨晖历历经年事,山里老虎动地秋。 岁晚朝班惊紫气,花残锦豹悯皇州。
2020/3/14
腊月碎琼乱如麻,关东万里玉雕花。 夜幕山将盔甲迎,水带流苏衬碧纱。
2020/3/14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2020/3/14
斜枝饱风雪,疏花淡水玉。一鹊忍清 寒,居然伴幽独。
2020/3/14
江枫渔火对愁眠
2020/3/14
枯藤、老树、昏鸦
2020/3/14
喜鹊登梅闹枝头
2020/3/14
2024年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9课诗情画意课文课件

,同时针对学生的错误回答进行纠正和补充讲解。
26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2/29
27
主题思想
本课文的主题思想是赞美诗情画意的美丽和魅力,倡导人们在生活中发现美、欣 赏美、创造美。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培 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10
03
诗词鉴赏与拓展
2024/2/29
11
经典诗句欣赏与解读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这句诗通过描绘月落、乌啼、霜满天等景象,营造出一种寂静、凄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愁绪。同 时,江枫、渔火等元素的加入,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增强了诗意的表现力。
23
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2024/2/29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让他们围绕课文主题 展开讨论,分享各自的理解和感受。
讨论引导
教师可提供一些问题或观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课 文内涵,如“课文中表达了哪些情感?”、“你最喜欢课 文中的哪一部分?为什么?”。
分享交流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小组讨论成果,其他 同学可补充或提问,促进全班范围内的交流和分享。
8
关键句子解读与赏析
2024/2/29
关键句子1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句话表达了诗情画意的基本特征,即诗歌和绘画的相互渗透 和融合。通过赏析这句话,可以引导学生理解诗情画意的内涵和表现方式。
关键句子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话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描绘,表达了人们在 困境中看到希望的情感体验。通过赏析这句话,可以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
20
2024版年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诗情画意》美术课件

01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以中国传统诗词和绘画为背景,旨在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02跨学科融合将诗词与绘画相结合,实现文学与艺术的跨学科融合,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03培养学生审美情趣通过欣赏和创作诗词画意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诗情画意》课程背景03学习中国传统绘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形式,了解诗词与绘画的相互关系。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分析、创作等过程,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艺术创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目标选取经典诗词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诗词欣赏学习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设色、构图等基本技法。
绘画技法结合诗词意境进行绘画创作,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创作能力。
创作实践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评价,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作品展示与评价课程内容与结构安排通过观察经典诗词画意作品,学习其表现技法和艺术风格。
观察法与同学合作交流,分享彼此的创作经验和感受,共同进步。
合作法多动手、多尝试,在绘画实践中掌握技法和提高创作能力。
实践法积极探究诗词与绘画的奥秘,挖掘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探究法学习方法和建议诗词的起源与发展历程诗词的起源最早的诗歌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人们通过歌谣、咒语等形式表达情感和对自然的敬畏。
发展历程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诗词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体系。
重要诗人与流派涌现出众多杰出的诗人和流派,如屈原、李白、杜甫、苏轼等,他们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包括《静夜思》《春晓》《水调歌头》等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经典诗词作品通过朗读、背诵、吟咏等方式感受诗词的音韵美和节奏感;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和情感表达。
欣赏方法以《静夜思》为例,分析诗中的意象、情感和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人的内心世界。
《诗情画意》ppt课件

第1课时
诗情画意
1
古诗欣赏
静夜思 床 前 明 月 光, 疑 是 地 上 霜。 举 头 望 明 月, 低 头 思 故 乡。
2
中国的古诗讲究:
画 中 有 诗
诗 中 有 画
3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4
咏鹅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5
小泉
荷眼
才无
露声
尖惜
尖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角流
, 早 有
, 树 阴
小 池
蜻照
蜓水
立爱
上晴
头柔
。。
6
梅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7
课外拓展
可以尝试用不同的绘画种类(中国画、 电脑绘画)来表现。
可以尝试为学生行为规范、班级卫生条 约等配画。
8
五年级上册美术课件-第9课 诗情画意 ▏人教版(共17张PPT)

注:打开课本的17页,底下面的古诗《寻隐者不遇》
小游戏环节
同学们先把眼睛闭上,老师念古诗, 同学们根据老师念的古诗联想画面的内容!
想完后,进行提问!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悯农 唐 李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诗情画意
看画吟诗
咏鹅
唐 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读诗配画
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小结
通过刚才的看画吟诗 或读诗配画游戏,你们 都可以快速而且准确的 完成游戏,这是为什么 啊?让我们带着这样的 疑问进入我们今天学习 的课题:“诗情画意”
人边走边唱前来送行。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 的情谊深厚。
诗中涉及的人和物
赠汪伦
唐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古诗配画的方法
1、要理解诗意,找出诗中的所涉及的(人或物)。 2、要抓诗的主体(人或物),着重描绘。 3、捉人物的服饰、表情、动作要符合身份特点。 4、整体效果要符合古诗的意境。(难点)
课堂作业
选择自己喜欢的诗句进行绘画创作
创作要求
1、根据古诗配画的方法进行绘画 2、画面内容要符合古诗的意境 3、完成基本构图(不用上颜色)
课堂总结
(一)、作业讲评 (二)、诗与绘画的关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也是中国 画的常用表现手法) (三)、给喜欢古诗配画的方法(回顾):
1、要理解诗意,找出诗中的所涉及的(人或物)。 2、要抓诗的主体(人或物),着重描绘。 3、捉人物的服饰、表情、动作要符合身份特点。 4、整体效果要符合古诗的意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
12
追黄蝶
篱落疏勺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h
13
画叙事的古诗
• 选诗中最精彩的一个场 面,单幅成画.
h
14
创作要求
• 1.确定主景 • 2.画面内容与诗相对应表达诗的意境 • 3.着色完成
h
15
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h
8
画写人和状物的古诗
• 把诗中所表现的人物或状 物作为画面的主体,重点 描绘。
h
9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h
10
画写景的古诗
• 确定近景和远景。
• 近景具体刻画,远景 简洁描绘。
h
11
说说你对下面这首诗画面 的联想。
追黄蝶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荫。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h
16
h
17
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h
18
说说这两幅画的色调与诗意境的关系
静
h
19
h
20
古诗配画欣赏
h
21
学生作品欣赏
h
22
h
23
h
24
h
25
蚕妇 宋 张俞 昨日入城市, 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 不是养蚕人。
h
26
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30
追黄蝶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h
31
静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h
27
绝句
宋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h
28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h
29
竹石
清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你东西南北风。
h
诗情画意
-----给古诗配画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十课
h
莲龙小学 吴青 制作 1
你能根据画面的内容,联想出相 应的古诗吗? 请说说古诗的名称和作者是谁。
h
2
咏鹅
唐 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曹植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h
4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h
5
牧 童 遥
借 问 酒
路 上 行
清 明 时
清 明
---
指家人节
杏 花 村
何 处 有
欲 断 魂
雨 纷 纷
杜 牧
。,。,
h
6
赠汪伦
唐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h及汪伦送我情。
7
悯农
唐 李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